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原科技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本站推荐]
太原科技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责任追究按照学校“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实行问责,提高效能”的总体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学校所属的各学院、处级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及其管理、服务人员(包括聘用人员),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的,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
本条所称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推诿、放弃、不完全履行职责等行为;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不按照法定或规定的依据、程序、权限、时限履行职责等行为。
第四条 单位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该单位及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一)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文件、指示精神,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对学校做出的决定和工作部署,消极对待,执行不力,影响整体工作推进的;
(三)未按规定建立并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和执行重大决策的规则、程序、纠错改正机制的;
(五)违反议事规则,超越权限擅自决策,导致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六)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不认真履行职责,拖着不办、顶着不办或不敢抓、不敢管或敷衍塞责,以至于影响学校发展大局的;
(七)未按要求落实本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延误和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
(八)对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擅自出租、转借或对非法出租、转借、占用等长期失察或不闻不问不管的;
(九)内部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对本单位工作人员教育、管理不力,一年中发生三次以上责任事故或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
(十)对本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及时解决,致使矛盾激化,造成重大事件的;
(十一)本单位工作效率低下,秩序混乱,纪律涣散,服务质量差,师生反映强烈的;
(十二)对本单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应当提早发现而未发现的,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臵失当,导致事态扩大,造成恶劣影响的;
(十三)单位组织集体活动或外出活动,因组织管理不力,发生严重事故的;
(十四)对应由几个单位共同办理的事项,主办单位不主动牵头协调,协办单位不积极支持配合,致使工作延误的;
(十五)不认真执行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相关规定,对应当公开的事项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的;
(十六)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和学校财务制度,出现乱收费、设立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情况的;
(十七)未经学校批准,擅自以学校和单位名义招生、办班或者虽经学校批准,但在招生过程中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考生,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八)本单位发生重大或紧急事项,单位负责人不能协调解决又不及时向学校报告的;
(十九)本单位出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或重大事故,迟报、虚报或隐瞒不报的;
(二十)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形。
第五条 对科级及以上干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一)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行使职权,损害学校利益或师生合法 权益的;
(二)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工作责任心不强,遇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三)工作怕负责任、怕担风险、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影响整体工作推进的,或者实干精神差,工作无成效、无起色,干部群众意见较大的;
(四)因疏于管理,职责范围内发生重大事故或案件,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五)对重大或紧急事项,不按规定及时请示、上报并妥善处臵的;
(六)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拒不执行或擅自改变组织决定,或者独断专行,个人或少数人决定本单位重大问题,给学校、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七)对本级领导班子成员及本单位其他职工发生违法违纪行为长期失察,或者知情不采取措施解决,或者发现后不及时报告处理,或者干预阻挠问题报告处理的;
(八)在本级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经教育不改,严重影响班子团结的;
(九)利用职权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的;
(十)利用职权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案件查处,或者对办案人、检举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十一)因不作为或乱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其他重大事件的;
(十二)对财务、合同、工程质量验收等把关不严,存在重大纰漏,给学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十三)对出现或发生的责任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
(十四)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当事人宴请、礼品、礼金和其他有偿招待的;
(十五)在本单位报销各种应由个人支付费用的,或者借考察、学习、培训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的;
(十六)存在本办法第五条所列行为之一或对其行为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十七)其他造成各种损失或不良影响的情形。
第六条 对一般管理、服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一)对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和学校有关制度规定执行不力,贻误工作,损害学校利益或师生合法权益的;
(二)对属于本人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事宜不作负责的解答、不受理的;对不属于本人岗位职责范围的事项不说明、不履行导办服务的;
(三)对受理事项不按规定办理或不及时分送、转送,造成延误办理的;
(四)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在规定时限内没有正当理由不完成工作任务的;
(五)对服务对象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以及有其他不文明行为的;
(六)擅离岗位、擅离职守或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娱乐游戏的;
(七)对职责范围内管理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臵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导致错误结果的,或者漠不关心、处臵不当,激化矛盾的;
(八)对把握不准或重要、紧急事项,应当及时请示报告而不及时请示报告,导致工作失误、延误的;
(九)未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文件管理规定,致使文件、档案、资料泄密、损毁或丢失的;
(十)违反公文、公章等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
(十一)对群众的投诉、检举、控告、申诉无故不予受理或故意拖延、处理不力的;
(十二)擅自泄露、扩散有关举报材料的内容,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人的情况和举报材料内容的;
(十三)未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程和学校制度规定,发生事故,造成公共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
(十四)因工作失职、失误,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十五)在工作中利用职务及工作之便收受钱物、徇私舞弊,违反有关规定程序的;
(十六)违反财务、票据管理规定,开具虚假发票或在票据上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钱、物的;(十七)泄漏学校机密,或与校外单位、人员串通,损害学校利益的;(十八)擅自使用学校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
(十九)利用职务影响授意、指使、强令学生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的;(二十)违反学术道德,出现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或对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造假、抄袭等现象未及时发现,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十一)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十二)在评比、考核、晋职晋级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利益的;(二十三)其他违反有关制度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第七条 责任追究的方式:
(一)对科级及以上干部责任追究的方式分为:诫勉谈话、书面检讨、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
(二)对一般管理、服务人员责任追究的方式分为:口头告诫、书面检讨、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
(三)对单位责任追究的方式分为:责令限期整改、书面检讨、通报批评。上述同一款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被追究责任的行为构成违反党纪政纪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八条 根据被追究责任行为或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责任追究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科级及以上干部采用诫勉谈话、书面检讨的方式追究责任;对一般管理和服务人员采用口头告诫、书面检讨的方式追究责任;对单位采用责令限期整改的方式追究责任。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对科级及以上干部采用通报批评、停职检查的方式追究责任;对一般管理和服务人员采用书面检讨、通报批评的方式追究责任;对单位采用责令作出书面检讨的方式追究责任。
(三)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科级及以上干部采用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的方式追究责任;对一般管理和服务人员采用调整工作岗位、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的方式追究责任;对单位采 用通报批评的方式追究责任。
第九条 凡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或者单位,一律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可酌情扣除责任人1—6个月的校内岗位津贴。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
(一)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责任追究的;
(二)干扰、阻挠、不配合对其责任追究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投诉人、检举人、调查人的;
(四)其他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的情形。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理:
(一)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主动、及时承认错误并纠正过错或有效阻止不良后果发生的;
(三)由于过失造成的过错,危害不大的;
(四)其他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理的情形。
第十二条 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出现的问题,无论在任或者离任,均按在任期间出现问题的性质和责任大小进行追究。
第十三条 领导责任包括直接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直接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发生的问题或造成的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
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发生的问题或造成的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第十四条 凡属集体研究决定的问题需追究责任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主要责任,班子其他成员按个人在决定中所起的作用追究责任。对于教学单位,根据被追究问题的工作性质,一般按照班子成员的分工界定由书记或院长一把手负主要责任。
第十五条 学校纪委、监察室为责任追究的受理部门,负责受理个人或单位的投诉、举报、申诉、控告。学校其他单位如收到他人的投诉、举报、申诉、控告,应转交至校纪委、监察室。第十六条 责任追究的程序:
(一)处级干部和单位发生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或情形,由校纪委(监察室)负责调查核实情况,提交党委会研究决定。
(二)科级干部发生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由当事人所在单位负责调查核实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报校纪委(监察室)。校纪委(监察室)在做进一步核实后,提交校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三)一般管理、服务人员出现本办法第五条所列行为的,由当事人所在单位负责调查核实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报监察室。监察室在做进一步核实后,会同人事处提出处理意见,提交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四)调查人员要认真听取被追究对象的陈述和申辩。一般情况下,处理意见形成的书面材料上应有被追究对象签署的意见。
(五)被追究对象对学校处理意见有异议或不服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出申诉。具体受理部门设在监察室。
第十七条 对被追究对象过错行为的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参与责任追究调查、处理的工作人员与被追究对象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一般管理、服务人员的口头告诫,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落实。科级干部诫勉谈话,由党委组织部和被谈话人所在单位同级党组织实施;处级干部诫勉谈话,由学校主管组织工作的书记或纪委书记实施。
第十九条 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关于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的规定》执行。对专职教学、科研人员有关方面的责任追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校纪委(监察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2010河北农业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
河北农业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
(2009年12月31日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条 为了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参照《河北省行政机关首问首办负责制度(试行)》、《河北省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有关法规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责任追究按照学校“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实行问责,提高效能”的总体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学校所属的各中层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及其管理、服务人员(包括聘用人员),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的,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
本条所称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推诿、放弃、不完全履行职责等行为;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不按照法定或规定的依据、程序、权限、时限履行职责等行为。
第四条 对科级及以上干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一)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行使职权,损害学校利益或师生合法权益的;
(二)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工作责任心不强,遇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三)工作怕负责任、怕担风险、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影响整体工作推进的,或者实干精神差,工作无成效、无起色,干部群众意见较大的;
(四)因疏于管理,职责范围内发生重大事故或案件,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五)对重大或紧急事项,不按规定及时请示、上报并妥善处臵的;
(六)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拒不执行或擅自改变组织决定,或者独断专行,个人或少数人决定本单位重大问题,给学校、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七)对本级领导班子成员及本单位其他职工发生违法违纪行为长期失察,或者知情不采取措施解决,或者发现后不及时报告处理,或者干预阻挠问题报告处理的;
(八)在本级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经教育不改,严重影响班子团结的;
(九)利用职权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的;
(十)利用职权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案件查处,或者对办案人、检举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十一)因不作为或乱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其他重大事件的;
(十二)对财务、合同、工程质量验收等把关不严,存在重大纰漏,给学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十三)对出现或发生的责任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
(十四)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当事人宴请、礼品、礼金和其他有偿招待的;
(十五)在本单位报销各种应由个人支付费用的,或者借考察、学习、培训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的;
(十六)存在本办法第五条所列行为之一或对其行为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
(十七)其他造成各种损失或不良影响的情形。
第五条 对一般管理、服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一)对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和学校有关制度规定执行不力,贻误工作,损害学校利益或师生合法权益的;
(二)对属于本人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事宜不作负责的解答、不受理的;对不属于本人岗位职责范围的事项不说明、不履行导办服务的;
(三)对受理事项不按规定办理或不及时分送、转送,造成延误办理的;
(四)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在规定时限内没有正当理由不完成工作任务的;
(五)对服务对象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以及有其他不文明行为的;
(六)擅离岗位、擅离职守或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娱乐游戏的;
(七)对职责范围内管理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臵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导致错误结果的,或者漠不关心、处臵不当,激化矛盾的;
(八)对把握不准或重要、紧急事项,应当及时请示报告而不及时请示报告,导致工作失误、延误的;
(九)未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文件管理规定,致使文件、档案、资料泄密、损毁或丢失的;
(十)违反公文、公章等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
(十一)对群众的投诉、检举、控告、申诉无故不予受理或故意拖延、处理不力的;
(十二)擅自泄露、扩散有关举报材料的内容,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人的情况和举报材料内容的;
(十三)未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作规程和学校制度规定,发生事故,造成公共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
(十四)因工作失职、失误,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十五)在工作中利用职务及工作之便收受钱物、徇私舞弊,违反有关规定程序的;
(十六)违反财务、票据管理规定,开具虚假发票或在票据上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钱、物的;
(十七)泄漏学校机密,或与校外单位、人员串通,损害学校利益的;
(十八)擅自使用学校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
(十九)利用职务影响授意、指使、强令学生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的;
(二十)违反学术道德,出现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或对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造假、抄袭等现象未及时发现,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
4(二十一)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十二)在评比、考核、晋职晋级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利益的;
(二十三)其他违反有关制度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第六条 单位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该单位及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一)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文件、指示精神,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对学校做出的决定和工作部署,消极对待,执行不力,影响整体工作推进的;
(三)未按规定建立并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和执行重大决策的规则、程序、纠错改正机制的;
(五)违反议事规则,超越权限擅自决策,导致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六)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不认真履行职责,拖着不办、顶着不办或不敢抓、不敢管或敷衍塞责,以至于影响学校发展大局的;
(七)未按要求落实本单位工作任务,延误和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
(八)对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擅自出租、转借或对非法出租、转借、占用等长期失察或不闻不问不管的;
(九)内部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对本单位工作人员教育、管 5 理不力,一年中发生三次以上责任事故或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
(十)对本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及时解决,致使矛盾激化,造成重大事件的;
(十一)本单位工作效率低下,秩序混乱,纪律涣散,服务质量差,师生反映强烈的;
(十二)对本单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应当提早发现而未发现的,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臵失当,导致事态扩大,造成恶劣影响的;
(十三)单位组织集体活动或外出活动,因组织管理不力,发生严重事故的;
(十四)对应由几个单位共同办理的事项,主办单位不主动牵头协调,协办单位不积极支持配合,致使工作延误的;
(十五)不认真执行校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相关规定,对应当公开的事项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的;
(十六)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和学校财务制度,出现乱收费、设立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情况的;
(十七)未经学校批准,擅自以学校和单位名义招生、办班或者虽经学校批准,但在招生过程中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考生,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八)本单位发生重大或紧急事项,单位负责人不能协调解决又不及时向学校报告的;
(十九)本单位出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或重大事故,迟报、虚报或隐瞒不报的;
(二十)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形。第七条 责任追究的方式:
(一)对科级及以上干部责任追究的方式分为: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
(二)对一般管理、服务人员责任追究的方式分为:口头告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书面告诫、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
(三)对单位责任追究的方式分为:责令限期整改、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上述同一款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被追究责任的行为构成违反党纪政纪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第八条 根据被追究责任行为或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责任追究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科级及以上干部采用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追究责任;对一般管理和服务人员采用口头告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追究责任;对单位采用责令限期整改的方式追究责任。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对科级及以上干部采用通报批评、停职检查的方式追究责任;对一般管理和服务人员采用书面告诫、通报批评的方式追究责任;对单位采用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追究责任。
(三)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科级及以上干部采用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的方式追究责任;对一般管理和服务人员采用调整工作岗位、辞退或解除聘用合同的方式追究责任;对单位采用通报批评的方式追究责任。
第九条 凡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或者单位,一律取消当年评优 评先资格,并可酌情扣除责任人1—6个月的校内岗位津贴。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
(一)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责任追究的;
(二)干扰、阻挠、不配合对其责任追究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投诉人、检举人、调查人的;
(四)其他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的情形。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理:
(一)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主动、及时承认错误并纠正过错或有效阻止不良后果发生的;
(三)由于过失造成的过错,危害不大的;
(四)其他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理的情形。
第十二条 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出现的问题,无论在任或者离任,均按在任期间出现问题的性质和责任大小进行追究。
第十三条 领导责任包括直接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发生的问题或造成的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
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发生的问题或造成的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第十四条 凡属集体研究决定的问题需追究责任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主要责任,班子其他成员按个人在决定中所起的作用追究责任。对于教学单位,根据被追究问题的工作性质,一般按照班子成员的分工界定由书记或行政一把手负主要责任。
第十五条 学校纪委、监察室为责任追究的受理部门,负责受理个人或单位的投诉、举报、申诉、控告。学校其他单位如收到他人的投诉、举报、申诉、控告,应转交至校纪委、监察室。
第十六条 责任追究的程序:
(一)处级干部和单位发生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或情形,由校纪委(监察室)负责调查核实情况,并会同党委组织部提出处理建议,提交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二)科级干部发生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由当事人所在单位负责调查核实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报校纪委(监察室)。校纪委(监察室)在做进一步核实后,会同党委组织部提出处理意见,提交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三)一般管理、服务人员出现本办法第五条所列行为的,由当事人所在单位负责调查核实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报监察室。监察室在做进一步核实后,会同人事处提出处理意见,提交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四)调查人员要认真听取被追究对象的陈述和申辩。一般情况下,处理意见形成的书面材料上应有被追究对象签署的意见。
(五)被追究对象对学校处理意见有异议或不服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出申诉。具体受理部门设在监察室。
第十七条 对被追究对象过错行为的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参与责任追究调查、处理的工作人员与被追究对象有利害关系 9 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一般管理、服务人员的口头告诫,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落实。科级干部诫勉谈话,由党委组织部和被谈话人所在单位同级党组织实施;处级干部诫勉谈话,由学校主管组织工作的书记或纪委书记实施。
第十九条 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按照《河北农业大学关于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的规定》执行。
对专职教学、科研人员有关方面的责任追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按照《河北农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校纪委、监察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班级:电气092201H
姓名:李金石学号200922050109
第一作者联系电话151351767
31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李金石学号:200922050109
摘要: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大学毕业生的压力前所未有。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去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就暑假期间,对唐山市区以及周边县区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更深入的了解未来自己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压力,职业生涯
正文: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中国每年约有6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参加求职,但是面对中国七亿多的从业人员,这显得有些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大学毕业生还会出现非常不乐观的就业形势?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会一职难求而企业又是难招一人?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去向又是如何?在暑假期间我就这些问题对唐山市区以及周边县区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我采取的调查方法主要是与人交谈和网络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就业竞争激烈
在我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尽管有些人当前学的专业和未来工作可能不对口的情况下,他们大多数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面对就业竞争不断的加剧事实,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大多数人认为在2000元左右。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对大学生的影响。
我们的人力资源稀缺,尤其是大学生。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
网上资料调查显示,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而失业的工人;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包括大学毕业生)。前两种人或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社会
阅历,或可以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这对于涉世未深、能力浮于理论之上、社会经验和办事能力均显不足的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相当大的一种压力。首先,由于中国不成熟的企业结构,导致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不足,出现了供远大于求的情况。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存在用人误区,不切实际的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了大学生的真正的能力。同时,大学生需求方面也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间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中小型企业是大学生的主要去向,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一就是每千人中小企业数太少。除了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吃皇粮”,官本位等守旧观念外,民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政府收费项目多,致使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存活,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过少的最主要体制原因。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尤显激烈。
二 就业结构不合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就业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偏低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过低。这种不合理的就业结构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远远超过了其自身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制度性的障碍,使我国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流动很不充分的状态,造成了劳动力大量积压。
第二产业的就业数量基本没有增加。我国第二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长期偏低,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近十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采用,第二产业出现了对过剩人力的排斥,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
第三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受到制约。统计数据表明,在第一、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吸纳就业能力弱化的同时,我国第三产业业在促进就业方面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尚不能抵消前者对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影响。
三 职介市场
职介市场发展不完善,其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就业岗位与大学生劳动者互相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岗位匹配成功率降低。2007年上半年全国劳动力市场平均月最大岗位匹配率仅为0.6%,平均月最大求职成功率为0.74,这就意味着30000的岗位因找不到合适人选匹配,有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由此可以看出,职介市场存在着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上,政府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虽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就业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就业需求。同时,黑中介的存在和部分职介的违规执业,不仅使大学生求职者和用工企业蒙受了精神、物质损失,更降低了职业介绍服务行业的社会信誉度。
目前有些非公职介还在从报纸、杂志、网络和信息公司获取岗位信息,导致这些机构普遍规模小、发展不平衡。
四 知识结构的缺陷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有一半的大学生对当前教育模式缺乏信心,说明我们学校教育模式还有待改善。教育模式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课堂知识与实际不能建立联系。当前教育还是以书本为主,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高。许多同学反映不能学以致用,不知道当前学习的知识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走入工作岗位后会发现大学学的很多知识没有用上,需要用的知识课堂上没有学习过。而且我国的现在的生产模式不能给毕业生提供适合的工作环境。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
第二,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素质教育的模式本没有什么错误,但是素质教育的实施上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经常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问题。学生在课余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收获,时间与获取知识的比例不协调。而且略显不足的教师质量使得学生在课外不能得到老师的指导,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如果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解决的话,那么学生将是费时费力却收获甚微,而且老师的丰富经验不能传承。现今出现了教育产业化,歪曲的产业化教育使得教育质量大打折扣。教育可以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许多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社会培训机构,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比如新东方,北大青鸟教育。
第三,对教育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关系认识存在问题。对社会接班人的教育是全社会事情,是一件大事。要想社会能够不断的良性发展,对于教育是不能马虎的的。说教育是百年大计一点都不为过。对于教育的投资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对社会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五 大学生素质的问题
在谈话调查和网络调查中发现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也普遍存在一些的问题:
(1)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这本是一个好现象,是更多的学生有了接收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很多学校的扩招是盲目的,在不具备扩招的软硬件条件下仍然大量招收学生。但是在学生的管理上又不能完全到位。这使得从残酷紧张的高中解放出来的学生得到空前的自由,外加上缺少应有的自控力,不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不认真,空度时日,最后混一个毕业文凭。这样毕业的学生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满足招工企业的要求。
(2)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有一些自身素质不高的学生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大学生已经成为假证书制造商的重要客户。在考试中的作弊现象越发严重,通过购买答案来考取证书的现象似乎变得公开化。还有某些大学生求职途径上做文章。他们的个人能力并不是很强,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而是“托关系”“找熟人”,实现就业。这种不正当途径的就业使得本身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在某些紧俏的岗位上处于相当的劣势。而且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毕业生在企业招聘者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虽然这是少数人的行为,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有大学生的就业。
(3)大学生自身定位存在偏颇。大学毕业生不同于其他就业人员,他们年轻,受过高等教育,有活力,有理想,所以对自己工作岗位的期望都是比较高的,都希望号待遇、高收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差甚大。所以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都倾向与经济发达地区,一线城市。这种就业过度集中于热点地区的现象,使这些本身就业压力就相当的大的地区,在受到如此多大学毕业生的冲击后,显得更加的不堪重负。而一些急需人才资源的地区却出现一人难求的现象。
结论
个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根本上解决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所以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现实情况下,提高和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中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方面可以关注以下几点:(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针对此次调查中发现的大部分大学生未对自己日后发展作出合理规划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前许多高校都提供了获取工作信息的途径,如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心理测试软件,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准确定位,选择适合的职业,并按照目标有规划地做好相关准备,避免到大四时才临时抱佛脚,没有充分的就业准备时间。
(2)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新思路。接受调查唐山市大学生中共有94%选择毕业后到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就业,相信全国其他地方的高校大学生也普遍存在同样的想法,可见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自我定位不准,盲目攀比,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因此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适度降低心理预期,从而切实转变“稳定、舒适、高薪和大城市”的观念,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农村、基层和西部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
(3)提高自身“硬件”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这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热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负责任的态度、商业诚信、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软能力”,秉承踏实的学习、工作理念,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使自己的“硬件”够硬,竞争力够强。高校方面也应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适时改变专业结构,改造旧专业,开辟新专业,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根据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的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和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高校还应强调通识,提高教学质量,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能力。
就长远而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继续并将长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在经济危机背景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其次,高校要继续深化改革,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和培养计划,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同时,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积极理性的就业观,把创业作为全新的就业理念。相信,金融危机打不垮中国的精英人才,在全国各界的努力下必将开辟新的就业局面。
第四篇:哈尔滨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哈尔滨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力度,根据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违反信访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党委、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要切实强化领导责任和有权处理信访问题责任部门的责任,预防和惩处信访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三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遵循依法、公正、公平、公开、及时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第四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形式。
(一)对个人的责任追究形式:政纪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党纪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其他处分,包括通报批评、责令作出深刻检查。
(二)对责任单位的责任追究形式: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诫勉谈话、重点管理、“降档”、“一票否决”。
第五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对象是指在履行信访工作职责时,疏于职守、工作不力或失职、渎职的责任单位和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与直接责任人。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信访工作职责
(一)《信访条例》和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信访工作职责。
(二)党和国家关于信访工作的政策中明确规定的信访工作任务或工作要求。
(三)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关于具体信访工作的部署或要求。
第七条 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及市直相关单位的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工作。区、县(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内的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工作。
第八条 信访部门应根据相关单位或个人信访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及时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报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第九条 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及目标考核等部门,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工作中,应依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按照自身职责、分工,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程序
(一)对相关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责令相关领导作出深刻检查的,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由信访部门执行,并报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二)对相关单位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的,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三)对相关单位实行重点管理的,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以同级党委、政府名义通报,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重点管理单位主要领导的提拔使用进行监督。
(四)对相关单位实行“降档”或者“一票否决”的,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由目标考核部门执行。
(五)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纪检监察机关应依职权办理。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的,需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并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依法依纪处理。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对相关领导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
(一)对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不认真接待、不主动处理或者推拖不办,矛盾上交的。
(二)对上级关于信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未按要求落实或者行动迟缓,经督促、催办后仍无重大进展,影响全市工作大局的。
(三)对上级机关和信访机构交办、督办的重要信访事项未按要求认真办理,未按规定程序办理,未按规定反馈办理结果,无正当理由办理超期,办理结果政策依据不足或存在重大错误的。
(四)不认真执行上级机关、信访机构、有关职能部门对重要信访问题的处理决定、意见,或者不按规定落实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给予处分等建议的。
(五)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办人情案,作风粗暴,弄虚作假,激化矛盾的。
(六)矛盾排查不到位,信息报送不及时,或者对排查出的重大不稳定信访矛盾不及时化解和落实稳控措施,导致在重要敏感时期发生越级进京、到省、到市集体上访或其他恶性信访事件的。
(七)未按要求进京、到省、到市跟踪做信访人员的接待、稳定、劝返工作,造成恶劣后果的。
(八)在处理群体访和突发信访事件中,不听从统一指挥,不积极主动工作,影响工作效果的。
(九)在处理群众到省、市非正常上访时,未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的。
(十)在履行信访工作职责中,有其他疏于职守、工作不力或失职、渎职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一)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在重要敏感时期,因稳控工作不力,发生进京到省到市滞留缠访、闹访的。
(二)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发生越级访、滞留缠访、闹访或群体性事件,群众被劝返后,因工作不力,不能按时办理、答复上访群众,或者稳定工作不到位,导致群众再次越级上访的。
(三)群众到省、市集体上访后,相关单位领导不按信访部门通知的时限赶赴现场进行接访、劝访,造成后果的。
(四)年内单位被信访部门通报批评两次(含两次)以上的。
(五)在全省上访量排序中列前十位的区、县(市),被省有关部门通报后三个月内未能扭转局面的。
(六)对因决策失误、工作失误或者不重视信访工作引发进京、到省越级集体上访20人次以上(含20人次)、到市上访50人次以上(含50人次)的。
(七)在履行信访工作职责中,有其他疏于职守、工作不力或失职、渎职行为,造成严重影响的。
上述
(一)、(二)、(三)款,信访部门提出建议后,须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相关单位或工作人员存在违纪违规、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等问题,方可启动责任追究程序。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目标考核结果实行“降档”处理,即在当年评优晋级中降一档。
(一)发生10人以上(含10人)越级进京非正常访或者发生2次以上个人重复进京非正常访的,发生2次以上堵路、游行等突发事件的,发生3次50人以上(含50人)到省集体非正常重访的,发生5次以上到省非指定接待场所滞留缠访的(含个人访和集体访)。
(二)对中央和省、市交办、督办的信访案件未按规定时限和质量要求办结并反馈结果2次(含2次)以上的。
(三)对中央和省、市重大信访工作决策或部署落实不到位,受到中央和省、市书面批评的。
第十四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任单位,列为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管理时限为半年,期间对其党政一把手和主管领导不提拔、不重用。列为重点管理的单位必须确定一名领导专职负责信访工作。
(一)同一内单位主要领导被诫勉谈话2次(含2次)以上的。
(二)在重要敏感时期发生进京到省非正常上访,造成恶性信访事件,或酿成非法聚集,堵塞、阻断交通,围堵、冲击党政机关等重大事件,给我市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
第十五条 被省列为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的,实行“一票否决”,当年不得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
第十六条 对街道、乡镇、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单位实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
川底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我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增强 考核的实效性,根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 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 例》和县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 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责任考核范围 各党支部。
二、责任考核内容
(一)对支部班子实施主体责任的考核内容
1、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纪委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习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省市县有关要求精神是否到位;
2、落实专题研究本村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要求、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是否到位;
3、针对本村经济发展、事务管理、社会稳定,认真抓好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是否到位:
4、对村干部廉洁自律进行监督,教育广大党员群众自觉遵章守法,倡导文明新风是否到位;
5、做好新形势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基层组 织的工作方式,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 点难点问题,妥善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农 村示范到位;
6、其他需要实施责任考核的事项。
(二)对村支部班子成员实施主体责任的考核内容
1、落实“四个亲自”执行情况;其他班子成员按照职 责分工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
2、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和本村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情况;
3、认真解决群众来信来访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情况,对本村苗头性、倾向性不稳定因素处理情况;
4、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对涉及本村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和不廉洁行为进行告诫及时纠正情况;
5、模范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情况;
6、其他需要实施责任考核的事项。
三、责任考核方式
根据自查自评、查阅资料和民主测评,按照平时工作、半年检查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工作,由乡党委及各业务部门进行评价;半年检查,与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检查督查相结合,采取专项检查、廉政督查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支部班子和主要干部。
具体考核程序为:自查自评、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实地捡查、个别谈话、情况反馈、综合评定、结果运用。
四、责任考核结果运用和评定标准
(一)支部班子责任考核的评定标准 班子考核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4个等次。各等次评定的具体条件为:
优秀:
(1)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位臵,做到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2)能结合本村的实际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工作积极主动,有开创性。
(3)在该内无发生违纪违法现象。
(4)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民主测评,优秀率达到90%以上。
良好:
(1)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位臵,基本做到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2)能结合本村的实际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3)在该内无发生重大违纪违法现象。
(4)对党政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 民主测评,优秀率达到80%以上。
一般:
(1)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位臵,基 本做到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 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2)能结合本村的实际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3)在该内无发生重大违纪违法现象。
(4)对党政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 民主测评,优秀率达到60%以上。
差:
(1)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日常议程,没有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2)不能结合本村的实际完成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的各项任务。
(3)在该内发生了违纪违法现象。
(4)对党政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民主测评,优秀率未达到60%。
(二)班子成员责任考核结果的评定标准
班子成员的考核评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次。各等次的评定条件:
优秀:
(1)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负责,敢抓敢管,坚持原则。
(2)在本人直接管辖的范围内无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发生。
(3)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无违纪违法问题。
称职:
(1)能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负责。(2)在本人直接管辖的范围内无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发生。
(3)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无违纪违法问题。
基本称职:
(1)能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2)在本人直接管辖的范围内无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发生。
(3)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无违纪违法问题。
不称职:
(1)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不认真负责;(2)在本人直接管辖的范围内发生了重大违纪违法问题;
(3)有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之一的行为或有违纪违法问题;
(4)班子考核结果为差的,其班子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结果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5)受到党政纪处分的,该领导干部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6)受到诫勉谈话、责令写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等组织处理的,该干部应确定为称职以下等次。
(三)考核结果运用
l、考核结果要归入干部的廉政档案,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和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2、对考核成绩位居前3名的村,由乡党委进行表彰,并在全乡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宣布。
3、班子考核结果低于“良好”档次,班子在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不能评为“优秀”或“先进”;被评为“差”的,要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被评为“差”的,建议乡党委对该班子进行必要的调整。班子成员考核结果低于“称职”档次的,其在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不能评为“优秀”或“先进”;被评为“不称职”的,由乡纪检部门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的,进行组织处理。
五、责任追究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查清事实,界定责任,区别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分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做到责任追究客观、公正、准确。
(二)谁主管,谁负责。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不履行职责,发生重大问题,负有失职、失察责任的,要坚决追究领导责任。
(三)从严执纪,违纪必究。坚决维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对于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行为,必须受到追究。
(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意识。
六、责任的区分
(一)集体责任。班子集体作出错误决定或者采取错误行动,造成工作失误或者集体违纪的,追究该班子的集体领导责任,同时追究“一把手”、分管领导、倡议者和积极实施者的个人责任。
(二)个人责任。因领导干部个人原因,造成工作失误或者违纪违法的,追究该个人责任;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同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三)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
(四)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人员。
七、责任追究的方式 第一条 对班子的责任追究
(一)班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批评教育或责令检查,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
l、对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工作不重视,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党风廉政法规的:
2、对廉洁自律工作不重视,不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
3、不按规定的时间、内容和程序召开组织生活会,或者虽召开组织生活会,但不对照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不进行整改的。
(二)班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该领导班子进行组织调整。
l、对上级党委、政府以及上级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不认真贯彻执行,没有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没有分解下达责任目标和具体组织实施的;
2、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班子和干部廉洁从政情况不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的;
3、对违纪违法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或不正确处理的;
4、不重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在行风评议中位列后三名的。
(三)班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1、出现重大政治问题,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事件造成严重政治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2、不正之风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治理的;
3、班子严重不团结,班子软弱涣散,无法承担集体领导责任的;
4、班子有集体违纪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二条 对干部的责任追究
(一)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诚勉谈话,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
1、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按照《规定》和《办法》 的要求进行部署和安排,不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的;
2、对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不组织检查考核,对党风廉政建设各项目标和规章制度不督促落实的;
3、自身不廉洁,拒不纠正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在民主测评中“差”票率25%以上的。
(二)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调离岗位、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职务。
l、对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致使酿成严重后果的;
2、对管辖范围内的干部管教不严,有问题不指出、不制止,致使发生不廉洁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
3、重大问题不经集体讨论,搞个人独断专行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三)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
l、干部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严重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的问题以及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不制止、不报告、不查处甚至意持、纵容的;
2、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党风廉政建设事项不办理,或者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或不依法依纪处理的;
3、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案件,致使国家、集体资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4、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法规,虚报浮夸、弄虚作假,多报、瞒报、编造、篡改有关数据或资料的:
5、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党风廉政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故意庇护违纪违法人员或者打击报复办案人、检举(控告)人、证明人的:
6、对工作人员严重违纪违法知情不管或包庇、纵容的; 有上述情形之一,需要追究政纪责任的,比照给予的党纪处分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条 班子、干部在重大事项决策、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上出现重大问题或严重后果的,按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
第四条 班子或干部有下列情节之一的,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责任追究。
(一)职责范围内发生违纪问题后,能主动、及时、如实报告,并能积极配合组织调查处理的;
(二)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案件,能主动、及时采取措施,尽力减少损失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扩大,挽回了影响的;
(三)发生问题后能主动、及时作出检查,并汲取教训,进行整改,效果明显的。
第五条 班子或干部有下列情节之一的,从重或加重责任追究。
(一)发生重大问题后推卸、转嫁责任,不采取措施补救,致使危害后果扩大的:
(二)知情不举、压案不报,对存在问题予以庇护的;
(三)班子集体作出错误决定或者采取错误行为,后果严重的;
(四)因未尽职责,致使责任范围内多次发生重大案件或者问题的。
第六条 领导班子被追究责任,受到组织调整和纪律处分的,取消当评先评优资格及主要负责人评先评优资格。领导干部个人被追究责任,受到通报批评以上处理的,取消当年个人评先评优资格。受到责令辞职、党纪政纪处分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