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合理用药简报格式
抬头:合理用药简报(2016年*月——*****科)
24号字,加粗。内容:12号字,加粗
抬头:为贯彻2016年医院工作的总体思路,加强对临床各科合理用药管理,降低药品费用及比例,药学部对各临床科室住院医嘱用药进行普查,对医嘱用药进行全面的合理性评估。本周,药学部对***病区*例市医保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合理用药点评。其中*例患者用药合理,合理用药的比例为*%。抗菌药物使用*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I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例,使用抗菌药物*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
其它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例,使用抗菌药物*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
肠外营养制剂使用*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血液制剂类药物使用*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中药注射剂使用*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辅助用药使用*例,合理使用*例,合理使用比例为*%。
超说明书药物使用*例,比例为*%。其中超剂量用药:托烷司琼……超适应症用药:喜炎平…… 改变给药途径:氨溴索…… 点评中发现该科用药存在的问题有:
1、无适应症用药;
2、用法用量不适宜;
3、联合用药不适宜;…… ………………
第二篇:抗生素合理用药探讨
抗生素合理用药探讨
药剂科
刘祥瑞
主讲内容:
1、抗生素滥用现象
2、抗生素滥用主要危害及后果
3、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及基本要求
4、我国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措施
5、如何正确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6、我院开展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动态
一、抗生素滥用现象
(一)、医疗机构滥用现象: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等,都属于抗生素滥用。滥用原因主要是因为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对医务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缺乏行政与法律的界定。导致医院不重视病原学检查,抗生素药敏试验过少;抗生素适应症掌握不严,选用广谱抗菌药物偏多,联合用药过多,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不了解抗生素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在给药剂量、途径、间隔时间上存在不规范操作。
调查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存在现象:
1、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美国对抗菌药物控制很严格,定期考核医生的抗菌药知识,不及格者将停止其处方权。)
2、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3、外科手术则高达95%。
4、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我国目前使用量、销售量排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
我院上次合理用药检查情况:抽查病历35份,其中有100%的病历使用抗生素;有90%的病历使用安士杰;外一科外伤患者使用安士杰长达11天;有无感染匀使用抗生素;把安士杰当作万能药等。
(二)、药店滥用现象:抗生素到处可买,药学界流传着一句话:“美国枪支容易买得到,抗生素很难买得到,而中国恰好相反。”用这句话来形容抗生素的重要性和在中国的滥用程度再恰当不过了。
(三)、畜牧养殖业滥用现象: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生长,这已是养殖业内通行的做法。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境中大量的抗生素释放和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在农场周围的空气和土壤中、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零售的肉和禽类中,甚至是野生动物体内到处都充斥着抗生素。国家药监局有人统计“在中国,每年有一半的抗生素用于养殖业。”。
二、抗生素滥用主要危害及后果:
(一)、社会后果:
1:产生大量的耐药菌,使有效的抗生素效果变差,或者完全无效。耐药性可以交叉耐药,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耐药,同时亦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而且耐药性还可以在不同的细菌、人体正常菌群的细菌与致病菌之间,通过耐药基因相互传播,使细菌耐药性复杂化。结核病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化疗药物已经不少,本来非常有效,如今因耐多药结核菌的流行使得结核病成为更加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而一批抗生素失去疗效,则可能造成人类的灾难。
2、资源浪费:
3、医疗机构信誉损失:
(二)、临床后果: 1:是毒副作用
任何抗生素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其中最严重的是过敏反应。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为“药源性致死”。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的滥用,中国三分之一的残疾人属于听力残疾,而60%到80%的致聋原因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
(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多见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苯等。
(6)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2:造成正常菌群失调,产生免疫力下降和医源性感染或药源性疾病。
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既可以杀灭致病菌,也可以消灭人体肠道或鼻咽部的正常菌群,而正常菌群是维持正常功能和免疫力的卫士,它们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或者体内原来的非致病菌也会引起感染,严重的甚至可以致命。3:是造成感染的病原诊断失效。
只要发烧就用抗生素,即使普通感冒也用,把抗生素看成是万能的退热药、消炎药。在病人需要做病原诊断时常常就检查不出来。我国医院里感染性疾病细菌培养阳性率极低,明显的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就是培养不出细菌,以致影响正确选用抗生素治疗,正是由于滥用了抗生素。结果造成恶性循环,临床上不能做出病原诊断,反过来又使盲目应用抗生素增加。
三、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及基本要求
目前尚无一个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绝对合理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要素。其中适当性是基本要求,即将适当的药品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病人、使用适当的疗程、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
要求:
1、对症开药、2、供药适时、3、价格低廉、4、配药准确、5、剂量、用药间隔和用药时间均正确无误、6、药品必须质量合格等。
四、我国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措施
我国政府非常观注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为了有效制止抗生素的滥用,积极采取有关措施: 1、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再次被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并严格要求凭处方取药。2、2006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出台,制定了基本用药原则及分级管理等,要求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3、2008年3月24日印发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4、2005-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抗生素合理用药是重点检查项目。5、2009年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抗生素合理用药更是重点检查项目。
6、卫生部的卫办医政发„2009‟13号文件《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方案,要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方案。并制定了工作目标:截至2012年底,建立并全面运行覆盖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监测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抽样监测系统,完善药物合理使用和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增强对药物不良事件的敏感性并有效应对,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合理用药目标
7、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卫生部的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五、如何正确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原则上用一种有效时,尽量不要联用其他抗生素,只有针对严重感染、不明病原的重型感染、混合感染或复杂性感染避免耐药和毒副反应,单一抗生素无效或估计单用不能控制的感染,或在治疗感染类疾病,为增强抗生素的疗效,缩短用药疗程,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我们通常需同时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这就是抗生素的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所起到的效果包括增强作用,相加作用,无关作用,拮抗作用。临床上将抗生素分为两类:杀菌剂和抑菌剂:
1、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类、万古霉素类,代表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苯唑西林,苄星青霉素,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先锋5号,先锋6号,头孢呋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等制剂。,2、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代表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卡,洛美沙星,左氧,等。
3、快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代表药物有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白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制剂。
4、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配伍结果: 1+2:协同;
1+3拮抗;
1+4:无关或相加;
2+3相加或协同;
2+4:无关或相加;
3+4相加。
临床实践证明,两种杀菌剂合用一般会起到增强或协同作用。常见的如青霉素与庆大霉素合用后表现为增强作用,因为青霉素抑制了敏感细菌繁殖期细胞壁的合成,而庆大霉素抑制了敏感菌静止期蛋白质的合成,二药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细菌,加速细菌的死亡。两种快速抑菌剂合用会产生相加作用。如红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等,因为他们通过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途径一致,起到相加作用。而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一般为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如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青霉素对繁殖期的细菌作用较强,而红,氯,四抑制敏感细菌的繁殖,他们与青霉素合用,就消弱了青霉素的杀菌能力,而青霉素也影响了他们的抑菌能力。
六、我院开展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动态
目前处于未开展此项工作状态,仅每次为了应付检查完善一些资料。
1、要医务科及药剂科共同监管: 住院病历由医务科担任病历合理用药分析点评,处方由药剂科担任处方合理用药分析点评。
2、要医院领导重视: 送医务科有关人员及药剂科有关人员培训学习,或要培养临床药师,3、要转变工作模式: 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病,更主要的是治病人;药师的职责不仅是给病人发药,更主要的是给病人用药。
4、药剂科要开展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的核心是研究药物的合理应用,要求药师从以药物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上来,而通过药学监护使临床药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009年9月4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
通
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下发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有所下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一步规范。为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2008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现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1、掌握应用指征,2、按药敏选药(大于70%),3、围术期预防用药只用于泌尿系手术。
4、观注不良反应(18岁以下慎用。)
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情况,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别抗菌药物品种。
(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
(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
(四)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我部将根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适时对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行调整。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本辖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管理体系,开展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评价和指导。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合理用药工作,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落实。
我部于2008年3月24日印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同时废止。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注: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臵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臵入、人工关节臵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
颅脑手术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乳腺手术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腹外疝手术 胃十二指肠手术
阑尾手术
抗菌药物选择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
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
肟;可加用甲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结、直肠手术
肝胆系统手术 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
坦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心脏大血管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一般骨科手术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妇科手术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
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
第三篇: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指对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全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实施的监督管理。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依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1.医院成立合理用药领导小组,归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管理,全面负责全院合理用药评价工作。
2.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①临床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
②临床药物治疗应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选择适当的药物。同时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降低药品费用。
③临床医师在药物治疗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需按照医院《关于“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规定》执行。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用药方案。
④临床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有明确的医学依据而需要超说明书用药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⑤临床医师使用毒性药品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⑥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按照《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处方权限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⑦临床医师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⑧使用自费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⑨临床用药过程中须注意药物安全性监测,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或药害事件按规定报告,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在病历中记录。
3.合理用药分析评价 ①医院实行药品使用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制度,每月对医院使用排名前十位的药品、抗菌药及平均处方金额前十位的医师进行公示,对不合理用药积极进行干预,对使用超常的抗菌药按规定停用。
②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定期抽查门诊处方和病区病历,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点评并公示。
③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定期检查、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公示及经济处罚。
④药品调剂人员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拒绝调配。
4.监督管理
①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下设合理用药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评价、监督及检查工作。
②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医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③医院将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药物使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违规事例、人员进行惩罚。药剂科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决策。
④医院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科室当月药品使用比例超过规定,按医院有关规定对科室进行经济处罚。同时每年根据药品和诊疗价格的调整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诊疗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药品收入比例。
第四篇: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指对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全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实施的监督管理。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依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1.医院成立合理用药领导小组,归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管理,全面负责全院合理用药评价工作。
2.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①临床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
②临床药物治疗应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选择适当的药物。同时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降低药品费用。
③临床医师在药物治疗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需按照医院《关于“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规定》执行。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用药方案。
④临床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有明确的医学依据而需要超说明书用药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⑤临床医师使用毒性药品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⑥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按照《青岛盐业职工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处方权限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等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⑦临床医师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⑧使用自费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⑨临床用药过程中须注意药物安全性监测,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或药害事件按规定报告,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在病历中记录。
3.合理用药分析评价
①医院实行药品使用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制度,每月对医院使用排名前十位的药品、抗菌药及平均处方金额前十位的医师进行公示,对不合理用药积极进行干预,对使用超常的抗菌药按规定停用。
②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定期抽查门诊处方和病区病历,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点评并公示。
③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定期检查、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公示及经济处罚。
④药品调剂人员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拒绝调配。
4.监督管理
①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下设合理用药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评价、监督及检查工作。
②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医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③医院将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药物使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违规事例、人员进行惩罚。药械科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决策。
④医院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科室当月药品使用比例超过规定,按医院有关规定对科室进行经济处罚。同时每年根据药品和诊疗价格的调整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诊疗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药品收入比例。
第五篇:合理用药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为贯彻落实“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和经济,特制订本制度。
1、为加强医院临床用药管理,临床医师在临床用药治疗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的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药品。
2、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3、临床医师在使用药品给病员治疗时,必须遵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正确使用药品,对禁忌证、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情况要熟知,并详细询问病员的药物过敏史或对所拟使用的药品既往药品不良反应情况,避免禁忌证患者使用该种药品,因不负责任所致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当事医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中规定使用的药品,医师应根据规定,优先使用。医院药物治疗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应首选引进此类的药品供临床选用。
5、药事管理委员会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机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管理工作。下设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成员包括:药剂、医务、院感、护理、检验、临床专家,主要工作包括:结合实际制定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根据医院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各科室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培训,努力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6、医务人员应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学术水平。
7、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的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
8、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和患者情况个体化设定给药方案,经济、合理的选择药物,防止药物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9、各科室应密切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认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尽快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治措施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10、医院建立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管理机制,积极开展药品动态监测、处方点评等合理用药的行政干预和技术干预工作,临床合理用药检查与医疗质量评估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医院应严格新药审批制度,药剂科应开展好合理用药咨询工作,积极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加强合理用药信息收集、交流,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
11、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地位。临床药师应坚持上临床,积极参与医师药物治疗,提供药物信息,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工作。
12、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同时,要进行合理性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