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研究——以《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例

时间:2019-05-14 22:1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研究——以《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研究——以《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例》。

第一篇: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研究——以《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例

摘要: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对完善我国应急预案体系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案例,阐述了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应该把握的三个维度及其实现思路,讨论了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中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应急预案;预案编制;地方部门预案;公路交通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大型活动预案。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经制定各类应急预案135万多件,各省(区、市)、97.9%的市(地)和92.8%的县(市)和100%的中央企业均制定了总体预案。

地方部门应急预案,有两层含义:一是地方预案;二是对某类突发事件负有直接应急责任的部门预案。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对完善我国应急预案体系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突发事件多发生于地方,在“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基本框架下,对某类突发事件负有直接应急责任的地方部门应急预案决定着该类突发事件的初期处理效果,可以有效避免损失扩大。

而公路交通作为基础公共服务,无论是从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本身来看,还是就公路交通在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基础作用而言,预案在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中都具有典型意义。

一、预案编制思路及其实现

2005年,国家开始建立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全面推广至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领域,成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制度与主要手段。相比于以往零散分布的各种预案,我国新建立的应急预案制度强调体系,具有完整的层级机构和内在逻辑。因此,编制预案不仅要从所应对的突发事件出发,还必须考虑到本预案在整个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此外,应急预案体系本身也不是独立的,在“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中,应急预案体系又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有着密切联系。预案编制需要从预案体系逻辑结构、“一案三制”综合体系、文本描述三个基本维度进行把握,而且前两个维度的重要性远甚于第三个维度。

(一)地方部门预案在整个预案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

从功能和适用范围来看,应急预案可以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及单项预案。综合预案也称总体预案,主要从总体上阐述应急原则、思路、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一般应急程序等,是预案体系的顶层设计。专项预案则区分了特定风险的不同特点,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突发事件,对应急组织结构、应急程序、应急措施进行具体说明,加强了预案的针对性。现场预案则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通常是针对风险较大的场所或重要防护区域所制定的预案,更具操作性。单项预案则是针对大型公众的聚集活动或高风险的施工活动所制定的临时应急计划,它通常随着这些活动的结束而失去作用。应该说,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预案体系,而单项预案则自成一体,前者强调的是制度化的应急计划,后者则是临时性的应急计划。总体预案之下必须有专项预案,才可真正操作;专项预案之上必须有总体预案,才可能形成体系。一个制度性预案体系最好有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与现场预案三个层次,最基本也必须有总体预案与专项预案两个层次。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应对突发事件,应该以突发事件为中心进行编制。专项预案应该由涉及某一特定突发事件的多个应急责任主体共同编制。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有些专项预案简化为部门预案。

在我国五级行政管理体制中,除乡级人民政府以外,国家、省、市、县四级人民政府均要建立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纵向上,应急预案体系至少包括四个级别,而中国行政组织结构“条块结合”的基本特点也使得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在纵向上存在着自上而下的行政指导关系。

《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本预案)仅由江苏省交通厅下属的公路局负责编制,为部门预案。在体系当中,横向上直接接受《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行政指导,纵向上接受交通部《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行政指导,向下又指导《××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交通厅编制并发布的《江苏省公路、水路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下属公路局编制《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横向上使整个预案体系增加了一个层次,也使市、县级相应预案;体系增加了一个层次。在这种情况下,本预案只能作为《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子预案,其编制主体虽然名义上为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但实际上应该为江苏省交通厅。本预案所在整个体系中的定位见图1所示。

《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分为7类:公路交通、内河交通、运输保障、船闸、港口特大事故、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并要求所属公路局等部门分别编制专项预案。因此,虽然初步的风险分析表明,公路交通也可能发生重大运输事故、在建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拒不缴费和冲砸收费道口等群体性事件,但为避免与上述其它专项预案重叠,同时依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公路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确保公路路网畅通,因此,本预案的功能与适用范围是“Ⅱ级以上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路网畅通保障”。具体包括四种情形:(1)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出现严重交通中断或阻塞,需及时疏通;(2)公路、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丧失正常使用功能,需迅速恢复、抢修、加固;(3)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需进行救援;(4)对跨部门、跨行业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按照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在公路管理职责范围内执行相关要求。

(二)本预案相应应急体制、机制与法制设计

“一案三制”分别是指应急预案、体制、机制与法制。其中,体制设计解决的是应急管理主体的问题,包括应急指挥主体、协调主体、行动主体等。机制设计解决的是应急响应程序的问题,包括预防与准备机制、监测与预警机制、响应机制、联动机制和保障机制等。

法制设计解决的是应急规则问题,对应急响应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和应急响应程序的合法性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

应急预案则是应急行动计划,对应急响应主体、响应程序和响应规则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即作出安排与明确,它是应急响应的操作手册,直接决定了应急响应的行动方案与行动后果。因此,应急预案、体制、机制与法制四者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制约,应急预案是对体制、机制与法制的文本说明,而应急体制、机制与法制也必须落实于应急预案之中。预案编制质量不仅取决于编制技术,更取决于应急体制、机制与法制的设计。

1、体制设计

《江苏省公路、水路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交通厅成立应急指挥中心,为Ⅱ级公路、水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主体;成立应急办公室,设在厅办公室,为应急协调主体;突发事件发生时,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组、综合协调组、新闻信息组和善后工作组,为应急行动主体。Ⅱ级公路突发公共事件,作为Ⅱ级公路、水路交通突发事件的一个类别,其应急指挥主体仍为交通厅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协调主体仍为厅应急办。它们的主要职责分别是启动预案、应急指挥和牵头成立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不仅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如此,内河、运输保障、船闸、港口、运输保障、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其他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主体、协调主体和行动主体也应分别是交通厅应急指挥中心、厅应急办、现场指挥部及其各工作组。这也保证了专项预案与总体预案在体制上的衔接性。

专项预案与总体预案的要求有所不同。本预案作为Ⅱ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强调公路管理部门作为专项管理机构的职责。从体制上看,公路部门既不是应急指挥主体,也不是应急协调主体,而是应急行动主体之一——现场处置组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有效参与现场处置,公路部门内部作如下体制设计:

(1)成立应急工作组。由公路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为成员。主要职责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赶赴现场,指导、协调受损公路加固、抢修、保通;指挥公路路网交通调度,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事发现场的交通疏导;协调应急装备和人力、物力的调集;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市交通局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结合工作实际,根据现场指挥部的指令,及时指导调整处置方案和计划。

(2)成立应急值班室。设在路网调度办公室,主要职责为实行24小时接警值班制度。对于所接到的报警信息,在进行记录和核实后,按规定报告程序和时限向省厅公路局和市交通局汇报。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事件简要经过与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措施、需有关部门和单位施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报告单位、签发人、报告时间等。

2、机制设计

(1)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应该立足于平常行政,将那些在日常工作中长期实行、行之有效的制度纳人其中,其核心就是进行危险源的调查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公路交通而言,这种危险源的调查与评估实质是一种脆弱性评估,即对那些容易发生问题的危桥险段和薄弱环节进行检查与整改。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有工程建设、路桥养护、路政管理、费用征稽四项基本职能,在职能行使过程中,对应的是日常安全巡查、养护预防、施工现场管理和收费站区管理等四项基本制度。本预案中详细规定了这四项措施在执行中可能发现的各种特定风险和每一种特定风险所应做的相应的应急准备。以养护预防为例,具体规定如下:养护部门定期开展路况调查工作,重点做好桥梁、涵洞、急弯、陡坡、高填方、沿山、沿河等重要部位基础数据的建档工作,及时、全面掌握公路基本状况;认真落实桥梁工程师制度,加强日常养护巡查,切实做好巡查记录,有计划地开展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四、五类桥梁的巡查,强化预防性、周期性养护,及时采取防范性措施消除隐患;当公路路网可能遭受暴雨、大雪、大雾、冰冻或路桥发生坍塌时,会同路政部门按照规范设置警示标志,及时开展对路段险情相关资料的搜集与风险评估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和联系,建立抢险救灾的协调保障机制,督促养护单位做好材料和机械等抢险物资储备。

(2)监测与预警制度

对于公路管理部门而言,监测预警制度的核心就是随时掌握所辖公路路网的运行情况,这一任务主要由应急值班室完成。应急值班室应设立统一、便于记忆的值班电话,并向社会公众公开,对于接受的各种报警信息,应及时向省厅应急指挥中心报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来自于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尤为重要,因为在导致公路路网中断的诸多因素中,自然灾害往往占据多数。因此,监测的信息来源既可以来源于报警信息,也可以来源于其他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

预警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预警级别制度;二是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制度;三是预警发布后应采取的措施。交通部制定了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同时根据本预案的适用范围——路网畅通保障,具体以路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损坏程度和恢复通行所需要的时间作为分级标准:特别严重损坏和48小时以上为“特别重大”(I级);严重损坏和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内为“重大”(Ⅱ级);较大程度损坏和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为“较大”(Ⅲ级);损坏和12小时以内为“一般”(Ⅳ级)。按照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才有发布警报的权力,因此,对于江苏境内的各种突发事件,只有江苏省人民政府才有发布lI级预警的权力。发布预警的根本目的是对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授权,尤其是I级、Ⅱ级警报,通常意味着要采取转移、疏散等强制措施,这通常超出了平常行政权力许可范围。这种授权并不能通过应急预案等行政指导文件来完成,而是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从法律层面进行授权。在实践中,具体的运行机制为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预警信息经由省人民政府发布,如果可能导致公路路网中断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内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江苏省交通厅可提请省人民政府发布公路交通突发事件Ⅱ级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3)响应机制

本预案的适应范围是Ⅱ级以上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只有当公路路网中断24小时以上,本预案才启动。这是分级响应的第一种工作机制,这也意味着当江苏省境内发生I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时,本预案也要启动。这与我国四级响应机制(国家、省、市、县)的原理一致,当I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不但国家要启动预案,省、市、县均要启动预案。

我国应急响应机制的总体方针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其中,“属地管理”强调的就是事发地政府的应急责任,“分级负责”强调的是当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超出了事发地政府的应急能力,由上一级政府负责。因此,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分级响应应该是基于政府应急能力。对于交通部门而言,当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发生时,不管级别大小,事发地公路管理部门与交通管理部门都要进行应急处置,当突发事件超越了市一级公路部门和交通部门的应急能力后,本预案启动。这其中,有一种典型情况,当公路交通突发事件跨越两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时,需要省交通厅、公路局进行协调时,可视为超出市一级公路部门和交通部门的应急能力,本预案也要启动。这是应急响应的第二种工作机制,更符合实际情况。

当发生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按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需要启动本预案的,本预案也可启动。这是第三种工作机制。这一机制保证了本预案与其他相关预案的联动关系。

(4)保障机制

就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而言,相关的保障主要包括经费保障、人员保障、装备保障和通讯保障。在经费方面,省厅公路局每年都会安排应急工作专项经费,当财力难以支撑时,可向上级部门请求援助。在人员方面,由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各公路管理站、收费站相关人员组成路网调度、运行值班、抢修维护和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公路交通技术专家数据库,完善专家参与决策和咨询机制;通过日常技能和管理培训以及模拟演练等手段,提高应急人员的风险意识、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在通讯方面,充分利用省交通厅和各市公路处的应急指挥平台,应急工作机构的主要人员的电话、手机号码在单位内部公布并保持24小时畅通。

3、法制保障

对于公路管理部门而言,目前关于应急管理的法规有两类:一是单项法规或条例,如《安全生产法》、《公路法》、《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江苏省公路条例》中都有与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的规定;二是一般应急法规,如《突发事件应对法》。这里有一个优先次序的问题,通常而言,单项法优先,只有在单项法规定的措施不足以应对危害时,才能使用一般法规定的应急措施。《安全生产法》、《公路法》、《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江苏省公路条例》的规定优先于《突发事件应对法》。

例如,2004年第二次修正的《公路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因抢险、防汛需要修筑堤坝、压缩或者拓宽河床的,应当事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有关的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措施。2004年修订的《江苏省公路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发生自然灾害公路受损时,公路管理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公路经营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公路交通中断难以及时修复时,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修,并给予抗灾资金支持,及时修复被损坏的公路;对特大型公路桥梁,应当采取措施,及时做好雨、雾、雪等恶劣天气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养护管理工作,保持清障、救援等设备齐全完好。这些规定比《突发事件应对法》更详细地规定了应对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权力的行使条件。

单项法中没有涉及的应急权责或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冲突的条款,则应根据高阶位法优先于低阶位法的原则,《突发事件应对法》优先。

(三)本预案文本描述要点

应急预案最终是用于应急管理实践,因此预案文本表述要尽量符合现实。应急计划的表述是否符合现实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对突发事件的认知程度;二是管理者的应对行为。因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对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场景想像要尽量接近真实

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场景想像主要来源于经验总结。预案编制小组模拟了三种需要省级交通部门、公路部门进行应急响应的典型场景:(1)路、桥及附属设施损毁或无法正常运行,通常由暴雨、大雪、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造成,路网中断较为严重;(2)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通常由工程或养护施工造成,造成10人以上人员伤亡;(3)收费站区车辆严重堵塞,通常由过往车辆发生故障、停电或收费系统发生故障,路网中断较为严重。

2、对应急行为的说明要尽量明确

除了只写目前能够做到的以外,关于应急行为的表述还应有完整的句式结构,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务必表述清晰准确,这一要求自始至终贯穿于预案的编制过程。

二、预案编制的难点及思考

(一)预案编制难点

1、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极其复杂,从管理体制的范围来看,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涉及建设管理体制、行业管理体制、运营管理体制和交通管理体制,其中后三者都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密切相关。

从运营体制上看,经过多次改革,目前江苏境内的高速公路均设立了相应的路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它们隶属于江苏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而后者在行政上隶属于江苏省国资委,它与江苏省交通厅为同一行政等级序列,高于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

从行业管理体制来看,江苏采用“行业归口型”公路行业管理体制,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既是一般公路的行政管理机构,又是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机构,但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集中,行政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从交通管理体制来看,江苏省交通厅下设江苏省高速公路路政总队,设在厅公路局,与厅公路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负责全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统一派驻、垂直管理”,总队向各高速公路派驻支队,共8个高速公路路政支队、29个高速公路路政大队,统一行使路政执法管理职责。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公司负责高速公路的养护职能。

2004年12月7日江苏省人大修订的《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明确规定:“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交通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并安排相应的养护资金,对高速公路实行预防性、周期性养护,保障高速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还规定:“公安部门负责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治安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设立的高速公路交通巡逻警察机构负责具体管理工作。”这样,江苏省高速公路至少有交通厅、公安厅、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三个管理主体,这种多头共管的格局使得高速公路出现了多个应急责任主体。

今年年初的全国大面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江苏高速公路由于多头管理,导致封闭多日,严重影响了交通,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家管理,却始终畅通,很能说明问题。

2007年1月16日修订的《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规定:“高速公路交通巡逻警察机构、交通路政机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制定雨、雪、雾、冰冻等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影响道路通行时的处置预案,共同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但如何共同确保?缺乏相应的权责约束和明确的联动机制。预案编制有一条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只写能够做到的”,作为部门预案,本预案无法对交通部门管辖权之外的应急责任做出规定,而高速公路交通巡逻警察机构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也无法在各自的预案中对管辖权之外的应急责任作出规定。

2、应急装备保障机制

在政企分开的大背景下,自2002年以来,江苏省全面推行了以“管养分离、事企分开”为目标,以“资产置换、人员置换”为主要内容的公路改革,将养护、工程、服务等生产经营性单位,全部从公路管理机构中剥离出来,以资产为纽带组建新的企业,把从事建设养护的生产人员全部分流到企业中去。因此,自那以后省交通厅和公路局并不直接储备应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省公路局下辖的各市公路处机械设备储备情况也各不相同,少量市公路处有自己的工程、养护设备和养护队伍,其他大部分市公路处的工程、养护设备与人员经过改革后已经分离,成为独立核算企业,公路管理部门如果需要使用这些机械设备与人员,只能采用租赁方式,难以保证应急管理的需要。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公路管理部门对应急装备的总体数量、型号、分布都缺乏了解,难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然而,每一个市公路处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装备不但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也不符合公路行业改制的趋势。对此,省公路局有建立区域应急装备中心的规划,但这只适合写进应急规划,而不能适合写在应急预案之中。

(二)相关思考

1、地方部门专项预案不宜简化为部门预案

地方部门专项预案简化为部门预案之后,只能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就应急责任进行表述,难以与其它预案进行有效联动。

2、地方专项预案编制应以突发事件为中心

从江苏省公路管理体制来看,交通、公安、国资三个部门都对高速公路交通突发事件负有应急责任,而高速公路作为路网的关键节点,其应急预案也不宜与国省干线分开。因此,《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由交通、公安、国资三家共同编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高速公路应急体制与机制的难题。

3、地方专项预案应附带应急资源数据库

对于公路管理部门而言,行业改制是大势所趋,机械装备与专业操作人员必将社会化。为满足应急处置需要,公路部门一方面可以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装备与人员的优先使用;另一方面可以自己建立应急装备中心,培训专业操作人员。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要求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明确应急装备的种类、存量、型号、属性与地理位置,以利于优化配置。

4、尽量减少应急预案层级

应急管理重在快速反应,应急预案层级越少,预案体系的逻辑结构就越简单,预案之间的联动就越快,应急管理的效果也就越好。

注:本文是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课题《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课题号06ZD&025),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公共安全整合管理机制研究》(课题号07CZZ01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立早,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局长。伏如元,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助理调研员。张武卫,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张海波,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博士。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2006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情况》《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7期

[2]刘铁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期

[3]汪永清《<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几个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2期

[4]于安《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理论框架》,《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5]范维澄,翁文国,张志《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4期

[6]马宗晋《对我国自然灾害应急行动的一些思考》《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2期

[7]史培军《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然灾害学报》2002年第3期

本文转载自《中国应急管理》

第二篇:玉州区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玉州区公路交通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消除因突发事件引发的我区县乡四级公路安全问题,使灾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公路安全畅通运行,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和分工

(一)组织领导

玉州区县乡四级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在玉州区人民政府领导下,主要由玉州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建立分工负责、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成立玉州区县乡四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玉州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玉州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和副局长担任,组员为玉州区公路管理所所长、玉州区航务管理所所长、政秘股股长、计财股股长和综合股股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玉州区交通运输局综合股,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分工

玉州区公路管理所负责县乡四级公路养护及路网工程建设中应急情况的协调处理。

玉州区交通运输局计财股负责应急工作所需的合理费用及时到位;

玉州区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负责维护公路应急工作中的路产路权和路面秩序。

玉州区交通运输局政秘股、综合股具体负责公路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部门衔接,负责做好新闻媒体的宣传管理和信息上传下达工作,按照有利于稳定的方式组织宣传报道,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各镇街交通站积极配合应急工作的组织设施。

三、应急情况

应急情况是指县乡四级公路区域内发生的水毁、地质灾害、天气恶劣、火灾等突发事件,影响或危及到公路交通安全的。

(一)水毁应急办法

l 目的发生水毁时能采取有效应急措施,确保公路畅通。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毁预防和处理职责

玉州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水毁预防及应急抢险的实施,及时向玉林市交通运输局汇报各类水毁报表、水毁修复方案,并按要求负责指定水毁修复项目的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雨季巡检

每年雨季应加大巡检密度,下大雨或暴雨,养护站职工必须每天进行路上巡检,重点检查水毁易发项目,如路基、桥梁、涵洞、构造物等,并做好记录。要成立专门的检查和监督小组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二、人员及物资准备

交通运输局成立水毁应急处理小组,制订水毁应急预案,并成立水毁应急抢险队伍。在雨季前,准备好机械设备及交通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现场清理

一般水毁(局部塌方,未造成交通阻断)

当水毁发生后,对可能影响行车安全或已影响行车安全的,巡检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水毁应急处理小组,并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重特大水毁(交通阻断,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当重特大水毁发生后,水毁应急处理小组应在2小时内实施交通安全管制,12小时内组织抢险队伍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第四、水毁报告

一般水毁。水毁发生后,水毁情况应由玉州区交通运输局填《公路被毁工程报表》按月上报到玉林市交通运输局。

重特大水毁。重特大水毁发生后,在2小时内要电话上报市交通运输局。

第五、水毁修复方案

玉州区交通运输局在接到水毁情况报告后,应在30天内制定出水毁修复方案,并报玉林市交通运输局及区委区政府,并抓好方案组织落实。水毁修复工程施工和验收遵循《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二)特殊情况的应急办法

1、目的发生在公路、公路用地、公路建筑控制以及收费站、治超点等各种特殊情况得到及时、准确处理,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路正常的管理和运行秩序。适用范围

自然灾害(包括水毁、塌方,暴雨和大雾等恶劣气候);

交通事故(包括一般交通事故,重、特大交通事故);

聚众闹事(包括在建筑控制区、收费站等场所)。

3、工作原则

特殊情况应急处置工作要体现“迅速、灵活、果断,传递信息及时、准确。”的原则。

报警要迅速,信息传递要迅速,预案实施要迅速,一切工作要急应急之所急。

处置办法要灵活,避免事件中人(事)物之间矛盾激化产生恶劣后果。

决策、指挥要果断,切忌优柔寡断,延误时机,防止事件扩大化,把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

4、保障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第一、自然灾害处置

水毁、塌方:养护工、路政执勤人员巡逻发现后,要迅速、准确地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同时设置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维持交通秩序,注视事态发展,等待指令。有关部门应向区交通运输局、市交通运输局报告,收费站接到指令后在各站进口设立路况警示牌,并口头提示过往车辆司机注意。

第二、暴雨、大雾恶劣气候

路政执勤人员巡逻发现暴雨、大雾恶劣气候路段情况后,报告区交通运输局,经请示市交通运输局、区领导,建议相应收费站设路况警示牌、告示牌并实行间歇性通行车辆,规范设置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提示过往车辆司机保持车距,限速行驶。

第三、交通事故处置

一般交通事故:路政执勤人员巡逻发现或接到报警后,应及时通

知当地管辖路段交警部门,并迅速赶赴现场。在有关部门到达之前,维护好事故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同时开展事故现场的路产受损勘验取证等工作。

重特大交通事故:路政执勤人员巡逻发现或接到报警后,应及时通知当地管辖路段的交警部门并迅速赶赴现场,维护好事故现场,设置现场安全警告标志,抢救伤者和财产,及时、准确地把发生事故时间、地点(桩号)、事故性质、车型牌号、车辆损坏程度、伤亡人数、交通半堵塞或完全堵塞、何种易燃、易爆、有毒及危险品等详情向局领导报告,并经由局政秘股通知和上报有关部门,并对事故现场做好路产受损勘验取证等工作。出现下列情形时采取如下措施:

a)重伤员:拨打“120”急救中心,把伤员和司乘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对解救被事故车卡、压的伤员,视具体情况设法联系有关部门及“120”急救中心进行机械抢救。

b)交通半堵塞:在交警部门未到之前,设置现场安全警告标志,维护交通安全,尽可能使用半幅车道疏导交通。

c)交通完全堵塞:在交警部门未到之前,路政执勤人员视现场情况作出判断。估计交通堵塞达一个小时以上的,须提前向值班领导汇报,提出改道的具体方案,设置道路安全标志,组织实施交通疏导。

d)易燃、易爆、有毒及危险品:及时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设置现场安全警告标志,把司乘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疏散附近村民远离现场,配合疏导交通,等待消防人员到达。

第四、聚众闹事处置

建筑控制区:路政执勤人员在查处违章建筑或纠正违法行为遭遇当事人阻碍或闹事时,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公安部门和本部门领导汇报。采取以理服人,耐心细致的说服方法,切忌粗暴态度,防止矛盾

进一步激化。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发生后,玉州区交通运输局政秘股或综合股必须按程序以最快的速度向区人民政府和玉林市交通局报告,同时抄报有关主管部门,并在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宣传部门要及时协调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政府负责人或交通部门负责人向社会通报公路状况,消除不良影响,正确引导舆论。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 O 一一年三月二日

第三篇:××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以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防止重大山洪暴发而引起公路、桥梁塌方、损毁及集体停运等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及时运输,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

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做到交通不中断、客流不中断、货流不中断。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卫生部、交通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自治区、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1.3现状

近年来,我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上比较平稳,但重大交通事故和山洪暴发等原因而引起公路、桥梁塌方、损毁,以及集体停运等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连年发生,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

1.4分类分级

1.4.1根据已收集到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分析推测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等级划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ii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4.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预警一般(iv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预计事件规模不大,影响范围在一个县(市)区的局部区域内;

(2)交通受困人数预计在100人以下;

(3)可被县(市)区控制。

1.4.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预警较重(ii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预计事件规模大,影响范围在一个县(市)区以内,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交通受困人数预计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

(3)需要动用市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

1.4.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预警严重(i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预计事件规模较大,波及两个县(市)区以上,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交通受困人数预计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

(3)需要动用全市范围内的力量方可控制。

1.4.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预警特别严重(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预计事件规模极大,其影响超出本市范围;

(2)交通受困人数预计在1000人以上;

(3)需要动用全市力量及请求自治区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

1.5突发公共事件状态等级

1.5.1根据已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

1.5.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iv级)公路交通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6人以下死亡或20人以下受伤;

(2)交通受困人数在1000人以下;

(3)停运车辆在100辆以下;

(4)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

(5)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1.5.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ii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造成6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20人以上30人以下受伤;

(2)交通受困人数在1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

(3)停运车辆在100辆以上500辆以下;

(4)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5)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跨县(市)区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5.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i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30人以上100人以下受伤;

(2)交通受困人数在10000人以上50000人以下;

(3)停运车辆在500辆以上1000辆以下;

(4)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5)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或跨市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5.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受伤;

(2)交通受困人数在50000人以上;

(3)停运车辆在1000辆以上;

(4)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5)产生特别重大社

会影响或跨国(境)、跨省(区)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6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如较大的交通事故、公路水毁、车辆停运等,或需要本市交通部门支援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1.7工作原则

1.7.1以人为本。加强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自我安

全防护、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有关专家和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7.2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7.3分级负责。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负责本辖区内的一般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和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其它级别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

1.7.4平战结合。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应对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处理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名单如下:

总指挥:市长

副总指挥: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市长

××军分区副司令员

成员: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军分区参谋长及后勤部长、武警××市支队支队长、武警××消防支队支队长、市发改委主任、交通局局长、公路局局长、公安局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国土资源局局长、电力局局长、水利局局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卫生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市电信分公司经理、财政局局长、民政局局长等。

应急处理指挥部职责:贯彻落实上级应急工作机构和市应急总指挥部的各项决定和命令;负责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指挥工作。

2.2办事机构及职责。成立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交通局局长兼任。应急值班(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传真电话:××××××××。

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制定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公路交通突发事件;负责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协调工作。

2.3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专家组及职责

从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各推选1至2名具有专业知识及处理突发事件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为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处理指挥部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和技术保障;根据应急处理指挥部指示,参与应急监测、预警、响应、保障、善后处置等工作。

2.4组织体系框架描述(见附图)

3监测、报告、预警

3.1监测。各级交通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监测体系,负责相应突发公共事件日常监测的管理和监督,并确保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3.2报告。各级交通部门及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机构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动态过程。报告内容包括: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发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影响范围估计;

(3)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目前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先期处置情况;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3.3预警。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组织力量到现场进行复核确认,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视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由市应急办公室确认并划分预警级别。

3.4应急处置

3.4.1信息报告。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立即如实向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报市应急总指挥部。

3.4.2分级响应。一般级别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由县(市)区公路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较大级别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由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重大、特别重大级别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由市或自治区应急总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

3.4.3先期处置。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尽快赶到现场,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3.4.4基本应急。各部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首先根据事件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评估,视实际情况需要采取下列必要的应对措施:

(1)立即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开展自救互救。

(2)紧急调配相关应急资源,及时向有关部门求援。

(3)划定管制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由公安部门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护秩序。

(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5)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

(6)其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

(7)及时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3.4.5紧急状态。公路突发公共事件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立即书面或电话报告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一边采取措施努力控制事态发展,一边等待上级的通知。

3.4.6指挥协调。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中,要建立以事发地政府为主,有关部门互相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和现场指挥机构,同时,相关专家组积极主动介入,提供咨询决策服务。

3.4.7应急结束。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应由事发地政府或指挥部请示上级政府或应急总指挥部同意后方能宣布应急状态解除。

3.5后期处置

3.5.1善后处置。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有关人员安置、救济、抚恤,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由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统一协调。

3.5.2调查与评估。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由事发地政府或指挥部联合进行初步调查与评估。调查内容主要有: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恢复重建工作、防范改进措施等。并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调查报告按规定程序上报。

3.5.3信息发布。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在经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同意后予以发布。部门职责

4.1××军分区、武警××支队:负责指挥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突发事件现场,抢救被困人员,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应急救援抢险。

4.2市公安局:负责组织警力及消防部队,紧急疏散有关人员,将受害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设置安全警戒线,维护治安,并在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被压埋人员进行抢救;对已发生或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

4.3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水利局、电力局: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气、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设备免遭损毁;组织抢修受损毁的供气、供水、供电、水利等设施,保障应急救援所需正常运行。

4.4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在必要时提供事件所处地点的地质技术支持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

4.5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和协调事发地卫生部门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并根据需要,对地方卫生部门提供药物及医疗技术支持。

4.6市发改委:负责协调卫生等相关部门对应急救援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等应急救援资源的紧急调用。

4.7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应急救援资源的运输组织工作,必要时开通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

4.8市公路局:负责在公路突发公共事件抢险中提供有关应急救援所需的设施设备技术支持等。

4.9市公安交警支队:负责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取证与分析,并提供有关应急救援所需的设施设备及技术支持等。

4.10武警××消防支队:根据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人和装备的作用,组织部队积极营救急待救助的人员,尽力消除险情或者控制事态发展。

4.11市环保局:负责对事发地的污染救援提供环保技术支持,启用相关设施设备控制污染的发展扩延。

4.12市电信分公司:负责提供应急救援中的相应通信工具,确保应急救援通信工具的优先畅通。

4.13市财政局:负责应急救援所需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救援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管理、指导、监督等工作。

4.14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获救的受灾的我国公民的基本生活救助。负责协调遇难的我国公民遗体火化;根据外事部门要求,出具证明为外籍人员和台胞办理其遇难者的国际尸运业务,以及协调做好对死亡、失踪人员的处置等工作。应急保障

5.1应急队伍保障。各级政府或指挥部应建立应急保障队伍及专业运输保障队伍,并明确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等。

5.2经费保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资金,由各级财政予以保障。

5.3物资保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物资,由市或县(市)区政府(管委)分别负责。

5.4基本生活保障。突发公共事件中受伤、受灾的群众,其基本生活保障由当地政府民政部门负责。

5.5医疗卫生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保障,由卫生部门负责。

5.6交通运输保障。由交通部门组建运输保障队伍及运输车、船队,并进行编组。

6监督管理

6.1预案演练。各部门按照本部门应急预案的要求每年组织1-2次演练,或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演练。演练结束后,负责组织演练的部门要进行综合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完善本部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相关部门作出书面汇报。

6.2宣传教育。各部门应向社会公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信息,应急受理电话和部门,积极宣传有关紧急处理、自救措施。

6.3培训。由政府人事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提高其指挥、协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能力。

6.4监督检查。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7附则

7.1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我市公路交通部门各类专项应急预案的管理。

7.2预案实施的监督检查。预案实施部门要接受同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对预案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并根据需要随时报告。

7.3预案实施的奖惩。预案执行情况的奖励与惩罚按相应的法律法规执行或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7.4本预案的具体适用由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解释。

7.5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行。原创文秘材料,尽在xiexiebang.comwenmi114.com网。

8附录

8.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本地区甚至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8.2应急组织机构是指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行动而成立的组织,通常包括应急领导机构、指挥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

8.3预警是指预警机构依照预测机构提供的突发公共事件分析推测结论,按预案的规定向社会和公众发出的警报。

8.4应急响应是指针对已判明的突发公共事件,根据应急预案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通常应急响应分为准备、事件监测、控制、消除、恢复、报告等几个阶段。

8.5后期处置是指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后,按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调查和总结工作。

8.6应急保障是指为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危害而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它包括通信与信息、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应急队伍、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物资、经费、社会动员、紧急避难场所和技术储备等方面。

8.7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式样

第四篇:××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以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防止重大山洪暴发而引起公路、桥梁塌方、损毁及集体停运等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及时运输,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做到交通不中断、客流不中断、货流不中断。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卫生部、交通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自治区、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1.3 现状

近年来,我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上比较平稳,但重大交通事故和山洪暴发等原因而引起公路、桥梁塌方、损毁,以及集体停运等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连年发生,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

1.4 分类分级

1.4.1根据已收集到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分析推测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等级划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II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4.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预警一般(IV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预计事件规模不大,影响范围在一个县(市)区的局部区域内;

(2)交通受困人数预计在100人以下;

(3)可被县(市)区控制。

1.4.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预警较重(II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预计事件规模大,影响范围在一个县(市)区以内,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交通受困人数预计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

(3)需要动用市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

1.4.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预警严重(I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预计事件规模较大,波及两个县(市)区以上,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交通受困人数预计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

(3)需要动用全市范围内的力量方可控制。

1.4.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预警特别严重(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预计事件规模极大,其影响超出本市范围;

(2)交通受困人数预计在1000人以上;

(3)需要动用全市力量及请求自治区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

1.5突发公共事件状态等级

1.5.1根据已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

1.5.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IV级)公路交通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6人以下死亡或20人以下受伤;

(2)交通受困人数在1000人以下;

(3)停运车辆在100辆以下;

(4)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

(5)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1.5.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II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造成6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20人以上30人以下受伤;

(2)交通受困人数在1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

(3)停运车辆在100辆以上500辆以下;

(4)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5)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跨县(市)区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5.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I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30人以上100人以下受伤;

(2)交通受困人数在10000人以上50000人以下;

(3)停运车辆在500辆以上1000辆以下;

(4)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5)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或跨市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5.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I级)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受伤;

(2)交通受困人数在50000人以上;

(3)停运车辆在1000辆以上;

(4)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5)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或跨国(境)、跨省(区)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

1.6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如较大的交通事故、公路水毁、车辆停运等,或需要本市交通部门支援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1.7工作原则

1.7.1以人为本。加强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有关专家和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7.2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7.3分级负责。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负责本辖区内的一般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和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其它级别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

1.7.4平战结合。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应对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处理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名单如下:

总指挥:市长

副总指挥: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市长

××军分区副司令员

成员: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军分区参谋长及后勤部长、武警××市支队支队长、武警××消防支队支队长、市发改委主任、交通局局长、公路局局长、公安局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国土资源局局长、电力局局长、水利局局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卫生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市电信分公司经理、财政局局长、民政局局长等。

应急处理指挥部职责:贯彻落实上级应急工作机构和市应急总指挥部的各项决定和命令;负责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指挥工作。

2.2 办事机构及职责。成立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交通局局长兼任。应急值班(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传真电话:××××××××。

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制定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公路交通突发事件;负责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协调工作。

2.3 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专家组及职责

从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各推选1至2名具有专业知识及处理突发事件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为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处理指挥部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和技术保障;根据应急处理指挥部指示,参与应急监测、预警、响应、保障、善后处置等工作。

2.4 组织体系框架描述(见附图)监测、报告、预警

3.1监测。各级交通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监测体系,负责相应突发公共事件日常监测的管理和监督,并确保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3.2报告。各级交通部门及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机构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动态过程。报告内容包括: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发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影响范围估计;

(3)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目前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先期处置情况;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3.3预警。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组织力量到现场进行复核确认,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视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由市应急办公室确认并划分预警级别。

3.4 应急处置

3.4.1信息报告。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立即如实向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报市应急总指挥部。

3.4.2分级响应。一般级别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由县(市)区公路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较大级别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由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重大、特别重大级别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由市或自治区应急总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

3.4.3先期处置。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尽快赶到现场,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3.4.4基本应急。各部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首先根据事件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评估,视实际情况需要采取下列必要的应对措施:

(1)立即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开展自救互救。

(2)紧急调配相关应急资源,及时向有关部门求援。

(3)划定管制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由公安部门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护秩序。

(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5)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

(6)其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

(7)及时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3.4.5紧急状态。公路突发公共事件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立即书面或电话报告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一边采取措施努力控制事态发展,一边等待上级的通知。

3.4.6指挥协调。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中,要建立以事发地政府为主,有关部门互相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和现场指挥机构,同时,相关专家组积极主动介入,提供咨询决策服务。

3.4.7应急结束。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应由

[1][2]下一页

第五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讨论稿)

为建立健全公司)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切实提高保障公司的安全运营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精神和盐田港集团公司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遵循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

2、以防为主。有效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是应急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住处报告与响应机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对无法防止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尽可能避免其造成恶劣影响和灾难性后果。

3、依法规范。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与有关政策相衔接,规范公司突

发公共事件预案和公司控股企业应急预案,确立统一领导、责任到人、反应及时的处置方式。

4、分级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公司控股企业负责处置在其企业范围内

发生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公司负责处置本部发生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由区、市两级政府和有关机构统一指挥和处理。

分 类 和 分 级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本地区甚至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公司范围可能发生公安厅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暴雨、高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安全事故等。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

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群体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

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原则上划分一般(Ⅳ级)、较大(Ⅲ

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等级。

1、一般突发化共事件是指事态比较简单,仅对公司或公司控股企业局部范围内的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经营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可财产损失,但只需要公司或公司控股企业协调相关部门就能够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2、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比较复杂,对公司可公司控股企业较大范围内的财

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染等后果,需要事发单位向上级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

由市相关专业应急机构业务指导就能够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复杂,对包括公司或公司控股企业在内的较大范围的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需要报告当地政府专业应急机构或相关单位联合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4、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非常复杂,对深圳市政治稳定、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需要市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统一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蓝色预警(Ⅳ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2、黄色预警(Ⅲ级):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3、橙色预警(Ⅱ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4、红色预警(Ⅰ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蔓延。

组织机构和职责

1、总经理办公会是公司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机构,主要职责是:协调制定公司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和实施办法;指挥和处理公司本部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协调和处理公司和公司控股企业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和较大突发事件;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参与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的处置;协肋调查和处理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公司控股企业成立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和指挥机构。主要职责是:制定与完善其企业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项预案;及时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等级与预警级别,启动相关预案,组织指挥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处置工作;开展专业应急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等工作。

报告和响应

1、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是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监测和报告的日常工作机构;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信息监测与报告的工作机构。公司各控股企业应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监测与报告,对突发公共理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公司及控股企业应通过强化值班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监测人员、完善监测网络等途径,收集在本单位区域内处和境外本区域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3、公司本部预计将要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接到报告的单位(如总经办或安委办)应立即向公司安委或总经理办公会汇报,决定是否发出“蓝色预警”和启动相应的专业应急预案;公司控股企业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报告公

司有关领导。

4、公司本部预计将要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接到报告的单位(如总经办或安委办)应立即向总经理办公会汇报,决定是否发出“黄色预警”和启动相应的专业应急预案,同进向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公司控股企业预计将要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在启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应报告公司领导和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5、公司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立即各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再由领导小组统一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报告要求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6、公司及控股企业应公布报告单位的电话,方便所在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众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基本响应程序

突发公共事件所在单位作为第一响应责任单位,应在事发后15分钟内启动先期处置办法。30分钟内有关人员赶现场开展警戒、疏散群众、控制现场、救护、抢险等基础处置工作;第一响应责任单位收集现场动态信息,对初步判定属于重大或特别重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在事发30分钟内分别向相关专业应急机构或区政府、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完毕后,公司和控股企业应能时研判,适时决定应急工作结束,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性质及工作需要,开展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收集污染、清理现场、卫生防疫、保险理赔、法律援助等善后处置工作。

调查和总结

公司或控股企业应成立调查评估组,在善后处置阶段对事发原因、处置经过、损失、责任单位奖惩、援助需求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并及时将调查评估报告总经理办公会或控股企业的领导机构。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公司或控股企业对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瞒报、漏报、迟报信息及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应急保障和宣传教育等

公司和控股企业应加强平进的应急物资、通讯、医疗、交通、气候信息、人员、紧急避难场所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准备工作,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险保障。加大宣传教育、培训的力度,让广大干部和员工学习和理解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掌握避险、互救、自救、减灾、逃生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制定应急演习方案、计划,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合成演练和协同演习,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下载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研究——以《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研究——以《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11.总则1.1编制目的全面提高学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校园突发公共事......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1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为科学、有效地处置我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传染病事件造成的......

    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简本) 1.1目的和依据 1.1.1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置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尽可能地为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帮助,保护旅游者的生命......

    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全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园......

    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防范和快速、及时、妥善处置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将防患和处置工作纳入法制化、......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五顷塬回族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五顷塬回族乡人民政府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提高政府保障公共......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XX单位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控制和减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提高抗灾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干部职工生命、国家税款和其他财产安全,确保税收工......

    中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珙县杉木树中学中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全州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