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评估报告

时间:2019-05-14 22:1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研工作评估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研工作评估报告》。

第一篇:教科研工作评估报告

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从学校的角度看,教科研是学校教育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起点,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学校教育品味,打造教育品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及课题管理办法,做好本校教育科研的宣传发动工作,推动本校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2、组织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实施、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及评奖,指导本校课题承担者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为研究工作良好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3、组织校内教师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吸收、运用、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并尽快将其转化为教育效益。

根据本次评估的情况来看,城区各小学的教科研工作均开展的有声有色,现总结如下:

一、成绩:

1、教师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性高,教学模式各具特色。

在新课改以及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要求下,各学校结合区教研室提出的“主体、互动、生成、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发展理念,积极探究适合本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北岭小学的《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下站小学的《协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和上站小学的《246+X教学模式》最具代表性。

模式的完善和创新,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兼顾“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教的更有目的,学生学的更加充分,课堂变得更具有实效性。教师在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指导下,更加关注于组织学生如何自主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展示,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体,进而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2、学校课题研究已趋常态化,教学成果显著。

评估过程中了解到,针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各学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措施,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性、常态化的教学实践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个别学校还邀请课题研究方面的专家到校做讲座,帮助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操作规程,为教师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大部分学校申报并承担了省、市级教科研课题,承担科研课题后,学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事业心强,个人业务素质好的教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分工明确,交流合作,使所承担课题均顺利结题。

所有学校均在校内组织开展“小课题”、“微课题”教科研活动。倡导“问题即课题,交流即研究”的理念,鼓励每个教师都争做研究型教师,在省、市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重心下移,以校级“小、微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为单位确立校级课题。这些课题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产生,切合教学实际,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重实效。

二、不足:

1、少部分教师依旧认为教育科研是形式、是障碍、占用了自己大量时间,认为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利用网络凑几篇文章即可,教科研工作疲于应付。

2、个别学校个别教师校级课题选题不恰当,校级课题研究过程不够规范,缺少过程性资料。

三、建议:

1、设立专门教科研机构,建立教育科研骨干队伍,真抓实干、学校领导带头搞科研。科研工作是一项理论性较强的专门工作,必须要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总整体上做统筹规划,从局部和个体上组织、指导、督促、帮助开展科研工作。由各学校学科带头人组成教科研骨干队伍,搭建平台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领导参与到教科研活动中,带动教师更加投入的参与教科研活动。

2、规范流程,注重过程。科研课题确定后,确定时间、内容、目标及负责人,参照省、市级科研课题的操作规程制定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校级课题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校级课题的研究过程,抓好过程中的每一个研究环节,使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熟知每一个时间段的工作,同时也方便了学校对课题的阶段性督促和检查。

第二篇: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报告

提升教科研水平

推进新课程改革

——区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首先,要感谢市教研室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区教科研工作的情况。应该说,这既是对我区近年来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实践课程改革的历程和成果的一次盘点,同时,也是对今后我区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的创新发展的反思,更是对我区教科研工作一次鼓励与鞭策。

近年来,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办学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坚持树立“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是推动我区教育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狠抓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才能保持我区教育的勃勃生机”的理念,坚持把促进校长、教师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方开发教育资源,全面推动教育创新作为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着力点和奋斗目标。

具体地说,除了类似于完善机制、打造队伍、强化管理等一系列行政措施的出台和落实以外,我们还在全区范围内着力倡导三方面的理念:

1、让教科研工作充满人文魅力

教科研工作要做到“求真”,就必须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坚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科研的主潮流和大趋势。教育科研一定要从封闭的书斋和成堆的文本中走出来,到教育改革实践之中,到充满活力的师生之中,才能有用、管用,才能充满魅力。

从教育改革实践出发,以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为归宿是教育科研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区级教育科研更加必须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始终着眼于学校发展需要什么?促进学生发展需要什么?教师在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把科研与教育教学过程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让教师的研究成为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

同时,进一步优化“做课题”的风气和习惯,积极倡导真实的行动研究,多角度、多层面地抓好优秀成果的应用,尽快尽多地推广已有的先进经验和改革措施,使成果能够转化为促进教育发展的“生产力”。通过研究能够帮助教师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智能,帮助教师解决实践问题,完善教育行为!

2、让教师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科研工作要实现“务实”,主体是教师。同样的,教育科研又能引领教师走上发展之路,走上成功之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发展学校”,让教师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鼓励全区教师在对话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

努力杜绝“为了评职称写论文”的急功近利现象和“为了荣誉搞科研”的浮躁现象,在教师群体中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开展教科研专题培训,鼓励学校建立“科研型教师成长档案”,有计划地举办“教师发展的策略与实践”系列讲座活动,为学校和骨干教师提供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引导教师走“科

研兴教”的道路,形成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使教育科研过程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3、让校本研究展现个性化的风采

教科研工作要实现“多元”,载体是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意蕴的校本教研。因此,我们将引领教师重新认识教研,其实质应该是对自身的实践工作的反思,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本身应该就是科研!

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都能确定一个研究的方向、都能定期开展学科沙龙、组织课题研讨活动、开展课题的阶段性反思、撰写教学论文,那么,这样的教科研必定是把教学与科研有机整合起来的,是有效的,这样的教研组也必将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思辨型组织,而我们的校园如博爱的课堂、北环的信息技术、雕庄的综合实践活动等等,也将日趋多元!

近三年来教育科研工作的回顾

2002—2004年,我们在走进新世纪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了。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崭新的时代,它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活,它挑战着我们已习惯了多年的教育行为。它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教科研真正地走向教师,走向学校,进而取得长足的进展!

盘点3年来的教科研工作,我们可以发现有“四大看点”:

1、课题研究:突现了过程管理

我区有着良好的教科研基础和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十五”期间,我区学校立项的各级教科研课题数量达102个,基本做到了校校有研究课题(其中包括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评价方式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等),省、市级教科研基地6个,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人人领衔课题。两年中,我们有意识地强化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逐步形成了全区年初计划交流、岁末总结交流、两年一次教科研会议、课题展示、学科中心组定期研究等系列常规。研究,开发了教师们的创造潜能,一些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也在研究中诞生,特别是中山路小学的钢琴课程,学校加大投入,深入思考,获得了较好的声誉。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3年来围绕课题研究所走过的历程:

 2002年1月,修订了《区课题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突出重点,分级管理”的管理方式,强调了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是主体,教师是主人,课堂即研究室,教学问题即研究的课题;

 2002年2月,在区教研室试行课题定点管理,将学校研究的课题、学校实验的学科与每一位教研员一一对应,以此来实现过程管理,教科研重心下移;

 2003年9月,在教育信息网上向全区教师公开征集教育教学问题,对以往由上级部门发放《课题指南》,学校与教师跟随进行研究的课题申报制度融入我们自己的设想,使学校与教师能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而快乐地研究问题;

 三年中,分4次共对68项课题进行中期评估,评估率达66.7%。评估重视交流:将评估人员与课题组成员的对话作为一项重要的议程,努力创设平等对话的平台;评估强调真实:评估人员真正关注的是研究群体的研究策略、研究进展及研究困惑,并非完全由文本资料所左右;

 三年中,分11次共对78项课题进行结题,采用了材料结题与现场结题相结合的方式,74项课题同意结题,结题数占课题总数的72.5%。结题特别关注研究的过程,努力倡导成果的推广,在结题的基础上,由区教科研领导小组集体评议,并经网上公示后产生了区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获奖率达28.2%(2003年);前不久报市的“十五”课题中,获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 三年中,博爱小学的省级重点课题“用博爱理念办学,用博爱催动创新”正由省规划办推荐申报国家级课题;清凉小学的“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被批准为我区的又一项省级重点课题;由区教研室史柏良老师主持的“图例在自然教学中的研究”参加省教科研成果评比获一等奖;

 当然,三年中,我们也有4项课题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研究,因而予以撤消;在结题过程中,区评审小组一致认为3项课题缺乏有效的研究进程,建议暂缓结题;

其实,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当我们已经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后,我们需要对课题研究更多一份理性的思考,更多一份朴素的情感,更多一份执着的努力,这样的研究才会是有效的研究!

2、教科整合:形成了创新合力

教研是基础,科研是指导,二者密不可分。按照区教育文体局的部署和要求,区教研室整合了教研和科研的力量,每一位教研员不仅要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同时还是课题定点管理员,还必须帮助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课题研究成了全体教研人员开展工作的依托和载体,既有利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有利于教育科研整体能力的增强和提高,更有利于在“校本教研”中形成创新合力。

因此,区教育文体局明确地向每一位教研员提出:学校需要的就是我们研究的、教师困惑的就是我们研究的、课改需要的更是我们研究的。每个教研员都必须建立自己的校本教研的基地学校,必须与学校和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研究课堂教学,探索多样的学习方式。

三年中,在教育文体局的领导下,教研和科研正在逐步地形成创新合力:

 2002年9月起,教研室调整了以往“检查性”调研的思路,开始尝试“对话式”调研,每周二进行常规调研后,与听课教师进行个体沟通对话,与学科组教师进行学科互动对话,与学校行政领导进行汇总通报对话;

 2002年12月,开始在全区范围内评比区中小学先进教研组,由学校申报,经评委组严格评审,综合教研组的师德表现、理论学习、执行常规、教研活动、学生活动、培养教师、资料积累、主要成果等方面业绩,进行评选;

 2003年9月,教研室再次调整了调研思路,将常规性调研与专题式调研结合起来,努力地想为学校量身定做合适的调研方式,切实地服务于学校,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发挥好参谋作用;

 2003年9月-2004年7月,教研室积极研究村小的课改情况,指导村小教师参加市村小教师“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社会、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并获得5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 2003年12月4日,解放路小学作为市教科研基地承办了“市幼儿园、中小学教科研基地会议”,会上,在区教研室指导下,2节研究课获得了与会者的好评,由解放路小学老师们编写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师情感素描)更使大家感受到了教师的成长;

其实,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博爱小学的戴霞老师曾在2002年12月获得江苏省首届青年自然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2003年12月,她又以出色成绩在江苏省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中获得一等奖;中山路小学的唐剑老师在江苏省小学科学案例评析活动中获一等奖,我们欣喜地发现:教研与科研整合后所形成的合力,是睿智的,是高品位的!

3、综合实践活动:体验着探索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学校感觉最为困难,校本资源最需开发和利用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按照“实验学校先行一步,以点带面”的思路,强化了各种形式的研究。为了能顺利开设这门课程,我们组织6个省级实验学校先行一步,于2002年2月就在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教研室组织过程研究:2月,进行方案交流与点评相结合;以后形成了定期的 “沙龙式”工作与体会交流的常规;5月,组织了4节公开教学,听课对象为全区所有校级领导以及即将实验教师。我们从实效出发,展示了极其真实的研究性学习的流程教学,从发现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处理资料——成果发表,使得实验教师在备课—研究—修改—上课—反思的过程中提升理念,而非实验学校更是从听课中获得了感性认识;7月,我们组织了实验学校从管理、选题、评价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参加对象为全区校级领导,充分发挥了实验学校的实验性与示范性。2002学年 经验与成果,既带出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教师,更使得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在前期刚刚结束的市首届“网络知识”大奖赛中,清凉小学的学生力克群雄,获得

第三篇:教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教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人,教师人。近年来,县级立项课题已结题个,市级立项课题已结题个。其中一个课题被评为县级优秀课题并推广。现有二个县级立项课题一项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

二、学校教科研工作现状

教科研工作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我校以“科研兴校”为理念,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校领导的重视,校长亲自承担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了教科研中心,由专职教科研中心主任负责全校的教科研工作。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科研的气息溢满校园,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我校名教师中本科学历人,专科学历人。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我校大部分教师重视教科研工作,主动以科研促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市县级获奖论文余篇,发表余篇。余篇被评为县市级教育教学成果。

(二)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施

为了探索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模式,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们做到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负责具体实施的教育科研领导机构,为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教育科研整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校本教育科研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专题、措施,确保科研优质高效。学校为教育科研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保证,想方设法解决教育科研的经费。在设备设施、图书资料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教育科研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把教育科研纳入校长的办学目标管理,把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与评职晋级、评优、评骨干教师结合起来,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实行“一票否决”。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

1、课题带动

将开展的教研课题作为教师培训基点,使教师在课题的选择、设计、实验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校本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将结题后的科研成果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素材,对教师进行“过程分析、方法介绍,理论阐述,实际操作、成果推介、疑难解析”等等的培训。参加课题研究者对其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的展示。以此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形成浓厚的科研

气氛。在课题实验中,人人参与,全体合作,充分显示了校本培训的全员性和主体性。

2、讲座培训

学校将对外出参加教研培训的教师,就学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讲座,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3、加强集体备课

各个年级各个学科成立备课组,认真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每周一开展活动,对每周将要讲授的教材共同分析研究、确定目标、选择方案和完善教学设计,并且统一使用集体备课的成果。

4、师徒互结对子

我校有县级学科带头人人、骨干教师人,在学校内部将骨干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

5、观摩听课交流

教研组有计划分层次的开展制度化的观摩听课活动,并落实观摩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为大家提供交流意见和看法的契机,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另外,学校定期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进行案例学习和研究。

6、个人自主研修

教育科研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适应课改的发展和需要,努力使部分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型教师。学校明确规定学习任务,由教师个体实施,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提高。并把激发教师内在学习积极性作为根本,同时积极创造教师自学的有利条件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辅以制度、检查和考核。

7、交流合作

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有效的达到师资、设备、信息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并相得益彰。通过与兄弟学校结成对子以来,通过轮流举办教师论坛、联合教研会等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8、专家指导

学校每学期确定几个重点专题后,组织集中培训,请教研室和兄弟校的老师来校讲课、听课和评课,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传授教育教学理论,介绍外地的教学新信息、新经验和素质教育的新动向、新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指导。

三、我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重视不够

在调查中,我发现存些教师认为自身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无须开展教科研。还有人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是走形式,对教学质量不会有

多大影响等。这些误区在肯定是程度上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带来了负面影响。

2、缺乏研究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实际参与教育科研的太少,缺乏研究经验,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不熟悉,迫切想学校能在这方面帮助他们。

四、做好今后教育科研工作的对策

1、加强教育科研的相关理论进修。

一方面,学校科研工作人员自身要不停加强理论进修,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宣讲相关知识,提高学校教师整体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同时,请科研专家到校考察、指导、开设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科研交流和进修。

2、加大对教育科研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利用学校业务进修、宣传栏、校园网,加大教育科研校内宣传;并对教科研工作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3、利用讲座等方法帮助教师掌握各种常用的科研方法。

4、加大教育科研在教师绩效工资中所占比重。

教育科研基于学校、立足学校、为了学校,学校要努力创设适合本校特点的教育科研文化,让研究在工作中、让研究在生活中、让研究在管理中。走向教科研,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教育科研之日,也就是教育得到振兴之时。

第四篇:学校教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教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在这次由塘沽教育局组干科组织的校长三年任期规划落实情况检查评估活动中,参与了九中、新城中学、盐场中学、实验学校、新湖学校、宁车沽学校、北塘学校等七所学校。其中实验学校处于塘沽城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名校。其余六所学校均处在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子弟较多、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盐场中学前身是塘沽盐场子弟中学,07年8月归属塘沽教育系统,校舍年久失修,办学条件尤其艰苦。除九中、新城中学、盐场中学外,另外四所均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验学校设有分校(主校与分校距离较远)。

本次活动前学校已经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自查工作。

二、评估方法与内容

本次活动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访谈和随机听课(由于种种原因,只听了九中的一节数学课)等方法进行评估。

本次评估的主要依据有二:《2010年校长三年任期目标教学管理考核评估细则》和《滨海新区塘沽2010年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评估标准》。我负责第一项中学校教科研活动(11分,满分100分)和第二项的评估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健全

部分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教科室,科研工作一般由教务主任兼任。教学是基层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务主任是这项工作的主轴,平时

工作繁忙,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兼顾教科研管理。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而言,中小学往往只设一位教科室主任(或兼职)。就职位设置而言,这类学校一般都设中学和小学教务主任两个职位,分块管理教学工作。如此一来,不同学段的教师相互接触的机会较少,沟通不畅。如果只设一位教科室主任,往往是教科室主任抓本学段的教科研工作得心应手,而对不同学段的工作则力不从心。实验学校更是两个校区,主校和分校一套教科研管理班子,又从地域上给教科研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

2、教科室领导及课题组成员变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存在消极怠工和推诿扯皮现象

近年来,领导和教师的校际流动逐渐增多,部分课题的主管领导、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变动较大,这给课题管理和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特别是课题负责人变更往往使得课题研究在较长一段时间处于空白状态。后来接手课题的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动力不足,一般能等就等能拖就拖。问其原因,总是抱怨前任的工作不到位,课题研究困难重重云云。到结题之时,为了不影响学校教科研工作,非常重视结题报告的写作,理论、原则叙述详之又详,而具体操作过程避重就轻,蜻蜓点水,整个实施过程不见踪影。

3、一方面缺乏优秀课题成果,另一方面成果推广转化工作滞后 大部分课题研究水平不高,存在“申报课题热热闹闹,研究课题冷冷清清,结束课题虎头蛇尾,为科研而科研的不良倾向”。许多已结题的课题被束之高阁,部分学校没有课题成果推广的计划和安排。

4、对教科研工作认识模糊,定位不清

部分校领导及教科室主任并没有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教科研工作的功利化、形式化倾向明显。部分学校十一五期间没有区级以上课题或立项课题较少,教师的参与率很低。校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并未有效开展,教师科研意识淡薄。部分学校教研、科研活动杂糅,各项材料均显示教研工作如火如荼、科研活动凄凉冷清。

5、过程性材料积累不足

教育科研的实施,是一个从假设到验证,再到推广,或者是调查研究、经验概括、实施推广的过程。它追求的是实践中的探索,注重的是过程中的实效。部分学校在教科研活动中追求形式主义,忽视实施进程的厚积薄发。结题报告中具体的操作过程寡汤淡水,平时大量的研究工作往往被搁置一边。一个课题的实施乃至于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磨炼的过程,哪怕是实施中的失误与偏差也是很宝贵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过程价值所在。只有扣住研究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使课题方案的假设与成果呈现珠连璧合,浑然一体,也才能达到我们研究的目的。

6、没有长期的教科研规划

学校教科研工作要有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前瞻性、科学性较强的规划,部分学校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有3-5年的纸介规划材料,也多是套话连篇、语焉不详。

明年是各级各类“十二五”科研课题申报的开局之年,随着教科研在学校工作、职称评定中所占比重的逐渐加大,各校对课题数量、课题级别的要求也必然进一步提高。如果没有日常教育教学中对某方面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只靠临时抱佛脚必然会在课题评审工作中败下阵来。

四、思考与建议

九中和盐场中学的科研工作走在全校各项工作的前列,我们依稀能看见科研兴校的一丝曙光。这两所学校教科研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功分别代表了薄弱学校科研工作的两种不同模式,可供我们学习借鉴。一是,课题带动科研。九中承担了全国教育规划办“十一五”重点课题《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研究》子课题《初中生弹性而有效的作业设计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课题立项后,学校领导和老师非常珍惜这次机会,高度重视。一时间,理论学习、研讨交流、调查研究、教学实验、经费支持等多管齐下,广大教师研究热情高涨,课堂面貌极大改观。他们在学校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全力支持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参与了在杨州、汉沽、苏州召开的三次总课题年会。学校抓住了课题成功立项这一契机,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教科研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二是,管理带动科研。盐场中学07年8月份并入塘沽教育系统,像所有的转制学校一样,必然会经历一段磨合期、阵痛期,领导和教师都需要调整、需要重新适应。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教科研工作却别开生面,用他们韩校长的话说“近年来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上了一个大台

阶”。他们的秘诀就是向管理要成效。提拔年富力强、踏实认真的马立江同志担任教科室主任。这两年,他们建立健全了各项教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完善了各种教科研资料、发动开展了多项教科研活动,高质量地完成了塘沽教育学会、教育中心教科室下达的工作任务。扎实有效的管理使得他们教科研工作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前瞻性强的特点日益突出。

教育科研均衡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所学校的经验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薄弱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成了被教育科研遗忘的角落,体现在:

一、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除了应付各类检查外,常年无人问津。学校参与教育中心教科室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上级管理部门不重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指导。

三、学校没有区级以上立项课题。九中的经验告诉我们,高级别课题的立项可以起到鼓舞人心、带动全局的效力。

部分学校“十一五”期间没有立项课题,学校研究氛围不浓,研究基础薄弱,要想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区级以上立项的难度极大。如果管理再跟不上,将会形成恶性循环,教育科研薄弱校将会更加薄弱。建议上级管理部门对此类学校多加关注,帮助学校选择切合校情学情的课题,并在课题立项政策上予以倾斜。

五、学校“十二五”教科研选题意向

大部分学校研究意向不明或用一些大而化之的热门词汇应付了事。如:有效教学、高校教学、培优扶困、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等耳熟

能详、概念化、抽象化的大课题。课题应与校情、学情紧密结合,应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盐场中学提出了《外来务工子弟与本土学生结合后学生心理变化状况分析及疏导对策的研究》就是一个针对性、时效性较强的选题。

第五篇:教科研报告

倡树专业精神 培育教育情怀

努力开创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全市教科研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1日)

时间:2014.2.12主讲:孟楠地点:多媒体教室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会议,是报经局党委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13年我市教学教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教学教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和部署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推动全市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增强提升教育质量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年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年初制定的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实施和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都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教学教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点突破,教学常规管理整体水平取得新提升。抓住课堂教学、作业教学和考试规范这三大质量提升的关键,强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抓课堂建模,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教学新模式,三个学段分别召开教学模式推介现场会,建模、推模活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在下半年的优质课展评中,参评课堂质量明显好于往年。枣庄市教育局在姜屯中学召开了教学模式现场研讨会。抓制度创新,提高作业教学质量。在枣庄市率先出台了《中小学作业教学的指导意见》,对作业的设计、布置、收缴、批改、讲评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全市中小学作业教学有了制度遵循,在二中新校和实验小学分别召开了高中和小学作业教学推进现场会,作业教学管理水平大大提升。抓考试规范,优化质量提升机制。各学校积极落实《中小学考试管理办法》,考试的精细化水平大大提升,考试的诊断评价作用得到了有效加强。依托学段名校,校际间组织了高中模块考试、中小学期末考试,开展了质量分析、跟踪指导,积累了大量的教研数据,有效推动了全市中小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以评促建,课程实施水平实现新提高。组织了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评估小学82处,初中39所,把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结果与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考核结果挂钩。在姜屯中心小学召开了优化课程实施现场会,对课程开设不规范的学校实施跟踪督查制度。一中、五中通过了枣庄市课程实施水平初评。在对中学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调研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实 1

验教学的意见》,在三中、西岗中学、级索中心小学分别召开了实验教学推进会,全市实验开出率大大提高,实验教学进入正常轨道。组织了初中学生理化生创新实验大赛,44项创新实验推荐参加枣庄市评选。北辛中学、滕东中学、界河教委办、柴里小学在2013年省素质教育论坛上发言,实验小学、姜屯中学提交了经验材料。

三是创新载体,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举办了以“校长视点”为主题的首届滕州教育家论坛。组织了全市教育系统干部理论考试和高三年级、初中毕业年级教师业务考试,组织了全市高三教学与管理研讨会、初中级部主任经验交流和培训会议和小学教研室主任培训会。组织了小学“名师大篷车”活动,到滨湖、羊庄、龙阳送课。组织了小学示范教研室创建活动,荆河、北辛、界河、龙阳等镇街小学教研室被评为首批示范教研室。组织了中小学优质课展评,34个学科的539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4000余名教师参加了听课和评课活动;推选出191人参加枣庄比赛,其中一中魏永奎等92位教师获枣庄市优质课一等奖。举办了“滕州市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滕州市中小学教师综合技能大赛”,2000余名教师参加了活动,至善中学吴海燕等8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马培函、杨列敏2人获得正高级职称,李瑞平、赵文欣、侯化珍三位教师被评为第八批省特级教师,孔凡海等10人被评为第二批枣庄特级教师,尤继峰等113 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教学能手评选。

四是强力推动,优秀教案评选取得新突破。根据调研,及时出台了《枣庄市优秀课时教案使用建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对在上一在优秀教案评选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了表彰。各单位积极落实《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继续深入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迅速启动新学年的教案评选工作。上学年,我市中小学推荐上报18078个,6197个入选枣庄优秀教案。市教研室获枣庄市优秀组织奖,一中等6所高中、北辛中学等12所初中、实验小学等13所小学和一中东校英语组、一中西校化学组、二中物理组、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初中英语、初中地理等7个学科组荣获先进集体奖。枣庄市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调度会在滕东中学召开。

五是强化引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2013年高考,裸分714分的郭蔚嘉列全省理科第一名,25人考入清华、北大,6198人升入本科院校,均创历史新高。一中、二中、二中新校获枣庄市高中素质教育质量突出贡献奖,三中、五中获优秀奖,北辛中学等15个初中学校获初中素质教育质量优秀奖。第四实验小学、洪绪中心小学被评为省教学示范学校,姜屯中学等6所初中、东沙河中心小学等8所小学被评为枣庄市示范化学校。市教研室以富有成效的职能发挥,被评为首批省基础教育示范教研机构,在省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这些成绩,都凝聚着同志们的智慧和忠诚,浸透着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同时,这些优异成绩也为我市教育教学工作赢得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此,对同志们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教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教育理念有待更新。部分学校部分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忽视了学生兴趣培养、身心健康。二是课程实施水平不均衡。城

乡之间、学校之间差别比较大,个别学校国家、省课程方案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依然薄弱,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流于无序,三是教学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不够。部分学校教学管理粗放,教学常规缺乏监控,教学质量提升缓慢。课堂效率不高,教研活动实效性不强,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部分教师一讲到底,投入到练习和作业方面的精力不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效率低下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不够理想,师德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持质量核心不动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进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

2014年,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一年,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将随之而来,我们面对的将是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新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这一中心任务,扭住质量不放松,强化管理,推进落实,提高质量,推动全市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就新一年如何实现教学质量的再提升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摒弃功利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向科学的教育理念要质量。作为管理者,谋划未来必须首先要明确“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以及“教育的使命在哪里”等根本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明确办学的价值、意义和目标,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位。一是要摒弃功利思想,办真正的“人”的教育。不少教育者用眼前之计代替百年大计,用膏粱之谋遮蔽生命之树,只认分不认人,揠苗助长,无视学生兴趣和人格,这种教育不把人当作人,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本质。各学段都要纠正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分数”教育,要坚持“人”的教育,既要让学生取得可喜的成绩,更要让学生收获乐观的心态、浓厚的兴趣、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二是摒弃个人私利,办好“大”教育。教育既是民生,也是国计。教育一肩挑着学生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一肩挑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教育者应该放下“小我”,乐于奉献,承担起“大我”的责任。三是摒弃错误做法,办好“真”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应该成为我们一而贯之的追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精心谋划学校各项教育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坚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用真本事,下硬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四项行动,促进均衡发展,向管理的有效性要质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教学各环节之间都存在着一些不均衡,制约着全市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作业教学、考试规范化、实验教学和偏远学校等依然是全市教育教学的短板。内将开展专题行动以求突破,打造质量新的增长点,从而推动全市质量更大提升。

一是开展减负行动,进一步推进作业教学科学化。当前,学生过重课业负

担已不单单是一个低效教学问题,已成为危及教育质量的社会性问题,到了必须加大力度彻底治理的临界点。各学校,尤其是小学,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落实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把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要提倡“优质、轻负、高效”的教学方式,提倡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要围绕“有教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纠”工作要求,实施有效作业。各学校要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开门办学,采取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明确表明学校反对过重课业负担的态度。同时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培养家长减负志愿者,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健康、自由、阳光、幸福的童年。

二是开展规范化行动,进一步提高考试精细化水平。继续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高中模块考试、中小学期末(中)考试的精细化水平。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学科单元过关考试管理,完善成绩分析、试题评价报告制度,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诊断、引领作用。

三是开展评优行动,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理化生、和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些学校的确受客观条件所限,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不能正常进行,但是更多的原因是任课教师不重视、学校管理不到位,造成实验器材大量闲置、资源严重浪费,影响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各学校要按照《滕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滕教字〔2013〕72号)的要求,严格自查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完善实验制度,把应该进行的实验一一落实到位。内将组织实验教学示范校评选,同时适时开展督查活动,对落实不力的学校进行通报。

四是开展倾斜行动,大力扶持偏远薄弱学校。让农村的孩子尤其是偏远山区、湖区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今年随着教师流动机制的落实,城乡师资的均衡将逐步得到落实。在教科研方面,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在教师评优、教育评价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积极设计开展“名师大篷车”等丰富多彩的送教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多轮次教学视导,努力促进这些学校发展。为促进这些学校的发展,落实分平台评价原则,内将适时组织新优质学校评选。

(三)创新活动载体,强化专业精神,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要质量。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根本。一要加强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因为教育是心灵叩慰心灵的事业,是人格培育人格的过程。高尚的师德是社会各界对教育系统、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法律制度的要求。2013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骚扰学生、体罚学生、管理造假舞弊等11类教师违规违法行为提出了相应处分。此前《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早已公布实施,各学校要完善相关制度,大力营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对有偿家教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从制度上进行处罚。二要强化专业精神。新时期的教育呼唤新型教师,而新型教师更需要专业精神。教什么,要有专业品质;怎么教,要有专业情操;为什么教,要有

专业理想。培养教师学科教学的专业精神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搭建交流平台,唤起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要建立反思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要优化评价制度,以点带面,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成长。三要开展好系列评优活动。按照教研整体计划,内组织优质课展评活动、第四届“滕州名师”、第九届“十百千”评选,各学校要认真组织,精心设计,把评选过程变成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最鲜活的案例研究、最给力的教师培训,发现、培养骨干教师。尤其是在用足、用好枣庄市优秀课时教案本的同时,积极组织好新一轮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优化评选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全市教案评选活动顺利实施,让教师在“研课标、钻教材、磨教法”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四)坚持以评促建,注重科研引领,向特色品牌建设要质量。根据枣庄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内继续实施特色品牌创建工程。2008年开展特色品牌建设以来,我市涌现出不少特色学校,大大提升了全市的办学品位和影响力。内主要工作是:

一是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实现品牌建设目标。特色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走内涵发展之路,即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特色建设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绝不可让学生被特色,绝不可为特色而特色。将历时两年,推出并命名中学、小学各10所品牌名校。

二是推动课堂建模,打造教学特色。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于理念;理念的表现,在于模式;模式的运用,在于教师;教师的问题,在于研究。课堂建模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各学校要立足校情,大胆借鉴,充分发动,稳步推进。学校在构建学校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学科教学模式构建,实现学科课型模式化,最后达到教学模式教师个性化、特色化、艺术化的目标,形成学校特色学科、特色教师,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影响力。

三是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打造学校课程特色。指导学校全面实施课程方案,破解课程实施中的“弱、缺”等老大难问题,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继续组织义务段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评选表彰课程实施优质校。各学校要抓好《滕州市教育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指导意见》(滕教字〔2014〕1号)落实,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适时组织精品课程评选,推出一批精品学校课程,打造校本课程特色。

三、坚持狠抓落实不动摇,着力凝聚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大合力

新学年教学工作的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张磊局长在全市2014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市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创新、发展、高效”,这也为我们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发展。发展就是硬道理。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清我们的基础,也必须用发展的途径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必须用发展的结果评价我们努力的价值。有位不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延误发展,就是自我否定,也是对教育事业的极不负责任。只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坚定的发展信念,不断地把

精力聚集在谋划发展上来,咬定发展不放松,就一定干出成绩来,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坚持创新。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科学创新,深入研究学情、教情、校情,不是沉溺于现实,不是屈服于现实困难,从现实出发、直面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唯有创新才能开创事业新局面。要善于创新,教育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要在研究中寻求突破,在别人止步时迈出一小步,创新可大可小,生活中处处需要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创造出新气象。要引领创新,建章立制,鼓励学生创新,激励教师甚至每一个员工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让每项工作落地生根,让教育事业蓬蓬勃勃。

第三,坚持高效。高效呈现出来的是工作过程,收获的是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体现出来的是各项工作能力。实现高效需要谋划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每个年级任课教师的选聘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也是常规工作,不少单位却是临到开学急匆匆完成。今年特别要求,各单位各年级人员选聘务必在7月底完成。实现高效需要执行力,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是大局意识和政治敏锐性,但也有不少单位接上级通知就束之高阁,事到临头又潦潦草草,敷衍了事,这种作风务必根除。实现高效需要凝聚力,教育管理者要在提高凝聚力上下功夫,坚持真抓实干,切实严以律己,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来抓质量,沉下心来抓落实,努力在以身作则上有新气象,提高自身的号召力。

同志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成就学生就是成就自己。学校经历是学生记忆里最美好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学会做人与能力知识的同步提高永远是教育最朴实的追求和目标。十七万中小学生的幸福美好的前途系于我们,我们任重道远,责无旁贷!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不断增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效率意识,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为推动全市教育实现新跨越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教科研工作评估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研工作评估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绩效评估报告

    工作绩效评估报告 工作绩效评估报告1 根据《中共关于做好全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xx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xx发[x]2号)精神,我办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了20xx年度考核测评工......

    工作绩效评估报告

    工作绩效评估报告 工作绩效评估报告1 根据《费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目标综合考核评分表》的内容及标准,对照我校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自查,在自查中......

    博士后工作评估报告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评估报告为培养和吸引企业所需的高水平、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

    2011年春教科研工作述职报告

    2010~2011年度科研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人:冉忠庆 1.本年度初开展了2009~2010年度全校继续教育的审核和2010~2011年度初继续教育的申报工作,获县继续教育先进集体,夏明超获继续教......

    教科研工作职责

    蒋家沟小学学校教科研工作职责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体做好教科研工作。 二、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和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 1.制订和实......

    教科研工作职责

    蒲公英学校教科室工作职责一、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和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订和实施......

    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长期以来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的着力点,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

    教科研工作规章制度(万能)

    教科研工作规章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加速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发挥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密切教育科研与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的关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