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推荐)

时间:2019-05-14 22:2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四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四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推荐)》。

第一篇:实验四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推荐)

实验四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

某鞋业有限公司正己烷中毒事故

(一)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

某公司位于我国南方某市XX镇的工业区,成立于I1992年11月20日,为独资经营企业,主要生产运动鞋、雪鞋、鞋底、皮鞋、凉鞋、便鞋。全厂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原有车间3个,I998年扩建车间2个(裁断2车间和针车2车间),现有生产车间5个,员工2I07人,其中男工282人,女工1825人,生产工人约占全部员工的90%,该厂创建以来生产基本正常,年产各类鞋400~500万双。

生产流程为:备料+裁断+针车+成型+包装;主要生产原料有:皮革、塑料、橡胶、油墨、粘合剂(生胶、PU胶、药水胶、氯丁胶、白乳胶)、鞋材处理剂(TPR处理剂、橡胶处理剂、EVA处理剂、PU与PVC处理剂、照射处理剂)、硬化剂、甲苯、去渍油、快干水等。每年使用粘合剂约o0000公斤。所使用的粘合剂、硬化剂、去渍油、快干水等均末标明主要有毒物质成份。该企业所在地的省职业卫生检测中心于2002年7月I日对该厂使用最多的AD103生胶和AD82胶水采样检测显示,其挥发气体中主要含有甲苯、丁酮、甲基戊烷、正基环戊烷、甲基已烷、甲基丁烷、正戊烷、二甲基丁烷、二甲基戊烷、二氯甲烷、甲基丙烯酸甲酷。生产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还有高温、噪声等。

该公司建厂时没有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有毒有害车间与其他作业点没分开,车间内通风设备安装不合理,影响排毒效果。接触噪声的工人配备有耳塞。接触有机溶剂的工人配有裹有活性炭的薄棉纱口罩和涂胶棉纱手套。

该厂没有设立医务室,没有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人健康档案,没有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没有进行工人的进厂前、离岗时和每年定期的职业性健康体检。所在地的市级卫生防疫站对该厂车间空气中苯、甲苯、三氯乙烯和正己烷的检测结果显示:2000年6个采样点中有2个采样点的甲苯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200I年6个采样点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针车2车间泡绵(刷胶)组未设置检测点。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过程及处理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自投产以来,每年新招和离厂的工人均有I200多人,离厂工人中有一部分是因病辞工,疾病多为“中暑”、“感冒”、“关节炎”、“风湿病”等。本次调查发现的3名可疑正己烷中毒者,在当地医院均被诊断为“风湿病”。

2002年5月I0日,该厂针车2车间泡绵(刷胶)组刷胶女工王XX的丈夫致信该厂负人,称其妻2002年I月进厂工作,接触毒物。从2002年I月开始,自觉手指麻木,双腿力,怀疑中毒,要求公司赔偿医疗、生活费2万元。公司安排时间让王XX自行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 “风湿病”。公司认为 “风湿病”与职业无关,故拒绝了王XX的求。2002年6月I3日,王XX的丈夫向省妇联致信求助,省妇联即向省职业病防治院作通报。

2002年6月26日,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省职业病防治院关于该事件的通报后,对该厂进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根据该厂有毒作业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个人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不足的违行为,向该厂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令该厂必须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其处于正状态,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2002年6月27日,省卫生监督所派员随省卫生厅、省妇联、省劳动厅、省总工会和省业病防治院,会同市卫生监督所,在填人民政府、镇医院等的陪同下,对该公司进行职业病害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王X所在的工作车间职业病危害隐患严重。该车间面积约50平方米,高5米。大量使用胶粘剂,胶粘剂容器敞开,车间通风排毒设备安装不合理。在该车间工作的名工人中,有6名不戴口罩和手套。其他车间使用胶粘剂的工人也缺乏足够的通风排毒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卫生防疫站27日对该厂进行车间空气检测,发现王XX所在工段的2个检点正己烷浓度严重超标。省职业病防治院现场随机抽取9名工人进行体检,该工段的2名工肌力减低,其他工段的7名工人未发现异常。

2002年6月08日,该公司将8名可疑正己烷中毒工人送省职业病防治院检查,并通过函、报纸及与有关地方政府、妇联联系等方式,通知近I0年来因病辞工的工人(共40名)回我省接受医学检查,最后确诊8例正己烷中毒。

现已查明,该公司没有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车间通风排毒设施不符合要求,车间空中正己烷浓度超标。工人对胶粘剂的毒性不了解,缺乏防护知识,缺乏个人防护措施。工人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车间空气中过高浓度的正己烷以及皮肤直接接触含有正己烷的胶粘剂,是造成本次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的原因。

㈢处罚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参加调查的有关部门对该公司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循了严肃的批评,责令该厂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整改意见,迅速将可疑正己烷中毒的工人医疗机构进行医学观察和职业病诊断,并通知已离厂的可疑正己烷中毒工人迅速返回接受医观察和职业病诊断。

根据整个事故的调查情况,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第二十、六十五条及 《职业病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第二十条,市卫生执法行政部门对此次职业病危害事故作出如下处理:①对该公司罚款I5万元;②责令继续将可疑正己烷中毒工人招回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医学检查;③2天内对所有接触有毒物质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④加快职业卫生防拙设施的整改,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同时要求市卫生监督所对该公司整改情况跟踪监督。

第二篇: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粉尘:

新华网郑州2009年9月16日电(记者单纯刚)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张海超16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其已获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

张海超说:“我的工伤赔偿问题在新密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调解下得到解决,目前已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赔偿协议,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津贴及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共计615000元,我自己也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终止了劳动关系。”

张海超告诉记者:“虽然经历了种种曲折,事情最终有了结果,我的几个工友也在调解之下得到了相应赔偿,各个程序都特事特办地解决了,我很幸运被关注,但也更希望有关部门更多地关注和重视生活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农民工群体。”

今年28岁的张海超,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工作3年多后,因怀疑在工厂得了“尘肺病”,长年奔波于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引起他的强烈质疑。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执著地要求“开胸验肺”,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患上了“尘肺病”。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主要领导同志作出批示。河南省卫生厅和郑州市有关部门立即成立了调查处臵领导小组,在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及善后工作的同时,依法追究了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

毒物:

东莞塘厦镇一家手机屏幕厂生产部的员工陆续出现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至2014年4月11日已有10名员工疑似正己烷中毒住进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治疗。昨日上午,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医院住院部还有8名长安镇一家手机屏幕厂员工住院,院方证实也为疑似正己烷中毒,“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据东莞市旭顶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塘厦镇)多名出现病征的女工介绍,工厂大约有200名员工,出现病征的员工均在生产部工作。主要的生产环节为:用抹布蘸上俗名为“抹机水”的液体,擦拭手机屏幕表面,一方面可清洁,另一方面这种液体很快干燥,方便贴膜等下一步生产工序。

据住院女工介绍,今年春节后,有辞职的女工因为四处求医,做过“肌电图”检查后,检查的医生说怀疑是职业病,要求到职业病医院检查治疗。随后,多名女工到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检查,被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陆续有8女1男9名员工住院。至昨日,又有1名女工入院治疗。2014年4月10日上午,记者在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采访10名住院女工时,被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的女工说,还有8名跟她们情况类似的病患,也是在手机屏幕厂打工,也要用到“抹机水”这种液体。

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相关主治医师和副院长介绍,除了东莞市旭顶光电有限公司的10名女工被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外,还有长安一家工厂的8名员工也被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据我们了解,工人使用的抹机水为正己烷,”院方介绍,正己烷进入人体后,主要侵害神经系统,造成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病人出现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院方介绍,正己烷中毒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只能对症治疗,目前院方主要通过针灸理疗、营养神经药物和功能锻炼来对症治疗,相关治疗费用,均由工厂承担。主治医生介绍,从医学上来讲,正己烷中毒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这些员工多为轻度中毒,少数为中度中毒,对症治疗后基本能够恢复,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职业病的诊断有十分严肃的调查和集体诊断过程,要求确定员工病症和职业环境有直接因果关系。目前陆续入院的员工均已诊断为疑似正己烷中毒,院方按照规定,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东莞市安监、卫生等相关部门。

正己烷,是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主要用于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臵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物理因素(放射源丢失):

法制晚报讯 2014年5月7日,天津市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南京市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院内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据央视报道,截至昨天(5月10日)下午6:05,放射源被找回并安全放入铅罐。

环保部将此事定性为重大事故。江苏省卫生厅确定南京市第一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南京市环保局核与辐射平安监督经管处处长张世达称,目前放射源已经回收,不会再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它不带有传染性,也不带有遗留性,移走之后不会留下放射源,放射性全部解除了。”

目前,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将放射源按核素种类、能量大小以及放射性活度等分为极高危险源、高危险源、中危险源、低危险源、极低危险源五类。

据央视报道,专家解释,这个放射源被放臵在密闭的环境里面的,它的外面有一个像手链一样的密闭容器,所以它放到土壤里后会持续放射出放射线,但装到安全箱里后放射线被阻隔,理论上讲这个地方应该是安全的,不会对土壤、水源有任何的污染。但是安全起见,已经对现场土壤和水进行取样检测。

周启甫说,南京方面丢失的铱-192用于工业探伤,是5个月前新买的,其目前的活度风险比较高。

专家表示,如果放射源被人捡到,或者近距离接触,可能会导致人体受到辐射剂量较大。此前曾经发生过有人员皮肤烧伤,或者因将放射源放在裤兜中,最终导致截肢的情况。如果接触时间更长,也有致命的风险。

第三篇:职业病危害事故防护设施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为了加强职业病的预防,保证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创造良好的、优良的、健康的作业环境,特建立了如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一、工程技术

1、自动化、密闭化:原辅材料尽可能自动化添加,同时应确保自动化系统能 正常运行,各生产装置、管道尽可能密闭化,减少工人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接触时间。本装置的工艺流程属于密闭化工艺流程,采用的DCS自动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减少工人直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接触时间。

2、通风:在使用和产生化学毒物各工艺环节,例如粗苯的卸车站、苯、二甲 苯、甲苯等成品的装车台、罐区各贮槽槽顶、设备采样口、贮罐排气阀等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必须加强强制通风或抽风;在作业点配备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类型排气罩必须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毒物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本装置的生产装置系统均设置为室外露天设备,通风良好,在主控室、食堂浴室设置机械通风。

3、建筑物、设备的设计和选购应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符合人类工效学的设 计是指设计机器设备或建筑物时,必须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设计的机器,使人能准确、省力地操作,并使用方便;使人在工作时有舒适的建筑环境和安全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二、化学毒物防护措施

1、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的部分物料为有毒物质,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毒 害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有毒物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在初步设计报告职业卫生专篇中,将苯、甲苯、二甲苯、联苯、二硫化碳、萘、苯酚、苯胺、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茚、吡啶、苯乙烯、环己烷、丁二烯、丁烯、钴及其氧化物、镍及其化合物、羰基镍、钼及其化合物、正己烷、正庚烷、环戍烯、戍烷、乙苯、正辛烷、正壬烷作为该项目的关键控制因素加以控制。本装置生产区域均采用室外露天布置,在关键控制点设置了连锁报警装置,并设置了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有效的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2、为防止发生急、慢性职业中毒,在相对封闭、有毒物散发的区域内,如各 循环泵房,要求操作人员在开启泵之前,应先打开机械通风系统,通风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各类输送泵,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才可进入泵房巡检。粗苯卸料泵,低洼处易产生苯蒸汽沉积,操作人员操作前,可考虑先使用防爆轴流风机对其进行局部通风。装置生产区域均采用室外露天布置,所有输送生产介质的机泵均露天布置,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

3、工艺设计上应尽量采用自动化密闭操作。定期对设备、管道、贮罐进行维 护,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防止或减少操作工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加强各生产装置区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局部排风系统在设计上应符合“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等要求。并设置设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12次/h。由于本项目原料预处理工序、加氢工序、脱轻工序、精馏与萃取、导热油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除设置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以外,应设置事故通风、应急通道,事故通风口应考虑周边人群情况。

5、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管线的维修、维护保养,防止毒物外逸。储存、使用化学品的车间、岗位,应当根据化学品的种类、理化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6、维护、检修各种密闭空间设备设施时,必须严格遵守《密闭空间作业危害 防护规范》(GBZ/T205-2007)之规定要求,必须事先制订维护、检修方案,对检修场所存在的有毒物质要有明确认识,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确保维护、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检修时,应对设备和管道排零,经过一定的检测手段确认设备和管道内安全后方可进行检修。并且必须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并设置警示标志。

7、在化学物质贮存场所的一定区域里,化学灼伤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 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应安装一定量的洗眼器和冲洗水龙头,防止因泄漏导致眼、皮肤的刺激与损伤,其服务半径小于15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本装置在装置区的主装置、原料罐区和中间罐区、装卸区分别设置洗眼器和冲洗水龙头。

8、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缩短工人每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时 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救援制度和措施,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工作,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9、做好有毒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按照工种发放劳保用品,为接触噪声的作 业人员发放防噪声耳塞或耳罩,为接触毒物的作业人员发放防毒面罩、呼吸器等防毒用品,并定期进行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符合《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规范》(GBZ/T195-2007)的要求。

三、噪声防护措施

1、设备订货时应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的要求,向供货 商提出设备运行的噪声限制要求,并将其作为设备性能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2、长期连续运行产生高噪声的场所和设备应采取消声、隔声措施。氢气压缩 机、循环水泵、各类物料输送泵、回流泵及配套电机等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应采取消声、隔声措施。设计上主要从选型上考虑,要求机泵的噪声低于85dBA。

3、在管道(包括烟风管道)设计中,要做到布置合理,并积极考虑防振措施,合理选择各支吊架型式,以降低气流、汽流、水流及振动产生的噪声。

4、在风机入口处应装设消声器,可采用新型玻璃棉等作为吸声材料,使风机 入口1.2m处的噪声值不高于90dB(A)。

5、调节阀、减压阀选择低噪声阀门。

6、对生产人员集中的控制室、值班室等工作场所,入口处可设置套间,并从 建筑设计上采取隔声和吸声措施,如设置隔声室、吸声墙、吸声顶、双层门窗等。

7、在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各生产、辅助建筑物和办公区的合理布局,同时进 行绿化设计,达到降噪、吸声的目的。

8、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板、墙壁联系处设隔振 或减振装置。

四、高温、热辐射防护措施

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使工人远离热 源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同时对热源进行隔离并通风降温。加强车间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应有足够的进风面积,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m3的新鲜空气量。高温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防止意外热辐射伤害。

2、保健措施: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膳食总热量应比普通工人高,此外,可 补充维生素和钙等。当作业地点气温≥37℃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综合防暑措施包括:

3、①减少高温作业时间。②高温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内气温不应 高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5-27℃。③对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

五、工频电场防护措施及健康防护

1、产生工频电场的设备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使从事工频电场工作场所的电 场强度不超过5KV/m,当电场强度超过25KV/m 或需要作业时间超过标准规定时需穿金属丝制屏蔽服。

2、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的要求对本项目的所 有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其检查项目、检查时间必须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3、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制定定期的健康监护制度,从制度上明确职工体检的组 织者,监督者,从制度上落实职业健康监护的各项费用。

4、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委托给取得职业病健康检测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 行。

5、发现职业禁忌证,必须按照健康监护单位提出的意见及时调离作业工人。

六、个人防护用品及制度

1、必须为操作人员配备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建立个人防护用品 管理制度、发放登记制度,建立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培训、考核、监督制度。应对照《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195-2007)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2、噪声的个体防护:对于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如泵房、制氮机、空压机、循环压缩机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有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高温的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应配备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 用品。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高温检查。凡有高温作业禁忌证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4、本项目应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发放有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 噪声耳塞(罩)、锦纶氯丁劳保手套、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鞋等。输送电系统配备绝缘靴、鞋。

七、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报警装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 例》的规定,应在有毒物质产生或使用的场所及工人接触毒物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注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气体检测报警仪符合国家《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4857-2006)。当有毒有害因素浓度达到或超过警戒要求时,要能及时报警,并能及时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2、本项目大量使用高毒物质,应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158-2003)的要求设立职业卫生警示标识,同时在醒目的位置设立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的内容应包括有毒物品的通示栏、有毒物品的名称及理化特性、健康危害、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应急处理等内容。

3、本项目应设立可燃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本装置区设置了可燃、有毒气体探测报警器,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日

第四篇: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条 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第二条 事故 一、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二、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三、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四、安全监察科协助集团公司对本矿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三条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

二、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三、组织事故调查。

四、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

五、结案存档。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迅速、有效、科学、公正。

第四条 事故报告

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各单位应当立即向调度室和矿有关单位报告。

二、调度室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及科室。

三、特大和重大事故,应当立即集团公司报告。

四、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五、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情况,由集团公司统一对外公布。

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第五条 事故处理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各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停止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五)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六)配合集团公司进行调查,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七)落实集团公司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二、调度室接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后,根据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

(二)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三)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四)组织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

(五)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应当协助公安、安全生产单位、工会等有关单位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三、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

(二)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三)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四)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查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五)分析事故责任;

(六)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

(七)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

(八)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第六条 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时,有权向用人单位、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第七条 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小组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决定和实施对发生事故的用人单位的行政处罚,并责令用人单位及其主管单位负责落实有关改进措施建议。

第八条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工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布处理结果。

第九条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矿属各单位不采取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而导致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职业病危害防治办公室责令限期整改。

第十条 在矿井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为有序、高效组织开展矿井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抢救遇险人员,迅速控制灾情,最大限度防止(减小)事态进一步扩大,降低事故影响,便于尽快恢复矿井各系统的正常运转,按照《新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第十一条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和分析评价。

第十二条 适用于矿井职业危害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第十三条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类别、伤害程度、损坏程度以及事故简要经过,初步原因或直接原因的判断等。

第十四条 事故报告要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对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和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一经查清,除责成补报外,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 凡工作范围内的人身伤害,无论是否构成工伤级别,均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安全监察科,并在24小时内到安全监察科登记。超过期限的按照故意迟报、瞒报处理。

第十六条 发生各种职业危害事故针对性处理措施。

一、粉尘职业病危害事故

(一)作业现场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制 10 倍以上,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通知有关领导进行分析并处理。

(二)按照职业健康查体周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查体,发现疑似尘肺病人,应及时进行复查确诊并调离粉尘岗位。确诊后应及时上报并进行治疗。

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

(一)采取有效个人防护

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根据发生中毒的毒物,选择佩戴个体防护用品。进入半水煤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中毒事故现场,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二)询情、侦查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询问中毒人员、被困人员情况;毒物名称、泄漏量等,并安排侦查人员进行侦查,内容包括确认中毒、被困人员的位置;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泄漏物质浓度等,并制定处置具体方案。

(三)确定警戒区和进攻路线 综合侦查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疏散警戒区域内与救援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切断火源,严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员在上风、侧风方向选择救援进攻路线。

(四)现场急救

1.迅速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

2.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吸氧气。

4.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五)排除险情

1.迅速清除警戒区内所有火源、电源、热源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物质,加强通风,防止引起燃烧爆炸。

2.用大量的喷雾水进行稀释,抑制有毒有害物质漂流方向和飘散高度,同时可采用移动风机,加速气体快速扩散。

三、高温职业病危害事故

1.轻症中暑的患者,让其迅速离开高温或日照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或阴凉处,适当吹风并给以清凉饮料,稍休息可恢复正常;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明显者可给以消暑药物,可很快恢复正常。

2.重症中暑者,应送医院抢救治疗,根据病情分别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为主;昏迷者应积极处理昏迷,并要注意预防休克和脑水肿的发生。

四、噪声职业病危害事故

(一)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异常噪音或噪音指标超过国家最高标准时,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开启备用设备并通知矿调度室。

(二)定期体检发现职工听力严重下降或出现严重烦躁情绪,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五、化学品职业病危害事故

(一)化学性皮肤烧伤处置

1.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裤、鞋袜等;

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 3.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 4.视烧伤情况送医院治疗。

(二)化学性眼烧伤处置 1.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 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三)酸类(硫酸、盐酸)灼伤处置

1.灼伤处先用布擦拭干净,然后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 2.灼伤处如用清水直接冲洗会造成局部灼伤部位受伤面积更加扩大,因为酸和水相遇会启到加速发热反应;

3.严重灼伤,立即送医院就医。

六、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

(一)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

(二)若不能立即到达医院,可采取现场急救处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第五篇:煤矿职业病危害事故演练

引 言: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的煤矿行业,生产条件十分差,工作场所又处于不断的变化和移动之中,水害、火灾、瓦斯、煤尘、顶板事故、有毒有害气体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安全因素,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这些重大事故隐患需要制定相应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即煤矿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种类:煤矿企业必须对以下潜在的重大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1.冒顶、片帮、边坡划落和地表塌陷事故;

2.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3.重大煤尘爆炸事故;

4.冲击地压、重大地质灾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5.重大水灾事故;

6.重大火灾(包括自燃发火)事故;

7.重大机电事故;

8.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事故;

9.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急性危害事故;

10.其他危害事故。

二、编制内容: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重要内容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和附件七大要素。

三、演练宗旨: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完善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煤矿企业应每年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为此,要认真组织搞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通过演练活动,检验预案、锻炼队伍、完善机制、教育公众,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和处置程序,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综合抗灾能力,强化职工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熟悉避灾逃生路线,提高矿井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四、演练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五、演练人员: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六、应急组织体系:

七、指挥机构及职责:

1、设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等

调度室主任

地测科科长

生产科科长等

职责任务: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发生事故后,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负责组织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演练。

2、设立救援办公室

救援办公室设在矿生产调度信息指挥中心(调度室)

职责任务:负责承办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有关事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处理、资料管理等工作;负责做好应急救援记录,必要时做好录音。

3、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九个组

⑴、抢险救援组

成员:救护队、矿有关科室、单位人员

职责: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根据井下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组织撤离被困人员、搬运受伤人员到安全地点或升井,处理突发灾变,及时向抢险指挥部汇报救援进展情况。

⑵、专家技术组

成员:救援专家和测量、生产、基建、安全有关科室人员

职责: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协助现场抢险救灾组抢险救灾。生产部门负责提供与抢险救灾相关的图纸、资料,参与救灾抢险及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机电部门负责救灾过程中机电设备的供应、抢修和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停送电工作,抢险救灾物资及人员的运输。

⑶、医疗救护组

成员:医护人员

职责: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⑷、物资供应组

成员:供应科、机电科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调集,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 的及时供应,并及时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⑸、安全保卫组

成员:派出所

职责:主要负责在各大门口设置警戒,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防治事故现场人为破坏和其他突发事件。

⑹、后勤保障组

成员:综合办

职责:负责接待有关人员,安排吃、住、行等工作,保障事故现场指挥系统及内外部通讯畅通。

⑺、安全监察组

成员:安监处

职责:负责统计人数、被困人数,迅速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按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配合救护队的救援工作及撤离事故现场人员,监督检查救灾方案的实施情况。

⑻、善后处理组

成员:工会等有关科室人员

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并通知遇难者家属,安排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⑼、信息发布组

成员:综合办、安监处等

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信息。

4、联络方式

电话联系、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

八、演练程序: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活动顺利实施,应成立演练策划小组,制订演练计划与方案,根据应急机制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预案要求,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生产调度信息指挥中心(调度室)。演练工作在应急救援演练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明确相关单位、人员职责任务,理顺部门协调联动关系,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按照事先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有条不紊、紧张有序进行,指挥部下设的各专业小组按照职责分工,投入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全方位参与,协同进行,检验并完善联动机制;评价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演练后进行总结评估,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争取达到完善预案、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九、演练事项:根据多年抢险救灾的实际经验为矿井应急救援演练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当井下现场人员发现灾情事故时,要迅速向本单位调度室汇报。事故单位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要记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被困人员数量等详细情况,并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报告,通知预案的相关单位及人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相关人员接到调度室的电话时,要立即赶往调度室,接受总指挥命令,按各自职责开展抢救工作。值班领导应立即了解事故的性质、地点、事故波及范围、人员分布位置和数量等情况,并立即切断事故区域及受事故影响区域的电源,通知其它区域人员安全撤离,避免灾害扩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立即组织抢救被困人员和处理灾情,但绝对不能盲目施救和盲目处理灾情,防止扩大事故和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

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了解事故情况,了解后根据事故的性质、井下人员分布情况,安排相关部门核查落实入井人员、升井人员和被困人员数量及被困人员姓名。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立即召请救护队出动救援,同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成立抢险指挥部并进行明确的分组分工,要求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事、盲目蛮干。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临危不乱,鼓励大家树立坚定的信心,并在各个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展开救援。

矿山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立即了解事故情况,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侦察工作,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被困人员可能所在位置和数量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在此时间上级部门领导也就相继到达现场,进入相应的指挥岗位,并立即展开救援工作。救护队汇报侦察情况后,指挥部应根据救护队汇报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按照“以人为本、安全救护、科学施救”的原则,结合井下灾情的变化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不论研究什么样的方案都要保证安全,不能冒险抢救再次扩大事故。

1、矿井发生事故后,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及时提供救援所需的技术资料,并在最短时间内绘制出灾区通风系统示意图,以供井下抢险救灾、抢险指挥部和向上级领导汇报时使用。

2、无论那一级指挥抢险的指挥员都必须在保证施救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救,绝不能扩大事故。例如:2007年12月5日23时11分洪洞县新窑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28人(其中9#煤层85人,2#煤层43人),升井 38 人,爆炸发生在9#煤层。事故发生后,矿方不仅不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事故,而且盲目组织37人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入井冒险抢救,致使其中15人遇难,扩

大了事故。其次,在2#煤层回采工作面作业的工人打开2#煤层与9#煤层之间联络巷道的密闭撤离,密闭打开后,造成副井进风,风流短路,使9#煤层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一步向2#煤层生产区域扩散,造成2#煤层未撤离人员窒息死亡,导致事故再次扩大,造成10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275.08万元。

3、发生事故后,矿井自行组织自救互救时,抢救人员必须在新鲜风流中施救。必须有专职的气体检测人员随时检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的浓度,如有毒有害气体威胁到施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时,非专业救援队伍绝不能强行冒险组织施救。

4、矿井发生事故后,绝不能佩戴过滤式自救器进入灾区侦察或者救人,过滤式自救器只能适用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氧气浓度不低于18%的条件下逃生时使用。过滤式自救器有效使用时间短,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

5、矿井发生事故后需要反风时,一定要确认有无火源存在和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绝不能盲目反风和调整通风设施,防止造成爆炸。

6、处理火灾事故,应根据火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灭火方法。在条件具备时,应采用直接灭火的方法。采用直接灭火法时,须随时注意风量、风流方向及气体浓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控风措施,尽量避免风流逆转、逆退,保护直接灭火人员的安全。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火源明确。

b)水源、人力、物力充足。

c)有畅通的回风道。

d)瓦斯浓度不超过2%。

用水灭火时,水流不得对准火焰中心,随着燃烧物温度的降低,逐步逼向火源中心。灭火时应有足够的风量,使水蒸气直接排入回风道。

在下列情况下,采用隔绝方法或综合方法灭火:

a)缺乏灭火器材或人员时。

b)火源点不明确、火区范围大、难以接近火源时。

c)用直接灭火的方法无效或直接灭火法对人员有危险时。

d)采用直接灭火不经济时。

井下发生火灾时,根据灾情可实施局部或全矿井反风或风流短路措施。反风前,应将原进风侧的人员撤出,并注意瓦斯变化;采取风流短路措施时,必须将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全部撤离。

处理火灾事故过程中,应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煤尘,观测灾区气体和风流变化。当瓦斯浓度超过2%,并继续上升时,必须立即将全体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险。

扑灭电气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电源无法切断时,严禁使用非绝缘灭火器材灭火。

扑灭不同地点火灾的方法

⑴、进风井口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应采取防止火灾气体及火焰侵入井下的措施:

a)立即反风或关闭井口防火门;如不能反风,应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停止主要通风机。

b)迅速灭火(事故矿井应召请消防队参加)。

⑵、回风井筒发生火灾时,风流方向不应改变。为了防止火势增大,应适当减少风量。

⑶、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应坚持的原则:

a)当进风井井底车场和毗连硐室发生火灾时,应进行反风(反风前,撤离进风侧人员)、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或风流短路,不使火灾气体侵入工作区。

b)回风井井底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风向,可适当减少风量。

c)要用最大的人力、物力直接灭火和阻止火灾蔓延。

d)为防止混凝土支架和砌碹巷道上面木垛燃烧,可在碹上打眼或破碹,安设水幕。

e)如果火灾的扩展危及关键地点(如火药库、变电所、水泵房等),则主要的人力、物力应用于保护这些地点。

⑷、井下硐室中发生火灾时,应坚持的原则:

a)着火硐室位于矿井总进风道时,应反风或风流短路。

b)着火硐室位于矿井一翼或采区总进风流所经两巷道的连接处时,应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短路通风,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区域反风。

c)火药库着火时,有条件时应首先将雷管、导爆索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否则,关闭防火门,撤往安全地点。

d)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相连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e)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加强通风并及时把蓄电池运出硐室。

f)硐室发生火灾,且硐室无防火门时,应采取挂风障控制入风,积极灭火。

⑸、倾斜巷道中发生火灾时,应利用联络巷等通道接近火源进行灭

火。不能接近火源时,可利用矿车、箕斗,将喷水器送到巷道中灭火,或发射高倍数泡沫、惰气进行远距离灭火。需要从下方向上灭火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落石和燃烧物掉落伤人。

⑹、进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应采取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紊乱和风流逆转的措施。如有发生风流逆转的危险时,可将下行通风改为上行通风,从下山下端向上灭火;在不可能从下山下端接近火源时,应尽可能利用平行下山和联络巷接近火源灭火。改变通风系统和通风方式时,必须有利于控制火风压。在风量发生变化、特别是流向变化时,或在水源供水或灭火材料供应中断时,人员应立即撤退。

⑺、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

a)从进风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

b)在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可采取区域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并将人员撤出。

c)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应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造成危害。

d)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着火时,不准在火源上方灭火,防止水蒸气伤人;也不准在火源下方灭火,防止火区塌落物伤人;而要从侧面利用保护台板和保护盖接近火源灭火。

e)用上述方法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方法和综合方法灭火。

⑻、采空区或巷道冒落带发生火灾时,必须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检查与之相连的通道,防止瓦斯涌入火区。

⑼、独头巷道发生火灾时,应在维持局部通风机正常通风的情况下,积极灭火。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保持独头巷道的通风原状,即风机停止运转的不要开启,风机开启的不要停止,进行侦察后再采取措施。

a)平巷独头巷道掘进头发生火灾,瓦斯浓度不超过2%时,应在通风的情况下采用直接灭火。灭火后,必须仔细清查阴燃火点,防止复燃引起爆炸。

b)平巷独头煤巷的中段发生火灾时,灭火中必须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情况,设专人随时检测,严禁将已积聚的瓦斯经过火点排出。如果情况不清,应远距离封闭。

c)上山独头煤巷的掘进头发生火灾时,在瓦斯浓度不超过2%的情况下,有条件时应直接灭火,灭火中应加强通风;如瓦斯超过2%仍在继续上升,应立即把人员撤到安全地点,远距离进行封闭。若火灾发生在上山独头巷的中段时,不得直接灭火,应在安全地点进行封闭。

d)上山独头煤巷火灾不管发生在什么地点,如果局部通风机已经停止运转,在无需救人时,严禁进入灭火,应立即撤出附近人员,远距离进行封闭。

7、矿井发生火灾事故,矿方自己组织人员灭火时,一定要注意进风流中的煤尘,防止大量的救援人员进入将煤尘扬起,进入火区造成煤尘爆炸,同时要注意防止火风压、风流逆转造成伤人。例如:介休市义棠镇小尾沟煤矿火灾事故就是这样。

8、矿井发生爆炸事故时,在救护队没有探察清楚前,必须维持通风系统原状,绝对不能随便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反风或者调节风流,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前,切断灾区电源,并派专人看守,穿过支架破坏的巷道时,应架好临时支架,通过支架松动的地点时,应保持一定距离按顺序通过,不得推拉支架,防止碰撞、摩擦等产生火花,防止造成二次爆炸、连续爆炸和灾区被困人员的伤亡。

9、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如果有明火存在,一定要考虑瓦斯、和及风三者的关系,防止在灭火过程中造成二次爆炸、连续爆炸。例如: 2004年11月28日7时10分,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415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有293人,其中127人幸存(有45人受伤),166人遇难(其中包括6名救护队员)。11月23日10时40分陈家山煤矿415工作面上隅角因工人放炮作业引起瓦斯爆燃,出现了明火,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驻矿救护中队采取发射泡沫、注水、注浆等措施将火扑灭,11月24日中午415工作面又发生明火,采取同样措施直接灭火,灭火后工作面恢复正常,又向前推进了 27 米,但工作面一直能测出一氧化碳气体,却找不到火源,判断火源在采空区,矿务局决定边向采空区注浆、灌水边生产,并由陈家山煤矿驻矿救护中队检测气体协助灭火。11月28日7时10分,415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领导重视生产,忽视安全。尤其是抢救指挥部在制定救援方案时,没有考虑瓦斯、火及风三者的关系,将通往415工作面的四条巷道全部封闭后,人为制造了一个大的炸药库,加快了瓦斯积聚的速度,增加了瓦斯爆炸的概率,致使12月2日连续发生4次爆炸。

10、矿井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时,如小煤矿或者是与采空区打通时,有毒有害气体熏住人,矿方自救时,一定要先通风加大风量,有专职的气体检查员检查气体,确认在安全的情况下进入施救。我们在处理事故中就有

不少这样的事例,如灵石两渡镇庙沟煤矿就是这样。

11、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要根据来水方向、地点、水量等因素,确定人员安全撤离的路径,通知井下受水患影响地点的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或者升井。根据水害受灾面积、水量和涌水速度,及时增大排水设备能力,一定要防止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注意CH4、C02、C0、H2S)的突然涌出造成危害,保持通风,指定专人检测CH4、C02、C0、H2S等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浓度,确认没有危险后再进入施救。上山巷道水灾时,要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救助时,被困灾区的人员,其所在点高于透水后水位时,可利用打钻、掘小巷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钦料和食物,建立通信联系;如果其所在点低于透水后水位时,则禁止打钻,防止泄压扩大灾情。

12、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突出区域和波及区域的所有电源,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和扩大灾情。如果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被破坏,应设置临时风障、风门及安装局部通风机,逐级恢复通风。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前,确保矿灯完好,进入灾区后,不准随意启闭电气开关和扭动矿灯开关或灯盖,除用0~10%瓦斯检定器检查瓦斯浓度外,还必须用量程为0~100%的瓦斯检定器监测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同时用氧气检定器检查氧气浓度,以防止瓦斯上升或下降到爆炸界限,如无火源,应排除积聚瓦斯,变灾区为非灾区;如有火源,应在认定无瓦斯爆炸危险的前提下进行消除火源工作。采取措施撤出被困人员或组织进入避灾硐室等待救护,防止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防止突出的达到爆炸界限的瓦斯遇到引爆源发生瓦斯爆炸,扩大事故。例如:2004年1 O月20日22时09分,郑州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发生了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2时40分发生了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是在地质构造复杂、距地表垂深达612m的岩石掘进工作面发生的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岩量1894t、瓦斯量约25万m3,这次突出也发生了瓦斯逆流,逆流到西大巷新鲜风流中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遇到架线电机车取电弓与架线产生的电火花,引发了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突出与瓦斯爆炸有31分钟的间隔时间,应急预案启动迟缓,应急处置措施不当,没有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对瓦斯波及区域实施停电措施。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则有可能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于被突出煤矸阻困在里面的人员,应及时打开压风管路,利用压风系统呼吸,并组织力量清除阻塞物,如果在突出煤层中掘进绕道救人时,必须采取防突措施。灾区排放瓦斯时,必须撤出回风侧的人员,以最短路线将瓦斯引入回风道,排风井口50米范围内不得有火源,并设专人监视。如果瓦斯突出引起回风井口瓦斯燃烧,应采取控制风量的措施。

13、处理冒顶事故时,特别注意在冒落区工作时,要实地查看周围支架和顶板情况,在危及抢救人员安全时,首先应加固附近支架,支护好顶板,保证退路安全畅通。要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如果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应迅速恢复通风,当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威胁到抢救人员的安全时,救护队应担负起抢救人员和恢复通风的工作。清理大块矸石等压人冒落物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具、液压剪刀、起重气垫等工具将大块岩石顶起,迅速将人救出。抢救被埋压的遇险人员时,在清理冒落煤矸时,要小心地使工具,在接近被埋压人员时,只能用手扒、捡煤矸,以免伤害遇险人员。抢救被埋、被堵人员时,用呼喊、敲击等方法,或采用探测仪器判断遇险人员位置,与遇险人员联系,可采用掘小巷、绕道或使用临时支护通过冒落区接近遇险者;一时无法接近时,应设法利用钻孔、压风管路等提供新鲜空气、钦料和食物。

例如:新阳煤矿

年8·3顶板事故就是深刻的教训。

14、避灾逃生路线:发生一般事故时矿井的避灾逃生路线是不会改变的,但发生爆炸事故后,通风设施和通风系统很可能遭到破坏,避灾逃生路线就随之发生变化,此时,井下所有人员就不能按原先的避灾逃生路线逃生,必须向进风流方向(迎着进风)撤离,防止走到有毒有害气体中去。

15、瓦斯燃烧事故:上隅角瓦斯燃烧是低于瓦斯爆炸下限的燃烧,具有以下特点:⑴、上隅角氧气充足,高突高瓦斯采面采空区像一个巨大的瓦斯罐,具有充足的瓦斯来源,上隅角瓦斯一旦燃烧,采空区瓦斯就会源源不断向上隅角补充。⑵、瓦斯具有流动性,着火点随瓦斯漂移而移动。由于采面安装有支架,上隅角灭火空间有限,着火点随瓦斯漂移向支架后移动。用高压冲水灭火,出现明火被扑灭的现象,实际上是着火点移到支架后,并没有彻底熄灭,一旦停止冲水,着火点迅速出现,而后多次反复,不易彻底灭火。⑶、上隅角瓦斯燃烧后,容易引起周围可燃物、煤体燃烧,扩大事故范围。⑷、在灭火过程中,初期多采用高压冲水灭火,会在上隅角局部形成一个负压区,一旦停止冲水,采空区较高浓度瓦斯迅速向上隅角补充,极易出现火球、瓦斯爆燃现象,危害极大。

由于瓦斯具有流动性、漂移性,所以瓦斯燃烧着火点也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最有效、最彻底的灭火方法是采面封闭,果断、快速封闭采面可以降低事故处理的风险,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例如:中兴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胡锦

下载实验四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四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

    职业病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第九童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案例一办公室里的“职业病” [案情介绍] 甲,女,30岁,某企业办公室打字员。2005年8月5日,甲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咨询,自述参加工作5年多来,一直在企业......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百管委兴隆煤矿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二〇一六年六月四日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为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臵能力,提高应急救援反应速度,确保迅速处理各......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XXXX矿业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单位:XXXX矿业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2年1月20日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3 1.1 事故类......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上海xxxx有限责任公司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本公......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切实做好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增强我公司抵御职业病突发事件的能力,真正做到万一事故发生时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应急措施全面有效、人员应急......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国电六郎洞水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规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25号)《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已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