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师专迎评应知应会问答(食品营养与检测学生版)

时间:2019-05-14 22:2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鞍山师专迎评应知应会问答(食品营养与检测学生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鞍山师专迎评应知应会问答(食品营养与检测学生版)》。

第一篇:马鞍山师专迎评应知应会问答(食品营养与检测学生版)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迎评知识问答(教师版)

一、校情校史知识

1.学校的前身和全称是什么?是什么性质的学校?

答:我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马鞍山师范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性质: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学校什么时候开办高等职业教育?出于什么目的?

答:为适应马鞍山市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需求,我校2003年开办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2个(商务英语、艺术设计),2004年改为三年制高中起点高职专业。目前学校高职专业已达27个。

3.学校的校徽有何寓意?学校精神和校训是什么?

答:我校校徽为扬帆远航图案,船帆为学校名称的首字“马”的拼音首字母“M”变体,造型似翻开的书籍,体现了学校的教育属性;波浪标示了学校的地理位置——长江之滨。整个画面诠释了马鞍山师专人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学校精神即立志为民生的奋斗精神,修德济天下的人本精神,博学致真理的治学精神,精业励华生的职业精神。校训为立志、修德、博学、精业。4.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定位是什么?

答:办学目标定位:贯通职前职后的省级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服务于皖江城市带、特色明显的高水平应用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办学类型定位:教师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应用型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定位:扎实办好专科教育,积极探索本科教育。

办学形式定位:以全日制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以职前教育为主、职后教育为辅,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为辅。

办学规模定位:稳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使全日制在校生达到7000人,包括一定规模的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培训高素质、专业化、“一专多能”型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以第三产业需求为主体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定位:实施“精品培养、知行并重”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马鞍山,服务皖江城市带,面向全国。5.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按照“立足地方、服务基层、科学发展、培育特色”的建设思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顺利通过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办学条件基本完备,办学内涵更加丰富,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走在皖江城市带地方高校前列。

第二步: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走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第三步:启动师专“二次创业”工程建设,按照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充实办学条件,积极参与马鞍山市整合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筹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作。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大力推动专业群改造升级,精心打造新型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发展全面融入皖

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发展特色更加明显。6.学校“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八大工程”是什么?

答: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工程,专业升级改造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学科研创新工程、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工程、师资水平提升工程、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7.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立足地方、服务基层、科学发展、培育特色”,适应皖江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做精做优教师教育专业,做强做活高职教育专业,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明显、内涵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体系。

8.学校现有哪些内设管理机构?哪些二级教学单位?

答:7个党政管理机构: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监察审计处、教务处、学生处、总务财务处、保卫处;2个群团组织:工会、团委;1个教辅机构:图书馆信息中心。二级教学单位为四系一部:人文系、理工系、外语系、艺术系和基础部。9.学校现有多少专业?学生规模大约是多少?

答:现有36个专业,其中教师教育专业9个,高职专业27个。学生规模约6200人。

二、评估基本知识

10.本次评估的全称是什么?评估的方针是什么? 答:全称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11.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2.本次评估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称“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颁布于2006年12月24日。

13.教高[2006]16号文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14.教高[2006]16号文对高职教育的定位表述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5.教高[2006]16号文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要求的表述是什么?

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6.教高[2006]16号文对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17.教高[2006]16号文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

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18.教高[2006]16号文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19.教高[2006]16号文指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什么?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答: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教高[2006]16号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什么要求?

答: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是什么?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答:工学结合是切入点。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和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22.高等职业教育倡导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答:常见的有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

23.教高[2006]16号文对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24.教高[2006]16号文件对高职院校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什么要求?

答: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5.教高[2006]16号文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6.安徽省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有哪些指标?

答:7项主要评估指标: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每个主要评估指标又分若干个关键评估要素,共22个,其中9个重点评估要素。

27.评估指标对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提出什么要求?

答:基础课专任教师注重学历、职称提高,强调了解专业并适应专业对基础课的教学要求;专业课专任教师强调技能水平提高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即具备“双师素质”要求)。28.安徽省本轮评估的时间界限是什么?

答:2008年—2012年,各高职院校(包括高专院校)自有毕业生起至有3届毕业生前必须参加一次评估。

29.本轮评估的基本结论有哪些?

答:评估基本结论分为“通过”和“暂缓通过”,对“暂缓通过”的院校,在一年内必须进行再次评估,同时减少招生计划。若第二次评估仍未通过,暂缓安排招生,促其尽快达到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30.本轮评估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答:学校自评、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和学校整改。31.现场考察评估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深度访谈,教师说课,专业剖析,两项管理制度跟踪考察,听课、个别访谈、座谈会、测试等。

32.我校什么时候开始启动迎评工作的?领导机构是什么?

答:2009年4月启动,领导机构是学校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办公室,承担具体日常工作。

三、其他须知知识(由各系部负责安排,可增加问题设置)

33.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面向各类食品生产单位,特别是营养食品及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医院、学校、餐饮业等单位,培养素质全面、综合能力较强,能从事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的应用、食品分析与检测、市场营销、食品卫生监督、质量监测、营养膳食设计等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34.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适应哪些岗位?可报考哪几种职业资格证书?

答:主要就业岗位有,食品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食品检验员、操作员、品控员、管理员、食品质量监控内审员、营养师以及营销人员等。可获得食品检验工(中级)证书、公共营养师(中级)证书。

35.本专业有哪些核心专业课程?

答: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与实验技术、食品营养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与检验等。36.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创新有哪些?

答:(1)坚持“企业全程介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引导行业企业全程介入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重点是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参与构建课程体系、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参与授课、参与实训、参与教学评价。

(2)教学过程贯彻我校“一见二实三顶”的指导思想,采用“1.5+1+0.5”的教学模式。即第一至三学期以校内学习为主,实践教学采用见习的形式,第四至五学期为适应当地食品行业企业的特点,采用半学期校内学习,半学期企业顶岗实习的形式,第六学期生产一线顶岗实习。

(3)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

37.本专业有哪些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

答:校内实训室有焙烤实训室、啤酒生产实训室、食品分析实验实训室等。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有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马鞍山蒙牛乳业、马鞍山达利食品有限公司、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38.本人承担哪些课程教学?(熟知该课程教学大纲、实训课程大纲,能够按照说课要求进行说课)

第二篇:图书馆迎评应知应会常识

图书馆迎评应知应会常识

一、图书馆基本信息

1、我校图书馆始建于那年?

我馆创建于1992年。原恒缘中等学校图书馆。

2、图书馆机构是如何设置设置的?

图书馆设有采编部、阅览流通部、期刊部、参考咨询部、技术部和办公室。

3、目前图书馆采取何种服务模式?

借阅区实行藏、借、阅、检一体化全开放式的服务模式。每层设有阅览区和检索区,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在阅览区读书、学习,随时可进行书目查询、读者信息查询及借书。

4、图书馆的建筑面积是多少?

图书馆由藏阅一体大厅和业务书库区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5、我馆的阅览座位有多少?

有阅览座位200个。

6、2010-2012年学校对图书馆投入的经费有多少?

7、我馆的馆藏纸质图书有多少,生均文献量多少?

馆藏图书11万册(纸质图书),电子文献总量28万册。纸质图书生均xx册(2012年在校生人数为xxxxx人)。

8、我馆有多少种中外文现刊、报纸?

中文期刊300种,报纸30种.9、我馆订购的数据资库有几个,合计多少GB?

《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合计1400GB10、万方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各多少册?

(1)方正电子图书:xxxxxx种;xxxxx册;

(2)超星数字资源:xxxxxx种;xxxxx册;

共xxxxxx种。

11、数字资源折合图书数量为:(期刊统计:每种每年为1册;其他数字资源1G=200册)

12、我馆自建数据库是什么

我馆自建数据库有2个,分别为《随书光盘数据库》、《毕业生论文数据库》

13、我馆工作人员有多少?

我馆现有人员xx人。

14、我馆的开放时间?

图书馆周开放时间70小时。

15、我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是什么?

“东安图书馆管理系统”。

16、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情况

二、功能区分布

藏阅一体化读者服务大厅

1、门禁系统:读者认证、分析统计、比较统计和图书馆考勤等。

读者经过门禁后在图书馆可实现无障碍阅读模式;

门禁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时间段统计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做好读者导读、借阅及开展读者培训等服务;

2、防盗系统:防止未借图书出馆

3、总服务台:为读者提供办证、换证、补证、续借、咨询、超期处理、读者咨询等服务;

4、检索区:提供馆藏书目查询、读者信息查询、借阅证挂失、图书预约、续借、读者推荐、新书通报以及个性化信息的定制等服务。

5、存包柜:门禁处设有2组存包柜。

主要藏书类目为: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学;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理科学;Q生物科学;S 农业科学;T藏书约11万册,阅览座为200个。

报纸阅览区:

中文现刊300种.其中财经管理学期刊157种,核心期刊150种,中外文报纸30种。电子阅览

现有机器45台,投影仪x套,交换机x个。

电子阅览室提供的服务:

(1)读者信息及书目信息检索服务

(2)数据库检索服务

(3)网络信息检索服务

(4)辅助教学服务

(5)其他服务

业务服务区 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

采编部:

1.全面掌握图书馆各类型、各语种、各载体文献信息资源现状,了解学校学科情况,按满足教学和科研文献信息需求的原则开展文献信息资源需求调研,制订采访原则和标准,制订文献采购计划和预算计划。

2.调查研究要经常化、制度化,调研的内容有: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发展方向、科研发展方向、读者阅读倾向等,了解国内外出版发行动态,全力收集和掌握出版发行信息。

3.按图书馆制订的预算采购各类型、各语种、各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兼顾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的采购,注意研究各载体文献之间的协调。

4.明确采访重点,提高采访质量,保证图书经费的有效利用。讲究资金的有效利用,根据读者的需求确定复本,外文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除必要外不重复订购。研究特色馆藏建设,建设具有特色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

5.根据有利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采访和其他工作的原则选择书商和数据商,保持与其密切合作的工作关系。

6.做好文献的登录、验收、催缺等工作,保证进馆文献的准确完好。

7.开展接受赠书的工作和国际国内交换工作。

8.进行文献的提存,剔旧等工作,维护相关的记录。

9.按照财务制度使用经费,并执行相应的程序。

10.按图书馆要求做好采访数据的维护。保留近两年的订购数据,定期删除过时的数据(征订和订购数据),以保证数据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11.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完成各文种、类型的文献分编工作,文献到馆后尽快提供读者利用。

12.按照国家标准化的要求,采用相关的标准对文献进行著录,保证数据准确、标准、唯一。建立标准、准确的书目数据库,并做好数据的维护工作。制定本馆的分类、编目、目录组织规则。

13.根据文献收藏地对文献进行分配。

14.进行文献采购、登录、分配、等统计工作,维护统计记录。

阅览流通部:

1.熟练掌握图书分类、编目、排架、管理、计算机操作与日常维护等业务知识,能很好地胜任本部门各个业务环节的工作。

2.及时做好新到图书的领取、核查、上架、排架工作,保障新书尽快投入使用。

3.做好读者阅借服务与管理工作。把握读者心理特点,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做好巡视工作,严格执行阅借规章制度,制止读者不文明的违规的言行。努力在图书馆营造互相尊重、文明礼貌的氛围和热情专业的服务。

4.做好导读工作,运用多种形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热情解答读者的咨询。

5.负责计算机借、还图书的办理,工作时集中精力,认真核对读者借书证,防止用他人借书证借书,操作人员要责任心强,认真核对屏幕显示的数据,做到万无一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部主任和有关技术人员。跑库取书要热情接待读者,按索书条迅速、准确地从书库中为读者提取所需图书。

6.当日还回的图书要及时上架,以最快的速度投入 使用,归架要准确无误,定期检查排架状况,纠正错架乱架并对拥挤处的图书及时倒架,保证图书井然有序。

7.负责阅览人次等统计,及时地向馆里提供有关数据,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做好本部本室图书的回溯建库及调拨处理。

8.经常分析研究馆藏情况、图书分布与排架情况、图书利用率情况,了解读者阅读倾向,收集读者反馈意见,向有关人员提出藏书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9.负责读者的办证、挂失、解挂、补证等工作,办理读者离校手续。做好读者图书预约登记、馆际互借等工作。

10.负责图书污损、过期、遗失等的赔偿罚款工作。和采编部人员一起做好图书清点与剔旧工作。及时做好图书破损修补、补贴书标条码磁条等工作。

期刊部: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做好期刊、报纸的征订、加工、整理和读者服务,开展优质、高效的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实体馆藏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读者教育,保证报刊阅览环节的畅通和信息咨询服务的深入开展。

1.努力钻研期刊采访、加工、分类、编目、排架、管理、计算机操作与日常维护等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本部门各个业务环节的工作。

2.认真调研,根据本院学科设置、教学科研需要和读者需求,做好中、外文期刊的订购、补配,编制期刊经费预算,力求做到不漏订、不重订、不脱订报刊,重要学术期刊的订购要考虑到连续性和完整性。

3.做好外文报刊订购过程中与各系(部)资料室的协调工作,尽量减少浪费,同时做好纸本报刊与电子报刊的采购协调,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地利用。

4.做好报刊的赠阅交换工作。负责电子资源阅览的管理工作。

5.负责报刊经费的财务结算工作。

6.制订本馆报刊加工、分类、著录、主题标引、机读目录使用标准等业务工作的操作细则,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质量和效益,使报刊能长期高效可靠地使用。

7.负责新到报刊验收、分发、上架工作以及过时报刊下架整理、装订、加工、分编、典藏、上架、排架、清点、剔旧等管理工作。

8.做好读者阅览服务与管理工作,把握读者心理特点,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严格执行期刊借阅规章制度,制止读者不文明的违规言行,提供热情专业的服务,营造互相尊重、文明阅览的氛围。

9.做好导读工作,运用多种形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向读者宣传、推荐新刊,热情解答读者的咨询。

10.负责阅览人次等的统计,及时地向馆里提供有关数据,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11.经常分析研究馆藏、报刊分布与排架情况、报刊利用率情况,了解读者阅读倾向,收集读者反馈意见,向馆领导提出优化改进建议。

12.定期进行报刊采购和管理情况的业务统计和业务分析,及时向馆领导汇报有关数据,并写出有关总结报告。

技术部:

1.根据信息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现状和提供的可能,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需要、读者的需求以及本馆实际情况,提出我馆自动化体系发展与新系统建设的规划,供馆长决策。

2.负责图书馆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微机、各类计算机系统配套设备以及门禁通道机、图书检测系统等的管理、维护以及各项应用系统的管理、维护,出现故障及时检修,确保图书馆各项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3.做好技术工作文档和技术资料、随机软件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使得我馆技术工作能长期有条不紊地开展。

4.做好数据库质量检查及优化工作以及数据安全工作,建立可靠的不断更新的防病毒、防黑客和访问控制体系,建立完善、可靠、严格的备份和恢复体系。

5.不断进行数字图书馆技术的跟踪、研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图书馆自动化体系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负责图书馆网站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6.负责电子阅览室微机的管理与维护,确保电子阅览室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7.负责对全馆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8.负责现代化技术方面的对外交流、协作以及参观接待。

9.不断追踪市场行情,做好全馆设备的购置选型、论证工作。

10.负责各类光盘等电子资源的验收、管理、镜像等工作。

参考咨询部:

1.努力钻研信息服务尤其是现代信息服务的理论、技术和各类电子信息服务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开展科技查新、信息检索、定题服务、各种形式的参考咨询以及图书馆导读业务工作等信息服务。

3.负责我院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读者培训、讲座、新生入馆教育等;

4.负责各种电子资源订购前的调研、试用、论证、采购、验收和使用中的评价。

5.负责电子阅览室的日常值班与辅导。

6.参与特色数据库系统的论证、建设工作。

7.搜集Internet网上免费资源,研究其使用方法,并在我馆网页中提供链接和介绍,建立学科导航库。

8.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信息服务领域相关课题的收集、研究,形成初步应用成果。

9.做好文献检索阅览室的筹备、服务与管理工作。

10.做好导读工作,运用多种形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和特色文献,热情解答读者的咨询。

11.经常分析研究馆藏情况、图书分布与排架情况、图书利用率情况,了解读者阅读倾向,收集读者反馈意见,向有关人员提出藏书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12.根据学院教学、科研及读者需要,有计划地对本馆特色文献进行开发,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编制书目索引,建立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办公室:

1.协助馆领导组织全馆活动,安排有关工作和会议,落实馆务工作会议有关规定,进行内外联系,接待来访参观及组织对外参观,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2.协助馆领导制定图书馆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告、通知等,负责有关文件的录入、排版、输出。负责文件收发和上传下达,管理印章与文书档案,负责全馆业务统计报表,记好全馆大事记。

3.协助馆领导做好全馆人员考勤、考核、评比、评审、奖惩、鉴定及培训等。

4.负责采购、管理、供应图书馆业务办公用品。全馆财产统计、固定资产的总体管理。

5.负责宣传报道工作,让读者了解和支持图书馆工作。

8.负责全馆安防、消防、卫生检查等工作,建立健全安防消防档案,记录好各类事件及处理过程。

9.负责全馆各种水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报修以及运输装卸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及时处置并向馆领导汇报。

10.承担学院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任务,宣传和贯彻国家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的方针政策。

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与网络化建设情况

2007年,图书馆引进了南京东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东安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彻底告别了手工管理的模式。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管理、流通借还、流通委托、流通阅览、统计等模块的自动化管理,业务工作更加趋于规范,构筑了一套新型的适应数字图书馆运作机制的系统模型。为了保证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对系统的维护及服务器的管理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有专人负责系统的维护,设定严密的密码,防止被人破解给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每天都要进行数据备份。服务器采用UPS供电,保证服务器24小时正常使用,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打上最新的补丁。杀毒软件定时进行升级,保证病毒库是最新的,并且定时对服务器进行病毒查杀。

第三篇:医院迎评应知应会手册

41、患者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健康权和医疗权;(2)决定、选择权;(3)知情同意权;

(4)隐私保密权;(5)诉讼权;(6)肖像权;(7)人格权。

42、开展哪些临床科研项目需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答:凡我院科研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研究,所申报项目涉及伦理问题的均需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申请立项。

43、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如何审批?

答:(1)各科室对拟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须经科内讨论通过,形成可行性报告,同时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一并上报至医务部、护理部;

(2)医务部、护理部上报院专家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根据讨论意见进行审批,并报分管院长审批。

44、开展临床科研项目是否需征得患者同意?

答:临床科研新技术项目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征得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的同意并书面签名备案,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

45、我院哪一年开始接收专科实习生?

答:2011年。

46、我院是哪一年成为教学医院的?

答:2011年,先后成为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滕州职业学院护理专业的教学医院。

48、我院医学技能培训室位置在哪里?建筑面积多少?

答:门诊楼三楼示教室、四楼多媒体教室,建筑面积200余m2。

49、我院医学技能培训室最先进的模拟教学设备有哪些?

答:高级婴儿静脉穿刺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成人气管插管模拟人、新生儿气管插管模拟人、组合基础护理人训练等教学模型。多媒体教育配置了投影仪、联想笔记本电脑、先科DVD、TCL电视及有源音箱等多媒体教学设施。

50、我院医学技能培训室拥有模拟教学设备多少台(件)? 答:12台(件)。

51、我院医学技能培训室主要培训项目涉及哪些学科?

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

52、我院医学技能培训室用于培训考核的教室有哪些?

答:有示教室4间。

第四篇:食品安全监管岗位工作人员应知应会问答

食品安全监管岗位工作人员应知应会问答

1.什么是食品?

答: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什么是食品安全?

答: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什么是预包装食品?

答: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4.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答: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5.什么是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答: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6.什么是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答: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7.什么是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

答: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8.什么是保质期?

答: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9.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答: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10.什么是食物中毒?

答: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1.什么是食品安全事故?

答: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12.什么是食品相关产品?

答: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13.什么是农产品?

答: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14.什么是食用农产品?

答:食用农产品是指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何时通过、何时施行?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并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16.《食品安全法》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答:《食品安全法》共有10章104条。

17.《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立法目的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8.《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答: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19.《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在调整范围上有哪些差别?

答:《食品卫生法》是对食品生产和经营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的规定。《食品安全法》扩大了调整范围,增加食品源头的农产品种植、养殖等环节,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

20.《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答:适用范围包括:(1)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4)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5)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21.谁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答: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22.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意义是什么?

答:在现有分段监管体制的基础上,由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以加强对各有关监管部门的协调、指导。

23.《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食品安全职责是怎样划分的? 答: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要事故。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2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中承担哪些责任?

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25.国家对食品安全宣传的政策是什么? 答: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26.食品行业协会在食品安全中承担哪些责任?

答: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27.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研究有哪些?

答: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2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权利?

答: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9.国家为什么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答: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是为了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及时获取有关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对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保证食品安全。

30.什么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风险评估的制度。3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的用途是什么? 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3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如何处置?

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制定、修订。

33.什么情况下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答: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34.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由哪个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答: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35.食品安全法对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个监督管理部门工作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信息核实后,应当及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36.食品安全法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与具体监管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是如何规定的? 答: 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

37.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必须充分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如何规定的? 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制定、修订。

38.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答: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39.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标准? 答: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40.食品安全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4)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7)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哪个部门制定和公布?

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和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42.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是否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答: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4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哪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

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参照执行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44.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该企业是否可以制定企业标准? 答: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在本企业内部适用。

45.公众可以查阅食品安全标准吗? 答: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46.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哪些食品安全要求?

答: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2)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盟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3)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4)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6)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7)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9)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47.哪些食品禁止生产经营? 答:下列食品禁止生产经营:(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3)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6)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7)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8)超过保质期的食品;(9)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0)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11)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48.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停止经营的食品,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继续销售?

答: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

49.生产经营食品需要经过许可吗? 答:需要。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50.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管理的政策规定是什么? 答: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食品安全法》制定。

51.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是否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答: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52.已经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是否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许可?

答:已经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

53.法律授权哪些监管部门受理核发食品生产经营行政许可? 答:法律授权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受理核发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上述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54.《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有哪些规定? 答: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55.《食品安全法》规定患有哪些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答: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56.《食品安全法》对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有哪些规定? 答: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

57.法律对食品生产检验有哪些规定? 答: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58.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是实施食品可溯源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重要保证。

59.食品进货查验记录、批发记录或者票据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几年?

答:食品进货查验记录、批发记录或者票据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60.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哪些证、照和证明文件?

答: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61.食品经营企业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记载哪些内容? 答: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62.《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经营者储存食品有什么规定? 答: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63.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符合哪些规定?

答: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64.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符合哪些规定?

答: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65.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明哪些事项? 答: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成分或者配料表;

(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4)保质期;

(5)产品标准代号;

(6)贮存条件;

(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8)生产许可证编号;

(9)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66.生产食品添加剂需要经过许可吗? 答:需要。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67.《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者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哪些规定? 答: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68.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必须符合哪些规定? 答: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明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69.食品经营者销售预包装食品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70.保健食品必须符合哪些规定?

答: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71.食品经营者销售生鲜食品和熟食制品,应当符合哪些规定?

答:食品经营者销售生鲜食品和熟食制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温度、空间隔离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72.食品中是否可以添加药品?

答: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

73.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食品召回制度有三方面的意义:(1)防患于未然,充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体现食品经营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3)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变被动为主动。

74.食品召回分为几种?

答:食品召回可分为食品生产者的主动召回和监管部门强制召回两种。

75.食品召回制度中对食品生产者的要求有哪些? 答: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告。

76.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如何处理?

答: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

77.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如何处理?

答: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78.食品广告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79.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及消费者协会是否可以以广告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答: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及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80.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组织和个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8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否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答: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82.《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检验人有哪些规定? 答: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的检验报告。

83.食品检验实行什么负责制? 答: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84.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由哪一级监管部门组织实施?

答:由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验。

85.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实施食品抽样检验时,是否收取经营者费用? 答: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

86.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执法工作中认为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如何处理?

答: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进行复检。

87.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食品质量快速检测结果能否作为执法依据?

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初步筛查;对初步筛查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依法进行检验。初步筛查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

88.食品生产经营者对监管部门依法进行的抽样检验结论有异议申请复检的,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如何确定?

答:由复检申请人从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复检机构名录中自行选择确定。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

89.食品生产经营者对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抽样检验结论有异议申请复检的,复检费用由谁承担?

答:复检结论表明食品合格的,复检费用由抽样检验的部门承担;复检结论表明食品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

90.《食品安全法》对进口食品入境的规定有哪些? 答: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口的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91.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符合哪些规定?

答: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不得进口。

92.《食品安全法》对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有哪些? 答: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93.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如何处置?

答: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94.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哪些内容? 答: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负有监督管理和认证职责的监督管理部门、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情况。

95.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向谁进行报告?

答:应当立即向上级工商机关报告、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96.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是如何规定的? 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工作。

97.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哪些措施? 答: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1)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2)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

(3)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4)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5)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98.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应当记录哪些内容? 答: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99.监管部门接到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应当如何处理?

答: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推诿。

100.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哪些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 答: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1)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4)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10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是否恒久不变? 答:不是。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

102.同一违法行为,不同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重复罚款吗?

答:不可以。县级以上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对生产经营者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103.对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不法行为,应如何处罚?

答: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104.对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不法行为,应当如何处罚? 答: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105.经营者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应当如何处罚?

答: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106.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应当如何进行处罚?

答: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107.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应当如何处理?

答: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108.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应当如何进行处罚?

答: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109.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几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答: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110.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应当如何处理?

答: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11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应当如何处理?

答:由有关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112.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索赔吗?

答: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113.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商品条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保健食品标志、有机认证标志都属于什么标志? 答:属于质量标志。

114.证据的种类有几种?

答:有7种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115.QS标志是什么标志?其含义是什么?

答:QS标志是质量标志,其含义是“质量安全”。

116.新设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在申请相关许可之前需要办理名称预先核准吗?

答:需要办理名称预先核准,并以核准的名称申请相关许可。预先核准的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在保留期内申请人不得以预先核准的名称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得转让名称。

117.《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什么时候实施? 答: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质检总局在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有关食品生产许可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118.制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目的和依据?

答: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食品生产监管,规范食品生产许可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其实施条例以及产品质量、生产许可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119.《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

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从事食品生产活动以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必须遵守本办法。

120.各级质监部门在《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职责范围有哪些?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全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

121.食品生产许可的原则是什么?

答:食品生产许可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

122.设立食品生产企业是否需要工商部门预先核准名称?

答: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工商部门预先核准名称后依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取得食品生产许可。

123.食品生产许可的实施部门有哪些?

答: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食品生产许可的实施机关,但按照有关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食品生产许可除外。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要求,确定本行政区域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分别实施许可的品种范围。

124.取得食品生产许可有哪些要求?

答: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设备布局、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四)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五)具有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保证食品安全的培训、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等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对生产食品有其他要求的,应当符合该要求。

125.拟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的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答:拟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的,应当向生产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许可机关)提出,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或资格证明复印件;

(三)拟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的《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四)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和生产加工各功能区间布局平面图;

(五)食品生产设备、设施清单;

(六)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布局图;

(七)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名单;

(八)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文本;

(九)产品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企业标准的,须提供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

(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申请食品生产许可所提交的材料,应当真实、合法、有效。申请人应在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等材料上签字确认。

126.行政许可机关对收到的申请时应如何处理?

答:许可机关对收到的申请,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申请决定予以受理的,应当出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127.许可机关根据现场核查结果给予申请企业哪些处理?

答:许可机关应当根据核查结果,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如下处理:

(一)经现场核查,生产条件符合要求的,依法作出准予生产的决定,向申请人发出《准予食品生产许可决定书》,并于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颁发设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书。

(二)经现场核查,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作出不予生产许可的决定,向申请人发出《不予食品生产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除不可抗力外,由于申请人的原因导致现场核查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实施的,按现场核查不合格处理。

128.拟设立的食品生产企业是否可以组织试生产?

答:拟设立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并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工商登记手续后,方可根据生产许可检验的需要组织试产食品。

129.新设立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检验有哪些规定?

答:新设立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规定实施许可的食品品种申请生产许可检验。

许可机关接到生产许可检验申请后,应当及时按照有关规定抽取和封存样品,并告知申请企业在封样后七日内将样品送交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

130.已经设立的企业如何申请取得食品生产许可?

答:已经设立的企业申请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应当持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按照本章规定的有关条件和要求办理许可申请手续。

许可机关按照本章规定的有关条件和要求,受理已经设立的企业从事食品生产的许可申请,并根据现场核查结果和检验报告决定是否准予许可以及确定食品生产许可的品种范围,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书。

131.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多少年?有效期届满有何规定? 答: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有效期届满,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需要继续生产的,应当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六个月前,向原许可机关提出换证申请;准予换证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不变。

期满未换证的,视为无证;拟继续生产食品的,应当重新申请,重新发证,重新编号,有效期自许可之日起重新计算。

132.什么情况下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提出变更申请?

答: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向原许可机关提出变更申请:

(一)企业名称发生变化的;

(二)住所、生产地址名称发生变化的;

(三)生产场所迁址的;

(四)生产场所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的;

(五)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发生变化的;

(六)生产设备、设施发生变化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申请变更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三)项至第(六)项情形之一的,原许可机关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组织进行核查和检验;符合条件的,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133.哪些情形需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注销手续?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许可机关应当依法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注销手续:

(一)生产许可被依法撤回、撤销,或者生产许可证书被依法吊销的;

(二)企业申请注销的或者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换证的;

(三)企业依法终止的;

(四)因不可抗力导致生产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生产许可证书的其他情形。

134.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和标志的使用有哪些规定?

答: 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当在其食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标志;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

第二十八条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标志均属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标识。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规则和标志式样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

第二十九条 企业不得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和编号。禁止伪造、变造食品生产许可证书、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

135.《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什么时候实施? 答: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质检总局在本规定施行前公布的有关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136.制定《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答: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137.《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适用范围?

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实施生产许可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138.各级质监部门在《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中规定的职责范围有哪些?

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范围内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实施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139.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则。

140.生产者取得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是什么? 答:取得生产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

(二)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厂房设施;其卫生管理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四)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等生产条件;

(五)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符合有关要求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六)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

(七)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出厂检验能力;产品符合相关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要求;

(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工艺落后、耗能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141.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申请人应当向生产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哪些材料? 答:

(一)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书;

(二)申请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关生产工艺文本;

(四)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场所的合法使用权证明材料,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和厂房设施、设备布局平面图复印件;

(五)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设备、设施的合法使用权证明材料及清单,检验设备的合法使用权证明材料及清单;

(六)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文本;

(七)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八)生产所执行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文本;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142.许可机关受理申请后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许可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组织对申请人是否具备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必备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对申请的资料、生产场所进行实地核查以及产品质量检验。

许可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对申请人的实地核查和产品抽样工作,并向申请人发出实地核查结论告知书。核查不合格的,应当说明理由。

143.实地核查有哪些相关规定?

答:许可机关组织对申请人进行实地核查,应当组织核查组。核查组由二至四名有资质的核查人员组成,核查组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并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

许可机关组织对申请人进行实地核查应当制定实地核查计划,并于核查五日前向申请人发出实地核查通知书。

实地核查工作一般不超过二日。

核查人员进行实地核查,不得刁难企业,不得索取、收受财物,不得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申请人应当配合核查组的实地核查,因不可抗力等原因需要延长核查时间的,应当及时向许可机关提出延期申请。

144.根据审查结果,许可机关应当进行哪些处理?

答: 许可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应当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如下处理:

(一)申请人符合发证条件的,依法作出准予生产许可的书面决定,并于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

(二)申请人不符合发证条件的,依法作出不予生产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产品检验时间不计入许可期限。

145.获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的生产者是否需要备案及公布?

答:需要。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将获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的生产者名单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146.获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的生产者什么情况下需要重新审查?

答:

1、获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的生产者需要增加产品品种的,应当依照《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提出申请。原许可机关应当依照本规定对申请增加的产品品种组织审查。

2、在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内,生产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较大变化的,生产者应当及时向原许可机关提出审查申请,原许可机关应当依照本规定重新组织审查。

3、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及技术要求发生较大改变的,国家质检总局可以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规定,原许可机关根据规定重新组织审查。

147.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有关档案资料保存期限为多少年?

答:许可机关应当将办理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有关资料及时归档。档案材料的保存期限为五年。

148.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多少年? 答: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

有效期届满,生产者需要继续生产的,应当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六个月前向原许可机关提出换证申请。

逾期未申请换证或申请不予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自有效期届满之日起失效。

149.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内容是什么? 答: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

证书应当载明生产者名称、住所、生产地址、食品添加剂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发证机关(加盖公章)等内容。

150.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上应注明哪些内容?

答: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食品添加剂产品名称、规格和净含量;

(二)生产者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三)成分或者配料表;

(四)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或安全使用期限;

(五)贮存条件;

(六)产品标准代号;

(七)生产许可证编号;

(八)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九)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标准规定必须标注的其他事项。151.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有哪些格式要求?

答: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不真实、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认识读。

有使用禁忌或安全注意事项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152.食品添加剂是否必须包装?

答:食品添加剂应当有包装并保证食品添加剂不被污染。

153.是否可以受他人委托加工食品添加剂?

答:可以。受他人委托加工食品添加剂的,受委托生产者应当具有委托生产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委托加工的食品添加剂,除应当按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的要求进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注外,还应标明受委托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154.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实施哪些监督管理? 答:

1、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获得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许可或者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监督管理工作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添加剂生产者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规定做好记录。

3、对生产者实施监督检查应当重点检查生产者质量管理制度的运行记录,核实生产者自查报告的疑点问题;并依法对生产者实施召回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篇:学院迎评促建工作学生应知应会内容

学院迎评促建工作学生应知应会内容

01.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总结办学经验,整改存在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三方受益

02.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实现三方受益,哪三方受益?

答:学校受益,培养对象——学生受益,用人单位受益。

03.评估原则是什么?

答: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评估,一般把握如下原则:(1)学校自评与专家组评估相结合;(2)专家评估与被评估学校的学生、教师对本校评估相结合;(3)条件、过程、目标(结果)相结合,且更加注重结果;(4)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5)符合性与多样性想结合;(6)静态评估与动态(发展性)评估相结合;(7)工作规范与工作特色、创新评价相结合。

04.问:评估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05.问:评估体系指标中,一级指标有几个?其内容是什么?

答:一级指标有7个,其内容:(1)办学指导思想;(2)师资队伍建设;(3)教学条件与利用;(4)教学建设与改革;(5)教学改革;(6)教学效果;(7)特色或创新新项目。

06.问:评估体系指标中,二级指标有几个?其内容是什么?

答:二级指标为15个,其内容:(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2)产学研结合;(3)结构;(4)质量与建设;(5)教学基础设施;(6)实践教学条件;(7)教学经费;(8)专业;(9)课程;(10)职业能力训练;(11)素质教育;(12)管理队伍;(13)质量控制;(14)知识能力素质;(15)社会声誉。

07.问:在15项二级指标中又明确了那8项为重要指标?

答:8项重要指标是:(1)产学研结合;(2)实践教学条件;(3)专业;(4)课程;(5)职业能力训练;(6)教学质量控制;(7)师资结构;(8)就业与社会声誉。

08.问:在评估体系中一共确定了多少个“主要观测点”?其内容是什么?

答:一共确定了36个主要观测点,其内容:(1)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2)教育思想观念;(3)教育中心地位;(4)产学研结合;(5)学生与教师比例;(6)专任教师结构;(7)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8)质量;(9)建设与发展(10);教学及辅助用房状况;(11)教学仪器设备状况;(12)图书馆及校园网状况;(13)体育运动设施状况;(14)校内实训条件;(15)校外实训基地;(16)职业技能鉴定;(17)经费保证情况;(18)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19)专业设置;(20)教学计划;(21)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2)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23)教材建设;(2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15)实践训练体系;(16)职业能力考核;(2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状态和效果;(28)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及运行情况;(29)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30)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31)教学质量监控与学生质量调查;(32)学生能力;(33)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的程度;(34)学生基本素质状况(35);录取新生报到率及毕业生就业率;(36)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09.问:评估专家组到校现场评估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答:(1)听,一是听取学校领导自评工作汇报,二是听课,专家组随机选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训课等听课评价课堂效果。(2)看,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基础设施,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校容校貌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办学察看评价。(3)查,专家组针对评估标准查阅信息资料。(4)访谈,专家组抽调干部、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5)测评,专家组以职业能力为主,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6)专业分析,专家组抽取重点或普通2个专业围绕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学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等10个方面进行综合剖析。

10.问: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其内容是什么?

答:(1)学校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2)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程度;(3)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程度。

11.问:专业分析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答: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更上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评估是选取被评院校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各一个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目的是为整个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创新。

12.问:专业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答:(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2)课程体系和结构;(3)科目课程;(4)教学环节;(5)职业素质教育;(6)教学环境;(7)产学研合作;(8)教学改革与建设;(9)师资队伍;(10)学生素质;(11)学生就业。

13.问:专家组从那些方面分析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答:(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和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3)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

14.问:专家组从那些方面分析课程体系和结构?

答:(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别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4)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5)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6)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7)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15.问:专家组如何分析科目课程?

答:(1)有比较规范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2)理论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3)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4)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

16.问:专家组如何分析教学环节?

答:(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2)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情况,是否开设了综合性实践训练课;(3)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17.问:专家组如何分析职业素质教育?

答:(1)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2)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体现,是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力度、成效;(4)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5)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开展情况。18.问:专家组从哪几方面分析专业教学环境?

答:(1)该专业必须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3)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4)图书馆生均面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保障情况,电子阅览室建设情况;(5)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6)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

19.问:专家组如何分析产学研合作?

答:(1)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2)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3)在面向社会、行业进行计划素培训方面的合作;(4)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5)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6)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

20.问:专家组分析教学改革与建设包括那些方面?

答:(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2)科目课程改革;(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4)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5)产学研合作。

21.问:专家组从哪些方面分析师资队伍建设?

答:(1)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梯队结构状态;(2)专业带头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以及科研教改开展情况;(3)兼职教师来源、数量、素质;(4)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5)学生管理队伍情况一览。

22.问:专家组分析学生素质包括那些方面?

答:(1)该专业近三年入学学生成绩、报到率;(2)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3)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4)学生计算机、英语水平考试及应用能力;(5)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抽查毕业设计(论文)。

23.问:专家组怎样分析学生就业工作?

答:(1)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保障机制;(2)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年底就业率;(3)该专业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情况。24.问:专家组专业分析的方法有那些?

答:(1)阅读专业提供的有关文件,材料和试卷;(2)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3)对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4)对专业分析情况进行总结。

25.问:产学研结合是评估体系指标中八个重要指标之一,专家组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力度?

答:专家组在认定这项指标时,采用实地考察,对各个教学环节实际运作情况的调查,一般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实习组织、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社会(企业)开展培训等6个方面,评估该校产学结合的情况。

26.问:评估专家组到校评估时,为什么要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活动?

答:学生研讨活动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评估专家根据开展研讨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衡量学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收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外语和创新能力。

27.问:学生专题研讨会的方法和技术?

答:由专家组确定专题研讨的题目,随机抽取两个专业两个班级30名左右学生参加研讨,提前一天将研讨题目及要求通知与会学生作准备。研讨会中可现场随机提问。通过专题研讨,考察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28.问:评估专家组织专题研讨会的范围及主题是什么?

答:研讨活动与专业教学中的考试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同的是专业教学中的测试主要是针对某一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研究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分别或同时对专业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研讨活动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内容,详见各院校专业教学大纲。

主题要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基础和载体,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研讨主题及材料注重能力立意,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引导,注重开放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体现语言表达能力、数字演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学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外语和创新能力。主题和材料可不拘泥于大纲,强调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强调情景和知识应用性,联系实际,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强调更加注重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察,解决一些有一定综合性的现实问题,也包括解决未知问题。

29.问:评估专家组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技能测试? 答:一是职业技能测试(针对02级学生);二是基本技能测试(针对非计算机专业03级学生);三是英语应用能力测试(针对02、03级学生)。

30.问:职业技能测试如何进行

答:职业技能的测试由专家组命题,原则上从学校建立的职业技能库中随机抽取,由专家组成员会同学校教师监考评定成绩,一般可选重点剖析专业三年级的若干名学生参加测试,将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报告分发专家组全体成员。

31.问:基本技能测试如何进行

答:基本技能测试一般可选“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测试题,由专家组命题,从非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人参加。

32.问: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如何进行

答:由专家组确定测试专题和人选,并提前一天通知学生作准备.要求三名学生为一小组,其中一人为组长,每人写20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部分用英语表达,小组长主汇报,另两人作补充发言.通过专题讨论,考察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素质。

33.问:评估体系指标中,从哪几个方面核定毕业生就业率?

答:毕业生就业率包括签约率、上岗率、自主创业率和升学深造率、出国率等。

34.问:实地考察的方法?

答:除参观学校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外,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校园文化、秩序、教风、学风、校风、教师教研和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观察,以获得相关信息

35.问:听课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答:按学校提供的当日课表随机选择,听课的课程类型应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训课等,要注意教师职称、年龄结构的覆盖面尽可能大一些。每位专家听课不少于2节次。专家听课过程中应做简要记录,对上课的评价不向教师与学生公布,听课后可与教师学生就所要了解的情况进行交谈,听课获取的信息和对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应向专家组全体会议汇报。

36.问:问卷调查如何进行?

答:由评估委员会秘书处拟定教师、学生问卷调查题库,由专家组根据学校的情况从中选定问卷调查提纲。在专家组进校前由秘书负责随机抽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向专家组全体成员报告。参加答卷人数根据《评估工作指南》附件4样本抽取要求确定,尽量扩大覆盖面。

37.问:个别访谈的要求

答:查阅学校提供的主要信息中如有不足或遇到疑点可约请学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学生、教职工进行个别访谈,以便准确掌握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师生员工也可向专家反映情况或意见,每位专家的访谈对象为4人左右,尽可能与分工相一致。学生附加应知与问答

01.评估与学生有何关系?

答:评估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让被评学校通过评估受益,特别是让教育的主体――学生真正受益。评估是造福于我们学生的一项工程。

02.学生应如何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评估?

答:要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学习,端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方面的学习作风,形成良好的学风;要结合高职院校培养的特点,努力学习职业技能及相关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发扬创业精神;要特别重视考风考纪的教育,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学生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宿舍”活动,争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讲文明话;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评估,展示我们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03.如何在学生中广泛宣传评估,营造“迎评促建”的良好氛围?

答: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评估是代表学校、教师和学生利益的一项工程。在新的学期中,学生处、各系部、团委、学生会、和各班级宣传部门要通过广播、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本《宣传手册》的有关内容,宣传“以评促建”,增强全体同学的使命感。

04.谈谈你对德育学习方面的认识?

答:作为一名学生,要将德育学习放在首位。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要遵纪守法;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

05.你对自己在专业知识培养方面有何认识?

答:作为一名学生,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在本专业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即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应在学好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自己成为本专业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06.素质教育应包含几个方面?

答:素质教育应包含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作为一名学生要注意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文化和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观念;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保持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

07.你认为应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答:(1)从学校方面来讲,应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2)对自己来讲,应重视并积极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学习中注意安全、做好预习、实践中要着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作好实验或实习记录,认真完成实验和实习报告;

(3)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和考试,争取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08.你对评估中将对学生进行的技能测试有何认识?

答:在学校接受评估中,技能测试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评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技能测试分两部分:一是基本技能测试;二是专业技能测试。

09.基本技能测试的对象和内容主要是什么?

答:被抽测的对象拟为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在校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技能测试的内容是计算机应用基本操作,测试中重在操作和应用,即操作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学生应掌握如下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1)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2)掌握典型操作系统的常规操作和应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3)掌握典型的办公自动化套装软件(Office 2000和Office XP中的Word、Excel和PowerPint);(4)掌握Internet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5)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编程技能。

10.专业技能测试的对象和内容主要是什么?

答:被抽测的对象拟为已学习专业课的学生;专业技能测试的内容以行业作背景或专业大类作参考,从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选择

下载马鞍山师专迎评应知应会问答(食品营养与检测学生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鞍山师专迎评应知应会问答(食品营养与检测学生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迎评应知应会内容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思政教育复验 应知应会内容 我院即将接受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督导评估复验,为了加强宣传,统一思想,特编印以下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教育教学管理......

    三级医院迎评检查病理科应知应会试卷(A卷)

    病理科试卷(A卷) 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所称投诉主要是指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以下统称投诉人)对医院提供的、、等不满意, 以、、等方式向医院反映......

    义教均衡迎检学生应知应会知识 5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学生应知应会知识 一、学校“一训三风”内容 校训:砺志博学 崇德笃行 校风:笔耕精进 翰墨洒脱 教风:着意耕耘 刚柔并进 学风:一笔不苟 知行合一 二、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