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铰链沉排质量控制
摘 要: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注重质量管理,管理体制上推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了“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还接受工程所在地政府、新闻媒体和沿江两岸人民的监督,在技术管理上明确各个建设项目的质量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要点,并严格按照质量技术标准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隐蔽工程 质量管理 护岸 防渗墙
在1998、1999年长江流域两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中,充分暴露了长江堤防建设标准低、基础渗漏严重、部分涵闸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防洪体系安全保障度不高等问题。为彻底解决长江堤防所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幅度增加长江堤防工程建设的投入,提高长江防洪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国家关于堤防工程建设的工作安排,长江一、二级堤防和重点堤防工程的穿堤建筑物、基础加固和防渗处理、抛石固基等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工程(简称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并承担相应责任。根据水利部关于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总投资为65亿元,共包含工程项目28个,其中防渗加固处理378km,抛石护岸497km,涵闸加固8座。
工程建设质量是工程建设一切工作所应围绕的核心和最终目标。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在管理体制上推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了“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还接受工程所在地政府、新闻媒体和沿江两岸人民的监督,形成了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质量监督部门、政府(及新闻媒体和沿江两岸人民)六位一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技术管理上明确各个建设项目的质量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要点,并严格按照质量技术标准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一、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由项目法人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长江建管局)全面负责,各个参建单位按合同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和制度,分别承担各自的工程建设质量责任。长江建管局下设工程建设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综合部、工程建设代表处。根据《长江建管局工作手册》的规定,工程质量责任人为项目法人,具体由局总工程师分管,工程建设部归口管理,各项目工程建设代表处负责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工作和工程质量监控工作。长江建管局根据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规定并结合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制定有关质量管理文件下发各工程建设代表处,指导代表处的质量管理工作,并且不定期由总工程师带队的质量检查组到各工程现场检查施工质量,提出整改意见。
各工程建设代表处处长对相应项目的质量负责,工程科负责工程质量的管理职能。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三检制”的落实情况;检查施工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及其检测设备到位情况;审查监理规划,检查监理机构的质量控制体系,检查监理人员的资质及到位情况,检查质量抽检情况、设备和材料进场验收情况;严格要求按施工工序施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检查监理效果;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突发性技术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设计质量管理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设计工作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单位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实行项目管理和专业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项目管理。对于设计成果按管理层次严格校核、审查、核定和核准制度,重要专题报告经所成立的专家委员会评审。
对于施工阶段的设计工作,设计单位按照设计合同的要求,实行工地设计代表服务制度,派技术骨干到现场进行设计交底,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与设计有关的技术问题。重要设计变更须得到相应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监理机构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监理三大控制的核心,始终把工程质量控制作为监理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为加强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明确各项目监理机构总监为质量控制第一负责人,并制订了各级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监理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为保证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还确定了各项监理工作的具体程序,并针对各项工程特点和施工合同编制了操作性很强的监理实施细则,这些实施细则成为监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依据和指南。
在监理工作过程中,采取主动控制为主,主动与被动控制相结合的动态控制方法,坚持事前控制、中间检查、事后检测把关;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矛盾,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狠抓工程质量控制。
对于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及隐蔽部位,如:防渗工程中的搅拌桩施工、塑性混凝土浇筑,护岸工程中的水下抛石、护坡垫层、浆砌块石,涵闸加固中的混凝土浇筑,监理单位坚持旁站监理制度,并对其及时进行单元工程验收,保证隐蔽部位不成为工程质量的盲点。
四、施工单位质量保证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各施工单位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以创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各施工单位在处理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以优质工作质量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项目部从思想、组织、制度、技术、检测、物资设备等各方面予以保证,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经常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质检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做到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并编制详尽的施工技术方案、工艺操作流程和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程序及技术标准施工,严格执行“三检”制,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五、质量监督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由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长江流域分站(以下简称长江流域分站)负责,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责,监督检查工程质量。根据隐蔽工程的建设特点,长江流域分站制订了《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质量监督要点》,明确了质量监督的主要职责、任务、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等。质量监督方式以抽查为主,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不定期地派出质量监督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除对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和施工质量资料进行检查外,对主要项目工程的原材料、混凝土质量、金属结构等进行质量监督抽样检测;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抽查检测,依照检测结果并参照历次监督检查情况,对工程质量进行核定,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质量监督报告。
六、严格工程验收制度
工程验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口。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验收分为单元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按照水利工程验收有关规范、规程,并报请水利部批复,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单位工程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组织验收,竣工验收由水利部负责组织验收。工程通过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后,移交地方运行单位投入运行。
七、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检验标准,据此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现将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主要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检验标准简述如下:
1.护岸工程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护岸工程包括水上护坡和水下护脚工程,水上护坡一般采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六面体等护坡措施,水下护脚工程包含抛石、混凝土铰链排、模袋混凝土、柴枕、钢丝网石笼等。
①水下抛石
抛投的块石应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湿抗压强度大于50MPa,软化系数大于0.7,不允许使用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块石粒径应按设计图示要求进行分类抛投,粒径一般采用0.15~0.5m,单块重量不得小于10kg。
在进行块石抛投前,先进行抛投试验确定漂距参数,以确保抛投时块石准确抛投到位。单位面积内抛投块石的方量是抛石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抛投块石数量的控制采用量方法和称重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不定期对石料船只进行过磅,调整量方的折合系数,达到验收方量基本准确。另外,还进行抛投前后的水下地形测量,以判定抛投效果。
②混凝土铰链沉排
铰链混凝土沉排的主要设计指标:系排梁为C15钢筋混凝土,断面结构尺寸为1m×3m。排体由32块尺寸为0.5m×0.8m的C20钢筋混凝土组成;
沉排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预制块质量,“U”形环连接牢固和两个排体的搭接宽度,重点和难点是搭接宽度的保证。施工时,控制沉排岸坡定位控制线的准确,沉排设备操作可靠,确保排体沉放准确到位;沉排结束后派潜水员到水下摸探检查搭接宽度。
③模袋混凝土
机织化纤模袋混凝土护脚,是用高强度锦纶丝袋均匀贴置于坡面上,其内充灌混凝土或砂而成的一种护岸工程新技术。模袋混凝土护岸具有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施工快捷、整齐美观的特点,一般用于抗冲要求较高的岸段。
质量控制标准: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土工布、混凝土、扎绳线)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表1)要求;模袋混凝土的厚度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在15~20cm之内;模袋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水灰比应控制在0.55~0.65,塌落度应控制在20~25cm;模袋混凝土铺设应平整、稳定,模袋间距应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以内,两块模袋之间的接缝不得大于15cm。
④抛柴枕
沉柴枕护岸一般采用柴枕内裹块石、外用铁丝捆绑制作。每个柴枕直径为0.63m,长10.0m由11个直径为0.14m,长10.0m的小把芦柴、树枝内裹0.9m3的块石,用8号铁丝或竹篾间隔0.5m交替捆扎而成,每个小把树枝含量8%~15%。树枝要丰富而且比较均匀,且树枝直径≤2cm。块石粒径0.1~0.2m,比重不小于2.65t/m3,硬度3~4,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不允许使用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风化岩石、泥岩等亦不得用作抛填石料。岩石的抗压强度应大于60MPa。
柴枕的抛投类似于水下抛石的抛投,在抛投前先进行抛投试验,抛投网格划分为10m×10m,抛投时应进行定位船定位。柴枕抛投完后上面加压枕石。抛投前后进行水下地形断面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抛投质量。
⑤钢丝网石笼
钢丝网石笼是利用钢丝制作成网兜,内装一定粒径的块石,沉放于河底,网兜的大小和内装块石的多少,由实施地段的水流条件和河床变形的强度来决定。
钢丝网笼质量控制办法 钢丝材料质量要求钢丝直径≥2mm,抗拉强度≥1500MPa,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220g每平方米,钢丝网笼底部单位面积承载强度>35000N每平方米,单个钢丝网笼的展开面积≥24.4m2,网孔孔径为15~18cm,打结率>50%。
石料质量控制 块石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硬度3~4,比重不小于2.65t/m3,块石粒径应在20~40cm范围,单块重量不小于25kg;不允许使用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和风化石、泥岩等石料。岩石抗压强度应大于60MPa。
水面网格设置与检查 作业区:沿岸线分区、分段、分档作业,每个区230m,段的规格是9.58m×76m,档的规格是9.58m×19m;每档沉放石笼50只,每段沉放量200只;浮标定位必须准确,并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石料计量控制 每只钢丝网笼充填≥4m3块石或≥6.8t重块石。为保证计量单位不小于设计指标,将石料船只改装成16格2m×2m×1.0m的箱型框格进行方量有效控制,在每船的验收单上注明时间、船号、船主姓名、每笼装料方量和沉放部位。
2.防渗工程
防渗工程包括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其中垂直防渗主要是指垂直薄防渗墙,水平防渗主要工程措施为堤内外渊塘回填、水平盖重及水平盖重加减压井等。特别是垂直薄防渗墙在长江堤防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垂直防渗墙又根据施工工法、墙体材料的不同,主要技术指标也有所不同。不同墙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技术性能指标见表2,并且要求墙体连续、完整、均匀。
防渗墙的质量主要是墙体的厚度、深度和墙体的连续性、完整性、均匀性及其物理力学指标要满足设计要求。防渗墙是一种隐蔽性很强的工程,决定了其质量评价应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为主,成墙质量检验为辅。
①防渗墙质量过程控制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主要质量技术指标为墙厚、墙深和墙体材料的连续性、均匀性、渗透系数、抗压强度。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成槽的宽度、深度和塑性混凝土配制、浇筑及墙段连接。难点是槽壁稳定和清孔换浆、混凝土浇筑及墙段连接。施工过程中,对制配的新鲜泥浆和成槽过程中及清孔换浆结束后槽孔内的泥浆性能进行检验和控制。检测槽宽、槽深和槽底沉渣。检测配制的塑性混凝土是否能满足抗压强度、渗透系数等指标要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并保证槽孔内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抓斗法成槽时槽段间采用导孔套接,射水法成槽时槽孔间混凝土采用平接,拉(锯)槽法成槽时采用无接缝(无纺布袋分隔槽段)浇筑法平接。
高喷注浆防渗墙 高喷注浆防渗墙施工除保证使用合格的水泥外,其重点为墙厚、墙深、喷浆体间的相互搭接、墙体连续完整及墙体材料均匀等。主要施工技术控制要素为孔距、孔深及孔斜率、喷浆杆喷嘴的喷射方向和摆动幅度、水泥浆和水及气体的喷射压力、水泥浆液比重和注入地层的浆量、提升和摆动速度。难点是钻孔斜率、喷浆杆喷嘴的喷射方向和摆动幅度、喷射浆、水、气的压力的控制。
水泥土防渗墙 水泥土防渗墙施工除保证使用合格的水泥外,其重点为墙厚、墙深、墙体连续完整及墙体材料均匀等。水泥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控制的主要要素为桩径、桩体斜率和桩体间的相互搭接、水泥掺入比(浆液比重和注入地层的浆量)、提升和搅拌速度。难点是桩体间的相互搭接和水泥掺入比(水泥土中水泥掺入比不小于15%)的控制。
②成墙质量检验
垂直薄防渗墙的成墙质量检验目前尚无既定的规程规范可循,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对于几种垂直薄防渗墙的成墙质量检验一般采取现场检查和取样做室内试验等多检测方法进行综合检验。
钻孔取芯检查:在成墙28d后,沿墙轴线布设钻孔检查点进行钻孔检查。钻孔取芯观测描述芯样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可利用钻孔做注水试验,并取芯样做室内试验检测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及渗透破坏比降。钻孔取芯检查只能从取出的岩芯进行墙体质量的整体质量的整体性分析,而不宜用所取岩芯的力学指标作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惟一依据。
开挖检查:在成墙28d后,沿墙轴线布设开挖检查点,开挖检查点每处开挖长3~5m、深2.5~4.0m,检查墙体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墙(桩)段连接和墙厚,并在开挖检查处取试验样做室内试验检测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及渗透破坏比降。
无损检测:根据施工资料或检测资料,对成墙质量尚存疑虑的墙段做无损检测,检查墙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机口取样:塑性防渗墙浇筑混凝土时,每个浇筑施工作业点每台班应在混凝土搅拌机口或浇筑槽口留取试样一组,做室内试验检测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及渗透破坏比降。
安全监测(原型观测):利用已埋设的安全监测设施监测的成果资料、汛期高水位检验(原型观测)分析防渗效果。
资料检查:检查施工过程质量检验记录资料,综合分析墙体质量。
长江建管局依据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文件,结合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的特点所采取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比较切合隐蔽工程建设的特点。目前,1999~2000年、2000~2001年两个年度实施的129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已全部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79%。已进行单位工程投入验收的20个单位工程其质量合格率100%,其中19个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已验收的单位工程已移交地方管理部门运行管理,发挥工程效益。
目前在护坡堤防工程中刚性护坡铺面主要有现浇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浆砌块石、乱石堆、泥灰土等做成的防侵蚀护面,它们都存在下面一些致命的缺陷:总体成本高;不易种草、绿化;耐久性差,对渠道小规模变形的适应性差,遇到不好的土质、沉陷、膨胀土、堤防塌陷、结冰隆起或水的扬压力时容易发生局部破坏或结构不稳定性;刚性衬砌面一旦发生局部破坏,容易发生大面积的破坏,易导致下面的土壤侵蚀,因为宽大的破碎板块在水流作用下很容易移走;刚性衬砌的修补比较贵并且施工不方便。传统的柔性护面系统如网状织物或防护垫一般成本低,渗透性好,为当地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但是它还是存在下列缺点:大多数网状织物或防护垫只为植被提供加固作用,所以施工最终覆盖面层时安全性不宜保证,植被本身全面生根后才对基土提供防冲蚀保护;网状织物或防护垫抗水流应力的能力有限,为减少衬砌面上水流的牵引力必须增加过水道的几何尺寸或者减少边坡坡度[1-3]。这样由于防护措施不当而加大的工程投资;这种主要依靠植被来保护土壤的衬砌措施不适合长期淹没或持续流态下工作。
新型连锁护坡防冲刷系统是一种连锁型预制高强混凝土块铺面系统,作为防止土壤冲刷的有效措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已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连锁型护坡防冲刷系统是由一组尺寸、形状和重量一致的预制混凝土块用一系列绳索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连锁型矩阵。连锁型混凝土块有两种主要类型:中间开孔式和中间封闭式,两种类型的混凝土块都有不同的尺寸和厚度以适应各种水流情况。压实整平的土基上面铺好符合土质要求的反滤土工布后便可摊铺连锁混凝土块。连锁混凝土块结合了传统柔性护坡系统的优点,如:渗水、柔性、能植草并改善生态环境,和传统刚性护坡系统的防冲刷、稳定、抗高切应力等优点。连锁混凝土块施工方便快捷,所以可以节省总工程投资。更具体讲,与其它护坡措施相比采用铰链式混凝土块护坡系统长期经济效较好。因为它耐用持久,大大节省后期维修费用。
2.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施工步骤 2.1准备场地
铺放连锁铺面之前土基表面必须压实整平。从技术上或美观上讲严格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若场地土质较差,不好压实或整平,则可用一层碎石垫层。整平好的表面上不能走人或仪器,影响其平整度。2.2铺设土工布
铺放连锁铺面之前必须要铺设符合当地土质要求的反滤土工布,最好用编织的土工布。土工布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代替碎石过滤层,但是铺面系统承受波浪荷载时碎石垫层就不能省略。土工布允许水渗出来,减少铺面系统上的扬压力,同时又防止发生地基土的管涌现象。在两张连锁铺面垫子接缝处要避免发生两张土工布的搭接,所以土工布在连锁铺面垫子四边都要伸出至少30公分。2.3铺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
为提高施工精度和速度,一般在生产厂或就地把连锁型混凝土块用绳索连接成适合本工程大小的连锁铺面垫子,并利用起重机和专用展延栅一次性安装到已准备好的土基上。边坡上铺的连锁铺面垫子在顶部必须把一部分连锁块埋入土内并其系索锚固在系排梁内,底部则可以挖壕沟把一部分连锁块埋进土内或者一定长度的连锁铺面垫子摊铺在河底表面上。采取有效的起吊方法,连锁铺面垫子也可以在水下摊铺。河道弯曲的地方铺连锁铺面时可以采用预先作好的三角形垫子,也可以先让两块连锁铺面垫子搭接定位后把搭接部分的块体拿掉并且重新设立系索。接缝处小于5公分的缝隙可以忽略,但如果缝隙过大则必须用渗水性混凝土填缝。2.4填缝
经受波浪冲击的边坡上铺好连锁铺面后空隙内填满级配碎石,可大大提高铺面系统的稳定性。正常水位以下的开孔式连锁块体孔内也最好填级配碎石。2.5植草
正常水面以上连锁块体表面可以摊铺一层天然土然后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花草。完成后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的构成如图1
图1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结构示意图
3、连锁护坡防冲刷系统的设计原理 3.1连锁铺面宽度和长度
垂直于水流方向的连锁铺面宽度以枯水位为界分水上部分 和水下部分 两段。水上护坡段宽度 应按整平后的坡面和用于固定的余幅确定;水下段宽度 由(1)式确定。
(1)-与水上铺面连接和固定所需的铺面宽度;
-主体宽度,按下式计算:(2)(3)式中:、-铺面的褶皱系数和收缩系数,一般取 =1.4,=1.05;
-安全系数,取1.2; -枯水位时的平均水深; -河床的最大冲刷深度;
-水下冲刷稳定边坡坡度,=2.0~2.5;-计算断面冲刷前平均水深;
-达到最大冲刷时的河流宽度; -弯曲段河流曲率半径。顺水流方向排体的长度应根据需防护的路基边坡长度确定。
3.2连锁铺面稳定性计算
3.2.1铺面抗浮稳定性应满足(4)式的要求。(4)式中: -铺面上下的水头差; -铺面在水下的重度; -水的重度;
-土坡坡角(0); -铺面垂直于土坡的厚度。3.2.2连锁块抗滑稳定性应满足(5)式的要求。
(5)式中: -安全系数, 取1.2; -连锁块与土工布间的摩擦系数(在水下用水下值)其余符号同上式。3.2.3整体抗滑稳定性应满足(6)式要求。(6)式中: -安全系数,取1.2;-土工布与连锁块扣除浮力影响后的平均有效重度;
-土工布与连锁块的总厚度; -坡面与土工布间的摩擦系数(在水下用水下值);其余符号同上式。
4新型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的应用范围
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一般适用于水下工程及预计可能发生冲刷的路基、坡面。如: 临时过水路面、桥墩、船舶下水坡道、沙丘、填地、排水小沟、小溪、陡坡、瀑布、堤防漫顶(土石坝、防洪堤、溢洪道等)的溢流面保护、河底、河岸、海岸的护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以下为某溢洪道的溢流面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工程各阶段照片。
照片1 施工中 照片2 完工后 照片3 一年后
5.新型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的主要优点
5.1新型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遇到渠道小规模变形(由沉陷、结冰、滑坡、膨胀土等引起的)时候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5.2抗冲刷能力强,高速水流以及其它恶劣环境下保持完整的面层,不让下面的土体被侵蚀。
5.3具有其它柔性铺面材料所有的优点如空隙率高,透水性好,各独立块之间和单块内的空隙内可以植草,能美化环境的同时形成自然坡面改善生态环境。
5.4施工简便:新旧堤防都能用,可以人工铺设也可以采用机械化施工,并可以在水下施工。
5.5最陡的边坡坡度可达1:1,并且可以在高速水流引起的高切应力下安全地工作。5.6连锁混凝土块本身强度、密实度高,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
5.7虽然用绳索连接各独立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铺面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但选择连锁型铺面系统中混凝土块(设计)时忽略了绳索的影响,以单块稳定为设计依据,所以万一绳索出现问题不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绳索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施工精度,保证各独立块位置的正确性,防止出现由于各别块的移走或偷窃而引起整体系统不稳定,和帮助实现机械化施工。
6.结论
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是由一组尺寸、形状和重量一致的预制混凝土块,用一系列经过每个块体内部的预制孔内的横向绳索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连锁型柔性矩阵铺面系统。压实整平的土基上面铺好符合土质要求的反滤土工布后便可摊铺连锁铺面垫子。连锁铺面结合了传统柔性护坡系统的优点如:渗水、柔性、能植草并改善生态环境,和传统刚性护坡系统的防冲刷、稳定、抗高切应力等优点。多年的成功实践已经证实连锁护坡防冲刷铺面系统是替代传统的护坡系统如堆乱石、浆砌块石、混凝土等的最有效、可靠、美观和高性能的产品。连锁铺面施工方便快捷,所以可以节省总工程投资。更具体讲,与其它护坡措施相比采用连锁型护坡系统长期经济效应好因为它耐用持久,大大节省后期维修费用。
第二篇:浅谈弯沉值对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弯沉值对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弯沉值的确定,并通过实例和实验,分析弯沉值的影响因素及施工路基时的注意事项。从而使路基弯沉值的检测值符合设计要求,继而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弯沉值确定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目前,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中,通过了压实度和弯沉值“双控”标准。标准要求对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从而使道路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继而为路面结构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双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施工水平和内在质量,两者相互关联又相互补充,从而完善和严格了监控手段,提高了质量检验的可靠程度。
一、允许弯沉值的确定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附录中,用回弹模量EO与回弹值LO关系式,计算路基顶面弯沉值L0=9308E0-0.938。以乌市高新区3 100路道路工程为例,根据设计文件,本工程E0=70Mpa。同时,因在春夏季施工,故应考虑季节影响系数Kl。另外,因本段路基为改建路基,属弱湿性,所以在K1=1.25 ~1.4中取K1=1.25,故容许弯沉值为L0=9308×(70×1.25)=l.40mm,而设计单位提供的容许弯沉值L0=1.6mm.与之基本相符。
二、回弹弯沉值实测情况及效果
在90年代以前,在工程施工中仅把压实度作为路基自控、抽检的一项控制指标。到了90年代中后期,开始采用路基质量检验,并实行压实度、弯沉值双控。通过对各工程项目进行路基弯沉值检验,除个别挖方路段外,一般都能满足弯沉值要求,即使压实度偏低,弯沉值基本上也在容许范围之内。在高新区质检站监理验收高新区3100路道路工程K0+050-K0+400段路基时,其压实度(95%)检验合格率为90%,而局部区域弯沉值却超过容许值,未能通过验收针对这一情况,经分析研究,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和自然晾晒。20cm-30cm的天然级配砂砾经挤压处理后,测取回弹弯沉值明显减小,压到要求标准。由此可见,进行弯沉值检测的作用十分重要,而效果又非常明显,特别是对道路建设。处于原道路以下,常受水浸泡,且路基含水量过大,在压路机碾压过程又不出现软弹,这样仅靠压实度检查问题很容易被掩盖;而弯沉值检验却能查出事实,使之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不留隐患。上面经处理路段在竣工验收时,路面总体弯沉值均小于容许弯沉值要求——这主要是因为路基弯沉值控制较好,有足够强度,致使总体质量得到保证。
三、影响弯沉因素及注意事项
前面提的路段路基弯沉值过大,为找出其影响因素,应对此点进行开挖检查,并用长杆贯入仪进行贯入试验。结果如下表:
从检验结果看,含水量、压实度与弯沉值有密切的关系:各层含水量越大,弯沉值也越大;各层压实度与弯沉值反向增加;路基下50cm内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13.7%)时,如果压实度大于95%,该点弯沉值不超过1.6mm;50cm以下影响较小。长杆贯入也定性地反映了这一情况。另外,挖方路基处理深度不足、土质差、表面松散、含水量不均匀等,都对弯沉值产生一定影响。在做弯沉值试验时,应特别强调:弯沉仪测头必须置于两轮空隙中央位置,否则测定值就是不真实的回弹值,这一点非常重要。为消除这一操作误差,我们经常采用“宁前勿后”的方法,即测头可置放在两轮中央位置稍靠前一些,当车轮通过该点时,百分表初读数改变即回跳,此时应注意回跳数值,在计算时,初读数不变,把回跳数值计入终读数中即可。
四、结束语
多年来的弯沉实践告诉我们,在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及各项施工要求施工,并且要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监控手段,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把好质量关。在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控制含水量不能与最佳含水量偏离过大;二是保证压实度、标准干密度准确,且要求铺土厚度掌握在20cm左右,碾压方法得当。因为抽样检查有较强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所以应把握不同土质和质量标准,由实验提供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第三篇:质量控制
★ 知识点精要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2)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要求;
(3)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有关施工操作规程;
(4)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项目计划。
2.基坑(槽)验槽,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3.边坡塌方的原因:
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或放坡不当;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造成涌砂涌泥、涌水;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等。
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原因:
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使土的密实度降低。
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
(1)经返工重做,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6.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是: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确定;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实验要求;改进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表2-2工程质量事故分级
1.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未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整改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由()负责。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答案】D
【解析】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未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整改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2.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协调处理。
A.验收组织者.
B.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C.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D.总监理工程师
【答案】 B
【解析】
竣工验收时,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不需要重新进行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签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虽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但仍不可予以验收
D.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一律不予验收
【答案】 B
【解析】
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4.钢材、钢铸件的()等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A.品种
B.规格
C.性能
D.出厂时间
E.生产单位
【答案】 ABC
【解析】
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5.造成挖方边坡大面积塌方的原因可能有()。
A.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
B.土方施工机械配置不合理
C.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
D.边坡顶部堆截过大
E.开挖次序、方法不当
【答案】 ACDE
【解析】边坡塌方原因:
(1)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边坡失稳而塌方。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造成涌砂、涌泥、涌水,内聚力降低,引起塌方。
(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边坡内剪切应力增大,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土体失稳而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6.重大事故书面报告不包括()等。
A.事故发生的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B.监理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C.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结论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E.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答案】 BC
【解析】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案例题
7.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土建和装饰装修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该工程土建施工和装饰装修进行工程监理。在该工程装饰装修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装饰装修合同中规定5000m的花岗石石材由建设单位指定厂家,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当第一批石材运到工地时,施工单位认为是由建设单位指定用的石材,在检查产品合格证后即可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认为必须进行石材放射性检测。经抽样检验发现石材质量不合格。事件2:
为了赶工期和避免人员窝工,在屋面防水工程、室内轻质隔墙、安装管道和电气管线敷设、专业工程预埋件、预留空洞还未完工之前,施工单位就进行了室内抹灰、吊顶、裱糊、饰面板工程施工。
事件3:
该写字楼外墙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在填充墙上也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在现场室内混凝土构件上埋置了两块后置埋件,并委托施工单位直属的有专业检测资质的检测中心对这两块后置埋件进
行了检测,作为后置埋件检测的依据。
事件4:
在玻璃幕墙安装完毕后,由施工单位自己的检测机构对幕墙进行了“三性试验”,符合规范要求,于是对该幕墙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了合格验收。
问题:
(1)对于事件1,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指定厂家的装饰材料进场做法是否正确?若施工单位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造成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是否有责任?说明理由。
(2)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相关规范的规定,对水泥、室内用人造木板要进行哪些性能指标的进场复验?
(3)对于事件2,请问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正确的建筑室内装饰工程施工程序是什么?
(4)对于事件3,填充墙上是否可以作为幕墙的支承点?如必须在填充墙上设置支承点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5)对于事件3,施工单位委托的检测单位可否承担本工程的检测任务?为什么?施工单位检测的样本是否正确?为什么?
(6)对于事件4,幕墙的“三性试验”是指什么?施工单位对幕墙进行“三性试验”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之处。在幕墙施工过程中,主要应进行哪些性能试验?
【解析】
(1)
①不正确。对到场的建筑装修材料进行检验,是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责任。
②若施工单位将该批石材用于工程,则应承担责任,建设单位无责任。因为石材是施工单位采购的。
(2)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饰面板(砖)和地面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复验;室内用人造木板应进行甲醛含量复验。
(3)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不正确。应该在屋面防水工程、室内轻质隔墙、安装管道和电气管线敷设、专业工程预埋件、预留空洞施工完毕后,才进行了室内抹灰、吊顶、裱糊、饰面板工程施工。
(4)不可以。如因构造要求,必须在填充墙上设支承点时,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拄、梁等构件作为支承点,并经设计单位认可。
(5)
①施工单位的下属检测中心不可以承担本工程的检测任务,因为检测机构不得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②施工单位检测的样本不正确。因为检测的样本是施工单位在特定室内埋设的后置埋件,不具有代表性,检测数量应根据不同情况按比例在现场随机抽样检测。
(6)
①幕墙的“三性试验”是指规范要求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供建筑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的检测报告。
②施工单位对幕墙进行。“三性试验”的做法不正确。错误之处如下:
由施工单位自己的检测机构对幕墙进行“三性试验”不符合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检测的相关规定。“三性试验”应该在幕墙工程构件大批量制作、安装前完成,而不应该在幕墙竣工验收时进行。
8.背景资料: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接了某市重点工程,该重点工程的建筑面积为4.5万m2,地
上28层,地下2层,由该市某甲级工程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采用大模板施工方案。建设单位委托本市某甲级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工程施工监理。并到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经建设单位同意,该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基坑围护与基础工程施工分包给某专业地基与基础施工单位,但在签订分包合同之前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
问题:
(1)针对该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分别是什么?
(2)针对现浇混凝土工程所用材料、施工过程和实体应检查哪些内容?
(3)监理工程师是否有权要求施工单位对已经检验过的钢筋隐蔽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剥离检查?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应由谁承担?
(4)施工总承包单位选择分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 正确做法如何?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与基础施工单位责任造成基础施工质量问题: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承担责任?原因是什么?
【解析】(1)
①在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基地与基础施工单位为自控主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站为监控主体。
(2)检查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的合格证及进场复试报告、配合比、搅拌质量、坍落度、冬季施工浇筑时入模温度、现场混凝土试块(包括制作、数量、养护及其强度试验等)、现场混凝土浇筑工艺及方法(包括预铺砂浆的质量、浇筑的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高度、施工缝的留置、浇筑时的振捣方法及对模板,支撑的观察等)、养护方法及时间、后浇带的留置和处理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实体检测应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
(3)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对钢筋隐蔽工程进行剥离检查。
如果钢筋隐蔽工程剥离检验合格,建设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追加合同价款,赔偿施工单位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如果剥离检验不合格,施工单位应承担发生的全部费用,工期不应顺延。
(4)
①不妥当。
总承包单位选定分包单位后,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批准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后,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与基础施工单位责任造成基础施工质量问题,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承担责任。原因是地基与基础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工程分包合同,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分包工程施工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9.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3723㎡,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2层,首层高4.8m,标准层高3.6m。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程结构施工采用外双排落地脚手架。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9年5月1日。
2008年5月20日7时30分左右,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9层未设门槛的管道井坠落至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问题:
(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2)从安全管理方面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落地的竖向洞口应采用哪些方式加以防护?
【解析】
(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需要制专项方案:理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整理办法》规定:要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脚手架高度24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本工程中,用脚手架3.6mm×11m +4.8m=44.4m>24m。必须编制专项方案。
(2)事件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楼层管道井竖向洞口无防护;
②楼层内在自然采光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设置照明灯具;
③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对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整改;
④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3)采取的措施有: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固定式或工具式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10.背景资料:
某市一综合楼,结构形式为现浇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檐高66.75m,建筑面积56000㎡,于2005年3月12日开工口屋面卷材防水层(卷材及其配套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后,直接在上面进行刚性保护层施工。经过一段时间后,变形缝等部位防水层出现裂缝,并逐渐发展,在女儿墙泛水处出现了渗水现象。
问题:
(1)简述该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2)分析屋面卷材防水层开裂的原因。
【解析】
(1)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到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2)屋面卷材防水层开裂的原因有:
①变形缝设置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变形缝节点构造处理不正确;屋面面积较大,温差变形明显,防水层产生胀缩现象,引起裂缝。
②刚性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之间漏设隔离层,刚性保护层因胀缩变形,引起防水层裂缝。
第四篇:沥青路面弯沉控制
沥青路面弯沉控制
2016-12-16
【摘 要】当前很多沥青路面处于维修和待修状态的现象引起整个行业的深思,如何逐渐从先开发后治理转型到设计既考虑工期经济效益又考虑长期性能。世界各国都对沥青路面设计、加铺结构和评价做出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再次基础上,本文针对沥青路面的弯沉控制分析具体手段提高沥青路面高效性。
【关键词】沥青路面;弯沉控制;道路技术;指标控制
引言
公路建设中尤其是村通工程公路一般设计为沥青混凝土面层30mm、水泥砂砾稳定基层180~200mm和级配为15~25cm的砂砾垫层。这样的方案从经济学角度考虑主要应控制垫层的强度指标,这也是关乎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所在,足以说明垫层的弯沉指标的控制的重要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_D50-2006)将旧规范三参数经验法修改为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的理论设计法,并对旧路加铺设计中弯沉修正系数F进行系数修正,从设计开始对弯沉控制进行规范。从检测标准研究探索路基弯沉控制
作为路面弯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路基沉降,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采用回弹弯沉检验值确定,土基顶面回弹弯沉计算按公式 计算。考虑到不利季节的影响,土基回弹模量E0调整为非不利季节的 ,带入上式即为土基进行弯沉检验实用的标准值,系数K1为不利季节影响因素,一般根据当地实际经验取值。由于最不利季节的土基含水率值一定,不利季节影响因素根据实测即可得到,找出相关关系式即可根据含水土壤稠度计算土基弯沉值,进行检验控制手段。相关论文给出了西安地区土基回弹模量E0与土壤含水稠度试验统计,计算可得到弯沉指标数据,其他地区亦可查到相关研究成果。根据现行规范推荐的公式进行反算现场实测所得的数据得出回归式变形,计算机拟合得到满足公式,同样考虑非不利季节调整E0为 进行弯沉验算。
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严重影响路面质量,对个结构层顶面回弹弯沉值的检测可以直观的反映路基路面各结构层强度达标程度,施工指标同设计指标满足程度。而各结构层及相应下卧结构层强度和刚度综合表现为该结构层顶面的弯沉数值,从而有效地保证施工工程中整个结构的总体弯沉数值满足标准就必须从路基弯沉数值层面保证。我国目前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主要由石灰、石灰粉煤灰和水泥等材料结合形成,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所增长,且由于水泥同石灰粉煤灰和石灰稳定期差距较多,整个基层稳定情况较为复杂。如若基层施工龄期较短的话基层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强度,实测得到的弯沉值和理论计算的以设计龄期参数获得的基层弯沉数值就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半刚性基层很难通过实测弯沉值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弯沉检验标准随着施工龄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科研工作者发现半刚性材料强度增长导致同弯沉数值都跟龄期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具体的龄期进行当地的实测温度修正和季节影响系数修正实测弯沉标准即可得到合理的检测效果。实际施工工程中,路基弯沉值检测具有一定难度且无法取代面层弯沉检测,常常需要重新确定新的面层弯沉检测标准,同时,确定弯沉标准必须同步确定龄期和测定时刻温度。对于面层为多层结构而无法直接应用路面结构路表轮系弯沉公式的经公式转化为最原始的弯沉公式测量计算。弯沉指标控制在工程设计施工中浅析
由于路面结构体系较为复杂,工程实地操作上,往往采用路面结构层碾压后相对密实度作为主要验收控制指标而将弯沉控制作为参考值,这与规范规定的以设计容许弯沉检验作为控制指标不一致,不能使得施工和设计使用统一控制指标进行操作。工程实践经验表明,碾压以后的路基路面的弯沉检验往往比通过压实度进行检验要容易,且压实度满足设计的前提下实测得到的弯沉值也会比设计容许弯沉值小得多,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弯沉检验和压实度检验同步操作的双控手段其实可以只是验证压实度指标满足即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沥青柔性路面的结构体系较为复杂。一方面是其层状结构支撑系统使得各层材料性质多变,实际情况形成的为弹粘塑状且各项异性,同时还受到水文地质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沥青道路一般承受着重且多的汽车动荷载,这些荷载形成的不均匀力系难以构建科学的数学模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都是假定或简化的经验半经验模型。还有现行路面设计上采用的简化假定公式都是按照偏安全考虑,在可靠安全的基础上都有很大的富余,没有明确的安全系数。
弯沉指标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需要多方面考虑,要根据路面设计公式进行修改,对于一些偏安全因素的考虑进行反向改正,用于施工检验的弯沉控制指标计算有别于设计所使用的。对于目前很大程度上施工检验弯沉控制计算法则的不确定性,暂时不宜应用一些现行的不成熟的方法和经验公式,这方面还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加大工作力度。预估法弯沉控制试验研究
部分科研专家根据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辽宁等地区进行了预估法完成控制的跟踪测定试验,应用非线性回归和概率统计方法理论,进行不同材料和不同含量的沥青混合料稳定材料路面基层表面弯沉及其回弹模量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到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发现。试验在冻结深度1.3m,最高气温38.40C的辽东山区进行,试验路段采用2%、3.6%和5%等不同水泥含量的7段沥青试验路面,对基层和路面进行弯沉跟踪检测分析,根据通过力学模型分析发现不同龄期的弯沉检测值差异很大,其中90d和180d的路面弯沉检测值具有代表性意义。公路建造初期时段处基层便面弯沉随龄期近似于指数函数的曲线发展趋势,初期变化很快,约20d后开始变缓并趋于稳定。随着水泥比例增加,沥青路面基层回弹模量增加并逼近一个稳定值,同样也是初期增长速度很快,增加到一定剂量逐渐变缓趋于定值。尽管现场实测值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和随机性,但是基层弯沉指标测得结果均值较为均匀,随着龄期的增加,趋于集中,基于丰富的工程经验得到的适当的回归方程具有很大的工程价值。经大量试验可看出,施工初期时由于路基的不稳定,弯沉控制指标都是很不稳定的,用于工程实践中应待到较为稳定时进行检测。
现行的相关研究包括预估法在内都尚有不足,在弯沉指标控制基础上,应该增加疲劳开裂和车辙试验作为沥青路面长期性能的全面控制指标,结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实际情况,建立同步的路面疲劳开裂和车辙设计控制指标,综合考虑交通荷载、材料特性和环境因素同路面扯着深度、路面裂缝和路面弯沉的影响。结语
从先开发后治理转型到设计既考虑工期经济效益又考虑长期性能是目前道路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而路面的弯沉控制正是基于该理念所提出的,通过对沥青路面设计、加铺结构和评价做出大量研究,针对沥青路面的弯沉控制分析,从而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高效性,为道路路面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五篇: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
1、源头控制
在开工前,对料源进行考查,根据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经过调查、取样、试验,确定质量合格的材料用于本工程。根据平行试验结果确认许可。对沙子必须满足技术规范要求,还必须过10mm筛孔后方能使用。对石料要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规格和强度要求,石质均匀、无风化、无裂纹。设备物资部根据根据料源情况,不定期到到各料源进行检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生产情况、质量状况,确保有充足合格的材料供应。
从原材料出场到进场的运输过程中,物资设备部设专人在料源地进行检查,杜绝不合格材料装车,沿途运输车队设专人押运,确保途中没有换料发生,材料入场后要求2人以上收料,并对原材料到场实际数量进行过秤,填写好入场材料单。材料进场要有供应单位的材料质量检验单。施工单位要做好材料进场、使用登记台帐。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进场控制
材料进场后要分类储存、界限分明、标识清楚、符合相应材料的存放要求。原材料存储要建立入库、出库台帐,做到帐物相符。入库、出库、试验、加工、使用记录台帐一一对应,保证原材料使用过程的每个环节能够溯源。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必须分类堆放整齐,界限分明,分界墙要有足够高度、强度。已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和待检原材料要分开堆放,不许随进随用。
3、进场检测
砂、石进场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抽样检验的取样方法和检验项目
(1)砂石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的4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时亦按一验收批计算。
(2)每验收批取试样一组,砂数量为40kg,石子数量为200kg。
(3)取样方法:
在砂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砂8份,每份5kg以上)。
在石子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试样15份,每份10-15kg。搅拌均匀后成一组试样。
4.8.3检验项目
砂: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
石子: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
4、制定相关制度
为了确保原材料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是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关键。所以对原材料的管理,制定相关的制度:
1、现场堆放及领用制度
2、原材料进场检验检测制度
5、材料员、试验员质量责任
(1)材料员负责材料统计工作并按生产计划制定材料需求计划。根据台帐中材料消耗情况,报项目部物资设备部,由物资设备部统一安排材料供应。搅拌站材料员负责材料进场初验,严禁不合格品进场。
经目测合格后可先卸货并标识,索取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达到一个检验批时,30分钟内通知搅拌站试验员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进场材料通知单》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根据试验员反馈的试验结果,材料员对材料进行重新标识或处置。
材料员负责材料的覆盖,以免雨淋和灰尘等污染。
材料员对原材料质量控制环节是否到位的责任追究,由搅拌站站长负责检查并实施,项目部技术质量部负责监督检查。当发现擅自接收明显不合格材料、标识不及时、覆盖工作不到位,将视情况给以50-100元罚款处理,情节严重者更换岗位。
(2)试验员负责原材料的取样、送检(检验)、报验、检验结果反馈等工作。试验员接到材料员的原材料进场通知后,及时完成取样或送检工作,检验结果出来后,及时通知搅拌站材料员。
搅拌站试验员按照中心试验室的授权范围完成砂石料等的日常检验;需送中心试验室检验的,应填写《试验委托报送单》一式两份,双方各留一份。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材料报验。
试验室负责驻搅拌站试验员送检原材料的检验,及时安排检测并将结果反馈回搅拌站试验员。
对试验员不按要求取样送检或先使用后送检,发生工作马虎造成误用不合格材料的情节,由搅拌站站长对其施100-200元罚款,项目部技术质量部负责监督检查,情节严重者将调离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