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018年以来,郑州市将认真落实省、市组织部门关于“河南智慧党建”的安排部署与推进“三基建设”工作相结合,坚持严要求实施、高标准推进,并于近日在全面完成了下属各级党组织的信息录入和信息发布工作,为该市“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从严核查寻“漏洞”
该市借助“河南智慧党建”后台录入数据统计,通过“市委查党委、党委查总支、总支查支部”的“三级联动机制”精准锁定76个“零录入”支部,并以通报的形式明确整改单位、整改标准和整改时限,将整改责任压实压准压到人。
二、动态监测抓“后进”
该市建立“河南智慧党建工作群”,通过安排专人每天向工作群反馈录入数据的做法建立起“日常监测通报机制”,对“零录入”支部每天在工作群内点名提醒,直到整改完成,让“后进”支部“红脸”“出汗”不断加压。
三、关怀帮助促“清零”
该市坚持问题导向,在推进工作中注重调研了解“零录入”支部实际困难,多措并举协助解决。对于管理员因外出打工未参加培训的问题,采取发送培训资料、“一对一”视频指导的方式解决;对于离退休支部管理员年龄偏大的问题,采取上级管理员安排专人录入的方式解决;对于账号异常导致信息录入无法显示的问题,采取联系软件开发方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解决,彻底实现了集中“清零”。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河南智慧党建”是新时期省、市、县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思想,郑州市财政局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利用周一学习会、微信工作群、张贴河南智慧党建APP二维码等形式,对河南智慧党建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扩大“河南智慧党建”的知晓率,营造了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安装软件、实名注册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指导,提升能力
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采取“现场讲解+功能演示+实践操作”的方式,就河南智慧党建APP进行操作指导和功能讲解。指导过程中,郑州市财政局党支部副书记集中展示了“智慧党建”APP的主要功能,使各全体党员全面了解“智慧党建”APP整体情况,提升了软件操作水平,为后续全面推行打下坚实基础。
六、强化管理,确保成效
为建好用好维护好“河南智慧党建”平台,郑州市财政局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信息发布流程,有效防范、控制信息安全风险,切实用平台建设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第二篇:浅谈党建信息化建设
浅谈党建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方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新时期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党更具有生机与活力,笔者认为,推进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当今,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实现交流的重要渠道,以网络为主的传播媒体正以成倍的速度发展。放眼当今社会,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现实要求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探索,面对实际,面向未来,积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党建工作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必须占领信息网络这个阵地,并利用网络平台,有所作为,这样才能推动党的自身建设,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提升工作实效。将现代信息技术导入党建工作,不仅是党建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拓宽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找到了一个既继承传统党建有效经验又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接口。党建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党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建设网络大政工的要求,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要以信息化为手段,构建现代化的网络党建系统,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不断进行党建工作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切实推动党的自身建设。
二、现代信息网络的特点
现代信息网络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任何信息只要在网上一发布,就会立刻显示出来,供阅览和使用,达到即时的效果。二是广泛的传播面,由于网络分布全世界,四通八达,因此,网络信息可以让所有受众进行信息资源和共享,达到广泛传播、扩大影响的目的。三是丰富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信息不仅可以用文字表达,还可以用图、表、影、像等多种表达方式,利用网络的多媒体表达方式,可以丰富界面内容和形式,提高受众阅览兴趣。四是灵活的超链接方式,网络是一个开放和公平的平台,只要愿意,谁都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链接,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与乐趣。五是不断增强的互动性和强大的综合功能,网络不仅可以进行信息发布、远程交流和远程通讯,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进行网络化集中或分布管理,并进行各种工业技术操作和远程监控等。
三、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网络信息化不可比拟的特点与优势,为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的平台。
首先,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构建现代化网络党建平台,可以使我们在整个信息化的进程中掌握主动权,占领网络阵地,实现党对网络的领导和控制。其次,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可以把握信息发展的潮流,掌握和运用现代网络信息传播手段,极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第三,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顺应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特别是因特网形成的网络虚拟世界,扩大了党组织的活动舞台和辐射范围。第四,信息化所具有的扁平化延伸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和党群沟通渠道,有利于扩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并直接了解和监督党的活动。第五,利用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可以替代传统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实现党建管理上的技术创新,降低党建工作的成本。第六,利用信息化网络,党务干部能及时处理日常党务工作,减轻工作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第七,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实现党建管理信息、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一体化建设,使党建网络既是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了解党建信息、交流党建经验、研讨党建理论的重要载体,又是实行党务公开、鼓励职工群众参与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第八,建设党建信息网络,实现网络党建联网,可以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
四、如何加强和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
加强和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因此,首先要增强对党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各级党组织进一步认识到,党建信息化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必然要求,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环境下党的管理方式的有效创新。其次,要做好党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部署,要把党建信息化建设列入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要任务,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考核,形成制度,促进各级党组织根据自身条件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第三,要在一定系统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管理软件,执行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如根据不同行业、地区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和开发党务管理软件,在这些行业和地区进行统一管理和应用。第四,在党建信息实际建设中,既要尊重党建工作规律和管理要求,又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规律和技术条件,做到既切合党建工作的实际,又使党建管理方便使用。第五,要认真做好党建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可以独立开发党建信息技术平台,也可以整合党建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各种分散的资源,逐步建设覆盖全系统或地区的网络管理系统,推进党务工作的电子化,实现党建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第六,要做好党务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既懂党务又能熟练应用信息管理平台的党务人员队伍。同时,要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技术服务水平的信息技术人员,能及时处理信息平台出现的技术问题。这是推动党建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基础。第七,党建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发展。要根据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更新和升级技术平台,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党建管理中得到及时充分应用。还要根据不同阶段对党建工作提出的要求,改进技术平台操作界面,丰富党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和项目,不断完善党建信息化管理。第八,要加强党建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已建成的系统要做好内容充实和系统维护工作,不仅要使信息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要使系统网页更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提高点击率,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五、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应用
在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上,一些党组织已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使党建工作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建信息化建设成果也充分显现出来。
在党建信息管理实际应用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和考虑。一是可以建立专业党建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宣传和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布党建制度、章程及相关知识,通报党建工作信息;建立党员管理信息库,通过网上档案,管理党员党籍、党费等;设置党员互动平台,建立网上信箱,开展党员谈心活动和思想交流;设置网上组织生活平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设置网上举报信箱,让广大党员群众行使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权等。二是建立党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党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实现对党建信息、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务会议、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开展电化教育等。如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开发和推广的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就设置了党建工作操作平台和浏览平台,内容包容了党建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设置了“学习教育”、“党辉光芒”、“党员管理”、“党政会议”、“党政会议”、“党风廉政”、“组织建设”、“统计信息”等页面,基层党组织根据设置的权限均可用此软件对党建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操作,适应了当前党建工作的各方面内容和要求。这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内容基本符合福建省党建工作要求,实践应用中,成效明显。三是可以建立电子党务办公自动化网络。结合党建特点建设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构筑起一个覆盖全系统或地区的多级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办公、网络会议、网络通讯、网络教育、网络交流、网络调查、网络监督等。党建办公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使广大党务工作者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
六、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不够十年时间,党建信息化建设可以说还是个时间不长的新的实践,因此,其应用与推广还有一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应做深入思考,寻求对策。
一是党建信息化的保密性与公开性问题。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媒体,因此一些信息可能通过网络而泄露,如党的方针政策、党组织的信息、党员的信息、党政会议内容等,都可能通过网络而泄露。因此,要充分考虑党建网络政治性、严肃性、保密性和安全性问题,加强党建信息化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党的工作的性质、原则、范围、保密程度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相应标准,设置技术障碍,防止信息流失。
二是党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问题。当前,一些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信息化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些党组织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走在前面,成效明显。但从总体上看,各党组织都是各自为政、各干各的,这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且标准和规范不统一,不利于党建工作的管理和发展。因此,应进行党建信息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部署,至少在一定区域(如以省为单位)或一个系统(如以行业为)范围内进行统计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同时,还可以对网上党建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吸收,实现大范围、广领域的党建资源交流和共享,提高开发、管理和利用网上党建信息资源的能力。华电福建发电公司党建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统一了华电福建系统的党建信息化建设和有关要求,可以说是对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探索和有益尝试,值得总结借鉴。
三是资金投入和保障问题。在“硬件”方面,党建信息化建设要有经费投入保障,如果计算机陈旧、配置太低,或者没有互联网、局域网,则信息化无从谈起。在“软件”方面,在进行设计、开发、安装、维护等方面,都需要奖金的投入。另外,在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也要有资金保障。因此,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党建信息化建设,做好资金安排与计划,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
四是传统党建工作方式与现代信息管理的衔接与冲突。传统的党建工作在组织生活方面多以现场会议的形式,在记录上是以手工为主,信息发布上以文件为主要方式等。网络的应用,打破了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利用网络可进行会议交流、情况记录、信息发布等。因此,我们要对党建信息化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制定适应网络信息化管理的新的党建工作管理标准和考核制度,在党建工作的程序上要合理重新定位和设计,如党建工作中哪些可以用党建信息系
统进行管理,哪些仍要用手工进行操作;哪些信息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发布,哪些不能,等等。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减轻党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要考虑如何符合党建工作的要求,使传统的党建管理方式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进行良好的过渡与衔接。
第三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可以给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公司带来显而易现的效果和收益。
对于管理人员的意义:
1、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
档案管理人员手工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单位利用,工作量大,效率很低,费时费力。
档案管理如果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在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
具体表现为:
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可以多次利用:数据无论从文书管理录入、还是从档案管理录入,只需录入一次,即可在档案管理内部进行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种报表可以自动打印:数据录入后,不论是文书管理还是档案管理,可以方便的打印出相关的收发文单据、汇总表;可以方便的打印出档案的背脊、封面,案卷目录、文件目录、背考表等。
自动统计档案信息:档案库中的信息需要统计,并形成报表,这项工作由计算机处理,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人员的效率。
2、检索查询更为方便
传统的检索方式:档案管理人员从一本一本的目录中,找出所需的档案来,然后根据上面的记录到库房中查找,费时、费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后,档案的检索与查询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即时的查
询,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显得更为方便简洁。
提供多种查询手段:管理人员可以从模糊查询、组合查询、分类查询中选取最佳的查询方式,在档案库中检索出需要的档案信息。
提供网上查询手段: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档案管理权限从网上自行查询档案信息,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3、档案的查借阅工作更加可控。
传统的档案查借阅多为手工为主,费时费力、容易出错,档案管理实现信自化后,档案的查借阅采用计算机管理,操作方便,同时可以自动产生催还记录,对过期不还的借阅者进行有效的催还。
对于职能部门的意义:
1、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实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后,部门管理员工可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再是目录的打字员和档案的保管员,可以更好的从事档案的收集工作和档案的编研工作,极大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2、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水平
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的大方向,每个部门都这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只有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才能和矿业公司的发展相协调,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3、有效的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
档案的收集需要管理人员付出辛苦的劳动;档案的分类、整编同样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平台(管理工具),档案的收集和整编只能是零星的和不完整的。
4、有效的为科研服务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档案在网络上共享,科技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阅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更便于科技人员的二次利用和开发,提高了研究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5、有效的为决策服务
科技档案是研究院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研究院投入大量资金、经过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由档案管理人员分类、编目,最终成为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研究院领导决策的依据。而文书档案通常是由院领导亲自起草,亲自下发的,是领导决策的具体体现。所以档案的信息可以更好的对档案进行利用,为决策提供依据。
6、部门职能变保管为服务
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后,公司的无形资产(企业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可以在网络上方便浏览(有相关的权限控制),为公司领导和设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档案管理的职能不再是档案的保管部门,而是公司内部信息的信息中心。
对于公司的意义
1、更好的收集和管理档案
档案是一个立档单位为适应职能活动需要而直接产生的依法归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与材料。档案是一种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大型企、事业单位每年都要产生很多档案资料,内容涉及文档、科技、合同等各种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忠实的记录了立档单位的发展历史,对立档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实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后,必将能够更好的收集和管理这种信息资源。
2、方便二次利用、提高利用率
一般的单位形成的档案总是要隔一年才整理完毕,但事实上本年的档案在二次利用的要求上是最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同时既已形成的档案利用起来也是相当麻烦,首先要登记,然后要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查找,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造成损坏,而且同一份档案在同一时期只能由一个人借阅,别人只能在他借阅完毕后才能再续借。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成功之后,档案信息可以在内部网上共享,有控制地进行利用。
3、可以解决档案损坏、丢失的问题
完全依靠手工方式来收集档案、借阅实体档案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许多重要档案的丢失和损坏。计算机的管理可以避免重要档案在这个过程中的损坏及丢失。
4、形成完整的档案信息网络
纸质的实体不能形成信息网络,对于档案管理、统计、对外交流会产生很大的不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档案信息化的建立可以使立档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化网络。
5、形成电子信息资源中心
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加快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同时形成单位的电子信息资源中心。
6、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后,档案的查阅、借阅、浏览可以在内部网络上完成,减少不必要的事务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第四篇:浅析医疗信息化的意义
浅析医疗信息化内涵、任务及意义
【文章摘要】数字医疗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数字医疗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建立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是政府或卫生主管部门及物价,保险等相关部门对医院的要求,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行业对医院的要求,是患者对医院的需求。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英文为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对医院进行现代化、数据化管理,为各级领导、部门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与决策支持的综合系统。HIS在医院管理、临床医疗、护理、财务、后勤物资、医保等多层次、多部门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促使医院的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医院信息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增长快速且复杂,同时各部门之间(包括院外,如医保)的数据需要实现共享及交换。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体上经历了计算机应用于收费、划价;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数字化三个发展阶段,整个过程是与我国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步伐相吻合的。2000年后随着通讯技术和光纤技术的发展,以及存储容量的提高,使影像信息的传输和储存变得越来越方便,这就给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案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同时,指纹识别、数字签名技术的发展也给病案保存与传输的合法性提供了保证。在这一阶段,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和I.IS(临床试验信息系统)开始嵌人HIS,使HIS在功能上的全面提升成为可能。
全面提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是设立医生信息系统工作站,从而使HIS的数据采集实现在医患交流的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全面改善医疗过程,满足医保和医疗制度改革的各种需要,实现患者跨医院、跨区域就医。在另一个层面,也将实现医院办公的无纸化和诊断的无胶片化。但当前我国医疗的数字化还面临着投入不足、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等问题,医疗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是指病历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在发达国家,像美国、日本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厂商纷纷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电子病历的目标和意义从目前来说并不在于要取代纸张病历,其发展目标主要是加强医患间的信息流通,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健康信息的功能服务性,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健康信息效益。
病历是一个人的健康历史。它包含首页信息、医嘱内容、病程记录、各种检查检验结果、手术记录、护理情况等多种信息内容,是医生对病人进行科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对病历进行科学管理非常重要,电子病历的出现和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电子病历具有传统纸张病例不能比拟的优点。第一,电子病历包括传统病历的所有功能,但病人看病不需要携带病历,只需要提供自己的姓名、病历号或其他信息,医生通过计算机即可得到病人的所有信息(包括各科室诊断、用药史、各种医疗数据、专项检查报告等),缩短了病历的查阅时间。第二,计算机中的电子病历不会出现传统病历的遗失、缺损、发霉、浸水等问题,可靠性强,能够永久保存。在病人需要自己的病历时,计算机可以为病人输出一份完整的病历。电子病历还能够有选择地打印一个病人的部分信息或所有病历信息。第三,电子病历的存储量很大,一张光盘可以存储 325000 个汉字或约 50000 张A4纸的容量,相当于五百个普通病人病历的容量。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管理费用。总之,对病历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计算机制定统一的病历模板,使病历管理更加规范,大大提高了病人就诊的便捷性和效率,也大大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但计算机并不能完全取代人,要电子病历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建立规范的电子病历模板、完善病历数据的采集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电子病历质量监控系统、存储体系及备份方案等。我国电子病历发展很快,但无论是在技术、应用,还是从法律上都需要进一步发展。2002 年卫生部下发的《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中并未明确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所以电子病历依然期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其法律效力。而且,未来的电子病历将集中一个人一生中与健康有关的所有信息。就发展趋势而言,电子病历不仅仅属于医院,由医生使用,而且与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保险机构等产生密切的联系,为他们呈递数据材料、提供决策参考,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城市公民健康信息卡
城市公民健康信息卡是指城市卫生服务系统专为市民建立的一种以居民健康档案为中心,涵盖居民基础健康档案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多方面的卫生服务系统软件,实现市民健康信息档案的“多档合一”管理,以便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立足于未来区域化中心数据库的建设,立足于区域内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为居民提供全天候的健康档案信息服务。在完成区域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后,提供给不同年龄段尤其是健康信息卡,各医院实现健康卡信息共享。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源于1993年美国政宣由NII计划掀起的全球性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有位美国学者将其定义为,应用通讯技术,交互式传递信息,开展远距离的医疗服务[1](Nagy K.Telemedicine creeping into use, despite obstacles [J].J Natl Cancer Inst,1994, 86(21):1576-1578)。1995年香港大学Lee博士通过全球住处高速公路对杨晓霞“混合性感染引起的坏死性脑膜炎”进行诊断,Internet网对清华大学学生朱玲“铊中毒”进行疹断,这种医疗服务实际上就是远程医疗的实施。远程医疗主要是用于临床目的的远程通络。大多数远程医疗用于地域较偏或人员较少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医疗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远疗的根本目的就是医疗水平较高的地区向医疗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医疗援助,这也是远程医疗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远程医疗自它初次登上医学舞台起,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卫星通讯的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远程医疗发展很迅速。最初的远程医疗处理数据的能力很低,只局限于传递静止的图像和一些文本性文件。通讯技术的发展,可以远距离传输外科手术患者的冰冻切片图像,用以诊断疾病。现在,远程医疗设备不仅可以适时传输数据,而且可传输电视图像。多媒体的应用使远程医疗更加生动、形象,远程医疗的实时性、互动性、专业指导性以及自动化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然而,远程医疗目前在国内的使用并不十分广泛,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还缺乏完整的运行机制、设备费用昂贵、较多医务工作者对这项技术不太重视;;另一方面收费问题没有解决。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要促进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远程医疗的运行机制,明确职责,完善管理。同时,要注重经济效益,明确收费标准,使远程会诊能给组织会诊的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以促进远程医疗的深入发展。
城市医疗影像数据中心
目前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普遍建立医学影像传输系统(PACS)。
医学影像传输系统(PACS}是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发展和应用的产物。但医学影像传输系统(PACS}必须结合病历资料、病情记录、相关的检查报告及有关治疗记录,对医学影像做全ICI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明确诊断和拟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使用(DICOM3.0)标准,具有通用性和接口规范性的优点,必须按临床的需要,制定医学影像信息与医疗记录的文字信息相结合的规范,确定医学影像数字化的精度和质量、采集、重显的方式、方法。
建立城市医疗影像数据中心的目的在于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对病人确诊的时间,并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彻底解决传统的医学影像资源独占性,使众多用户同时阅读同一份医学影像,共享这些医学影像资源,并极大地减少胶片管理的费用,减少保存胶片所需的存储空间和管理胶片所需的人力,实现医学图像信息的永久无损存档。为“无胶片放射学”体系的建立做好重要的准备工作,为从事医学影像学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的科研工作和学习的条件。
第五篇: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尽管会计信息化在中国提出的时间不长,对其的本质和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不可否认,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对当前的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节省和加快了处理信息的时间和速度
实现会计信息化以后,会计信息系统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能够自动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采集相关的会计核算资料,并汇集与企业的内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处理。会计将从传统的记账算账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大的发挥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质量
对于会计假设中,特别是传统的会计主体不再是拥有实实在在的资金和厂房的企业,它还将包括一些网上的虚拟公司和网络公司,这些公司为了共同的目标,会在短时间结合在一起,当完成特定的目标后会很快解散,它的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基本前提都将会受到冲击。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网与外界网络实现了互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有关的会计信息。由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也大大提高,信息的流速也大大加快,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减少了人为的舞弊现象,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质量。
3.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当今的会计软件的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模拟手工会计的处理流程而设计的。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会计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与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与其他业务系
统和外界连接,可以直接从其他系统读取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会计报告也可以采用电子联报方式进行实时报告,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今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不仅要深谙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电算化技术,而且还要学习一些组织观念、行为因素、决策过程和通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进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