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时间:2019-05-14 22:5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第一篇: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摘要】 我院从2009年起建立和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3年多来成效显著。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医院内部各级组织和个人积极主动上报医疗不良事件,医院有关部门及人员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事件信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减少影响,把医疗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障病人的医疗安全。

【关键词】 病人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The foundation and practice of report on medical adverse

events 【Abstract】My hospital tremendously from 2009 up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dverse incidents in the system of medical report, three years to come.the notable progress has been enhanced ; medical security consciousness within the hospital at all levels actively organize and submit to medical adverse events,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persons related to win a timely event information, and has actively adopted effective measures to eliminate potential impact and minimize the potential to wipe out in the bud of medical care and protect the patient's medical security.【Key words】Patient’s safey;adverse events;reporting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知识文化水平及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尤其是大医院,医疗纠纷投诉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增长趋势,医患关系紧张。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2009年初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该制度的建立是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影响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不良事件,及时、及早地进行处理,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防范事态的扩大、恶化,最大限度维护患者医疗安全。

1.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医疗不良事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医疗过程中未被阻止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伤害;另一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伤害。

2.医疗不良事件的分级 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SH9

分类法将医疗不良事件分成Ⅰ—Ⅳ四个级别:Ⅰ级医疗不良事件指有过错事实并且造成后果的事件:如果两者有因果关系,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Ⅱ级医疗不良事件是指无过错事实但造成后果的事件:医疗行为无过错,主要由药物、医疗器械、植入物等造成的医疗意外,或不可避免的医疗并发症和疾病的自然转归,其后果可能比较严重,但一般不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Ⅲ级医疗不良事件是指有过错事实但未造成后果的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指错误的行为已实施在患者身上),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医疗不良事件是指无过错事实也未造成后果的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医疗行为的过错事实,其级别最低。Ⅰ—Ⅳ级其后果严重程度逐步递减。[1]

3.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指全院医务人员,尤其是事件当事人发现或发生医疗不良事件时,有义务和责任向医院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医务部)主动地、及时地、详细地,不加隐瞒地报告。根据医疗不良事件的分级,后果程度越高的,应越及时地报告。报告方式多样,可以是当面交谈、电话报告、书面报告及通过医院内网及医院设立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邮箱报告。同时,医务人员视医疗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主动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医疗隐患并尽可能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事态扩大恶化,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把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

4.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特点

我院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非惩罚性:鼓励报告,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消除隐患。

4.2保密性:只看问题,对当事人、报告者保密,提供分析通报不涉及当事人及报告者。4.3及时性: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委员会或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及时介入,调查处理。4.4奖励性:鼓励具名报告(个人或科室),由院部设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奖”,酌情给予奖励100元~1000元。

5.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处理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否能够取得效果,关键在于对这些不良事件的处理效果。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本项制度的指定和落实。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及行政后勤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医务部)负责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处理。医务部指定一名副主任及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反馈、处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工作人员每日必须查收院内网及外网设立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邮箱。收集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工作人员将其形成书面材料,及时提交给专职副主任进行初步处理。根据医疗不良事件的分级和分类,属于医务部本部门的问题,由医务部调查处理;属于其他部门的,形成《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协办单》或者《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督办单》转交相关部门或责任人调查处理。要求责任科室或责任人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并调查处理情况填写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协办单》或者《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督办单》上,并在3个工作日内交回。针对收回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协办单》或者《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督办单》了解不良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如需要进一步调查督办的,进行进一步调查督办,直至报告得到一个比较肯定的处理结果。对于处理难度大、涉及到多个部门或科室、需要院部协调解决的报告,及时上报给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组长,并跟踪事件处理进展。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报告人,同时在当月个人奖金中给予兑现。医务部对医疗不良事件每月进行汇总、分析,并在医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简讯》中进行通报公示。

6.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常见类别

从2009年建立医疗隐患报告制度以来,共报告隐患212起,其中2009年56件,2010年68件,2011年88件,同时也发放“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奖”奖金共计73600元。根据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内容分为4类,内容涉及医疗,护理,医技,后勤四大部门。比较为常见的隐患是:(1)医疗隐患问 2

题:临床科室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医疗差错问题;急诊患者转住院时,科室转错问题;急诊科接到急救电话,记录信息不充分造成出诊延误的事情等;外请专家会诊手术,书面知情告知存在缺陷等;(2)药品供应的问题。如:临床常用药、必需药出现短缺,供应不及时;药品分装不合理等等。(3)医疗器械问题。如:术后患者出现内固定断裂。(4)医技科室检查诊断结果问题:如CT诊断存在误诊、漏诊;检验科检验结果偏差太大等;(5)诊疗沟通问题。如:病情告知文书未在规定的事件内签订;与患者或家属告知不充分。(6)药物问题。如:输液中出现沉淀物;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药房分错药等。(7)实习生问题。如:带教老师不在场,实习生单独操作;实习生不按规范操作等。(8)服务态度问题.如: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所产生怀疑。(9)诊疗时间和费用问题。如:高额的诊疗费用,和漫长的诊疗时间家属无法负担。(10)护理问题。如:护理人员发错药物;药物输错;病人坠床;擅自离院等,所造成的不满。对上述的问题,医院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采取开会研究讨论、下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协办单》或者《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督办单》等形式给予处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措施解决。需加强学习教育的,加强学习教育;需健全完善制度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对日后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切实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7.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成效

7.1促进了医院内部管理。通过医务人员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就是通过大家的眼睛来发现医院运行和管理的不足和缺陷,让院领导及各职能管理部门能够更及时更全面地发现这些,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7.2医疗纠纷数量逐年下降。在实施医疗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之前,我院的医疗安全形势很严峻。从2009年初开始建立实施医疗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强调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保障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医疗纠纷发生件数从每年发生约20起,降至2011年10起,并且未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7.3调动了医务人员发现和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积极性。我院实行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非惩罚性的即对主动报医疗不良事件并且积极采取措施弥补挽救的,根据医疗不良事件最终影响的程度考虑给予减轻或免予处罚。同时,针对医务人员上报的医疗不良事件,能够及时介入调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回复给报告人,让医务人员认识到通过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确实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给他们的工作带来方便,并且顺便可以获得一定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奖”的奖金,从而充分调动他们主动报告的积极性。

8.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维权意识的加强、政府和人民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要求不断地加大、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医疗不良事件时时发生、更加以媒体的舆论监督,使医患矛盾日趋恶化,安全医疗的形势日益严重。面对安全医疗的严峻现实,增加医院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是摆在各级医院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十分重要任务。首先,通过医疗不良事件事件的报告,强化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从安全医疗的视角发现医院安全管理中存在难以发现的缺陷,及时 3

发现事故隐患,提高医院安全管理的水平,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其次,通过对医疗不良事件的处理、通报,使医院各级组织对上报的医疗不良事件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最后,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是对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制度的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是医疗质量持续推进,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举措,完全符合当今医疗快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防控“,从制度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缓和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9.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体会

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3年多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人深刻体会到推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起到了切实的作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够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医院管理部门对医务人员报告的医疗不良事件是否认真对待,是否及时有效地去处理。

参考文献

[1]魏斌.医疗不良事件SH9分类法及其现实意义.中国医院,2011;1(15):44—45.4

第二篇: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麦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鼓励全中心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中心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

(一)、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治疗时间的事件;

(二)、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

(三)、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四)、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五)、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六)、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七)、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一)、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二)、II级事件(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三)、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四)、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执行。

(二)、Ⅲ、Ⅳ级事件遵照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原则,鼓励报告。

四、报告流程

(一)、报告形式

1、书面报告

发生安全(不良)事件后48h内,当事人或其他发现人员按照要求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表》,报至办公室。

2、紧急电话报告

仅限于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紧急情况使用,并随后履行书面补报。夜间及节假日统一上报中心总值班人员。

(二)、发生或者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当班医师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主任报告,同时采取适宜的形式报办公室。

(三)、办公室对报告的不良事件及时调查核实,并上报分管院领导

五、监管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实行院、科两级参与的管理体系。

(二)、各科室应积极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特别是Ⅲ、Ⅳ级事件。对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应及时总结,提出科室质量与安全改进措施。

(三)、办公室对科室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及时调查核实,给出处理意见,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表》,反馈科室并督导科室整改、落实,消除隐患。办公室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定期进行汇总、评价,并提交中心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六、奖惩

(一)、医院鼓励职工主动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于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个人,给予每例20 元奖励。

(二)、当事人或者科室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虽未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根据事件严重程度,视情况给予处罚。

(三)、已构成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照我中心《管理规定》执行。

(四)、对于主动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医疗缺陷,医院将根据情况酌情减免处罚。

第三篇: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发生在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医源性损害,包括医疗意外、并发症等。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虽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医务人员个人的疏忽或技术缺陷,但更多的原因的来自长期潜在于整个业务管理中的疏漏。增进患者安全,关键是能够捕获关于医疗不良事件和高危隐患的综合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将其中的教训深刻汲取,为预防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奠定基础。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缺陷的发生及处理情况形成深入的认识,便于分析发生原因及处理的合理性,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为牢固树立患者安全意识,强化安全保证措施,有效防范医疗缺陷,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工作提供实质性支持。根据“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实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成立组织:

成立医疗不良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报告项目:

手术病人及部位错误、病人识别错误、用药错误、输血意外、重大并发症、医院感染。

三、报告方式: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已采取的医疗措施及效果;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专业、科室、职务或职称。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形式:科室或个人以书面方式为主,应以实名,报告的内容必须真实。

四、报告处理: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五、督查考核:

医务科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主动报告不予处罚,对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医院

2010年3月18日

第四篇: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一)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及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I级和II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条例》、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以及我院《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二)III、IV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2.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4.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和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五、职责

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

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2.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

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7类:

1.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2.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3.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丧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后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6.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言语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

(一)发生或者发现已导致或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或质量控制科报告。

(二)I、II级事件报告流程

1.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I、II级事件时,应按我院《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的程序进行上报。

2.当事科室需在2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上交护理部或医务科。

(三)III、IV级事件报告流程

报告人在5个工作日内填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至护理部或医务科。

八、奖惩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予以200-500元现金奖励。

2.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50-2000元的处罚;由此引发纠纷或事故的另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罚。

3.医患关系办每季度对收集到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公示处理结果及有关的好建议,跟踪处理、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4.每年由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不良事件报告中的突出个人和集体提出奖励建议并报请院务会通过。

第五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打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时间与隐患缺陷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规范医疗(不良)时间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允许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记性又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原则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监测行业性、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征。

1、行业性:仅限于医院内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如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

2、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的权利,提高信息报告人的自愿行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3、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医技报告中设计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科通过网络、新建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医务处等专人专职受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将严格保密。

4、非处罚性:本制度不具有处罚权,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一句,也不作为对设涉及人员和部门的处罚一句,不涉及人员的晋升、评比、奖惩。

5、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医疗相关部门和公式,通过申请向自愿参加的可是开放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结果分享,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需经认定和鉴定,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性质

1、是对国家强制性“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试过报告系统”的补充性质的医疗安全信息。

2、是独立的、保密的、自愿的、非处罚性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

3、它是手机强制性的医疗事故报告等信息系统收集不到的有关医疗安全信息及内容。

4、是对《医师定期考核办法》的奖惩补充。

四、处理程序

当发生不良事件后,报告人科采取多种形式,如填写书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或电话报告给相关部门,报告事件发生的具体事件、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相关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紧急情况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告给相关上级部门,只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

各个缓解缓解并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可是报告的不良事件,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制定对策,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奖励机制

1、以下所有奖惩意见,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建议,并以院长书脊回忆决议为准。

2、对于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个人,根据报告的先后顺序、事件是否能促进质量获得重大改进,给予相应的奖励。

3、每个季度以科室为单位评定并颁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贡献奖。

下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免责制度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免责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5篇)

    三台县芦溪中心卫生院 三台县第二人民医院 医疗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及隐患报告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不良......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2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政司指导,中国医院协会提出的《患者安全目标手册》要求,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 意义 医院通过简化上报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_

    三水区人民医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防范医疗事故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 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的定义及范围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科避免的涉及医疗安全的不良时间或缺陷。包括: (一)......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