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2:3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篇: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

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

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争取多出高质量的成果,加强校级课题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校级课题选题范围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指南中的选题;

(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选题;

(三)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选题。

二、校级课题立项程序

校级课题一般采取每年申报一次,并原则上采取自愿申报和招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申报立项程序

1.课题申报者按规定填写“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申请书”,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交校科研处。

2.校科研处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并筛选,产生拟立项的项目名单,然后报校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予以正式立项。

(二)申报要求

1.校级课题一般应有3人以上组成课题组。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中级以上职称的教研人员,否则须有两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

3.课题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身体健康,能承担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

4.每个人只能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申报1项校级课题,原有校级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本年度校级课题。

5.校级课题一般分为三类,即校级重点课题、校级一般课题和校级青年课题(仅限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教研人员申报)。学校每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类项目的立项比例、数量及资助金额。

6.迟于截止日期送交的申请书,一律不予受理。

三、校级课题经费管理

校级课题经费管理按《江西财经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江财科研字[2004]13号文件)执行。

四、校级课题过程管理

1.校级课题由校科研处和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共同负责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以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为主。2.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应对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加强领导和监督,并在时间、人力、物力等条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校科研处将采取适当方式,对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4.校级课题一般要求自立项之日起2年内完成。对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的校级课题则视为自动撤销,学校还将追回该课题已使用的项目经费,该课题负责人自被撤销课题之年度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校级课题。

五、校级课题结题管理

1.校级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向校科研处提交课题立项时所要求的结项材料。

2.校科研处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或按照课题结题标准对课题成果材料进行审定,凡通过鉴定或审定的课题,由科研处发给结题通知书,并以此作为该项成果进行登记和确认的依据。

六、附则

1、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原《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市委党校校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初稿)

中共铜仁市委党校校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组织开展好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全市党校系统各研究资源,服务市委决策、党校教学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校级课题,是指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党校教学,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相关问题而确定的研究课题。

第三条 校级课题研究要贴近中心、服务决策、服务教学、立足现实、适度超前。研究成果要突出科学性、对策性和可行性。

第四条 校级课题采取指定立项和招标立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年一般立项10个,经专家组评审后呈报校党委研究同意向全市党校系统公开发布。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具体负责校级课题研究管理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科研科具体负责校级课题的课题指南、申报、评审立项、研究管理、结题评审验收、成果认定、经费审核等工作。

第六条 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各教研部的沟通联络机制,确保校级课题研究能充分贴近市委中心工作和党校教学,适应决策和教学的需求。

第七条 建立中共铜仁市委党校校级课题评审专家组,负责校级课题立项评审、成果结题评审认定、优秀课题评定工作。评审专家组由市委党校、全市各相关领域的专家(领导)组成。已申报本校级课题的专家,不得参与本的课题立项评审、优秀课题评定工作。

第三章 课题指南

第八条 校级课题研究要遵循服务决策和教学优先的原则,围绕市委重大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党校教学工作,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第九条 校级课题的选题来源:根据每年市委工作重点,由校党委成员按照自己分管联系工作实际,提出当年需要研究的课题;向全市区县党校和各教研部征集课题;由科研与校刊编辑处根据市委重大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校党委的科研专题研究会,拟出课题建议,经校党委研究同意后确定。

第十条 校级课题确定后,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拟写课题指南,明确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并就相关事宜 2

和要求予以说明。

第十一条 校级课题通过公开发布课题指南和申报要求。

第四章 课题申报

第十二条 校级课题可由各教研部和各区县委党校组织申报,也可由个人申报。申报者要具备开展校级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的条件和能力。课题申报者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

第十三条 申报课题应在课题指南限定的范畴内选择,并填写课题申报书,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

第五章 课题立项

第十四条 校级课题立项实行专家评审制。评审专家组根据课题申请书进行集中评审,评定中标单位或个人,经校党委研究同意后公示。

第十五条 校级课题课题立项评审程序

(一)资格审查。按照课题申报要求,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对课题申报书进行审查,合格者进入立项评审。

(二)匿名评审。课题立项评审专家组一般由5至7 3

名组成。评审专家组依据统一的评审标准,对通过资格审查课题申报书进行匿名评审,总评分最高的申报者中标,总评分若低于75分则不予立项。

(三)公示。评审专家组评定立项的课题,经校党委研究同意后进行公示。公示期原则上不得少于5天。

第十六条 公示期结束无异议,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以市委党校名义下发中标通知书。课题组凭中标通知书与市委党校主要领导签订课题研究合同。

第十七条 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查询或透露课题申报书相关背景材料;评审结果正式公布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泄露立项评审中需要保密的信息。

第六章 跟踪问效

第十八条 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原则上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确实需要延期的,课题负责人要在开题阶段或推动阶段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提交延期申请。

第十九条 课题负责人在签订课题合同后,应在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指导下及时修改完善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方案经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审定同意后,课题组方可开展研究工作。

第二十条 校级课题研究中期,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对各课题组研究工作进行过程指导、督促。中期推动主要内容有:与各课题组进行沟通,了解研究进展情况,总结阶段性成果。各课题组要及时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报送课题研究推进情况。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向校主要领导和分管科研副校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第二十一条 课题组需要开展调研的,课题负责人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提出申请后,协调校办公室出具调研函,课题组与相关部门联系调研的具体事宜。

第二十二条 各课题组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研究工作,形成研究成果,按课题合同要求报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

第二十三条 课题负责人及课题名称变更、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课题完成时间延期或课题中止、撤销等,须由课题负责人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申请。对未经批准,擅自作出改变的,将不予结题,并视情况取消该课题负责人下一校级课题申报资格。

第二十四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撤销研究课题,并追回校级课题经费:

(一)以课题名义实施营利行为的;

(二)私自篡改课题名称,对课题进行虚假宣传的;

(三)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的;

(四)研究成果质量低劣的;

(五)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的;

(六)严重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

被撤销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校级课题。

第二十五条 课题组重要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要及时上报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

第七章

课题成果

第二十六条 校级课题研究成果一般包括课题研究报告。课题报告字数一般在1.5万字以上。

第二十七条 课题报告一般由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结论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一般包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理论、国内外典型案例及启示、比较优势和问题分析等;实践研究一般包括实践探索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启示,策略和路径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主要内容、发展路径、政策措施、对策建议等;结论就是对研究成果的概述和成果运用的分析及展望。课题报告理论研究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字数控制在课 6

题报告总字数的30%以内,实践研究部分字数一般为课题报告总字数的70%以上。

第八章

成果评定(认定)

第二十八条 校级课题研究成果凡符合结题要求的,予以结题,并通知课题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结题。

第二十九条 成果评定(认定)采取专家组评审方式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般由5至7名专家组成。课题成果结题评审得分为参评评审专家的总评分,总评分75分及以上的课题成果同意通过结题评审;总评分75分以下的课题成果不予通过结题评审。未通过结题评审的课题,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将责成课题组在一月内修改完善,待修改完善后,再次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申请结题评审,第二次评审的相关费用由课题组承担;第二次评审仍不能通过结题评审的,科研与校刊编辑处科研科将收回课题研究前期工作经费。

第三十条 专家评审采取召开结题评审会集中评审的方式进行,却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专家,可以电话表达评审意见,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

第三十一条 通过结题评审的课题成果报告和评定为 7

优秀成果报告,以校党委文件发成果通报,并向课题组成员颁发优秀成果报告、结题成果报告证书。

第九章

成果运用

第三十二条 形成决策推动机制。根据校主要领导意见,将课题成果转化。将课题成果转化为决策参考刊发在校刊《知行铜仁》或者《市情研究》上,供市委决策参考。将课题成果运用到党校课堂中。

第三十三条

形成理论创新机制。课题成果有重大理论创新的,校级课题支持课题组在国家、省核心期刊发表理论文章。形成政校协作机制。市内大专(院校)、科研院要将校级课题研究成果纳入教学、科研考评体系。优秀课题报告作为干部培训教材。

第三十四条 形成优秀成果激励机制。每年评定优秀课题2-3个。结题评审总评分在90分以上的课题作为优秀课题评选对象;评选优秀课题时间为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结题时间(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之后的30天后组织评审;评选优秀课题办法另行印发。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将优秀课题成果报告汇编专辑出版。

第十章 经费管理

第三十五条 协调市财政每年在校财务预算中预算校级课题专项经费15万元,专款专用。经校党委审定批准立项课题后,协调市财政向课题组拨付课题经费6万元;进入课题成果结题评审阶段前,再拨付课题经费4万元。

第三十六条 原则上每个课题解决研究工作经费0.5万元。课题研究工作经费使用范围及标准:资料费、数据采集费、会议费、调研差旅费等前期工作经费占课题研究工作经费的40%至50%;稿酬最高不超过课题研究工作经费的60%(依据国家版权出版局、发改委第11号令《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核定稿酬标准)。

第三十七条 课题研究工作经费支付方式: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可以到校财务处暂借前期工作经费,提交结题评审前到财务处据实报销;课题报告通过结题评审验收后,由课题组提供课题研究人员稿酬分配清册(签字),财务处将稿酬据实支付给课题组成员。

第三十八条 课题立项评审、优秀课题评定专家评审费500元/人;课题结题评审专家(含课题联络人)评审费500元/人,评审组组长评审费800元/人;会务服务300元/人。

第三十九条 被评为优秀课题的,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0.3万元、0.2万元、0.1万元/个。由获奖课题组提供奖金分配清册(签字),校财务处直接支付给课题组成员。

第四十条 优秀课题成果报告专辑出版费用和办公经费在课题专项经费中据实列支。

第四十一条 课题组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和实收实支,课题经费实行包干使用,对课题经费剩余,仍然由课题组长研究费用,由校财务处专户管理;对课题经费不足但课题确实有研究价值,可以由课题组专题申报,校党委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追加一定的经费。课题组的课题经费使用要规范合理,并主动接受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市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对违规报销、截留、挪用、贪污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二条 课题研究前期工作经费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财经纪律,课题组组长要与课题组全体成员协商前期工作经费的用途,并向课题组成员通报使用情况;合理分配稿酬和奖金。对违反相关财经纪律的人员,责令其改正并追回相关资金。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未尽事宜由科研与校刊编辑处负责解释。

2015年7月8日

第三篇: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江财研教字〔2009〕1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博士生培养工作,保证和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有献身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人格健全。

(二)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功底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科学研究的能力,做出了获得同行专家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第三条

博士生的学制正常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6年,所修学分在6年内有效。

第四条

博士生一般不准提前毕业,若申请提前毕业,在校期间必须在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或相同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10篇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中2篇须在国内权威(或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必须以江西财经大学名义发表,且署名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期刊级别的认定按科研处规定执行,下同)。

第五条

博士生培养以培养其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为主。博士生除了研习必修的学位课程外,还应结合个人特点,选修相关课程。课程的确定以培养方案为依据,并征得导师同意。第六条

博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指导方式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指导小组以导师为首,由学术梯队或课题小组成员组成,成员可跨学科跨学院或从校外聘请。提倡学科交叉和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第七条

培养方案由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在培养单位制定,培养方案包括课程和学分安排、培养目标、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和德育要求、学位课教学大纲、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要求。培养方案由导师小组提出,经所在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部审核备案。

第八条

学校对博士生教育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研究生部负责规划博士生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制定管理文件,检查和评估博士生教育质量,协调各专业学院工作;负责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联系事宜;组织博士生参加规模较大的学术及校园文化活动;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对博士生宿舍进行管理。各专业学院负责博士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思想教育、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及党员发展、博士生普通奖学金的发放、勤工助学等工作。

第二章

课程教学

第九条

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时限一般为1.5年,期间必须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课程学分。

第十条

任课教师与博士生均不得无故缺课。教师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上课时间,应至少在上课前一天向研究生部提出书面申请。博士生某门课程缺课课时若达到该门课程总课时的1/4,任课教师有权取消该生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并报研究生部备案。

第十一条

研究生部和各博士点所在培养单位应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检查上课情况,并做好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检查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通报抽查结果。第十二条

学位课、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的期末考试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选修课的考核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但任课教师在考前须将考核方式和时间以书面形式报送研究生部审核备案。博士生学位课程考试答卷交由研究生部统一保存;博士研究生的非学位课考试答卷由课程所在培养单位统一保存。博士生一般不得在考试期间请事假,因病请假必须持医院证明,经研究生部批准后,可参加下一年级该课程的期末考试。对擅自缺考、考试违纪者,按研究生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任课教师必须在考试结束后1周内,将博士生课程考试成绩报送研究生部,方可计算教学工作量。

第三章

个人培养计划

第十四条

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应充分体现因人施教的原则。要对该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方向、课程学习要求与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方向与具体安排等作出规定或说明。个人培养计划按每位博士研究生制定,一般应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指导下完成,经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实施。培养计划一式四份,研究生部、博士生所在培养单位、导师和博士研究生本人各执一份。

第四章

科学研究

第十五条

博士生应积极参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在校期间应完成一定的学术任务。

第五章

中期考核

第十六条

中期考核在博士生课程学习结束后,学位论文开题之前,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的12月份。

第十七条

考核内容及要求

(一)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学风严谨,有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有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和课程考试成绩。

(三)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四)阅读不少于70篇与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并写出文献综述报告,就文献综述报告的内容准备不少于30分钟的口头陈述,并回答考核小组的提问。

第十八条

通过中期考核的博士生可以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中期考核者,可在半年内申请再次考核,但再次考核时间必须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如再次考核未通过者,按勒令退学处理。

第六章

学位论文

第十九条

博士论文的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题要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预期成果有较大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鼓励博士生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博士生一般应在第二学期确定选题。

第二十条

博士生在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和调研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的分析;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

(四)课题的创新之处;

(五)课题的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预期成果;

(六)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的成果和已具备的条件等;

(七)论文工作量估计与研究经费的预算和落实情况。

第二十一条

博士生写出开题报告后,由导师组确定开题专家小组,召开开题报告会审议其开题报告。开题专家小组须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至少3位具有教授职称的成员组成,专家组成员由导师组确定。开题报告会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投票表决,全体专家一致同意方为通过。未通过开题报告者至少应在3周后方可重新开题,直至通过为止。

第二十二条

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得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博士生写出书面报告,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所在专业学院院长审批后,报研究生部备案,并按开题程序重新开题。

第二十三条

在导师或指导小组指导下,博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撰写。自开题报告之日起,博士生从事学位论文写作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年。

第二十四条

创新性是衡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认为论文具有创造性:

(一)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或对重要理论有新的发展;

(二)在科学方法和技术上有重大创造,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前人未曾解决过的科技关键问题。第二十五条

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经导师审阅,博士生可向所在专业学院提出预答辩申请,根据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和论文特点,专业学院聘请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博导、教授3—5人组成预答辩委员会,受理申请人的预答辩事宜。

第二十六条

预答辩必须在初步确定的正式答辩日期5周以前进行。博士生在预答辩前,必须至少提前1周将学位论文送达预答辩委员会委员。

第二十七条

预答辩采用正式答辩的程序进行。指导教师须到预答辩现场详细介绍作者的研究情况,可以列席预答辩现场,但不能作为预答辩委员会成员。预答辩委员会委员应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第二十八条

预答辩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通过预答辩、未通过预答辩或经修改后通过预答辩的意见。对于修改后方可通过预答辩的,预答辩委员会应指明修改需要的时间。

第二十九条

通过预答辩者,持预答辩决议向专业学院和研究生部提出正式答辩申请。未通过预答辩者,需要根据预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并重新申请预答辩。修改后方可通过预答辩者,需要根据预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修改期满并经预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同意后可提出正式答辩申请。

第三十条

首次预答辩涉及的费用由导师承担。若发生再次预答辩,其费用由博士生本人承担。

第三十一条

论文通过预答辩后,博士生必须及时提交包括预答辩决议在内的相关材料,办理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的申请手续,未按规定时限提交的学位论文一律不予送审。

第三十二条

论文送审前,博士生应完成科研成果的登记工作。导师应审核博士生的科研成果并在登记表上签字。研究生部确认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完成了科研学分后,方予受理论文送审申请。“论文用稿通知”等非正式依据可暂时用于这一阶段的科研成果登记,但提交给学位委员会申请学位的成果,必须是正式发表、出版或结项的成果。

第三十三条

论文评阅实行“双盲”制,论文送审由研究生部负责。各博士点应建立论文评阅专家库,向研究生部提供并定期更新论文评阅专家名单。每篇论文的评阅人不少于5人,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其中校外和申请人所在工作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2 人。评阅意见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论文实行评阅专家一票否决制,即论文被任何一位评阅人评为不合格,则论文作者必须重新修改论文,至少推迟半年方可重新申请论文送审,并承担后续发生的评阅费用。

第三十四条

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专业学院确定,由5至7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校外和申请人所在工作单位以外的专家2—3人,且应有科研单位的专家参加,博士生导师人数应不少于4人,答辩委员会主席应是博士生导师。论文评阅人可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得超过2人。论文答辩采取导师回避制。答辩委员会另设秘书1人。

第三十五条

学位论文答辩应以公开方式进行(保密专业除外)。答辩委员会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的2/3以上(含2/3)通过,方可做出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学位的决议,表决结果记入答辩委员会会议记录。答辩委员会对未通过的论文(包括未通过论文答辩和未通过建议授予学位),应就是否同意“在一年内加以修改,重新答辩一次”做出明确决议,并需经全体委员半数以上通过。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备案。如果答辩委员会未做出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议,任何个人无权在修改论文后重新组织答辩。

第三十六条

论文答辩委员会秘书应具有硕士学位和中级以上职称,秘书负责的具体事项有:在答辩前领取有关答辩材料并检查填写情况是否正确完整;综合论文评阅人的评审意见并起草答辩委员会决议;学位论文答辩时,对答辩委员质疑的问题及答辩人的回答情况做简明准确的记录,会后整理在决议书的“答辩记录”一栏;答辩结束后,将有关材料(学位申请书、论文评阅书、决议书、表决票、学位论文等)整理好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审核。

第三十七条

已通过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应汇总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提出的意见,认真修改论文。论文经导师审核并签署“本论文已汇总专家意见并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字样后,研究生部方予归档并安排后续学位审核程序。

第三十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相关费用按《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培养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章

学位授予

第三十九条

博士学位授予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江西财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第四十条

学位授予审核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思想政治表现、遵纪守法情况;

(二)课程学分完成情况;

(三)科研任务完成情况(论文、专著必须已正式发表或出版;课题必须已结项);

(四)论文是否通过答辩。

第四十一条

校学位委员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分别在元月5日左右和6月25日左右举行。博士生及博士点相关责任人应在会议召开1周前备齐学位申请的所有相关材料,报送研究生部学位科。如未能及时提供必备材料,相关学位申请工作自动延期至下一次学位委员会会议。

第八章

学籍管理

第四十二条

录取到本校的博士生应持通知书和其他有关证件,在规定的日期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者,须事先向研究生部招生办公室请假,并附相关证明,经批准后方有效。请假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未经请假或超假期2周不报到者,由招生办公室提出意见,研究生部主任审核,分管校领导批准,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四十三条

每学期开学时,博士生须按学校规定报到日期到研究生部办理注册手续,在办理注册手续时须交清应缴费用(包括学费和住宿费等),否则不予注册。因故不能按时注册时,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开学后1个月内未能注册者,作勒令退学处理。

第四十四条

各培养单位对博士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活动进行检查。学生违反有关规定由各培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研究生部审核备案。博士生一学期内病、事假累计超过1个月时,报研究生部备案。

第四十五条

博士生必须休学时,由本人申请,培养单位签署意见,报研究生部审批。博士生复学程序与休学程序相同。

第四十六条

各专业学院必须建立博士生学习档案。博士生人事档案由研究生部学生档案室管理。

第四十七条

对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学生,依据《江西财经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励办法》,由其所在培养单位提出表扬和奖励意见,报研究生部核准。

第四十八条

博士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违反校规校纪者,依据《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办法》,由其所在培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送研究生部审核,报学校审定。

第九章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江西财经大学请假条格式

请 假 条

尊敬的您好!

我叫,是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专业学生,由于我要在(时间)前往(地点)参加(活动),不能前去听您的课。特此请假,敬请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老师意见及签名:

第五篇:江西财经大学学工处

就业工作简报

就业工作简报

就业工作简报

就业工作简报

就业工作简报

就业工作简报

就业工作简报

就业工作简报

下载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桥东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1、为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

    校级课题计划

    课 题 计 划 胡官屯镇中学 宋涛 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及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培养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白岩松江西财经大学演讲文档(大全)

    我基本上是被绑架来地,因为这并不在我这次地南昌计划当中。突然有一天晚上,也就是前天吧,前天我接到了易建东校长地访信,替学生们恳请加出这么一站。不仅仅因为过去我们是很好地......

    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规范

    申请要求 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

    江西财经大学实验室管理条例

    江西财经大学实验室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工作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为加强......

    江西财经大学EMTA问答

    江西财经大学EMTA问答 EMTA,即“高级旅游管理硕士”,是MTA(旅游管理硕士)的一种特殊形式,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按照统招研究生的教学计划进行MTA专业课程学习,享受与MTA一样的师资......

    江西财经大学市场营销学

    江西财经大学《市场营销学》 2003年度省级优质课程自查报告 江西省教育厅: 《市场营销学》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学科。为提高......

    江西财经大学英文简介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UF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section of Nanchang and is comprised of four campus sites: Jiaoqiao, Mailu, Fe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