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账的应付款项涉及的税收政策汇总(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22:0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挂账的应付款项涉及的税收政策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挂账的应付款项涉及的税收政策汇总》。

第一篇:挂账的应付款项涉及的税收政策汇总

营改增后,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会有什么风险?应如何应对?

2017-12-18 建筑业财税快递

营改增后,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会有什么风险?应如何应对?

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长时间挂账会有什么风险,分别应如何处理? 专家回复:

对于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应该定期对账,定期清理。

1、其他应收款长时间挂账,分别不同的款项内容,存在以下风险:

(1)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借款,涉及缴纳增值税。

(2)对自然人股东个人借款超期未归还,视同对股东个人的股息红利分配交纳20%个税。

(3)对员工个人借款超期未归还且用于购买房屋或其他,视同工资薪金发放交纳个税。

2、预付账款,需根据形成的原因,做出不同的处理。

(1)如果是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可以做为资产损失。并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专项申报。

(2)如果是实际货物或相关的成本已经发生,只是没有取得发票,未作账务处理,建议做相关账务处理。

注意:因未取得合法有效凭据,相关成本费用不得税前列支。

3、应付款项(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如果确认无法支付,应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需要注意: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的对方如果是自然人,还可能会涉及扣缴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

1、财税〔2016〕36号

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等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2、财税[2003]158号

第二条规定:关于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长期不还的处理问题。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3、财税〔2008〕83号

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应依法征税。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上述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视为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其他人员取得的上述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4、国税函[1997]656号

扣缴义务人将属于纳税义务人应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通过扣缴义务人的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权随时提取,在这种情况下,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到个人名下时,即应认为所得的支付,应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二篇:关于长期挂账应付款项的处理问题

税”,本文中除另有说明外,均专指企业所得税:“长期挂账应付款项”,是指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偿还甚至长期不还的应付未付款项。

一、相关税收、会计制度规范解读

(一)税法的规定

1.内资企业。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附件中规定:纳税人应付未付的三年以上应付账款及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其他应付款,“属于收入”。

解读上述规定:

(1)“应付未付的三年以上应付账款”,这里未提出是因为债务人的原因还是债权人有原因导致“应付未付”,只要实际未付即符合上述条件。

(2)“三年以上”,这里未提到“逾期”,似乎只要“账龄”在三年以上即符合条件。笔者认为,“三年以上”,应从债务账户连续无“贷方”发生额时起算,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的业务往来呈断断续续的状态,其中“贷方”发生额间断时间不超过三年,应认为不符合上述条件。

(3)“属于收入”的范围包括符合上述条件的“应付账款”(结欠的货款、劳务款等)和“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其他应付款”,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应付账款及属于一般的、未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其他应付款,如企业相互之间或企业向职工及社会个人借用款项,不属于上述“属于收入”的范围。

(4)“属于收入”,是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以下简称税法)意义上的收入,即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应税所得或所得额),不是会计中“营业收入”这类意义上的收入。

总局《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总局2005年第13号令)中有这样的规定:“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包括超过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如果债权人已按本办法确认损失并在税前扣除的,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有些纳税人以上述规定为依据未将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计入应税所得,被税务稽查人员查出后课以补税,甚至作为偷税罚款,纳税人一般都只得听任。原因有二,一是上述13号令在前,56号文件在后;二是纳税人一般不愿与税务机关抗争。

2.外商投资企业。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接受捐赠税务处理的通知》(国税发[1999]195号)规定:企业的应付未付款,凡债权人逾期两年未要求偿还的,应计入企业当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解读上述规定:

(1)企业的“应付未付款”,应既包括企业欠外部单位或个人的应付账款,即欠付的货款、劳务款等,还应包括外欠的预收账款、借款、其他应付款等债务。

(2)“逾期2年”,凡债务关系成立前后约定还款期限的,应从该期限届满时起算;未约定期限的,一般应从债务关系成立时起算。

(3)“未要求偿还”,按法理应由纳税人(债务人)提供债权人要求清偿的书面证据,否则税务机关可推定为债权人未要求清偿。这一证据在民法上是对债务人不利的证据(时效中断重新计算),一般债务人不愿轻易向债权人索取。

(二)会计制度的规定

1.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现在按有关规定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新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统称新准则)的大中型企业,仍可以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等行业会计制度。这些制度都规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转作营业外收入。

2.《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等单位,“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按制度的规定转入资本公积。

3.新准则的规定。财政部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新准则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属于新准则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应用指南》规定:金融负债包括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通常情况下,企业发行的债券、因购买商品产生的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应当划分为其他金融负债”;该准则还规定: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的,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将应付未付的款项转入损益,“支付的对价”为0,因此,将上述规范应用于“核销”应付款项,即为将应付未付款项转为当期收入。

解读上述规定:

(1)将应付款项转为收益(以下简称核销),主要看是否存在“确实无法支付”的情况,例如对方企业破产、倒闭、自然人死亡且无人继承等,否则,可以作纳税调增,但不宜转为收入。应付款项是否符合转为收益的条件,需要依靠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判断。

(2)将应付款项转为收益的科目使用,与各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债务重组收益所用科目相一致,即执行行业会计制度和新准则的企业,应付款项转为收益时计入营业外收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应付款项转为收益时计入资本公积。但是,按照配比原则,将应付款项转为资本公积的,应该是该收益的“税后部分”,即首先应确认转为收益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剩余部分才能计入资本公积。

二、应付款项转为应税所得时的税收处理

(一)会计上将应付款项转入当期收入时的税收处理

1.会计上按照规定将“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与税法的规定一致,无需因此进行纳税调整。

2.如果已作“核销”处理的应付款项以后因债权人追索而清偿,因为实际清偿的金额应增加损失或冲回以往收益,即冲减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这与税法的规定也一致,无须因此作纳税调整。

(二)将应付款项计入应税所得但会计上未确认收入的税收处理

1.如果按税法规定将应付款项计入应税所得,会计上虽已核销但未确认收入而将其转入资本公积:(1)当年纳税调整时,应按核销的应付款项,调整增加应税所得;(2)如果以后已核销的应付款项又偿还给债权人,纳税调整时按实际归还金额在不超过原核销的应付款项范围内调减应税所得。

2.如果按税法规定将应付款项计入应税所得(以下简称“计税”),但会计上并未核销应付款项:(1)纳税调整时,应按照计入所得额的应付款项,调整增加应税所得;同时,应在备查簿中详细记录已在税收上确认为应税所得的应付款项明细账户及金额。(2)如果以后已计税的应付款项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并被转入当期收入,纳税调整时应按转入收入的金额,调整减少应税所得。(3)如果已计税的应付款项被转入资本公积,计税时则无须作纳税调整。(4)如果已计税的应付款项以后又归还给债权人,纳税调整时应按实际归还金额在不超过原计税的应付款项的范围内,调整减少应税所得。

应该强调说明,税法上将应付款项计入应税所得的规范,尚有许多盲点有待总体地进一步解释,因此除非常明确的情况外,一般情况下对宕期的应付款项是否应计税,即是否计入应税所得,企业应及时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咨询。

三、应付款项转为收益或计入应税所得的涉税会计处理

1.企业按规定将宕期应付款项转为当期收入的:(1)核销应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账款”等债务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核销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收益”科目(以下省略明细科目)。(2)如果被核销的应付款项以后又偿还给债权人,应按偿还金额,借记“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企业按规定将宕期应付款项转入资本公积的:(1)按核销的应付款项,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核销的应付款项和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以下均省略明细科目)。(2)如果已核销的应付款项以后又偿还给债权人,实际清偿金额小于或等于原核销的应付款项时,按实际偿还金额扣除相应的所得税后的余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按实际偿还金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借记“应交税金”科目;按实际偿还金额,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实际偿还金额大于原核销的应付款项时,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或“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等科目;同时,按实际偿还金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以上分录中凡有贷记或借记应交所得税的,计算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时均应考虑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

3.按税法规定将宕期应付款项计入应税所得但按会计制度规定不作核销账务处理的,会计上仍应在备查簿中记录已计税的应付款项。当这些已计税的应付款项实际核销或以后实际偿还时,除核销时收益计入资本公积时不作纳税调整外,实际核销或实际偿还时都需要按备查簿原记录金额调减应税所得,相应减少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对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除仍应设置上述备查登记簿外,还应按规定确认递延税款:(1)在将应付款项计入所得额的当年,按当年应交所得税减去确认的递延税款后的余额,借记“所得税”科目(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为“所得税费用”科目,下同)。按当年计入所得额的应付款项和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借记“递延税款”科目(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下同);按当年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科目(假定当年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且预缴的所得税挂账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同)。(2)如果以后已计税的应付款项又偿还给债权人,或者核销转为收益,当年计税时,应按当年应交所得税加上因此转回递延税款的金额,借记“所得税”科目;按因此调减的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当年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科目。

对于在会计上已将应付款项转为收益的(包括转为收入或转为资本公积),因为以后还款的几率极小,因此不宜确认递延税款。

第三篇:公司对外应收应付款项管理办法

原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对外应收应付款项管理办法

公司对外应收应付款项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更好地保障公司的经济利益,强化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公司财务对外应收应付款项审批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应收款部分

一、公司对外应收款项是指因公司开展对外业务而产生的应收帐款及因其他事宜产生的应收往来款项。

二、公司开展对外业务产生的应收款项,由公司负责该项目的负责人负责该应收款项的催收工作,公司财务应积极地予以配合。

三、公司因其他事宜产生的应收往来款项,由该应收款项发生时的经办人及审批人负责该应收款项的催收工作,公司财务应积极地予以配合。

四、公司财务每月10日前清理一次公司对外的应收款项,发现有到期应收款项5日内通知该应收款项的负责人。敦促其及时催收。

五、(二)应付款部分

六、公司对外应付款项是指因公司开展对外采购业务而产生的应付帐款及因其他事宜产生的应付往来款项。

七、公司因业务需要发生对外采购业务时,须由该项业务的经办人填写《付款通知单》,填写完毕后部门经理审批,部门经理审批完毕后报负责审批的公司领导审批,经公司领导审批同意后,经办人方可拿经公司公司审批过的《付款通知单》到公司财务申请付款,公司财务部见到《付款通知单》经核实无误签字后,出纳方可对外付款。

八、公司因其他事宜产生的应付往来款项,须由该项业务的经办人填写《付款通知单》,填写完毕后部门经理审批,部门经理审批完毕后报负责审批的公司领导审批,经公司领导审批同意后,经办人方可拿经公司公司审批过的《付款通知单》到公司财务申请付款,公司财务部见到《付款通知单》经核实无误签字后,应收款项的负责人离职时应上报公司总经理,重新确定应收款项的负责人。原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对外应收应付款项管理办法

出纳方可对外付款。

九、当月预算内需要支付的应付款项应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由行政部负责人在支付每笔应付款项时进行审批。

十、当月预算外需要支付的应付款项应报总经理同意后,由总经理授权相关人员审批。

十一、负责审批的相关人员出差时,应及时授权相关人员相应的审批审批权限。

原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07月02日

第四篇:执行中涉及刑事案件的款项如何处理

执行中涉及刑事案件的款项如何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资本空前活跃,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一方面民间资本促进了地区、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他们由于规模小、行业冷僻,不为人看好,因此,在银行贷款方面受到不少制约,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大起大落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遭遇全球经济不景气,银根紧缩的情况下,风险就凸显出来。再有一个方面,由于借款人疏于对款项的监控管理,且数额巨大,一旦风险降临,往往不知所措。

在民间资本空前活跃的前提下,各地小额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借款利息节节攀升,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十。虽然民间资本短期内繁荣了社会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表面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在这虚假繁荣的背后潜伏了巨大风险,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刑事案件。如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信用卡诈骗等。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下半年,人民法院受理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件大幅度增长。此类案件的共同特点就是涉案人数多,标的大。少则一、二人,多则数十人。一旦处理不好极易影响社会稳定。

本文需要释明的是执行中涉及刑事案件的款项如何处理,供大家参考。

简要案情如下:卢某等四位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曹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该案执行标的近50万元。执行中,被执行人曹某提出其伙同范某、阮某共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借给了邱某、何某,其中就有在卢某等四位申请执行人处借的款项。前不久,被执行人曹某向法院陈述,邱某因涉及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冻结了涉案款2000多万元。卢某等四位申请执行人请求法院到公安机关协调返还被骗的款项。

一种观点认为,公安机关可以返还被骗的款项。理由是 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冻结了涉案物品、款项,理应返还被害人。在实践中,公安机关曾经多次开展返还被害人被盗的车辆的活动。以及犯罪嫌疑人盗窃、抢劫被害人物品被当场抓获的情况下,都是及时将被盗、被抢物品返还被害人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公安机关是否能够返还涉案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涉案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尤其要谨慎。正确的方法是在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向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包含移交相关证据材料以及涉案款项。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且证据确实充分,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附带民事赔偿。在人民法院判决后,各被害人依据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判决书领取涉案款项。如涉案款不足清偿全部被害人的财产损失,则应当由人民法院主持分配。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在当前涉及刑事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信用卡诈骗等情况下,受害人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比较复杂,不仅有个人也有单位。在不同的案件中,每个受害人的具体情况也有千差万别。有的有抵押担保财产,有的没有抵押担保财产。有的抵押担保财产被重复抵押等。因此,公安机关在侦查处理此类案件时,就无权处分涉案的款项。从刑事诉讼法的法律规定上看,公安机关只是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收集犯罪证据,公安机关所采取的冻结保全措施是保证案件最后的权利归属,类似于人民法院诉前保全措施。不同于简单的刑事案件,如车辆被盗、个人财物被盗、被抢。这些案件的被害人人员少,案情简单明了,不涉及到财产的分配。因此,公安机关可以立即将涉案款物立即返还被害人,这也是便民利民原则的体现。

在本案中,据公安机关调查的信息情况看,犯罪嫌疑人邱某、何某涉嫌多个罪名,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票据诈骗罪,涉案标的达一亿元之多。被害人有个人也有单位。本案因涉案人员较多、数额巨大,且分别在不同的地点,侦查活动刚刚开展,需要多个公安机关联合办案,本案尚未侦查终结,故不可能返还被害人款项的问题。

那么,如果犯罪嫌疑人假如不构成犯罪,涉案款项如何处理呢?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对于在侦查过程中冻结的银行账户应当解除冻结,对于查封的其他财产也应当解除查封。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冻结、查封的财产是返还犯罪嫌疑人还是转交给其他部门,或是受害人?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解除对涉案款物的查封、冻结。公安机关无权将涉案款项提交给任何单位或个人。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刑事法律关系当中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转化为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我们知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平等的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平等主体之间因侵权行为产生纠纷受民事法律关系调整。

在本案中,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因执行案件需要,可以向主办案件的公安机关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执行裁定书,请求公安机关扣留上述查封冻结的财产。对于其他尚没有起诉的债务人,可以告诉他们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人民法院根据原告人的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向公安机关发出财产保全裁定,从而保证债务人的权益得到实现。这样做,才能有效防止因返还财产给债务人,导致债权人利益无法实现情况的发生。

第五篇:代建工程涉及的税收政策

代建工程涉及的税收政策

代建工程是指房地产企业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为开发建设的各项工程,包括建设场地、房屋、市政工程等。

代建工程涉及的税收政策

房地产企业承办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统建房屋属代建性质,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是与委托方事先签定委托代建合同。

二是以委托方的名义办理房屋立项及相关手续。

三是与委托方不发生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的转移。

四是房地产企业不垫付资金。

具备上述特征,开发企业可就取得的代建手续费缴纳代理环节营业税,否则,应全额按销售不动产缴纳营业税。

开发企业在代建工程、提供劳务过程中节省的材料、下脚料、报废工程或产品的残料等,如按合同规定留归开发企业所有的,应于实际取得时按市场公平成交价确认收入的实现。

主要问题为:人为符合代建条件,实质为合作、自建,逃缴营业税等。

国税函[1998]554号文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甲方)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办理施工手续后根据其他单位(以下简称乙方)的要求进行施工,并按施工进度向乙方预收房款,工程完工后,甲方替乙方办理产权转移等手续。甲方的上述行为属于销售不动产,应按“销售不动产”税目征收营业税;如甲方自备施工力量修建该房屋,还应对甲方的自建行为,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下载挂账的应付款项涉及的税收政策汇总(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挂账的应付款项涉及的税收政策汇总(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