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一)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或高年住院医师积极协助。
2.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搬动。5.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
6.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着装整洁,佩带胸牌,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7.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
8.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9.定期召开病员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10.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
(二)病房物品、器材管理制度
1.急救车、急救物品、仪器定位放置,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
2.急救车专人管理,车内物品定量放置,每班清点、补充、整理并登记签名。
3.重要抢救仪器(如呼吸机、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器等)要标牌注明:仪器名称、产地、型号、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负责人姓名。
3.特殊抢救仪器如临时起搏器、食道调搏等,要班班交接有记录,保证各项用物齐全,以备随时使用。
4.了解各种医疗器械的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定期检查维修,保持性能良好。
5.所有药品如发现变质、过期、标签模糊,应及时更换补充。6.一般物品要建立帐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7.病区的固定财产由护士长负责管理,每周核对,每月清点,每半年或一年与有关科室核对一次,如有不符,查明原因并登记。
8.借出物品必须有登记手续,经手人签名,重要物品经许可后方可借出。
(三)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1.各科领用和使用前须认真核对相关证明和有效期,如有疑问,应立即向设备处查证核实后方可使用。
2.各科室应计划性领取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器械,并正确存放,防受潮、破损、过期或污染。3.凡使用特殊、高值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器械的科室,应建立由专人保管的一次性用品和器械使用记录本。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有效期,病人姓名、住院号、诊断,使用医师须签名。此记录本必须长期保存,保管人员变动时应认真办理交接手续。
4.各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重复对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凡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销毁,并作好记录。
5.各科室应建立一次性医疗用品或医疗器械质量事故报告制度。若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医疗纠纷,各科室必须在积极正确处理的同时,医患双方共同封存好实物,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医务处。
6.医院将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使用一次性医用材料的科室进行检查,重点是核对物品用量,病人使用情况记录,废弃物品销毁记录。
7.违反本规定的个人和科室,医院将追究科室及个人责任,情形严重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四)住院患者外出管理制度
1.患者住院期间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外出。
2.住院患者外出必须经医生批准,护士在体温单上相应时间内写“请假”二字,并记录在一般患者记录单上。外出期间如发生病情变化或其他意外一律由该患者本人负责。3.住院患者外出前护士交待注意事项,患者在“请假条”上签字,并注明返院时间。4.住院患者外出期间不得将机密文件、贵重物品及现金放在病房。否则后果一律由患者本人负责。
5.住院患者外出期间,如有身体不适必须及时返回医院住院治疗。6.外出患者应按时返院,护士在一般患者记录单上记录返院时间。
(五)陪伴制度
1.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维护正常的医疗护理工作秩序,要尽可能地减少陪伴人员。2.需留陪伴的患者条件
①各种疾病导致多脏器损害,病情严重,且不在专科监护室监护者。②病情有可能突然发生严重并发症者。
③疾病诊断不清或病情反复、发展等情况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④各种原因造成的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者。⑤各种介入手术、大手术或复杂手术后患者。⑥语言沟通障碍、失明或失聪者。⑦有自杀倾向者。
⑧年龄过大(70岁以上),年龄过小(10岁以下)者。3.陪伴要求与规定
① 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照顾患者。② 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随地吐痰、不在院内吸烟,不乱坐病人床铺,不串病房,不允许在病房使用电饭锅等炊具烹调食物,不得自带折叠床、躺椅等。保持病房的安静和清洁。陪伴时不准和病人同床睡觉和挪用病人的被服,可在躺椅上休息,不用时将躺椅及被服收起放在规定的位置。
③ 节约水电,爱护国家财产,损坏公物须照价赔偿。④ 陪伴人员不能随意调节患者应用的各种医疗仪器和设备。⑤有事离开患者时,必须通知值班医护人员。
⑥陪伴不得随便进入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私自翻阅病历或有关护理记录。
⑦陪伴人员如违犯院规或影响医院治安,经说服教育无效者,可停止其陪伴,并与保卫处联系协助处理。
(六)探视制度
1.为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学龄前儿童尽量不要进入病区探视。
2.传染科、母婴同室病房、监护室、隔离病房等特殊病区,应在采取必要隔离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探视。
3.探视者要遵守医院的规定,服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不谈妨碍病人健康和修养的事情,未经允许不要私自将病人带出院外。
4.自觉保持病室内清洁、安静,不在病床上坐卧,不在室内大声谈笑、娱乐或抽烟。
第二篇: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1、病房管理工作由护士长具体负责。
2、病房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医护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
3、医务人员应按时到岗,在岗期间应着工作服、帽,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查房处置期间不得接听私人电话。
4、患者住院期间未经负责医生允许,不得随意离开病房。
5、未经护士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病房的诊疗仪器及药品。
6、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及未经医院批准的院外医疗人员进院诊疗。
7、病房应严格执行四防安全制度,实行专人负责。
8、病房应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9、病员出院后,按消毒隔离要求做好终末处理。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病区安全管理制度
1、有健全的护理安全告知制度,凡对患者进行有创性的护理检查和特殊性治疗,必须履行告知制度,如:导尿等,实行口头和书面告知,并请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签全名存档,如患者不能自理,由监护人代签。
2、有规范的护理安全警示制度。对安全隐患及时、规范警示使用警示标识,如药物过敏、注射特殊药物、防滑、放烫伤、防跌倒等,提示适时、醒目、做到防患于未然。
3、有护理安全教育制度。各病区定期对病区工作人员(医、护、工)和患者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4、有安全保护措施和保护用具。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本病区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基本知识;管理者提供必须的防护用具,如:手套、隔离衣等;对特殊患者能提供并正确、规范有效使用护理安全用具,如:约束带等。
5、有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本病区护理用具、仪器、设备、安全通道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督促维修并做好记录。
6、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和上报流程。发现差错、缺陷及时汇报,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讨论分析吸取教训,制定有效措施,严防重复发生。
7、有护理危险因素防范预案和应急处理流程。如:坠床、跌倒、烫伤、压疮、自伤、管道滑脱、药物外渗等预防措施和应急流程,做到人人知晓,并能熟练运用。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整体护理管理制度
1、整体护理组织形式:整体化、责任包干制,每个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患者,但最多不超过10人,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面负责。
2、包干护士负责包干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必须有包干护士主导完成。
3、新病人入院,包干护士认真做好护理体检,填写护理入院评估表,做好入院介绍
4、包干护士应跟医生查房、了解治疗方案,增进专科知识。
5、包干护士要了解包干病人的姓名、诊断、病情、心理状况、饮食、治疗方案、近期的阳性体征及护理措施等。
6、包干护士为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包括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入院宣教、用药、检查前后、饮食、康复指导等,为病人解决各种需要。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优质服务工作护理制度
1、护理人员应仪表端庄整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技能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能有效的和病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2、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安静、舒适,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
3、各级护理人员团结协作,尽职尽责,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及时为病人解决问题。
4、全面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按等级护理要求护理病人,及时巡视病房,全面了解危重病人的病情、诊断及治疗,及时解决各种护理问题。
5、加强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的问题。
6、挑选具有护师资格,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者担任责任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监控,负责低年护士的临床业务指导。
7、每日责任护士进行床边大交班,逐一汇报管辖内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的心理、病情变化及护理注意点。
8、护士长每天带领全体护士对全体病人进行护理查房,对危重、特殊检查治疗、新病人及出院病人,进行重点质量检查,了解护士对病人的护理服务情况是否达到护理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对科内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监控、评价、分析可能发生问题的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9、定期召开护理质量讲评会,不断完善、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10、病人出院做好满意度调查,发现不足或缺陷及时整改,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患者入院管理制度
1、当班护士必须热情接待新患者,妥善安排床位,不得拒收和推诿病人。
2、接诊后尽快通知医生处置,一般不超过15分钟。对危重病人应先做预处理,如吸氧、吸痰,开通静脉通道等,等医生赶到立即配合抢救。
3、一般患者入病区后,床位护士应做自我介绍,告知其住院规则和病区有关制度,如作息时间、查房、治疗、膳食、探视时间、床位医生、病区护士长等,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并提示注意事宜,递交“入院告知书”,解释相关内容,请患者或家属签名,表示知情接受。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护理评估,护理体检,建立护理病历,对每位新病人进行跌倒、压疮、导管等高危状况评估,酌情采取护理措施和上报,如:建立翻身卡、高危因素评估监控表、使用保护性护具等,药物过敏者床尾(根据医院规定)悬挂同意醒目的标识。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患者住院管理制度
1、护士有责任向患者进行安全、健康教育、有权督促患者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从医嘱,尊重医务人员,为尽早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创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2、患者住院期间不随意离开医院,病房间不要随意串行,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3、患者饮食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士有权督促检查患者的膳食,确保患者饮食安全,合理。
4、护患密切合作,并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在进行有创性检查、治疗、护理前,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或实施告知。
5、患者住院期间必须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争取早日康复。住院期间对病区治疗、护理、管理等方面有意见可及时向病区护士长反应,护士长应及时处理、反馈。
6、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护士长主持会议,虚心听取患者、家属、陪伴人员的意见,并适时进行安全健康教育。
7、加强病区管理,医患双方共同爱护医院公物,管理好医院及个人的财产,病区内禁止吸烟,保持病区环境的清洁、整齐、安全、舒适。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患者出院管理制度
1、患者出院须经过医生开出出院医嘱,自动出院的患者由患者或监护人在病历上签署全名。
2、停止患者住院期间一切治疗、护理,撤除患者诊疗信息,做好出院登记。
3、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指导内容包括目前病情、出院带药用法及注意事项、饮食、康复训练、门诊随访等。
4、按顺序整理好病历,核对治疗、护理、检查、化验等项目,电脑完成出院预算,领回出院带药,应嘱患者或家属结账。
5、凭病人出院结账单核对出院带药,将药送至患者床边,指导患者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护送患者到病室门口。
6、做好出院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分级护理制度
1、一级护理
(1)指征: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特大手术后7天内,各种大﹑中手术后1—3天内,昏迷﹑休克﹑脏器衰竭﹑惊厥﹑子痫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婴幼儿。
(2)护理要求:床头及患者一览表上以一级护理标识表示。① 严密密切观察病情,每30-60分钟巡视一次。②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种治疗护理措施。
③按专科护理要求做好各种导管护理,保持导管通畅,观察引流液,并做好记录,定时弃去引流液,并按医嘱要求做好标本留置与送检。
④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
a﹑做好皮肤护理,术后3天内视病情擦身每日一次,头发﹑会阴护理每日1-2次。
b﹑禁食﹑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其他患者协助刷牙。c﹑督促患者经常翻身,术后或昏迷患者协助翻身每2小时一次,并做好压疮护理。
⑤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尽可能满足患者各种需要。⑥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2、二级护理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1)指征: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等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普通手术后3天或轻型子痫等;学龄前儿童。
(2)护理要求:床头及患者一览表上以二级护理标记表示。① 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和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
②根据病情可在床上或床边进行适度活动。
③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并鼓励患者多翻身,生活上不能自理者,协助完成各种需要。④针对不同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3、三级护理
(1)指征: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患者等;各种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生活能完全护理者。(2)护理要求:床头卡及患者一览表上以标记表示。
每日巡视2次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注意患者的饮食及休息,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督促患者遵守病员守则,做好健康教育。
4、基础护理
(1)指征:凡住院患者,按护理级别要求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工作。(2)护理要求:
①床单位:床单位清洁平整,无污物,皮屑,床头柜清洁整齐,床下地面无杂物,患者衣裤清洁。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②头发﹑胡须:清洁整齐﹑无臭味,胡须短。
③口腔:有与病情相适应的护理措施,口腔清洁无残渣﹑无口臭。④皮肤﹑会阴:清洁无污迹,无胶布痕迹。⑤指(趾)甲:剪平,无污垢。
⑥各种引流管:固定正确,无扭曲,管壁清洁,引流管通畅。⑦按时巡回,解决患者生活需求,如:喂饭﹑擦身。⑧药﹑饭﹑水送到床边。
⑨预防压疮:要求翻身有记录,体位放置正确,舒适,无压疮发生。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饮食管理制度
饮食对病员极为重要,当机体患病时,可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变化,大部分患者有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通过饮食管理,维持生命,加强机体抵抗力,使疾病早日痊愈,所以加强饮食管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病员饮食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开出医嘱或更改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食堂,并在床头卡上做好饮食标记,同时告知病人有关事项。
2、进餐前,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治疗,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协助病人洗手,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协助。
3、工作人员应衣帽整洁,带好口罩,洗净双手,严格按医嘱发送饮食。
4、冬季注意饮食的保暖,将热饭、热菜尽快无误的送至病员手中。
5、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观察病人的进食量、食欲、饮食是否符合治疗要求等情况,对有特殊需要者,在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及时与食堂取得联系。
6、护士应向病人说明治疗及检查饮食的目的,保证饮食的落实,每餐核对,避免差错,对禁忌或限制的食品一定要劝阻饮用。
7、凡禁食的病员应在床头卡上,做好醒目标记,并告诉病人禁食原因和时限,以便协作。
8、食具应每餐消毒,疑传染病或传染病者,应单独消毒。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患者告知制度
1、患者入院后必须告知患者住院期间注意事项。
2、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有关问题,在不影响治疗前提下,应如实告知患者和家属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风险等,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知情和合作,酌情作相应记录。
3、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突变,急需抢救等,应立即告诉患者监护人和委托人,来不及告知应报告院总值班或医务科。
4、患者病情危重时,医师出示病危通知,护理人员应迅速将病危通知单送至相关部门和患者监护人。
5、尊重患者的自主权,给患者实施特殊治疗、检查、护理时,做到知情同意,特别是实施创伤性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必须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必要时填写“告知书”。
6、护士执行护理活动中,应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任何人任何时间不得向他人泄露患者的隐私,各类检查室均应有隐私保护性措施。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探视陪护制度
1、陪护人员不能在患者床上睡觉,不得私自将患者带出院外,不要谈论有碍于患者健康和治疗的事宜。
2、陪护人员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爱护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3、陪护人员除陪护自己负责的患者外,不得在病区内四处游窜,过问干涉其他患者病情等事宜。
4、陪护人员必须对自己陪护对象尽到关心、监护责任,特别要关心患者的安全行为,如:陪护不当发生自伤、跌倒、走失等意外,应负一定的责任。
5、陪护人员应在病室内要保持病室清洁、安静。
6、传染病患者或传染病携带者不得进入病房探视。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工 休 座 谈 会 制 度
为了深化卫生改革理顺医院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素质教育,定期召开病员或家属座谈会,也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1、每月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征询听取病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到病区医务人员
2、向病员进行一些卫生知识,精神卫生疾病预防的宣教工作。
3、对病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或表扬、好人好事等,每月向院部汇报。
4、对病员所反映的意见,经了解、核实后,确存在原则问题时,须作出必要的处理。
5、对病员提出的意见确认后,应有整改落实措施,提出的建议如条件许可,应有落实措施。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健康教育制度
1、病区责任护士对分管的患者应认真做好卫生健康宣教,介绍病区的环境、疾病的概况、作息时间、饮食、用药、治疗、护理等有关事宜。
2、结合病区收治的病种、季节变化等特点,对病区患者、家属、陪客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和安全防范教育。
3、病区备有语言简明、通俗易懂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供患者自行阅读。
4、病区备有宣传板报,进行专病种健康知识普及。
5、患者出院前,床位护士必须做好出院前健康指导,如出院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药物的疗效、剂量、副反应及饮食起居,康复训练、门诊随访。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护理质量自控制度
1、护理质量管理是护士长的核心和重点,护理质量自控室维持质量稳定和不断提升的根基,因此,个病区护士长必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管理落实到位。
2、护理质量是每位护士的护理行为所构成。因此,要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育,培养护士自觉依照标准和规范努力工作,倡导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的作风。
3、各病区必要认真学习、落实护理部下达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4、病区质控小组参照护理部下达的护理质量与质量考核细则,在护士长直接领导下,每月进行不定期的活动、检查、评估、及时整理治疗、记录、反馈、充分发挥一级质量监控网络作用。
5、病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分析、讲评会,质量分析有实效,有整改措施并积极落实。
6、各病区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各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病区护理质量的监控,对查处的问题虚心接受,积极整改。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护理查对制度
基本要求
1、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治疗工作时都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
2、执行任何操作、治疗都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即操作前、中、后个查对一次,对床号、姓名、性别、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并注意用要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要后的反应。
3、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有否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查看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凡用于患者的各类药品、各种检查和操作项目,医生均应下达医嘱。护士转录医嘱必须准确、及时。
(2)护士对可疑医嘱与医生核对后再执行。在紧急抢救患者时,护士可执行口头医嘱,但必须复述,无误后执行,并保留所用的安瓿,经2人核对后弃之。事后督促医师及时、据实补开医嘱并签名。
(3)医嘱必须及时处理、核对并签署全名,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医嘱是否处理完毕,值班期间随时查看有无新开医嘱。医嘱转录整理后,须经另一位护士核对。
(4)紧急医嘱应在15分钟内执行,要求先执行、后签署姓名和执行时间,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
(5)病区应每日总查对医嘱一次,护士长每周查对一次。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6)患者转科、出院或死亡后,当班护士应停止所有的医嘱。
2、口服给药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2)用药前应检查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和批号,做到三不用,不用标签不清或无标签药物;不用变色、混浊、沉淀药物;不用可疑(剂量、药名不清)药物。
(3)药物摆放后必须经2人核对(即摆放者、发放者各自核对),无误后方可发患者。
(4)发药时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及用法。
(5)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如:饭前服、饭后服、餐中服、服药顺序及注意事项。特殊药物如抗心律失常、利尿药、激素、抗菌素等必须看患者服用。
(6)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3、皮下、肌肉注射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3)核对注射单与医嘱的一致性,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4)备齐药物再次核对安瓿上的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批号,安瓿是否有裂缝,药物有无变质、混浊等。
(5)到患者床边操作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性别、药品、剂量、浓度、用法。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6)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并应先注射刺激小的药物。
(7)选定正确的注射部位和适宜的注射用具。
(8)注射后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性别、药物等,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4.静脉用药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和操作规程。
(3)认真核对药物(药品、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药液质量(药瓶有无破裂、药液有无浑浊、絮状物)(4)加入药液前必须按操作规程再次核对、检查。(5)为患者实施前后再次查对。
(6)应用特殊药物使用医院统一标识,如生物制剂、硝酸甘油等应在输液瓶上悬挂蓝色特殊药物标识。
(7)抗菌素应现配先用,输青霉素瓶上应悬挂红色青霉素标识。5.青霉素注射查对制度
(1)注射青霉素必须遵医嘱做过敏试验(3天未使用青霉素必须重做 皮试),皮试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方可做皮试皮试史方 可做皮试,皮试阳性者应立即通知医师、患者或家属,并做好如下标 记:
A、护士办公室黑板报上,在青霉素过敏栏内,注明过敏者床号、姓 名。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B、注射卡是那个注明青霉素阳性标识。C、体温单盖上青霉素阳性标识图章。D、在临时医嘱栏内盖上青霉素阳性图章。E、病历首页上青霉素盖上阳性图章。F、护理入院评估上盖上阳性图章。G、门诊病历上盖上阳性图章。
H、住院病历牌首页放入青霉素阳性红色卡片。I、患者床尾悬挂全院统一红色青霉素过敏标识。
2)每次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向患者复述“注射青霉素”并询问有无不良反应,有反应则停用并向医师反应。
(3)注射后应观察用药后反应,听取患者的主诉。
6、饮食查对
床头饮食卡与医嘱相符,对特殊治疗饮食护士应查对落实。
65(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医疗文件管理制度
1、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基本书写规范》及有关医疗配套规定进行医疗文件管理。护士长负责病区医疗文件的管理,主班护士负责具体整理保管工作,各班医护人员均需按照管理要求执行。
2、住院患者的医疗病历和护理病历中各种表格应按规定顺序排列整齐,要求记录及时、据实、完整,不得随意涂改、伪造或遗失,用后归还原处。
3、患者不得擅自翻阅和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需要复印病历者,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报经医务科审批,确保病历档案的保密性、安全性。
4、主班护士须每天整理病历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各种文件的整理和管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归档前的护理文件,护士长按有关标准审核。
5、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按序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及时送出院结帐。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青霉素注射管理制度
1、注射青霉素类制剂必须先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注射。凡是医生开具青霉素免试单或免试验医嘱时,护士仍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并核实最后一次青霉素使用日期。
2、皮试前必须询问患者“三史”即:用药史、过敏史、家属史。有过敏史者禁止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并做好“青霉素阳性”标记。如对患者青霉素阳性史有怀疑,必须在有医嘱和医生在场、备好急救药品、严密观察下重做皮试。
3、室温下,青霉素皮试液启封后24小时内有效。
4、皮试期间嘱咐患者不要离开,不做剧烈运动,不要按压注射部位,如出现气急、胸闷、皮肤发痒等症状立即处理,并通知医生。
5、青霉素阳性患者在禁用青霉素同时要在黑板、体温单、门诊卡、住院病史首页、护理入院评估表、治疗卡上注明青霉素阳性,并在病历夹内、床尾挂青霉素阳性标记,告知患者、家属以及床位医生。
6、每次注射青霉素制剂前,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并询问青霉素过敏史,实习护士必须在带教老师的严格带领下方可操作。
7、注射青霉素制剂必须现配现用,静脉输液时要在输液瓶上挂上红色青霉素标记,并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一旦患者有不适主诉,应立即停止输注,通知医生,配合对症处理并加强观察。
8、停用青霉素制剂超过3天需再次注射或更换其他批号,须重做青霉素皮试。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9、尽量不在空腹状态下注射青霉素,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注射完毕后嘱咐患者30分钟内不要离开,以便观察。
10、正确判断过敏反应及掌握处理方法(附青霉素抢救措施)(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呼叫,将患者平卧、保暖。(2)立即用0.1﹪盐酸肾上腺素1ml作皮下注射,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并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
(3)心跳骤停者立即行胸外按压,吸氧。
(4)按医嘱快速、准确应用激素、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5)密切观察T、P、R、BP及尿量、神志等变化,并通知120转院。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1、危重患者的特点是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因此对危重患者必须给予严密、全面的观察,及时分析、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护理的效果,提供有效护理。
2、危重患者初诊或病情变化时,如医师未到场,接诊护士应做到初步抢救处理,如吸氧、开辟静脉通道等,待医师赶到后密切配合抢救,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所有安剖,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之,事后督促医生及时、据实补记医嘱,并签署全名。
3、危重护理记录应正确、准时、清晰,记录患者病情、用药、特殊治疗及检查的时间、出入量等,时间记录至分钟,并签署全名。
4、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如眼、口、皮肤、大小便及呼吸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做好各种导管护理,当患者身上导管较多时,各导管标识应明确、醒目、清洁,衔接正确、牢固,避免误用,观察各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准确记录,保持通畅。
6、及时正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引流液等标本,及时送检。
7、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掌握患者主要治疗、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做好预防性护理。
8、对意识丧失、瞻望、躁动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其安全,酌情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使用保护用具必须告知)。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9、各项操作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必要时两人配合进行,严防误伤、烫伤、咬伤、抓伤、撞伤、坠床等情况发生。
10、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增强了解、支持,对创伤性检查和护理操作必须取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尊重患者人格,维护患者隐私和自主权。
11、护理中遇到疑难问题,本病区护士长应及时讨论,酌情申请院内、外护理会诊,解决护理难题。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抢救车管理制度
1、各病区应备抢救车,抢救车内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按抢救需要进行配置,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帐物相符;药品无变质、过期、标签清楚,物品、器械性能良好。
2、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
3、抢救车的物品、器械、药品一律不得外借,非抢救患者不得使用,建立登记本,并班班交接签名。护理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4、对于使用频率多的物品,采用“每日交接”的办法进行管理。
5、对于使用频率少的物品、药品,采用封条管理办法。① 在不改变抢救车结构、内容的情况下,用“封条”将抢救车的上盖、抽屉等相关位置进行粘贴,封条上注明封闭日期时间,责任人、核对人签名。
② 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用物,做好补充并记录(如夜间使用,须做好交接和记录,次日立即补充),核对无误后贴上封条,封条上注明封闭日期时间,责任人、核对人签名。
③ 在未使用的情况下,由每月1号的主班人员对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进行检查、整理,然后重新封闭并注明封闭日期时间,责任人、核对人签名。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6、抢救车内药品按照效期先后顺序排列并使用,近效期≤3个月的药品有标识,近效期≤3个月的药品及时更换,以确保药品质量。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一般一日二次,即晨间交班和晚间交班。晨间交班主要由夜班者向病区医护人员汇报夜间病区患者的情况;晚间交班是由各组医师和护士向夜间值班人员交代本组危重患者及夜间需要注意的事宜等。
2、交接班内容:患者总数、重点监护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心理、精神及特殊检查治疗的患者、新患者、抢救仪器、药品等。
3、各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未经护士长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调班或擅自离开岗位。
4、各班必须按时交接,接班者一般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接班前准备工作。交班者事先必须完成本班各项工作,书写好交班记录,整理好需交班的药品、物品,整理办公场所等,做好交班准备。如接班者因故未到,交班者必须坚守岗位,超过30分钟接班者仍未到岗,交班者按程序上报行政值班人员。
5、交接应严肃、认真,做好一巡、二看、三清、四查、五明白、六不交接。
一巡:交接双方巡视病房,重症患者床边交接。二看:看护理记录,看患者实际情况。
三清:患者病情、治疗交接清,物品交接清(特别抢救物品),药品交接清。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四查:查医嘱执行情况,查患者皮肤情况,查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出入量、排泄物量、性质等情况,查各类导管引流、输液等情况。五明白:明白本班重点监护患者,明白重点患者现存护理问题与潜在护理问题,明白重点患者治疗、护理措施,明白重点患者及家属心理、精神状态及对护理治疗态度,明白各监护仪目前运转及各参数变化情况。
六不交接:本班任务未完成,重症护理治疗未落实,急救物品、药品未齐全,用过物品、污物未处理,办公环境不清洁,仪表仪容不整洁的均不交接。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病区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病区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室护士长或医务科长,由病区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不良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总护士长,总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院部。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压疮预报管理制度
1、压疮预报指征为:危重、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带入压疮的患者,若压疮风险评估值≥10分的患者,均需填写“压疮评估监控单(B)”。
2、“压疮评估监控单(B)”在24h内交总护士长,由总护士长实施监控。
3、加强压疮预报患者的基础护理,并纳入重点护理和监控程序。每班护士认真落实预报措施后应在护理记录中有描述,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
4、总护士长收到预报表,必须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报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记录。
5、由于病情所致,护理人员对患者做了大量护理工作,患者仍发生压疮称为“难免压疮”,病区护士长应及时填报压疮报表上交总护士长,护士长现场评估确认为“难免压疮”,可不定护理缺陷,但仍需积极护理。
6、由于护理不当发生的压疮,依据护理的规定,定性为护理事件,扣病区护理质量分;如带入大面积压疮通过精心护理治愈应奖励或护理或护理质量加分。
7、每月护士长必须在护士长手册上对预报、发生、治疗压疮的情况进行登记分析。
8、总护士长经常下科室检查,如发现病区隐瞒不报或登记资料不真实,追究护士长责任。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导管护理管理制度
1对患者按导管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分值≥10分者纳入重点监控,逐级上报并跟踪监控。
2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导管的安全操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处置流程。
3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妥善固定、按时巡视确保导管有效引流。4对患者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并取得患者配合,对躁动者给予必要的保护性约束。
5一旦发生导管滑脱按应急预案处理,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医生,切忌回纳,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
1、做好患者坠床与跌倒的护理
①对新入院患者按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分值≥8分者纳入重点护理监控系统并逐级上报和跟踪监控、关怀。
②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患者及易跌倒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③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④对跌倒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交班,做到班班重视。2患者坠床与跌倒的报告
①在第一时间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如实做好记录。②病区护士长必须24小时内电话上报总护士长,一周内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整改措施,通过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及时上报。
3伤情认定及处理 ⑴伤情认定
①一级: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裂伤等。
②二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甲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③三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此伤害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⑵处理:
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测量生命体征及检查受伤情况,通知医师,同时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根据患者受伤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一级: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二级:根据伤情给患者实施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护理处置,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报告医师并协助护理。
三级:①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适当的搬运方法,并协助医师进行医疗处置。②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应用保护性约束带管理制度
1、保护性约束带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
2、为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必须进行充分评估,严格掌握使用保护性约束器具指征,只有当患者的自主活动危及自身安全时,在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约束性措施。如有创通气、引流管,有精神、神志障碍的,治疗不配合等。
3、要尊重患者及家属自主选择治疗的权利(精神病患者应除外);清醒患者应向其(昏迷或精神障碍患者,向其家属)讲清保护性约束带的目的及必要性。
4、为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带时,应注意严格做好约束处皮肤的处理,防止不必要的损伤。当使用约束器具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约束。
5、对昏迷或精神障碍患者,若家属不同意保护性约束则需要签字,医护人员须加强巡视。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业务学习管理制度
1各病区应根据收治的病种不断组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2护士长利用晨会之际对当日病区重症患者等进行相关护理问题的提问,每周不少于2次。
3护士长根据病区现有的疑难护理问题或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主讲人一般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承担,事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保证业务学习的质量。
4护士长每月组织业务查房至少一次,查房形式有如下几种可参考。
重点查房:针对病区重危患者存在的护理难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查房,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案查房:针对病区某一重危患者进行护理查房,不仅解决临床护理中疑难问题和潜在危险因素的防范护理,而且对某种病的认识作系统的理论辅导。
教学查房:选择典型病例,从收集资料、护理体检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进行系统的讲解、示范、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观察患者、护理患者及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房组织工作要注意如下几个细节:
查房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事先告知,让病区护理人员能有时间充分准备,带着问题参与查房,并与被查患者有良好的沟通,使之乐于接受。
护理管理
2012年7月修订
查房中:由护士长主持,床位护士负责系统介绍病例和提出问题,参与者积极讨论,畅所欲言,发挥集体智慧。
查房后:主持人对大家的意见,针对该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讲解,最后由护士长讲评、归纳,陈述该患者的合理、恰当的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并对患者配合表示感谢。
5护士长必须经常组织并病区专科护理常规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学习和试教,认真落实专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率。
6病区各项业务活动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各项活动都必须有记录。
7护士长对病区护师以下的护理人员每月每人至少一次三基考核。
8护士长必须接受总护士长的查房,并为查房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第三篇: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目录
一、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二、病区安全管理制度
三、探视陪护管理制度
四、健康教育制度
五、护理工作查对制度
六、医疗文件管理制度
七、防范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护理管理
八、交接班制度、九、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十、业务学习管理制度
第一节 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1.各病区护理工作实行护士长负责制,护士长在护理部、科护士长领导及科主任业务指导下,负责全病区护理工作。
2.各病区应有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文件书写标准等,并严格执行。
3.各病区必须有与护理部相对应的护理质量、安全、教学等匹配的组织网络和兼管人员,并认真履行职务职责。
4.各种抢救仪器、物品、设备,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时清点,定期检查、维修,定量供应,呈备用状态。
5.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制剂分类管理,各类药品管理符合要求。
6.病区设施安全、规范,物品放置有序,位置固定,病区仪器、设备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外界挪用。
7.病区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安静、安全、舒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四轻”,即:走路轻、开门轻、说话轻、操作轻。8.病区使用医院统一标识、指示、警示牌、各种标识应醒目、清晰、明确、温馨、整洁,使用规范。病区走廊、各出入口、通道保持通畅、安全。
9.为保障病区安全,病区内禁止吸烟,禁止使用电炉、明火,使用酒精灯时,护理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并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安全
知识教育和管理,自觉遵守医院规定,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10.病区应备有护理安全约束使用用具以及轮椅、推车等,并保持功能良好,使用安全、方便。
11.病区财产、设备应建立账本,定期清点。精密、贵重仪器有使用程序和保管、保养制度,如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维修,保证安全使用。
12.定期对患者或家属、陪护人员进行科普知识宣教,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沟通信息,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士长负责每月召开本单元护士工作讨论会或护理质量讲评会。
第二节
病区安全管理制度
1.有健全的护理安全告知制度:凡为病人进行有创性的护理检查和特殊性治疗,必须认真履行告知制度,如深静脉穿刺置管、化疗等,实行书面告知,并请病人填写“知情同意书“,签署全名存档,如病人不能自理,依照法律法规向具有法律监护资质的人员告知和签署“知情同意书”。
2.有规范的护理安全警示制度:对安全隐患应及时、规范使用警示标识,如药物过敏、床边隔离、注射特殊药物、防跌倒等,提示适时、醒目,做到防范于未然。
3.有护理安全教育制度:各护理单元定期(至少每月一次)以工作讨论会的形式对病区工作人员(医、护、工),以工休座谈会的形式对病人、病人家属和陪伴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4.有安全保护措施和保护用具: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本病区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基本知识;管理者应提供必须的防护用具,如手套、隔离衣等;对危重病人提供并正确、规范有效使用护理安全防护
用具,如约束带、床栏等。
5.有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本病区护理用具、仪器、设备、建筑通道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督促维修并做好记录。
6.有严格的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和上报流程:发现差错、缺陷及时汇报,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吸取教训,制定有效措施,严防重复发生。
7.有护理危险因素防范预案和应急处理流程:如:坠床、跌倒、烫伤、压疮、自伤、药物外渗等预防措施,有发生后应急处理流程,护士必须人人知晓,熟练运用。
1.进行基础护理,观察患者的情况,防止意外发生。禁食结束,床位护士通知患者进饮食。
第三节 探视陪护制度
一、探视制度
1.探望病员必须按规定时间探视。
2.医生查房和病员治疗、休息时间禁止探望,即8:00~10:00和12:00~14:00、21:00~6:00以上三个时间段禁止探望。3.一公尺以下儿童不准进入病房探视。
4.探望人员必须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翻阅病史和其他医疗记录,不得谈论有碍病员健康和治疗的事宜。要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不得在病区吸烟、大声喧哗,不得坐卧在病员床上。5.患传染病流行患者禁止探视。
6.重症监护室谢绝探望。
二、陪护制度
1.陪住者由主管医师根据病情决定,由医师开出陪客医嘱,主班护士填写后交病人家属。陪客证到期可到护士站调换。医师停止陪护时主班护士注销,并将证取回。
2.根据医嘱开出的陪客证,必须由病员家属签字,取得认可,同时附“陪客告知书”,使家属认识陪客的重要性。
3.陪客必须遵守病房制度,保持仪表端庄,为配合工作,必须听从医护人员的管理,并应遵守以下规定:在查房或治疗时应退出病室。如需了解病情应待查房结束向医、护人员询问;不随地吐痰,不在病区内吸烟,保持病房安静、整洁。4.节约水电,爱护公物,如有意损坏,按制度赔偿。
5.陪护人员有事外出时,要告知值班人员,取得同意后方可离开病房。
6.陪护人员不得在病室内洗澡、洗衣服,不得占用床位,不允许与病员同睡一床。
第四节
健康教育制度
1.每位病人住院,床位护士必须认真做好卫生健康宣教,介绍病区环境、疾病概况、生活作息制度、饮食、用药、治疗、护理等有关事宜,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平易近人。
2.结合每位病人具体情况,制定有关疾病治疗、饮食等保健知识指导计划,分阶段实施,并及时评估病人认识水平和自我管理现状。3.结合病区收治的病种、季节变化等特点,对病区病人、家属、陪客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和安全防范教育,也可利用工休座谈会进行相关内容的传播。
4.各病区备有语言简明、通俗易懂健康教育宣传册供病人自行阅读。5.各病区备有板报,进行专科病种健康知识普及,板报做到标题醒目、图文并茂,提高板书吸引力、阅读率。
6.病人出院前,床位护士必须做好出院前健康指导,如出院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药物的疗效、剂量、副反应及饮食起居、康复训练、门诊随访日等事宜。
7.护士长、护理部定期对病人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调查,及时反馈,提高健康教育有效性。
第五节 护理工作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主班将医嘱输入电脑后签名。临时医嘱执行后由执行者签名。2.执行新开医嘱时,治疗护士必须核对医嘱后方可执行,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
3.病区每天总查对医嘱一次,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总对包括:医嘱单、治疗单、护理标识(护理级别、饮食)等。
4.抢救病员时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述一遍,无误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安瓿,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
二、操作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3.使用易过敏药物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注意配伍禁忌。
4.使用毒麻药品应两人核对,用后保留安瓿,以备查对,并做好记录。
5.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核对方可执行。6.操作前对无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严格查对,检查外包装是否严密、干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记是否达标,包内是否符合要求等。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检查血的有效期、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2.查对输血申请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配试验结果、采血日期及有效期。
3.输血前须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交配试验结果。
4.输血后再次查对以上内容,并做好输血登记,血袋及时送血库以备送检。
第六节
医疗文件管理制度
1.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基本书写规范》及有关医疗配套文件规定进行医疗文件管理。护士长负责病区医疗文件的管理,主班护士负责具体整理保管工作,各班医护人员均需按照管理要求执行。
2.住院病人的医疗病历和护理病历中各种表格应按规定顺序排列整齐,要求记录及时据实、完整,不得随意涂改、伪造或遗失,用后归还原处。
3.病人不得擅自翻阅和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需要复印病历者,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报经医务科批准。确保病历档案保密性、安全性。4.主班护士须每天整理病历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各种文件的整理和管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归档前的护理文件,护士长按有关标准进行审核。
5.病人出院或死亡后,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由办公室护士按序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及时送出院结帐室。
第七节 防范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护理管理
G是一种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组织蛋白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形成的抗体固定于某些组织如皮肤、鼻、咽、声带、支气管黏膜下等微血管的肥大细胞上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表面,使呈敏感状态。当具过敏体质的人遇有类似抗原再度进入机体即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反应多种多样,如皮疹、哮喘、喉头声带水肿而引起窒息、血压下降或休克等。
一、预防措施
1.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给药,结果为阳性者禁用青霉素。
2.患者曾用过青霉素,停药3天后如再次使用,仍须重做皮试。3.已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者,应禁忌做过敏试验。
4.护士应在青霉素阳性患者的体温单正反二面、医嘱单、护理记录单、门诊卡、病史首页等处注明青霉素阳性;床头卡上挂青霉素阳性吊牌;电脑相应床位号做标识;纸夹于病历卡首页;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过敏反应系由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青霉素
5.护士在注射前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注射后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在使用青霉素期间均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发生。
二、应急处理
1.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及换输生理盐水,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同时迅速通知医师,就地抢救,患者取平卧位,给予氧气吸入并保暖,在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其他变化。2.给予抗过敏药物:
1)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小儿用量酌减。2)氢化可的松200m 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25—50%葡萄糖液20—40m1静脉推注或加在5—1 0%葡萄糖液500m1内静脉滴注。
3)用抗组织胺类药物:选用异丙嗪25—50 m g肌肉注射。给予抗休克治疗,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行人工呼吸,如有喉头水肿,可作气管切开。
4)心跳骤停时,立即心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
第八节 交接班制度
1.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要提前到达科室清点物品;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2.交班本由主班护士书写(中夜班由当班护士书写),要求字迹端正、清晰,内容简明扼要,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或实习护士书写的交班本,带教护士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
3.对有特殊情况的病员,必须详细在床边交班,遇有抢救病员需要时,交班者必须与接班者共同做好抢救工作,方可离开。4.交班者必须处理好用过的物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须用品的准备。5.交接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问题,应有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问题,则由接班者负责。
6.遇有下列情况,不得交接班:
1、护士仪表不整;
2、本班各类记录未完成;
3、办公室、治疗室不整洁;
4、危重患者床单位不整洁、各引流管不通畅;
5、急救物品及器械未呈备用状态;
6、上
一班及本班医嘱未查对。
7.病员总人数、出院、转科、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病人、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病员的病情变化及个别病员的异常心理状态。
8.主要医嘱执行情况、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出入量记录、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及完成情况。
10.交清常备、贵重、毒、麻、精神及抢救药品、各种器械、仪器的备用情况。
11.交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员及病房,查看重危病员的治疗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全、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第九节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各护理单元每月对科内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做好记录。2.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时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24小时之内要逐级上报所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及后果,并按规定填写《护理差错、事件报告》,在24~48小时之内上报护理部。
3.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后,应当立即组织技术力量,迅速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伤害,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4.发生严重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各种相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或销毁。
5.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实物由医院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到双方共同指定的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6.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后,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分析过失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责任者在24~48小时内
向护理部提交有关事件的书面经过和检查。
7.发生差错的科室和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或有意隐瞒者,按《上海市江湾医院考核奖惩条例》处理。
8.护理部每月定期分析护理过失与不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第十节 业务学习管理制度
1.各病区应根据收治的病种不断组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各级护理人员。
2.各病区护士长可利用每日晨会之际对当日病区重症病人护理、术后病人护理等情况,进行相关护理问题的应知应会提问,每周不少于2次,成绩记录个人技术档案之中。
3.护士长根据病区现有的疑难护理问题或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组织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讲人一般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承担,事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保证业务学习的质量。4.护士长每月组织业务查房至少一次,查房形式可分为: 重点查房:针对病区重危病人或重大手术病人存在的护理难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查房一次,查房可查2位病人以上。
个案查房:针对病区某一重危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查房,解决临床护理中疑难问题和潜在危险因素的防范护理。
教学查房:选择典型病例,从收集资料、护理体检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进行系统的讲解、示范、讨论,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病人、护理病人及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
查房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如事先告知,让病区护士能有时间充分准备,带着问题参与查房,并与被查病人有良好的沟通,使之乐于接受。
查房中: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主持,床位护士负责系统介绍病例情况
和提出问题,参与者积极讨论,畅所欲言,发挥集体智慧。查房后:主持人对大家的意见,针对该病例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完善,最后由护士长讲评、归纳,陈述该病人的合理、恰当的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
5.各病区护士长必须经常组织本病区专科护理常规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学习和示教,认真落实专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知晓率和执行率≥80%。
6.病区各项业务活动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参加人数必须≥80%,各项活动安排都必须有完善的记录。
7.病区护士长对病区护理师以下的护理人员每月每人至少一次三基考核,成绩纳入护士长手册。
8.病区护士长必须接受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的查房,并为查房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第四篇:2.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第二章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一、查对制度 ㈠、医嘱查对制度
1.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述一遍,待医师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3.执行新开医嘱时,由办公护士查对后电脑内签收医嘱,并通知责任护士和辅助班护士执行相应治疗与护理措施。责任护士和辅助班护士必须核对医嘱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医嘱者要在医嘱单上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名。
4.每天新增的医嘱,午前由护士长和办公护士核对,午后医嘱由中班护士核对,中班医嘱由夜班护士核对,夜班医嘱由次日办公护士核对。重整医嘱必须两人核对,核对医嘱均要在医嘱本上签名。
㈡、注射、输液等操作查对制度:
1.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核对床号、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进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必须认真查对皮试结果,避免发生意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使用毒、麻、限剧药,每班清点,使用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瓶并做好登记。5.无菌技术操作时,须查对用物的灭菌时间、有效期、物品质量及包装有无破损。㈢、输血查对
1、输血时必须“三查”、“十对”、“二观察”。三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十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配试验结果、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配试验结果、采血日期、有效期。
二观察:观察血液质量,观察有无反应(输上后应严密观察)。
2、配血时严格核对,把配血单带到床边去抽,同时核对配血管,预防床位搞错。须由二人核对后,签名在配血单上。配血一人一次一管。
3、同时有二人输血,每次每人只能拿一份血,防止搞错。
4、输血前必须由二人重复核对,核对时同时与病历一起查对及签名。
5、领血后应及时输上,最长不得超过半小时。
6、输血多次患者,在配血抽血前应对第一次血型。
7、输血时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如有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汇报医生。㈣、过敏试验核对
1、做过敏试验必须坚持“一查”、“一看”、“一记”、“一问”。一查:做皮试前必须查问有无过敏史,停药三天须重新做皮试。(青霉素)。一看:做皮试后认真观察皮试结果。
一记:对过敏试验阳性者应做好详细记录及醒目标志。一问:每次打青霉素前要问病员是否做过皮试。
2、过敏试验阳性记录要求:(1)、病历卡第一页,用红色标记;(2)、体温单当日40-42℃之间、体温单药物过敏史栏;(3)、临时医嘱单;(4)、护理病历药物过敏史栏;(5)、住院病史首页药物过敏史栏;(6)、门诊病历卡药物过敏史栏;(7)、护士站工作一览表;(8)、病员一览表;(9)、输入电脑;(10)、治疗卡;(11)、病床尾;(12)、告知病员及家属;(13)、交班本。
3、注射青霉素必须在床边经二人核对。㈤、化验标本核对
1、留化验标本必须严格执行“二查”、“八对”。
二查:查化验单联号与容器是否符合,查容器有无破损。
八对:对病室、床号、姓名、诊断、标本、目的、日期、方法。
2、化验品种及方法、应贴何种管子、采集标本前应作何种准备,个别化验应注意特殊方法。
3、特殊化验规定时间、日期应先预约并熟悉。㈥、尸体查对
尸体卡内各项内容填写正确。
当班护士应仔细核对医生填写的三种尸体识别卡,系于尸体手及尸单外时,再次核对尸体姓名。
二、交接班制度
㈠、按照夜班—日班—中班—夜班顺序交班,要求接班者提前到岗,清点各类物品并做好登记。接班后应巡视病房,掌握病人情况,加强对病人的管理。
㈡、有日、中、夜接班记录本,有常用物品的清点本,每班清点、检查并登记。
㈢、交接前交班护士应完成本班职责,巡视病房并为下一班做好各类用物的准备工作,以利接班人员工作。㈣、接班前护士长要检查护理工作和医嘱执行情况及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重点巡视危重病人、新病人、纠纷病人和老年特殊人群。㈤、交接班者应仪表端正、站立整齐,集中于护士办公室内。按交接书写要求逐项认真交班,做到“三交待”、“一检查”、“五清楚”、“一回忆”。
1、三交待:对危重病人要交待病情、交待治疗(特殊用药、医嘱执行情况)、交待护理(护理措施实施情况、护理记录、出入液量)。
2、一检查:检查重危病员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固定妥善,床上有无臭味,床单有无皱折、潮湿,皮肤有无破损、褥疮。
3、五清楚:交班报告要写清,病情要交清,物品要点清,医嘱要看清,有疑问要问清。
4、一回忆:回忆当天工作有无遗漏。㈥、危重病人必须做到床边交班。㈦、下列情况,不得交接班:
1、接班者应提前到岗清点抢救物品、药品等,否则不交接;
2、病情不交清(不到危重病人、新病人、手术病人床边)不交接;
3、交班者工作没完成不交接;
4、办公室、治疗室不整洁;
5、抢救器材不检查不交接;
6、贵重药不清点不交接。
三、分级护理制度
(一)病人入院后,根据病情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决定给以特、一、二、三级护理,并由医生在长期医嘱单上记录。
(二)床位护士告知患者护理级别,并在床头卡放置分级护理标识,患者一览表上插红条表示级别护理。一览表卡片以红色标识表示一级护理,蓝色标识表示二级护理,无角标识表示三级护理。
(三)病区必须对分级护理标准和细化标准进行公示,并按标准实施分级护理措施。1.特级护理:
指征:病情重笃,复杂多变,随时可发生危急生命的状况,患者极度虚弱,生活无法自理。护理要求:
(1)安置患者于重症抢救室、监护室或单人病室,室温调节在18-20 ℃。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他观察指标,并做好记录。(3)准备抢救仪器、器械和抢救药物,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即投入抢救,并做好抢救后物品的处理工作。
(4)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保持导管口的清洁并定时消毒,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情况。
(6)按时认真填写重危护理记录单,要求能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所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7)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并进行卫生健康指导。(8)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a.每日更换床单及衣裤,保持床单位整洁,一旦污染,及时更换。b.在病情许可下,每日床上沐浴或擦身1次,包括洗脚及会阴护理。C.口腔护理每日2-3次,洗脸和头发护理每日2次。d.每2h翻身1次(或遵医嘱),褥疮护理每日3次。2.Ⅰ级护理:
指征:病情危急,需绝对卧床者;特大手术后7天内,各种大,中手术后1-3天内;昏迷,休克,脏器衰竭,惊厥,子痫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婴幼儿。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根据不同病情做好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等生命体征的观察与记录,异常变化时报告医生,每小时至少巡视1次。
(2)正确,及时执行医嘱,落实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掌握病情。
(3)补液观察有输液卡,至少1h观察记录1次,项目齐,内容正确,滴速相符(误差不超过+_20gtt/分)
(4)按专科护理要求做好各种导管护理,保持管道通畅,固定正确,无扭曲、受压,每班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弃去引流液,并按医嘱要求做好标本留置与送验。(5)术后三天内每天更换床被服,视病情每周至少更换被服2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无污渍。
(6)做好皮肤护理。术后3天内床上沐浴或擦身至少每日1次。视病情每周床上擦身1-2次(新生儿每周沐浴1次),每日更换衣裤1次。做好褥疮护理,协助截瘫、昏迷患者每日2-4小时翻身1次(除有禁动医嘱外),并做好记录。有褥疮这做好换药护理。
(7)保持口腔清洁,禁食、鼻饲、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或协助刷牙、漱口。(8)管饲患者按医嘱定时灌注饮食、药物,每日更换包裹胃管开口端的纱布1次。(9)留置导尿患者每日会阴护理2次。
(10)鼻导管吸氧患者每日鼻腔清洁1次,更换鼻导管或清洁鼻塞1-2次。
(11)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根据需要气管湿化、吸痰,切开者每日更换切口处敷料1-2次,保持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
(12)保持个人清洁,每日梳理头发,卧床不起患者,视病情至少每2周1次床上洗头或酒精擦洗。
(13)做好饮食、用药、检查、手术、功能锻炼等有关护理知识的指导。
3、II级护理
指征: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等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普通手术后3天或轻型子痫等;学龄前儿童。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每日根据病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2小时巡视1次。(2)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种治疗护理措施。
(3)每周更换床被服1次,病人衣裤1-2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皮肤护理、督促、指导患者搞好个人卫生。(5)管饲者按I级护理的护理要求。(6)留置导尿管护理按I级护理要求。
(7)每日协助梳理头发,督促、协助每1-2周洗头1次。
(8)做好饮食。用药。检查、手术、功能锻炼等有关护理知识的指导。
4、III级护理
指征: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患者等;各类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生活能完全自理者。护理要求:
(1)每日至少巡视2次,掌握患者病情,注意患者的饮食及休息,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2)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择期手术患者做好手术前准备,完成必要的护理记录。
(3)每周更换被服1次,病人衣裤每周更换1-2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4)做好医院有关制度的宣教,以保证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
(5)做好饮食、用药、检查、手术、功能锻炼等有关护理知识的指导。
四、护理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1.各级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安全制度,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发生护理差错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值班或节假日报护士长同时,报总值班,积极组织急救。护士长进行核实后,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严重者报院部。3.组织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伤后果扩大。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等以备鉴定。
5.各部门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护士长负责,每月汇总。
6.护士长及时组织进行分析、讨论及处理整改,并进行记录。如无差错等发生,须对日常工作中的过失、隐患等进行分析。7.当事人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
注:护理事故范围按上海市卫生部下发的规定评定。
五、护理文件书写与管理制度 ㈠、书写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记录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应用医学术语确切。
2、语言通顺,字迹工整、清洁、各栏目填写完全。
3、护理记录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书写有误在字上用尺划二道,在其上方用同色笔纠正。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除去原来的字迹。
4、上级护理人员修改护理记录,在错误处或遗漏处用红笔修改,修改时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全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5、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记录的,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说明。
6、对急诊病人、病危患者、死亡病人的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并注意与医疗病历保持一致。
㈡、按医院统一标准册书写,眉栏齐全、卷面整洁,无涂改、无剪贴。㈢、管理制度
1、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案由科室医护人员负责保管,医生和护士使用后立即上锁,所有病历在上午核对医嘱及下午记录体温时应集中。中班接班时应检查病历是否有缺失。
2、住院期间医疗文件要求定点存放,病历中各种记录单均应排列整齐,排列顺序按文件书写标准册,不得撕毁、拆散、涂改或丢失,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3、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等的页数为治疗方便,按住院日期的增加,由下而上添加,病史记录则由上而下添加。
4、病危通知单贴于特殊检查粘贴单反面。
5、病人不能自带病历出科室,会诊、外出、转院时只须携带病历摘要。
6、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历需按规定排列整齐,并登记执行交接手续,由病案室人员负责收取。签收后由病案室负责保管。
7、护理记录、重病记录按要求记录,全部用完后放回病历,出院时随病案装订。
8、护士长每周一次检查各种护理记录并签名,确保书写质量。
9、住院病人、家属或陪客不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查看病历或自带病历外出。
10、病房文件应有专人定时清理,保持病史车、文件柜的清洁、整齐。
11、住院病人因各种原因需要复印病史,必须经科主任同意签名后方可执行。
六、出入院管理制度 入院管理制度
按《医疗护理常规》的入院护理内容做好新病人入院的接待和处理工作。病区护士及时、热情地接待患者,根据新病人接收基本程序完成接收工作。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与部门,根据病人情况与营养室联系。重症患者、老年病人入院后,做好抢救准备,请家属待医生了解病情、检查完毕后方可离院,根据情况留有陪护人员,同时介绍陪客制度。
病区护士及时向意识清醒的患者及病人家属出示并解释“入院须知”,并请他们签名。医生检查诊治后开出医嘱,护士应及时执行。出院管理制度
医生根据病人康复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病人或家属,以使其做好准备。
根据医嘱办理出院结账手续,并停止各种治疗(如隔日出院、医嘱执行到出院日止),注销各种治疗记录。
根据病员病情和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护理指导,对带回药品应交待用法及注意点,并做好有关疾病的健康指导。
虚心征求病员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患者结账后,凭出院证领取出院小结,并归还医院一切用物,护士应热情相送离开病区。病员离院后,拆除床单位被褥及用物,进行清洁、消毒后,铺备用床(死亡病人、传染病人,另按消毒规定处理)。
七、消毒隔离制度 为了有效地防止伤口感染及并发症等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源性疾病,确保病人治疗安全,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特制定以下制度: 消毒灭菌常用方法参照《上海市医院消毒灭菌实用手册》第二版。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参照《上海市医院消毒灭菌实用手册》第二版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应脱去工作服,治疗操作处置前后均要按要求洗手,无洗手设施的必须使用手消毒液。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注射时要用安尔碘消毒。无菌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各类消毒包有效期除按《上海市医院消毒灭菌实用手册》第二版的规定外,有效期计算法为消毒当日+13天(黄梅季节+6天)。
病人衣裤每周更换1—2次,夏季每天或隔天更换。被套、床单每周更换一次。有污染及时更换,污衣、被服应定点放置,不可着地,统一回收消毒处理。出院、死亡病人的床单位应依照不同次序要求进行处理。应进行爆晒或紫外线照射等彻底消毒后备用。严格执行一拆二擦三照四铺原则。
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无菌换药包、持物钳等,要按规定定期消毒灭菌,并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液配制标志明显,定人负责,定时更换。
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不准互串病房,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出院、转科、死亡均应做终末消毒,及时做好传染病报告和登记。工作人员按要求穿脱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病人要更换隔离衣。
特殊感染病人,应严密隔离,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用过的物品要严格消毒处理,敷料等应焚烧。
一次性物品使用处理原则:
使用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前必须认真检查,凡包装破损、有漏气或产品过期,一律不准使用。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置于固定容器内,按规定分类收集,由市疾病中心统一收集、处置。
如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等出现寒战、发热者,将器具、液体保留,供检查。由医疗废弃物专职人员负责集中处理,处理后统一堆放并加锁保管。紫外线灯管强度由护士长负责监督并登记。
院内感染委员会,每月一次监督,发现问题,交院部处理,根据情节轻重论处。
八、物品、器械管理制度 ㈠、物品管理
护士长对办公物品、药品、器材全面负责管理,指定专人分管。健全领取、保管制度,每日核对,年终清点,做倒帐物相符。
护士长应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主要保养、维修,提高使用率。
借出物品必须有登记手续,经手人要签名。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才能借出,抢救器材基本上不外借,如外借应及时追回,保证功能完好,做好交接。护士长调动时,必须做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字。㈡、被服管理:
病床及医护人员值班床上用被服类必须固定。
污衣袋放置指定地点,妥善保管。每天要与被服室当面清点,以脏换净。被服类流动数须每日清点并记录。
病员入院时,当班护士应介绍被服管理制度,并将床单位等物品清点交病员或家属,以取得协助,定时调换衣裤。
被服类如发现破口,应及时修补及调换。病人出院时,护士应将被服、物品当面点清,收回。㈢、设备仪器管理、保养制度 1.管理制度
各护理单元按要求,备齐各类急救物品,包括抢救车、氧气筒、监护仪、脑功能仪器等。万元以上设备由设备科建立档案,做到一机一卡,包括仪器的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时间、价格、操作程序等。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等资料由设备科集中保管,便于查询维修。护士长对本科室仪器全面负责领取、保管、保损制度立册见帐。
科内指定专人对抢救仪器设备专人保管,每周专人对仪器进行清洁、性能检查并记录。抢救仪器做到五点: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确保急救设备保持功能完好,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每班认真交接、清点,并检查其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是否充足,并做好记录。
万元以上设备每次使用后须将日期、时间、工作性能、使用人员、记录在随机保管的登记册上。
在使用中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关闭总开关,拔掉电源,通知设备科人员进行检查与维修。
因对仪器使用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仪器损坏的按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急救仪器若送出维修,应有替代仪器供使用或通知维修方准备相同仪器供抢救室备用。仪器借出,要有登记或借出经手人签名,精密仪器出借前须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原则上急救仪器一般不能外借。2.保养制度
爱护仪器设备,轻拿轻放,不得受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防潮防锈。注意用电电压,不插错,不乱接电。
不准随便拆卸仪器,如发现有故障,马上停止使用,切断电源,关闭总开关,通知设备科人员进行检查,查明原因,作出正确处理。
在每台仪器旁挂好操作流程,指导正确安全使用。使用仪器前应经过培训和考核。
抢救仪器应每班认真交接、清点,并检查其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是否充足,并做好记录。保管员定期检查、核对,对仪器进行清洁、检查性能并记录。设备科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专业检修和保养。
九、药品管理制度 ㈠病区备药管理制度
审核:备药及抢救车药品的申请、备药基数的变更、取消均必须经过审核。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由临床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医务科、护理部正职领导审核,批准同意后签字。申请书交药剂科保管备查。
使用:各病区及急诊的备药及抢救车药品,由科室负责日常使用管理。做到药品数量与清单一致,定架定位,摆放整齐,并按药品的贮存条件规定保存。使用中遵循先产先出原则,药品实行效期管理。对不足基数的药品及时补足,以满足抢救应急的需要。监管:
药剂科对病区及急诊的备药及抢救车药品实行监管。建立备药检查的专册登记。根据各病区及急诊的备药及抢救车药品的目录,定期检查各病区及急诊的备药及抢救车药品的数量、药品外观性状、效期。常规每月一次,并由检查人和病区负责此项工作者共同在专册上登记签字。对异常情况要及时发现、整改,必要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
备药及抢救车药品效期常规保持在半年以上,近效期药品需及时更换,或调剂使用。具体由药剂科协调解决。特殊情况另行处理。㈡剧、毒、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1、剧、毒、麻醉药品的处方权由医师医师职称,经医务科审批方可执行。
2、麻醉药必须凭处方、使用后的空安瓿及医嘱方可到药房领取。
3、剧、毒、麻醉药品要单独放置,麻醉药品加锁保管,用后专册登记。
4、注意药品的有效期,无过期变质。
5、每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护士长每周检查签字。㈢特殊药物(重点药物)管理制度
1、特殊药物(重点药物):根据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结合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情况,我们将特殊药物归纳为:短时间内会引起生命体征改变的药物、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药物、药液外渗会导致机体功能改变或损害的药物。
2、加强培训,尤其新职工的岗前教育,使临床护理人员对药名、或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
3、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超过0.9%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且有醒目标志。
4、氯化钾放入红色有盖容器,标签为蓝框红字。
5、超过0.9%氯化钠放入蓝色有盖容器,标签为蓝框蓝字。
6、肌肉松弛剂等高危药品,均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记。
7、各护理单元护士长负责药品管理方法的培训,确保病区内每位护士均知晓此类药品的管理方法。
8、患者在使用特殊药物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或家属该类药物的关键注意点,便于患者或家属配合治疗。
9、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护理人员应及时汇报当日主治医师,予以处理并做好记录,如反应严重或出现护理并发症时还应汇报护理部及相关部门。
十、病人饮食管理制度
医生根据病情开出饮食医嘱,护士填写饮食单及时通知营养室,同时插上床头卡标记。认真做好交班工作。
定期检查床头饮食标记。
特殊饮食病人应有特殊记号,并关照病人能够选用及须忌用的食品,解释原因,让其主动配合。
开饭时,工作人员服装整洁,发饭前要洗手、戴帽子、口罩。发饭时带饮食单,认真做好查对工作,避免差错。
开饭前停止一般诊疗,对卧床病人要给便器,安排卧位。病人就餐时,护士要巡视病人,了解饭菜冷热、食欲情况,对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协助喂饭,对厌食者要查明原因,设法劝说进食。
经常征求病人意见,及时与营养食堂取得联系,尽量做到使病人满意。对新病人或因治疗误餐者,及时妥善解决饮食。
凡禁食病人,应有醒目标记,并告诉病人禁食的原因和时限。关注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十一、探视陪护制度
为了使患者能有一个舒适、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更好地接受治疗及护理,保障患者的转归,同时有利于完善病房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职能。故制定探视、陪客制度:
探视病员要按规定时间探视,应遵守探视时间,8:00~10:00医生查房时间不得探视。学龄前儿童不得带入病区。
若患者病情稳定,探视人员应尽量减少探视次数(重危病人则由医院及时通知),探视期间应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探视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它医疗记录。查房、换药、抢救时须等候在病房外。陪客不得私自将病员带出院外,不要谈论有碍病员健康和治疗事宜,不要吃病员的食品和使用病员的用具。
陪客不准在病员床上睡觉。
陪客要保持病房清洁、安静。不准吸烟。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陪客不得在医院订饭、洗涤衣裤、做私活和使用电炉。陪护人员在病区陪护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单位集体探视必须与医务科联系,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病区。
十二、健康教育制度
通过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以及妇幼保健常识的宣传,可以提高全社会预防疾病和健康水平,因此,必须建立健康宣教制度。
医院健康卫生宣教督导小组负责医院健康卫生宣教的督查、组织、协调工作。各病区护理组为一护理单元,组织护理人员对病员做好相关的健康卫生宣教。各护理单元应专人负责定期对健康卫生宣教的内涵质量进行监督。
各护理单元应向新病人宣教入院须知,及时对病员进行健康卫生宣教。内容同集体讲解,适合与护理病人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习惯提供咨询。
集体讲解:门诊利用候诊时间,病房可利用公休座谈会或根据工作情况定期进行集体讲座,内容包括一般健康常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及简单的急救等。
文字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图画、宣传小册子、科普短文等进行宣传。门诊、病房护士长根据本科室收治病种将宣传资料汇编成册,并使宣传工作制度化、常规化,认真落实。
第五篇:《病区管理制度》
病区管理制度
1、病区管理是医院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的综合管理。护士长是病区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科主任及各级医护人员应尊重和支持护士长履行职责,共同做好病区管理。
2、保持病区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坚持每天按时进行清扫,每周大扫除,每月彻底清扫一次。
3、保持物品陈设整洁、摆设定位有序,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搬运、外界、不得丢失或损坏。
4、工作人员上班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护士应穿工作鞋:惊醒各项治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做到着装整齐、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5、病区财务由护士长全面负责,可指派转恩保管,建立账目登记、定期清点,发现丢失及时查明,人员调动时做好交接手续。
6、协助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管理,督促伤病员自觉遵守“住院规则”
7、每月召开公休座谈会1次,听取对医疗、护理、服务态度、伙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意见,提出管理要求,相互沟通交流,改进工作。
8、依据病区需要控制陪伴率在规定范围之内。
9、加强对探陪人员的管理,非探视时间应劝阻病人不在病房内会客。
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2、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张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打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面巾纸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被服。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专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碗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9、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远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额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每一手术间限制一张手术台。
4、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
5、手术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要求按《感染管理规范》执行。加强消毒质量的监测。
6、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规定。
7、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8、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9、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10、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
11、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12、手术废弃物品需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
END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