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改善民生

时间:2019-05-14 22:2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改善民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改善民生》。

第一篇: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改善民生

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改善民生

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改善民生

葛延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

十八大报告是我国处于新阶段、新时期的一份纲领性文件,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特别是从现在到2020年的行动指南。十八大报告的标题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小康社会内容很广泛,但毫无疑问,建成小康社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让民生得到更大改善。我们党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战略和措施。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为保障民生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让老百姓逐步走向富裕,广大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奠定了新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理论认识、发展思路以及政策措施更加系统化。比如在发展思路方面,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报告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六大以来党的重要文件,一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 “五有”的目标。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确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思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五有”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民生的内涵和意义

民生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生主要涉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比如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国际上对应的概念是社会福利。广义的民生概念是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讨论,除了公众基本的生活以外,还涉及到社会权利,国际上通常用的是社会福祉的概念。比如经合组织提出,对公众生活状况的衡量,应涉及收入、住房、健康、教育、社会联系、社会治理、环境质量、个人安全等多个方面。十八大报告的第七部分主要讲了狭义民生,但从十八大报告整体来看,涉及到了广义民生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在考虑民生问题的时候,既强调基本生活需求,也强调各种社会权利。很多国家都把这两者同时以宪法或者其他重要法案形式予以强调和保护。比较著名是“二战”后美国罗斯福总体的《二次权利法案》。其他很多国家的宪法也都是如此。我国从第一部宪法开始,到后来的几次修正版本,也都既强调改善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强调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民众的各种基本权利。

当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生的重点以及民众对民生的追求是不断变化的。传统社会主要关注基本生活,进入现代以来,在关注生活改善的同时,民众对平等社会权利的追求也更强烈。

除了客观的各种指标,民生还涉及到主观感受,换句话说,就是幸福感和满意度,这对民生问题的影响也很大。幸福感和满意度是可测量的。影响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人际关系、社会差距状况等。解决好民生问题意义重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不论是发展经济还是进行各种社会建设,核心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时,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回顾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或者看世界各国的发展史,特定时期政治社会能否保持稳定,和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关系紧密。经济增长是民生改革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指望改善民生是不可能的。但要强调的是,经济增长并不能必然确保民众在民生方面的满意度普遍提高,也不能够必然确保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一些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一些国家发生政治和社会动荡,恰恰就是在高增长时期。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是否真正很好地保障和改善了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另一需要强调的是,只有民生不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发展才能有好的基础。关于这一点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上世纪60、7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高速增长,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成功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有些国家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里面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民生是关键因素之一。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前者建立了一套有效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体系,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则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社会财富被少部分人垄断,民怨沸腾,进而对进一步的经济发展构成严重障碍。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够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政策体系,让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即使经济增长在某一个时期出现低增长甚至停滞,社会也能够保持基本稳定。比如,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日本陷入长期的经济不景气,但日本的政治和社会总体保持了稳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日本在上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建立了一套很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这几年欧洲有些国家经济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也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这也跟他们拥有一套有效的社会政策体系有很大关系。十八大报告对“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是建立在对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关系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要求。对此,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

在谈到民生意义和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改善民生问题到底是谁的责任的问题。现在一讲民生,有些人认为都是政府责任,这个观点其实是不对的。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善民生。首先,改善民生需要充分调动个人的创造性和劳动积极性,只有这样,社会的总财富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同时,这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其次,家庭的功能也不可替代,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相互之间的包容和支撑,这对于改善每个人的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社会力量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各种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各种公益服务,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各种互益性的社会组织,可以促进社会联系,形成制度化的协商对话体系,通过组织方式整合群体内利益诉求,协调群体间利益关系,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良性互动。当然,在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之间,政府的责任是关键,是核心,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失灵问题,必须有强有力的政府和有效的公共政策。反过来讲,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不应该也不能够包揽一切,所以必须协调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世界各国的基本经验来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建立有利于全社会财富创造的激励机制,调动个人、家庭的创造性和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二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分配问题其实是关系民生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社会财富如何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分配,不仅关系经济增长,也关系政府和社会稳定。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尤其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都强调要充分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初次分配领域,要突出机会平等,确保社会成员只要勤奋劳动,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获得社会的尊重。关键是要通过市场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但只强调公平竞争还不够,因为不同的个人,天分不同,能力有很大差距。比如有些人生下来就有残疾等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利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单纯靠市场,这些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还要建立有效的再分配手段,实现成果共享,换句话说,就是在追求机会公平的同时,还要考量结果的公平,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三是要提供适宜的公共服务,包括提供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也是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同时,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四是要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这里最核心的是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十八大报告对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政府的责任,包括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等都有非常清晰的表述。

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成就巨大。有关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财富总量快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我国人均GDP只有200多美元,2011年,我国人均GDP按照当期的汇率算已经接近5500美元,已经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居民收入情况看,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1978年只有334元,2011年达到21000多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78年只有134元,2011年达到6900多元。不仅绝大多数家庭摆脱贫困进入到小康,还有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出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居民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第二,社会政策建设取得进展,公共投入大幅度增加,为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以防范居民当前和未来经济风险为核心、同时能够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社会救助方面,针对贫困群体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他如医疗救助、教育援助以及廉租房等救助体系也不断推进。在社会保险方面,建立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内的五种社会保险制度。五种社会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养老和医疗。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对各类人群在制度上的全覆盖。在养老保险方面,除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制度外,现在又有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针对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在医疗保障方面,我们现在有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这三项保障目前也基本上实现了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全面覆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因为有些人不需要参加,只是针对特定群体,总体上实现了对目标人群的全覆盖。在社会福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老年福利、妇女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事业也在逐步推进。另外住房保障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进。按照国务院部署,大规模启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所有这些进展对于防范城乡居民当期和未来的风险,对实现收入再分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公共服务体制建设和改革全面推进。在教育领域,最大的进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了免费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每年大学招生数量只有30多万人,现在每年高校招生数量接近700万,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已经超过40多万。此外,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也都稳步发展。在医疗卫生领域,2009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的医改方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效。比如,过去很多人没有医保,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实现了对所有社会成员制度上的全面覆盖。在公共卫生领域,确立了若干重大的公共卫生项目,很多项目都是免费向老百姓提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建设等,取得长足进展。公立医院改革也开始全面推进。在就业领域,这些年来一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了城乡劳动就业的整体稳定,而且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强化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维护公民基本权益,改善国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谐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这些年来有了大幅增长。比如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前些年提出了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一直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去年中央下定决心,要求2012年后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一定要达到4%,从目前的情况看,实现这个目标没有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温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在医改初期就明确提出,三年医改新增财政投入一定要不低于8500亿,从实际投入情况看,这三年医改下来各级财政新增的投入超过了一万亿。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从2007年到2011年,全国各级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住房保障这些核心领域的投入占GDP的比重由过去的5.47%迅速提升到7.94%,增长幅度高达45%以上。

第三,在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们保持了社会的总体稳定,社会不断进步和开放。针对社会全面转型,针对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在很多领域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从个人的生活角度看,公众择业和自由流动的空间越来越大,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社会更加宽容。

在看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在民生领域面临的挑战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公众对民生的诉求开始全面转型。

主要表现之一是公众对生活的追求从过去主要追求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的改善,转向既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又更加注重发展机会以及经济和社会权利的平等。换句话说,公众对民生问题的诉求在升级。公众对民生诉求的转型和升级是所有国家进入一定发展阶段都要面对的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个表现是公众对民生的诉求呈现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特点。这些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也在发生分化,收入水平在分化,职业类型也在发生复杂的分化,新的阶层、新的职业不断出现。不同的人对民生的诉求是有差异的,比如中低收入群体关注如何提高收入,中等收入水平的人在希望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开始更多关注子女教育、自身发展机会等,高收入群体更关注财产安全和更稳定的投资机会。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些分化是正常的,也是绕不过去的。

第二,公共政策仍然存在很多矛盾和不足。

一是市场环境存在诸多不足,财富创造激励机制存在不少缺陷。比如在初次分配领域或者说市场竞争领域,各种形式的垄断、不公平竞争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这里面有行政性垄断问题,有些领域、有些地方也存在官商勾结、利用权力“寻租”问题。不公平竞争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一些领域等量要素的投入不能获得等量的收益。另外,各种形式的投机乃至腐败问题也大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财富创造的激励机制形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既让很多老百姓不满,也诱导了很多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很多人整天想着如何一夜暴富。对财富的高度追求也导致很多价值观扭曲。二是收入分配领域矛盾突出。最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差距更大,综合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我国现在的基尼系数接近0.5,基本上是世界范围内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收入分配结构也很不合理。客观地说,所有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在收入分配结果上完全均等,都有收入差距。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情况来看,比较合理的分配结构是橄榄型的,也就是很富的人数和很穷的人数都很少,绝大部分人处在中间状态,就是两头小中间大。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不是橄榄型而是金字塔型,很富裕的阶层为数不多但很突出,同时,中低收入阶层非常庞大,这对社会稳定影响非常大,因为在这种结构中,大多数人有很强的挫折感。

收入分配领域的这些问题,既与市场不完善有关,同时,也与分配调节力度不足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不足。比如,很多研究结果证明,目前个人收入所得税基本上是以工薪阶层作为纳税主体,真正的反到纳税很少。主要是由于制度缺陷,漏税情况很普遍。另外,很多国家为了调整初次分配结构,都征收遗产税、不动产税包括房产税等税种,这些税种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对高收入群体税收调节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也有明显不足,没有有效发挥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护作用。前面谈到,我们这些年取得的进展很大,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问题是一些保障项目功能不强。比如,现在农民的新型养老保险最低标准才55块钱,55块钱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要保障农民的养老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正常情况下的社会保障应该是富人多交税,然后以各种方式转移给低收入者,但现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都存在着逆向转移支付问题。总体上,越是收入相对比较高并且稳定的人群,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越高,低收入、贫困群体的保障水平则很低。另外,特定群体的特定保障项目中也有逆向转移问题。比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筹资水平低,设定了较高的自付比率,导致最需要帮助的人由于没有能力支付自己需要掏钱的部分而看不了病。相反,那些有能力负担需要自付的部分的人,也就是农民中相对富裕的人能够得到国家的保障,这也形成了逆向转移支付。我们大致梳理了一下,几乎所有的社会保障项目中都或多或少有逆向转移支付特点,这是下一步改革中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三是公共服务体制存在着突出的缺陷。一方面,受多重因素主要是财政体系的影响,公共服务水平城乡之间差异比较大。我国的财政体制是分级所有,分灶吃饭,像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主要靠地方,上级给予一定转移支付。由于财力差异,导致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严重不均等。以教育为例,北京、上海的一些中小学至少从硬件上跟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没有什么差别了,到中西部看看,那里的教育条件还很差。除区域间不均等外,受投入方式影响,区域内不均等问题也非常突出。为什么择校问题愈演愈烈或者说屡禁不止,主要是我们的公共投入方式存在缺陷,往往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校、名校,导致区域内办学条件差距很大。另一方面,公共投入效率不高。我们这些年在公共服务方面花了很多钱,客观地评价一下,在有些领域确实有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地方重高端、优质服务,忽视基本服务。同时,服务定价和费用分担机制不合理,没有充分让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受益。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一些地区公共投入往往是重基本建设投入,忽视日常运行投入,导致公共投入不仅没有降低老百姓负担,反而增加老百姓负担。比如在医疗卫生领域,一些地方往往投巨额资金建设医院、添置设备,但不增加日常运转费用,导致的结果是,改善基础设施后增加的运行成本只能让消费者分担。

在公共服务领域,事业单位激励约束机制存在扭曲问题也值得高度关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对提供公共服务领域的事业单位简单套用企业改革的做法,鼓励他们创收挣钱,导致一些机构目标扭曲,公益性淡化。这些年我们在努力调整,但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扭转。

从当前情况看,公共服务领域还面临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面对迅速推进的城市化和大规模人口流动,公共政策调整之后,导致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演变为城市化的二元结构。过去我们很多政策是分城乡设计,在城乡人口不怎么流动的情况下问题不大。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民进入到城市打工,但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公共服务政策并没有同步进行调整。很多公共服务都还以户籍为基础提供。有户口的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很多服务保障,没有户籍的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干同样的活,做同样的事情,却享受不到相同的公共服务。需要清醒认识到,城市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进入到城市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是不可能再回到农村去的。在这种背景下,一个社会中存在两种公共服务体制,不同的人享受不同的社会待遇,时间长了一定会出问题。

四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运行方式以及利益群体分化,尚未形成有效的矛盾协调和处置机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制建设仍需要全面强化。过去我们在很多领域无法可依,这些年我国法制建设进展很快,每年颁布很多法律法规,法制建设的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了。现在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问题突出。其次,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改革开放前,社会组织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单位为基础,在城市每一个市民都属于某一个企事业单位,在农村每一个村民都属于某一个生产队。单位制有缺陷,也有好处。单位构成了政府和个人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平台。改革开放以后,单位制逐步瓦解。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一家一户经营;在城市,一方面涌现出大量的非公经济,其本身就不具备社会管理职能,同时,公有制单位的社会管理功能也在弱化。单位制解体导致的结果是政府直接面对一个一个百姓,致使上情上达、下情上达都会出现障碍。如果加强社会管理,管理成本非常高,因为要管到一个具体的家庭、一个具体的人。如果弱化社会管理,基层社会就可能各种各样的混乱现象。这是下一步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当前民生领域的舆论引导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界和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这里面有忽视政府责任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观念,有人认为我们的市场化不够,应该在很多领域进一步完全推进市场化,政府什么都不要管,政府管的越少越好,这种过分迷信市场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言论仍有很多;也有不切实际的让政府大包大揽的思潮。另外,各种媒体、广告充斥着对财富和奢华生活的过度渲染,容易导致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过度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同时加剧中低收入群体的焦虑和不满。在舆论宣传方面,也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第三,未来发展过程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会对进一步改善民生形成新的挑战。

一是持续的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的挑战。现在我们的城市化率超过了50%。未来10到20年,我们还会继续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流动过程中。如何顺应这种趋势,打破长期形成的二元体制,确实是一个很大挑战。因为很多社会政策的调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二是公众对各种民生诉求进一步提升的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再加上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公众诉求还会进一步提升,相互之间的影响也会更突出,小的问题就可能会慢慢发酵甚至会引起很强烈的社会反应。

三是老龄化加速的挑战。受特殊人口政策的影响,我们国家未来将要经历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人口老龄化,这个挑战非常大。这既涉及到养老的钱从哪里来,还涉及养老服务的问题。比如未来老龄化人群越来越大,到底谁来为这些老龄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高龄的、失能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还有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整个公共政策设计当中,老人的利益和年轻人的利益、少年儿童的利益怎么平衡,有限的资金是更多地投入到养老保障领域、老年服务领域还是很更多地投入到教育领域,该如何取舍和权衡,都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

四是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经历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从现在的情况看,未来继续保持9%、10%以上的高增长已经很难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可避免。这样一来,财政收入增长也会受影响,但与此同时,老百姓的诉求却还会不断增长,政府服务能力可能跟不上,也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改善民生的战略调整及具体方式

在改善民生这个问题上,需要先强调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准确把握民生领域真实诉求及其变化特征,合理应对。现在看民生领域的有些问题是老百姓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目标没有达到预期的,在有些领域,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平等问题。把握住问题的本质才能够有效应对。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定要形成一个综合的支持系统。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政府既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大包大揽,更多的是通过制度的完善,充分调动个人、家庭、社会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形成综合性的支持系统。三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尤其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很难持续下去。在民生问题上,尤其是政府的公共政策特别是公共服务和福利,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只要做减法必然会带来动荡,因此一定要循序渐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四是要注重法制化和规划化,民生问题尤其是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保障,不光要明确政府该提供什么,还要形成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并通过完善的法律和制度进行规范。

在改善民生问题的战略调整方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注重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公平的社会环境建设。公平的社会环境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要进一步推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设,二要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第二,进一步在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重点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使改革和发展成果共享。在收入分配领域,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到2020年翻一番。很多百姓读了报告以后很受鼓舞。除了提高绝对收入水平以外,未来一个时期要重点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各种矛盾。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竞争,同时,完善再分配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看,在收入分配领域,规范高收入群体的行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最近一些年很多百姓对富裕群体不满,原因主要是对部分人收入合法性置疑,对其富裕后的不良行为不满。很多国家都有很多富人,为什么人家对富人的不满没有那么强烈,我觉得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有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是通过合法的手段,靠勤劳、创造取得的;二是很多人有了钱以后投资经济建设,发展带动更多就业机会,或者办很多公益事业,让老百姓受益,全社会受益。第三,在社会政策领域,加快推进制度的统一和管理的完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一定要逐步推进制度的统一,不可能长期按城乡分人群设计政策。其实,很多公共政策是技术活,而我们往往更多地注重战略和方向,在技术和管理层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和缺陷,未来,需要在制度设计和管理的精细化方面下大力气。

第四,在公共投入方面要以增加投入为主,转向增加投入和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并重。目前我国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与OECD国家等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还有进一步增加投入的空间。但在增加投入时,一定要突出重点,重点投入到涉及大多数人基本权益而且综合社会效益高的领域。要完善产品定价机制,哪些是免费提供给老百姓的,哪些需要个人少量分担,哪些按成本收费,这是要明确的。政府的投入也要跟公共产品的价格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公共投入能够转化为公众福利。还有就是要调整投入方式,整合保障和服务内容,解决分散投入、重复投入的问题。此外,要强化信息的公开,强化问责,规范资金流程,加强绩效评估。第五,在公共政策领域,一定要全面强化社会与公众参与。只要涉及到公众利益,一定要要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否则,少数人随意决策,一些政策很容易走偏。要完善利益表达机制,重点是要培育社会组织。最近几年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各级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主要还是抓社区建设,比如城市里的居民委员会、社区组织,农村里的村民委员会等。其实,除了这些组织,发展各种公益性、互益性社会组织也很重要。社会组织发展了,可以通过组织方式协调群体内的利益诉求,并通过组织和规范方式表达;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协调,也可以通过组织跟组织之间进行协商对话等规范方式解决,这样政府可以更多地利用法律手段进行调停,压力就不会这么大,很多矛盾也不会直接指向政府。另外,在实践证明有效的领域,可以采取授权的方式让公众进行集体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

除了战略层面要进行调整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具体的方式方法方面,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推进。

第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改革和发展民生的路线图。现在民生领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下一步到底重点发展什么,优先发展什么,到什么阶段达到什么目标,必须形成清晰的计划和详细的方案。另外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现在民生问题涉及到很多领域、很多部门,怎样建立更有效的协调机制也是下一步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要明确各种责任的承担主体和责任边界。民生涉及众多领域,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哪些是个人和家庭责任,哪些是国家责任,哪些需要共同分担,都要明确。比如在教育领域,义务教育阶段是政府的责任,要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而且家长不用掏钱。高等教育就不一样了,由于大学教育直接跟个人未来的收益相关,虽然具有公益性、外部性,政府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不能完全由政府承担,该交学费的还是要交一定的学费。在任何的特定领域都需要明确个人承担什么,国家承担什么,承担到什么水平。这里最核心的是对各种服务产品和产品属性的定价方式和分担方式进行严格的界定。

第三,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涉及的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政府责任的重点。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我觉得很欠缺的就是标准化,在很多领域由于没有标准化,往往是地方有多大能力办多少事。有些地方搞了所谓的标准化,往往只设定一个最低标准,没有最高标准。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公共服务既要设定最低标准也要设定最高标准,这是实现均等化的基本前提条件。规范化的问题就是规范服务的流程,使各种服务有规可依。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包括各类文化机构的运行方式直接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些年我们对事业单位改革做了很多探索,但从实际情况看,很多改革还需要深化。在事业单位的问题上我想强调两点。一是分类要进一步细化,事业单位的差异性、复杂性远远超过企业。比如涉及到教育、医疗卫生、科研、文化机构等,不同的行业之间差距很大。同一个行业里面不同类型机构的差距也很大,比如教育有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等,医疗卫生领域有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机构和高端服务机构等,彼此间运行规律差距也很大。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方式对事业单位进行组织和管理。最近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分类改革思路,是按公益性划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其余一部分推向市场,一部分要回归政府。这个大方向是对的,但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细化。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公共服务机构往往是一所一法,一类机构一套特定法规,搞得非常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里面的核心是要避免利益目标冲突。比如医疗卫生领域,如果政府不给医院投入,让他面向市场挣钱,而且医生的工资跟服务收入挂钩,那么医生一定会开大处方、大检查。在这种激励机制下,老百姓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教育、科研等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怎样避免利益目标冲突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要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鼓励事业单位通过很好提供良好公益服务获得好的待遇,说到底,是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事业单位及职工利益统一起来。

第四,要理顺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责任关系。核心是理顺决策、投入、执行和监督四个方面的责任。一是要强化中央政府的决策和规划责任。二是要进一步明确执行责任,明确哪些由高层级政府执行,哪些由低层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执行,或哪些需不同层级政府共同执行。三是要结合执行责任,改革和完善投入责任。核心是要改革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均等化财力。四是要进一步强化高层级政府对地方各种民生问题尤其是各种公共服务落实情况的监督责任。

第五,要建立健全评价与问责机制。现在很多评价与问责主要靠政府系统自我评价,未来应当积极发展社会力量,逐步建立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对不合理行为,一定要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强化问责。

第六,要强调完善试点。有些问题要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但是必须强化中央对地方试点的宏观指导和监督。另外要注重多方案的比较,搞试点的时候多拿出几个方案比较。试点要立足于试错,过去在一些领域搞试点,老是强调试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是有问题。试点的最重要功能是发现问题,完善方案。另外,在民生领域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综合性试点,搞单项推进式的改革现在看来是有问题的。

第七,要完善民生领域的舆论引导和应对。一定要处理好大众诉求的倾向和专业化决策的关系,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一定要避免一些领域过分受到舆论的影响。另外,在民生领域,不同群体有不同诉求,也建立公开透明的表达机制,求同存异。

第八,要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在社会领域、民生领域中,在很多具体的理论以及实施方式问题上,学术界争议分歧还很多,所以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非常重要。

第二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收入分配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身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社会保障问题

社保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医疗问题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三篇:改善民生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看我国加强民生建设的现实意义

王彬吉

2008081128

电气08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四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迫切的问题。请谈谈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上,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性建设。把直接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根本。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底线保证,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制度、体制、机制、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第五篇:改善民生[范文模版]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胡锦涛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只是为了促进民生。“社会建设,既是服务于民生,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民主。只有用民主的办法,才能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文就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管理的战略新部署,中央党校科社部向春玲教授进行解读。她认为,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部分内容中,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定位、出发点、途径和措施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这为今后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管理的新定位:十八大将社会管理与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于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提出两个必须: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

会体制改革。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报告中指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四个加快”:

1、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2、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4、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新提法:从社会管理格局转向社会管理体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法制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也可以看出,我国在社会管理这个问题上依法治国的决心,在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上正在积极往前推进。

二、社会管理的出发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是社会管理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三、社会管理的目标:社会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稳定和谐。当前我们国家进入到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社会转型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和谐因素在增多。通过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社会管理的三个重要途径:源头管理、动态管理、应急管理。源头管理体现为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而不是停留在应急性、“灭火式”的管理上。源头管理主要是民生为先,服务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需求,同时,还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动态管理就是我们的社会管理要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静态管理方式,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动态管理转变。动态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各种意见和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的体制和机制,使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来又能得到制度上的及时解决,这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应急管理是指针对自然界和社会突发事件而建立的国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目的是在突发事件面前,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它包括信息披露机制、应急决策机制、处理协调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等。

五、社会管理措施的新要求:

提出加强三个建设。第一,加强制度建设,例如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建设,例如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等。第二,加强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改革开放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经济建设人才,提高了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民生需求发生了宏大变化,大量的社会性需求上升,这需要我们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们社会服务管理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第三,加强信息建设。运用现代的信息手段进行社会服务和管理。比如,政府信息化服务平台、视频监控、网格化社会管理中的信息采集等信息建设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如何加强和创新若羌的社会管理?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位,不断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发展、保障眉山跨越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把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多谋民生之利,多

解民生之忧,加快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欠发达地方延伸、向农村人口和城市困难群众倾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夯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社会基础。

三是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把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作为明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重点,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四是切实解决社会管理重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继续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深化严打整治和平安校园、平安路线等创建活动,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有效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五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做实做强城乡社区,确保“十二五”期间所有城乡社区有足够的人员、经费、阵地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如何加强和创新您所在单位部门和所在岗位的社会管理工作?

主要应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扩大公共服务向社会资本开放。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对社会资本公平开放基本公共服务准入。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职责,完善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基层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深化村(居)民自治,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是进一步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管理法规和相关政策。四是进一步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五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会管理是一个老课题,同时又是一张“新试卷”。今年(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来,切实找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实现各种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深化认识,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到突出位置来抓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实践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服务,激发社会活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随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价值认同的社会差异非常明显,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3、随着利益格局调整重塑,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4、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社会管理的方法手段不相适应,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二、统筹推进,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发展全局来抓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实践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县十七届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从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进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探索出具有时代特征和兴国特色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与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1、要强化社会管理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解决好思维方法、思路办法问题,这是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要搞好,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手段与目的的有机统一。二是要强化社会协同、广泛参与的理念。社会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不同于经济管理。我们必须在发挥好党委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基础上,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好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的协同参与作用和自治互律作用,做到在更大范围配置社会管理资源、更深层次整合社会管理力量、更高水平提升社会管理效率。三是要强化统筹兼顾、依法管理的理念。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老矛盾与新矛盾互相交织,老组织与新组织互动共生,老体制与

新体制互为支撑。四是要强化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的理念。要更多地运用民主管理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管理。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我县苏区模范精神,我们要很好地传承,使其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继承发扬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动员组织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同时要顺应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把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2、要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其作用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关键。一是要健全诉求表达机制。要进一步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要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下访接待制度、联点指导制度和调查研究制度,及时解决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深入开展“三送”活动,让广大党员更好地为群众代言、为群众排忧、为群众服务。要坚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始终与群众定期联系沟通。要创新社情民意表达方式,采取媒体对话、网民交流、设立信箱、公开电话、组织听证等多种形式,就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努力使社会各个群体反映有渠道、倾诉有人听、困难有人帮。二是要健全情绪疏导机制。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社会心态,既要及时回应人们的关切,又不要片面地迎合。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我们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始终给大家以信心、力量和希望。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舆论工作,把情绪疏导与群众诉求表达、政务信息公开、广泛吸纳民意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经常性的交流沟通,更加注重平等性的对话协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让群众感到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特别是要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及时疏导网络民意,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遏制网络消极影响。三是要健全矛盾化解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信访工作制度,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工作。要构建司法诉求机制,健全法律援助体

系,确保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司法救助。四是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要把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尽快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做到各乡镇区、各领域、各行业、各部位全覆盖。要从源头控制、情报信息、处置预案、舆情导控、保障建设和联动协作等方面入手,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要抓紧建立综合性的应急指挥平台,加快构建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既要看该不该干,还要看能不能干,有效防止决策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

3、要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既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又要立足基层、依靠群众,夯实基层基础,优化管理服务。一是要加强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政权组织建设,以阵地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街区资源配置,强化政权组织权责,提高其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依法办事能力。要切实加强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二是要强化服务功能。要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农村“一组两会三站”治理体系建设。要把城乡居民自我服务、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志愿者公益服务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区工作社会化进程,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构建新型社区服务体系。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帮扶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服务和家庭自助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居民需求。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齐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三是要提高管理水平。要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思路,改革完善街道社区社会管理体制。要明确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以事务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社区管理为重点,有效整合各类社会管理资源,切实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效率。四是要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和主动开展群众工作,支持各界人士、自治组

织、企事业单位共同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持续性。要始终坚持加强基层的用人导向,切实做到干部培养在基层、锻炼在基层、提拔在基层,着力建设一支乐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做群众工作的基层干部队伍。

三、立足当前,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紧迫任务来抓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要紧密结合兴国实际,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围绕公共安全、市容市貌、民生权益和干部作风四个方面,着力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1、要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影响因素越来越多,事故危害越来越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安全”:一是要抓好治安安全。要建立健全防控体系,加强综治网络,创新群防群治工作形式,壮大群防群治工作力量,提高群防群治工作成效。要坚持以打促整、以整促治、以治维稳,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要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突出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二是要抓好生产安全。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健全保障体系,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要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严格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要积极开展专项整治,着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三是要抓好食品安全。紧紧抓住源头治理、行业自律、执法监管环节,确保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四是要抓好消防安全。要加强源头普查,最大限度地排除消防隐患;完善设施装备,有效提升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严格日常监管,确保责任到位、落实到位;注重灭火救援,健全完善消防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四是要抓好环境安全。要继续开展专项行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要更加注重环境系统的完整性和环境要素的关联性,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总之,很多工作是“细节决定成败”,安全工作是“细节决定生死”。我们一定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

于一切的位置,严管严治严防,让兴国更安全,让群众更安心。

2、加强城区市容市貌整治。社会管理的重点是城市,城市管理的重点就是“治脏、治乱、治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回应群众期盼,满足社会要求,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加大“治脏、治乱、治堵”力度。一是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卫生。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城区范围内开展全民环境卫生整治运动。环境卫生整治范围既包括中心城区,又包括城区结合部;

3、加强民生权益保障管理。社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就是民生和权益的保障问题。社会管理加强了,民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民生权益保障了,社会管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一是要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廉租房”、“保障住房”建设,在规划布局上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资金投入上实行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租赁补贴上实行财政与企业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二是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要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体系,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要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要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健全传染病疫情系统和工作网络,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机制。三是要扩大养老保障范围。要切实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解决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问题。要积极培育面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政医疗、文化娱乐等消费市场。四是要提高生活保障水平。要切实增强社会救助能力,重点解决好五保户、特困户、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困难,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全覆盖。要着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改善福利院、敬老院、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等社会福利基础设施。要完善补贴制度,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众生活。五是要加大权益保障力度。要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普遍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依法保障公民权益。要努力维护司法公正,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裁判不公问题。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政策措施,都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面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

权、监督权。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好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人身权利。

4、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针对我县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强化效能监察、提高执行力、完善问责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工作举措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一是要加强效能监察,确保在岗就要尽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社会评议制,切实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落实,确保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二是要提高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县纪委要切实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对中心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保障执行的工作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考评奖惩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克服办事拖沓、推诿扯皮等问题,克服“两好”现象(好人主义、贪玩好耍)和“三不”作风(责任心不强、执行不力、作风不实)。三是要严格问责,确保敢抓敢管。要结合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严肃查处落实不力、工作不扎实、不作为以及乱作为的行为。要建立健全快查严处的问责机制,对工作不负责,履职不到位的,发现一起,问责一起,决不姑息。对抓干部队伍建设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单位,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或作出组织处理。同时,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着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4答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

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工作新机遇

当前基层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基层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将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工作新突破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转变职能后,当前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新型乡镇。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工作新跨越

一、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基层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一是用考评与目标管理加压力。建立健全机关干职工个人效能考评体系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各部门协调配合意识,提高干部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村、社区“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社区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

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四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五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二、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走全民创业之路。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工作的“牛鼻子”。为此,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

三、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走和谐发展之路。

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建立一年一次大走访的工作机制,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分点包干,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围绕解决民忧,建立乡镇政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

下载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改善民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抓住关键问题,更好改善民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善民生

    申论十大热点:改善民生现象:(一)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

    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建设 主 要 内 容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民生的涵义及特性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四、历史方位五、应对思路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民生问题......

    保障改善民生

    名言佳句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2011政府工作报告》 理论表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轨道 2013-06-07 民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可以看出,个案式的努力和一事一议的方式虽然可以......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扩内需战略重点转移 作者: 时间:2011-12-20 浏览次数:25 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

    保障和改善民生 2003

    保障和改善民生 共建和谐社会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平罗县关注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中心议题,也是中共平罗县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今后我县工作的重点任务。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