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权威热点预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权威热点预测:践行群众路线
申论答题技巧: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12月13日正式开始,本文为参加2015京考考生提供申论权威热点预测之践行群众路线,供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考试成功。更多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欢迎访问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政策背景】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要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标准表述】
党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共领导人把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创立形成的,其灵魂就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根据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一年左右时间里,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二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三是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问题表现] 1.形式主义
一些地方的干部成天赶“秀场”,挂横幅、登台面、上镜头。一些地方的干部埋头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检查评比、总结汇报,“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做样子”。有的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更有一些地方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作祟结出的恶果只能由群众来“埋单”。
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题库、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尽在北京中公教育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官僚主义
一些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或心中无数或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置若罔闻。一些干部官气十足,唯我独尊,专横跋扈,听不得不同意见。一些干部遇事推诿、怕担责任,办事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还有一些干部,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不怕群众意见大,就怕领导印象差”。
3.享乐主义
一些干部意志消沉、信念动摇,认为“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乐才是真”。他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追求吃得好、玩得痛快、住得舒服,享受所谓的“人间乐趣”。一些干部为了追求“舒适”目标,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
4.奢靡之风
在一些干部心中,艰苦奋斗已渐行渐远,群众观念日渐模糊,甚至完全淡忘。有的干部要求超规格接待,住豪华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有的干部在高档场所、名山秀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还有的地方财政经费也敢拿来乱花,甚至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奢靡之风之盛、之甚让人瞠目结舌。
[对策建议]
1.树立群众观念要“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各级干部真正把群众放在心里,才能在行动上自觉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2.听取群众意见要“诚”
耐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打开群众心结的“金钥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多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决策。
3.深入查找问题要“准”
查找问题时,要勇于听取意见不怕刺,敢于亮出问题不怕丑,不掩不盖、一步一步地认真查找,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深刻反思;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自觉主动地依靠群众,广泛民主地发动群众。
4.落实整改措施要“真”
“整改关键是真改”,需要拿出真勇气针对目前还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作风上抓起,找准一个问题,立即整改一个问题。
5.改进工作作风要“实”
作风实意味着目标上务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既不能小进即满、不思进取,也不能贪大求全,不切实际。作风实意味着思想上求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夸大成绩,也不规避问题,始终做到实事求是。
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题库、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尽在北京中公教育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6.保持政治本色要“廉”
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必须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查摆问题踏石留印 整改落实抓铁有痕 发扬“三敢”精神走实群众路线 力除“四风”积弊 弘扬“三清”正气 改文风树新风 戒空谈重实干 做事不做戏
——以务实作风践行群众路线 [开头示例]
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是“主角”,人民群众是“主体”。党员干部要善于站在“田埂上”找思路,坐在“炕头上”解民忧,真情与民谈心,只有心与心的真诚交流,才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只有用真心换诚心,才能凝固真情,汇聚大爱;只有在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为民服务,人民群众才会拥戴你,群众路线才会越走越宽。
[结尾示例] 惟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践行群众路线就要一心一意的走下去、深进去、融入去,全心全意沉下去、做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真正为基层、为群众找路子、谋发展、解难事、惠民生、谋福祉,才能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新作风。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题库、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尽在北京中公教育网站
第二篇:2015年广西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分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广西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分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现在的政法干警申论考试对于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靠简单的抄抄编编就能得高分的时代了。如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申论考试,首先要掌握热点话题。为方便考生备考政法干警申论,掌握申论热点的基础和前提。中公教育政法干警辅导专家特针对时下的申论热点问题,从政法干警角度进行分析,供广大考生参考。
【背景链接】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 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 城市协调发展,东、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 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2013年8月30日,李克强总理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座谈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 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 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深度解析]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我国城镇化仍面临必须也有条件保持较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但是我国城镇化又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从城镇人口数量看,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及随迁人口并未真正融入城镇、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三,城镇化发展中“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突出,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
四,城市病已经显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的城市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大城市、超大城市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空间拥挤、安全风险严重、生态空间不足等“城市病”。
五,一些城市发展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旧账未还、又欠新账”,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水及其带来的问题尤为严重。
【城镇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决定性影响】
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在中后期阶段,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化是依托工业 化、城镇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而行、相互促进。城镇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决定性影响。
第一,决定服务业比例。没有城市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不可能的;第二,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的城市化必然建立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第三,对改善资源环境问题有决定性影响。城市化产生某些环境问题,但城市化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选择。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从13亿人口大国的需求出发,制定城市化的科学发展战略;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四,决定劳动力的就业。如果没有城市化和由此带来的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劳动力的就业范围和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城镇化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一,土地利用问题。人多地少是我国城镇化的最大制约因素。但在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上还有空间,这主要表现为我国 农业科技水平和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并不高,中低产田还有很大的改造空间。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 集约利用、高效配置,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完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强化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挖掘 存量用地潜力。
第二,户籍改革问题。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各地围绕户籍 管理制度改革,在居住登记、积分落户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为解决人口城镇化问题积累了一定经验。目前我国约有1.6亿的外出农民工,其中六成多在地级以上城 市,两成多在县级城市,不到一成在小城镇。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在一些特大城市及大城市,既适当控制人口规模,又保持有活力的就业结构;在中小城市,要鼓 励人口融入,还要更好地发挥集聚功能。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尊重农民工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工为重点推进试点,综合考虑户籍改革在促进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和优化社会管理方面的双重作用。
第三,资源支撑问题。能源资源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这个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 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当我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时,将有10亿左右的人口在城市生活。目前全国人均用电量远没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城市 用电水平又明显高于农村,农民变市民后即使按目前城市居民水平计算,用电量也会大幅增长,这就有一个怎么办、从哪里来的问题。还有油气资源,目前我国石油 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4%。水也是如此,城镇居民用水高于农村居民,农民变市民后生活用水会大量增加。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四,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和生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前不久,社会热议PM2.5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农业污染量也比较大,但随着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水环境和空气环境污染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进行。
一要研究制定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出台综合性的政策措施。要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考虑不同规模和类型城镇的承载能力,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同时,努力为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民能够转为市民。
二要抓紧制定并有序实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推动城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并逐步实现均等化,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就业、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实际问题,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把在城镇已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三要研究出台规范的市政建设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搞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城镇化布局体系的衔 接,加强公共交通、污染防治、水电气热供应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指出,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要继续搞好房 地产市场调控,巩固调控成果,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城镇化稳步向前 推进。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四要注意突出区域文化风貌。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建筑设计部门的作用,从区域文化风貌和实际生活需要出发,为城市建设和村镇建房者提供具有共同建筑符号、体现地方文化特征的多样化方案,构建城镇区域文化风貌,避免出现千城一面。
更多广西公务员考试信息请访问广西人事考试网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第三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陈锡文
2015年12月07日07: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也面对许多重大挑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没有先例可循,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把握好方向,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已进城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在此基础上,提高全体城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任务之一。当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是落实好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类型城镇落户的政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基本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户口迁移登记制度,建成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整合和共享,为城镇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制订公共政策等提供依据。分类指导农民工市民化,建立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积分落户制度,为公平有序落户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户籍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自愿,就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尊重群众自主定居的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不搞强迫命令“逼”农民进城,不能让农业转移人口“被落户”“被上楼”,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分类,就是从顶层设计上作出整体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因地制宜作出具体政策安排,由各地根据不同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完善细化落户标准,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了解不同城镇落户条件,形成明确、稳定的定居预期。有序,就是优先解决存量、合理引导增量,优先解决本地区已进城常住人口落户问题,优先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产业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问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进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既要积极稳妥,又要扎实有序,不刮风、不冒进、不搞运动。
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建立居住证制度是人口管理制度的一大创新。常住在城镇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城镇产业工人的主体,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仍未能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和生活面临诸多困难,城镇内部依然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矛盾。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到2020年要努力解决1亿左右已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落户问题,其他已进城但未落户的人口则要通过建立居住证制度来解决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居住证制度,是在现阶段不同城镇分类落户的条件下逐步放宽对人口迁移限制的一种有益探索,是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实行居住证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持证人提供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特别是为那些已经在城镇就业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解决子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各级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让更多流动人口能够融入城镇,使他们对居住的城镇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在我国国情下,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74亿,约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5,但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地与常住地大多并不一致,这使得现有的财政支出预算体制与各地常住人口的现状不相吻合。实现在常住地的农业转移人口“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的目标,需要首先解决他们迫切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这无疑需要庞大的公共财政资金支持。应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实现财政转移支付测算分配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将现有主要针对城镇户籍居民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支持和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到已进入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尽快研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的财政补助和支持力度。在调整省以下收入划分时,要考虑农业转移人口的因素,以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多的城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二是督促地方建立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分配一般性转移支付要考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带来的增支因素,分配专项转移支付要逐步按照常住人口口径计算,切实缓解一些城镇因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而增加的财政支出压力。三是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支出成本的科学测算。完善有关统计分析工作,为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体制机制提供依据。此外,还要进一步创造条件,汇聚社会力量,开拓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通道,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分担公共服务支出,协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切实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对于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积极性、顺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的“三权”保障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的“三权”。
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抓紧出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办法,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和确保如期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构建农民土地权利保障的基础体系。加强规范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及服务体系,健全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今年,中央已经部署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明确提出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前提下,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尽快研究制定缩小征地范围的具体办法,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特别是注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被征收时得到公平合理补偿,禁止剥夺进城落户农民获得征地补偿的合法权利。三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保障进城落户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稳步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各项试点必须严格限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防止侵蚀集体经济和农民利益。引导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健康发展。探索农户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既要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也要着力改善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当前,各类棚户区群众住房简陋,环境较差,安全隐患多;农村困难群众对住上安全住房的诉求强烈。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棚户区改造等保障安居工程不但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形势下,棚户区改造和城乡居民危房改造也是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080万套、农村危房1565万户,既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也发挥了带动消费、扩大投资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也应看到,这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在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积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第一,加强城镇棚户区改造。要切实做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缩短安置周期、节省安置费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居住需求。第二,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要积极做好省级补助资金落实工作,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确保改造后的住房符合建设及安全标准。同时,要加强农房风貌引导和管理。第三,积极完善棚改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努力实现配套设施与棚改区的安置住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第四,大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要在统筹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管理办法,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不断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开发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形成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
第四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李克强:扩大内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促进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均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合理布局指明了方向。
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是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平台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城镇常住人口已有7.3亿。过去30多年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从地理空间看,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一头沉”的不平衡状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相对滞后,城市发育明显不足。从城镇化率上看,东部地区已经超过60%,而中部尚不足50%、西部只有45%左右,中西部平均比东部地区低14~17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中西部地区发展整体加速,连续几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然而从总体上看,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是任重道远。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城镇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形成后又会加速这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发展新的城市群和中小城市、小城镇,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由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梯次推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提升中西部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平台。《报告》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二、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总的方向是通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现在,中西部不少地区城市发展有一定基础,有的已形成了城市群,但总体而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城市群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中小城市潜力难以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有限。应当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硬件”、“软件”上增强这些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纳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铸造新的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是那些区位优势明显、有较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地方,如哈长地区、江淮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山西中部地区、滇中地区、黔中地区、呼包鄂榆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天山北坡地区、宁夏沿黄地区、藏中南地区等,要在这些地方培育发展若干个城市相对密集的城市群。
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有利于农民就近转变成市民,是改善我国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它不但可以降低人口转移成本、优化生产力布局,还可以减轻大城市压力、缓解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聚集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人口和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同时结合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建设一批边境口岸城镇。
三、推进中西部发展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为关键
中西部地区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往往是因为交通闭塞、水利失修、信息不灵,被欠缺的基础设施扼住了咽喉。基础设施欠账一旦弥补上,就能打破束缚发展的枷锁,拉近这些地区与东部沿海乃至整个世界的距离,发挥出资源优势,激发出要素活力,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也将获得勃勃生机。
以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为例,由于前两年启动了淠河综合治理工程,流经市区的这条河流从垃圾污水横流的臭水沟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风景区,不但改变了市容市貌,也提升了当地发展环境。加上合九、宁西、沪汉蓉、阜六4条铁路相继开通、6条高速公路已建在建,多年落后封闭的六安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最近几年,六安市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速,工业增加值3年实现翻番,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6%提升到2013年的40%以上。这块土地的发展轨迹再次证明,中西部地区抓住重大项目、走基础设施先行的路子,就有可能不断创造出腾飞超越的新亮点。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多向中西部倾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多年来,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达4万多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累计投入达8900亿元。2013年中央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其投资额占全国铁路建设投资总额的70%以上。下一步,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会摆到突出位置,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输油气管线、输电通道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发挥对城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产业是城镇化的“火车头”,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要承接好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
产业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没有充分产业支撑的城市,犹如缺乏水和营养的小苗,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即使有暂时繁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尤其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呈加快向外转移之势,这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升的重大机遇,不可错失。利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转移的目的地既可能是中西部地区,也可能是东南亚一些国家。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利用好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带来的机遇,创造条件、筑巢引凤,努力促成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承接转移中发挥本地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经济。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产业的兴盛,才能催生充足的人财物集聚,为当地群众带来就近就业、创业机会,开辟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新通道,为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固本培元。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绿色、低碳、环保。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是我国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务必保护好耕地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新型城镇。
第五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的“3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