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

时间:2019-05-14 22: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

第一篇: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

《国家审计准则》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答案仅供参考、以法律原文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审计机关对审计业务实行(A)级质量控制。A.7 B.5 C.4 D.3 2.审计组长对应审计组成员的工作实施(B)。

A.监督 B.督导 C.指导 D.评估 3.审计机关对(A),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A、必选审计项目 B、初选审计项目 C、自选审计项目 D、年度计划项目

4.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未遵守《国家审计准则》(D)的,应当说明原因。

A.指导性条款 B.查证要求 C.实施细则 D.约束性条款

5.(A)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

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合规性 6.(C)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适当性 D、充分性

7.审计组实行(A)负责制。

A、组长 B、主审 C、协审 D、副组长

8.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标准的(A)。

A、适用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适当性

9.审计人员应当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其(A)。

A、重要性 B、必要性 C、严重性 D、有效性

10、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问题的发生,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D)

A、可行性 B、健全性C、效率性 D、有效性

11.国家审计准则中规定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原则上应当由(B)审定。

A、审计机关主管领导 B、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 C、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 D、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

12、(C)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A、一般项目 B、必审项目 C、重要项目 D、备选项目

13、不同来源和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存在不一致或者不能相互印证时,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措施,确定审计证据的(B)。

A、适当性 B、可靠性 C、适用性 D、真实性

14、审计人员在检查重大违法行为时,应当关注重大违法行为的高发领域和(C)。

A、过程 B、原因 C、环节 D、后果

15、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包括下列基本要素(B)

A、标题 B、文号 C、被审计单位名称 D、审计项目名称

16、专题报告应当(A)。

A、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建议适当。

B、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C、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 D、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

17、新准则废除了旧准则和规定(B)个。

A、30 B、28 C、20 D、26

18、新准则于(A)起施行。

A、2011年1月1日 B、2010年10月1日 C、2011年3月1日 D、2010年6月1日

19、审计机关应当对其(A)实行审计业务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

A、业务部门、派出机构 B、业务部门和下级审计机关 B、派出机构和下级审计机关 C、下级审计机关

20、审计机关实行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制度,对其(A)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

A、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和下级审计机关。B、业务部门、派出机构 C、业务部门和下级审计机关 D、业务部门

21、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当征求(A)。

A、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B、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C、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D、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22、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D)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责成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A、内部控制 B、会计核算 C、财务管理 D、信息系统

23、审计组实施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批后,以的(D)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拟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的意见。

A、审计组 B、业务部门 C、审计组长 D、审计机关

24、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直接提出处理处罚意见,不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D)

A、不提意见 B、保留意见 C、不反映 D、提出移送处理意见

25、审计组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B),以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

A、严重性 B、可能性C、相对性 D、相关性

26.审计对控制的监督,即对各项内部控制(C)的监督检查。

A、设计的有效性 B、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C、设计、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D、责权利的到位情况

27.审计范围,即审计项目涉及的(D)。

A、审计期间 B、审计项目

C、被审计对象审计单位 D、具体单位、事项和所属期间

28.审计机关应当对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A),及时发现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或者改进。

A、持续评估 B、年度考核 C、项目评选 D、日常管理

29.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C)进行审计。

A.领导责任 B.法律责任 C.经济责任 D.廉政责任

30.审计机关依法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D)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A、经济决策 B、重要经济事项 C、财务收支 D、国家财政收支

二、多项选择题目

1、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应恪守(ABCDE)。

A、严格依法 B、正直坦诚 C、客观公正 D、勤勉尽责 E、保守秘密

2、“严格依法”是指审计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ABC)进行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

A、审计职责 B、审计权限 C、审计程序 D、审计方法

3、准则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是指(ABCDE)。

A、履行法定职责 B、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C、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 D、按照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报财务会计报告 E、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ABC),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合规性

5、审计机关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ABC)进行审计。

A、单位 B、项目 C、资金 D、经济责任

6、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ABCD):

A、符合法定的审计职责和权限;B、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C、建立适当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D、必需的经费和其他工作条件。

7、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依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ABD)

A、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B、获取审计证据 C、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D、作出审计结论

8、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从下列方面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关系(ABCD):

A、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并听取其意见;B、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结论,尊重并维护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C、严格执行审计纪律;D、坚持文明审计,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9、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ABC)。

A、专业知识 B、职业能力 C、工作经验 D、职业道德

10、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应当(ABCDE)。

A、服务大局 B、围绕政府工作中心 C、突出审计工作重点 D、合理安排审计资源 E、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11、应当向审计机关报告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情形的(ABCD):

A、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B、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C、对曾经管理或者直接办理过的相关业务进行审计;D、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其他情形。

12、审计计划中的必选审计项目(ABC)

A、法律法规规定每年应当审计的项目;B、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要求审计的项目;C、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的审计项目。D、群众举报或反映的问题。

13、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

A、审计目标;B、审计范围;C、审计内容和重点;D、审计工作组织安排;E、审计工作要求。

14、审计通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F)。

A、被审计单位名称 B、审计依据 C、审计范围 D、审计起始时间 E、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和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F、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组的审计纪律要求。

15、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ABCD)。

A、客观性 B、适用性 C、相关性 D、公认性。

16、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依据(ABCDE)。

A、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B、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预算、计划和合同;C、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D、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意见;E、其他标准。

17、审计组应当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的情形(ABCDE):

A、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发生变化的;B、审计目标和重要审计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C、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D、审计组人员及其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的;E、需要调整的其他情形。

18、审计组调整审计实施方案中的下列事项,应当报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ABCD):

A、审计目标 B、审计组组长 C、审计重点 D、现场审计结束时间

19、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包括(AB)。

A、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 B、对确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C、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调查时取得的谈话记录 D、监盘取得的实物证明

20、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ABCDEFH)。

A、检查 B、观察 C、询问,D、外部调查 E、重新计算 F、重新操作 H、分析

21、审计人员对于重要问题,可以围绕(ABCD)方面获取审计证据。

A、标准 B、事实 C、影响 D、原因

22、审计记录包括(ABC)。

A、调查了解记录 B、审计工作底稿 C、重要管理事项记录。D、审理会议记录

23、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的(ABCDE)事项进行审核。

A、具体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措施是否有效执行 B、事实是否 C、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D、得出的审计结论及其相关标准是否适当 E、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24、审计组组长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ABC)意见。

A、予以认可

B、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 C、纠正或者责成纠正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D、不予以认可

25、审计人员检查重大违法行为,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实施重大违法行为的(ABCD)。

A、动机 B、性质 C、后果 D、违法构成。

26、发现重大违法行为的线索,审计组或者审计机关可以采取(ABCDEF)应对措施:

A、增派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员

B、避免让有关单位和人员事先知晓检查的时间、事项、范围和方式

C、扩大检查范围,使其能够覆盖重大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领域;D、获取必要的外部证据;依法采取保全措施

E、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和配合;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F、其他必要的应对措施

27、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F)。

A、审计依据,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B、审计评价意见

C、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审计建议采纳情况

D、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其他重要问题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E、审计发现的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但是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事项除外

F、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需要提出的改进建议

28、审计决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A、审计的依据、内容和时间

B、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依据

C、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的期限和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等要求

D、依法提请政府裁决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29、审计移送处理书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A、审计的时间和内容

B、依法需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单位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事项的事实、定性及其依据和审计机关的意见

C、移送的依据和移送处理说明,包括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说明

D、所附的审计证据材料

30、审理机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主要审理下列内容(ABCDEF)。

A、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B、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C、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D、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E、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 F、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31、审理机构审理后,可以根据情况采取(ABCD)措施:

A、要求审计组补充重要审计证据 B、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进行修改

C、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同意后,审理机构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D、审理机构审理后,应当出具审理意见书。

32、检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ABC):

A、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检查时间、范围、对象、和方式等

B、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的整改情况 C、没有整改或者没有完全整改事项的原因和建议 D、审计建议采纳情况

33、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包括(ABCD):

A、遵守本准则,保持审计独立性 B、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 C、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并报告工作结果 D、完成分配的其他工作

34、审计组成员应当对(ABCD)事项承担责任:

A、未按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计导致重大问题未被发现的 B、未按照本准则的要求获取审计证据导致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的

C、审计记录不真实、不完整的

D、对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35、审计组组长的工作职责包括(ABCDE):

A、编制或者审定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审计工作、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B、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C、组织编制并审核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专题报告、审计信息

D、配置和管理审计组的资源 E、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36、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并对(ABCDEF)事项承担责任:

A、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或者组织实施不当,造成审计目标未实现或者重要问题未被发现的

B、审核未发现或者未纠正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问题的,审计工作底稿不真实、不完整问题的

C、得出的审计结论不正确的

D、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的E、提出的审计处理处罚意见或者移送处理意见不正确的 F、对审计组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违反法定审计程序的

37、根据工作需要,审计组可以设立主审。主审根据审计分工和审计组组长的委托,主要履行(ABCD)职责:

A、起草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

B、对主要审计事项进行审计查证,协助组织实施审计,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C、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组织审计项目归档工作 D、完成审计组组长委托的其他工作

38、审计机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包括(ABCDE):

A、提出审计组组长人选

B、确定聘请外部人员事宜

C、指导、监督审计组的审计工作

D、复核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

E、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39、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组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对(ABCD)事项承担责任:

A、对审计组请示的问题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导致严重后果的 B、复核未发现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的 C、复核意见不正确的

D、要求审计组不在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中反映重要问题的。

40、审计机关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包括(ABD):

A、审查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 B、提出审理意见 C、执行审计决定

D、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41、审计机关审理机构对(ABC)事项承担责任:

A、审理意见不正确的

B、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作出的修改不正确的 C、审理时应当发现而未发现重要问题的 D、未提出合理建议

4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ABC)工作,不适用本准则的规定:

A、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案件

B、与有关部门共同办理检查事项

C、接受交办或者接受委托办理不属于法定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

D、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审计项目

43、审计组组长应当从(ABC)方面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A、将具体审计事项和审计措施等信息告知审计组成员,并与其讨论

B、检查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进展,评估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C、给予审计组成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D、遵守审计纪律情况。

44、审计人员可以从(AB)方面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控制情况:

A、一般控制 B、应用控制 C、自动控制 D、内部控制

45、审计工作要求,包括(ABC)。

A、项目审计进度安排 B、审计组内部重要管理事项 C、职责分工 D、遵守审计纪律 46.(ABCD)属于重要管理事项。

A、审理机构对审计项目的审理情况和意见 B、所聘请外部人员的相关情况

C、审计人员未能遵守本准则规定的约束性条款及其原因 D、因外部因素使审计任务无法完成的原因及影响

47.审计人员在检查重大违法行为时,应当关注重大违法行为的(AD)。

A、环节 B、原因 C、方式 D、高发领域

48、审计机关对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AD),依法应当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出具审计决定书。

A、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 B、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C、违反国家政策的决策行为 D、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 49.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将复核修改后的(ABCD)等审计项目材料连同书面复核意见,报送审理机构审理。

A、审计报告 B、审计工作底稿 C、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D审计决定书

50.国家审计准则的宗旨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ABCD)。

A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 B保证审计质量 C防范审计风险

D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三、判断题

1、准则只适应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X)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可以区分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机关的责任。(X)

3、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准则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而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是审计机关的责任。(V)

4、真实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遵守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情况。(X)

5、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未遵守准则约束性条款和指导性条款的,应当说明原因。(X)

6、审计机关依法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V)

7、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社会

公众的监督。(X)

8、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V)

9、审计机关对必选审计项目,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V)

10、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

踪审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V)

11、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不一致时,审计人员应当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的标准。(X)

12、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X)

13、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合法、合规基础的全部事实。(X)

14、原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复制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V)

15、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抽样时,可以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有关规定。(V)

16、重大违法行为是指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涉及金额比较大、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或者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行为。(V)

17、审理机构审理后,视情况可出具审理意见书。(X)

18、审理机构可以参加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会议,或者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情况。(V)

19、审计组组长将其工作职责委托给主审或者审计组其他成员的,仍应当对委托事项承担责任。受委托的成员在受托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V)20、业务部门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可承担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审计实施和汇总审计结果的职责。(X)

21、业务部门对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汇总审计结果出现重大错误、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项承担责任。(V)

22、审计机关在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中,发现被检查的派出机构或者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应当依法直接或者责成其在规定期限内变更、撤销审计决定。(V)

23、审计项目归档工作实行主审负责制,审计组组长应当确定立卷责任人。(X)

24、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V)

25、审计机关统一组织不同级次审计机关参加的审计项目,其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可分级对外公布。(X)

26、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应当根据需要汇总审计情况和结果,编制审计综合报告。必要时,审计综合报告应当征求有关主管机关的意见。(V)

27、审理机构以审计报告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X)

28、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的意见。(V)

29、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可在审计报告中一并反映。(V)

30、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可以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V)

31、一个审计事项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份审计工作底稿。(V)

32、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V)

33、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因行使职权受到限制而无法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或者无法制止违法行为对国家利益的侵害时,根据需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或者相关单位予以协助和配合。(V)

34、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作为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记录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V)

35、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建立和实施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统计制度。(V)

36.地方审计机关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遵循本准则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实施细则。(X)

37.审计机关业务部门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时,可以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开展进一步调查,对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和项目组织实施等进行确定。(X)38.审计机关应当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报经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批准并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X)39.审理机构对审计项目的审理情况和意见属于重要管理事项。(V)40、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审计组织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的意见。(X)41.审计决定书经审计机关审计业务审定,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决定与审计组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不一致并且加重处罚的,审计机关可以及时告知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X)

42.审计综合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定后,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报送,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X)43.审计机关对商业秘密的信息不得对外公布。(X)44.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V)

45.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审计机关的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加审计业务,也应当适用《国家审计准则》。(V)

第二篇:以新国家审计准则为标准

新《国家审计准则》解读

——以新视觉贯彻《国家审计准则》以标准化管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 孝感市审计局 李建平定稿于2011年2月10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新《国家审计准则》今年1月1日起就要施行了,这是审计机关的一件大事。作为规范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规章,上级对新准则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审计署在举办了全国厅长、法规处长培训后、接着举办了全国视频培训,省厅也进行了培训。今天我们局机关也组织培训,这体现了我局新的领导班子对审计准则的重视,在讲稿准备的过程中,阳局长也有明确指示,他要求把这次培训搞好,做到三个弄清楚:即把准则主要精神弄清楚,把薄弱环节弄清楚,把贯彻实施要求弄清楚。根据这个要求,我讲十个方面内容,讲解形式上采取把准则200个条款,转化为观念化、实务化、操作化的东西,使大家尽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准则上来,做好贯彻的准备工作。下面我就新准则学习作个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新<国家准则解读>——以新视觉贯彻国家审计准则 以标准化管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一、审计基本问题的规定变化

(一)准则执行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1.今后审计机关只有一个国家审计准则,就是审计署8号令。

(1)审计准则的含义。是指审计署根据审计法律法规的规定, 为保障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 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而制定的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规范和技术标准。

——这次修订的准则是约束性和指导性结合、具有较强包容性和灵活性、预留了一定空间和余地。原则性规定,有利于统一全国审计工作的标准,灵活性规定有利于结合实际贯彻。同时审计署规定,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我今天的讲稿也是为将来制定实施细则做准备的。

——新准则的起草背景。原来的旧准则是一个基本审计准则加28个专业审计准则加《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署6号令)。由于它门类庞杂、不单一,学习和运用都很不便利,加上6号令规定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写审计日记,无端增加的工作量使审计人员对准则的认识停留在审计日记上,没能起到准则应有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审计署用了三年时间,组织了多方面的专家,总结20多年的审计经验,考察了20多个国家和国际审计组织,借鉴了美国和印度的做法,将原来的国家基本审计准则加28个专业准则和审计署6号令合并,才形成了今天的准则。这就是新的《国家审计准则》,今后审计机关只有一个审计准则,统称为审计署8号令,或200条。它是中国政府审计的行业标准。

(2)明确了执行不了(准则)约束规定的,必须作出说明。

——哪些事项作说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对准则规定的“应当”、“不得”等约束性条款必须执行。不能执行的要做说明。

准则中有“可以”词汇的条款,为指导性条款,是对良好审计实务的推介。有人统计准则200条中约束性条款有171处,指导性条款有12处。也就是说准则绝大部分是约束性条款。既然准则绝大部分的规定是必须执行的,所以我们系统全面地掌握准则。

——为什么要“说明”?

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因条件不具备而执行不了的情况。执行不了约束性条款要作说明,这不仅是新准则的硬要求,还因为一旦审计机关遇到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它是 审计组参加复议和诉讼的审计理由和划清责任的依据,它还是审计机关遇到行政败诉和国家赔偿等审计风险避险工具,是审计机关自我保护的机制。

——如何说明?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如,审计人员取得审计证据应当要求证据提供者签字盖章,对方不签字盖章的,在审计证据记录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同时说明。又如审计罚款符合听证条件,告知了听证,在向被审计单位出具了书面告知文书,对方不要求听证的情况下,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加以说明。还有遇到审计法规定的特殊情形,不能提前三天送达审计通知书的,经政府批准,直接带审计通知书审计,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加以说明。还有涉及经济案件不宜告诉被审计单位的,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同意不上审计报告的,也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加以说明。不仅如此,准则有大量的这些情况,涉及到再讲。这里举例是提供思路,举一反三。要记住管总一句话,执行不了准则约束规定的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上作出说明。

(3)施行新准则后,告知审计听证条件不变。

——为什么提出告知审计听证的问题?行政处罚法和审计署行政处罚规定,规定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达到一定数额应当告知被处罚人,被处罚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举行听证会。

同时这次审计署“废改立”的是审计准则,不是审计规范。在废除的审计准则中,不包括审计听证、审计复议等10几个规定,他们是审计规范的范畴,仍然有效,没有作废。我们在今后审计中仍然要执行这个规定。所以准则修改后,大家还会遇到,审计处罚告知听证的问题,告知和举行审计听证条件变不变的问题?在此明确,施行新准则后,告知审计听证条件规定不变。

——审计机关的行政处罚符合什么条件,应当告知和举行听证?根据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罚款10万元以上,且罚款金额占违规金额的比重达到5%以上;对个人罚款2万元。审计机关应当告知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力。注意:这里告知听证是指罚款,不包括没收和收缴。

2.准则在国家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处于第四层次。我国国家审计法律规范体系:

宪法:确立了审计监督基本制度。

审计法:规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法律责任。

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法进行细化,并提出了贯彻实施的要求。

审计准则:规范了审计业务流程和执行审计业务应当达到的质量标准。

审计指南:为相关审计业务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引。

审计法律规范与审计准则是种属关系、总分关系。它们的法律效力级次是依次递减关系。

——审计监督简易程序就是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程序。针对修订准则中各地要求制定审计简易程序的问题,审计署回答:要说简易程序,审计法规定就是简易程序。审计署不可能凌驾于法律,再搞一个比审计法更简易的程序。审计监督不同于部门监管,是专业监督,程序不可能不规范。

——准则是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派生的。不要认为,准则只有送达审计通知书的规定,没有规定提前三天的时间,是不是有变化,不是的。因为,准则是按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上位法规定,下位法就不重复规定的原则设计的。这是大家在学习贯彻准则中要注意的问题。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3.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1)适用范围。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适用本准则。——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审计机关的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加审计业务,也应当适用本准则。

(2)不适用范围。

—— 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案件(如协助纪检工作按照纪检程序办理);

——与有关部门共同办理检查事项(如与财政监察联合开展“小金库”清查,按照协商程序办理);

——接受交办或者接受委托办理不属于法定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按照政府交办事项程序办理)。

注意:判断适用和不适用的标准,就看属不属与法定的审计职责范围,判断依据要在审计法中找答案。

(二)准则对审计机关公共责任的规定。1.国家审计与审计公共责任的含义。

(1)国家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查,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督促被审计对象整改的行政行为。

——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关键词:国家单位、国有资金、管辖范围。

——对审计组而言,一个项目出报告、下决定才算完成一半任务,督促整改到位才算完成全部任务。我之所以要讲这个问题,是准则有要求,我局拟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孝感市审计结论落实管理办法》。

(2)审计公共责任。

——从宏观方面说,审计机关使用了纳税人的钱,就要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尽责任;

——从微观方面说,审计目标就是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三性”就是审计目标。它有四种表现形式:单位、项目、资金,经济责任,准则统称为“被审计单位”。审计的两个作用:制约性作用(揭露问题),建设性作用(保护“三性”)。

主要审计形式:

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是审计监督的基本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责任”的审计,是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的“人格化”。

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的情况”的审计,是掌握财政经济数据的一种审计形式。

——从被审计单位方面说,审计使其做到了“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应当履行法定职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按照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是审计尽责了。

2.对与审计目标相关审计知识的两点重要提示。

(1)审计目标在不同项目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驾马车中,是有各自的社会分工的。“会计报表”真实性鉴证审计,这是社会审计的主要目标;(注意财务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不是一码事,财务收支审计比财务审计含义更广)、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这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监督国家财经法规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政府审计的主要目标。而这次修订的准则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的。把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合法性审计和效益性审计方面(注意准则突出合法性审 计和效益性审计,不是不关注真实性,而是在确认真实性的前提下,审计把主要的工作任务放在了揭露查违法乱纪行为、效益低下的问题上),这是当今中国政府审计的主要任务和审计特色。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体会准则的总体思想。

(2)审计目标既是审计实施的检查事项(通称为“审计事项”),也是审计报告要反映的结果。这是学准则要注意的。认识这个原理很重要,它可以找到了多年来困扰我们的、许多疑惑和难题的解决办法。审计机关要求抓质量,但是不能告诉审计人员解决难题的思路和办法,工作很难抓上去。如,如何把政策法规转化为审计人员查证能力的问题,又如,审计组长如何把实施方案做实、做科学问题。这是很现实的、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3)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审计人员要学会把审计目标(就是国家财经法规关于真实、合法、效益管理规定,转化为审计事项的技能,并努力提高这个能力。我编写的省审计厅印发全省审计机关执行的《违反财经法规行为处理处罚应用指南》就是起这种作用的。——以合法性审计为例,审计目标转化为审计事项的公式为:提出审计目标——将审计目标转化为会计政策——针对审计需要具体条款(一般以“禁止”、“不得”、“不允许”表示)——设定审计事项,用“是否”表示。

如,涉及会计法、预算法。

收入审计目标,就可以用“收入是否入账”、“规费收入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无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问题”、“有无挪用赈灾、救济款问题”等审计事项来表述;

支出审计目标,可以用“重大开支是否作了预算”、“人员工资及其福利费、工会经费是否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进行发放和计提”、“有无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的问题” 等审计事项来表述;

如,涉及现金管理条例。

资金审计目标,“有无大额使用现金的问题”、“有无多立帐户”、“违规出借帐户问题” 等审计事项来表述。等等不一而足。

如,涉及现金管理条例。

资金审计目标,“有无大额使用现金的问题”、“有无多立帐户”、“违规出借帐户问题” 等审计事项来表述。等等不一而足。

如,涉及现金管理条例。

资金审计目标,“有无大额使用现金的问题”、“有无多立帐户”、“违规出借帐户问题” 等审计事项来表述。等等不一而足。

注意:审计事项本身还有层次性。这就像是会计设立总账、明细账、科目汇总表等。审计事项也有层次性。如,我们经常“漏提漏缴”税款,实际上,税法上,未提未缴为偷税,提而不缴为漏缴,二者是有区别的。另外,税是收入的反映,对涉税问题我们还要作有无隐瞒截留收入、设立小金库、私分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的延伸。这就是涉税审计事项的子、孙事项。

——增强将审计目标转化为会计政策、将会计政策转化审计事项的能力,是提高审计查证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审计实施方案质量的基础。

——审计组长提高了这个能力,他编制的实施方案就会思路清晰,内容详细,安排科学、措施具体,方案的指导操作性就强,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就越充分。

——审计人员提高了这个能力,审计任务就越明确,操作就越便捷,检查问题就越深入,工作就越具体,实现审计目标的概率就越大。

它的直接效果是提高质量,间接效果提高效率。

(三)审计机关实现公共责任的管理途径。

由于审计公共责任是审计机关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所以准则对审计质量控制设计的 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包括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审计机关的领导。具体来讲:

1.以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树立国家利益之上的审计理念。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准则规定的“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审计基本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和考评。

——严格依法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的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

——正直坦诚就是审计人员应当坚持原则,不屈从于外部压力;不歪曲事实,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廉洁自律,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客观公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以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实事求是地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

——勤勉尽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勤勉高效,严谨细致,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保守秘密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守其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对于执行审计业务取得的资料、形成的审计记录和掌握的相关情况,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

当今国际审计界都把“正直坦诚”,当作评判审计人员资格首要标准。如果做不到,就解除合约,劝其离开。

正直坦诚的核心是,要信奉和崇尚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至上的公职理念。其含义是:在被审计单位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面前,公共利益优先;在审计机关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面前,公共利益优先;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面前,社会公共利益优先。还要有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为了国家和公共利益敢于说真话,不屈从压力,不隐瞒问题,不搞徇私舞弊。这是审计行业人员特殊的职业品质要求。审计署领导在谈到准则指导思想时,讲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事情是由人来做的。准则不能就方法谈方法,管理要从人的思想解决问题。职业道德是优于技术标准的、是管总的东西。从根本上讲,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心灵控制,没有道德底线,是搞不好审计的。他们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同志在审计中,为了能够到他审计的那个单位去工作,与被审计单位私下沟通,不惜将所掌握的重要问题“放水”,出卖公共利益。审计署领导说,像这种私欲膨胀、品质低下的人,本事越大对审计的危害越大。

2.加强保障审计独立性的制度建设。遇有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审计人员应当主动报告,提出回避。审计机关应采取诸如限制业务范围、对其工作追加必要的复核程序等临时应对措施。为保证独立性,准则规定,审计机关要加强人员岗位交流、业务交叉等制度建设。这不仅是保护审计独立性,也是保护审计干部。

3.加强审计人员审计职业胜任能力建设。

关于审计组职业胜任能力,准则规定,审计机关在配置审计组成员时要作两个考虑:一是审计组人员数量和能力要与项目难易程度相匹配;二是被审计单位交易数据电算化的,要配置熟悉信息技术的人员参与审计。

——判断一个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主要看两点:一是掌握政策法规的能力;二是获取审计资料的能力或审计突破能力,有的叫查证能力。

提高这两个能力,除了懂财务、会看账之外,就是要大量地掌握财经法规,财经法规是孙行者的“火眼金睛”,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计算机审计能力是“金箍棒”,是审计查证的武器。没有“火眼金睛”就会像猪能净那样,乱打一气;没有“金箍棒”,也制服不了“妖怪”。对审计人员来讲,二者相辅相成,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关于职业胜任能力,审计署孙总和刘绍统司长都讲了刘审计长的一个观点,就是业务能力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的品质问题。这句话很重,值得警醒。刘审计长说,署 里有些同志为什么干了多年,就是工作没有起色,但从下面抽调上来的特派员到他那个部门负责,工作立即就有了起色?还有为什么对同一个单位审计,这个审计组查不出问题,换一个审计组进去情况就大不一样。他说,这说明是敬业精神和工作干劲在起作用。审计机关是讲实事求是的,在干部使用上也要讲实事求是,要把有热情、有能力、干出成绩的干部放在更重要位置上,引导和保护干工作的积极性,这要成为审计机关评价干部、使用干部的导向。干部用不好,审计部门就很难有所作为。

4.牢固树立审计职业谨慎理念。

“职业怀疑”和“职业警觉”应成为审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应有之义。

——审计理念接轨。就是我国政府审计要遵循国际通行的审计职业理念,审计人员要有“职业怀疑”和“职业警觉”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素养。在审计中要有怀疑态度,对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保持警觉。只有通过审计能够排除了怀疑,才能解除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这是审计职业素质的应有之义。

因此,准则给出的审计职业谨慎的定义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合理运用职业判断,保持职业谨慎,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保持警觉,并审慎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

——明确了审计体系的社会分工。就是在我国,政府审计做什么?社会审计做什么?应当有各自的定位。基于这个理念,这次修订准则中,大量删除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业务。如,财务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重要性水平测试等。对重要性问题,是不搞过去那种定量测试,但定性上更加关注了重要性,准则通篇都贯穿防风险的内容,并配置了审计程序,增加了持续关注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增加了重大违法行为检查环节规定,保留了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审计方法等。

——值得指出,政府审计不搞会计报表一类的财务鉴证审计,也称财务审计,并不是不搞财务收支审计,它们二者不是一回事,财务收支审计面更广。

——应当明确政府审计主抓重点是什么?

就是要在真实、合法基础上,拿出主要精力抓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抓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这是当前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审计重点的战略性转移,也会带来风险防控重点的转移。这样使得政府审计重点更加突出,审计程序更加简洁实用。对政府审计风险防控重点更加明确。政府审计重点发生战略转移后,执行财经法规和效益情况审计评价及其建议就是今后风险防控的重点。更直接的说,除了人为的廉政风险之外,质量方面重点防控下列两个风险:一个是误受风险,一个是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业已存在的问题没有查出来或被隐瞒,导致审计机关把有问题当作没有问题作结论。

——误拒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把不是问题的当问题,导致审计机关把没有问题的当问题作结论。

关于审计职业谨慎,我提示三点。

——慎重评价。审计一个单位就相当于是银行对承兑汇票的“背书”,确认了汇票的真实性。评价就是确认。但现实很复杂,有时审计掌握的“活”情况不如纪委、检察院多;帐内了解的情况不如帐外多;审计范围内的情况不如范围外多。这是审计组长应该考虑到的。这种情形下,审计谨慎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审计中要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多渠道获取信息证明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之外,还要在评价方面留有余地、不作出夸大其词的评价,不让错误评价成为违法者的保护伞,这是政府审计应有职业谨慎。不要因为不客观的结论导致风险。因为审计机关不仅是要靠法律权威执法,更是靠社会公信力执法。

——要有慎重的态度。审与被审是和平式的“斗法”。你检查他,他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你检查不出他的问题来还说外行话,他就更瞧不起你。这是任何社会形态下“被监 督者”的共有心态。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这就是上级审计机关反复强调防控审计风险的原因。从审计环境讲,审计发现经济案件的难度大。主要是:(1)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制度不健全、管理市场经济经验缺乏,利益调整不断深化,各种利益的博弈增加了审计环境的复杂性。(2)信息不对称。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接触社会现实并不多,很多账面上的情况并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全部。在获取审计信息、审计调查手段受限制的情况下我们更要谨慎。切实防止“审计前脚出门,警察后脚抓人”的情况发生。(3)“知己知彼”审计没有长处。法制越健全,犯罪分子越狡猾,违法手段越高明。这是无数经济案件证明了的“铁律”。我们还要看到,被审计对象比我们更熟悉自己行业的条法;他们对财务处理工具(包括计算机方面)比我们熟;对管理薄弱环节比我们了解得透。这都是外部审计的先天不足。如果要作案,审计在明处,他们在暗处,“问题”是他们制造出来的,出在哪里他比谁都清楚,他就看着你查不查得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审计环境。所以我们审计人员要练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本事。今天的培训就是在练本事。我们加强职业警示,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就是要防止“鼠逗猫”的情况发生,防止屡查屡犯的情况发生,不使审计权威受到挑战,审计威慑功能丧失。

——对策。职业谨慎须牢记,重要线索不放过,勤勉尽责捉蛀虫,国家安康慰心灵。夸大缩小引火上身,如实反映是根本;“人情”评价要不得,客观公正是“防火墙”。

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对一个单位要么不审,审了就要彻底、全面。

审计人员要有不惧权贵、不媚权贵的品质。有问题,不以权高位重而不揭露;有成绩,不以权低位轻而不肯定。这种审计观是正直坦诚、客观公正的“试金石”。

审计评价一定要围绕审计职责权限进行(后面介绍)。不越权,不夸大缩小,不“人情”评价,评价留有余地。

未经审计的、没有审计证据的、审计拿不准的,不评价,不作结论,只作其他情况说明。如确需结论但无法定性的,就用“记述法”如实描述事实,不加议论,替代结论。

小组报告征求意见前,一定要在审计小组内集体讨论,小组要有共识,一定要经过分管局长的审查。对问题向审计机关全盘托出。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的提出审计意见。

5.要编制一个好的审计项目计划。在审计资源有限,审计需求旺盛,社会期望值高的情况下,如何驾驭局面、适应审计环境、合理调用资源、统筹谋划任务,这是准则要求计划编制者要思考的问题。

——有

一、两个可预期的效果,这是立项的基本思路。选好一个项目,可抵“千军万马”;选好一个项目,可以“盆满钵满”。审计机关一年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要解决

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在立项方面的指导思想。

关于“盆满钵满”,我是说保障问题。审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保障,这是审计独立性决定的。对保障不重视就是对事业不重视。保障包括人力资源、装备设施、工作经费三个方面。目前审计人员年龄老化、执法理念陈旧、知识更新慢,审计装备设施落后明显现象突出。这一切都有赖于加强审计自身建设。自身建设抓好了就能促进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做好了就能发挥审计作用,审计作用发挥好了,保障问题就迎刃而解。审计事业才能步入良性循环。这是审计的规律。希望取得大家的共识。

准则规定,审计机关立项要求是:调查需求;可行研究;评估资源三道程序。具体来讲,作为市县以下的审计机关,实际执行中,有三类立项形式:法律规定、授权项目、自定项目。其中前两个不搞立项评估,自定项目可以搞。

今后,审计机关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自定项目计划,应当按规定报经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批准并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

二是法律规定、上级授权的项目可以不纳入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批准的计划中;如果 要纳入的,在计划书中要注明这些计划是法律规定、上级授权的。计划仅起告知的意思。

三是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等要按照审计法规定的提法起项目名称。计划项目名称、项目审计内容,不要出现“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这种混合提法,二者必居其一。这是新的审计法的规定。现在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不是理解概念,是审计法概念。依法划定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类型,决定着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一系列审计执法文书适用法律正确性的问题;决定着审计机关正确告知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个人不服审计决定的,启用政府裁决、行政复议或还是提起行政诉讼救济途径的问题。

6.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前置条件。

准则规定,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多个审计组共同实施一个审计项目或者分别实施同一类审计项目的,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这些情况主要出现在行业审计、专项审计调查、跟踪审计中,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用得较多。如果是上级机关授权项目有审计工作方案的,下面直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就行了。

建议:市局对像县市长(书记)经济责任审计这样的项目也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7.审计通知书应明确审计组执行廉政纪律“八不准”的内容。审计通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审计起始时间、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和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准则增加了,还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组的审计纪律要求。

——参考语句:审计组在审计期间将严格遵守审计署“八不准”的廉政规定和审计保密纪律要求,请贵单位监督执行。(2011年一月一日起,送达审计通知书应附带审计“八不准”,在局纪检室领取。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审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

8.增加了审计实施方案的审定、批准权限调整的规定。一般项目,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长审定,报业务部门备案。重要项目,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鉴于省厅分管法制的刘厅长在全省会议上已经明确省审计厅不执行这个规定,实施方案仍然由分管厅长批准后才能执行。那么,我们孝感在实施方案的审批权上也照原来的分管局长签批规定执行不变。但要注意,对审计实施方案涉及调整了审计目标,审计组组长,审计重点,现场审计结束时间的,应当按照“由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的规定执行。

二、审计实施发生了重大调整

审计实施是准则的核心内容。这部分与其说是讲规定,不如说是准则在教我们如何做业务,干审计“活”路。它直接涉及准则贯彻的具体问题。专业性强,内容具体,但对审计实施很重要。以下我逐个介绍。

(一)预审前后应做的三项工作。

1.组成审计组。审计机关应当在项目实施审计前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审计组组长由审计机关确定,审计组组长可以根据需要在审计组成员中确定主审。

2.送达审计通知书。注意,过去审计署6号令可以允许在送达审计通知书之前到被审计单位开展审前调查,现在不行。准则规定,应在送达审计通知书后才能开展审计。为什么,因为在调查环节也有取证问题,如果不发通知书就取证,它是违反审计法,违反《行政处罚法》的行政执法程序。所以,准则做出了修改。今后不提审前调查。那么,原来编制方案前的审前调查工作在什么环节做呢?就是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满三天后、审计组进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前可以实行预审程序,在预审期间调查了解掌握情况,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这是准则在审计程序上的硬性规定,今后,复核和质量都要列为检查内容。

3.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二)审计实施理念发生了重大调整。

——把揭示问题作为审计实施的第一要务;

——把获取适当、充分的证据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

——以实施方案规定的审计事项 “应查已查”为标准控制现场质量;

——以组长为中心建立现场实施控制系统,以“有问题全部予以了揭露”为标准检验项目的成败和审计质量。

这是准则确立的新质量观。我们应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个精神上来,尽快适应这个变化。

2.把实施方案提升到了必要的重要地位。准则把实施方案提高到了行政执行力的高度,把它作为实现审计机关审计意图的行动方案。过去审计机关普遍存在方案与执行脱节,方案一批就搁置一边,无人问津,方案是方案,审计是审计,审计和方案成了“两张皮”,这次准则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也不能照老办法搞了。

现在,制定方案前审计机关负责人要将审计的意图、任务目标明确告知审计组长,审计组长要根据上级意图自己审计实施的工作思路,编制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1)审计目标;(2)审计范围;(3)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措施,包括审计事项和根据本准则第七十三条确定的审计应对措施;(4)审计工作要求,包括项目审计进度安排、审计组内部重要管理事项及职责分工等。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

审计前,审计组要学习实施方案。审计组长要将审计意图,调查了解的情况、审计的具体环境,审什么?如何审?谁来审?什么时间完成,廉政纪律等,统统向审计人员讲清楚。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明确责任。同时按照以下要求执行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就是部队作战计划,要强调执行方案的严肃性,现场质量控制把重点放在考核方案的执行上;

——无论是预审期间还是审计实施全过程都要把不断完善实施方案作为审计组长的首要任务;

——方案对现场实施要有绝对的指导地位和权威,一切现场实施都要围绕实施方案进行,确保方案贴近审计目标、贴近审计事项,贴近现场实际,让任何人看到方案就可以看到审计组开展审计的真实轨迹;

——调查与确认不仅是制定方案的必经程序,在审计全过程都要对调查与确认的情况进行持续关注和评估。否则,就要随时调整方案,用实施方案控制现场审计。这就是审计署对审计实施工作的重大调整。

3.审计实施要把谋“局”和谋“势”结合起来。

——谋“局”。是指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做好具体项目,发挥审计微观作用。同时准则贯穿了一条红线,就是谋“局”要为政府决策服务。要求审计不仅要做好谋“局”工作,发挥微观作用,还要做好谋“势”的工作,发挥服务宏观的作用。

——谋“势”。就是按照审计服从和服务政府工作中心的要求,通过微观审计服务政府的宏观决策。具体来讲,就是审计机关要积极做好微观审计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对项目审计成果的梳理归纳、总结分析,找出经济工作中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通过向党委政府提交专项报告、综合报告、情况专报、包括完善法规政策等提出审计建议;通过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通报被审计单位整改结果、信息宣传报道等,寻找政府和审计的结合点,达到微观审计与宏观决策的“契合”,实现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净化环境,增强威慑,扩大影响的审计效果。这是审计署审时度势,对全国审计机关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最近,经中共中央常委会讨论决定、中央两办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 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二十九条就规定,要求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呈送给政府的行政首长,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抄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这些有关规定是党和国家重大举措,对审计机关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春节后还要组织规定的学习。我这讲完后,春节期间还要准备规定的课件。

(三)审计实施。

前面讲到,准则是不可能详尽审计实施中所有问题的,各地要结合实务开展准则培训。根据这个要求,下面,我接着讲审计实施。准则把“三项调查”与“五项确认”作为审计实施的主要工作。准则还将重大违法行为检查作为审计实施的补充环节。从而构建了审计实施的总体要求。

第一,“三项调查”及其内容。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控制情况。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对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和审计取证:(一)单位性质、组织结构;(二)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四)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五)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六)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七)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八)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及其他外部因素;(九)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十)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2)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和进行审计取证:(一)控制环境,即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责权配置、人力资源制度等;(二)风险评估,即被审计单位确定、分析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三)控制活动,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资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业绩分析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四)信息与沟通,即收集、处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能有效沟通的情况;(五)对控制的监督,即对各项内部控制设计、职责及其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控制情况。围绕被审计单位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等调查掌握其一般控制情况;围绕保障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等调查掌握其应用控制情况。

关于审计调查我们要掌握以下几点:

——“三项调查”就是做调查摸底的工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调查就是摸对方“底”,使自己心中有“数”。“三个调查”是准则在指引审计人员从哪些重点方面入手寻找审计的切入点。从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入手,掌握其业务链;从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入手,掌握其管理链;从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入手,掌握其数据链(会计学也叫“交易”)。

——设置了审计实施的新流程。准则按照业务是“因”,财务是“果”,业务为“本源”,数据为基础,审计为手段,全方位开展审计的思路,设计了先业务、后财务的审计实施流程。要求通过检查经济活动与交易数据的呼应关系,寻找管理的薄弱环节,寻找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对接、不呼应的线索作为审计突破口,进行审计。过去我们也推荐过这种方法,现在准则规定审计实施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今后审计工作要逐步克服过去的到单位拿着账本就看,沉溺于账册、沉溺于几个简单事项、沉溺于局部,不关注业务,不关注全局的错误习惯。

—— 明确要求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要进行审计取证。前面讲过,现在的“三项调查”不仅是编制实施方案的必经环节,也是“预审”和审计实施全过程要做的工作。这是现在 的“三项调查”与过去的审前调查完全不同的地方。

——“三项调查”具有实质性的工作任务。如,通过获取单位性质、组织结构信息,可以掌握划分财政收支、还是财务收支的根据;获取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可以掌握有否行政收费许可权(证),为界定“三乱”问题提供根据;获取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可以掌握被审计单位容发案件的线索。

案例:业务流审计法。查处商业贿赂和“小金库”是审计的一个难点,其根本原因就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对付检查,改变策略,采用了收入不入账,在业务环节使用移花接木手法,隐瞒、截取了非法收入,造成审计人员很难从账面上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审计人员以业务流为导向,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所有与经营业务活动有关的业务纪录,特别是要关注其主营业务、附营业务、“三产”甚至与下属单位和关联单位的经济往来,以及基本建设和对外投资等情况,通过审查这些业务活动资料的异常情况,追踪经济案件线索。如,我们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发现该单位签订的部分主营业务合同中“要约”部分有不合常理的问题,表现在该单位与某生产厂商在签订供销合同的标准方面与其他厂家不同,让利过大。通过延伸调查对方厂家,证实了该生产厂商当年向该单位提供商业回扣上百万元,而且这笔收入单位未入账的事实。

物资流审计法。化大集体为小集体,这是当前国有企业侵占国有资产的突出现象。这类案件的特点是其不通过财务账面反映、没有资金流的痕迹,是通过物资流通的环节作弊,达到非法侵占国有资产、转移国有利润的目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以物资流为导向,对被审计单位所发生的与物资流有关的记录资料予以关注,包括土地、设备、厂房、存货等,通过追踪这些物资流的异动、流向情况开展审计。如,我们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就是通过对该单位存货量在某个时期奇高奇低、变动异常的疑点,进行追踪审计,从而证实了该单位违规设立“三产”,将国家专营商品多次无偿拨给了下属“三产”经营,非法侵占国家特殊行业利润数百万元为集体所有的问题。

第二、“五项确认”及其内容。确认审计范围、程度及其重点; 确定职业判断依据;

判断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

确定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的应对措施; 确认调查方法。

注意“三项调查”和“五个确认”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同时进行的。我分开,是讲解的需要。

1.确认审计范围、程度及其重点。

审计范围是指检查的会计,一般审计计划会明确审计范围,但根据审计需要、有的审计通知书可以提出对审计范围进行前后的延伸;所谓程度,是指审计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如开展盘点现金库存、函调、外调、银行查询、提请司法协助、审计保全措施等都是审计程度的表现形式;所谓重点,是指重要问题或重大违法行为。

2.确定职业判断依据。

职业判断依据,是指判定被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效益的依据。准则提供了以下十个方面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二)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四)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五)预算、计划和合同;(六)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七)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八)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九)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意见;(十)其他标准。

审计人员如何收集和适用审计职业判断依据,准则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标准的适用性。

二是职业判断所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客观性、适用性、相关性、公认性。标准不一致时,审计人员应当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程度高的标准。

——提示之一:关于判断依据的效力认可。按照立法法精神,法律效力依次为:法律(全国人代会制定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条例)、省市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规章。

——提示之二:准则给出的十个判断依据指引,它们的效力级次从上而下是依次递减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往上走公认性越高,越往下走公认性越低。

——提示之三:关于判断依据的相关性认可,也是权限认可。在我国行政分权是通过立法实现的。关键要搞清楚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形式将国家的哪项公权力授予了哪个行政机关。如,会计、预算等财经法律财政部负责;货币政策法律人民银行负责的;税收方面法律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建设方面的住建部负责的;物价方面的国家发改委和物价总局负责的;党的纪律方面纪委负责的;审计监督审计署负责,等等,依此类推。审计实践中,相关法规政策就可以依照上述权限划分原理上互联网搜索收集和运用。

——提示之四:关于判断依据的适用性认可,或者说针对性认可。要做到“三个对应”。

一是判断依据与审计事项要相互对应。审计不同,选择依据也不同。审计人员要根据审计事项选择判断依据。如,合法性,多是选择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真实性,多是选择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效益和管理(包括政府投资审计)多是选择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预算、计划和合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

二是判断依据与审计事项的性质要相互对应。

——如,要认定审减建设项目的造价额,就用建设方面的适用“定额”作依据。如果要认定建设单位违规虚列投资,则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建[2002]394号),关于虚列建设成本的规定。

——定性依据只能在管理规定中找,不能在处罚规定中找,处罚规定是不能用作定性依据的。如,不能用财政部、审计署、发改委等六部委的《基本建设项目违反财经法规的处理处罚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出发处分条例》等作为定性依据。因为处罚规定不是行业管理性规定。

——罚则不能用作定性依据。在一个法律、法规中,只有管理部分的章节条款,使用了诸如 “不得”、“禁止”等词汇或词义条款,叫管理性条款,才能用作定性。在同一部法律、法规中,前面是管理性条款,在后面是罚则条款,罚则条款不能用作定性。审理中常遇到用湖南审计厅的那本书,对发票问题用发票管理办法的第三十六条罚则定性,这是错误的。应当用该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我们对发票问题也要加以区分,不然引用法律也会出错。

如,经济事项是真实合法的,仅仅用了白条、收据、非专用发票报账,只是发票使用问题,用《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作为不合规发票报账定性。

但对虚开发票、套取现金问题,就不能与不合规发票报账等同,他们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本质上是虚假经济事项。就应当用《会计法》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作定性依据。处理处罚上也更严些。我之所以讲这些,是希望大家对适用定性依据要注意甄别,防止错用,以符合准则的要求。

三是判断依据与审计事项的时间要相互对应。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国家处于宏观调控的考虑,经常对经济社会等方面政策做出调整,以保证国家各项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有些过去不允许的后来放开了,有些过去放开的后来禁止了。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及时跟上变化。不能使用过时、作废的依据,如废除了专控商品规定,增加了政府采购规定,等等。

四是要区分审计依据类别,掌握运用审计依据的正确方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审计依据划分为五类:

1.审计主体资格依据 2.审计监督范围依据 3.判断审计结论依据 4.审计执法权限依据 5.审计处理处罚依据。

——审计主体资格依据。是指审计监督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目前,我国能够以审计法名义独立执法的只有:中央审计署、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审计法授权),以及审计署设立在全国的各个特派办(审计法实施条例授权)。除此之外,无论其级别高低都没有独立的执法权。这是行政权“法授”原则决定的。

那么,怎样看待我们的经济责任审计局、固定资产投资中心、今后还可能成立的市开发区审计局执法资格呢?他们没有独立的执法权。他们只能以接受孝感市审计局委托的形式执法,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出具审计执法文书,审计执法文书只能以孝感市审计局的名义出具才具有法律效力。

——审计监督范围依据。是指审计机关可以实施审计监督范围的法律依据。

按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包括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是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进行审计(16条); 二是对本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法17条);

三是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对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地方审计机关受审计署委托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18条);

四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19条);

五是对国有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20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21条);

六是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22条);

七是对政府部门管理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基金和社会公共资金进行审计(23条);

八是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24条); 九是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法25条);以上是2006年全国人大修改的审计法。十是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审计法实施条例15条)。十一是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法第27条以及2010年国务院修改的审计法实施条例23条)。

——那是不是可以直接引用上述条款作为审计依据呢?一般来讲,是的。但是,要注意下列几个特例:

一是审计法没有授权、但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授权了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权限。那么,审计依据 = 审计法第26条 + 有关授权审计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对应条款;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按道理应该直接引用审计法第25条,但是,由于全国人大在修改审计法时,启用了临时动议,增加了一条,对行政机关财政收支审计不服的,不搞行政复议和诉讼,由本级政府裁决就可以了。政府部门之间在法院对簿公堂,不成体统,也占用了司法资源。县(市、区)党委书记长、行政首长(或代理)经济责任审计,政府部门及其直属单位、人民团体、法院、检察院的经济责任审计,在本质上它是财政收支审计 +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所以审计依据 = 审计法第16条 + 审计法第25条;涉及到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依据 =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条款 + 审计法第25条。

三是专项审计调查的,用审计法第27条。如果遇到审计 + 专项审计调查的,则应选用对应审计条款 + 专项审计调查的第27条。

四是跟踪审计的,用审计法实施条例15条。如果是,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的跟踪审计则用审计法第17条 + 审计法实施条例15条。

另外,审计监督范围依据,还必须在下列审计文书中得以反映: 一是审计通知书(现在的要求); 二是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

三是审计报告(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俗称白皮书报告);

四是审计决定书,再加审计法第41条,现在还有用40条的。今后,不能再用40条。——审计评价依据。(已经讲了,略。)

——审计执法权限依据。与审计机关执法权限有关的9个。

一是要求承诺权。包括:提供资料真实完整、如实提供情况,配合审计(审计法31条);

二是审计查证、咨询权(包括对公和涉公的个人银行存款)(审计法33条); 三是采取强制措施权(包括封存账册财产、冻结银行存款、暂停拨付财政资金)(审计法34条);

四是建议有关部门纠正不当规定权(审计法35条);

五是提请有关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和纪检机关协助办理案件权(审计法37条);

六是审计处理、处罚和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资金扣缴权(审计法45、46、47条); 七是通报和公告审计结果权(审计法36条);

八是提出对责任人行政、纪律处分建议权(审计法49条);

九是对涉及刑事、行政、纪律案件的移送权(审计法49、50条)。——审计处理处罚依据。

一是要掌握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处理优先原则。

其原理是违法行为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和状态,行政执法应当以首先恢复秩序和状态为前提,再实施对违法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人的处罚。如,对侵占、挪用、贪污国有财产,首先要归还原财产所有者(这就是看门狗之说),不致因违法行为而使本应属于国家的财产发生所有权的转移,沦为小团体或者个人“腰包”的私人财产。

二是要掌握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机关处理处罚权限,及其处罚种类。审计处理种类:五种。

第四十五条 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别情况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一)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

(二)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

(三)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四)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其他处理措施。

《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区别情况采取审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处理措施,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处理、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审计处罚种类:四种。1.通报批评; 2.警告;

3.没收违法所得; 4.罚款。

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是掌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合理、公平原则。具体来讲:就是根据从轻或减轻、从重、加重处罚的条件,正确适用省政府法制办和省审计厅联合行文的《全省审计机关实施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自由裁量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时有在法定种类、法定幅度内选择的权力。

对于自由裁量还要掌握以下几点:

——自由裁量合法性原则。就是在法定处罚种类(1.通报批评; 2.警告; 3.没收违法所得; 4.罚款。)、法定处罚幅度内(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选择。不是在处理和处罚之间选择。

——自由裁量合理性原则。就是在同类问题、同样情形、同一情节要同样对待,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有所歧视,显失公平。

——可预见性原则。就是在审计决定书上,对处罚的理由、原因,从轻或减轻、从重或加重处罚的法定情节要具体、详细的表述,让其感受到行政处罚的严肃性,给被处罚人以心理暗示,今后应该遵纪守法,再违法就会犹豫再

三、考虑后果。这就是自由裁量应该达到的境界。

五是掌握处理处罚依据的运用原则和顺序:

1.要用针对性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处理、处罚另有规定的,应当从其规定。遵照这一精神,那么,属于预算和税收问题,要用预算法和税收征管法;属于税收收入票据管理方面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处罚;属于基本建设中采购、招标投标等,要用《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属于行政性收费方面的违法行为,《行政许可法》、《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属于发票方面的,要用《发票管理办法》。

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除上述有关情况外,应当普用处罚处分条例。3.审计法第四十五条处理,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处罚。第三种情况是实在没有可用的情况下,才可以用。这在法律上叫“替代条款”或叫“兜底条款”。应当少用。

六是掌握违法行为两年未被发现不再给予处罚原则。违法行为中断了两年的,不连续,行政处罚法规定还是应当处理的,但不能处罚。至于判断行为是否连续,要区别两种状态:实质性连续和状态性连续。实质性连续是指行为在两年内连续发生未中止,可以处罚。状态性连续是指行为在两年前发生后至审计时止一直再未发生过。则不可以处罚。

七是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原则。也就是,审计处罚过的,或者审计发现其他执法单位已经处罚过的,不得再处罚。但是,对处罚过再次新发生的同一问题不仅可以处罚,而且要加重处罚。

3.判断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

检查、判断、确认重要问题是审计实施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工作没做好,整个项目就废了。什么是重要问题?那些是重要问题?准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列举方式、给出了判断重要问题的八种线索提示和表现形式,请审计人员记住它:

(一)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

(二)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问题;(三)是否属于故意行为所产生的问题;(四)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

(五)是否涉及政策、体制或者机制的严重缺陷;(六)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

(七)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的关注程度;(八)需要关注的其他因素。

下面,我根据准则规定讲查证重要问题思路和方法:

检查和判断重要问题方法。一是根据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二是依靠法律政策和职业判断能力(公理)判断。三是遇到问题比较严重,自己能查则查,查不了,则应逐级汇报,不可贻误战机。审计组解决不了的,应当向审计机关负责人汇报,通过审计机关的力量查实问题。一定要防止对重要问题线索不提出疑问,不追根索源,对重要性考虑不够,线索从手边溜掉的问题,防止检查风险。

——重要问题提示之一: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这里不讲,放在重大违法行为检查一起讲。

——重要问题提示之二: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问题。

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问题,是指在政策法规规定条款中用“应当”怎么样,但不作为的,以及用“不得”、“禁止”等辞藻表示国家禁止的,但违反了的。《湖北省审计机关财经违法违纪行为定性及处理处分指南》就是指导审计人员查证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问题的很好的工具。

准则首次把故意作为判断重要问题的标准。判断故意对确定是有意或无意、过失,违法情节是有帮助的。故意与无意相比,故意动机更明显,性质更严重、危害更大、处罚力度也更大;无意造成了损失,属于过失,一般危害程度相对较轻、处罚力度明显轻于故意。在这方面,刑法和行政法对二者需要加以区分的要求是一样的。这也是准则把故意作为“重要问题”的原因。

故意是相对于无意而言的,判断故意要以动机为前提。违法行为未发生之前动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存在于人意识之中的,法律不能追究。但行为发生之后,审计人员可以、也应当能够根据客体受侵害的结果及其程度判断动机,判断是故意、无意或者过失。

故意和涉嫌故意的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县市发生的真实案例。某公路项目办(实行报账制单位)的经济案件。具体情况是,某公路项目办报账员利用县公路管理处财务人员工作疏忽,误把两笔2万多元报销单据开出了24多万元的转账支票,面对多出的22万多元的资金,报账员起了贪心,在沉寂几个月后,先后分五次通过虚列经济事项的手段,套取了多报的全部资金,分三次以个人名义将资金转移到外地银行存储。审计机关查出后移交给了检察机关。

案例分析:剔除县公路管理处财务责任外,该案件用四个字概括:故意侵吞。其行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虚列经济事项及其凭证的手段,套取了多报的全部资金(有非法侵占国有财产企图和行为,通过这一手段已经将国家财产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由“公”变“私”);二是通过到外地存款转移资金(有销赃和侵吞国有财产的行为);三是有违法所得及其去向。

——重要问题提示之四: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

确认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既是判断重要问题的标准,也是司法机关判定是否涉嫌犯罪的立案标准。这一部分很重要。但由于准则在第四章审计实施第四节专门增加了重大违法行为检查一节。为了避免重复,我在这里不讲,放在后面一起来讲。

——重要问题提示之五:是否涉及政策、体制或机制的严重缺陷。对于本地而言,有几个与此相近的案例。

《某某小学乱收费严重,财政拨入教师工资严重不足》审计专报。20多个调入教师在岗无编制、财政无预算保障。乱收费300多万元。经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亲自督办从根本上解决了乱收费问题。

公积金缴提比例同地区差距大的问题。中省在本地企业工资基数大,缴存比例高,最高差距在3000元以上,针对这一问题,审计发了转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提高了本地的缴提公积金的比例,在逐步缩小分配差距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法院诉讼费的问题。我局受托开展法院审计,发现诉讼费的征收、管理使用方面问题严重,通过审计系统层层上报,最后最高法院出台了诉讼费的专门规定,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重要问题提示之六: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准则规定对信息系统检查的重点。

信息系统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数据合成缺陷,重点是业务与财务电子数据接口不对应等。

关注重点,一是软件设计本身有无缺陷;二是有无人为修改参数“舞弊”情况,防止数据不真实导致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结果错误。

——重要问题提示之七: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的关注程度。对于本地而言,有几个与此相近的案例。

开发区建设公务员集资审计、后湖公园建设资金审计、援建四川汉源抗震救灾资金审计、四四零四厂改制审计等(发现了借改制浑水摸鱼,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前三个进行了审计结果公告。

(4)确定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的应对措施。

确定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的应对措施。说到底,就是对重要事项的审计,实施方案都 要有应对措施。准则给出了以下五个应对措施:

(一)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二)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

(三)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四)确定审计时间;

(五)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六)其他必要措施。

——应对措施一: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前面讲到新准则已经放弃了审计风险测试和重要性水平测试,但要关注重要性,内部控制测试就成为审计实施的唯一测试,我们不仅要掌握它,而且要发挥它的作用。它是审计质量考核的重点。

1.内部控制是什么?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经济活动真实、合法、效益,防止舞弊、纠正错误制定和实施的规章制度。一般以文件、表格、流程图等形式表现。

2.内控测试的作用是什么?是指确定是否依靠内控制度开展审计。就是通过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制度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掌握其管理状况(如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考察哪些业务值得信赖,哪些业务不值得依赖,进而确定是用制度基础审计(在内控制制度测试基础上进行的审计)、还是实质性审计(直接进行审计),并为审计报告提供结论。

——无论是进行制度基础审计还是直接进行实质性审计,都要关注内部控制情况,这是准则要求。因为内控制度不仅是确定重要性和确定审计方法的基础,还是审计评价的三大内容之一:提供资料真实完整、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准则规定,所有审计都要回答内控制度情况。省厅还规定内控制度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重点内容。

3.内部控制测试是什么?五个方面内容:(一)控制环境,即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责权配置、人力资源制度等;(二)风险评估,即被审计单位确定、分析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三)控制活动,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会计出纳岗位分设、钱账分管),授权审批控制(哪一级可以决定的事,其他的就不能决定)、资产保护控制(购置、处置、报废等需经有权批准)、预算控制(编制、审批、执行、监督以及效果评估),业绩分析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四)信息与沟通,即收集、处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能有效沟通的情况;(五)对控制的监督,即对各项内部控制设计、职责及其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应当进行测试和可以不进行测试的情形。

——应当进行测试的情形。一是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问题的发生;二是仅实施实质性审查不足以为发现重要问题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仅依靠实质性审查找不出任何问题,也要确认内部控制是不是确实做得很好,还是存在造假情形,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办在哈尔滨农业银行审计中就发现过第二种情形,提供审计的是假帐)。在这两种情形下,准则规定都必须开展内部控制的测试。

——可以不进行测试的情形。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比较简单的,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事项直接进行实质性审查。

5.如何进行测试?借助调查问卷调查表和测试流程图,通过询问、重新操作等方法获取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的审计结论。在审计实践中,测试事项要围绕审计重点进行。

如,预算编制管理测试,可以采取借助被审计单位管理流程图,通过追踪业务进行测 试,用“是”、“否” 表示。预算编制是计算机管理的,可以由被审计单位的系统管理员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在被审计单位财务电子软件备份系统内测试。

总预算会计管理流程测试,可以采取借助被审计单位管理流程图,通过追踪典型业务进行,用“是”、“否” 表示。

如,这样单笔支出业务的测试,可以采取这种方框图,加描述的方法进行测试。通过下载带有问卷题目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测试,可以与前面介绍结合测试结合进行,可以得出内部控制更全面、准确的结论。

——对整个项目的内控测试结论,还需要审计组长(或主审)在审核、汇总所有审计组成员的测试底稿后才能形成。

——对测试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重大违法行为审计人员一定要在底稿上作出详细记录,并进行审计取证、获取相关证据;

——遇到不进行测试的情形,对不进行测试的原因审计组长要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中作出记录说明。

案例。不相容职务分离方面。

会计出纳不相容职务分离问题。通过进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测试,审计人员曾经发现某单位出纳人员通过调取会计账簿、涂改银行对账单、篡改银行帐等手段,在两年时间里,先后三次挪用公款120万元外借他人从事经营活动,部分资金难以收回,从中非法获益6万元被判刑。究其原因,该单位主要财务漏洞有:会计出纳岗位两人经常私下对换,空白支票和印鉴没有分开专门保管,单位与银行对账制度形同虚设,单位既没有实行内部审计也没有开展过财务检查。

行政负责、财务审批和经手一人当刚。某机构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隶属于同部门省、市两级机关管理。审计人员审计时发现,该机构仅有本级主管部门的拨款、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极不正常。经采取审计措施,该机构主要负责人不得不交代他在担任市本级XX办主任同时,还担任着省在孝XX中心主任职务,省拨经费那一块他个人单独管理着。经查实,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他采取隐瞒职工、造假虚报职工工资、奖金花名册,由他一人经手、审批、领取,共贪污省拨经费近20万元,部分款项用于挥霍、部分款项用于行贿,后被判刑。

资产保护方面。

固定资产处置保护。通过进行资产保护测试,审计发现某单位变卖使用过车辆、设备等不入账,单独管理,成为该单位财务室人员过年过节分钱分物的“小钱柜”。两年下来,仅财务室主任就分得公款2万元。究其原因,该单位财务漏洞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极不严格,大量固定资产未登记固定,漏记现象严重,处置、变卖固定资产随意,没有批准手续,处置、变卖固定资产没有经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重点关注:单位房屋自营出租收入,变卖旧车辆、设备收入,有价证券增值收益不入账等问题。

固定资产购置方面。

信息流审计法。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这些违法案件常常做得很隐蔽,不留痕迹,账面上很难发现。审计人员查处这类案件就得出新招,要以审计事项为中心,以信息流为导向,广泛发动群众,全面收集信息,通过对所有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流的综合分析,发现案件线索。信息流审计法,要求审计人员全面、广泛地收集信息,包括财务信息,社会信息,如群众反映、公民举报,向有关部门查询和调查信息,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座谈、询问情况信息,以及审计人员的观察、专业判断等。审计人员对这些信息掌握得越充分、越完整,对审计查证工作越有利。如,我们在对某单位的审计中,就是通过对该单位人员集体座谈和个别询问方式,取得审计线索,从而证实了该单位负责人受贿5万元的事实。具体情况是:在审计座谈中,审计人员感到该单位工作人员缄言寡语,有避讳审计的现象。经过审计组张贴审计公示,多层次地开展座谈,宣讲政策,终于有2名工作人员用匿名信的方式,向审计组反映单位负责人在购建新办公楼的2座电梯中,有虚高提价、向供货单位多付购货款的嫌疑。审计人员掌握这一线索后,迅速审计了与电梯采购相关的财务资料,包括产品型号、厂家、单价、安装费用等明细情况,发现该电梯与某审计局购进的是同类同型号的产品,而每台费用却比审计局高出了2.5万元。掌握这一线索后,审计组迅速向对方供货商组织了调查,经证实是该单位负责人为了贪污公款,主动要求供货方按照每台高于实际价2.5万元的金额开具发票,并按照发票金额给予付款,对方还证实多收的5万元资金已被该单位负责人领走了。该负责人已被司法机关判刑。

——应对措施二: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

1.应当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情形。

一是仅审计电子数据不足以为发现重要问题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二是电子数据中频繁出现某类差异。审计人员应当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

注意:审计人员应当掌握计算机审计,但对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审计组长应当通过请示,由审计机关的信息工程人员进行。

2.检查信息系统的作用。

处理业务和财务数据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不仅影响财务结果,还影响审计结果。这是电算时代的特点。在非电算时代,帐、证、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及衔接关系,审计人员是通过对纸质资料记载数据的复算、分析性复核等 “试算平衡”完成的,以此寻找审计突破口。电算时代,信息系统检查就如同非电算时代的“试算平衡”,是从计算工具和计算规范两个方面寻找审计突破口。这是电算时代审计特点,也是审计组需要信息工程人员的原因。

3.信息系统检查的内容。

——信息系统是否健全和专业软件是否优良;

——信息系统或者软件参数能否被轻易改变和调整;

——业务系统、财务系统是否健全,对业务数据游离于财务数据之外的情况,两大数据系统对接不正常的问题要作为检查重点。

4.检查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审计人员在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时,可以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现有功能或者采用其他计算机技术和工具,检查中应当避免对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造成不良影响。

——计算机能力强的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的技术文档和操作手册进行电子交易数据测试。但是,应当在备份系统内测试。

可以在审计人员监督下,由被审计单位信息人员按照审计意图进行电子交易数据测试。

——审计人员还可以借助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的功能进行相关检查。

应对措施三: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就是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方法步骤:审计目标+审计事项+审计思路+方法步骤。

举例。审计署住哈尔滨特派办对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审计的审计方案。1.审计方法

——审计技术方法。进行业务流程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试。重点是银行信用评级、统一授信、发放贷快、不良资产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内控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注意发现银行在内控机制和操作手段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在此基础上核实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计工作方法。开展以省农行为龙头、锁定部分重点基层行、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方法外,要有所创新,在灵活运用审阅法、核对法、复算法、查询法、监盘法、延伸审计和调查等多种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强分析性复核,通过科学的分析,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

——计算机审计运用方法。一是搭建现场审计局域网,实行审计结果数据共享;二是审计中80%的审计人员要用电子数据审计;三是计算机组要帮助审计人员针对贷款业务、大额对公存款业务、非信贷资产业务、表外业务、财务收支等主要审计事项,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模块,全面掌握主要业务的情况,注意发现案件线索。„„

2.重点业务审计步骤

——贷款业务的审计。通过查看贷款档案、审贷会议记录、延伸调查以及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审计贷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1)关注关联企业担保贷款和同一法人成立多家公司贷款的情况。(2)关注抵押贷款中抵押物的真实性、有效性、抵押物估值的合理性、有无重复抵押的情况。(3)关注信用贷款企业是否符合条件,落实信用贷款逾期的原因。(4)关注个人消费贷款中,有无企业以职工的名义从银行骗贷的行为。

——大额对公存款业务的审计。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延伸调查结合,核实账户金额的真实性,对存款增加较快的分支机构,审核利息支付的真实性、合规性,注意揭露高息揽储、虚存实取、转移挪用存款资金等重大违规问题和涉嫌犯罪线索。

——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审计。通过采取询问、调阅账、表、凭证等方式,重点检查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重点揭露无贸易背景开票开证、以新证换旧证、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和利用信用证、承兑汇票骗取资金以及违规贴现等问题;对形成的各项垫款,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

——财务收支审计。通过编制计算机模块,对财务报表、会计账簿及凭证,进行银行损益真实性分析、重点科目变动情况分析、收入和费用配比分析、利息收入和相关贷款及税金分析,确定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分行的重点审计环节和重点审计单位。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以下审计事项为重点:(1)重点关注通过人为将表外利息转为表内、将表内利息转为表外,费用挂账等人为调节利润的问题。(2)审查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核实各项费用开支的真实性、合规性,检查有无弄虚作假多记、少记、截留、转移收入,虚列支出以及私设小金库等问题。(2)审查固定资产购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违规购置固定资产、“以租代购”,将抵贷(债)实物资产转为自用等问题。

3.审计实施方案调整。

在实施中,该审计组根据现场情况作了四次实施方案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针对审计发现某集团公司大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垫款金额巨大达到3.2个亿,而该单位不良贷款余额6.45亿元。向特派员汇报后,审计组长按照特派员“突出重点,重在揭露问题,有保有舍”的指示,决定修改方案,安排两个小组对两个贷款大户进行审计延伸,以弄清大额贷款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还贷能力等问题。

第二次调整,在审计中发现,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有60%贷款指标是由哈尔滨直属支行完成的,审计组研究认为,如果不对哈尔滨直属支行进行直接审计,就不能完整掌握省分行的贷款情况,于是审计组决定进行重点转移,留下三分之一的人员完成省农行审计,其余审计人员全部转向哈尔滨支行开展资产负债损益全面审计。这是第二次修改方案。

第三次调整,审计组组长接到特派员指示,要抽调审计组9人参与另外一个项目。于是针对人员变化第三次修改方案。

第四次调整,是针对特派办接到审计署举报中心转来的案件举报信,审计组组长决定派4人就哈尔滨直属支行下面办事处的住房按揭贷款和挪用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的情况 进行审计。

——审计实施方案调整形式。根据审计署经验,调整审计方案只就调整事项作出记录即可,不必动整个实施方案。举例文本附在原有审计实施方案后面即可。

点评:

启示一。上面我仅引述了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对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实施方案的部分重要内容。大家可能说,我们是小地方不可能有那复杂,这只说对了一半,往往“审计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些细节”。这就如同“解剖白鼠就如同解剖人体”的医学道理一样,必须严谨。还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项目的大小,遇到这样的情况,新准则规定都必须这样做。

启示二。我们看到最初方案还是比较严密的,技术方法、工作方法、计算机方法一应俱全,六个步骤,还有15页的人员分工,可谓机关算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起初的方案对很多问题还是没有预计到。作出四次方案调整也是形势使然。审计中我们也应要学会顺其自然,随机而动。这个项目最终获得审计署多项奖励。查出6起窝案,查出违规资金16亿,收缴违法所得5200万元,判刑12人,3人逃亡国外,成为震惊全国的农行金融案件。

——应对措施四:确定审计时间。

审计时间是指实施审计项目的起止时间。在实施审计中对需要延伸审计、调查事项应当作出一定的时间安排。按照准则规定“应当为重要审计事项安排充足的审计时间。”

——应对措施五: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

审计组人员数量和能力要与审计项目难易程度相匹配,重要审计项目要配备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审计组组长和主审,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电算化的,审计机关考虑审计组成员要配置熟悉信息技术的人员。

——应对措施六:确定其他必要措施。涉及重要审计项目经济案件线索的,要考虑审计保全措施、银行查询、函证、外调、审计座谈、请求其他机关协助审计手段的使用等。

(5)确认调查方法。

准则规定: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一)书面或者口头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相关人员;(二)检查有关文件、报告、内部管理手册、信息系统的技术文档和操作手册;(三)观察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场所、设施和有关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四)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五)分析相关数据。

今后,“三项调查”和“五个确认”就成为关注审计实施质量的重点。

三、重大违法行为检查是审计实施重要环节

在总结我国审计机关多年来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准则对检查重大违法行为作出了特别规定。

1、如何发现重大违法行为。

——发现重大违法行为要围绕高发领域和高发环节进行检查。1.监管部门已经发现和了解的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重大违法行为的事实或者线索; 2.经济活动中的异常事项;3.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中反映出的异常变化;4.有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和群众举报;5.公众、媒体的反映和报道。

——重大违法行为检查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

即动机(故意或是过失出于什么目的)、性质(是违纪违规还是涉嫌犯罪)、后果(社会危害和财产损失)和违法构成(违法事实和证据)。

——违法构成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检查。

(1)查清违法事实。通过检查,掌握违法活动的来龙去脉和违法手段,获取有关违 法活动的事实材料并进行审计取证。

(2)查证受害客体及其经济损失(或者叫侵害客体和违法行为)。所谓客体,就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财政经济秩序。查证受害客体就是要查证违法行为是违反了国家的什么规定?查证受害客体的经济损失就是要查证国有财产遭受到了什么损失。在检查中,不仅要查清受损失财产的种类、数量,而且要计算确定经济损失的总价值。他是司法机关确定立案与否的重要标准。够立案标准的,就审计移送。不够标准的,就作审计处理处罚。

(3)查证违法所得。因为违法者的企图就是为了获取所得。不能弄清楚违法者的非法所得数额与受害客体的经济损失数额,就不能掌握违法者的动机和主要违法事实。而且在审计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违法者个人所得(小)往往与国家财产损失数额(大)相差很大。也就是说,违法者不惜以损害国家巨大利益换取个人的利益(这就是为违法动机和违法的事实要件)。另外,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查证违法者个人的非法所得这个线索,查清整个违法事实的全部,甚至还能查出团伙经济“窝案”,进一步落实整个案件的全部违法所得。例如,私分倒卖土地获取的非法收入,私分小金库等。

(4)查证违法所得去向。有违法所得,必有赃款赃物的去向。查证赃款赃物去向,也查处经济案件的重要环节和工作任务,它也是构成重大违法行为的事实要件,掌握赃款赃物的去向,既可全面掌握违法构成要件,也可查实违法所得金额,落实案件提供充分的证据。

2.介绍6种审计常见经济案件的立案标准。

为了避免审计中把违法案件当成一般违规案件,下面我介绍6种审计常见的经济案件及其刑法的立案标准:

(1)涉嫌贪污;(2)涉嫌受贿;

(3)涉嫌私分国有资产;(4)涉嫌挪用公款;(5)涉嫌行贿;(6)涉嫌失职渎。

掌握立案标准,对于指导审计人员开展重大违法行为检查,提高移送经济案件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讲六个与审计关系密切的经济案件的刑法的立案标准:贪污案、受贿案、涉嫌私分国有资产案、挪用公款案、行贿案、失职渎职案。

1.涉嫌贪污罪以5000元为立案标准。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2.涉嫌受贿罪以5000元为立案标准。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罪以累计数额在10万元上为立案标准。

根据1999年9月l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私分“小金库”资金应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对待。

4.涉嫌挪用公款以资金5000元起点、时间超过3个月为立案标准。

涉嫌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地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人、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5.涉嫌行贿罪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解释2000年版:涉嫌个人行贿罪,对个人行贿1万元为立案标准;涉嫌单位行贿罪,对个人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对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为立案标准。

6.涉嫌失职渎职罪立案标准。

涉嫌失职渎职罪的构成要件:一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机关聘用、借用人员(后者为修改刑法的);二是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滥用职权案(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玩忽职守案(第三百九十七条):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造成 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3.发现重大违法行为后怎么办

(1)增派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员;(2)注意保密;

(3)扩大检查范围;(4)依法采取保全措施;

(5)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和配合;(6)移送有关部门处理;(7)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审计证据要求

(一)审计证据要求

1.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应当具有适当性、充分性。

(1)相关性要求。一种审计证据可能只能证明一个问题的侧面,不能证明问题的全部;一种审计证据可能只能证明一个问题的侧面,不能反映全部事实时,审计人员应当增加取证,从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查证问题、获取证据,以保证“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

例如,我们从下级单位调查中发现该单位以“上交管理费”的名义、通过银行转账拨了一笔资金给了上级机关(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取得了转账支票的复印件。以此你能不能证明被审计单位有“小金库”,不能确定。你还要检查这钱到账没有?是否入单位法定账目?如果“是”的话,还要作是否属于“乱收费”的判断。如果没有入单位法定账目,还要作资金的去向延伸调查。是单位另外有个小包包账,还是存放于某科室,单位领导知不知道这件事?存放于帐外是不是只有这笔资金,收支情况怎样?都要取得证据。判断小金库的标准是: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存放在法定账目外;单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账外管理资金;资金收支事项违法。达到上述任何一条,都可以作为小金库定性和处理。

又如,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房屋漏提漏缴税金。

——出租公房事实。取得房产证明、租赁协议或合同、租金收据。

——租赁收入在账上反映(全部、部分反映)。取得租金收据副联,有关记账凭证。——偷税漏税的事实。“应交税金”科目有提税记录、缴税记录,完税凭证。未提未缴为偷税,只提未缴为漏税。

如果发现单位出租房屋,账面没有出租房屋收入记录,也没有对应的“应交税金”记录,那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可能有“小金库”疑点上。

审计组长对审计人员提交的证据和底稿就要按照上述思路进行审核。现在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有的组长对底稿复核不认真,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加分析就将底稿内容往审计报告上“粘贴”,不知反映什么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审理人员和分管局长是负不了责的,只有组长负责。因为审计需要的证据和现场环境掌控权在审计组长的手上,别人说了不算数。有权必有责,所以准则规定,证据、底稿出问题责任在组长。

(2)可靠性要求。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可靠型证据?准则给出了五种比较方法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从被审计单位外部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内部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内部控制健全有效情况下形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缺失或者无效情况下形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从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资料中直接采集的审计证据比经被审计单位加工处理后提交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原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复制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准则还规定,遇到“不同来源和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存在不一致或者不能相互印证时,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措施,确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2.电子审计证据取证要求。审计人员获取的电子审计证据应当包括与信息系统控制相关的配置参数、反映交易记录的电子数据等。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作为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记录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3.重要问题审计证据要求。对重要问题取证要做到标准、事实、影响、原因四种证据齐全。达不到要求的,审计组长应当要求有关审计人员重新取证。

4.审计取证手续要求。审计人员应取得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提供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书面承诺。审计证据材料,应当由提供证据的有关人员、单位签名或者盖章;不能取得签名或者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但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二)审计取证形式和方法要求。1.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审计事项中选取全部项目或者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也可以进行审计抽样,以获取审计证据。

(1)全部项目审计的情形。

——审计事项由少量大额项目构成的;

——审计事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而选取其中部分项目进行审查无法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的;

——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2)允许特定项目审计的情形。——大额或者重要项目;

——数量或者金额符合设定标准的项目; ——其他特定项目。

特定项目审计,不允许用该审计结果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中使用特定项目审计结论的,不允许使用“大量存在”、“广泛存在”的辞藻,应当用“在一定范围存在”、“如”,这种表述个例、程度的保留性修辞语言。

(3)允许审计抽样的情形。

在审计事项包含的项目数量较多,需要对审计事项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作出结论时,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审计抽样。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抽样时,可以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有关规定。在审计实践中,主要会遇到诸如,收据、发票、税票等清查。可以用审计抽样方法。也可以通过运用审计现场实施系统(AO)功能进行,编制几个SQL语句,或者叫审计小模块即可。

(4)审计取证方法。

——审计取证技术方法。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及其以外的其他方法。

——审计取证特殊方法。获取证据遇到障碍,审计机关应当采取证据保全与提请协助的应对措施。审计中,遇到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资产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并影响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相应的证据保全措施。

——提请有权协助。审计机关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因行使职权受到限制而无法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或者无法制止违法行为对国家利益的侵害时,根据需要,可以 按照有关规定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或者相关单位予以协助和配合。

(三)审计证据评估与使用原则。

1.审计组长应当对审计证据进行核查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退还或者另外安排审计人员重新取证。

2.利用外聘和外部结果作为审计证据应当进行审查。

——审计人员需要利用所聘请外部人员的专业咨询和专业鉴定作为审计证据的,应当审查;

——需要使用有关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等已经形成的工作结果作为审计证据的,应当审查。

3.审计证据动态评估与不可运用的情形。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持续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已采取的审计措施难以获取适当、充分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采取替代审计措施;仍无法获取审计证据的,由审计组报请审计机关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或者不作出审计结论。

五、审计记录要求。

准则明确审计记录的三种形式: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准则废除审计日记,增加了调查了解记录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一)调查了解审计记录。是审计组在编制和形成审计实施方案中,对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作出记录。是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的调查了解情况; ——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情况; ——确定的审计事项及其应对措施。

在调查了解中遇到重要问题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的,审计人员应当进行审计取证。

(二)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组执行实施方案、检查审计事项的措施和结论记录。是审计人员按照方案规定的任务、目标、措施检查审计事项的结论性证明,是以相关审计证据为支撑的。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制审计报告的重要基础。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审计实施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取得的审计证据名称和来源、审计认定的事实摘要、得出的审计结论及依据的标准。

——记录的要求:

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每一审计事项,不论审计是否发现问题,均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按照本准则第一百零七条写)。

改变了过去“一事一稿”的规定,允许实行“一事多稿”。并对下列情形要求按照“一事多稿”规定办理:一是一个项目涉及多个单位存在同一问题,应当分别按照单位编制底稿。二是一个审计事项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应当按照问题的多样性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前者揭示问题的普遍性,后者揭示问题的多样性。)

要提交审计组长审核:

在起草审计报告前,审计组长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并提出明确的审核三种意见:(一)予以认可;(二)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三)纠正或者责成纠正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证据与调查了解记录和底稿的配置关系。审计证据材料应当作为调查了解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的附件。一份审计证据材料对应多个审计记录时,审计人员可以将审计证据材料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记录后面,并在其他审计记录中予以注明。

——审计记录要符合“起作用、看得懂”的要求。“起作用”就是:调查了解记录要 起支持编制审计方案的作用;审计工作底稿及其审计证据要起支持审计报告的作用;重要管理事项记录要起审计人员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准则的证明作用。“看得懂”就是:复核、审理、政府裁决、复议、行政诉讼的有关人员要看得懂。

审计工作底稿实例。

(三)重要管理事项记录要求。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一)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及采取的措施;(二)所聘请外部人员的相关情况;(三)被审计单位承诺情况;(四)征求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意见的情况、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反馈的意见及审计组的采纳情况;(五)审计组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审计报告讨论的过程及结论;(六)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的复核情况和意见;(七)审理机构对审计项目的审理情况和意见;(八)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的审定过程和结论;(九)审计人员未能遵守本准则规定的约束性条款及其原因;(十)因外部因素使审计任务无法完成的原因及影响;(十一)其他重要管理事项。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可以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审计机关内部审批文稿、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审理意见书或者其他书面形式。

记录要求

在审计署文书格式未下达之前,对我市审计项目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的文本格式做如下明确:被审计单位承诺情况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在审计署文书格式未下达之前,对我市审计项目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的文本格式做如下明确: 被审计单位承诺情况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查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征求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意见使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反馈的意见,材料由对方提供;审计组的采纳意见情况使用《审计组对反馈意见的说明》;被审计对象或者相关单位及人员反馈的意见,材料由对方提供;审计组的采纳意见情况使用《审计组对反馈意见的说明》;审计组对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和小组报告的讨论结果、分别使用《审计组会议对的重大问题讨论记录》和《审计组会议讨论审计报告初稿记录》;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的复核意见使用《业务部门复核书》;审理机构对审计项目的审理意见使用《审计机关审理意见书》;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等审定决定,使用《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会议纪要》。对其他未尽事宜可先使用带标题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文稿形式办理。

六、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专题报告等要求

(一)审计报告。

1.“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统一为“审计报告”。

2.审计组讨论形成审计报告,审计组讨论情况及其结果要作出书面记录。审计组在起草审计报告前,应讨论确定下列事项: ——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根据重要性原则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要求,确定应写入审计报告的内容; ——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3.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白皮书报告)内容。保留了审计依据、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增加了审计报告是其他所有形式审计报告基础的规定,明确审计报告评价意见要根据审计目标以审计证据为基础发表,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 悉的事项可以不上审计报告、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应当写入审计报告,明确审计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经整改的也要将整改情况写入审计报告,审计涉及借用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的对审计核查发现的问题应当写入在审计报告的规定。

审计报告的评价要有事实根据,按照谨慎原则,围绕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围绕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评价,围绕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执行有效性评价。明确要求,审计组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得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增加了跟踪审计报告编审程序要求。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跟踪审计实施工作全部结束后,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反映审计发现但尚未整改的问题,以及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增加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报告的要求。专项审计调查报告除符合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要求外,还应当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目标重点分析宏观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体制、机制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明确外资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机关的相关规定执行不变。

增加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对发现的问题应当界定被审计人员承担的责任规定。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责成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5.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

——以审计机关名义征求意见; ——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后,审计机关决定加重处罚的,要实行再次告知(单位和个人)程序;

——审计中涉及处罚个人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本人;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征求被审计人员意见或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对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不征求意见。

6.对反馈意见的处理

(1)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必须核实。

(2)经核实,被审计对象的回复意见确有道理的,审计组根据核实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出必要的修改。

(3)经核实,被审计对象的回复意见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审计组要作出书面说明。

(4)被审计对象未在法定时间提出书面意见的,审计组也应作出书面说明。

(二)审计决定书增加了审计依据内容。过去审计决定书没有审计依据的规定,只有审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现在增加了审计依据规定,增加了被审计单位书面报告审计决定执行结果要求。(见审计决定书参考文本)

注意:由于准则专门规定了审计机关要加强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我局已报经市政府同意、准备起草《孝感市落实审计结论管理办法》以市政府名义颁布执行。因此,今后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审计处理、处罚意见一定到具体到位。如,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由公款支付的,应当提出“由公款列支的应由个人负担的XX费用,你单位应向个人收回,并冲减相关支出。”如,漏提漏缴税金,你单位应于X月X日前向市地方税务局清缴完毕。应拨未拨专款,你单位应于X月X日前,将应拨未拨XX专款拨付到X项目或者项目单位。等等。审计处理意见不能用“责令纠正”这个抽象语句,审计处理处罚意见必须写具体、让对方可以操作。不具体的话,后面的人大报告、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就无法出来。今年,在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鉴于《审计法实施条例》刚修改不久,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决定救济途径有的单位还不清楚,我再次明确:

财政收支审计决定书的行政救济文字表述内容:以孝感市审计局为例:本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如果对本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提请孝感市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裁决期间,本决定照常执行。但有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可以停止执行。本决定在 * * * * 年 * * 月 * * 日前执行完毕。

财务收支审计决定书的行政救济文字表述内容:以孝感市审计局为例:本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如果对本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孝感市人民政府或者湖北省审计厅申请复议或者在90日内向孝南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或诉讼期间,本决定照常执行。本决定在 * * * * 年 * * 月 * * 日前执行完毕。

根据中央两办《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可以提出申诉的规定。今后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白皮书)结尾上应当有如下表述: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向出具审计报告的审计机关申诉。”

审计机关复查后,复查决定书结尾仍应当写明: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复查决定仍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核。”

上一级审计机关复核后,复核决定书应当写明:“本复核决定为审计机关的最终决定。”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送给谁?被审计单位的主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白皮书)送给谁?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送给谁?必须送达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送达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抄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

(三)专题报告等审计工作报告的要求。明确了审计机关审计工作报告的五种类型。

1.专题报告适用范围和报送对象。审计机关对在审计中发现的:(一)涉嫌重大违法犯罪的问题;(二)与国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政策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四)关系国家信息安全的重大问题;(五)影响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重大问题;(六)其他重大事项。采用专题报告、审计信息等方式向本级政府、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

2.综合报告的适用范围和报送对象。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可以根据需要汇总审计情况和结果,编制审计综合报告。必要时,审计综合报告应当征求有关主管机关的意见。审计综合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定后,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送,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

3.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对象。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后,向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4.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对象。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每年汇总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果报告,报送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5.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编制程序和报告对象。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代本级政府起草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稿),经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审定后,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七、审计整改检查。

审计整改检查检查审计机关要围绕下列重点进行:(一)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情况;(二)对审计机关要求自行纠正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三)根据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采取措施的情况;(四)对审计机关移送处理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

1.审计机关要建立审计整改检查机制。2.审计整改检查应由专门部门负责。

一般可指定审计业务部门负责整改检查工作,整改检查情况由财政审计部门汇总,形成审计机关的审计整改检查报告,报同级人民政府,代表同级人民政府报同级人大常委会。

3.采取多种方式检查了解整改情况。检查了解整改情况应当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4.采取必要措施促进整改

八、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一)三级复核---审核、复核、审理

1、审计组组长审核

(1)审核什么

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进行审核。

(2)什么时候审核

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前。

(3)审核之后如何处理

予以认可;责成进一步取证;纠正或责成纠正结论。

2、业务部门复核

(1)复核什么: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事实是否清楚、数据是否准确;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意见是否恰当,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恰当;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合理意见是否采纳。

(2)什么时候复核

审计组组长已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完毕,审计组起草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后。

(3)复核后如何处理

予以认可;责成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纠正或责成纠正结论。

3、审理机构审理

(1)审计审理是审计法实施条例的法律规定

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审理制度。(2)审计审理是国家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3)全省审计审理工作开展要求

省厅制定了审计项目审理办法,已经全面开展审计审理工作。2011年,省厅全面推行网上审理,除了审计证据材料等必须以纸质载体出现的审计资料外,不再受理书面资料。

2011年,市、州审计机关要全面开展审理工作。

(二)审计质量控制

1.针对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5个要素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2.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

3.以排查风险、防控风险为着眼点来强化审计质量控制

九、准则的几个特殊要求

(一)专项审计调查的特殊要求

1.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要向被调查对象送达审计通知书。如果专项审计调查对象涉及很多的,只送主管单位。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写明专项审计调查要求。

2.专项审计调查报告除符合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外,与其他审计报告基本一致,还应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目标重点分析宏观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体制、机制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专项调查后,一般情况下审计机关应向被调查单位出具专项审计调查报告。遇有特殊情况,也可以不向被调查单位出具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4.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审计监督对象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可以直接作出处理处罚决定;需要移送的,再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

(二)跟踪审计的特殊要求

1.跟踪审计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纳入项目计划。审计项目计划应列明跟踪的具体方式和要求。跟踪审计要发通知书,要出跟踪审计报告。

2.开展跟踪审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为单位确定审计项目,也可将整个跟踪审计内容作为一个审计项目。

(1)跟踪审计以为单位

——每年发送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结论性文书。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

——审计内容作为一个项目归档。(2)跟踪审计以项目为单位

——发送一份审计通知书,列明跟踪的具体方式、审计期间和其他要求。——编制一份总的审计实施方案,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也可以分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跟踪审计实施工作全部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结论性文书。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

——整个跟踪审计内容作为一个项目归档。

十、施行新准则后的审计项目操作流程

审计机关组织审计项目实施应当执行下列流程:

综合计划部门向审计组下达项目审计计划 ——组成审计组

——送达审计通知书及审计“八不准”廉政纪律

——审计组进点(实施预审程序,进行初步调查和确认)——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书面承诺(收集审计资料)

——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机关领导审签 ——启用审计实施程序(开展正式的调查与确认工作)——进行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组组长复核审计证据与底稿

——遇有重大问题审计组长向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报告 ——提出完善审计程序等应对措施、修改审计实施方案 ——跟踪检查重大违法行为

——审计组长或主审编写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决定稿 ——审计小组集体讨论征求意见稿 ——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阅签名

——征求意见稿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

——审计罚款符合条件,应告知或举行听证;

——收回征求意见稿及其反馈意见,讨论反馈意见或修改审计报告; ——提交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说明

——业务部门负责人复核、提出业务部门复核意见书 ——法制部门审理,并提出法制部门审理意见书

——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查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决定稿 ——分管领导向局长请示是否召开审计报告审议会议

——审计机关决定加重处罚的应当再次告知被审计单位和被处罚人 ——分管领导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签发审计报告等审计执法文书 ——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报告等审计执法文书、做好送达回证记录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送给政府行政首长、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抄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30天后,审计组进行审计结论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

——起草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必答题: 1.审计实施方案调整形式是怎样的?直接将调整方案附在原方案之后.2.重要问题审计证据的四要素是什么?标准、事实、影响、原因。

3.审计工作底稿四要素是什么?方法步骤、审计证据名称和来源、事实摘要、审计结论及依据的标准。

4.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属于法定项目、上级授权、自定项目中的那一个?法定项目。5.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该送给谁?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委托组织部门。

6.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审计机关决定加重处罚的,是否还要告知被处罚对象?是。

7.最初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在什么阶段完成?在审计预审阶段完成。

8.被审计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存在异议的),申诉途径在什么审计文书上表述?在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上表述。

9.审计调查了解阶段发现的问题,应不应该进行审计取证?应该及时取证。10.实施新的国家审计准则审计处罚听证条件是否改变了?不变。

11.新的国家审计准则将什么测试保留下来了?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测试。12.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查应当由上一级审计机关完成对吗?否,由本局完成。只有在本局复查后,仍有异议要求申诉的,还应当在复查决定书上告知可以向上一级审计

机关申请复核。

第三篇:审计题目

第一章

1.在审计监督体系中,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B)。A.独立于审计委托人,但不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B.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但不独立于委托者 C.与审计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不独立 D.与审计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独立

2.关于独立审计的下述提法,不正确的是(C)。A.独立审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B.独立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 C.独立审计的产生早于政府审计

D.独立审计独立于政府和任何企业或经济组织

3.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过程中,审计报告使用人从股东、债权人扩大到社会公众是在(C)。

A.详细审计阶段 B.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C.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D.抽样审计阶段

4.下列各类审计中,起源、发展最早的应当是(B)。A.内部审计 B.政府审计 C.注册会计师审计 D.国际审计

政府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内部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基础,独立审计是政府审计的辅助形式。(错)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审计存在原因的是(A)。A.管理部门和审计师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B.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管理权分离 C.信息不对称

D.财务报表的复杂性,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判断

第二章 单选题

1.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对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对所有鉴证业务均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B.对所有业务均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C.对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以外的所有业务制定适当标准,对符合适当标准的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D.对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以外的所有业务均无需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2.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的是(B)。A.项目经理B.项目合伙人C.主任会计师D.被鉴证单位管理层

3.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是鉴证业务准则的概念性框架,旨在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在该基本准则确定的适用范围中,不包括(B)。

A.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B.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C.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D.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多选题

1.丁注册会计师作为乙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负责人,负有对审计业务进行指导、监督、复核的责任。在丁注册会计师所安排的下列复核计划中,你认可的有(ACD)。

A.由已工作四年的业务助理复核本年刚参加工作的业务助理的工作 B.由已工作一年的业务助理复核本年开始执业的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C.由专家复核助理人员在专家指导下的工作 D.由项目经理复核非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2.作为某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负责人,注册会计师甲对审计业务实施监督的内容,应包括(AD)。

A.解决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考虑其重要程度并适当修改审计计划 B.考虑相关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咨询,由此形成的结论是否得到记录和执行 C.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已实施的审计工作是否支持形成的结论 D.识别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咨询或需要由经验较丰富的项目组成员考虑的事项

3.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鉴证业务时,应当考虑客户的诚信情况。考虑的主要事项包括()。

A.客户的经营性质B.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C.工作范围是否受到不适当的限制的迹象D.客户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及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环境和会计准则等的态度

1.甲会计师事务所拟承接大华公司2009年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的规定,下列判断不违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原则的是(D)。

A.大华公司的财务经理是甲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注册会计师 B.大华公司的独立董事是甲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注册会计师 C.大华公司的总裁是甲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注册会计师

D.大华公司的机房维护员是甲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注册会计师

2.注册会计师应努力达到形式上的独立,这是因为(B)。A.注册会计师要遵守职业准则

B.注册会计师要努力保持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任 C.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的独立的前提条件 D.保持公正、无偏见

3.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如果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威胁至可接受水平,则应当采取以下(B)应对办法。

A.消除产生的威胁 B.拒绝接受委托或解除业务约定

C.与审计客户管理层沟通威胁的可能影响D.与审计客户治理层讨论独立性威胁

4.下列描述中,属于或有收费的是(D)。A.以未审财务报表总资产为基准确定收费

B.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根据审计小组成员审计过程中预计花费的审计时间为基础确定收费金额

C.在确定收费时考虑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D.以最终审计客户是否能够依据已审财务报表取得贷款为基础,确定收取的费用

5.以下对独立性的要求中说法正确的是(B)。

A.独立原则不仅制约注册会计师,而且也对非执业会员有严格的要求 B.在执行鉴证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

C.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鉴证业务时,不必在意形式上的独立,但是必须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

D.XYZ会计师事务所的X注册会计师为ABC公司独立董事,XYZ会计师事务所拟承接ABC公司2009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多项选择题

1.A公司为某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事务所继续接受委托审计其2009财务报表,在完成审计工作时,A公司所欠2008审计费用仍未支付,此时(ABD)。

A.事务所应当要求A公司在2009年审计报告出具前付清2008的审计费用 B.如果2009审计报告出具后审计客户仍未支付2008审计费用,事务所应评价不利影响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并在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C.不会对独立性产生影响

D.如果A公司在出具2009审计报告之前仍未支付,可能因自身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2.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公众利益实体的有(ABCD)。A.上市公司 B.银行 C.保险公司 D.电信公司

3.在确定项目负责人时,下列人员中,独立性不会受到影响的有(AC)。A.甲注册会计师2004年1月前,在D商业银行担任主管会计 B.乙注册会计师的妻子现任D商业银行的信贷主任

C.丙注册会计师于2001年1月在D商业银行按照正常的贷款程序、条件和要求取得了20万元5年期的住房抵押贷款,丙注册会计师已经按时偿还完毕 D.丁注册会计师拟于2010年7月加入D商业银行担任财务总监

第三章

1.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给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可能被判负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对于注册会计师个人来说,并不包括(A)。A.没收违法所得 B.警告

C.暂停执业 D.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

2.因违约和过失可能使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是(C)。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3.如果财务报表存在多处错误事项,每一处都不算重大,但报表作为整体是就可能导致严重失实,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未能将错误事项查处来,该注册会计师会被认定为(A)。

A.普通过失 B.欺诈 C.重大过失 D.没有过失

4.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执业,没有欺诈行为,即使审定后的财务报表中有错报事项,注册会计师一般也不会承担(D)。

A.过失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法律责任

1.经营失败必然引起审计失败。(错)

2.注册会计师如果未能将财务报表中的错误与舞弊揭露出来,就一定应负审计责任。(错)

3.注册会计师未检查出财务报表的违法行为,表示其审计工作未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执行。(错)

多选题

为了尽可能不发生过失或防止欺诈,注册会计师应达到(ABCD)基本要求。A.保持职业怀疑B.增强职业独立性C.保持职业谨慎D.强化职业监督

第四章

1.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的层次为(C)。

A.三个 B.一个 C.两个 D.四个

2.下列认定中与利润表组成要素无关的是(C)。

A.发生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准确性

3.被审计单位当年购入设备一台,会计部门在入账时,漏记了该设备的运费。则被审计单位违反的“认定”是(C)。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与分摊 D.权利与义务

4.甲公司将2010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09的会计报表,则其2009会计报表存在错误的认定是(C)。

A.存在 B.估价和分摊 C.发生 D.完整性

5.被审计单位下列事项中,属于准确性认定的是(C)。

A.向甲公司拆借的款项未列入账中 B.将经营租入设备列入企业固定资产

C.将应收账款乙公司一笔货款50万元记为100万元 D.预付账款列示于应付账款中

多选题

1.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体目标为评价财务报表的(AC)。A.公允性 B.一贯性 C.合法性 D.真实性

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银行存款及其金额,意味着作出了下列明确的认定(AB)。

A.记录的银行存款是存在的

B.银行存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C.所有应当记录的银行存款均已记录 D.记录的银行存款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3.下列各项中,属于“完整性”认定的是(BC)。A.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存货均存在并可供使用

B.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存货包括了所有存货交易的结果 C.当期的全部销售交易均已登记入账

D.期末已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4.下列有关财务报表认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BD)。A.“发生”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 B.“完整性”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C.“权利和义务”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组成要素有关 D.“准确性”认定只与利润表组成要素有关

1.注册会计师为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中的重要比率及趋势的异常变动应采用的审计程序是(C)。

A.检查文件记录 B.重新计算 C.分析程序 D.重新执行

2.实物证据通常证明(A)。

A.实物资产是否存在 B.实物资产的所有权 C.实物资产的计价准确 D.有关会计记录是否正确

3.注册会计师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弱的是(D)。A.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B.销售发票 C.购货发票 D.入库单

4.下列事项中,难以通过观察的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的是(B)。A.经营场所 B.存货的所有权

C.实物资产的存在 D.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5.下列关于审计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分析程序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B.对于询问的答复,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获取其他证据予以佐证 C.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 D.检查有形资产可提供权利和义务的全部审计证据

多选题

1.审计证据按外在形式分为(ABCD)。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

2.审计证据按来源可以分为(CD)。

A.口头证据 B.环境证据 C.外部证据 D.内部证据

3.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所编制的书面证据,其中包括(ABC)。

A.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 B.收到的支票

C.购货发票 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

4.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程序,按其运用的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BC)。

A.风险评估程序 B.控制测试程序

C.实质性程序 D.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程序

5.环境证据包括(ABCD)。

A.被审计单位经营条件、经营方针 B.被审计单位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C.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D.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

6.作为审计证据的会计记录有(ABCD)。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各种试算表 D.各种汇总表

第五章

1.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下列环节开展初步业务活动(ACD)。

A.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B.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C.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D.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2.具体审计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ABC)。

A.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B.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C.注册会计师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D.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1.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利润表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为50000元,而资产负债表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为100000元,则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应为(B)元。A.100000 B.50000 C.75000 D.25000

2.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结果。在确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时,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以下(A)方法是不适当的。A.根据对重要股东的函证或询问结果综合确定 B.根据所属会计师事务所的惯例确定

C.选择判断基础乘以固定的百分比,得出重要性水平D.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确定

3.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

A.在考虑一项错报是否重要时,既要考虑错报的金额,又要考虑错报的性质 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

C.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须要求管理层更正

D.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

4.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B.通过调低重要性水平,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C.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对该公司及其环境的了解 D.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结果

1.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A.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将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B.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重大错报风险

C.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消除检查风险

D.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得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

2.F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巳公司2009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F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1)在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中错误的是(D)。A.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F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B.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F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C.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F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D.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F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2)F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也有在很大的局限性,下列有关局限性的说法不恰当的有(B)。A.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有助于F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初期识别重大事项,并在管理层的协助下及时解决这些事项:或针对这些事项制定有效的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 B.如果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F注册会计师不需要针对剩余期间获取审计证据

C.巳公司管理层也完全有可能在注册会计师于期中实施了进—步审计程序之后对期中以前的相关会计记录作出调整甚至篡改,F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已经发生了变化

D.即使F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能够获取有关期中以前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但从期中到期末这段剩余期间还往往会发生重大的交易或事项(包括期中以前发生的交易、事项的延续,以及期中以后发生的新的交易、事项),从而对所审计期间的财务报表认定产生重大影响

3.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D.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4.关于审计风险模型中其各要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审计风险是预先设定的 B.重大错报风险是评估的

C.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前面临的

D.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控制的

5.下列有关检查风险的观点不能认同的是(D)。

A.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B.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

C.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D.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审计证据成同向关系

第六章

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首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D)。

A.可接受的检查风险B.审计风险水平C.控制风险水平D.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般(D)。

A.在承接客户和续约时进行 B.在进行审计计划时进行 C.在进行期中审计时进行 D.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3.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适当时,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应当予以特别关注的事项是(B)。

A.重要项目的会计政策和行业惯例 B.常规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C.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 D.会计政策的变更

4.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是(C)。

A.为了进行风险评估程序 B.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D.控制检查风险

5.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衡量和评价的最重要的目的是(D)。A.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绩趋势

B.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业绩是否达到预算 C.将被审计单位的业绩与同行业作比较

D.考虑管理层是否面临实现某些关键财务业绩指标的压力

6.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可以通过向相关人员询问来获得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下列对相关人员的询问不恰当的是(C)。A.询问治理层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环境

B.询问内部审计人员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其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而实施的工作 C.询问参与生成、处理或记录复杂或异常交易的员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估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

D.询问内部法律顾问有助注册会计师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注册会计师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这些审计程序有(ABC)。

A.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B.分析程序

C.观察和检查 D.函证被审计单位债务人

2.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其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法律环境及其监管环境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适用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行业特定惯例

B.对开展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政府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税收和贸易等政策 C.对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活动

D.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所从事经营活动相关的环保要求

3.以下关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 B.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可以不考虑相关内部控制 C.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还是与特定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

D.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所了解的控制与特定认定相联系

4.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应当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有(BCD)。

A.监盘 B.分析程序 C.观察 D.检查

5.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影响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其他外部因素,其主要包括(ABCD)。

A.宏观经济的景气度 B.利率和资金供求状况 C.通货膨胀水平及币值变动 D.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化

6.以下关于注册会计师了解经营风险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CD)。

A.经营风险是指可能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实施战略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状况、事项、情况,作为(或不作为)而导致的风险,或由于判定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而导致的风险

B.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有助于其识别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C.经营风险最终都会产生财务后果,从而影响财务报表 D.经营风险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披露认定层次或财务报表层次产生重大的间接影响

1.注册会计师无须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所有内部控制,而只需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对)

2.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一旦确定,不应当再予以更新。(错)3.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打算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则无须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错)

4.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错)5.风险评估时要考虑控制环境与其他控制要素的综合作用。(对)

1.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包括(B)。

A.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B.审计风险处在低水平

C.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D.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2.关于内部控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B)。A.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 B.内部控制是针对所有业务活动而设计的

C.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败 D.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

3.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B)。

A.内部控制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 B.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只需关注控制的设计 C.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

D.在某些情况下,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4.控制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B.控制环境设定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C.在评价控制环境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下,是否营造并保持了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文化,以及是否建立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舞弊和错误的恰当控制

D.在审计业务承接阶段,注册会计师就需要对控制环境作出最终评价

5.职责分离要求将不相容的职责分配给不同员工。下列职责分离做法中正确的是(B)。

A.交易授权、交易执行、交易付款分离 B.交易授权、交易记录、资产保管分离 C.资产保管、交易执行、交易报告分离 D.交易授权、交易付款、交易记录分离

6.在了解内部控制时,注册会计师最应当关注的是(B)。A.内部控制是否按照管理层的意图,实现了经营效率 B.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错误或舞弊 C.内部控制是否明确区分控制要素 D.内部控制是否没有因串通而失效

1.内部控制要素包括(ABCD)。

A.控制环境 B.风险评估程序 C.信息系统与沟通 D.控制活动

2.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ABCD)。A.授权与业绩评价 B.信息处理 C.实物控制 D.职责分离

3.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时,注册会计师可能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ABC)。

A.询问该公司管理层和内部其他员工 B.实地查看该公司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C.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D.重新执行内部控制

4.在了解控制环境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的内容有(ABC)。A.公司治理层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 B.公司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C.公司员工整体的道德价值观 D.公司对控制的监督

第七章

1.在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考虑的下列因素中不恰当的是(D)。A.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B.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C.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D.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2.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下列有关局限性的说法不恰当的是(B)。

A.往往难以获取有关期中以前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B.如果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不需要针对剩余期间再获取审计证据

C.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也完全有可能在注册会计师于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后对期中以前的相关会计记录作出调整甚至篡改

D.剩余为审计期间还往往会发生对所审期间的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业务

3.如果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水平,则拟实施的总体方案倾向于是(D)。A.风险应对方案 B.控制测试方案 C.综合性方案 D.实质性方案

4.如果注册会计师权衡成本效益,通常情况下应采用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方案是(上述选项)(C)。

1.注册会计师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ACD)。A.分析程序 B.风险评估程序 C.重新计算 D.重新执行

2.下列属于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的(AB)。A.提供更多的督导

B.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C.选择实质性方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D.只在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3.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作出的选择包括(ABCD)。A.在期末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B.主要依赖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C.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以获取更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 D.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4.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包括(AC)。A.综合性方案B.风险控制方案 C.实质性方案D.控制测试方案

5.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ABCD)。A.检查B.观察 C.询问D.函证

6.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

A.CPA应根据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选择审计程序

B.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高低可能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 C.拟定审计程序时,应考虑产生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原因 D.如果拟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需要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1.注册会计师实施程序以确定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其实质是在测试控制的(A)。

A.有效性 B.存在性 C.正在使用情况 D.完整性

2.下列审计程序不用于控制测试和了解内部控制的是(D)。A.询问 B.观察 C.检查 D.函证

3.下列情况应当实施控制测试的是(B)。

A.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无效的 B.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C.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内控时发现控制很薄弱

D.即使现有控制得到执行也不足以防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

4.即使注册会计师已获取了控制在期中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仍然需要(A)。A.考虑如何将控制在期中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合理延伸至期末 B.重新考虑重要性水平

C.重新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D.重新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5.如果注册会计师拟信赖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则(D)。A.注册会计师可以部分地利用以前所执行的控制测试 B.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C.注册会计师可以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控制测试 D.注册会计师应当每次审计时都测试这类控制

1.下列关于细节测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披露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 B.测试的目的是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C.测试的设计和实施应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D.实施细节测试需要大量使用分析手段研究数据间的关系

2.实质性测试的类型包括(C)。A.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 B.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C.细节测试险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D.控制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3.如果针对剩余期间还需要大量的审计投入才能降低在期末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风险,则CPA应当(B)。

A.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B.不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C.利用在期中获取的审计证据 D.重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八章

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从8000张凭证中选取200张作为样本,确定随机起点为凭证编号的第35号,则抽取的第5张凭证的编号应为(B)号。A.155 B.195 C.200 D.235 【解析】计算样本间距8000/200=40随机起点为凭证编号的第35号,则抽取的前5张凭证的编号应为:

35、75(35+40)、115(75+40)、155(115+40)和195(155+40)。第n个样本的编号=i+(n-1)j i—起点编号 j—样本间距

如上题中要求抽取第191张凭证的编号,则35+(191-1)×40=7635 CPA抽取的第191张凭证的编号为7635

1.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审计抽样是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B.在审计抽样中,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C.审计抽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D.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属于审计抽样

2.从8 000张现金支出凭证中抽取400张进行审计,采用系统抽样法,抽样间隔数为(B)。

A.10 B.20 C.30 D.40

3.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的,可能导致不正确审计结论的两种风险是(D)。A.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与误受风险 C.信赖过度风险与误拒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

4.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丁公司2010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运用审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问题,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注册会计师希望从2000张编号为0001至2000的支票中抽取100张进行审计,随机确定的抽样起点为1955,采用系统抽样法下,抽取到的第四个样本号为(B)。

A.2015 B.0015 C.2005 D.1995 【解析】间距=N/n=2000/100=20,前四个样本号应为:1955、1975、1995、0015,所以第四个样本号应为0015

1.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的抽样风险有(AC)。A.信赖不足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过度风险 D.误受风险

2.抽样风险中,导致注册会计师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的风险有(AD)。

A.信赖不足风险 B.信赖过度风险 C.误受风险 D.误拒风险

3.注册会计师在选取测试项目进行测试的时候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ABC)。A.选取全部项目 B.选取特定项目 C.审计抽样 D.抽查

4.注册会计师在采用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的方法时,考虑选取的项目可能包括(ABCD)。

A.大额或关键项目 B.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C.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D.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5.非抽样风险可能来自于(ABCD)。A.选择的总体不适合测试目标 B.控制偏差或错报的定义不恰当 C.审计程序选择不当

D.对审计发现的评价不当

1.抽样风险存在于审计抽样,非抽样风险不是审计抽样中的风险,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所导致的所有风险。(√)

2.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3.在细节测试中,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主要是指抽样风险中的误受风险,有时也包括误拒风险。(√)

4.由于抽样风险可以量化,注册会计师可以控制,但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所以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非抽样风险。(×)

第九章

1.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为了查实被审计单位的赊销业务是否遵循了赊销批准制度,应检查(D)上是否有审批人的签字。A.订货单 B.发运单 C.销售发票 D.销售单

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起点是(A)。

A.接受客户订单 B.向顾客提供商品或劳务 C.商品或劳务转化为应收账款 D.收入货币资金

3.下列凭证中,不属于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是(D)。

A.销售单 B.发运单 C.销售发票 D.存货盘点表 4.5.为了确保所有发出的货物均已开出发票,注册会计师应该从被审计的(B)抽取样本与相关的发票进行核对。

A.主营业务收入明细 B.发货单 C.销售单 D.应收账款明细账

6.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销售业务后认为以下事项处理进行了适当的职责分离的是(C)。

A.负责应收账款记账的职员负责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同时开具销售发票

C.在销售合同订立前,由专人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具体事项与客户进行谈判

D.应收票据的取得、贴现和保管由某一会计人员专门负责

7.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销售交易内部控制流程评估错报风险领域。下列各项中最能预防员工贪污、挪用销货款的方法是(C)。A.请客户将货款直接汇入公司所指定的银行账户 B.收取客户支票与收取客户现金由不同人员担任 C.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兼任出纳 D.公司收到客户支票后立即寄送收据给客户

1.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进行测试时,其测试的重要环节包括(ABCD)。

A.检查是否存在销售与收款循环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B.检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C.检查信用政策、销售政策的执行是否符合规定 D.检查销售退回手续是否齐全、退回货物是否及时入

2.为保证被审计单位的产品销售均已入账,下列控制活动中与这一控制目标直接相关的有(AC)。

A.对销售发票进行顺序编号并复核当月开具的销售发票是否均已登记入账 B.检查销售发票是否经适当的授权批准

C.将每月产品发运数量与销售入账数量相核对 D.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余额

3.注册会计师为获取被审计单位与“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真实性”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下列控制测试程序能达到该审计目标的有(ABD)。A.检查销售发票副联是否附有发运凭证及顾客订货单 B.检查顾客的赊购是否经授权批准 C.检查发运凭证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D.观察是否寄发对账单,并检查顾客回函档案

4.在证实登记入账的销售是否真实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实质性程序中,注册会计师一般关心的错误有(ABC)。

A.未曾发货却已登记入账 B.销货业务重复入账 C.向虚构的顾客发货并登记入账 D.已经发货但未曾入账

1.注册会计师核对销货发票的日期与登记入账的日期是否一致,主要是为了进行(D)测试。

A.真实性 B.完整性 C.列报 D.截止

2.为了证实已发生的销售业务是否均已登记入账,有效的做法是(D)。A.只审查销售日记账 B.由日记账追查至有关原始凭证 C.只审查有关原始凭证 D.由有关原始凭证追查至销售日记账

3.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销货业务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C)。A.年底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B.是否存在过多的销货折扣 C.销货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D.销货退回是否已经核准

4.检查发货单、销售发票是否事先编号并按编号的先后顺序使用是为了验证主营业务收入的(B)认定。

A.发生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计价和分摊

5.审计人员为了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有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所采取的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A)。

A.以账簿记录为起点做销售业务的截止测试 B.以销售发票为起点做销售业务的截止测试 C.以发运凭证为起点做销售业务的截止测试 D.向债务人函证

1.在对特定会计期间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的与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有密切关系的日期包括(BCD)。

A.销售截止测试实施日期 B.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 C.记账日期 D.发货日期或提供劳务日期

2.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时,运用分析程序进行比较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主营业务收入 B.重要客户的销售额

C.重要产品的毛利率 D.销售给重要客户的产品的毛利率

3.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实质性程序中,一般首先编制或索取所审项目的明细表,这是因为明细表是(ABC)。

A.与总账、报表数核对的基础 B.分析程序的基础 C.实质性程序的起点 D.控制测试的依据

1.对于未函证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当执行的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B)。A.重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B.抽查有关原始凭证 C.实施分析程序

D.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收款情况

2.在确定函证对象时,以下项目中,应当进行函证的是(B)。A.函证很可能无效的应收款项

B.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应收账款 C.执行其他审计程序可以确认的应收账款 D.应收纳入审计范围子公司的款项

3.应收账款函证应当由(C)签章。

A.注册会计师 B.会计师事务所 C.被审计单位 D.被审计单位的总经理

4.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应当(B)。A.寄给被审计单位 B.寄给会计师事务所

C.寄给被审计单位,并由被审计单位转交会计师事务所 D.寄给被审计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均可

1.在评价函证的可靠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有(ABCD)。A.对询证函的设计、发出及收回的控制情况 B.被询证者的胜任能力、独立性、授权回函情况 C.被询证者对函证项目的了解及其客观性 D.被审计单位施加的限制或回函中的限制

2.下列项目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的有(ABD)。A.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核对

B.将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核对 C.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被审计单位直接发出

D.在询证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

3.如果大额逾期的应收账款经第二次函证仍未收到回函,审计人员不应当执行的审计程序是(ABC)。

A.增加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测试 B.提请被审计单位增列坏账准备 C.审查应收账款明细账 D.审查客户订货单、销售发票及产品出库单

4.审计人员应选择应收账款的重要项目进行函证,并根据函证结果分别作出的处理包括(ABC)。

A.回函金额不符的,应查明原因 B.未回函的,可进行复函

C.未回函的,采用替代方法进行检查 D.回函余额相符的,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

5.注册会计师确定应收账款函证数量的大小、范围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BCD)。

A.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 B.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 C.以前的函证结果 D.函证方式的选择

第四篇:2012国家保安考试模拟习题

2011年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试题库(单选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保安职业共设(C)个等级。A、四 B、三 C、五 D、六

2、初级保安员属国家职业资格(D)级。A、二 B、三 C、四 D、五

3、中级保安员属国家职业资格(D)级。A、一 B、二 C、三 D、四

4、高级保安员属国家职业资格(C)级。A、一 B、二 C、三 D、四

5、保安师属国家职业资格(B)级。A、一 B、二 C、三 D、五

6、高级保安师属国家职业资格(D)级。A、五 B、四 C、二 D、一

7、保安员的职业环境(A)。A、常温 B、不高于30℃ C、不高于40℃ D、不低于0℃

8、保安员的基本文化程度达到(B)。A、小学毕业 B、初中毕业 C、高中毕业 D、大学毕业

9、初级保安员晋级培训不少于(D)标准学时。A、150 B、200 C、250 D、264

10、中级保安员晋级培训不少于(A)标准学时。A、150 B、200 C、250 D、264

11、高级保安员晋级培训不少于(B)标准学时。A、150 B、200 C、250 D、264

12、保安师晋级培训不少于(C)标准学时。A、150 B、200 C、250 D、264

13、高级保安师晋级培训不少于(A)标准学时。A、150 B、200 C、250 D、264

14、培训(A)的教师应具有高级保安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公安、法律、管理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A、保安师、高级保安师 B、高级保安员、保安师 C、中级保安员、高级保 D、初级保安员、中级保安员 安员

15、取得依法成立的保安培训机构核发的结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C)年以上,可以申报中级保安员。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6、取得依法成立的保安培训机构核发的结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D)年以上,可以申报高级保安员。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17、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C。A、1:5 B、1:10 C、1:15 D、1:20

18、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B),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A、1:2 B、1:3 C、1:5 D、1:10

19、保安师和高级保安师的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D)。A、4 B、8 C、7 D、5 20、体能测试考核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A)。A、1:5 B、1:8 C、1:10 D、1:15

21、保安员等级鉴定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B)。A、60分钟 B、90分钟 C、120分钟 D、150分钟

22、保安员等级鉴定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A)。A、30分钟 B、60分钟 C、90分钟 D、120分钟

23、保安员等级鉴定技能操作考核时间(D)。A、不少于30分钟 B、60分钟 C、90分钟 D、按实际需要确定

24、巡逻服务时保安员对特定区域、地段和目标进行(C)的服务业务。A、看护 B、警戒 C、检查登记 D、验证

26、保安员徒步巡逻应(A)以上进行。A、2人 B、3人 C、4人 D、6人

27、行举手礼场合是(A)。A、收到领导接见 B、集会 C、凑国歌 D、升国旗

28、行注目礼场合时(D)。A、纠正违章 B、接受颁奖

C、遇日常接触的上级领导 D。参加集会

29、保安大队长(中队长)职责是(A)。A、认真执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管理 B、检查考核分队(班)人员的值勤情况 C、负责分队(班)的学习和训练 D、负责分队(班)实施各项保安服务任务

30、保安分队长、班长(含班一下驻勤点负责人)职责是(D)。

31、保安大队长(中队长)职责是(B)。A、检查考核分队(班)人员的值勤情况 B、对保安员进行法制教育 C、及时准确传达上级的工作部署 D、协助开展安全检查

32、下列属保安分队长、班长职责是(D)。A、对保安员进行法制教育 B、对保安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C、对保安员进行爱岗敬业教育

D、根据保安服务合同约定应承担的任务,组织安排勤务

33、不属于保安纠察人员职责的是(A)。

A、落实保安队伍内部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保安员违法违纪问题和重大安全事故 B、重要保安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

C、重点地区、场所保安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 D、保安员履行职责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

34、重大保安值勤方案和应急预案须经(C)批准后,方可实施。A、县(市)级公安机关 B、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 C、上级主管部门 D、上级保安公司

35、对初级保安员考核必选的职业功能模块是(D)。A、守护 B、巡逻

C、押运 D、根据岗位要求选择1个 职业功能模块

36、对中级保安员考核必选的职业功能模块是(A)。A、根据岗位要求选择1个 B、守护 职业功能模块 C、技术防范 D、巡逻

37、对高级保安员考核必选的职业功能模块是(B)。A、巡逻 B、根据岗位要求选择1个 职业功能模块 C、押运 D、技术防范

38、对保安师考核必选的职业功能模块是(D)。A、保安管理+人力防范 B、保安管理+技术防范 C、保安管理+押运 D、保安管理+人力防范或 技术防范

39、保安管理是(D)的必考模块。A、初级保安员 B、中级保安员 C、高级保安员 D、保安师

40、咨询评估是对(B)考核的职业功能模块之一。A、高级保安员 B、高级保安师 C、中级保安员 D、保安师

41、培训指导是(A)考核的职业功能模块之一。A、高级保安师 B、保安师 C、高级保安员 D、中级保安员

42、不属于初级保安员职业功能考核模块的是(D)。A、守护 B、巡逻 C、押运 D、技术防范

43、不属于中级保安员职业功能考核模块的是(C)。A、巡逻 B、押运 C、保安管理 D、技术防范

44、不属于高级保安员职业功能考核模块的是(D)。A、守护 B、巡逻 C、押运 D、咨询评估

45、不属于保安师职业功能考核模块的是(C)。A、人力防范 B、技术防范 C、培训指导 D、保安管理

46、对不合格服务的之别和报告时(D)的义务和责任。A、初级保安员 B、中级保安员 C、保安师 D、每个保安员

47、保安分队长组织、召开队务会,布置工作、勤务讲评、思想教育,做到“四落实”即(B)落实。

A、工作、时间、人员、内容 B、时间、人员、内容、效果 C、勤务、人员、时间、效果、内容 D、思想、时间、内容、效果

48、签订保安合同时,应依照(A)等相关法律规定。A、《合同法》 B、《劳动法》 C《民法》 D、《民诉法》

49、保安员在执勤时发现值勤区域内的安全隐患,应立即(C)。A、报告公安机关 B、报告保安公司 C、报告客户单位 D、进行处置

50、保安员对值勤区域内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应(A)。A、及时制止 B、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C、立即报告保安公司 D、请求周围群众予以协助

51、保安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自(A)起施行。A、2007年1月1日 B、2007年3月15日 C、2007年5月1日 D、2007年9月30日

2011年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试题(多选题)

三、多选题(每题3分)

1、属保安员的职业等级的是(ABCD)。A、初级保安员 B、中级保安员 C、保安师 D、高级保安师

2、保安员的职业环境(BCD)。A、室温 B、室外 C、室内 D、常温

3、保安员是保安服务组织中为(ABCD)提供安全防范服务的人员。A、公民 B、法人 C、社会团体 D、其他组织

4、保安员是保安服务组织中为社会提供(BCD)等安全防范服务的人员。A、资源 B、人身 C、财产 D、信息

5、保安员的职业能力特征要求保安员具有一定的(ABCD哪个好外用减肥产品磨砂膏哪种好如何减掉腹部赘肉)能力。

A、观察 B、理解 C、自主学习D、执行

6、保安员的职业能力特征要求保安员具有一定的(ABCD)能力。A、表达 B、判断 C、应变 D、自卫

7、保安员的职业能力特征要求保安员具有一定的(ABCD)能力。A、自控 B、沟通 C、指挥 D、协调

8、培训高级保安员的教师应具有(BCD)。

A、高级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 B、保安师职业资格证书 C、高级保安师职业资格证书

D、公安、法律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9、对保安员培训场地设备要求是要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ABCD)。A、标准教室 B、示教设备 C、实训场地 D、训练器材、设备

10、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报初级保安员(AD)。A、经保安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B、从事保安见习工作1年以上 C、从事保安见习工作2年以上 D、连续从事保安见习工作1年以上

1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报中级保安员(BC)。

A、取得初级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保安工作1年以上 B、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C、军队退役人员 D、取得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1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报高级保安员(ABD)。A、取得中级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保安工作3年以上 B、取得保安专业大专毕业学历 C、具有大专学历,连续从事保安工作1年以上 D、具有大学本科蓄力,连续从事保安工作1年以上

1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报保安师(ACD)。

A、具有大专学历,取得高级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保安工作4年以上。B、具有大专学历,取得高级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保安工作5年以上 C、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高级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保安工作5年以上 D、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依法成立的保安培训机构核发的结业证书,连续从事保安工作4年以上

14、保安员职业等级鉴定时,须进行体能测试的是(ABC)。A、初级保安员 B、中级保安员 C、高级保安员 D、保安师

15、保安员职业等级鉴定时,须进行综合评审的是(C D)。A、中级保安员 B、高级保安员 C、保安师 D、高级保安员

16、下列属保安员职业守则的是(ABCD)。A、遵纪守法 B、诚实守信 C、爱岗敬业 D、熟悉业务

17、下列属保安员职业守则的是(ABCD)。A、遵纪守法 B、文明值勤 C、诚实守信 D、热情服务

18、下列属保安员职业守则的是(ABCD)。A、熟悉业务 B、强健体能 C、掌握技能 D、爱岗敬业

19、下列属保安员职业守则的是(ABCD)。A、见义勇为 B、奉献社会 C、恪尽职守 D、保障安全 20、保安员的工作纪律是(ABD)。A、严守客户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B、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 C、一切服从客户的需要 D、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21、保安服务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ABCD)等。A、保安服务业的的产生和发展 B、保安服务的概念、性质 C、保安服务组织的职责及组建条件 D、保安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2、下列属保安服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是(ABC)。A、保安勤务知识 B、安防技术及设施知识 C、消防安全知识 D、保安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3、下列属保安服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是(ABCD)。A、现场救助常识 B、现场保护知识 C、内务管理知识 D、保安礼仪常识

24、下列属保安服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是(ABCD)。A、安全管理知识 B、交通安全知识 C、计算机操作常识 D、防卫术知识

25、保安员应学习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包括(ABC)。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消防法

26、保安员应学习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包括(ABCD)。A、合同法 B、民事送诉法 C、形式诉讼法 D、劳动法

27、保安员应学习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包括(ABD)。A、治安管理处罚法 B、消防法 C、民事诉讼法 D、信访条例

28、保安员应学习掌握的行政法律法规常识包括(ABC)。A、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B、物业管理条例

C、道路交通安全阀 D、合同法

29、初级保安员出入口守卫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查验出入人员的车辆的证件

B、能按规定登记车辆及物品,接待来访人员 C、能指挥、疏导人员与车辆

D、能发现证件、出入人员、车辆及携带物品等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 30、初级保安员目标部位守护的技能要求是(ABC)。A、能够清理目标区域内无关人员的可疑物品

B、能够发现火险、水电气泄露、盗窃等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 C、能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灭火 D、能徒手抓获犯罪分子

31、初级保安员区域巡逻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按照预定方案巡逻

B、能使用有线、无线等通讯器材进行联络 C、能徒手或使用常用保安器械进行防护 D、能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

32、初级保安员人员聚集场所巡逻的技能要求是(ABD)。A、能发现聚集场所可疑情况并及时报告 B、能按照工作要求疏导人群 C、抓获犯罪嫌疑人

D、能按规定设置隔离区进行区域警戒

33、初级保安员人员聚集场所巡逻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按押运操作规程进行警戒 B、会使用无线通讯设备报告情况 C、能先期处置紧急情况 D、能使用防爆枪支

34、初级保安员护送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全程监控护送对象的挥动 B、能发现护送的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 C、能对护送对象进行警戒 D、能徒手或使用保安器械进行防护

35、中级保安员出入口守卫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操作安全出入设备 B、能处理守卫勤务中的纠纷 C、能处理出入口出现的紧急情况 D、能解答出入口守卫工作咨询

36、中级保安员目标部位守卫的技能要求是(BCD)。A、能按要求检查和指导初级保安员的守卫工作 B、能按照守护操作规程守卫重点目标 C、能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先期处置 D、能按照工作方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37、中级保安员区域巡逻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发现可疑人员、车辆和物品并及时报告、协助处理 B、能组织人员对打架、滋事等一般紧急情况进行先期处置 C、能书面报告工作情况

D、能按要求检查和指导初级保安员巡逻工作

38、中级保安员武装押运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排除防爆枪支的常见故障 B、能处理武装押运工作中的紧急情况 C、能按要求设置、检查警戒哨位

D、能按要求检查和指导初级保安员押运工作

39、中级保安员护送的技能要求是(ACD)。A、能组织初级保安员对护送对象进行有效警戒 B、能按要求设置、检查警戒哨位 C、能指挥初级保安员及时制止不法侵害 D、能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40、中级保安员监控与报警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操作电视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B、能操作楼宇对讲、出入口控制、电梯控制等系统进行安全控制 C、能操作报警控制系统,分辨火情、入侵等报警信号及警情目标 D、能使用卫星定位系统终端设备进行监控

41、高级保安员出入口守卫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编制出入口守卫勤务方案

B、能根据安全服务合同及现场特点安排岗位人员 C、能处理区域纠纷和紧急情况

D、能指导本岗位初、中级保安员技能操作

42、高级保安员目标部位守护的技能要求是(ABC)A、能编制目标部位守护方案 B、能安排区域守护勤务 C、能提出安全防范建议

D、能以书面和面谈方式解答客户安全咨询

43、高级保安员区域巡逻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编制区域方案和紧急情况的处置预案 B、能安排巡逻勤务

C、能先期处置巡逻勤务中的紧急情况 D、能知道本岗位初、中级保安员技能操作

44、高级保安员人员聚集场所巡逻的技能要求是(ABCD)。A、能编制人员聚集场所巡逻勤务方案和紧急情况处置预案 B、能安排人员聚集场所的巡逻勤务 C、能处理巡逻区域内的纠纷和紧急情况 D、能知道本岗位初、中级保安员技能操作

45、门卫服务是保安员按照服务合同要求对客户单位出入口进行(ACD)的服务业务。A、值守 B、巡逻 C、验证 D、检查登记

46、技术防范服务是指保安服务公司运用科技手段和设备,为客户指定的区域和目标,提供的(ACD)和其他相关的技术防范服务业务。

A、设计、安装各种报警器材 B、定期维护各种报警器材 C、提供接警 D、先期处警

47、对门卫服务岗位的要求是(ACD)。A、着装整齐 B、举止规范 C、语言文明 D、精神饱满

48、徒步巡逻时保安员实施巡逻勤务的基本形式,主要有(ABCD)。A、单行巡逻 B、交叉巡逻 C、往返巡逻 D、循环巡逻

49、制定巡逻方案时应确定(ABCD)。A、巡逻人员 B、巡逻路线 C、巡逻方式 D、控制重点

50、押运(ABD)等物品时,要事先取得运输许可证。A、爆炸性 B、易燃性 C、贵重性 D、腐蚀性

51、着保安制服时应干净整洁,不准(ABCD)。A、披衣 B、敞怀 C、挽袖 D、赤足

52、在下列场合行举手礼(ABD)。A、执勤交接班时 B、纠正违章时 C、要求对方出示证件时

D、受到领导接见、慰问或领导视察、检查工作时

2011年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试题库(判断题)

一、判断题(每题3分)

1、培训初级保安员、中级保安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保安员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公安、法律等相关专业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错)

2、取得保安专业大专毕业学历,连续从事本职工作1年以上,可以申报高级保安员。(错)

3、取得初级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可以申报初级保安员。(错)

4、初级保安员的申报条件是连续从事本职业见习工作1年以上。(对)

5、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可以申报中级保安员。(对)

6、军队退役人员,可以申报中级保安员。(对)

7、取得依法成立的保安培训机构核发的结业证书,连续从事保安工作2年以上,可以申报中级保安员。(错)

8、具有大专学历,连续从事保安工作1年以上的,可以申报高级保安员。(对)

9、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连续从事保安工作1年以上的,可以申报高级保安员。(错)

10、具有大专学历,取得高级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保安工作4年以上,可以申报保安师。(错)

11、具有大专学历,取得依法成立的保安培训机构核发的结业证书,连续从事保安工作5年以上,可以申报保安师。(错)

1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依法成立的保安培训机构核发的结业证书,连续从事保安工作5年以上,可以申报保安师。(对)

13、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取得依法成立的保安培训机构核发的结业证书,连续从事本保安工作3年以上,可以申报保安师。(错)

14、具有大专学历,取得保安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保安工作4年以上,可以申报高级保安师。(错)

15、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保安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保安工作4年以上者,可以申报高级保安师。(对)

16、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取得保安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保安工作2年以上,可以申报高级保安师。(错)

17、保安员职业等级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对)

18、保安员职业等级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采用开卷的笔试或上机的方式。(错)

19、保安员职业等级鉴定理论知识考试只采用闭卷的考试。(错)20、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错)

21、技能操作考核采用模拟现场操作方式。(错)

22、保安员理论知识考试实行百分制,成绩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对)

23、保安员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等级制。(错)

24、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3,且不少于2名考评员。(错)

25、体能测试考核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5名考评人员。(对)

26、保安员职业等级鉴定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对)

27、保安员职业等级鉴定技能操作考核时间按实际操作项目需要确定。(对)

28、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开展的保安服务活动。(对)

29、押运服务时保安员按合同约定将人、财、物安全地守卫护送到目的地的服务业务。(错)

30、随身护卫服务时指保安员维护自然人人身安全服务业务。(错)

31、守护服务过程中要做好防火·、防盗、防骗、防爆炸等工作。(错)

32、押运途中保安员遇有人员要求搭乘押运车辆时,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方便。(错)

33、押运财务抵达目的地后,保安员要观察周围动态。办理交接手续时,禁止无关人员接近财物。(对)

34、保安员的政治素质条件之一是无违法犯罪记录。(对)

35、保安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对)

36、保安员具备高中以上学历,特殊岗位应具备相应的文化业务知识和技能。(错)

37、保安员在工作时间必须着保安制服。(对)

38、保安员因私外出时应着便服。(对)

39、着保安制服时,要根据需要按规定佩带保安标志。(错)

40、保安制服不准与便服混穿,但不同季节的保安制服可以混穿。(错)

41、保安员在驻勤单位工作时,着装时可以不戴帽子。(错)

42、保安员着装参加重要活动时,一般应佩带统一颁发的勋章、奖章和证章。(错)

43、男性保安员不准留长发、大鬓角和胡须,女性保安员发辫不得过肩。(对)

44、保安员不得纹身,不得染发、染指甲,不得化浓妆、戴首饰。(对)

45、保安员对日常接触的上级领导应行举手礼。(错)

46、保安员在参与外事活动与外宾接触时,一般行举手礼。(错)

47、保安员着装在大会上发言开始和结束时,一般行举手礼。(错)

48、保安员在与少数民族、宗教人士、外籍人士交谈时,不准使用对方禁忌的语言。(对)

49、保安员在执勤时应将普通话或当地通用语言。(对)

50、因不合格保安服务造成客户损失的,应协商后予以赔偿。(错)

2011年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试题库(简述题)

四、简述题(每题25分)

1、简述保安员职业守则的基本内容。答:(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2)爱岗敬业,熟悉业务;(3)掌握技能,强健体能;(4)文明值勤,热情服务;(5)见义勇为,奉献社会;(6)恪尽职守,保障安全;

2、简述保安员的工作纪律,如何遵守?

答:(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

(2)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按照合同规定保护客户的人身、财产、信息安全。(3)文明值勤,礼貌待人,以理服人。(4)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5)遵守客户单位的规章制度,严守客户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3、简述保安服务操作的基本要求。

答:(1)保安服务操作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进行,并遵守组管行政机关的有关管理规定。属于保安服务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按本标准实施,不属于保安服务职责范围的事项,依法交有关部门处理。

(2)保安服务公司应依照约定合同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维护客户单位的安全和秩序,防止或减少客户受到不法侵害或灾害事故的发生,有效避免因服务提供方或保安员责任造成客户损失,以满足客户的安全需求。(3)保安服务公司应向客户单位提供服务的真实信息,包括公司的类别、资质、保安员的等级和素质状况、提供服务的种类和效果以及所收取的费用等。对客户提出或询问的有关问题,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给予明确的答复。

(4)保安服务公司根据客户需要,可以提供保安服务种类中的一种数种服务,如客户有特殊需求,在不违背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视情况另行约定。

(5)保安服务公司根据客户要求或保安服务的需要,可分别或联合采用人防、技防、物防和犬防等手段,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4、简述保安员职责。

答:(1)执行门卫、守护、巡逻、押运、随身护卫、人群控制、技术防范、安全咨询等保安服务任务。

(2)利用科技手段和设备执行保安服务任务

(3)对发生在执勤区域内的不法侵害和治安灾害事故,及时报告客户单位和当地公安机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扩大,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秩序。

(4)落实防火、防盗、防爆炸、防破坏和防治安灾害事故等防范措施,发现值勤区域内的安全隐患,立即报告客户单位,并协助予以处置。

(5)保安员对值勤区域内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应及时制止,对不法行为人应移交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处理。支持、配合公安机关和其他执法部门依法依法执行公务。

5、简述保安服务的含义。

答:保安服务是指为满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安全需求,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由依法设立的企业、组织提供的专业化安全防范服务及相关服务的行为。保安服务一般按照合同约定,采取门卫、守护、巡逻、押运、随身护卫、人群控制、技术防范、安全咨询等形式,保护客户人身、财产和信息等安全,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2011年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试题库(案例题)

五、案例运用题(每题30分)

1、某广播电视集团坐落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内有多家省级广播电视单位,重点要害部位多,人员进出频繁,成分复杂。假如你受公司委派为该单位提供门卫服务,你认为门卫勤务应怎样实施。

答:(1)验证

1)逐个查证。在一般情况下,当来人距门卫2m-3m时,保安员应请其止步并出示证件,接过证件后先看证件的封面、再翻看主页的身份情况。要着重查验照片与持证人的相貌是否相符,印签单位与签发证件单位是否相符,是否过期。夜间验证时,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身安全。经查证未发现问题的,归还证件并礼貌地示意放行。对拒不交验证件、证明的人员,不准其入内。发生纠纷时,及时向客户单位报告,请有关人员前来处理。

2)重点查验。在人员、车辆出入比较集中时,保安员应站在大门一侧查验证件,并仔细观察,注意发现异常。对无证件的人员、车辆,待高峰过后经检查再决定是否放行。

3)对于上级事先通知的免检对象,应根据车号和特殊的免检标志,免检放行。(2)检查

1)对携物进出的人员,重点检查是否带有违禁物品。对进入车辆要检查是否装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是否载有无关人员,对无关人员应劝其下车在外等候。对携物外出人员和车辆,仔细检查携物证件或出库单据,重点查验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与证件是否相符。监察室要让被检查人动手打开车门、后备箱和包装物,视情况逐件清点或重点抽查。要与对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注意观察其神态表情,防止其弃物逃跑、突然驾车逃跑或持物行凶,同时要注意自身安全。

2)发现又携带可疑物品的人员,应先礼貌地要求其说出物品的名称、数量、来源及用途,请其自行拿出物品按单检查核对,并出示有关证件或由有关部门开具的证明,对无手续和拒绝检查的应移交客户单位有关部门处理。保安员不能对可疑人员进行搜身,应报告客户单位或交公安机关处理。

(3)观察

在验证检查过程中,要从进出人员的身份、陈述、行为、表情、携物、痕迹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有疑点者应重点查验。

(4)紧急情况的处置 当发生干扰、破坏客户单位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秩序的特殊情况时,保安员应按照应急工作预案,迅速将有关情况报告客户单位或当地公安机关。协助做好疏导工作,维护正常秩序。

2、某厅机关地处交通要道,内部贵重设备多,秘密性强。假如你为该单位提供守护服务,你认为守护勤务如何实施?遇到紧急情况应怎样处置?

答:守护勤务的实施:

(1)固定岗位。严格检查进出守护区域的人员及车辆,维护秩序,保卫目标的安全。(2)移动岗位。反复巡查,消除守护区域内的安全隐患,保卫目标安全。

(3)瞭望岗位。观察守护区域内即周围的情况,发现可疑人员和可疑情况立即向客户单位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目标安全。

紧急情况的处置:

(1)遇有无关人员违反规定欲进入守护区域时,应进行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应坚决制止并迅速报告客户单位或有关部门处理。

(2)遇有无证车辆,欲进入守护区域时,应示意停车,对不听指挥强行闯入的,应立即报告客户单位或有关部门,并记下车型、牌号、颜色等特征。

(3)发现不法侵害行为,应立即采取措施坚决制止,并将不法行为人送交客户单位或公安机关。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4)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应立即报警,并及时通知客户单位。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协助抢救受伤人员,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3、大学位于城郊省属搞教圆区,占地1000余亩,毗邻农村,周报治安环境复杂。校内有图书馆、实验大楼、技防、机械库、体育馆、学生宿舍、行政办公大楼等建筑设施,现有1万多师生员工。假如你为该单位提供巡逻服务,应怎样实施?

答:(1)徒步巡逻是保安员实施巡逻勤务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单行巡逻、往返巡逻、交叉巡逻和循环巡逻。要根据时间、气候、地形等具体情况实施。

(2)徒步巡逻应两人以上进行;巡逻人员之间应保持能目视联系和相互支援的距离;夜间巡逻可用约定的方法做联系信号。(3)保安员在巡逻中发现可疑情况应认真观察,严密监视。视情况采取守候、跟随等方法,将其控制在视线之内。必要时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并及时送交客户单位或有关部门处理。

(4)保安员在巡逻时,不得影响客户单位员工或居民的生活、工作。(5)在夜间巡逻时,要提高警惕,保护自身安全。

4、假若你承担某单位的押运服务,应怎样实施?

答:(1)承接押运任务后需要了解:发货部门名称、物资种类、性质、价值、数量、代号、运输工具,到达目的地的运行路线,出发及到达时间;收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代号;对押运的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2)办理押运手续,领取途中所需物品

(3)与发货部门人员共同清点财物的数量,检查财物包装密封标记等是否完好,如发现问题,应向客户单位提示并做好记录。装物时保安员要在场点验,一方发生漏装或出现差错。

(4)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和通讯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

(5)在押运途中保安员应注意观察道路两侧的情况,通过桥梁、隧道、交叉路口、转弯地段以及车速减慢时,要注意观察,遇到危险情况,确认险情排除后通过。

(6)押运途中需暂时停留,应根据停靠的位置、周围情况、采取相应的警戒措施加强防范。途中遇财物中专、改换交通工具的,必须办妥交接、转换手续,并在现场实施监督。

(7)多辆汽车押运时,要保持行车间距,防止外部车辆加入押运队伍。要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安排行车、停车时间。遇有人员要求搭乘押运车辆时,应坚决拒绝。

(8)对押运财务实行监控。保安员在装载时和装载后,不得离开所押运的财务;必须离开时,应在保证押运财务安全地前提下轮换进行。

(9)运输途中,应随时对押运财务进行巡视、检查,观察财务堆放有无移动;包装、密封标记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应立即查清原因,做好检查记录。

5、应客户的要求,公司委派你为客户提供随身护卫服务,你认为随身护卫的内容有哪些?如何实施?

答:随身护卫服务内容:(1)保安员通过随身护卫,保护特定对象人身、财产安全

(2)通过随卫,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使不法分子无法靠近特定人员及其工作生活区域。(3)通过随卫,敏锐观察和掌握周边情况,加强预测和防卫。(4)通过随卫,掌握护卫对象的活动情况,沟通联系,落实安全措施。(5)通过随卫,协助做好与安全有关的生活服务和医疗保健工作。随身护卫任务的实施:

(1)了解护卫对象的活动情况、活动意图,与有关方面加强联系。确定使用的通讯、交通工具、行驶路线。准确掌握被护卫人员的动态活动时间。

(2)护卫对象有公共场所活动安排时,保安员要事先了解活动情况,确定行车路线、停车位置。控制接触护卫对象的人员范围,掌握好活动时间,及时提醒转换地点。

(3)要与活动组织者及现场警卫、工作人员互相配合,不得妨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4)紧急情况的处置

遇有正在实施的针对护卫对象的突然袭击、滋扰等不法侵害时,应迅即采取保护措施,制服不法分子,将护卫对象转移到安全地带,防止事态扩大。

2011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60题,每题1分,共60分)

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 分。1.保安从业人员在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B)力量。

A: 技术防范 B: 安全防范 C: 人力防范 D: 公共防范

2.目前我国保安服务已经从单一的人力保安,发展为守护、(A)、押运、安全技术防范等四大主 要业务。

A: 巡逻 B: 咨询 C: 犬防 D: 开锁

3.我国保安服务具有特许性、有偿性、(D)、契约性、风险性的特点。A: 安全性 B: 辅助性 C: 自律性 D: 防范性 4.关于保安员服务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提供人身、财产、信息等安全防范服务 B: 提供人身、财产、信息等治安防范服务 C: 提供人身、财产、社会治安秩序等安全防范服务 D: 提供人身保护、财产保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服务 5.下列不属于取得《保安员证》的条件是(D)。A: 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考试合格 B: 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查通过 C: 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留存指纹信息

D: 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留存家庭其他成员指纹信息 6.关于保安员履行查验与登记的职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 保安员可以查验出入人员证件

B: 保安员可以对出入服务区域的车辆进行登记 C: 保安员不能查验本单位人员的证件

D: 必要时,保安员可以登记单位内部车辆的出入情况

7.保安员在客户单位及服务区域工作时,其职责任务之一是(C)。A: 及时发现并抓捕犯罪嫌疑人 B: 及时发现、处罚犯罪嫌疑人 C: 及时发现、制止违法犯罪 D: 及时发现、讯问犯罪嫌疑人

8.保安员李某,想获得保安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那么,他必须通过(A)。A: 高级保安员职业能力考试与技能鉴定 B: 中级保安员职业能力考试与技能鉴定 C: 保安师职业能力考试与技能鉴定 D: 高级保安师职业能力考试与技能鉴定

9.保安员的权利与职责任务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下列不属于保安员权利的是(D)。

A: 享受劳动保护 B: 享受社会保险 C: 签订劳动合同 D: 开展执法检查 10.对于自招保安员单位的保安员来说,最基本的义务是(A)。A: 遵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B: 开展安全检查和报警监控活动 C: 听从本单位领导的指挥 D: 遵守客户单位的规章制度

11.某度假村的保安员小王在工作中,(B)的行为是被允许且合法的。A: 扣押他人财物 B: 登记出入物品 C: 搜查他人身体

D: 按照客户单位的规定参与追索债务 12.(B)是保安员的禁止性行为。A: 查验出入人员的证件 B: 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C: 在服务区内巡逻

D: 根据任务需要设立临时隔离区

13.文明服务要求保安员在保安服务活动中必须(C)。A: 团结互助、语言规范、举止得体、礼貌待人 B: 仪表端庄、爱岗敬业、举止得体、勤俭节约 C: 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礼貌待人 D: 态度谦卑、语言规范、举止得体、诚实守信

14.王某刚当上保安员,他知道爱岗敬业是做好保安工作的重要前提。爱岗敬业就是要求王某(C)。A: 不要轻易转行 B: 不要计较待遇 C: 承担职业责任 D: 勤俭节约

15.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不包括(B)。

A: 语言 B: 热情坦诚 C: 行为表情 D: 服饰器物

16.在保安守护中,对服务单位特定目标进行看护和守卫的正确方式是守护和(B)。A: 监控 B: 门卫 C: 巡逻 D: 技术防范

17.保安员在出入口值勤遇有外来人员携带可疑危险物品时,正确的做法是(B)。A: 严格检查携带的可疑物品 B: 向客户单位报告,按要求处理 C: 代为保管可疑物品,允许人员进入 D: 扣押可疑物品,严禁人员进入

18.保安员在出入口实施验证、登记、疏导等保安服务活动所针对的对象是出入的(C)。A: 人员和车辆 B: 人员和物资 C: 人员、车辆和物资 D: 车辆和物资

19.目标部位是客户单位防护的重点,在查验出入证件时应严格把关,遇伪造证件时正确的做法 是(C)。A: 将证件撕毁,以免再欺骗他人

B: 将证件交还本人,禁止通行

C: 将证件留存,向客户单位报告等待有关人员处置 D: 询问证件的来源

20.保安公司根据服务单位的要求,在目标部位守护中一般设置(D)岗位。A: 三个 B: 两个以上 C: 一个 D: 一个或多个 21.武装守护目标具有的特点是(A)。

A: 任务繁重 B: 任务简单 C: 便于控制 D: 便于部署 22.在巡逻勤务中,以下不属于异常情况的是(B)。A: 在午夜巡逻时发现一人影闪过 B: 在某街区巡逻时发现一男子在街边抽烟 C: 在某广场巡逻时发现大量不明人群聚集 D: 在市场巡逻时发现一小女孩独自哭泣 23.区域巡逻的对象不固定的是(D)。A: 区域 B: 地段 C: 目标 D: 人员

24.两名保安员在公园巡逻时发现一电线杆突然倾倒,首先选择的处理方式是(C)。A: 立即报警,等候警察处理 B: 呼唤众人将电线杆扶起

C: 报告服务单位,同时疏散周边人群 D: 立刻设置隔离区

25.在某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两名青年在现场起哄,引起周围观众不满,这时现场保安员首先 要采取的措施是(B)。

A: 强行将滋事人员带离现场 B: 报告现场指挥部 C: 疏散周边观众 D: 疏散现场群众

26.下列不属于室外人员密集场所的是(D)。A: 正在举办校级运动会的中学运动场 B: 正在举办庆典活动的公园 C: 营业时间内的商业区步行街 D: 机场停机坪

27.人员密集场所巡逻区域警戒的首要目的是(A)。A: 保障重点区域和重点目标的安全 B: 保障场所周边的治安秩序 C: 保障区域周边人员的安全 D: 保障区域内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28.保安押运公司为某银行护送款项,途中突然发生火灾,造成运钞车无法行进,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D)。

A: 拨打110报警 B: 拨打119报警 C: 拨打122报警 D: 请警车帮助押款 29.制订武装押运方案时应确定的交通工具是(B)。A: 厢式货车 B: 专用运钞车 C: 封闭货车 D: 物流专用车 30.下列设备属于楼宇对讲系统的设备是(B)。

A: 可视电话 B: 直按式对讲分机 C: 无线电话 D: 有线电话

31.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和对策(A)的过程,就是风险控制。A: 降低风险 B: 转移风险 C: 消灭风险 D: 滞留风险 32.保安员在从事随身护卫工作时,主要采取(D)措施。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守候伏击 D: 警戒保护 33.保安员在物业小区内维护秩序不能采用(D)的手段。

A: 巡视查看 B: 制止不良行为 C: 疏导人群有序流动 D: 查处违法行为 34.由木材、棉、毛、麻、纸张引起的火灾属于(A)。A: A类火灾 B: B类火灾 C: C类火灾 D: D类火灾 36.火灾报警专用电话号码是(C)。A: 120 B: 110 C: 119 D: 114 37.室外消火栓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C)。A: 低压消火栓和高压消火栓 B: 手提式消火栓和背负式消火栓 C: 地上消火栓和地下消火栓 D: 手提式消火栓和推车式消火栓

3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是及时探测火灾,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启动(A)引导人员疏散。

A: 自动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灯、火灾应急广播 B: 消防电梯

,C: 自动灭火装置 D: 紧急疏散预案

39.在火灾发生时,错误的自救方法是(C)。A: 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

B: 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 楼上快速冲下

C: 建筑物六层发生火灾时,如楼梯已经烧断,被困人员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逃 生

D: 多层建筑火灾,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作为逃生工 具

40.以下情形不属于异常情况的是(D)。A: 小区二楼一户人家的窗户玻璃破裂 B: 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

C: 一把扔在小区停车场内的带血匕首 D: 一个丢在小区路中间的矿泉水瓶

第五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目(二十)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目(二十)

1、市里开通12345市长热线,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有人反映这个做法很好,也有人认为热线没有发挥作用,形象工程,经常打不进去,你怎么看?

【题型】综合分析能力

【考察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能否正确的看待在政府的一些做法,并针对于 群众的质疑能够进行分析,更好的落实下去。【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

是群众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咨询政策、困难救助的便捷通道,党政了解社情民意、处理突发事件、集中民智和决策服务的重要平台,建设服务型、开放性政府的一种创新形式。

2、现状分析:

(1)意义:有效化解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2)问题:目前有限热线电话与日益增长的市民诉求矛盾还很突出,与群众对热线处理的时效性要求还有相当距离。

3、解决问题:

1、加快热线网络建设,拓宽渠道,提供信息化服务。

2、进行回访,纳入考核,提高群众满意度。

3、完善制度,长效机制,进行培训,提高效率。

4、加强监督,更好落实。

2、习总书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题型】综合分析之哲理题

【考察能力】考察我们对于国家领导人话语的理解 【答题要点】

1、就题论题:

反映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执政使命的深刻认知,彰显了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2、就题论理:赵括(古代);共产党(近代);会议(近代)

3、就题论己:个人、各地政府、国家(中国梦)

3、教育局在六一节钱开展关爱山区留守儿童活动,你作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你怎么组织。【题型】组织管理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针对于山区留守儿童能够想出个性化的活动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体现出教育局对于山区留守儿童的关心,能够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

2、活动方式:能够结合自己是教育局工作人员的身份,组织一些活动,如捐赠图书;辅导帮扶活动;爱心结对子等。

3、注意事项:招聘志愿者,媒体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与父母取得联系电话视频等。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4、你和同事到单位后,这个同事跟其他人关系融洽,对你很冷漠,你怎么办? 【题型】人际关系题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人际交往能力 【答题要点】

1、阳光原则:同事冷漠是同事的性格问题,不善于主动交流

2、自我反省,他与其他同事关系融洽,对于冷漠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没有主动与他进行沟通,增进感情;也可能是我表现出一幅不好相处的样子,他产生了误解。

3、主动找到他进行沟通,互帮互助,多举办集体活动,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入口:http://sd.offcn.com/html/2014/01/53482.html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及面试通知汇总:http://sd.offcn.com/html/2013/12/51674.html

下载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驾驶员考试模拟题目(2月上传--最新)

    2012驾考模拟试题 1、图中标志的含义是( A、禁止拖车 B、禁止非机动车驶入 C、禁止某两种车驶入 D、禁止所有机动车驶入正确答案:C 233 2、驾驶车辆驶出环岛前,应开启(A、左......

    审计模拟实验报告

    审 计 模 拟 实 验 报 告 13级审计(2)班 审计实验小组:第四小组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一日 目 录  实验背景  实验任务  实验要求  实验目的  实验案例  实验过程  实验总......

    国家审计(精选5篇)

    浙江财经大学论文 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损害影响及强化对策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下,国家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受到很大关注,改革审计体制增强独立性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刘......

    国家审计观后感

    《国家审计》连续剧观后感 临漳县香菜营中学 司智慧近期,一部反腐力作26集电视连续剧《国家审计》在河北电视台热播,塑造了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为核......

    国家审计参考文献

    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 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俞可平.国家治理评估: 中国与世界[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1. ......

    国家审计观后感

    《国家审计》观后感 《国家审计》这部电视剧正值国家反腐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推出,意义重大。该片以一家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为主线,突出反映了在审计过程中,审......

    200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审计》模拟试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200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审计》模拟试题 作者:无 来源:《财会通讯》2003年第08期......

    2012模拟面试题目

    杭州东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东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杭州天诚药业有限公司生物技术开发分公司,创建于2009年,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注册申报及产品咨询。公司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