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化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模拟试卷6
1、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 错
2、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对 错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对 错
4、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对 错
5、有效的工程抢修抢险应以控制事故,减少损失,以达到更加安全为目的。
对 错
6、有关单位应当适时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对 错
7、安全监管监察和有关部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对 错
8、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对 错
9、《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职工应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及时报告认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对 错
10、用人单位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 错
11、职业接触超过卫生限值是诊断为职业病的必要条件。
对 错
12、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工作,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对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有阀门的可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对 错
13、使用供风式面具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供风设备。
对 错
14、毒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时,应及时整改复测。
对 错
15、压力容器或管道在正常压力下运行时,泄放装置保持严密
对 错
16、计算液化气体气瓶的充装量,由于气瓶余气(余液)重量相对而言比较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对 错
17、烘炉的目的是防止潮湿的炉膛和烟道墙壁骤然接触高温烟气产生的裂纹、变形、甚至坍塌事故。
对 错
18、爆破片一般应与容器的液相空间相连。
对 错
19、在进行登高作业时,石棉瓦、玻璃钢瓦上应垫上脚手板。
对 错
20、压力容器爆破时所能释放的能量与它的工作介质的物性状态没有关系。
对 错
21、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对 错
22、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对 错
2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对 错
24、中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必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对 错
25、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 错
26、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对 错
27、新建的生产企业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对 错
2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对 错
29、利用山势装设的远离被保护物的避雷针或避雷线,也可作为被保护物的主要直击雷防护措施。
对 错
30、雷暴日是衡量雷电活动频繁程度的电气参数,一般平原较山地雷暴日多,我国的南方比北方雷暴日多。
对 错
31、在爆炸危险环境中,良好的通风装置能降低环境的危险等级。
对 错
32、在使用高压验电器时操作者应戴绝缘手套。
对 错
33、绝缘体上较大的静电泄漏主要是其表面泄漏。
对 错
34、生产单位出厂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上必须加贴标准的安全标签,出厂的非危险化学品可以没有标志。
对 错
35、严禁在油气区内使用有色金属进行敲打、撞击作业。
对 错
36、贮罐收料时可以直接从贮罐上部注入。
对 错
37、任何场所的防火通道内,都要设置防火标志。
对 错
38、动火分析的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对 错
39、在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
对 错
4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补充作用的要素。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对 错
41、按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分为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高闪点液体。
对 错
42、铁路可以办理剧毒品的发送业务。
对 错
43、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可以同库储存。
对 错
44、装运危险货物的罐(槽)应配备泄压阀、防波板、遮阳物、压力表、液位计、导除静电等安全装置。
对 错
45、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对 错
46、输送腐蚀性物料的管道应该埋地敷设。
对 错
47、爆炸危险场所是指能够散发出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并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对 错
48、容器内的液体过热气化引起的爆炸现象为化学性爆炸。对
错
49、抗溶性泡沫不仅可以扑救一般液体烃类的火灾,还可以有效地扑救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火灾。
对 错
5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
对 错
51、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变化趋势等。这在应急演练中属于()。A、观测 B、事故监测 C、测试
52、()根据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演练现场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工作,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收集演练评估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A、演练评估人员 B、演练模拟人员 C、演练观摩人员
53、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辨识各类()及其原因和机制。
A、危险因素 B、事故因素 C、事故评价
5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维护、检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产装置,必须事先制订维护、检修方案,明确(),确保维护、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A、救护措施 B、安全措施
C、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
55、下列对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危害知情权和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B、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C、要求单位安排职业病患者回家疗养
56、锅炉运行时,水位允许的变动范围,一般不超过正常水位线上下()mm。
A、75 B、100 C、50
57、安全泄放系统是由泄放路径和()构成的。
A、泄放装置 B、爆破片 C、泄放口
58、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的构件不允许发生()变形。
A、塑性 B、弹性 C、刚性
5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A、1 B、2 C、3 60、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A、环保 B、安全 C、消防
6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与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人口密集区域等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A、重大危险源 B、一定规模 C、环境危害
62、下列()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
A、带电积云 B、云层带电量 C、大地突出物形状
63、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按()处理。
A、无电 B、也许有电 C、有电
64、在正常时不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设备上采取措施以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是()。
A、增安型 B、本质安全型 C、无火花型
65、对照《危险货物国际海运规则》包装类别特性的描述,将易燃固体分为()个危险级别。
A、2 B、3 C、4 66、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以防静电。
A、普通工作服 B、合成纤维工作服
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68、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原则。
A、因果关系 B、预防 C、安全第一
69、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这体现了对()原则的运用。A、反馈 B、封闭 C、整分合
7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理化特性”一栏内容不包括()。
A、PH值 B、外观与性状 C、成分组成
71、在易燃易爆系统抽加盲板时,还要保持系统(),防止空气吸入。
A、正压 B、微正压 C、负压
72、在毒性气体浓度高,毒性不明或缺氧的可移动性作业环境中应选用()。
A、单管式防毒口罩 B、双管式防毒口罩 C、供氧式呼吸器 73、2005年7月19日,某地一化工有限公司所属分装厂,分装农药。由于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几名临时招聘的女工在倒装农药时,先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相继被送到医院。因抢救及时没有人员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因该公司招聘人员应当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对 错
74、某化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功能演习,为增强演习的效果,演习前开展了培训。重新复习了工厂的应急预案,让所有人员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自身的责任,并且知道自己在演习过程中应该向谁汇报、对谁负责。此外还将演习的程序、内容和场景开展了全员培训。2005年3月某日进行演习,当天天气情况是晴,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6℃,风向北风3至5级。根据上述描述,该厂演习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时,事故指挥中心应该设在事故现场的下风向。对 错
75、某厂生产一种有机产品,须在高压釜中进行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外加热),釜内物料分解,气体要及时放空,保持一定压力,生产一直正常稳定。有一次,操作工没开启放空阀,班长未检查,投料升温后,釜内压力剧增,釜上的防爆设施失灵,一股有毒气体从高压釜法兰处冲出。当场有几人中毒晕倒,强大气流又将装有溶剂的储槽玻璃计量管冲坏,大量溶剂流出,引起火灾。临近几个储罐发生连环爆炸,一些溶剂从排水沟流入江河,造成严重水质污染。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该厂存在玻璃计量管没用金属套保护等缺陷。对 错
76、某炼化公司炼油三部裂化系列按停工网络开始降温降量,分馏系统也作相应调整,作为装置冲洗油的塔减二线量相应减少。班组按停工方案引外来低氮油(柴油组分)做冲洗油。14时左右,班长王某、外主操俞某、周某一起到装置边界处改流程,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就进行引油操作。在打开边界处两道阀门后,低氮油从第二、第三道阀门之间的放空阀喷出,遇附近高温蒸汽管线起火,王某被烧成重伤。根据上述事实,低氮油从处于开启状态的放空阀门喷出,遇附近裸露的蒸汽阀门、“8”字盲板等高温部位而起火不属于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对 错
77、某厂生产一种有机产品,须在高压釜中进行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外加热),釜内物料分解,气体要及时放空,保持一定压力,生产一直正常稳定。有一次,操作工没开启放空阀,班长未检查,投料升温后,釜内压力剧增,釜上的防爆设施失灵,一股有毒气体从高压釜法兰处冲出。当场有几人中毒晕倒,强大气流又将装有溶剂的储槽玻璃计量管冲坏,大量溶剂流出,引起火灾。临近几个储罐发生连环爆炸,一些溶剂从排水沟流入江河,造成严重水质污染。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该厂在工艺操作存在放空阀未开启,班长没检查等安全操作错误,间接导致该事故发生。对 错
78、某化工厂大检修前,由某单位安装处在装置东面17m外空地上对新制成的重叠式换热器进行气密性试验。换热器每台有40个螺孔,在试验时换热器B装了13个螺栓,换热器A装了17个螺栓。试压环比原封头法兰厚47cm,试压环装上后仍用原螺栓。螺栓与螺母装配时两头不均匀。试压过程中,换热器(B)试压环紧固螺栓拉断,螺母脱落,管束与壳体分离。重4t的管束向前冲出8m,把前方黄河牌载有空气压缩机的汽车大梁撞弯,冲入车底,整台汽车被横推移位2~3m;重2t的壳体向相反方向冲出,与管束分离后飞出385m,碰到地桩停止;换热器A、B连接支座螺栓剪断,连接法兰短管拉断,重6t的换热器A受壳体断开短管处喷出气体的反作用推力,整个向东南方向移位8m左右,并转向170°。现场共有9人,4人不幸死亡。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该厂操作人员严重违反《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关于“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时,各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的规定,导致事故发生。对 错
79、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单位安全管理不严
B、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C、厂方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80、某焦化厂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这样既抑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订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根据上述事实,该厂工人在接触煤尘后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是()。A、职业性皮炎 B、尘肺 C、职业性眼病
81、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产品警示标志。
对 错
82、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对 错
83、企业与施工承包商签订了安全协议,施工人员发生事故与本企业无关,不需要对其作业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对
错
84、对于规模较小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考虑到其实际承受能力,可以不建立常设的应急救援组织,也不需要应急救援人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对 错
8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频次为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对 错
86、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只要按照职业卫生要求设置了有效通风装置,作业场所和生活场所可以不分开。对 错
87、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安全部门的事,领导只要提供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就行了。
对 错
88、发生化学事故后,首先应迅速将警戒区内无关人员集中,以免人员伤亡。
对 错
89、采取有毒、有腐蚀性、有刺激性的样品时,人应站在下风向侧面。取样后,应将阀门关严。
对 错
90、从事两种特种作业的人员,只要参加其中一种的特种作业培训与考核,即可上岗操作两种特种作业。
对 错
91、同一厂区内的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的布置必须适用同一标准的规定。
对 错
92、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导致人身伤亡的。
对 错
93、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区域内的建筑物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爆炸物品厂房之间的安全距离是根据爆炸产生的()确定的。A、冲击波 B、地震波 C、碎片飞散距离 94、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的参与和培训。
A、各部门技术人员 B、全员人员 C、主要负责人
95、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A、危险 B、危险度 C、危险源
96、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根据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控制措施。A、安全监测监控体系 B、信息网络系统 C、预警系统
97、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A、继续使用 B、维修后使用 C、报废
98、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A、56 B、72 C、24 9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其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传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100、危险化学品单位在完成重大危险源应在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A、市级 B、省级 C、县级
第二篇:危化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模拟试卷3
1、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对 错
2、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对 错
3、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与职责主要包括: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对 错
4、应急预案的编制可以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对 错
5、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对 错
6、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对 错
7、应急演练是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对 错
8、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对 错
9、高毒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经治理,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对 错
10、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结束作业时,应将其使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存放、穿戴到非高毒作业区域。对 错
11、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对
错
1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加强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对 错
1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如实申报存在职业中毒危害项目。对 错
1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对 错
15、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没有固定的安装和使用地点,主要用于盛装气体和液体的一种盛装压力容器。
对 错
16、锅炉工作压力越低,汽、水重度差越小压力越高,汽、水重度差越大。
对 错
17、管道系统进行吹扫时,不需要设置禁区。
对 错
18、气瓶实行固定单位充装制度,气瓶充装单位只充装自有气瓶和托管气瓶,不得为任何其它单位和个人充装气瓶。对 错
19、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对 错
20、抽加盲板允许带压进行。
对 错
2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不用进行安全评价。
对 错
22、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对
错
23、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对 错
24、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对 错
2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对 错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企业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对 错
2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对 错
28、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对 错
29、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必须大于等于配电线路电压。
对 错
30、漏电保护装置可以用于检测和切断各种一相接地故障。
对 错
31、雨天穿用的胶鞋,在进行电工作业时也可暂作绝缘鞋使用。
对 错
32、为保证安全,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选择的额定动作电流越小越好。
对 错
33、保护接地的作用是限制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使其不超出安全范围。
对 错
34、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动火作业都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对
错
35、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小,则此物质越危险。
对 错
36、液化气罐区及贮罐的安全防火要求比汽油罐区及贮罐还严格。
对 错
37、在进行物料粉碎时,最易产生的点火源是物料中掺杂有坚硬的铁石杂物,在撞击或研磨过程中能产生火花。对 错
38、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内,通风气体可以循环使用。
对 错
39、爆炸品与其他非爆炸品严禁混储混运,点火器材、起爆器材与炸药、爆炸性药品以及发射药、烟火等其他爆炸品可以共同储存和运输。对 错
40、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通排风系统可不考虑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对 错
41、泄漏或渗漏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
对 错
42、有毒品不溶于水时,人体的中毒可能性就很小。
对 错
4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爆炸品的安全标志。
对 错
44、为保证爆炸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必须根据各种爆炸品的性能或敏感程度严格分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对 错
45、氢气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可以设在仓内。
对 错
46、为防止金属零件落入设备内发生撞击产生火花,应在设备上安装磁力吸附器,以清除混入物料中的铁器。对 错
47、对于盛装过易燃液体的桶或罐或其他容器,动火补焊前,必须用水蒸气或水将其中的残余的液体及沉淀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分析合格。对 错
48、在化工生产中,原料、成品的质量是保证防火安全的重要条件。
对 错
49、佩戴防毒面具作业完后需要转移至安全环境方可将防毒面具摘掉。
对 错
50、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同类物、同系物的技术说明书可以相互替代。
对 错
51、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A、要素审查 B、内容审查 C、形式审查
52、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合理的(),避免横穿危险区域。
A、撤离路线 B、撤离时间 C、撤离地点
53、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根据燃烧物的具体性质,选用合适的()扑灭火灾。
A、灭火剂 B、清洗剂 C、洗涤剂
5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A、培训
B、职业健康检查 C、身体检查
55、下列属于职业危害中物理危害的是()。
A、电离辐射 B、细菌 C、有机粉尘
56、起重机械当载荷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量的()%时,超载限制器应能发出提示性报警信号。
A、100 B、105 C、90
57、锅炉水位低于仪表下部可见边缘,或超过的最高可见水位以上时,必须进行()。
A、封炉 B、停炉 C、紧急停炉
58、下列物品中,()可以与氧气瓶同车运输。
A、油脂 B、可燃气体气瓶 C、氮气瓶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A、安全评价 B、安全验收 C、安全条件论证
60、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应当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许可证。A、使用 B、生产 C、经营
6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A、预防、遏制 B、预防、减少 C、预防、控制
62、固体粉碎和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起电。
A、破断 B、接触 C、电荷迁移
63、雷电放电具有()的特点。
A、电流大、电压高 B、电流小、电压高 C、电流大、电压低
64、下列()是防止雷电波的防护装置,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压电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A、避雷线 B、避雷针 C、避雷器
65、气体测爆仪测定的是可燃气体的()。
A、爆炸下限 B、爆炸极限范围 C、浓度
66、高压下存放的乙烯、乙炔发生的爆炸属于()。A、物理爆炸 B、简单分解爆炸 C、气体混合爆炸
67、()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基层技术人员
68、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A、个体防护 B、避难 C、救援
69、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必须具备适合储存方式的设施: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的外部区域内的储存方式。这种储存方式属于()储存方式。A、隔离储存 B、隔开储存 C、分离储存
70、制冷过程中载冷剂pH值应保持在7.5~8,酸性太强时,可加()中和。
A、氨 B、水 C、苛性钠
71、可燃易燃气体,电器,仪表,珍贵文件档案资料着火时,扑火应用()。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72、高压下存放的乙烯、乙炔发生的爆炸属于()。A、复杂分解爆炸 B、简单分解爆炸 C、气体混合爆炸
73、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13.72MPa、额定蒸发量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3.2MPa、体积13.9?。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该厂特种作业包括焊接、气割、厂内机动车(叉车)驾驶等。对 错
74、某化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功能演习,为增强演习的效果,演习前开展了培训。重新复习了工厂的应急预案,让所有人员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自身的责任,并且知道自己在演习过程中应该向谁汇报、对谁负责。此外还将演习的程序、内容和场景开展了全员培训。2005年3月某日进行演习,当天天气情况是晴,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6℃,风向北风3至5级。根据上述描述,该厂演习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时,事故指挥中心应该设在事故现场的下风向。对 错
75、某公司新建一个大型储罐,罐体内壁须涂刷耐腐涂料,为了节省,施工单位更换防腐漆稀料,用闪点低、易挥发有机溶剂替代。罐体内只有两个人工出口,无通风设施。使用普通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刷漆防腐作业接近尾声时,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在贮罐内进行涂装作业过程中,不能使用普通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对 错
76、某化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功能演习,演习计划将盛有丙烯腈的储罐运到这片空地,但是为了防止演习发生意外事故,储罐只剩余约1/5体积的丙烯腈。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该厂演习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时,可以使用真正的有毒化学品。对 错 77、2007年3月27日14时23分,京沈高速公路辽中段610km处,一辆高速行驶的黑色桑塔纳轿车,撞上前方正在行驶的一辆货运槽车尾部,车上装有24吨丙烯腈,大量的液体喷涌而出,不仅被困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且数百辆车经过出事路段,附近还有上百名农民正在劳动,情况十分危急。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对 错 78、2011年1月某公司1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轻伤,事故未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直接原因为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重沸器壳程下部入口管线上的低点排凝阀,因固定阀杆螺母压盖的焊点开裂,阀门闸板失去固定,阀门失效,脱乙烷汽油泄漏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喷射产生静电发生爆炸。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石油化工装置可能存在的点火源除了静电外,还包括明火、电火花、高温表面等。对 错
79、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13.72MPa、额定蒸发量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3.2MPa、体积13.9?。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根据上述情况,该厂特种设备不包括()。A、发电机 B、电动葫芦 C、锅炉 80、2004年4月15日下午,处于主城区的某市化工总厂氯气分厂工人操作中发现,2号氯冷凝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16日1时列管发生爆炸;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漫;16日15时57分,5个装有液氯的氯罐突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失踪,3人受伤。根据上述描述,使用氯气场所的卫生和环境卫生应符合GBZ1和GBZ2.1中的有关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mg/?。A、2 B、1 C、3 81、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对 错 82、危险化学品单位新建、改建和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完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评估和分级、登记建档工作,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备案。对 错
83、燃点越低的物品越火灾危险性越低。
对 错
84、危险化学品单位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对 错
85、发生化学事故后,首先应迅速将警戒区内无关人员集中,以免人员伤亡。
对 错
86、桶装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对 错
87、同一厂区内的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的布置必须适用同一标准的规定。
对 错
88、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对 错
89、采取有毒、有腐蚀性、有刺激性的样品时,人应站在下风向侧面。取样后,应将阀门关严。
对 错
90、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出事后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承担一切责任。对 错
91、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是一种民事行为,可以自主确定发包或出租给任何单位和个人。对 错
92、电流对人体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电击。()对 错
93、易燃易爆场所中不能使用()材质的工具。A、铁制 B、铜制 C、木制
94、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A、造成人员死伤 B、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C、造成经济损失
95、设备内有人作业时,必须指派()人以上的监护人。
A、1 B、2 C、3 D、4 96、事故预警的目标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
A、危害程度 B、危险程度 C、风险程度
97、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其中,()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A、统一指挥 B、预防工作 C、分级负责
98、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A、56 B、72 C、24 99、危险化学品单位在完成重大危险源应在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100、锅炉中易于产生水击的部位有:给水管道、省煤器、()等。
A、集气箱 B、过热器 C、排污阀
第三篇:管理人员危化品复习题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电石(碳化钙)可以露天存放。× 2.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可以在同库存放。×
3.闪点是表示易燃易爆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高, 爆炸危险性越大。× 4.压缩气体如正丁烷、乙炔等发生着火时,应迅速灭火,然后切断气源。×
5.危险化学品露天储存时单一储存区最大储量2000---2400t。√ 6.装卸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铁钉鞋。√ 7.爆炸品主要具有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等特性。× 8.危险化学品不得露天堆放。× 9.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1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11.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12.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 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13.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1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15.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 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16.班组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17.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18.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把安全技术措施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消除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19.个人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20.扑救气体火灾时,首先应扑灭火势。×
21.化学品的爆炸下限越低, 爆炸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22.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23.隐患是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24.对于放热反应,投料速度不能过快。√ 25.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动火作业都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26.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可以用水进行扑救。×
27.由于二氧化碳不含水、不导电,所以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以及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28.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工艺参数可促进静电的产生。× 29.静电的消失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中和和泄漏。√
30.由于氯化反应几乎都有氯化氢气体生成,因此所用的设备不必防腐蚀,设备应保证严密不漏既行。×
二.单选题
1.决定爆炸品具有爆炸性质的主要因素是(A)。A.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B.爆炸品密度
C.爆炸品结晶 2.爆炸品禁止使用的灭火剂(C)。A.水
B.泡沫
C.沙土盖压
3.爆炸品仓库要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温度控制在(B)。A.10℃以下
B.15---30℃
C.35℃以下 4.爆炸品仓库要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房内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C)。A.45﹪--55﹪
B.55﹪--65﹪
C.65﹪--75﹪
5.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比较大,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B)以上空间,不可灌满。A.3﹪
B.5﹪
C.10﹪ 6.易燃液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的(A)装置,防止静电积聚。A.接地
B.防火
C.监测 7.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时可使用的灭火剂(A)。A.干粉
B.水
C.泡沫
8.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和副标志,主标志(B)种。A.15 B.16 C.18 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和副标志,副标志(C)种。A.13 B.12 C.11 10.氢气泄漏时,易在屋(A)聚集。A.顶
B.中
C.底
11.三级安全教育是指(C)。A.总厂、分厂、车间
B.集团公司、车间、班组
C.厂、车间、班组 12.现代安全管理是以(C)为中心。A.事故处理
B.安全培训
C.预防事故 13.按照爆炸产生的原因和性质, 爆炸可分为(A)。
A.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B.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C.炸药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14.电石和石灰是(C)。A.易燃固体
B.自燃物品
C.遇湿易燃物品
15.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C)以防静电。A.合成纤维工作服
B.普通工作服
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16.下列物质爆炸危险性最高的是(B)。A.汽油
B.乙炔
C.苯 17.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范围的浓度内,遇到足以起爆的能量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以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A)。A.爆炸极限
B.爆炸浓度极限
C.爆炸上限 18.阻火器的原理是阻止火焰的(B)。A.扩大
B.传播
C.温度 19.危险化学品入库后每天检查不得少于(A)次。A.2
B.3
C.4 20.为防止易燃易爆气体危害,取样和检测人员必须站在(A)方向操作。A.上风
B.下风
C.风的左侧 21.下列(C)电气设备是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A.正压型
B.隔爆型
C.本质安全型
22.氢气系统吹洗置换,可以采用(B)置换法和注水排气法。A.一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23.一般氯化反应设备必须有(C),并严格控制氯气的流量,以免因流量过快,温度剧升而引起事故。A.良好的加热系统
B.搅拌系统
C.良好的冷却系统
24.装置停车及停车后设备的清洗、置换、交出,由(B)负责。设备清洗、置换后应有合格的分析报告。A.设备检修单位
B.设备所在单位
C.设备机动部门 25.换热器开车时要注意,必须先通入(A),当液体充满换热器时关闭放气阀;缓缓通入高温流体,以免由于温差大,流体急速涌入而产生热冲击。A.低温流体
B.高温流体
C.同时通入
26.液氯气化加热时,一般用(B)。要有防止物料倒灌至液氯钢瓶的措施。A.蒸汽
B.温水
C.明火 27.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主要措施是(B)。
A.治疗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设备控制、设备防护 B.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存储、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C.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设备防护 28.操作平台护栏扶手的最小高度应为(C)m。A.0.9
B.1.0
C.1.1 29.下列(B)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A.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B.生产经营单位
C.政府有关部门
3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A)途径进入人体的。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三.多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是(A B C D)。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化学品具有的危险特性包括(A B C)。A易燃 B腐蚀 C 放射性
D反应速度极快
3.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A B C)。A反应速度极快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生大量的气体
D敏感度高 4.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使用的灭火剂(A B C D)。A.干粉
B.二氧化碳
C.沙土
D.泡沫
5.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处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A B C)备案。A.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B.同级环境保护部门 C.公安部门 D.防疫部门
6.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主要是泄漏、火灾、爆炸、(A B C)等。A.中毒 B.窒息 C.灼伤 D.容器爆炸
7.由于易燃液体的(A B C D),就决定了它比一般的可燃物更危险。A.高挥发性
B.蒸汽的扩散性
C.液体的易流动性
D.闪点低 8.液体产生静电荷的多少,与(A B C D)有关。
A.液体的介电常数
B.液体的电阻率
C.输送管道的材料
D.液体在管内的流速
9.化学爆炸的要素有(A B C)。A.爆炸反应过程放热 B.爆炸反应过程高速 C.爆炸反应过程生成大量气体 D.突发性 10.爆炸主要的破坏形式有(A B C D)。A.直接的破坏作用 B.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C.造成火灾 D.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四、事故案例分析(一)氯罐爆炸事故
2004年4月15日下午,处于主城区的某市化工总厂氯气分厂工人操作中发现,2号氯冷凝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16日1时列管发生爆炸;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漫;16日15时57分,5个装有液氯的氯罐突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失踪,3人受伤。
根据上面描述事故情况,应怎样处理? 答案要点: 1.立即停车,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2.划定警戒区:小量氯气泄漏初始隔离半径150m, 大量氯气泄漏初始隔离半径450m,并在警戒区设置标识牌。设立警戒人员,禁止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3.疏散人员、侦查:消防人员根据毒气扩散的范围,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同时配有防毒面具和防护服进行侦查(侦查要在上风头向)。4.堵漏排险: 根据侦查情况进行堵漏, 隔离2号氯冷凝器, 进行减压堵漏。同时向空气中喷稀碱液吸收泄漏的氯气。5.救援:爆炸后救援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立即抢救伤员至安全地带,或直接送往医院。同时向空气中喷稀碱液吸收泄漏的氯气。根据储量和风向, 立即疏散附近居民至安全地带。6.洗消:用氨水或石灰溶液对污染物或污染区进行洗消。
五、安全管理论述
(一)简述实现安全的三大基本对策(3E原则)。答案要点: 一是工程技术对策,即通过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安全装置、安全检测和监测、防护用品等安全工程与技术硬件的投入,实现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化。二是安全教育对策, 即通过对全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以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综合安全素质。三是安全管理对策, 即通过立法、监察检查等管理方式,保障技术条件和环境达标,以及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哪些?
答: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5.《工伤保险条例》;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四)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1)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物质条件:①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可燃物②生产设备及系统尽量密闭化③采取通风除尘措施
④在可能发生火爆灾害危险的场所设置可燃气(蒸气、粉尘)浓度检测报警仪器⑤惰性气体保护⑥对燃爆危险品的使用、储存、运输等都要根据其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消除或者控制点火源:①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②防止因可燃气绝热压缩而着火③防止高温表面引起着火④热射线(日光)⑤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⑥消除静电火花⑦预防雷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⑧防止明火
第四篇:危化品生产单位培训内容
危化品生产单位培训内容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国家标准。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等。
2、案例分析与讨论。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1、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分类与特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及包装要求,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知识。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概述
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特点与现状,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设施的“三同时”等。
3、事故管理与工伤保险
主要包括化工生产中的事故分类、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和方法、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事故责任划分和伤亡事故的工伤认定、工伤保险的申报与伤残等级鉴定、工伤待遇等。
4、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危险辨识、安全评价、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按安全生产标准化等。
三、安全技术理论
1、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燃烧及其特性
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过程、燃烧形式、燃烧种类、燃烧机理与燃烧速度。(2)爆炸及其特性
主要包括爆炸分类、爆炸极限及其影响因素、爆轰、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粉尘爆炸及其影响因素、雾滴爆炸。
(3)防火防爆技术
主要包括点火源控制、火灾爆炸危险物质控制、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自动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4)案例分析与讨论
2、电气安全技术(1)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触电方式,触电预防措施及触电急救知识。
(2)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电力系统安全技术
主要包括变、配电所、动力、照明及电气系统的防火防爆,电气火灾爆炸及危险区域的划分,火灾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的选用。(3)静电危害
主要包括静电产生的原因,静电的危害及其消除措施。(4)雷电保护主要包括雷电的分类和危害,建(构)筑物的防雷措施。
(5)案例分析与讨论
3、化工生产安全技术
(1)化工生产工艺过程安全技术
主要包括化学反应工程安全技术、化工生产单元安全技术、化工生产关键装置(系统)及要害部位的安全技术知识。(2)化工生产岗位操作安全技术
主要包括化工生产开车、停车岗位操作安全,化工生产运行岗位操作安全和化工生产紧急情况处理措施。(3)案例分析与讨论(4)化工机械设备安全 A、化工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主要包括化工机械设备分类、通用机械安全技术。B、锅炉安全技术
主要包括锅炉基本知识,锅炉运行的安全管理,锅炉的安全监督与检验。C、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主要包括压力容器分类,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D、气瓶安全技术
主要包括气瓶分类,气瓶的安全附件,气瓶的颜色和标记,气瓶的安全管理。E、工业管道安全技术
主要包括工业管道的分类,压力管道的管理和维护,压力管道的检查和检测。F、起重机械安全技术
主要包括起重机械分类,工作类型、级别与起重搬运安全。G、化工设备检修
主要包括化工检修的分类与特点,化工检修作业的一般要求。
H、案例分析与讨论。
四、重大危险源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1、重大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辨识技术。(2)重大危险源普查技术。(3)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4)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5)案例分析与讨论。
2、化学事故应急管理。(1)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原则与程序。
(2)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基本要素、编制过程与方法。(3)化学事故应急演练方法、基本任务与目标。(4)案例分析与讨论。
五、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1、职业危害防治概述
主要包括职业危害因素分类和职业病。
2、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主要包括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工业毒物侵入人体途径及危害,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职业中毒与现场急救,常见工业毒物。
3、生产性粉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分类,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危害,生产性粉尘的卫生标准。
4、防尘防毒对策措施
主要包括车间空气中尘、毒物质的测定方法,主要防尘防毒技术措施。
5、噪声危害
主要包括噪声的类型,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噪声的预防与控制。
6、辐射危害
主要包括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7、高温危害
主要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8、灼伤
主要包括灼伤分类及其预防与现场急救知识。
9、个体防护
主要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的分类、选用原则。
10、案例分析与讨论。
六、实际安全管理技能
4.6.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的程序和要点。
4.6.2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方法。
4.6.3组织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的程序、方法和内容。
4.6.4安全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方法和内容。
第五篇:危化品安全标准化样本
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以下简称《规范》)和《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2007〕135号)精神以及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江西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赣安监管一字(2010)74号)等文件要求,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结合我公司(厂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和公司(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理念。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通过实施《规范》,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矿山本质安全程度,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任务目标
国家和省、市安监局规定:2013年底凡未达到最低标准化等级的,一律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关闭;2010年之后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未实施安全标准化的,不予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第三轮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之前安全标准化未达标的,不予延期换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考核检查发现未启动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不予通过考核检查;将是否启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列入日常监督检查重要内容。
根据创建标准化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公司(厂矿)在2011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整改、试运行、考评工作,并出具考评报告和结论,向省安监局提交申请材料;2010年10月底前,完成安全标准化等级认定等所有工作,并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的企业必须具备的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地勘资质、矿山工程施工资质有效,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履行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程序)且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二)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建立并良好运行标准化系统6个月以上的企业;
(三)尾矿库必须达到正常库标准;
(四)至申请之日前一年内,未发生死亡、重伤3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三、技术指导及考评机构
由专家组对我公司(厂矿)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由省安监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公司(矿)进行考评定级。
四、组织机构
(一)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
组
长:汪水泉
副组长:何景良 黄金春 王锦斌 李特来 谢高明 曹华雁
成员:赖炜
汪永明 卢德文 柏振兴 朱自芬 龙礼珠汪华阳 汪飞龙 龚清海
各厂矿负责人
(二)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
组
长:黄金春
副组长:王锦斌
成员:李特来 赖炜 汪永明 卢德文 柏振兴 朱自芬
龙礼珠 汪华阳 汪飞龙 龚清海 王福荣 柏振兴
胡振好 汪胡林 边辑
苏日文 各厂矿有关人员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培训、宣贯、策划(时间:2010年8月底以前)
1、组织召开安全标准化动员大会。
2、成立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3、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培训。
4、组织召开工作小组成员会议,布置下阶段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2010年8月至10月30日)
1、各单位工作小组成员对本单位全体职工传授并巩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技术。(2010年8月至9月10日)
2、工作小组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所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系统、全面的危害因素辨识,为安全标准化支撑系统的编写提供法律依据。(2010年8月至9月10日)
3、工作小组收集梳理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识别与安全标准化规范体系等相对应的制度、文件、规程或其他要求,为安全管理制度手册编写提供依据
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威海公司石岛油库整体安全水平,促进安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防止发生中石化销售企业等级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在威海石岛油库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油库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深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油库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
二、活动时间:
二00九年一月五日至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油库主任为组长,主管为副组长,各班组组长及自评员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根据威海市安监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库实际,组织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并监督实施;及时向上级安监部门汇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工作开展经验;提高全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认识,指导和协调基层部门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改;联系考核机构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评审;逐步实现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做好安全标准化工作,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沟通、宣传与学习,这是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外部: 与安监部门沟通,掌握对该工作的最新要求; 汇报企业工作开展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情况;
试点企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联系专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内部: 标准化文件的上传下达;
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气氛;
标准化内容的教育培训;
相关资料的相互传递与信息沟通
2、安全标准规范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前提。通过学习,明确日常管理使用的相关规范,为自查测评提供依据。
3、自查与综合测评,这是查找和消除隐患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达标的保证。我们可以结合省、市公司的安全设备检查工作,利用安全标准化检查表的方法进行打分自评。
4、隐患整改,这是我们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通过对隐患的落实整改,消除油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将其控制在公司可承受范围内,保证生产的安全。
内容:a)设备设施存在隐患的查找、整改; b)各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修订补充;
c)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d)其他
五、本次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过程可分五个阶段,上述四方面的工作贯穿其中。
1、宣传发动阶段(2009.01.05—2009.02.28)
a)安全标准化相关文件的传达贯彻;
b)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宣传;
c)对全员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学习培训,获取全员对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的认可。
2、初始状态评审阶段(2009.03.01—2009.04.30)
结合各级安全设备检查,对现行的安全管理状况、设备设施隐患进行评审,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搜集整理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下一步整改、工作提供依据。
3、风险分析阶段(2009.05.01—2009.06.30)
a)结合省公司推行的HSE做好《安全评价报告》的工作,完成对油库个作业环节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工作。
b)各部门针对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及识别危害、评估风险的结果,对隐患确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4、具体落实阶段2006.07.01--2006.10.31)
a)各部门做好各类安全台账、记录的填写.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会议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b)按规范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清罐等危险性作业环节加强管理,做好作业记录及作业许可证的填写工作。c)在库区、泵房、发货区悬挂或张贴警示标志,进行危险、危害告知。
d)按照《中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结合石岛油库实际情况,编制石岛油库应火灾、爆炸、油品跑冒泄漏、洪水、地震、台风、传染病等应急救援预案。
5、自评与评审阶段(2009.11.01—2009.12.31)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后,结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进行自评,自评活动由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按照《考核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进行现场考核打分。并编写《自评报告》;提出考核评级申请。评审考核组现场考核,现场考核应覆盖公司所有的部门、区域;考核组编写考评报告,将考评报告分别交给企业和考核机构;申请考核机构根据考核组的考核意见进行评审,确定对企业的考核评级结果。
中国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 威海配送中心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编辑本段规章颁布
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编辑本段目录
前言...II
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术语和定义...1
一般要求...1
4.1 原则...1
4.2 建立和保持...2
4.3 评定和监督...2
核心要求...2
5.1 目标...2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2
5.3 安全生产投入...2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2
5.5 教育培训...3
5.6 生产设备设施...4
5.7 作业安全...4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5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6
5.10职业健康...6
5.11应急救援...7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7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8
编辑本段全文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国庆、高明、侯茜、王屹、高英杰、李会英。
本标准首次发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4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一般要求 4.1 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3 评定和监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核心要求 5.1 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5.3 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5.4.2 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5.4.3 操作规程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5.4.4 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5.4.5 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5 教育培训
5.5.1 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5.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6 生产设备设施
5.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5.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5.7 作业安全
5.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5.7.2 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5.7.3 警示标志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5.7.4 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5.7.5 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8.1 隐患排查
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5.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5.8.3 隐患治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5.8.4 预测预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5.9.1辨识与评估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5.9.2登记建档与备案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5.9.3监控与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5.10 职业健康
5.10.1职业健康管理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5.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5.10.3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5.11应急救援
5.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5.11.2应急预案
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5.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5.11.4应急演练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11.5事故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2.1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5.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5.13.1绩效评定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5.13.2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