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备考资料(58)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央近期再次出台严规,禁止各地新建楼堂馆所。各地明目张胆建办公楼的现象有所收敛,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转而以“商务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市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名义暗度陈仓。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面对中央的严令,不少地方打着建设“商务中心”“服务中心”等旗号新建大楼,把办公场所暗藏其中,以便顺利通过审批,逃避监管。奢华之风由明转暗,集中体现了部分政府官员错位的政绩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对此行为应该予以坚决制止和严惩。
这类行为严重违背了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疏远了干群关系,而且滋生贪污腐败,这些本该用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有限资金,现在却变成了部分干部“捞钱、捞票、捞面子”的手段。
究其根本原因,首先,部分领导存在错误的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盖一栋标志性办公大楼可以有效总结自己多年的工作业绩。而且,盖大楼是当地经济和财政实力的象征,属于GDP增长、为官政绩的一部分。
其次,部分领导干部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有些干部将办公楼视为炫耀地位、享受生活的工具,娱乐室、健身房、休息间等办公楼里应有尽有,完全背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掉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再次,我国相关监管、惩处体制尚不完善,给这类行为存在留下了可乘之机。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楼堂馆所乱象,需要多管齐下:首先,加大对官员正确权力观、政绩观的培养、引导,加强其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从思想认识层面彻底根除部分地方官员的错误观念,使其牢固树立服从、服务意识。
其次,需要从制度上下功夫,加大监督问责力度,严格督查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同时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领导队伍中
再次,加大监督力度,鼓励社会、媒体群众多方监督等。总之,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不是靠办公楼建得多霸气、办公室装修得多豪华,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亲民、为民之举,靠政府部门的秉公用权、文明执法。
第二篇:2015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备考资料(125)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应届大学生热衷公务员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至2013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130.5万、123.4万和138.3万,基本保持着“百里挑一”的热度。其中,大部分报考者是应届高校毕业生。今年公务员计划招录人数达1.9万人,一部分明确要求应届毕业生报考,此外,工作经验无限制这一条件,也为应届毕业生报考提供了方便,此二者为应届生国考,带来了如鱼得水的便利。
二、为何热衷报考公务员
一是,就业压力大,每年都有60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岗位常常不能满足需要;
二是,公务员考录是“玻璃房子”里的竞争,群众能看得见如何操作;
三是,公务员这一职业较为稳定,职业声望和福利待遇相对比较好。
此外,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许多职业的竞争性和风险性越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来越大,公务员职业因其高稳定性、高福利性而更具吸引力。
三、‘围城’之困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主管机关一直在强化基层导向,规定省级以上机关只录用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这一政策把许多应届毕业生挡在了报考公务员的大门之外。
其实,公务员这个职业就是一个围城,没进来时拼命想进来,工作了几年后,频繁的加班、固化的形式、有限的上升空间让自己真的想跳出去。但不做公务员,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年轻人为什么还是要报考,想必求稳是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一个主导心态,但年轻人在求职中追求稳定并非正常现象,广阔天地里才能大有作为,青年学生需眼睛向下,基层工作、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更能让他们施展抱负,实现理想。
四、报考公务员呈现两边天
纵观近几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冷热不均现象一直存在,热门职位一般集中在税务、海关、人事、财政等所谓有权有势的部门,而气象、地震、史志办等“清水衙门”报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人数相对较少。再看今年的报考情况,更是毋庸置疑。
不难看出许多人在报考公务员时,会对职位的权力与责任、岗位的收入与工作强度做出权衡,相关职位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报考者的选择。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本来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让大家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创业创新机会,但如果让权力寻租成为一种观念甚至一种普遍现象,就是社会发展的倒退,也是一大隐忧,比如由这种机制所产生的腐败问题。
今天仍有不少人把“学而优则仕”当成通往成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认为只要挤过了独木桥,就有宽广的人生坦途了。
五、公务员改革阻力颇大
有福利分房,有公费医疗,有优厚养老金,不会有裁员、辞退的危险,在许多报考者眼中,成为公务员就等于进入保险箱,公务员可以说是现今唯一可以被称为“铁饭碗”的职业。
实际上,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对公务员并没有多少兴趣。在美国,由于工薪与待遇偏低,大多数人并不把公务员看做理想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的职业,普通公务员的收入要比医生、律师甚至私企员工等都要低;英国对公务员的标准很高,但大多数的公务员福利并不高,而且会面临削减工作岗位、缴纳更多养老保险等风险;法国公务员的福利与企业没有多少区别,一般刚进入政府的公务员工资,要比企业工人工资低很多。
而在我国,公务员制度在设计上存在高人一等现象,这决定了其具有先天优势。因此,近些年,相关部门也在推进一系列改革,试图消除公务员与其他职业在多方面存在的双轨制。
2008年2月,国务院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然而,5年过去了,这项改革却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想借此推动的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更是没有时间表。医疗改革方面,虽然目前多数省份已将公务员纳入医保,但中央国家机关公费医疗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仍未进行。
这些改革逐步到位后,公务员与其他行业人员在福利待遇和保障上享受平等权利,大家的职业选择会更加多元与分散。必须尽快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对公务员建立起严格的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使他们能进也能出,能上也能下,彻底砸碎这只‘铁饭碗’。
第三篇:2015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备考资料(6)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定资料
3.随着网络和电视制造业的发展,全球电视剧市场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随意按动鼠标就能看到世界另一端同样在看的剧集,观众可以坐在家中尽享顶级剧集的极致体验,“追剧”俨然成为都市白领的一种生活方式。
有观众看完《纸牌屋》后表示对于美国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对权利与爱情更有了新的认识,甚至翻出以往讲述美国历史的书籍、影片观看,参与这部剧的讨论,2012年在法国播出美剧多达数十部,其中30多部单集观众超过百万,《超感神探》还一举成为当年的电视剧收视冠军。在德国,美剧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占据约90%以上的播出份额。
美剧、韩剧在全球热播并非偶然。“以受众为导向,创新电视剧制作、播出模式,直接对接市场,接受评判。全新的制作模式给了电视剧全新的生命。”S大学新闻传播学唐教授认为,与中国电视剧传统意义上的播出模式不同,美剧大都按“季”播出,通常一星期只播一集,边拍边播,由于美国电视剧播放平台不多,每年能在季播期黄金时间段播出的不到2000集,因此竞争异常激烈,近年来韩剧也采取边拍边播的模式,《来自星星的你》每周播出两集,每次网上更新剧集都会引发下载热。
专家认为,电视文化产品的价值日益凸显,中国应从中借鉴经验,提升电视剧制作水平,同时加强文化产品对外输出能力,这种开放的模式可以使制作方充分感受到观众对剧集的关注程度,根据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每周更新的收视率和观众的反映,及时调整创作方向,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热播剧大多高水准、大投入,保证质量精良,季播和周播的模式本身就拉高了电视剧制作成本,面对制作团队、剧本、导演、演员、道具等精益求精的追求。
这些热播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同于中国的“武侠剧”“清宫剧”“名著剧”,而以现实为题材,用写实手法描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与观众不疏远,除科幼剧外,美剧大多务求内容真实,有时涉及技术层面还要请顾问或相关专家亲自操刀,《生活大爆炸》剧组甚至拥有一个真正的“科学顾问”,专门负责剧本中关于科学部分的内容创作。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制播能最充分地反映电视剧生产流程的市场化属性。《来自星星的你》尽管有科幻成分,但人物感情进展、尊老爱幼优良传统贯穿其中。
唐教授说,美剧和韩剧都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与淡话交流传递价值趋向,剧中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感问题、生活细节问题的揭示,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贴近生活中的文化输出才容易被外国观众认同。
在国产电视剧产量猛增的背景下,专家建议中国加强对产品质量把关,积极探索并生产出既承载中国文化价值观,又符合国际主流“文化经验”和“感觉结构”的电视产品。政协委员G在2014年3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文化自尊的伤害是由于文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化自信的缺失。”
韩潮来袭,韩迷们自然是喜不胜收,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而如同G这样的文化人士则不免有些心存疑虑,担心韩流损害我们的文化自尊。从某种程度上说,观众所看中的更多是韩剧的娱乐功能而非文化入侵。有人认为,韩剧逻辑性较差,观看时无需动脑子,可以单纯的“感情发泄”。换而言之,观众在看韩剧的时候,绝不会去想韩国文化怎么就伤害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宏大命题,在他们看来,只要故事足够精彩就足够了。
任何一种文化的体现都需要一定的载体。韩国的电视剧、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这些都是外来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外来的“文化鲶鱼”。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并非是从韩剧或者好莱坞电影开始。因为自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清政府的大门开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一直在与西方文化的斗争中不断地延续和发展。可以说,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式微,有些好的传统,好的习惯,好的做法都被抛弃了,但中国文化或者说华夏文明依然有一脉相承。不可否认,韩剧是韩国文化的一种体现,韩剧热无形之中会带来韩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带来一定的伤害。韩剧的影响当然是客观存在,但说伤害了我们的文化自尊则未免太高估韩国文化的影响。
看看韩剧,天不会塌下来,文化自尊也不一定会受到伤害。换个角度说,我们正视韩流的影响,可更该思考如何让中华文化走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世界。
4.当前,中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着逆差,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外国文化涌入中国,在数量质量上都难成比例。为了扭转这种逆差,有学者提出了中国文化输出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人们认识到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不仅要“引进”,而且要“输出”。有学者认为:“在最初的挪用套用之后,必须有自己的创造性输出,否则这个民族就会丧失真正的精神生命力。”“中国当代文化需要进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藉此从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走出来,真正开始自己的文化创生性,走向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和文化输出。” 从1934年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到当前我们提出文化输出,已经整整过去80年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和“输出”相结合。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不仅是对经济建设提出的要求,而且也适合文化建设。这就是说,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坚持“拿来主义”与“文化输出”相结合。
学者指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从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虽然是一个巨大转变,但是,我们的文化输出不能为输出而输出,而是应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我们拿来的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的文化输出也必须输出的是中国当代文化中对人类健康向上发展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文化输出应以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我们的原创作品为主,即能够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表中国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象。过去,我们也有一些文化产品输出,我们也输出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产品。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输出的有些文化产品却是迎合西方一些人的狭隘需要,贩卖的是一些中国文化的落后的、丑陋的东西。这种文化输出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形象,损害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形象。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
因此。中国当代文化解决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逆差”现象,就必须在努力解决现存冲突的过程中大力创造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人类的健康向上的发展中做出自己应有的独特贡献。这种“有价值的文化产品”,首先就内含着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有学者套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的话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 鉴于有人提出从文化拿来主义走向文化输出主义的理念,有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是少提“主义”,一提主义往往会走向极端;二是在文化上还是要“拿来”与“输出”并举。文化上的平等交流应该是互通的,一手进一手出,不应该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现在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只做进口生意不做出口生意的,文化上也如此,否则根本不符合世贸协定。“拿来”拿的是我们没有的,而且是必要的;“拿来”也不是全盘西化,囫囵吞枣,而是咀嚼消化,为我所用。“输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倾销”,文化上的伪劣产品应该杜绝出口,以次充好必然败坏名声,后患无穷,即使是中国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秀的传统文化,尽管资源十分丰富,也需要经过现代的阐释,方能切合当今发展的需要。最能体现中国当今文化软实力的,应该是经过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在输出什么、怎样输出、拿来什么和创造什么等方面,还需要作通盘的规划,并付之行动。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对“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二、某次辩论赛的辩题是“韩剧在中国的风靡,无损于我们的文化自尊”。假设你是参赛的正方辩手,请紧扣“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3”,列举一下你方应当阐述的主要论据。(35分)要求:(1)准确全面;(2)有针对性;(3)分条罗列;(4)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资料4”划线部分写道“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5分)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不超过1000字。
一、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对“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确定作答任务是分析“我们觉得她是最好的„中国制造‟。”这句话,题目给出了明确的作答范围,因而只需要看这一则资料即可。【参考答案】
每一个在外的中国人都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传递着中国的态度,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和文化理念。小琼向小城人们展示了中国的价值观并赢得了他们的欣赏。这句话也表明中国文化正在逐步为国际接受并且欣赏,为中国制造得到国际认可迈出了坚实一步。我们要加强在外中国人与当地人的交流,通过举办展览的形式来输出中国文化。
二、某次辩论赛的辩题是“韩剧在中国的风靡、无损于我们的文化自尊。”假设你是答案的正方辩手,紧扣“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3”,列举一下你方应当阐述的主要论据。(20分)要求:(1)准确全面;(2)有针对性;(3)分条罗列;(4)不超过500字。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解题思路】
本题比较新颖,要求考生以辩论赛辩手的身份阐述观点和理由。考生作答时要仔细阅读材料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观点明确,题目要求是正方,所以观点就是“韩剧在中国的风靡,无损于我们的文化自尊”。第二,理由充分,因为是辩论赛,阐述观点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和思辨力。第三,思路清晰严密,注意结构完整。【参考答案】
近期,对于韩剧风靡中国有些人表现出担忧,认为韩剧在中国的风靡,会损害我们的文化自尊,我方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夸大了韩剧的影响力。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韩剧有其自身的优势。韩剧的流行是观众自由选择的结果,与国内电视剧相比韩剧具有感情细腻、演员养眼、贴近实际、制作精良的特点,这些特点也符合了观众对于电视剧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观众所看中的更多是韩剧的娱乐功能而非文化入侵。
其次,中华文化在斗争中依然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发展史也是一部斗争史,正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斗争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尽管在发展中有些传统、习惯被逐渐抛弃,但中国文化或者说华夏文明并未消亡,依然在一脉相承。
最后,韩剧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无科学依据。不可否认,韩剧是韩国文化的一种体现,韩剧的热播也会给中国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到底有多大,尚无准确、权威数据可供参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综合以上理由,我们认为韩剧在中国的风靡,无损于我们的文化自尊。别人的成功经验,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待韩剧也应如此。所以,韩剧热潮不是文化自尊被伤害,相反,面对韩流不应该胆怯和恐慌,而应思考如何制作出承载中国文化价值观和符合国际主流的电视作品,也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三、“给定资料4”划线部分写道:“中国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国的。”请结合你对应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5分)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不超过1000字。【参考例文】
做一个价值自足的文化大国
澳大利亚报纸曾提出三个问题,击中了中国经济的软肋:“1.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愿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送美欧;2.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读中国书籍;3.什么时候全球消费者选购产品更多选择中国品牌。”只有软实力真正与硬实力匹配,中国才会在世界上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换句话说,中国需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纵观世界,美国有牛仔的冒险,创新的精神内核。英国有贵族绅士风度和严谨的思维模式。德国有日尔曼式的强悍探索!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价值,二流国家输出技术和规则,三流国家输出产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品和劳力。如果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认同,中国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大国。唯有价值观才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通过赋予文化产品有力的价值取向以及有力的输出渠道,才能顺利完成输出文化价值观的重责,才能给自己的国家发展和文明模式带来合法性和认同感。
文化产品应注重制作的技术投入。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说是现代经济的产物。而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与经济的互相渗透、日益融合,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产业,具有文化含量大、能耗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工艺先进、效益明显的特征。特别是由于高科技的投入,使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集约化、高科技化以及通过大众传媒广泛扩散的态势。高新技术的渗透是文化产业崛起的驱动器。
提升国民文化自信,正确看待文化入侵。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是自信。只要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有充分的肯定,并对这种文化价值的生命力存有坚定的必胜信念,这就叫自信。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气度,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力量源泉,这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保持了自己的文化本色,同时兼纳外来的文化为己用,坚持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才形成了对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自信,从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国家亲和力形象。经济全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化的趋势促使各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广泛交流、传播和渗透融合,各国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国,已经形成世界性趋势。因此,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为外在形式,树立中国世界性的国家亲和力形象,达到输出现有国家价值观的内在目标。当前年轻一代对于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淡漠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大媒体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的责任,真正将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落到实处。记得二十年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颇为自信地安慰西方人说:“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因为中国没有可以输出的普世价值观。”有人说今天的中国就像是一个暴发户,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有“话筒”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不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除非我们不想成为大国,尤其是成为一个强国!
第四篇:2011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基本内容
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基本内容如下:
一、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即分析判断能力,也就是通过了解问题,然后思考问题进而得出一个恰当、合理结论的能力。应当说,每个人均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但在程度上却高下迥异。通常来看,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事物观察越细腻、百科知识掌握越丰富、日常思考分析问题越频繁者,其思辨能力也越高。衡量思辨能力的高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思考问题的深度
即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看到的本质的层次有多深。分析思考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而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表面。仅仅着眼于表象而不去挖掘更深入的内核,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错误的、机械的或者是唯心的,当然更不可能正确推导、印证其他结论。
2.分析思考问题的广度
每个问题、每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与世隔绝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现象有着客观的、必然的联系。所以,仅仅局限于所思考问题本身而不能与其他现象、问题相关联,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就事论事,难以保证正确性、全面性。
3.辨析及综述能力
一个问题如果从纵向(即深度层次)和横向(即广度方面)全面展开将意味着与很多其他现象、问题相共存,但真正解决问题却未必需要,因为全面中必有重点,抓主流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种材料、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分析筛选、重新整合,最终以“精粹”的面貌得出正确结论。
4.分析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分析思考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有严密的逻辑,而不能天马行空,自由阐述。逻辑性最基本的表现即是能根据正常逻辑程序自圆其说,阻却自相矛盾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干扰。良好的逻辑性不仅直接影响到结论的正确性,而且是衡量一个人思辨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体现思维过程科学性的标准。
5.分析思考问题的敏捷度
这个指标是从反应力方面考查思辨能力的,一般而言,在同等知识储备和相同给定条件下,得出结论越迅速,思辨能力就越高,特别是在应对面试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不可能进行细斟慢酌的推理、演绎。因此,在具备相当理论水平和学识基础的情况下,提高分析思考问题的速度就是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6.结论上的新颖度
真理的相对性意味着很多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单纯地拾人牙慧不仅不能促进理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自我思辨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打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结论才能真正体现出解放思想,不受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束缚的思维发展进程。
7.思辨过程及结论是否符合理性
理性并不等同于正确性,而是强调在思辨过程中必须依据真实材料冷静、客观地分析、总结,杜绝主观臆断或者偏激推理,更不能为追求新颖度或体现自己理论的独树一帜而创造假现象、假材料。能否将整个思辨过程纳入理性之光并排除感情用事和武断猜测,正是思辨能力高低的深层次体现。
思辨能力的考查,从根本上说是对应聘者知识素养、理论水平、思维快慢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因而是面试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尤其在文职类工作中,工作者思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因此在公务员面试中,此项能力是重中之重。
二、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即应试者通过口头语言顺畅、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信息接受者能够理解、明白、认知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在外向型工作职位中非常重要,因为要与形形色色、种类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故此,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能够使对方轻松、明确地把握自己思想观点的内核,并因此可以避免因辞不达意造成理解偏差,甚至产生误会的现象。衡量言语表达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1.表达的逻辑性
这个指标是思辨能力逻辑性的外在表现,要求表达者在表达中必须按照通常的逻辑表达方式或言语信息接受者所能接受的逻辑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由于人的思维过程要比口头表达的速度快很多,所以要尽量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化,而不能根据“跳跃式”思维而做出“跳跃式”表达,必须明白的是:逻辑化的思维是为了使自己明白,而逻辑化的口头语言表达则是为了使他人明白。
2.表达的准确性
由于思维过程是一个内省过程,故可以忽略、跳过遣词造句这种外部依托而直接把握观点、思想的实质性内容,而在言语表达中是以对方的准确、清晰接受为目的,因此严密、准确的遣词造句是必然和必须的,而且优秀的遣词造句在表达自我观点的同时还能增强表达的感染力,体现表达者的精神内涵。
3.表达的感染力
表达的感染力是一个较难量化却隐含其他言语表达指标的概念,其他言语表达指标的程度高低、性质优劣都可能构成对感染力的影响。感染力在一些不仅要求收听者接受、认同,而且要求引起收听者情感共鸣的表达中尤为重要,丰富的感染力将有效化解听众通常情况下以自我观点为中心,而难以接受对方意见的“排异”心理惯性,从而提高自己观点的接受率。
4.表达的音质、音色、音量、音调
这是言语表达能力的物理学指标,虽然具有很大程度的先天因素,但是如果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及控制、调整,则可以祛除先天中的不足部分,从而能够在表达中抑扬顿挫、音质优美、富有“磁性”,增强语言感染力。
5.表达的态度适当性
言语表达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必有情感因素掺杂其中,而接受者也带有某种情感来倾听,故此适当的表达态度极为重要,如果在应当慷慨激昂的场合使用了温文尔雅的表达态度,会给人以软弱无能的感觉,从而引起听众对所表述观点正确性的怀疑。反之,如果在应当轻声慢语的场合使用了“豪言壮语”式的表达态度,则会给人以粗鲁傲慢、飞扬跋扈的印象。除此例子外,其他不同的环境如果采用与之不相符的表达态度,也一样会影响表达效果,引起听众反感。
言语表达能力在面试中是容易被量化测评的指标,因而许多面试都会对此进行测试。当然,单纯地以言语表达能力衡量人才是不科学的,因为有不少人是讷言敏行或有思想而无口才,也有不少人善于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但所有应聘者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现代社会人际交流的扩大化使得言语表达能力日益被看重,尤其在公务员职业中,优良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应聘者不应盲目自信,认为只要自己有内涵就不需要有多高的言语表达能力,这种思想是不利于适应现代竞争机制的。
三、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了应聘者的学习能力。虽然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跨专业选择工作或跨专业招聘人才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似乎意味着专业知识并非绝对重要,因为实际工作中很可能不需要专业知识。但实际情况是,不同的专业对于应聘者性格的养成、实践中惯用工作方法的形成、思考分析问题的着眼点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对知识进行适度考查正是为了辨别、挖掘应聘者因所学专业所形成的潜在能力。
四、突发情况处理能力
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的高低是建立在思辨能力、反应力、敏捷度的高下基础上的,所不同的是它比后者更侧重于快速地提出应急方案或突变情况处理策略,而不仅仅是停留于迅捷分析、辨别问题本身。它是由理论分析能力向实际处理能力过渡的一个标志,是考验应聘者能否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恰当、快速付诸实践的能力。
五、工作及实践经验
工作及实践经验并不是每个应聘者都可能具有的,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而言,学习任务的繁重导致工作及实践机会少之又少。但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就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使具有丰富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应聘者有更大几率获取所需职位。因此,一般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对此进行提及,以考查应聘者是否拥有实践经验或者所拥有的实践经验是否适应未
来的工作岗位。
六、仪表风度
仪表风度指应试者的体型、外貌、气色、衣着、举止、精神状态等体现其气质的外在表现。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仪表风度。某些行业(例如国家公务员、教师、公关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对仪表风度的要求很高,传统、正规的着装,端庄、优雅的举止,温和、文明的语言等都是该类职业的通常要求,因为它们标示着做事谨慎、严密,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及责任心强等该类工作人员所应当具备的素质。良好的仪表风度需要的是平常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如此,仪表风度的展现才能自然而然,不露斧凿之痕。
七、社交能力
人际交流范围及频率的扩张必然要求社交能力的全面提升。社交能力不仅要求与非单位人员的良好相处,而且包括与本单位人员的和谐共处,它反映着一个人能否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性圈子步入以他人、社会为中心的开放性圈子。在面试中,对应试者进行社交能力的测评,正是为了观察其能否从内到外与整个工作环境相适应。
八、自控能力及情绪稳定性
这是对应聘者意志力、情绪方面的考查。普遍来讲,现代工作压力都比较大,人际关系相对复杂,这就要求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韧性和耐力。此外,由于各种环境变化对个人直接利益或相关利益造成影响所引起的情绪变动也反映着一个人承压能力的强弱。因此,在面试中,通过不同方法对这项能力进行测评,可以预先知道应聘者能否承担较重工作压力、能否在环境突变时保持心志坚定、情绪平稳。
九、工作态度与上进心和进取心
工作态度考查应聘者对以往工作以及所要应聘工作两方面的态度,包含了工作的热情度、信心度、成就的渴望度等诸多方面。工作态度不佳、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很可能导致整体工作效能低下,影响工作进程。上进心和进取心既是工作中积极态度的一个表现,也是应聘者能否主动进行工作上的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体现。如果应聘者上进心强、锐意进取,拒绝安于现状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能够以开拓事业为奋斗目标,则其工作的热情度必高。
十、求职动机
求职动机指应试者因何来本单位工作、对何种工作抱有兴趣、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所应聘职位能否满足其工作要求与期望。求职动机表示应聘者的短期理想,不同的求职动机会造成不同的工作效果及人际关系。因此,对面试者而言,准确恰当地表达求职动机,保证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达到平衡,从最大程度上获得用人单位的理解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十一、业余兴趣及爱好
业余兴趣及爱好并不是对应聘者能力的考查而是对一种客观情况的了解,但不同的兴趣与爱好是对应聘者精神境界的一种侧面描述,而且某些兴趣爱好可能对未来的工作安排、工作开展产生额外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适应未来工作需求的兴趣爱好也能在面试中增加不少成功的几率,使应试者脱颖而出。
十二、其他测评项目
前文所罗列各项并不能代表所有具体面试的全部内容,在不同单位的不同面试中很可能有其他测评项目,参加面试者应当有心理准备。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攻略
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攻略
新华为教育特邀首席公考培训师:罗耿
一、理解公务员面试
1、公考面试的本质:面试与笔试一样,是进一步测查考生从事机关工作的能力。
2、公考面试的基本组织形式:结构化面试
一是面试过程把握(面试程序)的结构化。在面试的起始阶段、核心阶段、收尾阶段,面试官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事前都会相应策划。
二是面试试题的结构化。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要考察应考者哪些方面的素质,围绕这些考察角度主要提哪些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怎样提,在面试前都会作出准备。
三是面试结果评判的结构化。从哪些角度来评判应考者的面试表现,等级如何区分,甚至如何打分等,在面试前都会有相应规定,并在众考官间统一尺度。
3、公考面试逐渐规范科学,大家要相信公考面试是公正的。
二、面试备考四大偏差心态
1、焦躁型
有些同学在得知笔试排名后不停地计算自己与对手的分差,频频打探对手动向,听到有关“黑幕”的风吹草动便波澜大起,焦躁不安,难以静下心来进行深入的复习与研究。实际上,自1996年实行公考制度起的这十四年内,公考制度一直在不停的修正与完善之中,即便个别地区的少数单位可能存在“暗箱操作”,也不能成为放弃面试和打扰公考备考的障碍。这类同学可以潜心进行一下SWOT分析,认清自身优势(S)与劣势(W),把握机会(O),至于威胁(T),在不可控的范围内尽量忽略或将注意度降到最低,将重点放在最大程度发挥优势改变劣势上,做到全力以赴,无愧于心即可。
2、幸运型
有些同学并未积极备考笔试,进入面试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意料之外的事,七分实力加三分运气,因此在得到面试的机会后企图得到上帝的二度垂怜,只象征性地进行了一些咨询,浮光掠影地浏览了一下书籍便踏入了面试考场,甚至在礼仪方面也未多做关注,遗憾地与公务员职位失之交臂,回顾起来痛心疾首悔不当初。这类同学注意,机遇是可一而不可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而不会对不懂得珍惜与努力的人二度垂青。
3、自信型
有些同学在校期间成绩突出,笔试成绩也遥遥领先,擅长口头表达与交际,也曾多次组织院系活动,这样的同学在面试备考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得自信,张口千言,旁征博引,但容易脱题千里,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题眼,结合题目向考官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想与能力。这类同学也应充分重视面试拉开差距的可能性,积极研究出题意图与答题脉络,反复模拟练习把握时间,在面试的战场上打一场漂亮的保卫仗!
4、盲目型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同学,他们充分重视得之不易的机会,广泛开拓信息来源,征求所能获得的各方知识与意见,抱回数撂复习资料,内容包罗万象,千头万绪从头始,一本一本啃到底,时间耗掉一些,效果却不见起色,尤其是过分注重书本忽视了模拟练习的实践效用,以致于难以学以致用,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最可惜的是在短暂的面试备考期未能达标,收效不佳。这类同学应注意本省考情的题型侧重,自身优劣的清醒认识,教材的有效遴选和实践的高效转化,方法有效方能事半功倍,步步为营才可马到功成!
三、面试提升三个阶段
1、知识积累
2、题型掌握
3、个性体现(亮点提升)
新华为的特训设计就是按这三个阶段来组织,最终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四、培养正确的面试思维习惯
1、琢磨自己
2、琢磨面试组织形式
3、琢磨考官心理
4、琢磨对手
5、琢磨应急预案
面试培训入学测验
一、通用题:请做一个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二、选做题(每位考生一道,时间在3分钟以内,由老师任意选取):
1、当前,面对就业的压力,一些毕业生纷纷打出“低工资就业”、“零工资就业”。面对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2、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
3、恩格斯说:“一些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结合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谈谈体会。
4、近年来,一些地方纷纷制定了廉洁退休金制度,即在职时没受过处分,退休时可领取数额高昂的“廉洁退休金”。对此,你怎么看?
5、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对“和谐社会”的看法。
6、对公务员升职慢,在单位里熬年头,你有什么看法?
7、现在招聘单位对文凭的要求越来越高,你对这个现象是怎么看的?
8、好的制度能把人良性的方面发挥出来,坏的制度能把好人变成坏人。对此,你怎么看?
9、有人说成功是对人有益的,也有人说失败是对人有益的。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10、你怎样看待“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
11、优点的边缘是缺点。你怎么理解?
12、大学生可以买半价票,可以享受条件较好的候车室,而民工就没有半价票,还得在车站广场顶风冒雪。对此,你是怎么想的?
13、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实际,以“过节、庆典、招商”的名义,花高价请来歌星、影星到场献艺,票价高卖不出去,就进行摊派。老百姓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政府搭台,明星唱戏,领导露脸,百姓买单”。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14、看到三条平行的波浪线,你会联想到什么?
15、有人认为,一个人要发展,必须靠“机遇”。但也有人说“机遇”可遇不可求,最终还要靠实力。你怎么看?
16、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对应征者的性别、身高、相貌、婚否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你认为这是否合理?如果你比你的竞争者有这方面的优势,你将如何看待?
17、据报道,全国各名牌大学为抢夺优秀生源,纷纷采取奖励5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高额新生奖学金作为优惠措施,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本校。对此。你怎么看?
18、如果将若干个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水桶,其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这就是“木桶效应”理论。请你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19、有两个旧钟一个新钟,其中一个旧钟对新钟说,我们一年要走××秒!新钟一听,面露难色,不走了。另外一个旧钟对新钟说:我们一次只要走一秒,新钟听后高高兴兴地走起来了。请问你如何理解?结合工作实际回答。
20、有人说一流人才出国,二流人才进外企或大公司,三流人才当公务员(或领导干部),结合自己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21、好习惯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坏习惯像负债越背越重,谈谈你对习惯的看法。
22、劳务市场上,有的企业招不到人,有的人找不到工作。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种现象?
23、有人说: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你对这句话怎么看?
24、小张是一个博士,可是老板录用他后,只是见人就说他是个博士,而不真正用他,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5、癞蛤蟆每天都在叫,没人理它,公鸡每天早晨啼叫大家都喜欢。请问怎么理解?
26、时下年轻人追求“快乐原则”,有人说,过分追求快乐原则,会让年轻人丧失进取奋斗之志。请问你怎么看?
27、当一辆满载乘客的汽车驶入车站时,久等的候车者都希望能立即挤上这辆车;而已经上了车的乘客则高喊着:“别再上了,等下辆车吧!”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8、很多企业家抱怨:要花很多时间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29、请问你对“有些人看起来像朋友但做不了朋友,有些人看起来不像朋友但却是真正的朋友”这句话怎么看?30、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与招考的比例创下了105∶1的历史最高纪录,个别职位达到6000∶1。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31、英雄的定义有两个,要么牺牲,要么凯旋。可是,在美国和伊拉克战争中,有8名伊拉克战士投降了。很长时间后,这8名战士被美国飞机送回伊拉克,在机场,他们受到伊拉克人民英雄般的欢迎。请问,为什么这8名战士投降了,还受到了英雄的待遇,你如何看待?
32、有人说朋友是“信用无则交易断”,又有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怎么看?
33、有人说“有为才有位”,又有人说“有位才有为”。你是怎么看的?
34、公务员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党,这两者孰轻孰重?
35、深圳有一家公司专门替人找寻失物或亲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有人说“做好事不能收费”。你怎么看?
36、一只螃蟹可以爬出篓子,很多只却爬不出来,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37、水可以淹死人,火可以烧死人,水看起来比较温柔,容易接近。你的看法呢?
38、诸葛亮27岁作《隆中对》,出为军师;基辛格从哈佛大学教授直接进入白宫成为美国的重要领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有一批技术专家、学者直接走上领导岗位,并很快适应工作。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