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2006-9-25 13:36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内部稽查的需要增多,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审计多式多样的发展起来,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鼎足而立,成为社会经济中审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内部审计的定义
中国审计署1995年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中表述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性质,其中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领导下”和“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除此之外,英国内部审计师协会、法国审计师协会等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都大相径庭。2 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
由世界各个权威机构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功能主要是咨询、协助和建议,是否接受建议关键是要看管理人员,它只是一种中介责任而不是最终责任。为了有效地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质量特征为:①精神上完全的独立性。②保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涵义及联系
1 两者的涵义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明确说明了独立性的涵义。它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性,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它包括相对于被审计的人和事的独立。
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事件的判断、调查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为主观思想、单位领导所左右。2 两者的联系
独立性的保证是客观性得以贯彻的前提条件。独立性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有了这样的组织地位的保障,内审人员才可以客观地、自由地开展工作,才可能做出真实公正的判断。
客观公正做出的审计判断和评价建议,若帮助企业管理者提高了管理绩效,那么企业领导将更重视内审的重要性,从而更重视本企业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地位,为内审人员今后开展工作做好铺垫。
所以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质量特征,其中一方的不可保障会影响另一方的实现。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与客观开展工作的因素
1 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状况,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对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由所在单位掌握,即内部审计即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法人)直接领导下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内审人员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使其执纪法的程度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影响,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
而且有些内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他部门领导或合并办公。甚至有些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或物资管理等人员兼任。这种况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 法律环境
目前我国已颁发了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而关于内部审计的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地位上的差异,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内部审计没有具体可操作的部门、行业规章制度,审计人员面对具体问题也无章可循。
3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一些单位的内审人员专业不精、敬业精神不足、工作人浮于事,审计工作往往局限于查查账,甚至打打擦边球,不能很好地发挥和显示审计职能。针对这种状况,一些领导自然不愿意赋予内部审计更多的独立性,群众也不愿意看到内部审计拥有更多的独立性。4 人际伦理关系的影响
人际伦理包括内部审计人员与单位领导、与被审部门相关人员具有近亲属关系或友好关系。如果私人关系超过了审计原则的要求,也会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损害。由于内部审计法规没有明确内部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限,因而,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如何保持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由上述影响因素看出来,首先要保障内审人员的独立性,才使其工作的客观性态度得到有效实现。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笔者关于保障内审人员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措施建议如下:
1 从客观环境条件加强内审人员的独立性 1 1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管理体制。内审机构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到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以及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企业内审机构按其内部隶属关系划分四种设置情况:①在董事会领导下,各职能部门之上,其独立性较;②在总经理领导下,各职能部门之上,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在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下,与其他职能部门同级,独立性较低;④在财务部门设置内审机构,几乎没有独立性。我国应根据具体实际选择①②种类型,以提升内审机构层次,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应在第一把手领导下工作,对单位中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领导人负责。直接领导内审部门的领导级别越高,就有确保内审部门的工作范围足够广泛的权威,能够增强独立性。同时,内审部门经理必须能和董事会直接交流信息,有足够权力的领导人也使单位能对审计报告作出迅速的反应,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及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促进内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1 2 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抓紧制订内部审计的法规和条例,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用法律形式明确内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业、部门内审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使内部审计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只有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完善了,内部审计协会才能很好地依法开展工作。1 3 加强内审人员的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内审人员的待遇。内审人员应刻苦学习、苦练内功,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路子。单位对此应提供时间和经费保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用优异的工作成绩来保障其独立性。
2 从主观上提高自身客观性工作态度
加强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才能把内审人员置于一种使他们可作出客观的专业判断的环境,但如何让内审人员从主观上保持道德的正直和主动地客观性地工作呢?
当内审人员被派去审计自己曾经或即将负责的工作时,常常出现利益冲突,因为一个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事项的责任人互不友好或过于亲密都会妨碍内审人员专业判断的客观公正性,造成偏见。有些单位开展较大型的审计项目时,经常需要从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抽调人员。如果抽调的审计人员和被审人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或偏见,也会影响到审计的客观性。
内审部门经理需定期向内审人员了解关于潜在的利益冲突或偏见,以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利益冲突和偏见的情况已经或可能出现,相关的内审人员必须向内审经理报告,经理此时应另派他人。如果内审人员隐瞒不报,导致审计结论不客观而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或由于提供了不实信息而使管理层作出了不当决策给单位造成损失,应追究该审计人员的责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内审人员应定期轮换。长期滋长利益冲突和偏见,或审计双方逐渐发展出私人友谊,或是由于过于熟悉业务而觉单调乏味,导致懈怠和疏忽。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因此,定期轮换对于保持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是必要的。内部审计人员不得承担经营管理责任,不能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执行,而应只承担与检查、评价和建议相关的审计责任。在实现经营中,由于专业人员紧缺或时限要求等其他原因,内部控制人员经常会被抽调去完成一些非审计工作任务。这时单位及内审部门应明确该内审人员执行的不是内审职能,而是以一个管理人员的身份参与执行管理工作。以后他们不应审查该项自己曾负责的活动,以免其客观性受到损害。结束语
近年来,内部审计在提高单位管理效果、降低经营风险、帮助单位达到目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逐渐发挥,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为了发挥和加强内审的作用,单位需尽可能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目前许多单位并未理解内审的真正涵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本文根据内审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由于实际工作错综复杂,在不同单位不同情况下,内审工作的开展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现代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剖析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10-25 10:57:00 ] 作者:孙立 编辑:studa20
内容摘要:现代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一项独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无论发挥何种职能,承担何种角色,独立性都是内部审计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在保证与咨询服务中对独立性的要求并不相同,咨询活动可能损害保证职能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在现代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改进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监督。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咨询 审计委员会
审计的独立性本质界定
独立性是审计(包括内部审计)的灵魂和本质,尽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同作用,但独立性却是两种职业的共同要求。“独立性和客观性构成了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是内部审计职业化进程中的奠基石”。虽然,“独立性问题对内部审计总是一个难题,它总是需要向组织内的某个人报告,因而缺乏公共会计师所具有的最终层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如果向企业内部的适当权力层报告,那么它能够具备足够的独立性并有效发挥作用”(Mautz,1964)。尽管由于内部审计与组织之间天然的“血缘纽带”和利益关系,内部审计独立性一度被内审外包热衷者频繁炒作和指责,成为内部审计职业难言的痛处,但这并不能抹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价值。“内部审计所应具备的独立、客观的特质依然是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基本前提”(王光远,2007)。“独立性”这个概念,反映了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其内涵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而丰富。IIA自2002年1月起启动新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标准》,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其所界定的内部审计职能发生了嬗变,内部审计成为“一项为了增加价值和改善运营所进行的独立的、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IIA,2001)。内部审计职能已由传统的监督与评价向确认(保证)和咨询发展。“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或免除偏见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陈汉文,1994),也是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改善组织经营绩效、实现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在全球范围内改善公司治理的浪潮中,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如日益复杂和普及的技术、对新技能的需求、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扩大服务范围的需求、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全球化。内部审计人员正在制定新的战略来应对这些挑战,更加主动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改变内部审计模式”。多样化服务的提供和内部审计模式的改变,严重威胁着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于是,这已不是一个概念性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而是一个职业化进程中急待加强管理的问题。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IIA《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标准》(2001)的“属性准则1100号”规定: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该标准对内部审计独立性重新诠释,反映了内部审计人员不再固执于保持个人独立性这一现实,而更为强调的是组织上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的客观性。IIA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独立性加以解释,指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体现为机构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机构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执行主管在机构内应向能使内部审计活动实现其职责的阶层报告,即内部审计在组织地位上的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应具有充分的组织地位以使其完成审计职责。机构独立性的标志是“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实施审计及报告审计结果时应不受干扰”;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师应有公正的态度,避免利益冲突,即内部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客观性是“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它要求内部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对他们的工作成果抱有诚实的信条,不会与任何方面达成重大的质量妥协。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师不能把对其他事务的判断凌驾于对审计事务的判断之上”。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是,“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和不偏不倚的判断意见,这对审计工作的恰当开展是必不可少的。”而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要通过机构的状况和独立性来获得,内部审计师的客观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独立性的实现。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显而易见,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独立性所下的定义比较笼统和抽象,只是简单提及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之外,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独立性,什么是客观性。针对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独立性没有作出完整和具体的说明,《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给予了明确的解释: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独立性一般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客观性一般指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提高。
“虽然理论上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准确定义并未取得一致,但人们普遍认为客观性与确认或咨询服务的评价、判断和决策活动的质量有关,而独立性与确认或咨询服务所处的环境状态有关”(Mutcher,2006)。
通过探讨内部审计独立性含义,可以认为,IIA和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内部审计独立性含义的界定以及对机构独立性与内部审计师客观性关系的理解上渐趋一致,即都认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二是内部审计师个人的客观性。机构的独立性主要是指地位上的独立,它是保障内审机构“独立”履行其职责的首要条件。只有当内审机构具有独立从事审计活动所要求的良好的组织地位,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实施审计及报告审计结果时不受干扰,内部审计师的审计行为不受限制,审计意见或决定得到实施,审计建议得到适当采纳。机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师客观性的前提和保证,“独立性”这一概念被阐明为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职能的一种属性,它是建立内部审计职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客观性”则是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的一种属性,它表明内部审计人员个人应具有诚信、公正和勤奋的职业品质,反映了内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
现代内部审计确认与咨询活动中的独立性分析
IIA新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该定义涵盖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广泛的确认和咨询职能。目前,越来越多的内部审计部门采取多种服务的策略。相比于传统保证性服务,咨询服务更能体现内部审计的增值能力,为组织增加价值。“提供咨询服务的收益,在于它证明可以增加组织价值、改善内部审计与经营管理层的关系、增加员工的表现机会以及展现员工职业生涯的前景”(Anderson,2006)。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指出:“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丰富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容。咨询服务通常是由保证服务直接产生的,但同时应认识到,咨询审计业务也可能衍生出保证服务。保证与咨询服务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多数的审计服务既包含保证活动,也包含咨询活动。”但内部审计师所能提供的服务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定位及其预先设定的职能,内部审计活动的具体类型在不同组织间是不同的,其原因在于诸如组织规模、经营类型、资本结构、法律及管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
“管理层聘用了内部审计人员,而同样是这些内部审计人员经常要去检查管理层和其他人的经营业绩。此外,管理层经常向内部审计人员寻求咨询服务,并把审计建议纳入到企业流程再造,作为确认服务提供者的审计人员,会对这种流程进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层的依赖,内部审计活动的日益重要,咨询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内部审计人员评估自己工作成果的问题,还有内部审计外包业务的日益增多,这些综合情况引发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客观性的日益关注”(Mutcher,2006)。因此,如何缓解或避免内部审计咨询服务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提高内部审计的职业声誉,成为内部审计职业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确认和咨询服务中的独立性要求
独立性(无论外部审计还是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是从古自今审计人员应恪守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内部审计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时,其独立性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原因在于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为服务中牵涉到的主体及其数量。
确认服务中涉及的主体有内部审计人员、被审计人和第三方关系人如董事会及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债权人、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等,内部审计是否有价值取决于第三方关系人,内部审计必须自始至终保护第三方关系人的利益。内部审计履行确认职能是为了对被审计人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认定和评价,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主体应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与被审计人之间不存在任何破坏其独立性的利益冲突。
为提供确认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独立和客观,用于规范确认职能的确认准则也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做出了严格的限定,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第三方的利益。而咨询职能则是一种专门针对高管层以及其他各级管理层改善自身状况而提供的一种专业服务,是适应高级管理层以及其他各级管理层需求而日益凸显的一种重要职能,内部审计主要发挥参谋和顾问的作用,以协助高级管理层以及其他各级管理层更好地履行各自的受托责任,咨询服务中只涉及两个主体即内部审计人员(受托人)和管理层(委托人),不存在第三方,其价值直接取决于管理层的认可与否,管理层只是希望内部审计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提出建议,因此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要求相对较低。
(二)咨询职能对独立性的冲击
现代内部审计由于同时提供确认和咨询两种服务容易导致角色上的冲突,而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能受到损害。内部审计确认与咨询职能的冲突本质上是由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引起的,即内部审计在发挥咨询职能时可能会影响或损害内审人员履行确认职能时应具有的独立性。内审人员同时承担这两种职能时所持的角度不同,因此导致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性。管理层既是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又是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既是内部审计确认职能的被审计对象,又是咨询职能中的委托人。管理层身份的双重性,形成了对同时承担确认和咨询两种职能的内部审计人员的冲击,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从不同的视角来完成两种性质迥异的服务,这就使内审人员陷入矛盾之中:到底是作为董事会或其下属审计委员会的“代理人”和“耳目”,还是立足于管理层,充当管理层的“耳目”?矛盾的实质是形成了利益冲突。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接受管理层的委托为某一项经济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又接受第三方(董事会等)的委托对该管理层执行该项经济活动的过程或结果进行确认,因此内部审计也具有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双重身份,作为“有限理性人”的内审人员显然很难避免双重身份对独立性的破坏。当内部审计人员对某项经济活动提供过建议且该建议已被管理层所采纳时,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已经间接地参与到该项经济活动中了,对自己间接参与过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评价,从情感上讲,是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
正是鉴于上述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内部审计向咨询服务的扩张可能损害它作为治理程序有效性的确认者和独立分析师的价值。但值得说明的是,“提供咨询服务就其自身而言并不必然损害客观性,特别是如果审计人员主要涉及建议职能而不是决策职能时,没有理由认为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必然受到损害”(Mutcher,2006)。“审计师通过开展咨询服务,可能会对与保证性审计业务有关的工作程序或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咨询服务也不一定损害审计师或内部审计部门的客观性。内部审计不起管理决策的作用。是否采纳或实施内部审计咨询服务所提出的建议由管理层决定。因此,管理层的决策不应损害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咨询服务只是对内部审计独立性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损害或削弱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如果专业的内审人员和内审部门能够识别出与先前的咨询服务相关的后续审计任务中的威胁客观性的潜在因素,能够考虑到缓解因素,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或化解剩余威胁客观性的因素,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就能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或者至少不受到严重损害。
结论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现代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确认和咨询职能,承当各种角色挑战的根本保证。失去了独立性,一切都无从谈起。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核心是组织地位上的独立,它要求内部审计必须有较高的组织地位,因此将内部审计置于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之下并独立于管理当局,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直接向公司的最高执行机构——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组织机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机构组织上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障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真正得到保证,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审计委员会须确保内部审计机构能充分地、不受限制的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向其报告工作结果;审计委员会必须评查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章程并保证内部审计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其工作所需的记录、职员、财力和物力;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简称CAE)的聘用、解雇决定应由审计委员会主席认可,其还必须适当参与CAE业绩的考核及薪酬的决定;审计委员会必须让CAE及外部审计师有机会定期与其进行非公开的商谈和讨论,而没有管理层人员参加。可见,要保证内审的充分独立,避免受管理层的操控或影响,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及其对内审的支持极为关键。事实上,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审计委员会要能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彻底的了解,必须考虑内部审计师的工作。鉴于内部审计在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转及管理和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它在帮助管理当局及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报告方面也起着任何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而支持和促进审计委员会全面有效地履行其监管职责。
参考文献:
1.Andrew D.Bailey,Jr.,Audrey A.Gramling,Sridhar Ramamoorti(王光远等译).内部审计思想.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刘力云.审计委员会制度述评.审计研究,2000
3.乔冠华,蒋苏娅.审计委员会的理论与运作.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小议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2006-9-20 11:9 杜君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 要: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规定,为促进企业发展,内部审计应独立、客观地开展审计活动,以达到为企业实施必要的监督目的。在实际开展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独立、客观公开地开展内部审计,笔者认为应从企业组织结构设置、经费来源、社会关系等几方面着手采取措施,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内部审计;客观性;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的目标(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界定的内部审计定义)。独立性与客观性密不可分,独立性是客观性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独立性就谈不上客观性。客观性是独立性的实质和目标,坚持独立性就是为了能客观而非主观的反映问题,以便为企业实施必要的监督,促进企业发展。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最本质的要求。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可见,根据国际内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独立性,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客观、及时、有效的监督就会成为一句空谈。独立性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根据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状况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尤其要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含义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1 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为保证其独立性,内审机构的设置不能隶属于或平行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而应隶属于企业最高领导人,这样才会使最高领导能够直接、及时获得内部审计部门所提供的情报和咨询。
1.2 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必须有专职的审计人员,不能由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会计部门人员兼任。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职权,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内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分析问题,独立观察、判断各种问题,并且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忠于职守,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取得单位和他人的信任,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1.3 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负责制定内审工作以外的计划方案,不办理经济业务,不编制会计报表,不直接参与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应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去检查、监督、分析、评价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
内部审计的客观性是指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所持的立场和方法是客观的、公正的。即在分析、判断、审核、验证各项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歪曲事实。就其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来说,则首先要求审计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公正,没有偏见,否则就难以取得信任。内部审计的客观性是内部审计权威性的基础。
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关键是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其独立性也要能得到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承认和支持。影响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几种情况
为了充分发挥和加强内审的作用,单位需尽可能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目前许多单位并未理解内审独立性的真正涵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致使内审部门没有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利益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指如果内部审计机构的经费来源全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或者全部来源于被审计部门,可能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如果内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产生了与被审对象有共同经济利益时,这样可能就会影响其客观判断能力,则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样会受到影响。例如,在审计期间,接受被审计部门的礼品或有借贷、投资关系等。
2.2 组织结构
综观中外内部审计的现状,目前内审机构的设置有几种主要类型,如①受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②受本单位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③受本单位总经理领导。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一般是不参与日常管理的外部董事,由他们负责制定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政策、规章制度,决定内部审计部门主管的聘用、提升和报酬,能增强内审人员相对管理部门的独立性。理论上讲,第一类是理想的内部审计模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内审部门通常接受高级管理层的行政领导,而由审计委员会批准内审部门经理的任免,审查和批准内审部门工作目标、人员计划和费用预算。内审部门与审计委员会之间是一种报告关系,与高级管理层之间是行政管理关系。内部审计就其性质来看,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但是他又与一般的管理权有所不同,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从此规定可见,内部审计虽然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但与一般的管理权不同,在于它是起的监督、评价一个组织与本单位的管理活动真实合法有效的作用。内部审计要想起到上述作用,前提必须是独立的。所以笔者认为在组织上的独立尤为重要,如果仍就隶属于公司经理层,恐怕会影响其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实现。
2.3 内审任务与非内审任务
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章的一般准则第六条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表明,内部审计师具有的学识和能力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审计任务,熟悉而并不是管理经营活动。但是在实际经营中,由于专业人员紧缺或时限要求等其他原因,内部控制人员经常会被抽调去完成一些非审计工作任务。这时该内审人员执行的不是内审职能,而是以一个管理人员的身份参与执行管理工作。如果以后他们审查该项自己曾负责的活动,就会使客观性受到损害。
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措施
由于以上几种可能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情况存在,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师就如医生,其对企业的诊断应是客观的,是处于顾问的角度,所以为了保障其独立性与客观性,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领导转变观念,重视内部审计
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企业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保证内部审计机构享有相应的监督地位,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且真正重视内部审计的结果,使之为企业领导提供科学决策、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内部审计应成为企业最高领导层信息反馈的渠道。
3.2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应受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
对董事会负责,独立于总经理和经理层管理人员。这就要求改变现在“一股独大”的现状,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禁止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让内审人员从行政上彻底脱离总经理层和财务经理的管理。
作为内部审计师或者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亲属(包括其直系血亲和近亲,如未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公婆等)如果在被审计部门任职或有经济利益关系,则该内部审计师或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回避。如接受礼物等导致审计结论不客观而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或由于提供了不实信息而使管理层作出了不当决策给单位造成损失,应追究该审计人员的责任,不仅应该取消其内部审计该部门的权利,还要给予适当的处罚,加强监管和行政处罚,视其情节严重赔偿或取消其内部审计资格。
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准则的第八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所以,要想保持内审人员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需要配备专门的内审人员,并且内部审计人员不得承担经营管理责任,不能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执行,而只应承担与检查、评价和建议相关的审计责任。内审人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也不能被委派去审查他们原先从事的活动。
3.5 单独编制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经费和人员经费,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而是与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挂钩,其经费的日常支出也应是通过董事会审批,这样可以避免与经理层因为经费问题而可能导致的直接经济利益影响客观的判断力。
[参考文献]
[1]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2] 李连军。审计独立性的制度陷阱与制度重建。财务与会计,2002,9.[3] 张连起。走出利益冲突的沼泽保卫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财务与会计,2002,6.[4] 庄恩岳。内部审计,1997,8.[5] 王冶平,万隆平。山东审计,2002,11.
第二篇:浅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灵魂,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本文根据IIA强制指南中的内部审计独立性,结合通信企业对我国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原
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内部监督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独立性”更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内审工作的灵魂。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就无从谈起,在通信企业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通信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因为被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同在一个通信企业,内部审计服务于本企业的利益,因此,单位领导的意志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者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执法的程度,在领导力量的制约下,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自然会受到影响。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方面:在目前的通信企业中,独立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通信企业没有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一些部门的领导来完成的,或者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的一些部门一块办公;有些通信企业是由一些会计或者物资管理人员来兼职内部审计工作;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多方利益的制约,不能独立的开展经济监督活动,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及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我国相对于西方先进国家来说,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内部审计机构只是成立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样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很不成熟,有些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并且审计工作在监督和评价一些相关经济部门的时候,难免会得罪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部审计相对于一些技术性比较强或者是经营管理方面的待遇也比较的低,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并且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自然不愿意从事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目前通信企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往往都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在工作的时候容易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难免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这样,仅仅依靠简单的查查帐,打打擦边球,自然不能将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给有效的发挥出来。
二、对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对策 要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制度进行建设和完善,同时加强对通信企业领导班子的民主监督:要想有效的民主监督通信企业的领导班子,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法人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在对领导班子进行考核的时候,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态度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等内容加入进去,从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通信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应该注意学习一些西方先进国家内部审计管理的成功经验,并且紧密的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能够满足本通信企业管理需求的道路,从而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要建设和完善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和制度:要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和条例,只有用法律的形式将内部审计制度固定了下来,才能够让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并且将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用法律的形式给明确出来;要制定和完善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并且将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细则也明确出来;将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结构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出来,从而让内部审计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只有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才可以有效的实现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待遇: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要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钻研,花费时间来完善自己,并且应该积极的探索能够适应新时期内部审计要求的工作方法。通信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的工作,从而为员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包括时间方面和资金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只有提高了工作的业绩,才能让企业的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同事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认可,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同时,通信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且将内部审计人员纳入升迁考核的优先范围;要保证内部审计在工资待遇方面和其他的财会人员持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并且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从事这项工作,这样就可以用独立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审计队伍来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行有效的保障。
明确思路,改进方式:通信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紧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作为审计的重点。在审计方式方面,应该改变过去的事后审计方式,采用事前和事中的审计方式,在事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在事中事后进行跟踪和监督,从而合理的评价通信企业的经济行为。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在审计方面颁发的法律有:针对国家审计的《审计法》、针对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而针对内部审计,只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由于其尚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致使人们对内部审计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内部审计的地位、作用都比不上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而减少对内部审计的关注,间接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地位的独立性的缺失。
2.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高,客观性得不到保证
(1)管理模式的多元化使内部审计机构地位比较卑微。内部审计机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监事会、率属于董事会、设在监事会、率属于财务总监、率属于总经理是我国现有的五种内部审计管理模式。这五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相对而言,内部审计机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监事会、率属于董事会这两种模式独立性较高。虽然如此,但是其独立性仍然收到人们的质疑:因为在国内得很多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企业的董事长兼任企业的总经理,参与了企业经营活动,使内部审计得独立性得不到保障。
(2)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对审计职能不了解或是了解不全面的领导人片面地把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定性为一个找企业麻烦的组织,把内部审计部门视为国家审计机关派来监视自己的“间谍”。这样的误解使他们带着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对待内部审计机构及其承担的工作,这不仅使内部审计为企业服务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还限制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发展,最终与国家建立内部审计的初衷背道而驰。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来看,绝大多数内审人员都是会计或管理专业出身。相对于审计这个对法律、英语、计算机等领域也具有高要求的行业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在应对复杂情况时,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不能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从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看,大部分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不高。我国是一个以经验作为重点指标来委任人员的国家,这样的经验主义理论导致现任的很多内部审计人员都是“元老”级人物。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审计经验,但在应对电子化和国际化问题时,因英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欠缺,会使他们表现得束手无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内部审计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直接受企业管理层的控制,当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有的审计人员往往采取明哲保身的做法,违背审计人员的工作准则,对企业的不法行为视而不见,以此讨好领导,保住自己的饭碗。
四、加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建议
1.制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客观的进行审计,发挥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作用,国家审计署应该制定并颁发一些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条文,对内部审计的执业范围、执业准则、执业道德等做出硬性规定。只有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审计机构的地位,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审计署颁布的法律条文为依据,制定适合本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
2.提高内部审计的双重独立性
(1)提高组织结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应该高于企业里的任何职能部门,以保证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审计范围、审计权限等不会受到限制。在现有的5种审计机构的管理模式中,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审计机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监事会这两种模式是提高审计部门组织结构独立性的最佳选择。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工作业绩来体现自己的实力,以实力赢取自己应有的地位。
(2)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提高可以采取三种方式:①实施内部审计人员国家委派制。由国家审计署建立相应的部门直接主管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工作;审计人员的聘用和解雇必须经过国家审计署相关部门的批准。在这样的制度下,内部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时可以排除领导层的干扰,不会害怕因发表了客观真实的审计结论而使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使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到较好的保障。②制定内部审计准则,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规定如果因审计人员没有遵循职业操守而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可以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法律责任,而不仅限于追究民事责任。③实行审计人员定期轮换制度。避免审计人员因长期从事同样的工作而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按经验行事,犯经验主义错误,造成审计事故。
3.合理配备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首先,从自身来看,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尽可能多参加一些培训、讲座,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使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新,站在信息的最前沿,使自己的工作方式不被社会所淘汰。另一方面,在配备审计人员时,应充分考虑这一职业的要求,吸纳对会计、审计、法律、英语、计算机、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所涉猎的复合型人才。
五、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中站稳脚跟,并且获得发展和进步,就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通信企业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在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问题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对这些的问题 ,既要有清醒的认识 ,又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这样 ,才能推动我国内审事业的发展 ,使内部审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燕君.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J].经济师,2011(04).[2]杨朋军.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3]贾广静.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世纪桥,2009(21).[4]齐磊.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0)
[5]童麒因.浅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6]刘玲.试论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3)
第三篇:如何认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如何认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 本文就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从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内部审计师精神状态的独立以及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现代企业制度催生的内部审计观念在如今的业界早已深入人心。查错防弊需要内部审计,评价绩效需要内部审计,就改善企业内部管理谏言献策,同样需要内部审计。但关乎内部审计生命的独立性问题却长期被忽视,以致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甚而成了橡皮图章,为不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我们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正确的认识,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概而言之,就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既不能与所审查的活动有利害关系,更不能是所审查活动的参与者。唯有如此,内部审计活动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最终取信于人。独立性的标准如下,如果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审计范围,实施审计计划、及报告审计结果时不受干扰,那么就是独立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取决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上,内部审计部门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主观上,内部审计师应当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
关于机构的独立性,大家的共识是,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取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审计对象的合作,并不受干扰地进行工作。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仅需要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而且需要审计机构积极工作,努力争取,以期达成一致
需要领导层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具体事项包括: 内部审计机构应对领导层中的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领导人负责。理想的情况是,审计主管对董事会或相关的治理机构报告工作,向首席执行官报告行政工作,以促进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掌握足够广泛的审计范围、领导人高度重视审计报告和建议,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内部审计机构有权出席、参加由高层或董事会举行的,与内部审计机构职责有关的会议。诸如:有关审计、财务报告、管理控制系统等会议。使董事会能与内部审计机构主管有直接交流的机会。以便请示、汇报、交换意见和商量问题。
内部审计主管由董事会任免。以加强其独立性。审计师个人的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应当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审计事项的判断不能服从于他人的意向,对审计结果不能作重要的有损审计质量的妥协。
为了保持审计师的个人客观性有几个具体的要求: 1.分派任务时应避免利益冲突和偏见,如有这种情况,内部审计师应该回避,要求另派他人。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师应实行轮换制。3.内部审计师不承担经营责任。如果高层领导采纳意见,作出决策,应明确那不是执行审计职能。
4.内部审计师不能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设置和操作,也不能参与系统程序的拟订,但可以在控制系统实施前进行审查和建议。
5.内部审计师在报告审计结果时要考虑损害客观性的各种情况。在提交审计报告之前,要对报告进行审查,以保证此项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6.内部审计师应当高标准履行《道德准则》。接受公司雇员、客户、顾客、供应商或有工作关系的人的酬金或礼物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审计工作所处的地位不能作为接受酬金或礼物的理由。如果有人提供数目很大的酬金或礼品时,内部审计师应立即向领导报告。
当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时,内部审计师应将损害的具体情况向有关方面披露,下列各种事项被认为会对独立性和客观性造成损害:
1.内部审计主管评价自己负责的工作。这种评价应由独立于内审活动之外的人员来做。如果内审主管去评价自己负责的工作,就是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严重损害。
2.内部审计师和借调或临时聘到内审机构工作的人员,在离开原岗位不到一年,就去评价自己原来负责的工作,也是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损害。但是,审计师为自己过去负责的运营工作提供咨询服务,不应被视为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损害。
3.内部审计主管委派的工作存在利益冲突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应向审计主管报告,另行委派其它审计师。否则就是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损害。
4.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使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 ⑴来自内部审计章程的限制。例如要开展某项审计工作,章程没有此项业务授权,由于审计师只能在章程授权的范围内去开展工作,一旦超越范围,就使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
⑵来自批准的审计工作项目计划的限制。一旦超出批准的计划,审计师就无权去查,使得要进一步查明的事项受到限制。
⑶来自必须实施的审计程序的限制。这不是说必要的审计程序可以不实施,也不是说必要的审计程序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而是说做完了这些程序之后,就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必需的预算去扩大审计程序了,从而限制了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发挥。
(4)来自批准的人员配置和财务预算限制。因为人力、财力资源有限,限制了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充分发挥。
在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审计主管应报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说明这些是非保证性审计活动,不能得出与审计有关的结论。如果是提供咨询服务则应在开始工作前,说明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的情况。
与独立的精神状态有关的,对内部审计师的要求包括应有的熟练性和职业审慎性。
内部审计师的专业熟练性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二是内部审计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内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准则包括4条原则。分述于下:
诚实
诚实是内部审计师与他人建立信任,使得他人信赖其专业判断的根本。这条原则包括4条行为细则:
1、审计师应诚实、勤奋和有责任感地执行他的工作。这是审计师个人品质的基础。不诚实就不能将职责和权限委托给他。不勤奋就可能增加错误、疏忽和误解。没有责任感就得不到他人的信任。
2、审计师应依照法律和职业要求进行披露。这一条有两点要求: 如果审计师了解到一些对审计工作重要的信息,他依照法律和职业的要求,负有报告该信息的责任。
如果审计师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判断,就不应该作出评价。
3、审计师不应有意参与违法活动,或有损于职业或机构信誉的活动。有意参与舞弊行为当然违反道德准则。如果不接受后续教育也被认为有损职业信誉,因为这与机构的长期利益相违背。
4、审计师应高标准地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遵守道德准则和实务准则。
客观
审计师在收集、评价和报告有关信息时,应坚持客观的态度。要依据相关的事实作出评价并形成判断。当他作出评价和判断时,应不受个人利益或其它方面的影响。客观原则亦有4点要求:
1、审计师不能参与那种损害其客观评价的活动。
2、不能从事与机构目标相冲突的事情。
3、不能接受损害其作出职业判断的任何物品。
4、要披露了解到的重要信息,以免被查事项被误解。保密
审计师应重视信息的价值和所有权。除非法律允许或有适当的授权,不能泄露获取的信息。这里有2点要求:
1、审计师应谨慎利用和保护在执业中获取的信息。
2、审计师不得将信息用来谋取任何个人利益,亦不得以任何违法的或损害机构道德的方式利用信息。
胜任
审计师应能胜任工作,具备完成职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条原则有3点要求:
1、审计师应不断更新为完成委托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2、开展审计服务时应遵守《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3、应不断提高专业熟练程度,改进服务质量和效果。职业审慎是内部审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所谓职业审慎是指审计师在复杂的环境下,能运用自己的专业技巧,识别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对故意做错、疏忽和差错、低效、浪费、无效、利益冲突和不正当行为保持警惕。对不恰当的控制系统提出改进建议。但职业审慎性不要求做到天衣无缝,把一切不法行为都查出来,也不绝对保证是否存在不法行为。所谓不正当行为是指,故意错报、漏报重要信息,伪造、篡改记录及其支持性文件,提交虚假财务报告,故意误用会计原则,盗用资产等。
职业审慎要求内部审计师能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拟定审计程序;对需要提供保证性服务事项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和建议;对不正当行为保持警惕。职业审慎还要求内部审计师评价现行的经营准则是否健全,并被遵照执行,对不完善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另外一个与独立性、客观性有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
内部审计机构拥有多种专业人员,但由于审计成本的限制,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专业人员。在缺乏开展全部或部分审计业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或其它能力的情况下,执行主管可以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以获得相关的建议和协助。最常见的是聘请外部专家寻求对法律、技术和各种规定要求的解释,例如对已完和未完工程量的计算,对土地价值的评估,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对舞弊的侦查等等。
外部专家可以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或内部审计机构执行主管来聘任。内部审计执行主管应对外聘专家的能力、独立性和客观性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应汇报给高级管理层。
在聘请前,应对外聘专家能力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是否持有专业证书和执照,是否有相关学科的学历和资历,职业道德和声誉是否良好。
内部审计执行主管应评估外聘专家与内审机构的关系,以保证外聘专家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评估的内容包括:外部专家在审计对象有无经济利益关系,与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层有无私人关系或专业关系,与被审活动有无关系,他是否正在为审计对象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以及他是否审计对象的外部审计师,有没有赔偿条款或优惠条件。
如果外聘专家是审计对象的外部审计师,那么应注意维护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当聘用服务的性质超出外部审计师服务的范围(即属于延伸审计服务)时,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就受到损害。
内部审计师在执业中应注意与外聘专家的协调。协调的目的是获取外聘专家工作的信息,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协调的方法可以采取签订业务约定书或签订审计合同的方式进行。协调的内容包括:提供服务的目的和内容,提供服务的具体覆盖面,可以接触的记录、人员和财物,服务工作应用的假设和程序,审计业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和监护权,审计过程获取信息的保密,以及外聘专家应遵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等等。
内部审计执行主管应评价外聘专家工作的恰当性,确认外聘专家工作是否取得充分的资料,以为其取得审计发现提出重要审计结论和建议提供合理依据。
如果内部审计主管在审计报告中要使用外聘专家服务所取得的成果,应事先取得外聘专家的同意,并在审计报告中说明。
第四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
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
摘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避免舞弊和浪费,这些不仅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理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改革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功效。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措施
1. 独立性的概念框架
1.1独立性的内涵
1.1.1实质上的独立性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行事,遵循客观和公正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1.1.2形式上的独立性
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外在表现,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后,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项目组成员没有损害诚信原则、客观和公正原则或职业怀疑态度。
1.2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1.2.1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互不隶属,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企业高层领导负责,或向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负责。
1.2.2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只能专职,不能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企业应当向审计人员适当授权,以使其能独立行使职权。
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1.2.3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就是实行专职审计监督和服务,不能经办企业的采购、生成、销售、财务等业务,只能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进行审计监督。
1.2.4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能够独立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取得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并在报告中披露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受任何个人或其他职能部门的干扰,能够独立、客观、公正的进行工作。
2. 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2.1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颁发了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按照法律规定,审计署审计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大决定人选,国家主席任免。组织上,审计机关隶属于行政系统,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由一个行政领导人负责,因而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提名和任选受到本级人民政府的左右和决定,严重影响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民间审计按照《注册会计师法》执业,但近年来的一些事件使注册会计师行业蒙羞,失去了信任力,使审计独立性受到质疑,也使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的权威地位受到动摇,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然而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没有专门、具体的法律规范,没有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这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地位上的巨大差异,在根本上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因此产生了两种后果:(1)内部审计人员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2)由于缺少行业规章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可操作性较差。
2.2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和前提,它是内部审计人员自主的开展工作的保证,是提高内部审计效果的基础。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设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指出,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
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主要有三种类型: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效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有保障。
内部审计归属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能够使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容易得到管理层和企业其它职能部门的支持和理解,有利于为经营决策提供服务。但是,由于内部审计是在企业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及经济待遇等都是由企业决定的,其独立性不可避免的受到管理层的制约。
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2.3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完整的独立性
根据《审计署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对内审人员的认识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由所在单位掌握,即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法人)直接领导下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和内部人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的客观性受内部因素影响较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在管理层领导下展开工作,不可避免的手管理层意志所左右,是内部审计人员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有些单位领导为了本单位、小集体或个人利益而不信任或限制使用坚持原则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依法办事的内部审计人员实施高压政策,迫使内部审计人员听其指挥。这些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导致内部审计无法客观公正地发挥监督评价职能。
2.4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有些单位未能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而兼职审计人员因为分管的其他工作本身任务重,致使内部审计工作只能挤出时间完成。这样,审计的人员、时间得不到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势必受到一定影响。其次,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电算化审计技术,处理复杂审计问题的能力较弱,也不太具备职业的预见性和对风险的敏感性;有时内部审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对不正当的企业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利用手中的权利送人情,甚至以权谋私,降低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威信。
2.5内部审计职能过于狭窄
中国现行的内部审计范围狭窄,主要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范围。从空间上讲,目前,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此外,从时间上来看,目前中国的内部审计绝大多数都是事后审计,几乎不涉足事前审计。少数涉及事前审计的,也仅仅是做做表面功夫,起不到任何作用。
3. 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3.1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
随着内部审计范围和职能的扩大,不仅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我发展和竞争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尽快抓紧制定、颁布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和法规,根据宪法赋予审计独立性的精神,由立法机关制定具体、明确的内部审计独立性规范,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具体可操作的行业、部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等,使内部审计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完善了,内部审计部门才能更好地依法开展工作,发挥其监督评价的作用。单位领导要重视内部审计,一个具
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备优秀道德品质和卓越才识的领导,能通过自身的德、能、勤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身边的干部和群众的行为,乃至影响社会风气,并能营造出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单位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也是这样,主要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劣。
3.2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实证研究表明,内部审计的效率与其独立性相关,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又与其隶属关系的层次相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取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制衡关系。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如何,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关系到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以及审计监督的力度。内部审计机构不能隶属于任何其他职能部门或与其他部门合并设置,而应该直接对单位中具有足够领导权利的领导人负责。有足够权力的领导人也使单位能对审计报告做出迅速的反应,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促进内部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就国际范围而言,内部审计机构通常知己隶属于企业董事会或总经理。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经营决策机构,拥有最高权威;总经理作为企业决策执行系统的最高领导,也拥有非常高的权威。实验研究还表明,在董事会或总经理领导下设立内审机构,有利于保持内审机构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可见,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中的地位越高,并且能与所依靠的领导保持该厂密切的联系,这样就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所以,为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企业应当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处于较高的地位,而且受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
3.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必须保持的一种独立的精神状态,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对有关审计事务做出判断时不能依附于他人的意向,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全然不受个人感情、偏见、舆论和利益的影响。为此,内部审计必须有专职的审计人员,不能由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会计部门人员兼职。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职权,完成规定的任务。为使审计人员保持审计中的客观性,必须切实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确保广大内部审计人员都遵守以诚信为基础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不提供虚假审计信息。加强内部审计组织管理,保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可采取这些措施:(1)内部审计部门应制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并在组织内部广泛宣传;(2)在确定审计项目、分派人员时应充分考虑潜在的利益冲突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偏见,不应该使内部审计人员处于他们无法或难以做出客观判断的环境之中;(3)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应实行定期轮换,以免可能因长期审计同一单位而导致客观性的损害。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勤奋,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提高其工作的熟练性、效率和质量。
3.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和竞争的激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也应该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精通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因此,会计0801 夏青
1081350121 首先,要制定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政策法规学习,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其次,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除了财务会计和审计知识以外,还要熟知经济、法律、金融、外贸、税收、统计、基建、企业管理及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业务能力;再者,定期轮换内部审计人员,避免因长期审计同一单位而导致客观性的损害。各主管单位应在工资福利待遇、升迁考核、工作硬件实施等方面多考虑内审人员,其待遇不应低于本单位的财会人员,以稳定内审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用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审计队伍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3.5内部审计外部化
内部审计外部化作为强化审计监督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也称为代理内部审计,即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来实施,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内审部门及人员与外审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内审控制,可称为内审外部化;二是企业不设内审机构,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合格机构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可称为完全外部化。内外审计的有机结合,既可以解决内部审计机构人手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有助于提高内审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过内部审计机构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两个方面来体现。我们应根据不同单位和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件:
【1】 马俊红.对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财经纵横,2010-05-02.【2】 童麒因.浅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贵州:贵州师范大学审计处,1001-733X(2009)02-0027-06.【3】 齐磊.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甘肃兰州:甘肃农业职业学院,2010年第10期.【4】 李莉,栾培明.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浅析.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5】 王在飞.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25.【6】 林敏.论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2010.【7】 王亚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改革措施.消费导刊,2009.
第五篇:浅议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
浅议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审计的重要性就显得越来越强。然而近些年来,我国频繁地出现了一些重大会计造假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我们对会计准则和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深思,同时也促进了民间审计组织对以后行业发展的分析和思考。审计组织只有具备较强的独立性,才能确保从业人员依法进行客观公正的经济监督,做出较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使社会有理由对审计报告的参考价值更加信服。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和独立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民间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
Shallow discussion our country folk audit independence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lk audit becomes stronger and stronger.In recent years, however, frequently in our country there have been some major accounting fraud event to a certain extent, caused us to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the folk audit independence,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audit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after analyzing and thinking.The independence of the audit organization only have strong, can ensure that the employe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o carry on the objective economic supervision, make the high quality audit services, make the society has more convincing reason to reference value to the audit report.So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independence and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will to our country carries o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folk audit independence and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Key words:
The folk audit;Independence;Influencing factors;
目 录
一、民间审计的必要性与独立性现状.........................4
(一)民间审计的必要性..........................................4
(二)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现状...........................................................5
二、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因素.........................6
(一)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方式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6
(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7
(三)审计人员的自身素养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8
(四)其他因素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法律执行力..............8
三、增强我国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必要方法.....................9(一)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强化独立审计的意识.............9(二)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推行会计师事务所强强联合...........10(三)推行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提升相应的业务技术..............10(四)其他增强我国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具体措施.......................11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词..................................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议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
在企业财务的报告中,对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和经济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即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当企业外部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时,对于外部人无法掌握到的信息,管理层可能会为了某种目的不披露这些信息,或者选择通过操纵这些信息为自己谋求利益而粉饰报表。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包括企业所有者在内的外部人的利益造成损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对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注册会计师作为外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管理层的财务报告进行独立的审计,可以从专业角度为外部人的经济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提高财务报告可信度,同时也能对企业管理者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如果没有独立性,那么就无法有效保正审计工作应当产生的意义和作用。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造假大案的相继曝光,甚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自2001年以来, 美国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等公司财务报告欺诈屡见不鲜,这一系列财务舞弊事件的频频发生都凸显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陷带来的危害。审计独立性的缺失所带来这些危害值得广大社会人深入思考。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深入的对审计独立性进行研究,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对这些现实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试着对影响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因子进行初步分析,进而对如何加强民间审计的独立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民间审计的必要性与独立性现状
(一)民间审计的必要性
审计当事人之间的某些利益关系很复杂,这些复杂的关系影响了民间审计的独立性,进而早晨民间审计的社会影响被削弱了。
目前社会上普遍的观点将民间审计仅仅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是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结果。当经营权与所有权独立发挥作用时,财产所有者对经营者拥有监督的权利依然存在 , 不仅如此,这种分离还可以把审计权从监督权中委托给第三方去行使。因此致力于由业主委托对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验证的民间审计事务所就应运而生。由于运营商的利益不同于业主的整体利益,这种差别将导致审计委托人的主要角色与理想角色脱轨, 进而导致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见,独立的第三方,也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外的民间审计是审计业主与被审计者共同的需求。这也是独立的民间审计从起源上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现状
1、会计师事务所的普遍现状。
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312家,个人会员共有20多万人,其中,注册会计师99102人,非执业会员10256人。在对事务所综合评价信息中,前百家业务收入超过一个亿的只有45家,其中,超过五个亿的有14家,超过十个亿的有12家,超过二十个亿的有6家。由此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普遍偏小,处于“散、乱”状态。所处理的业务多数以地区业务为主,因此能够为其提供大部分收入的几个主要客户对于这些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客户数量较少,绝大多数还没有能力独立承担对大中型企业的审计工作。所以只要失去其中某一个客户就会对事务所总的收入造成较大的损失,从而导致了事务所对客户的依赖性增加。其审计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审计意见就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
2、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业务的现状
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要求信息的多样化水平不断提升,这样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凭借其专业知识能够提供种类更多的服务,包括代理记账、担任顾问、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设计等等。随着非审计活动提供的服务逐渐增加,使之逐渐成为公共会计公司相互竞争的关键。失去某一位客户所带来的非审计业务的收入,就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造成损失将不断增多。这些潜在的损失将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依赖性再一次增强,以至于为了留住客户从而保留其带来的丰厚收入的非审计服务就出现了。这些服务对客户的某些要求进行妥协,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产生严重影响。
3、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规章制度的现状。
近年来,一些规模偏小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并,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规模水平并提升了自身实力,改进执业技术水平。这些事务所通过强强联合、规模化经营来得以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大部分事务所的联合,仅仅只是简单的人力和物资的合并。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规模水平有了一定的扩大但其内部缺乏质量控制,自律机制并不不完善,导致事务所内部缺少凝聚力,管理行为不规范。此外,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仍然存在着落后的管理理念,管理宽松,纪律不严,系统逃避等现象。许多事务所的管理体制是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的,内部治理激励机制在对会计师加以约束的同时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部分注册会计师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其违规的事情的发生,致使很难保证公司的审计服务的质量及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这就使得事务所工作人员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保障。
4、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方式现状。
目前我国现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的付款方式是由委托单位来支付。即被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由通过一定的渠道委托其进行审计业务的委托授权机构来付款。从现行支付报酬的方式来看,向客户收取审计服务费是审计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就是说按国家规定,企业所进行一年一度的报表审计,将委托给会计师事务进行完成并独立支付审计费用。可见,这种收费制度下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了。
二、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工作是为相关企业提供审计服务,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供投资人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投资决策参考。由于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方式缺乏经济承担责任,规模普遍偏小对客户依赖性强,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欠缺及审计法规不健全,监管也不太规范,从而使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缺乏信任。
(一)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方式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在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方式中,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是主要两种方式。其中大部分由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组成,而合伙制还不到 15%。特殊的业务性质使会计师事务所难以以个人独立法人的资格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如2014年事务所情况所示:
表1 2014年部分省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方式情况表
单位(家)省份 北京 天津
合伙制 64 15
有限责任制 314 91
总数 378 106 河北 湖南 上海 江苏 云南 山东 吉林 山西 浙江 河南 广东 湖北 38 22 32 20 52 44 36 40 24 32 18
224 401 253 511 048 334 230 360 280 403 254 310
247 439 275 543 428 386 274 396 320 427 286 328 由上表看出,有限责任型会计师事务所占有主导地位,这样的组织形式,降低了会计师的个人风险责任。另外少部分就是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这种组织形式下,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风险最大。从风险上来看,当审计收益与审计风险严重脱节时,会计师事务所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对职业道德和执业质量的约束和保障,而使审计独立性遭到了破坏。
(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2014年我国会计事务所主要集中在20人以下的规模体制下,且这一偏小规模的会计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靠审计业务来支撑。如下表所示:
表2 2014年不同规模体制下的事务所的数量
表3 2014年不同规模体制下审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由于我国大部分会计事务所规模偏小,会在经济上会对大客户产生很大的依赖,影响了正常的审计业务规划,导致自己难以发表客观、公正地的审计意见。同时事务所为争取审计的业务,把职业道德抛在身后,也就很容易被收买。通过一些不正当的联络方式,使审计工作在一开始就埋下了不正当的定时炸弹。从而也就失去了竞争的公平性。整个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将被这种恶性竞争严重动摇,一个不规范的审计结果就很自然的出现了,同时也使审计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目前在短期内还难以形成民间自律机制,使整个审计行业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有所缺失,从而降低了审计信息的可信性,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独立性缺失。
(三)审计人员的自身素养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选择权主要由被审计单位掌握着,审计人员在审计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处于越来越明显的状态,这也与目前审计市场的主流相符。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日趋完善,人们对金钱的崇拜更加盲目。直接导致部分审计人员抵制不住诱惑,在个人的利益面前放弃了自己的职业操守,把职业道德抛之脑后。会计师为了避免自己被公司解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被审计单位。为了满足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帮助客户提交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彼此之间协同造假。使审计工作完全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意识,也就使其发表客观、独立的审计意见的职能丧失了。由此审计的客观公正性便受到了攻击,这直接毁坏了审计应有的意义和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这样的结果便是是破坏了投资人的利益以及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的稳定,甚至于对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行业发展也造成了很强烈的动荡。
另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工作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除少数具有专业素养外,大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和必要的现代会计知识。并且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判断能力也有所欠缺,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被受托审计公司所提供的内部操控的数据。正因如此就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工作,影响了审计业务的独立性,自然难以形成可参考性强的审计意见。换句话说,当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了影响,自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四)其他因素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法律执行力
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和相关法律条例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没有详尽的规定,在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造假处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造成注册会计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多次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没有法律法规来使得审 计工作得到规范,这样让人钻空子的行为就很易发生,从而难以保证对审计独立性的坚持。
目前我国的监管制度对审批看的很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监管的重要性。监管负责人存在多种形式,政策没有力度,使得由于审计造假而获得的获得的非法利益比其损失大很多。从而导致会计师市场上作假行为频频出现,审计行业中竞相降价的非正常现象。不到位的管理机制致使事务所的独立性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该审计业务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可信度。由此可知,如果不加强对违规人员的惩罚,尽快建立严厉的监控体系,部分从业人员就会为了获得巨额的报酬,而轻视了存在的潜在的危险。我们必须对因缺失审计的独立性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加以规范。
三、增强我国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必要方法
(一)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强化独立审计的意识
就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机制看来,社会上一些相关的从业人士都认为应将现有的有限责任制转变为合伙制。这是因为有限责任制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明显缺陷,这些缺陷表现在有限责任制降低了风险责任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同时使得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明显被降低了。而合伙制会计事务所在某些方面有其意想不到的优势,其优势表现在在共同利益的驱动和风险的牵制下,能够进一步促使事务所对专业的发展加以强化,从而使得事务所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就使得事务所抵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每一种制度都有其不理想的一面,合伙制也不例外。这种组织形式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能够忽视的问题,从一个地区跨到另一个地区,从一个国家跨到另一个国家的大型事务所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②由于合伙制最主要的是要讲究团结,在执业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无论哪一个合伙人犯错或存在一定违规操作等都可能给整个会计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更有甚者会使会计事务所一日之间土崩瓦解,致使其面临破产的命运。
由此一种特殊的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其最明显的特征就除非合伙人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不当执业行为。否则合伙人只需承担有限的责任。即由其合伙人不当的操作过程对公司所产生的损失,无过失合伙人仅以自己在事务所的资产为限来承担责任,不需要承担其它的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不仅吸纳了 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普通合伙制的优点而且还避免了以上两种方式的缺点,更有利于对审计业务的独立性的加强。
(二)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推行会计师事务所强强联合
团结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一句简单的话折射出一个简单的道理。相当一部分有关于此的文学研究认为,规模偏小事务所抵制来自外部的压力没有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那么有利,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由于跨地区、多元化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因其有比较大的规模体制,而拥有较多的客户量与相应的较大的业务量,这就使得与不报告舞弊行为而付出的信誉代价远远大于由于损失某一客户而造成的代价。从某一个方面就体现出有较大规模的事务所其审计的独立性较高。为解决提高审计独立性这一问题,可以让那些抵御外部压力能力比较小的小规模的会计师公司之间彼此合并,或者采用利用具有较大可行性的控股的方式来壮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能力进行彼此联合。但事务所之间的合并并不是人力和物资的简单的结合,与做大相比,做强就显得更加重要。事务所之间强强联合的重心主要在于创建一种核心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是那些竞争对手很难效仿的去能力。
为了改变目前国内审计的现状,增强其抵抗来自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提高审计的独立性,需要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部分合并与调整,使其发展成为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会计师事务所。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其特有的优势在于,事务所有更多的客户资源,更有能力对客户违规的行为加以控制。并且大型公司拥有更加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和质量保障系统,这样便更有利于提高审计业务完成的水平,对保护审计业务的持续有效更加有利。通过整合小规模事务所,有利于更好地评估和控制客户的审计风险,使得的一些问题得以解决。以此来达到提高后续审计质量的目的,从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最终使得事务所的收入得到增加。
(三)推行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提升相应的业务技术
诚信不仅仅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更是审计工作者的从业之根本。一个审计人员的诚信程度就代表了相应的遵守道德规范的程度。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还普遍存在一些如业务技术没有形成规范的机制,并且职业管理能力与方法不够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在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过程中,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很普遍,比如会计师事务所之间通过价格战争来争取客户,为提高竞争力不 顾报告成果进行盲目的不良手段的竞争,而对于外界的影响和压力不能保持应有的严谨准则和自己的独立性,甚至违心出具可信度比较低的的审计报告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通过强化职业道德约束力,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和规范,来强化会计审计工作人员不受利益熏陶,违背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有损于审计独立性的行为。不仅如此,注册会计师还应努力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并掌握技术专业知识等,不被书本上的理论甚至是过时的理论所束缚。提高审计从业人员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使得从业人员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能够指出被审计单位用虚假数据掩盖的真实数据。这样可以从基础方面做起,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仅使得独立审计的高效、客观性得到保障,而且对独立审计的公正性也加以保障。(四)其他增强我国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具体措施
1、推行行业自律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产生的必然条件。在会计服务市场激烈竞争下 完善会计市场,改进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的竞争机制,将审计需求的社会环境培育和改善成高质量的环境。只有更加规范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才能加强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得审计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在我国现行的会计行业中多种监管组织并且行政力度不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提高有效的行业自律性就迫不及待了。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严厉的、明确的制度和机制,来规范事务所从业人员的造假行为,让其知道因造假而付出的代价要远远大于其所得。只有这样严厉制度,才有可能让注册会计师行业造假的现状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的同业互查制度,产生一种内在牵制机制,使事务所之间能够彼此监督。在某一时间段内对事务所内执业人员进行强制性检查,使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加以信赖,从而避免因竞争压力而给民间审计独立性带来的损害。另外建立专门的部门来制定审计服务费用标准,再将收取费用转交给被委托的公司。专门的部门应切实维护劳雇双方的利益,从而维护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加快有关审计独立性法规建设
正是由于我国审计工作开展的比较晚,所以才使得与审计有关的条例和法律起步较晚。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现在我国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不够详尽,而且相关部门的行政强度不高和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也不是很 强。所有这些都对审计的独立性构成了一定的不利作用。因此,当前我国现行的独立审计规章制度急需大力修缮,并急需对相关从业人员独立性的调查研究大力开展。另外,社会公众应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要进一步提高。
要想进一步推进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守合法公正的基本原则,就必须将这些准则做足够的完善。并且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能力的提高及对注册会计师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和服务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同时,要加大对事务所联合造假的处罚力度,为审计工作的实质上独立性提供一个文明公正的法律环境。针对目前的现状,提高违规成本是改善目前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法律责任的实施,并加大对注册会计师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事务所从业人员的违规成本。这些有效途径将会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会使事务所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得到有效的解决。
3、加强行业监管和执法力度。
一件很完美的东西,如果没有实用性,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这就说明无论法律体系是多么的完善,如果不加强有效的执行力,那也失去了法律存在的意义,其应有的作用也很难得以发挥。
为了让法律法规其应有的意义充分发挥,就需要国家各个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及各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在对审计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要依法进行严厉打击。一但有违规行为被查实,不仅要对当事人受给予相应的处罚,而且也要对其所在的事务所给予一定相当的处罚,以此来增强审计工作独立性。同时,政府或相关监管机构有必要引入相关的监控体系,这一做法将会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起到一定的监督监控作用。只有会计事务所的监控组织更加明确,才能使得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作用。还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要明确审计单位与委托单位之间的责任区别,使得各部门各司其职,不让他们觉得会有机可乘。并在此基础上不定时的对一些由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一定范围的随机检查,特别注意的是影响审计工作独立性的相关财务报表。以此从根本上预防注册会计师由于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受业主的摆布,作出相关违规操作的行为,从而使得审计在实质上的独立性得到一定程度上保障。
结束语
在现代审计过程中,工作的独立性不仅是审计从业人员的立业之据,而且是民间审计的精髓之所在。事务所审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如果放弃了必要的独立性,那么就无从谈起其审计质量的公平与客观了。民间审计能否坚持独立性,不仅关系到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通俗的讲就是说如果。事务所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其应有独立性,那么审计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其所提供的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将会大大的降低。这些有偏差的审计信息将会误导那些信息使用者,使这些使用者做出的决策是不准确的,从而导致经济的损失。进而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杂乱,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民间审计的根本特性是独立性,要想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那么审计的独立性就显得相当重要。同时,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独立性是该行业得到社会大众信赖的的必要条件,也是审计结果真实可信的重要保障。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普遍道德水平等因素也会对独立性造成很大影响。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影响的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独立审计工作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独立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之,独立性会随着审计过程的发展而改变,这就说明它是一个综合的,运动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民间审计的独立性也会有所差异。相关人员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用进步的眼光去审视它,用实际行动去化解它,只有这样我国审计行业的明天才能更加光明与灿烂。
参考文献
[1] 曹靖宜.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思考[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 叶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研究[J].经济师.2003(03)[3] 王燕.关于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家教世界,2012,14:95-96 [4] 浦红芳.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D].苏州大学 2004 [5] 刘冬荣,刘迈程.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及其改进对策——银广夏业绩造假案的启示[J].事业财会.2002(05)[6] 李宏彦.浅议独立审计的独立性[J].中州审计.2004(09)[7] 林钟高等著.独立审计理论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 [8] 王广明等著.中国独立审计[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9] 杨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治理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 2004 [10] 李海燕.论民间审计的独立性[J].财会月刊.1998(08)[12] 王楠.浅析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04)[13] 梁万,何劲军.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8(04)[14] 王昕.民间审计独立性背离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05 [15] 邓向华.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J].事业财会.2002(05)[16] 韩丽荣.再认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J].中国审计.2003(Z1)[17] 吴玉霞,赵恒,林绍贵.浅议民间审计的独立性[J].中州大学学报.2003(04)[18] 胡娜.论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提高[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19] 张伟.非审计服务对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20] 武国强.民间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