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22:3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第一篇: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目录

第一章

责任体系„„„„„1

1、黑龙江北三峡养殖有限公司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第二章

规章制度„„„1 0

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12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16

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20

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24

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8

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32

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36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40

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45

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50

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3

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61 第三章

管理机构„„„„62 第四章

前期预防„„„„83 第五章

工作场所管理„„88 第六章

防护设施„„„105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维护检修制度„„„„110 第七章个人防护„„„„113 第八章

教育培训„„„120 第九章健康检查„„„125

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实施„„131 第十章

应急管理„„„134 黑龙江北三峡养殖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框架„140 专项应急预案框架 现场处置方案框架 应急预案编制格式 责任体系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二、目的与意义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是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是用人单位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效能的制度保证。职业病防治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内部按照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而建立的一种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为了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必须使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必须从制度上强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就是要将职业病防治责任层层落实,直到用人单位的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个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和不同的职业病防治岗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三、具体要求

(一)明确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的目的、依据。

(二)明确责任制度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

(三)明确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1、黑龙江北三峡养殖有限公司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一、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促进用人单位的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涉及用人单位领导和各部门及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本用人单位因受到政府相关部门行政处罚的,用人单位内部以本制度规定职责追究相关部门或人员的相应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二、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

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綦敦鹏、职业卫生管理代表副组长:张晓、组员:何乃晨、宋双凤、张春梅、赵雪。

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领导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

三、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执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依法建立与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成立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听取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定期组织召开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听取职业卫生情况汇报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督促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5.实行职业病防治目标管理,每年向员工代表大会报告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工会或员工对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意见。

6.组织讨论本用人单位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追究。

7.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业病防治费用,保证本单位职业卫生投入的有效实施。

8.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时组织自救,保护好事故现场,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倬、法规、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具体组织本单位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

1.组织制定(修改)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并组织实施。

2.督促、指导职能部门组织对单位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及时、如实按规定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落实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的相关工作。

4.负责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部署、协调、检查、监督、推进和考核等工作。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完善应急救援条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并按规定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备案;具体实施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并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6.对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承担职业病危害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

7.每年年底以报告的形式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本单位年度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及数据报表。

8.负责本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

9.负责在岗期间和应急职业健康监护结果的书面告知。

10.负责组织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的在岗期间及应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职业禁忌者、疑似职业病人、职业病患者提出处理意见。

(三)其他部门

1.编制单位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方案,规划职业卫生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负责协助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的上岗前和离岗时

职业健康检查组织工作,并对有关部门提出的职业禁忌者、职业病患者进行处理。负责就业(上岗)前体检和离岗时职业健康监护结果的书面告知。

5.负责退休退养职工的职业病管理工作。

6.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7.负责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

(四)车间职责

1.把单位职业病防治的制度、措施落实到每个具体生产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加强生产现场职业卫生管理。

3.督促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及时发现、制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对本车间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整改。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组织制订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7.配合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的具体组织工作。

8.对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五)职业病危害岗位员工职责

1.参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好各种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器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单位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公司文件

××第(201x)×号

关于调整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委员会管理机构及成员的通知。各直属单位:

由于公司机构调整及人事变动,现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全环保委员会)管理机构及人员做如下调整: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是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一个办公室、五个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即: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医疗劳动鉴定领导小组、特种设备领导小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技环保部。

一、安全环保委员会的职责

l、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和规程。

2、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目标的制定。

3、负责召开安全环保委员会会议、研究解决公司重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问题。

4、负责处理重大伤亡或重大未遂事故。

5、负责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6、各专业领导小组负责在各主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负责了解掌握本领域技术的动态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并对各种重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持。

7、办公室负责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安全环保委员会及各专业领导小组成员

(一)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二)专业领导小组

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医疗劳动鉴定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特种设备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环境监督员:

成员:

5、职业卫生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调整后的安全环保委员会,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开展工作,特此通知。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结构图 第一章规章制度

一、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三)项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第十一条相关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3.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4.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5.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6.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8.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9.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10.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1.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2.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二、目的和意义

用人单位依法采取防治职业病的管理措施,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

三、具体要求

明确各项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的依据、目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应与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符以便于实际操作和落实。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采取本法第二十条规定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

(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提升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的目的、依据;

(二)明确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的范围;

(三)明确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的形式及要求;

(四)明确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的内容。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丑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八)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六)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

(八)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未按照规定存档、上报和公布的。

(五)《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XXXX(企业名称)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为规范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单位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等法律、规章和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警示告知

(一)单位卫生管理机构应当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通讯报警装置、警示语句和中文警示说明。

(二)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

(三)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的原材料或产品包装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二、公告栏告知

在单位门口、作业场所、劳动者经常停留的场所醒目位置处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电话号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公布亍工作场所。

三、劳动合同告知

(一)单位人事管理部门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履行合同告知义务,把职业病危害告知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告知劳动者。

(二)单位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单位人事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牢l、充合同。

(三)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时,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或者采用隐瞒、欺骗手段不予告知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四、岗位培训告知

单位应组织员工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告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学习本单位职业卫生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等。

五、体检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单位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复印件,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六、检测、评价结果告知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档案,并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在醒目位置向本单位员工公布。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持警示栎识牌整洁、清晰,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单位不得以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所有警示与告知的资料或照片必须归档保存。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8号)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的目的、依据;

(二)确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三)详细编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内容(职业病危害的场所、人员、使用原材料、工艺流程、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

(四)明确申报的形式、部门、时间及备档有关要求。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

(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 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廷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

(四)《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有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XXXX(企业名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防治职业病危害,依法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以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8号)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主要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注明本单位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部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二、单位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或变更申报,保持申报数据的最新、准确和完整。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网上申报时,填完申报表及数据后打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单位所在地的安监部门备案,并取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三、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四、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安监部门申报变更: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超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变化之日起1 5日内进行申报;

(三)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 5日内进行申报;

(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五、若终止生产经营活动,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 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六、单位网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登录名和密码应该妥善保管,随人员变动做好交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及申报备案资料应归档保存。

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 2015]121号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是增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和劳动者自我防护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督促用人单位自觉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的源头性、基础性举措。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目的、依据;

(二)确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三)明确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内容;

(四)明确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人员范围、教育培训时间、培训周期;

(五)明确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不合格人员再培训要求;

(六)确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档案的内容及保存备档要求。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末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或者未对劳动者个体防护采取有效的指导、督促措施的。

(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

(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的;

(七)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或者未对劳动者个体防护采取有效的指导、督促措施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Ⅸ(企业名称)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法规、知识、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宣传教育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二、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征求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和意见,制定、实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提供相应的宣传教育培训资源。、三、做好宣传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宣传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单位职业卫生宣传要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部门车间要利周班前班后会、板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以及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牌、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五、单位要开展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培训,并针对不同的岗位和群体定期开展相应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对于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不合格人员应进行再培训。

六、培训内容及时间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要求执行。内容如下:

(一)用人单位主要负责入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初次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

(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初次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

(三)职业病危害监测人员的培训,可以参照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执行;

(四)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4课时。各类人员继续教育的周期为一年。

七、单位要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档案,档案应包括职业危害岗位、工种名称、接触危害因素名称、本岗位工龄等,职业卫生教育卡,员工的职业安全卫生试卷,相关培训证书的复印件,其它有关资料。

八、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夯部门保证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费用的落实。

九、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由XXXX(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名称)负责组织安排等工作,XXX(人名)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主要负责人。

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一、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物资装备。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维护、检修,可以保证其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减少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的发生。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二)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三)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名称、所在场所及部位;

(四)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专职维护检修人员;

(五)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检修的注意事项;

(六)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周期;

(七)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发生故障的临时措施和上报有关事项。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谙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三)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

(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四)《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三)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五)《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贵令关闭:

(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XXXX(企业名称)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的作业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车间、部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有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台帐。

二、单位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教育培训。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三、认真执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按照单位实际,制定和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资料必须归档保存。

五、单位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检修。使用部门发现设施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暂停生产作业.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不得擅自进行修理和继续生产作业。

六、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月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使用部门每周对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班工人每天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七、防护设施在检修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有关人员的协调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排除危害源,采取有效的防护和监护措施。

八、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结束后,维护检修部门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与使用部门进行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签字。

九、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台帐,明确各种防护设施名称、数量、设置位置等信息内容。

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一、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它是保护劳动者健康的一种重要措施。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二)确定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三)明确购买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要求;

(四)明确职业病防护用品购买后的验收标准、储存标准、发放标准、领用标准、使用标准和日常穿戴检查、处理标准。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二)末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昀,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 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二)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劳动者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劳动者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XXXX(企业名称)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等相关规定,规范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使用,切实保护员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个体防护用品是单位免费发给员工个人保管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防护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单位应当确保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所需的资金。配发给员工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必须由领用员工个人签字记录。

二、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工种和实际作业需要,编制《单位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发放标准》作为个体防护用品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督促正确佩戴使用的依据。

三、单位必须采购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

四、对于从事多种作业的员工,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给个体防护用品,如果发给的盼护用品在从事其他作业时不能适用的,由部门提出申请,可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五、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改发适用于现有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

六、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尘(毒)口罩等特殊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定期品质检查制度,不合格和失效的一律不准使用。

七、特殊防护用品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计划,购置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中,并具有合格检验证书(即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

八、个体防护用品采购审批、采购和验收入库登记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并签字。采购审批、发票、验收入库登记、个人领用签字记录等应当归档保存。

九、建立职业病防护用品台帐,内容应按照GBT11651要求,明确职业病危害场所、本岗及工序,选择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种类、规格、型号。

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一、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有害因素产生、扩散、变化的规律,鉴定防护设施的效果,为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依据;

(二)确定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及评价管理负责部门、责任人;

(三)明确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后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预防、整改和治理措施、上报内容及时限;

(四)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委托机构资质;

(五)明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公布地点及事宜。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石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四)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

(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的。

(四)《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未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的;

(八)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末按照规定存档、上报和公布的。

(五)《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实施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六)《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芾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现状评价的;

(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XXXX(企业名称)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为做好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工作,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防治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 1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度修订和落实监测及评价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危害岗位、监测点进行辨识,尊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点检测意见,确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名称、接害岗位名称、检测点名称及检测内容和检测周期。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价,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分级。

三、单位应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系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实施日常监测和报警。

五、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公司若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除每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七、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以及评价中需要整改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对于整改难度较大的应当制定治理规划,限期整改合格。

八、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或评价,合格后方可交付生产使用。

九、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及评价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及评价经费。

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有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保建设项目投产后职业病防护设施能够有效运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二)明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内容;

(三)明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分工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一)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

(二)医疗机构可能产生放射性职韭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

(三)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

(四)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或者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

(六)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和使用前,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验收合格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Ⅸ(企业名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落实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并建立单位的“三同时”档案。

二、本单位应按照以下规定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一)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三)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除医疗机构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外的其他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廷设单位组织的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三、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职业卫生相关要求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项目建设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施工安装质量可靠。

四、单位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五、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 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有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在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本单位建设项目必须在竣工后1 80日内完成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

七、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初步设计、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设计、施工和安装、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等相关内容的审查和把关。

八、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必须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9号)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职业健康检查可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等,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同时有助于分清健康损害责任,减少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二)明确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三)明确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档案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

(四)按照规定明确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妥善留档保存期限;

(五)明确劳动者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索取本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的有关规定;

(六)明确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负责部门、负责人和组织实施;

(七)明确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病病人的处置。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议下的罚款: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五)末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六)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

(十)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

(十一)未按照规定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和职业病病人的医疗、生活保障费用的。

(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末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的。

(四)《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五)未按照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五)《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九)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要资料的。

(六)《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七)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末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

(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或者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

(二)未按照规定制定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和落实专项经费的;

(三)弄虚作假,指使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

(四)未如实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要的文件、资料的;

(五)未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

(六)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的。

(八)《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

(二)未按照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九)《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一)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

(二)隐瞒、伪造、篡改、损毁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

(十)《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盗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治理,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一)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

(二)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

(三)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的;

(四)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的。

(十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XXXX(企业名称)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

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为履行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9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ⅨGB2188-2014)、《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2235-2011)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有计划地到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

三、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核定人员名单,制定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对准备脱离历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员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在离岗前30日内组织员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员工。

六、发现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病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当地安监、卫生、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医学观察和治疗。

七、在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标,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八、对在职业病危害事故中,参加应急救援人员及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九、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为员工职业病诊断、鉴定提供相关资料,接受安监部门的调查和监督检查。

十、对员工要求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单位应予以提供,并做好登记。员工离开单位时,可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一、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二、职业健康栓查、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单位按有关法规规定承担。

十三、单位有义务向员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和安监部门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或与员工有关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督促用人单位在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或控制措施,阻止危害事故的发生,防止危害扩散。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用人单位能及时项当地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目的、依据;

(二)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三)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流程;

(四)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七)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07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五)《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07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六)《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07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07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八)《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十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XXXX(企业名称)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为了规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报告

(一)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本单位员工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的,应当向单位所在地区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职业卫生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单位发生急性中毒等职业病危害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职业卫生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三)事故报告事项包括:单位、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发病情况、发生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

(四)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二、事故处置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忉断危害源,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对受伤人员及时组织现场急救或转送医院抢救,及时按规定报告事故。

(二)立即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及时撤离和疏散人员,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三)封存造成或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四)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五)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费用由单位承担。

(六)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认真落实事故调查组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严格落实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和整改意见。

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指导用人单位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立即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按规定进行事故报告,防治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制定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的目的、依据;

(二)明确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的负责机构、责任人;

(三)明确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

(四)明确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的处置流程;

(五)明确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七)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二)《王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 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

(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三)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四)《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XXXX(企业名称)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为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将事故对人员造成的损害降至最小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负责人为XX,各部门负责人分别为XX。

二、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形成书面文件予以公布,应明确事故发生后的疏通线路、紧急集合点、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的维护和启动、救护方案等内容。

三、明确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根据使用物品的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四、确保应急救援设施完好,应急救援设施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处,一旦发生事故,应保证在最快时间内能够获取。应急救援设施应是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合格的产品,安全有效,定期检查,及时维修或更新,保证现场应急救援设施的安全有效性。

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并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教援预案的演练做出相关规定,对演练的周期、内容、项目、时间、地点、目标、效果评价、组织实施以及负责人等予以明确,并如实记录实际演练的全程并存档。

六、定期组织劳动者培训,使劳动者熟悉本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以及救援设施的使用、应采取的急救措施等。

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规章。

二、目的和意义

针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具体岗位,建立一套具体的操作规程,可有效地指导操作者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必须检查防护设施正常工作运转,工作时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等。

三、具体要求

制度中应包括:

(一)明确本岗位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

(二)明确本岗位工作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本岗位工作中所涉及的材料、设备、仪器等相关安全技术和职业健康防护知识;

(三)明确本岗位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人员资质、工作环境、工作场所、个体防护等);

(四)明确本岗位工作程序(包括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应急处理程序)。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昀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一)隐瞒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而采用的;

(二)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的;

(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放射工作场所或者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不符合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

(四)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

(五)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

(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

(七)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末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

(八)违章指挥和强令劳动者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的。

五、编制范本(仅供参考)

XXXX(岗位名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一、涂装岗位

涂装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使用的涂料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一)涂料的调配必须在专门的调配间内进行,调配作业时,必须先打开通风装置后再作业,调配作业结束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3至5分钟后关闭。

(二)涂覆作业应在喷漆室或喷漆房(间)内进行。涂覆开始时,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环境及设备情况,确认符合作业条件后,应先打开通风装置,喷涂作业结束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5至10分钟。

(三)完成每批的涂料调配作业和涂覆作业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将用完的废旧物品集中放置在专用器具内,不得乱扔乱放。不应用汽油或大量的有机溶剂直接喷洒在地面上清除涂料残留物。

(四)涂料及有机溶剂的储存必须密封,并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不应直接将残余的或废弃的涂料倒入下水道,废弃物的处置时应符合环保标准的要求。

(五)本单位应根据《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规定给涂装作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保持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六)涂覆作业人员如发现头晕恶心,应立即停止作业,到户外通风处抉气休息,如情况较为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去检查。

(七)涂料或有机溶剂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应立即就医。与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加清水清洁。

(八)涂装作业场所应定期检测危害职工卫生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九)生产场所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2158-2003)的要求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二、粉尘岗位

粉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粉尘性质及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一)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二)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三)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

(四)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五)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六)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七)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八)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九)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十)应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

三、噪声岗位

噪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噪声的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一)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三)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四)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五)各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六)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七)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八)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九)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制订合理地工作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十)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四、高温岗位

(一)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三)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

(四)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碍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五)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装置。

(六)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七)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

(八)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九)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采取防暑降温治理措施,安装空调或风扇。

(十)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

(十一)当热源较多而采用天窗排气时,应将热源集中在排气天窗下侧,并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

五、电离辐射岗位

放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放射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一)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三)电离辐射作业职工就业前(含从非放射工作调到放射工作岗位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从事电离辐射作业。

(四)电离辐射作业职工必须具有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安全的履行其职责的健康条件。

(五)电离辐射作业职工进入放射作业场所时,必须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开放型放射作业场所工作时,还必须佩戴防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的防护面具,在其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淋浴室和表面污染监测仪器。

(六)在事故或应急情况下,根掘情况应对有关人员进行个人检测。

(七)II级、III级作业条件下的职工应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当受到x,r或中子照射时,应佩带相应的个人剂量计,检测周期每月一次,当受到内照射时,应进行个人吸入量、呼出气和尿便样品的射性检测,检测周期每半年一次。

(八)电离辐射作业,必须符合《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规定的实践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电离辐射作业职工个人剂量限值的基本原则。

(九)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工作应采用低毒性核素、低放射活度辐射源和高防护性能的新技术、新设备。

(十)使用外辐射射源时,应根据需要设置永久性或临时性屏蔽或确保人与辐射源之间有适当距离等可靠防护措施。

(十一)在处理一个废弃、闲置或无主的放射源时,应尽可能利用长柄操作工具,远离放射源。有条件时,利用遥控设备处理放射源。除非有必要,无执勤任务的人员应远离放射源和不进入放射性污染区。

(十二)应加强对从事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的训练,提高工作熟练程度,缩短与放射源接触时间、缩短作业时间。

(十三)在处理单个放射源时,应有效利用屏蔽物削弱射线作用于人体的强度。或利用具有良好屏蔽性能的物体(如铅砖、铁板、混凝土版)来减少人体的受照剂量。也可利用建(构)筑物和大型车船体对贯穿辐射的屏蔽性能。在房屋内,里间的屏蔽性能优于外间,墙角处优于屋正中,更优于门后。

(十四)为防止放射性微尘的吸入,首先应避免扬尘使近地面空气再度污染,如人员岁行、车辆行驶或土工作业时,均应注意尽量减少扬尘。确实难以避免时则可采取加大车距、改变通过路线等方法避开多尘的地点,适当浇湿地面也可减少扬尘。对于放射性微尘,通常利用口罩就可以有较满意的效果,其阻留放射性微尘的效果可达80%~90%,但是应正确佩带口罩,防止侧漏。

六、有毒有害作业岗位

(一)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生产现场和操作室内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三)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四)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五)进入现场的操作人员要携带便携式的有毒有害气体分析仪如: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分析仪、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分析仪,在确保安全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的前提下进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六)掌握基本的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措施,佩戴好防毒口罩,会使用防毒面具或是空气呼吸器。

(七)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三不伤害。

(八)工作时尽量站在上风侧,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机率。

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编制要点

(一)符合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要求;

(二)应在整个规章制度体系下的其他制度内容协调一致;

(三)符合用人单位的现状,具有可操作性;

(四)定期复审各项规章制度,确定其有效合法。

管理机构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中规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目的与意义

为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是指用人单位从事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职能部门或专设机构。用人单位设置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既包括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这样的机构,也包括职业卫生处(科)等日常办事机构;规模较小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专门设机构,而是指定一个部门具体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在这些机构或组织中,要有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

三、具体要求

(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并发布相关文件。

(二)用人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联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配备标准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 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三)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参照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组织或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四)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1.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图纸、照片、报表、音像资料、电子文档等文件材料。

(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设立档案室或指定专门的区域存放职业卫生档案,并指定专门机构和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专业人员负责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复制。

(3)用人单位应做好职业卫生档案的归档工作,、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4)职业卫生档案应严格管理,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防治遗失,保障档案的完整性、保密性。

(5)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查阅或者复制职业卫生裆案材料时,用人单位必须如实提供。

(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7)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8)对于涉及劳动者个人健康资料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保密义务,相关人员不得向外泄露有关信息。

(9)借阅档案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并办理借阅手续,限期归还。保管责任人变更时,须有移交手续。

2.职业卫生档案内容(见附录1和附表1)

四、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二)项规定:未采取本法第二十条规定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文件范本(仅供参考)

××××公司文件

××第(201)×号

关于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了进一步强化职业卫生的管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第八条之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成立职业卫生管理科(处、部),具体负责公司职业卫生日常管理工作。

主题词:成立管理机构通知

抄送:××××单位或部门

××××公司(盖章)

201x年×月×日

××××公司办公室201x年×月×日印发

××第(201x)×号

关于成立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部f.]:

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成立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职业卫生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公司总经理(或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公司分管×××领导

成员:×××××××××(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层人员)、二、职业卫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职卫科(或其它科室),负责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协调工作。

主题词:成立组织通知

抄送:××××单位或部门

××××公司(盖章)

201x年×月×日

××××公司办公室201x年×月×日印发

×××公司文件

××第(201x)×号

关于对XXX.XXX同志的任命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任命XXX、XXX同志为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全面负责职业卫生业务工作,管理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职业危害因素控制、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等工作。

主题词:职业卫生管理通知

抄送:××××单位或部门

××××公司(盖章)

201x年×月×日

××××公司办公室201x年×月×日印发

附录1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一、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资料

包括企业名称、详细地址、邮编、电话、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企业类型、生产布局、工商注册号、行业分类、投产日期、企业人工总数、生产工人数等(表格见附表1)。

二、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的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登记表(表1-1)

(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四)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五)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责任承诺书

(七)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八)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琢有关材料。

三、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一)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

(二)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成立文件;

(三)专(兼)职职业卫生人员档案(包括书面聘用任命文件、个人资质文件和个人专业档案等);

(四)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及评估报告(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检查表,表2-1):

(五)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怍规程

(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回执(附: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基本情况表,表2-2):

用人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后,需建立的档案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留档)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七)职业病防治经费(表2-3)

(八)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表2-4)

(九)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表2-5)

1.应急救援预案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或总结;

2.现场急救用品管理档案:包括现场急救用品配备档案、定期检查记录、维护或更新记录、适用性评价报告;

3.应急设备管理档案:包括应急设备定期检查记录、维修记录及适用性评价报告;

4.报警装置管理档案包括: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报警装置配备档案、班前检查记录、定期检查记录、维护维修记录等。

(十)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档案

1.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个人防护用品采购计划

3.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记录,包括发放周期,并应有劳动者签字(个人防护用品的购买、发放使用记录见表2-6);

4.督促使用检查记录

5.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适用性评价报告

(十一)警示标识与职业病危害告知(附: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一览表,表2-7;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过程中可能产坐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凭证)

(十二)防护设施维护与管理档案

1.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的书面文件

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中文说明书、合格证书及操作使用规程;

3.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台账,包括设备的名称、安装位置、数量:

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运行记录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员。

(十三)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2-8)

(十四)职业卫生监管意见和落实情况资料(表2-9)(包括:现场检查笔录、行政处罚决定书、奖励等资料)。

四、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一)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二)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证明;

(三)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表3-1)(附:培训通知、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

(四)年度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一)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过程的生产原理(包括生产条件、生产环境)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一览表(表4-1);

包括产品的名称及产量、主要原辅材料的理化特性及年用量(或月用量),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

(四)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江总表(表4-2)

包括作业场所、工种名称及接触人数(包括女工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来源及接触情况,作业方式和防护情况。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季报汇总表(表4-3)

(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合同书

(八)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九)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十)工作场所管理制度或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的书面文件。

六、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

(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表5-1)

(三)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登记表(表5-2)(附: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评价报告);

(四)职业病患者、疑似职业病患者一览表(表5-

3、表5-4)(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

(五)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注:在接到体检结果、诊断结果5日内报告);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处理记录(表5-5)

(七)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汇总表(表5-6)

七、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一)劳动者个人信息卡(表6-1)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6-2)

(三)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6-3)

(四)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五)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附表1 项目名称:

表1-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登记表 项目类型: 项目投资:

建设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审查结论:

说明:项目类型选择:新建、改建、扩建、技改(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引进)填报。

表2-1一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检查表、表2-2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基本情况表

编制:

审核(签字):

编制日期:年月

日 表2-3一年度职业病防治经费一览表

表2-4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

编制:

审核(签字):

编制日期:

年月

日 表2-5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维护记录表

检修、维护情况(包括检修的原因、检修部门、检修费用、检修效果等)表一2-6一年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记录

编制:

审核(签字):

编制日期:

年月

附:个人防护用品的生产、供货单位,使用说明和产品合格证明。表2-7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一览表

表2-8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等

表2-9职业卫生监管意见和落实情况记录表

上级检查

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内容摘录,附原件): 企业名称: 培训类型: 培训学时: 参加部门: 培训内容: 组织部门: 授课人: 实施日期: 签到表:

表3-1一年度职业卫生宣传培训一览表

编制:

审核(签字):

编制日期:

年月

日 说明:l培训类型为劳动者上岗前培训、在岗期间定期培训,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

人员培训;2签到名单可附后。

表4-1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化学品)一览表

说明:化学品毒性资料及预防策略附后。表4-2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表4-3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季报汇总表

编制:

审核(签名):

编制日期:

年月

日 表5-1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

车间:

体检类别:

表5-2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登记表

体检日期:

年月日一

年月日 编制:

审核(签名):

编制日期:

****年**月**日 表5-3 职业病患者一览表

编制:

审核(签名):

编制日期:

****年**月**日 表5-4疑似职业病患者一览表

表5-5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

1.发生时间:

****年**月**日

时; 2.发生场所(车间名称):

岗位及工作内容;

3.发病情况:接触人数:

发病人数;送医院治疗人数:

死亡人数: 4.可能产生职业病的有害因素名称:

事故经过简述(事件起因、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救援过程和处理情况): 对事故原因和性质的初步认定意见: 表5-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汇总表

表6-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表6-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表6-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业病诊断等;

2)检查结论是指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患、职业病等;

3)人员处理情况是指调离、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处理、安置情况及检查、诊断结果;检查结论为未见异常或其他疾患的划“——_,’;

4)现场处理情况是指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岗位,现场及个体防护用品整改达标情况,不需整改的可划“——。

第四章前期预防

一、法律法规依据

用人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前期预防”的要求,以及《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 1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总局令第48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等规定做好本企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四条要求,严格执行相应职业卫生国家标准。落实防护设施,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消除职业病危害。第十五条关于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第十六条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第十七条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第十八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的规定。

二、目的意义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其重点在于预防。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从源头上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实施管理和控制,不断改善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降低职业病发病率,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的目的。

三、具体要求

(一)工作场所要符合以下职业卫生要求

1.1作场所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包括粉尘)的浓度应该符合GB22.1-2007联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中规定的相应的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2.1作场所存在的物理因素的强度应该符合GB2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中规定的相应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3.配置与工艺中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相适应的防护设施;

4.合理布置生产布局,按照职业卫生要求,严格区分有害和无害作业的区域。避免交叉、混合作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5.企业的卫生设施应能满足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的需要。应当配置更衣间、洗浴间。按照规定企业不得安排女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设立孕妇休息室;

6.企业在选择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到劳动者心里和生理健康的要求,避免因设备、工具、用具不符合要求而加大劳动者劳动强度,造成劳动者精神或心里过度紧张。

(二)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产生或存在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总局令第48号)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顼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2.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填表说明见附录2)和下列文件、资料: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4.申报工作流程

(1)登录申报系统注册(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2)在线填写和提交《申报表》;

(3)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备案;

(4)打印审查备案的《申报表》并签字加盖公章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用人单位将《申报表》存入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5.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軎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 5日内进行变更申报;

(3)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 5日内进行变更申报;

(4)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 5日内进行变更申报。

申报表及申报流程见附件二。

(三)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实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在建设项目前期根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法律、法规及标准,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有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并针对建设项目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

建设单位在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后,应牵头组织对预评价报告进行技术评审并将全部评审资料保存在职业卫生档案中备查。

(四)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验收

1.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存在的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然后,将测定结果与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做比较,从而得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结论。除此,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还针对建设项目的除尘、排毒、通风、照明等职业丑生防护设施及辅助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给出该建设项目在职业病控制方面是否可行。

建设单位应依法组织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技术评审,评审资料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

2.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一)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擅自投入使用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贵令关闭: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二)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一)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

工作场所管理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軎、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5章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第6章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第8章应急救援等三个章节具体要求以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等标准的相关要求,拟定工作场所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目的和意义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三、具体要求

(一)总体布局

1.1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2.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和低毒作业分开,噪声声级高的车间和低的车间分牙,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

(二)设备布局

1.1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2.存在或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布置在工作地点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与非粉尘的工作地点隔开;

3.多层建筑物存在热量或有害气体的设备时,设备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

4.车间内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工艺允许远距离控制的,可设置隔声操作(控制)室;

5.车间内存在高温热源的设备时,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相应的操作岗位布置在夏季主导方向的上风侧;

6.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则应将其安装在多层厂房的底层,对振福大、噪声大的生产设备应设计隔振降噪措施;

7.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废水排放管道不宜通过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房的地面下;若需通过时,必须严格密闭,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

8.毒物易逸散的工作场所,可能发生剧毒物质泄漏的设备均应有隔离措施。

(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1.尘毒防护

(1)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选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2)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3)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高毒物质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4)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

(5)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

(6)防尘和防毒设施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7)通风、除尘、排毒设计应遵循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①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全面通风换气量。除上述有害气体及蒸气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通风量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

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能满足防尘、防毒的要求。

容易凝结蒸气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跳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危害更大的物质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不得相互连通。

③采用热风采暖、空气调节和机械通风装置的车间,其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区并低于排风口,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④进风口的风量,应按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逸散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应在投入运行前以实测数据或经验数值进行实际调整。

⑤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放散气体的排出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条件及气体密度合理设置排出区域及排风量。

⑥确定密闭罩进风口的位置、结构和风速时,应使罩内负压均匀,防止粉尘外逸并不致把物料带走。

⑦含有剧毒、高毒物质或难闻气味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或含有较高浓度的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排至建筑物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之外。

2.高温防护

(1)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设计高温作业厂房的朝向,使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

(2)高温作业厂房宜设有避风的天窗,天窗和侧窗宜便于开关和清扫。

(3)产生大量热:湿气、有害气体的单层厂房的附属建筑物占用该厂房外墙的长度不得超过外墙全长的30%,且不宜设在厂房的迎风面。

(4)产生大量热或逸出有害物质的车间,在平面布置上应以其最长边作为外墙。若四周均为内墙时,应采取向室内送入清洁空气的措施。

(5)热源应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天窗的下方;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热源布置应促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及降温措施。

(6)车间内发热设备设置应按车间气流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在操作岗位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

(7)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应根据工艺、供水和室内微小气候等条件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如水幕、隔热水箱或隔热屏等。

(8)当高温作业时间较长,工作地点的热环境参数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四)工作场所应急救援

1.应急救援机构(站)

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具体设置情况参见《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应急救援设施

(1)有毒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①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通常包括探测器、声光报警器、通讯器材或其它警报装置。

②紧急事故警报系统应当标识清楚,在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和中文说明。

③事故警报系统应24小时处于设防状态,事故警报系统应设置备用电源。报警阈值的设置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④报警装置可按照《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的要求设置。

⑤放射工作场所应配置安全联锁与报警装置。(2)事故通风系统

①可能突然散发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化学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联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②事故排风的排风量应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时;

③事故通风风机控制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室外便于操作地点;

④事故排风发的排风口应设在妄全处,远离门、窗及进风口和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

⑤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设置的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应防爆。

(3)急救用品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配置现场急救用品,通常包括一般急救用品和急救药品。

①一般急救用品:对可能发生大量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现场应配备一般急救用品,包括发生事故时急救人员所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隔离(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以及对被救者施救所需的急救用品,如人工呼吸辅助设备、现场止血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给氧器,有特殊需求的可以配备急救车等。急救用品应当是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合格的正规产品。

②急救药品:对有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要配备有急救药品(如特效解毒剂)的急救箱(柜),急救箱(柜)中药品要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配置;急救箱(柜)应存放在车间或临近车间的地点,在其醒目位置有指示标识,药品有中文使用说明书,一旦发生事故,确保最短时间内可以得到;急救药品必须保持其有效性,定期更换;急救箱(柜)中除规定的急救药品外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4)冲淋洗眼设施

①设置场所:具有化学灼伤的工作场所。

②设置的设施:包括洗眼器和淋洗器。

③安装位置:冲淋洗眼设施要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辐射半经不大于15米。设置位置要方便易得不妨碍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时,作业人员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冲洗。

④淋洗器、洗眼器的上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为不间断供水并保障水压满足使用要求。

(5)应急撤离通道

①紧急撤离通道应当有紧急灯光照明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

②紧急撤离通道应当标识清楚,在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通常使用地面标示和箭头标志;

③紧急撤离通道应当畅通无阻,不能堆放其他杂物;

④撤离通道的宽窄要根据需要设置,不宜过窄;

⑤应当在醒目位置张贴紧急疏散示意图,清楚指示撤离建筑物时主要紧急出口路线、备用紧急出口路线和出口门位置。示意图上应当标示看图者所处的位置、紧急路线和集合区;

⑥撤离通道不应经过锅炉房和其它高危区域;

⑦为避免主要撤离通道被堵,应设置备用撤离通道。

(6)泄险区 ①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配置必要的泄险区,用于吸纳、消除、处理急性职业损伤因素,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②根据生产条件、所使用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和用量考虑泄险区设置的位置、大小和选材。泄险区应设置在远离人群、重要财产设施和相对较为安全的地方,周围不能存在与排放到泄险区的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易燃、易爆等化学反应的物质。泄险区四周的选材应不与泄险物发生反应,并且确保泄险物不得渗透到土壤,也不得排出到下水道与污染水源,或者扩散到空气当中,对周围环境及居民造成损害。

③在泄险区周围的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及中文警示说明,并说明定期泄险的时间、泄险的物魇和注意事项。事故性泄险要制定泄险预案,明确泄险的条件,泄险命令的发布人,泄险时人群疏散,泄险物质的无害化处理,消除发生次生事故的危险,泄险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7)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昼夜可见的风向标。

(五)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

1.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2.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

3.有毒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线

高毒物品作业场所、放射作业场所、紧邻事故危害源周边应设置红色警示线;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紧邻事故危害区域的周边应设置黄色警示线;事故现场救援区域的周边应设置绿色警示线。设置在固定场所的警示线宽度为lOcm,警示线可用涂料制作。临时警示线宽度lOcm,可用纤维等材料制作。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和使用见附录4。

(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宥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1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七)职业病危害告知

1.设置公告栏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合同告知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可参照附录3)。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上述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3.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对患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企业应告知其本人。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

(二)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三)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

(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的;

(七)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八)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舰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放射工作场所或者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

(四)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

(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

附表l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备注】填写原料产地。

附表2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录》。也可以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或职业健康检查医疗机构协助进行识别和确认。

[作业方式】指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工序的密闭化、自动化程度。可按全密闭、半密闭、敞开式、自动化、手工操作、隔离操作等情况填写。

[职业病危害浓(强)度】依据检测报告书注明达标还是超标,未进行检测的注明未检。对于超标的,要写明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

【职业病防护设施】指除尘器、通风换气装置、消声器、隔声屏障、隔声操作室、防热辐射墙(板)、警示标识、告知卡、报警装置、冲洗设备、现场急救用品等。

[个人防护用品】指防尘口罩、防毒面罩、耳塞、护目镜、个人剂量计等,按照实际配发情况注明。

附件3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示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甲方)在与劳动者(乙方)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

(一)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职业病防

(二)甲方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2188)的要求,做好乙方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一旦发生职业病,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乙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及相应待遇。

(三)乙方应自觉遵守甲方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按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若被检查出职业禁忌证或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必颓服从甲方为保护乙方职业健康而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的工作安排。

(四)当乙方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告知书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甲方应与其协商变更告知书相关内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五)甲方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乙方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与乙方所订立l拇劳动合同。

(六)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

乙方(签字)

年月日

年月日

附件4 作业场所警示标识设置说明 八防设施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二、目的和意义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三、具体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如通风、排毒、除尘、屏蔽、隔离、降温、减振等设施。

1.防尘、防毒

(1)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适宜的通风和净化措施。

(2)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有效的防尘和排毒设备。

(3)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

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2.防暑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应根据工艺、供水和室内微小气候等条件采用有效的隔热、降温措施,如水幕、隔热水箱、隔热屏、风扇及防暑饮料、糖、茶等。

3.防噪声

(1)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

(2)为减少噪声的传播,宜设置隔声室。隔声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

4.防振动

控制振动发生源,对产生强烈振动的工具、设备、车间应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对振幅、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减振基础。

5.防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1)在生产过程中有呵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非电

离辐射防护规划,采取有效的屏蔽、接地、吸收等工程技术措施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距离操作,对于激光,必须安装激光开启与光束止动的连锁装置。

(2)电离辐射防护应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1 8号)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3)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放射性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如急停开关。

(二)用人单位应根据工艺特点和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来选择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可以单独配备,也可以综合配备。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较低、工人密度低,则可采取自然通风设施;工作场所可能产生较高浓度的粉尘,则应采取系统的机械通风和除尘设施;工作场所存在强度较高的放射线,则应采取屏蔽和隔离措施等。这些设施应当能有效地控制或者降低工作场所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使之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管理

1.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日常运行、维护及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等方面,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解决方案。

2.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戏岗位应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保证防护效果。

3.选购职业病防护设施时,应结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状况,并充分考虑其防护效果。

4.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未经职业健康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5.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台账和使用档案。防护设施台账内容包括设施名称、型号、供应商信息、安装时间、主要技术参数、安装地点、数量、使用和维护记录,使用人、负责人、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等。防护设施使用档案内容包括日常运行、维护及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等方面。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四)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或者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

(六)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和使用前,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验收合格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二)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扩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三)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

(八)违章指挥和强令劳动者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的。

职业病防护设施台账

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档案资料:设计方案、技术图纸、使用和维护记录、合格证、效果鉴定(检测、评价)、生产许可证及其它随机技术资料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示Ⅱ)

一、目的和范围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规,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施缺陷,保证检修质量,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安装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工作。

二、职责和权限

(-)XXX(管理部门)负责提出防护设施的购置和维护检修计划,XXX(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实施计划;

(二)其它相关部门根据生产设备和防护设施的运行状况制定季度或年度维护检修计划,并监督检查车间计划实施;

(三)各车间负责按计划布置,设备检修人员实施检修;

(四)XXX(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将安全巡视或检查发现的设备设施隐患反馈XXX(相关部门或车间),并负责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采购

本单位XXX(采购部门)必须购置使用具有防护设施生产资质单位生产的防护设施。在购置防护设施产品时,应当注意索取: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得购置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检测报告昀防护设施产品。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使用培训

每年定期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各车间每半年也要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五、内容

(一)XXX(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及XXX(相关部门)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每月检查一次,了解运行状况,检测其性能和使用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二)根据其性能和使用效果制定季度或年度保养检修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车间实施。计划检修应由XXX(设备部门)主管人员制定检修方案,检修材料、配件由供应人员负责,设备检修人员应认真按检修方案实施并记录。计划检修以设备维修人员为主,设备操作或保管人员协助实施。

(三)XXX(设备)主管人员负责检修质量的验证并记录。

(四)生产设备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例行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车间、班组应督促并检查保养情况。

(五)操作者对生产设备防护设施损坏后,或不能正常使用时,操作人员即不修理又不报告的,车间对责任人应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生产设备防护设施发生故障时,车间或维修人员暂时处理不了时,应报告设备部门采取临时措施,无临时措施时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六)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制定谩备保养检修计划必须同时列入配套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保证配套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九)计划检修或故障检修后的设施必须由操作者、车间或设备管理人员、检修人员参加试车,试运转正常在设备检修记录上签字确认,并交付操作者投入生产运行;未经签字确认的检修设备不得投入运行使用。

(十)防护设施出现故障后,必须立即报告,检修按照管理程序要求进行。

六、记录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台帐记录由维修人员填写后交车间收集,每月初交XXX(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保留存档。对检修保养不按规定记录、或记录丢失的,车间应给予批评或经济处罚。

七、建立技术档案

以车间为单位对各车间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一)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二)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三)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四)使用、维护检修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第七章个人防护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二、目的意义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这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所必需的一种预防性措施。本指南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进行相应保护的装置和设备。劳动者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可以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效地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个人用品。根据防护用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功能和作用,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五类: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类;眼、面防护用品类;听觉器官防护用品类;皮肤保护用品类;其他用品类。

三、具体要求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个体盼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工种和实际作业需要,编制《单位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发放标准》作为个体防护用品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督促正确佩戴使用的依据。

(一)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要求

1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制度和档案,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采购、使用、保存、维护及防护用品的技术指标、更换周期、经费保障等。

2.制定个人防护用品采购计划,确定各工作岗位配置的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型号、使用人员名单,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参数符合要求。

3.向合格供应商采购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在购置防护用品产品时,为保证防护用品的质量和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购置防护用品的产品应当符合下列内容:

(1)产品名称、型号。

(2)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3)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检测单位应当具有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资质,检测内容:应当有检测依据及防护效果的结论。

用人单位不准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资质服务机构效果检测报告的防护用品产品。

4.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不同防护要求,向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有效的足够数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建立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台账,有劳动者领用防护用品的签名。

5.劳动者上岗前应根据其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使用方法、性能和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针对性墙训,用人单位应指导和监督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二)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1根据工作环境和作业类别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不同防护要求,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2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为了保证个人防护用品质量,我国特种个人防护用品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三证制度。生产特种个人防护用品的企业除了应具有生产许可证外,还应按照产品所依据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自检,并出具产品合格证。特种个人防护用品在出厂前应接受地方个人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抽检,检验机构按批量配给安全鉴定证,在选用个人防护用品时应选用证件齐全的产品。

3.根据使用期限和报废原则更换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与工作场所环境,个人防护用品使用频率,个人防护用品自身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使用期限应考虑腐蚀程度、损耗情况和耐用性能。个人防护用品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应予报废:

(1)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2)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损坏,经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4.正确使用与妥善维护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者必须了解所使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对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防护用品,如呼吸器要进行反复训练,达到能迅速正确使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必须严格检查,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更换,对于急救的呼吸罂更要定期检查,以免急救时无法正常工作。同时,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者必须仔细阅读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说明书,按要求正确维护防护用品,从而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噪声作业人员应佩戴耳塞等护耳器;易燃易爆场所应配置防静电工作服和鞋,其中噪声作业在《职业卫生名词术语》中定义是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

个人防护用品选择、使用与维护主要参考以下标准: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AQ/T 6107-2008)《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AQ/T6108-2008)《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 23466-2009)《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GB/T 24536-2009)《个体防护装备足部防护鞋(靴)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GBIT 28409-2012)《手部防护防护手套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GB/T29512-2013)《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5-2007)

四、法律责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或者未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督促措施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违

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敖;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二)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三)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五、编制范本

年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记录(出自171号文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第二篇: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拟制: 审核: 批准:

xxxxxx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成立职业健康工作小组 和任命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决定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成立职业健康工作小组:

组 长: 组 员:

任命 组长 同志为职业卫生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XXXXXX有限公司 2016 年4月28日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单位领导到各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单位内部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员工代表大会报告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工会或员工对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与方案。

5、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7、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并及时组织救援。

9、依法承担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全面责任。

10、每年底以报告的形式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及数据报表。

二、分管职业卫生的负责人职责

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在本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2、督促、指导职能部门组织对单位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3、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指定部门按期解决,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隐患。

4、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组人员会议,听取各部门、车间、员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5、如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要科学应对,妥善处理,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依法承担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直接责任。

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

1、在单位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全面负责本单位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单位职业卫生工作方针、规划和管理制度。

3、负责编制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4、负责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部署、协调、检查、监督、推进和考核等工作。

5、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教育活动,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履行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参与对员工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检查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3、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协助有关部门编写、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4

并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定期组织参与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6、配合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建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统计、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五、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单位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六、车间负责人职责

在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单位职业病防治的制度、措施贯彻落实到每个具体生产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加强生产现场职业卫生管理。

3、督促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格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采取整改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七、职业病危害岗位防治职责

1.参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好各种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设备。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单位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切实保护单位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劳动合同告知

1、单位人事管理部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2、单位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单位人事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二、公告栏告知

在单位门口、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电话号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公布于作业场所,书面告知应该发到每位员工。公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字迹清晰、及时更新。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三、岗位培训告知

单位应该组织员工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告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宣传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知识,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等。

四、现场警示告知

1、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通讯报警装置、警示语句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2、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 6

内容与警示标识。

3、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的原材料或产品包装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五、体检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单位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复印件,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六、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持警示标识牌整洁、清晰,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各车间部门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要求,对本车间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辨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将所需的警示标识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根据各车间部门申报情况,审查核实后,向生产厂家采购合格规范的警示标识等,确保警示与告知制度的落实。

七、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八、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单位不得以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九、所有警示与告知的资料或照片必须归档保存。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治职业病危害,依法接受监督,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以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主要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二、单位每年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或变更,保持申报数据的最新、准确和完整。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网上申报时,填完申报表及数据后打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单位所在地的安监部门备案,备案结束后从安监部门取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三、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四、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安监部门申报变更: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有害作业岗位、人数、检测和体检人数等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变更。

五、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安监部门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六、单位网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登录名和密码应该妥善保管,随人员变动做好交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及申报备案资料应归档保存。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法规、知识、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宣传教育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二、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法律规范等的要求、单位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征求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和意见,制定、实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提供相应的宣传教育培训资源。做好宣传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宣传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职业卫生宣传:

1、单位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

2、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以及职业病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四、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一)教育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检查发现的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分析和纠正,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和应该吸取的教训。

(二)教育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应当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单位新员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凡单位新员工、新分配来的大中专学生、来单位实习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的员工,由人事部门通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并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单位、车间、班组三级职业卫生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三)单位教育培训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1、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令,《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个体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

2、单位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管理网络、规章制度、实施措施、岗位职责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3、综合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单位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4、单位的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总则。

5、单位或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知识和操作规程。

(四)车间级职业卫生教育由车间安全员或兼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1、本车间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2、本车间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制度与规定。

3、本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

(五)班组教育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

1、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2、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3、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4、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5、本班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6、制订实施师徒合同,包学、包会、保职业安全卫生。

(六)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1、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执行。

2、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教育及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七)一般员工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1、由单位每年对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要求必须有签到表、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册。

2、为了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增强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感。单位每年必须对在员工人进行不少于二十小时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要有计划、签到表、培训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表。

3、一般“三违”人员由车间进行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天。严重“三违”人员由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进行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并将“三违”人员教育培训情况存档。

4、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场教育、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讲课等形式。

五、培训时间: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执行。

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档案资料(应写明岗位或工种名称、接触危害因素名称、本岗位工龄等):

1、三级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卡;

2、员工的职业安全卫生试卷;

3、相关培训证书的复印件;

4、其他有关资料。

七、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部门应保证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费用的落实。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的作业环境,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车间、部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有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台帐。

二、单位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教育培训。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三、认真执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按照单位实际,制定和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单位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检修。使用部门发现设施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暂停生产作业,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不得擅自进行修理和继续生产作业。

六、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月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使用部门每周对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班工人每天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七、防护设施在检修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有关人员的协调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排除危害源,采取有效的防护和监护措施。

八、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结束后,维护检修部门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与使用部门进行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签字。

九、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资料必须归档保存。

职业病危害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规范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使用,切实保护员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个体防护用品是单位免费发给员工个人保管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单位应当确保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所需的资金。配发给员工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必须由领用员工个人签字记录。

二、单位应当《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结合本单位工种和实际作业需要,编制《单位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发放标准》作为个体防护用品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督促正确佩戴使用的依据。《标准》未列入的工种可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参照本单位同类工种相似条件发放。

三、单位必须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款式,必须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为主,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工作服的面料以全棉材料为主(特殊作业的例外)。

四、对于从事多种作业的员工,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给个体防护用品,如果发给的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作业时不能适用的,由部门提出申请,可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五、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改发现行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原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时间相应延长)。

六、员工因某种原因离开原生产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间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七、特殊防护用品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计划,购置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和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具有合格检验证书。

八、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九、凡领用绝缘防护用品及工具的部门或个人,在重新更换领取时,必须实行以旧换新的制度,以保证人身安全。不属于领用绝缘工用具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部门或个人,需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防用品时,必须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其他方面的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个体防护用品采购审批、采购和验收入库登记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并签字。采购审批、发票、验收入库登记、个人领用签字记录等应当归档保存。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为做好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度修订和落实监测及评价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危害岗位、监测点进行辨识,尊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点检测意见,确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名称、接害岗位名称、岗位人员名单、检测点名称及检测内容和检测周期。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价,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分级。

三、单位应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系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实施日常监测和报警。

五、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除每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防尘口罩、耳塞等相关个体防护用品。

八、单位有新、改、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需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由安监部门备案批复;较重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预评价报告由安监部门审核批复后,设计单位应当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计专篇,严重危害的项目需进行设计审查和批复,才能组织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竣工后,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由单位进行控制效果评价和组织竣工验收,控评和竣工验收资料报安监部门备案;较重和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需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报 14

安监部门审核,并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九、日常或定期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以及评价中需要整改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对于整改难度较大的应当制定治理规划,限期整改合格。

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或评价,合格后方可交付生产使用。

十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检测及评价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及评价经费。

十二、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有责任监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有权要求其依法提供规范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对其违法行为有举报的义务。

十三、不断调整、完善检测点,确保有毒、有害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数据真实、完整,严防应检未检和漏检现象的发生。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落实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本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的规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并建立单位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2、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3、本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有职业卫生专篇,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专家技术审查,并向当地安监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单位取得安监部门同意备案的批复后,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建设。

较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取得安监部门对预评价报告审核同意的批复,并要求设计单位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要求,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应当取得安监部门对预评价报告审核同意的批复,并要求设计单位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要求,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向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取得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同意的批复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4、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职业卫生专篇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项目建设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施工安装质量可靠。

5、单位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有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在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本单位建设项目必须在竣工后180日内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需经当地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8、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由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竣工验收资料,向安监部门申请备案,取得同意备案的批复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9、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在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经专家组技术评审通过后,向当地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申请,经安监部门审核和竣工验收,作出合格批复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10、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参加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价技术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审查和竣工验收等,对职业卫生专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设计、施工和安装质量、预评和控评报告的相关内容的审查和把关。

11、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必须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12、单位建设项目未经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批或审批不合格投入生产使用的,将严肃追究单位分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及负责人的责任。

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为履行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有计划地到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

三、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核定人员名单,制定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在委托职业健康检测机构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应当如实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1、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接触人员名册;

3、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结果。

五、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员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在离岗前30日内组织员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员工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六、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员工,并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以下措施: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员工应当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员工,应当进行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的员工,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

七、发现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病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当地安监、卫生、劳 18

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医学观察和治疗。

八、在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标,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九、对在职业病危害事故中,参加应急救援人员及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十、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为员工职业病诊断、鉴定提供相关资料,接受安监部门的调查和监督检查。

(一)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2、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所在作业场所或岗位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

5、职业病诊疗资料;

6、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单位每年全部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员工汇总表(包括接害,但当年未参加体检的员工),内含:姓名、工龄、岗位名称、岗位工龄、岗位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检测强度(浓度)、体检结论、被告知员工签字、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签章确认等;

2、单位检测、评价、组织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的委托书;

3、职业健康检查、检测和评价的各种报告;

4、职业病诊断报告;

5、对患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记录;

6、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和汇总的相关资料;

7、上述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十一、对员工要求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单位应予以提供,并做好登记。员工离开单位时,可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二、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 19

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三、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单位按有关法规规定承担。

十四、单位有义务向员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和安监部门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或与员工有关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为了规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职业危害事故调查调查处理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安监函(2011)47号)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定义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某种意外原因,发生失控、防护失效或高浓(强)度接触等对劳动者造成突发的职业损伤。如毒气泄漏引起急性中毒等。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规定

1、对于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慢性群发性职业病以及导致的死亡事件,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及总局47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由安监部门牵头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对由急性工业中毒导致的伤亡事件,应按照《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务院349号令的有关规定由安监部门牵头负责进行调查处理。

三、事故报告受理主体

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本单位员工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的,应当向单位所在地区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职业卫生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四、事故报告规定

1、用人单位发生急性中毒等职业病危害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职业卫生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3、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5)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

五、事故处置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切断危害源,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对受伤人员及时组织现场急救或转送医院抢救,及时按规定报告事故。

2、立即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及时撤离和疏散人员,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封存造成或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5、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费用由单位承担。

6、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认真落实事故调查组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7、严格落实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和整改意见。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时,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危害,减少损失,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特制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

1、根据本单位各岗位存在的严重职业病危害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作业场所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1)装卸岗位(可能发生砸伤、中暑事故);(2)叉车工(可能发生中暑事故);(3)吊机工(可能发生中暑事故);

2、本单位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级别为:(1)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2)较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二、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网路图(略)

三、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指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略)

(二)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单位,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三)职责

1、指挥领导小组:

(1)组织制定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考核救援人员的业务能力;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各项准备工作;(4)设置和审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物资、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等;

(5)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抢救,物资调配及相关的对外联系工作;(6)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

2、指挥部:

(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按规定向政府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2)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3)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劳动者及时抢救;

(5)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以防止事态扩大。疏通撤离通口,撤离作业人员;

(6)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的材料、设备、工具等;(7)配合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修改完善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指挥部人员分工

1、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指挥部成员:

(1)生产部长(或职业安全卫生部长):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工作。

(2)技术部长:负责迅速初步查清事故原因,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工艺方面的指导。

(3)企管部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4)保安室主任:负责指挥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5)厂办主任: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

(6)车队队长:负责车辆调配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供应工作。(7)物流部长:负责抢险物资及防护用品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8)应急救援目标车间主任:负责做好日常抢险物资和防护用品的储备和检查,经常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发生事故时,及时报警,关停设备,组织现场抢险,疏散撤离人员。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单位各职能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都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

1、治安队:由保安室人员组成。

负责人:保安室主任。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

2、消防队:由各车间义务消防员组成。

负责人:保安室主任。担负灭火、疏散可燃物料。

3、抢险抢修队:由各车间保养班组成。

负责人:各车间主任。担负抢险抢修、现场清理工作。

4、医疗救护队:由各车间班组长组成。

负责人:总经办经理。担负现场抢救受伤的人员。

5、物资供应、运输队:由单位车辆驾驶员及物资装卸队组成。

负责人:车队队长和物流部经理。保证救援物资和其他急运物资的运输供应。

五、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事故报告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生产部(职业安全卫生部)报警,单位应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二)应急处置的基本任务

1、控制危险源;

2、抢救受害人员;

3、指挥人员防护,组织人员撤离;

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5、清查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三)应急救援措施

1、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5、配合安监部门进行调查,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6、落实安监等部门要求和措施;

7、组成整改抢修小组,清消事故现场,研究制定整改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整改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六、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救援人员进入污染区注意事项:必须带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护服、应以2-3 25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七、应急救援的基本装备

1、配备的原则:实用性

功能性

耐用性

安全性。

2、救援装备的分类:基本装备和专用救援装备。

基本装备包括:通讯装备、交通工具、照明装备、防护装备。专用装备:主要指各专业队伍所用的专用工具(物品)。

3、装备的保管和使用。

八、单位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联络。

九、事故的预防

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2、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并定期组织培训;

3、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时、按点进行检查;

4、使用化学品工段禁止烟火,并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5、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整改记录;

6、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的知识,组织演练,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参与救援;

7、定期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接受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治理。

十、有关规定和要求

1、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单位内所有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部门和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业分工的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2、演练要求:模拟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根据应急预案处理程序进行演练,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熟悉紧急情况下的相关职责和应急联络电话;要求相关救援人员处置措施及时到位。

3、评估要求:通过演练,对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进行评估,包括发生事件后的报告时间、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和应急资源准备情况等。

4、应急救援指挥部要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第三篇: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一、管理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职业卫生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人:姚建军 詹丹 孙海林 王燨 邓平

分管负责人:王省 曹勇 潘文涛 高如平孙团辉

管理人员: 各加油站经理、加油站副经理

劳动者:各加油站员工

三.机构人员责任及义务

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分管负责人职责

在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企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对公司人员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经常听取机关各部门、加油站、员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管理人员职责

加油站经理、副经理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劳动者职责

加油站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职业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四、管理部门及用人单位的职责要求

1、安全部投资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施工生产公司的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2、综合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入公司,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入公司;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各基层加油站单位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4、员工在施工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职业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五、管理规定要求

1、安全投资部及各基层加油站单位应对员工进行岗前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每年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培训工作。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员工本人。

2、各基层加油站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3、各基层加油站单位要严格管理有毒化学品、放射源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4、各基层加油站单位应当主动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的发生,降低施工生产成本。

六、报告程序

1、凡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安全投资部报告,当确诊为职业病的,由安全投资部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同时向市劳动保障部门报告。

2、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由市疾病防控中心诊断。

3、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诊治终结,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职业病的,应当由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予以确认。

4、当安全投资部接到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的结论定为职业病后,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建立员工

职业病健康档案。

5、各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本单位的疑似职业患者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患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单位承担。

本制度从xx年xx月xx日起实施,解释权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毕节销售分

公司。

第四篇: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第一章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

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

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高层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公司发生职

业病危害事故,公司内部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第二章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

公司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机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人事办公室;电话:xxxxxxxxxx

日常工作由生产管理负责。

第三章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总经理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

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

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

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职

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

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企业分管职业卫生的副组长、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企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对全厂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

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全厂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

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技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

措施。

8、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

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

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

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

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五、车间主任职责

在分管副组长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

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

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六、职业病危害岗位防治职责

1、参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好各种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器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单位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知道危险消除。

第五篇: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编号:AQ-CYSH-ZH-53)

二0一五年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1、总 则

1.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订本制度。

1.2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1.3本制度规定了各级人员职业病防治的职责,企业的每个职工都必须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实现全员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单位及所有人员。

3、职业病防治职责

3.1总经理职业病防治职责

1)总经理是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对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总责。

3)每季度定期组织召开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总结、布置职业病防治工作。

4)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及时调整、充实专兼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及时研究解决职业病防治中的相关问题。

5)把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公司日常重点工作来抓,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6)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对职业病防治事故的调查处理。

3.2生产副总经理职业病防治职责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主要责任。

2)直接领导安全环保部的工作,定期听取汇报核实研究解决或审批有关职业病防治中的重大问题。

3)组织全厂性的职业病防治检查,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4)组织开展各类职业病防治竞赛活动,总结推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先进经验,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5)组织对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或部门报告。

6)定期召开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分析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动态;及时解决职业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7)抓好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与考核工作。3.3工会主席职业病防治职责

1)贯彻国家及全国总工会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并监督执行。充分发挥群众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工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3)协助安全部门搞好职业病防治竞赛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参加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劳动保护条例的制订。

4)组织职工开展遵章守纪和预防事故的群众性活动,支持总裁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奖惩,协助做好职工伤亡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5)关心职工劳动条件的改善,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做好女工劳动保护工作,要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列入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

3.4各运行部门负责人职业病防治职责

1)各运行部门负责人是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

2)各运行部门对本部门的安全、劳动卫生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应督促、领导各级生产负责人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劳动卫生工作。

3)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指示,将有关精神及时向职工宣传教育。

4)负责本部门的各项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督促各部门制定实施细则,认真执行并定期检查。

5)严格贯彻执行“五同时”,对重大职业病防治问题作出决策方案。

6)组织或参加本部门各类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3.5生产部职业病防治职责

1)及时传达、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的指示。

2)组织参与编制和修订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参与职业病防治技术规程的修订。

3)在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挖潜改造时,要同时解决隐患,保证安全。

4)在指挥生产的同时,必须贯彻执行“五同时”的原则。5)生产调度根据安全技术、职业病防治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好安全生产。

6)遇到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危险紧急情况,先处理后报告,严禁违章指挥。

7)参加公司组织的职业病防治检查。3.6安全环保部职业病防治职责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治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协助经理组织推动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

2)组织制订或修订、审查职业病防治技术规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

3)参加编制、汇总、审查职业病防治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督促有关部门按期执行。4)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考核,协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考核。

5)组织参加全公司性职业病防治大检查,监督、检查隐患的整改工作。

6)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使用工作监督执行情况及维护管理工作。

7)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等工业卫生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8)经常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基层职业病防治工作,发现违章有权制止,不听劝阻者,可令其停止工作,并立即通知有关领导。

9)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竞赛活动,总结和推广职业病防治先进经验。

10)参加综合分析研究职业病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11)负责组织职业病防治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负责伤亡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工作,参加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工伤鉴定工作。

3.7机动部职业病防治职责

1)负责全公司机械、电气、仪表、设备、工艺管道安全装置的安全管理、防止设备管线泄漏造成有毒害物质外漏。

2)负责对锅炉、压力容器、工艺管道、管件、设备和安全装置的定期检测、检查和校验工作,并建立好台帐。

3)制定或审订有关设备制造、改造方案和组织编制大、中修项目的安全措施、职业病防治措施计划,确保实施。

4)参加公司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或修订工作,负责编制设备技术规程和操作法。

5)组织本专业安全检查,负责安排或监督隐患整改工作。6)负责对公司职工及专业特殊工种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7)在计划、布置检修任务时,同时计划和布置安全、职业卫生措施。

8)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上报,参加有关重大事故的处理。

3.8保卫部门职业病防治职责

1)负责本公司的生产秩序、要害部位、厂内交通及治安管理工作。

2)负责事故状态下警戒疏散秩序维护工作。3)负责全公司夜间巡查和要害部位的保卫工作。4)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对外来人员严格进行登记把关,杜绝各类不安全因素进厂。

5)参加全公司各类安全大检查,有权提出隐患整改指令。6)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3.9基建或工程部门职业病防治职责

1)组织编制或审查基建项目的施工设计,使其符合安全、消防和工业职业卫生的要求。

2)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要对承包施工单位进行资格认定,并订立施工安全协议或有关条款必须包括职业防护内容。

3)按季节性特点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检查,监督施工人员遵守国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

4)按“三同时”原则,保证安全生产和工业职业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和使用。

5)对施工期间因施工需要而破坏建(构)筑物、设施、道路负责采取临时性安全技术措施,设置警告牌、信号灯、路障等,竣工后应马上恢复原状。

6)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大修工程的竣工验收和试运转工作。

7)参加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3.10供应、销售、运输、仓库部门职业病防治职责 1)对采购的器材、设备、防护用品,必须有验收记录制度,并对上述产品的质量负责。

2)对生产、试验、分析化验所需的各类化学物品采购时应按规定要求购买,同时必须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安全使用及储运要求,并索取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严格执行有关安全防火危险品管理规定,搞好仓库防火防盗、危险物品、气瓶及有关设施的管理工作。

4)销售部门充装易燃物品时,必须检查运输单位的运输许可证及押运证;石油液化气槽车必须查槽车检验证是否按要求定期检验,证件齐全,合格方可发货。

5)发货时必须按安全规定设置安全设施,如接好静电接地线等。

6)销售部门应对所分管辖区的油库、罐区静电避雷设施、消防器材防护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和管理。

3.11人力资源部门职业病防治职责

1)负责组织对调入职工和有关人员(新工人、实习、培训人员)的入厂安全职业病防治教育及调岗、复岗人员的安全职业病防治教育。

2)执行化工有毒工种工时制度的规定和女工劳动保护规定,并根据职业禁忌症要求,做好新工人招收(包括临时工录用)和职工调配工作。

3)执行劳逸结合原则,控制加班加点。

4)对各种职业培训都应有职业病防治的内容,并列入技术考核。

5)负责组织各种在岗人员岗位培训,应将职业病防治内容列入技术考核之中。

6)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和工伤鉴定工作。3.12行政管理部门职业病防治职责

1)负责按规定或标准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和器具。2)负责保健食品、清凉饮料的供应发放工作,搞好仪器饮食卫生。3)严格执行食品法,职工食堂、食品、仓库要保持整洁、卫生、通风良好,防止食物中毒。

4)负责本部门的气瓶(罐)、电器设备及机具的安全管理,并保持完好。

5)搞好职工集体宿舍、食堂、仓库的安全卫生和防火工作。6)小车队负责定期对驾驶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教育、考核。7)参加公司车辆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3.13工会职业病防治职责

1)贯彻和宣传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监督执行企业各项安全工作和卫生工作。

2)组织和健全群众劳动保护管理监督网络,协助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教育职工遵章守法。

3)定期研究企业劳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向行政部门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4)参加群众性综合职业病防治检查和季节性职业病防治检查,督促事故隐患的整改。

5)督促有关部门按期实现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计划,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6)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职业病防治生产竞赛,评选安全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7)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善后处理工作。8)做好女工劳动保护工作。3.14车间(部室)主任职业病防治职责

车间(部室)主任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全面负责,其职责是: 1)保证国家和企业安全生产法令、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车间贯彻执行,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同时”。

2)组织制订并实施车间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职业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计划。

3)组织对新工人(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车间级安全职业病防治教育和班组级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教育;开展岗位技术练兵。

4)不定期组织车间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并教育职工加强维护,正确使用。

5)组织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表彰先进班组和个人。

6)对本车间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和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注意保护现场,查清原因,分清责任,采取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3.15车间(部室)副主任职业病防治职责

1)在主任领导下对车间职业病防治工作负责、开展安全活动;

2)组织参加车间的安全职业病防治检查,对检查结果提出整改建议;

3)参予制定车间安全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4)参予指定车间检修计划及风险评价。3.16专职安全员职业病防治职责

1)协助本部室全面负责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督促、落实工作。3)负责全厂防护器材设施的检查、督查工作。

4)参与全厂的安全大检查并协助科室主任完成事故隐患通知的下达及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3.17技术员职业病防治职责

1)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分管业务,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和技术问题。

2)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掌握安全生产中的各类信息,推进本职业务范围的安全生产。

3)认真贯彻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大修工程和新产品项目的“三同时”原则。

4)查明所管业务范围内的工艺、设备、仪表、安全设施、建筑物、构筑物及现场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制定或审查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生产、检修、施工等作业过程中安全可靠。

5)参加本职业务范围内各项事故的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做好本职业务范围内的资料档案、台帐的建立和保管工作,确保其准确、完整、可靠。

3.18车间安全员职业病防治职责

1)车间安全员业务上受安全部门领导,并在车间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贯彻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拟订、修订车间职业病防治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协助车间主任编制车间技术措施、计划和方案,并督促实施。

4)制订车间职业病防治安全活动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

5)对班组安全员进行业务指导,协助车间主任搞好职工安全职业病防治思想、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工作。

6)参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设计和设备改造以及工艺条件变动方案的审查工作。

7)深入车间进行职业病防治检查,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不听劝阻者,有权停止其工作,并报请领导处理。

8)负责车间安全装置、防护器具、的管理工作,负责车间各类事故的统计上报,参与事故调查与分析。

3.19班组安全员职业病防治职责

1)协助班组长开展各项职业病防治活动,提出改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2)严格执行有关职业病防治各项规章制度,发现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并及时报告。

3)监督检查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消防器材。

3.20调度员职业病防治职责

1)全面协调、组织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有关事宜。2)协助生产部门组织、协调在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中所出现的有关事宜。

3)负责对本班所有人员的安全行为职业病防治的监督考核工作。

4)负责本班安全生产事故的上报、调查工作。5)协助生产部门完成其它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21班组长职业病防治职责

1)贯彻执行企业和车间对安全生产的指令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组织职工学习并贯彻执行企业、车间各项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教育职工遵纪守法,制止违章行为。

3)组织并参加班组职业病防治活动日及其它职业病防治活动,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4)负责对新工人(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岗位职业病防治教育。

5)负责班组职业病防治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力量消除,并报告上级。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做好详细记录,参加事故调查、分析,落实防范措施。

6)搞好生产主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防护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督促教育职工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7)抓好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管理水平。保持生产作业现场整齐、清洁,实现文明生产,并做好班组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3.22员工职业病防治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负直接责任。

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职业病防治情况,交班要为接班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地如实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4)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5)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6)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7)积极参加各种职业病防治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事故预知训练。

8)有权参加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泰安市山利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2015年8月

下载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范文模版)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总 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

    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一、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最终5篇)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总 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精选5篇]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

    维修站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维修站) 为了保证维修站职工的健康,减少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的发生,维修站特制定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1、站长和安全员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病防治工作。 2......

    职业病防治制度

    总则 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

    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防治制度 总 则 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病防治制度

    目 录 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6.职业病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