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防汛抗洪责任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4 00:0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防汛抗洪责任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防汛抗洪责任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第一篇:区防汛抗洪责任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强化防汛抗洪责任,严肃防汛抗洪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条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结合我区防汛抗洪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应于辖区各级负有防汛抗洪责任的单位和领导。

第三条 实施防汛抗洪责任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辖区防汛抗洪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

2、辖区防汛抗洪工作在区防汛抗洪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调度、分级负责、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3、防汛抗洪的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遇紧急防汛抗洪任务由区防汛抗洪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原则。

第四条 责任划分

1、区行政首长是辖区防汛抗洪第一责任人,乡、街道、辖区各单位行政主要领导为防汛抗洪的直接责任人。

2、乡、街道、辖区各单位应成立相应的防汛抗洪组织机构,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抗洪日常工作。有防汛抗洪任务的乡、村、街道、辖区各单位在汛期要设立值班人员和值班电话。

3、防汛抗洪期间,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主持召开本责任单位防汛抗洪会议,研究并决定需要采取的防汛抗洪措施。

第五条 区防汛抗洪指挥部责任

1、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的防汛抗洪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区防汛抗洪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内防汛抗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

2、依据《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第二十一、二十二条规定,在紧急防汛期,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听从指挥,承担区防汛抗洪指挥部分配的防汛抗洪抢险任务。区防汛抗洪指挥部有权在辖区内任何单位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因抢险需要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

3、区防汛抗洪指挥部负责制定全区防汛抗洪预案,水库、塘坝渡汛方案。

4、负责全区河流等水利工程防汛抗洪的组织协调。

5、负责全区防汛抗洪信息发布、灾情统计和根据汛期情况,宣布进入与解除紧急防汛抗洪期。

6、组织辖区内防汛抗洪动员,及时制定防汛抗洪的处置措施。

7、负责督促检查乡、村、街道、辖区各单位贯彻执行防汛抗洪工作指令和各项决策情况。

第六条 乡、街道防汛抗洪组织机构的责任

1、负责制定本辖区的防汛抗洪预案,并组织实施。

2、负责本辖区防汛抗洪责任单位防汛抗洪工作的组织协调。

3、根据本辖区防汛抗洪任务的需要,组建和安排防汛抗洪预备队、抢险队,并有权调动使用。

4、负责组织本辖区易损单位和居民的财产和人员转移,组织发动单位和群众开展防汛抗洪工作。

5、负责本辖区重大防汛抗洪情况的报告。

第七条驻区单位责任

1、按照区防汛抗洪指挥部的要求,成立防汛抗洪组织机构,对本单位的防汛抗洪工作负总责。

2、制定防汛抗洪预案,并组织实施。

3、负责本单位防汛抗洪物资、交通运输工具、抢险队的筹集和组建。

4、依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条例》第五、二十一、二十二条规定,驻区单位服从区防汛抗洪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负责有关的防汛抗洪工作。

5、依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各单位在行洪河道内设置阻水障碍物的,服从区防汛抗洪指挥部责令限期拆除的指令,并自行负责清理。

第八条 岗位责任

1、当进入防汛期,区、乡、街道、辖区各单位主管防汛抗洪领导对辖区防汛工作进行动员,及时组织检查责任区内的防汛安全隐患。当进入警戒状况,各级领导应深入一线现场指导防汛工作,落实领导24小时守库、堤、坝责任。当进入危险状况,乡、村、街道、辖区各单位所有领导全部进入各自的责任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及群众严防死守,及时巡堤查坝,检查防汛安全隐患,及时处置险情,确保堤防、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遇到暴雨山洪时,区、乡、村、街道、辖区各单位防汛抗洪组织的领导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山洪易发区群众、财产的安全转移,确保不溃坝,不造成人员伤亡。

2、进入防汛期时,各单位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电话通知有记录,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当进入防汛水位后,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重要情况及时向区防汛抗洪指挥部报告,做到不误报、漏报,并登记处理结果。

3、汛前组织力量清除应由本单位负责的河道内阻洪建筑物、废弃渣土,确保安全泄洪,确保防汛抗洪抢险通道畅通。

第九条 责任追究

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一、有下列情形的领导责任人员先行免职,抗洪结束后听候处理。

1、当到达警戒水位或警戒状况时,未及时向区防汛抗洪指挥部报告,没有组织有关单位和防汛抗洪人员进入防汛抗洪一线的。

2、有防汛抗洪任务单位的主要领导在防汛抗洪期间,擅离职守的。

3、未及时处理防汛检查或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险工隐患,发生重大险情的。

4、未及时清除应由本单位负责的河道内阻洪建筑物、工程渣土,造成损失的。

5、险情发生时,拒不执行区防汛抗洪指挥部命令,不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

二、有下列情形的领导责任人员,先停职,抗洪结束后调查处理,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

1、工作不认真、不落实,造成发现险情不及时或有险没有发现,导致险情恶化的。

2、发现险情后,没有及时组织抢险,贻误抢险时机的。

3、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服从调派的。

4、有防汛任务的单位未按规定执行值班制度的。

5、瞒报险情和责任事故的。

6、有险情发生时,抢险中队没有按照要求到达指定地点的,没有完成抢险任务,擅自撤离的。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或者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的,视情节和危害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建议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中华(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拒不执行经批准的防汛抗洪方案,或者拒不执行区防汛抗洪指挥部的防汛抗洪调度、抢险指令的。

2、玩忽职守,或者在防汛抢险的紧要关头临阵逃脱的。

3、非法扒口决堤或者开闸的。

4、挪用、盗窃、贪污防汛抗洪或者救灾款物的。

5、阻碍区防汛抗洪指挥部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

6、盗窃、毁损或者破坏堤防、护岸、坝闸等水利工程建筑物的。

第十条 本办法自2005年*月*日起执行,本办法由中共****区委员会、****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篇:防汛抗洪责任重于泰山

防汛抗洪标语20条

1、普及防汛防台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2、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3、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4、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5、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6、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7、为了您及家人的安全,请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8、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

9、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10、依法防汛防台,积极构建平安湖州。

11、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及分级分部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1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13、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4、防汛抗台,人人有责

15、要享受幸福,先抵御灾难

16、为了国家,为了一个家

17、一点颜色给风浪,家家户户不摇晃

18、挽助之手+爱心=生命

19、过去的风浪,不是为了今天的悲伤

20、未来的风浪,也不是为了明天的悲伤

第三篇:防汛责任追究制度

防汛责任追究制度

为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严肃防汛纪律,岗位职责落实到个人,保障防汛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追究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以事实为依据、以规章为准绳的原则。3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4坚持过罚相当原则。

二、责任划分原则

1责任人工作失职、弄虚作假,导致防汛工作失误,追究责任人责任.2领导不认真负责或下达错误指令者,追究领导责任。

三、责任追究种类 1责令改正并作书面检讨。2通报批评及经济处罚。3调离岗位、降职、停职、撤职。

四、责任追究

1在防汛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领导责任人员、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及经济处罚。

(一)有防汛任务因未按规定执行值班制度的。

(二)防汛主要负责人在防汛期间外出未向防汛指挥部指挥长请假的。

(三)在防汛岗位上参与酗酒、赌博以及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的。

(四)不听从指挥调度,不执行防汛调度指令的。

(五)不按规定制定防汛预案或启动预案的,未按要求进行防汛演练的。

(六)不认真进行隐患排查,不及时处理各类防汛工程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不及时上报防汛安全隐患信息的。

(七)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不到位,不按要求到岗,擅离职守,通讯工具不畅通造成延误或导致险情、灾情发生以及造成被动局面的。

(八)虚报、瞒报、漏报、迟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的。

(九)截留、挪用防汛物资的。

(十)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报送、发布防汛、气象、灾情等相关信息的。

(十一)不严格执行上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下达的防汛任务或执行不彻底的。

(十二)对上级整改指令不及时办理,不立即落实整改要求的。

(十三)未在期限内将隐患整改到位,且无正当理由和特殊情况的。

(十四)执行整改指令不到位,随意降低整改标准的。

(十五)不按要求及时报告整改结果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领导责任人员、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责令作出检查、调整工作岗位、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等,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因指挥失误、不当,或工作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后果和社会影响的;

(二)对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示、命令和决策部署执行不力的;不组织落实防汛措施的;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服从调派的;

(三)工作不认真、不落实,造成发现险情不及时或有险情没有发现,导致险情恶化的;

(四)发生险情时,主要领导未能立即赶赴现场靠前指挥,立即组织力量抢险,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或社会负面影响的;

(五)发现险情后,没有及时组织抢险,贻误抢险时机的;

(六)未治理或彻底治理上已出现的险情和隐患,导致次再次发生重大险情的。

第四篇:区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XX区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保护,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度,规范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XX省省属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XX市企业国有资产损失领导责任追究暂行办法》、《XX市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XX市XX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国资办)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及其独资或者控股子企业(以下简称子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企业及其子企业领导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违反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定以及企业规章或其他内部管理制度,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企业直接或者间接资产损失的,经调查核实和责任认定,应当按照本办法追究其责任。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四条区国资办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研究制定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有关规章、制度;

(二)负责管理权限范围内相关责任人的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

(三)负责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必要时可参与或直接组织较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

(四)指导和监督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

(五)受理企业直接处罚的相关责任人的申诉或者复查申请;

(六)其他有关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

第五条企业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包括:(一)研究制定本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制度;

(二)负责管理权限范围内相关责任人的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

(三)指导和监督子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

(四)配合区国资办开展重大或较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

(五)受理子企业处罚的相关责任人的申诉或者复查申请;

(六)上级交办的其他有关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

设立董事会的企业对经营管理层的责任追究工作,应当由董事会负责组织实施,并报区国资办备案。但按照规定应当由区国资办组织实施的除外。

第六条企业应当明确监察、审计、财务、法律和人事等部门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中的职责。

第七条企业发生资产损失,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挽回损失;发生较大或者重大资产损失的,应当及时向区国资办报告。

第八条开展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一)组织调查、核实资产损失情况;

(二)明确资产损失性质,进行责任认定,听取相关责任人的陈述;

(三)研究作出责任追究决定,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受理相关责任人的申诉,组织复查;

(五)组织落实处理决定,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企业内部下一级单位应当向上一级单位报告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情况,企业应当向区国资办报告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情况。

第九条企业资产损失相关责任人对处理建议有异议的,可以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处理决定下达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上级单位申请复查。上级单位复查过程不影响处理决定的下达和执行。

第三章资产损失认定

第十条对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当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认定损失性质、情形及金额。

第十一条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中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均可作为损失认定证据。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书面文件;

(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某项经济事项出具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者意见书;

(三)企业内部涉及特定事项的资产损失的会计记录、内部证明材料或者内部鉴定意见书等;

(四)可以认定资产损失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认定资产损失金额应当包括直接损失金额和间接损失金额。直接损失金额是与相关人员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资产损失金额;间接损失金额是由相关人员行为引发或者导致的、除直接损失金额之外的、能够确认计量的其他资产损失金额。

第十三条资产损失金额应当依据有关会计账簿记录,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内部财会制度核算确认的损失分类分项进行认定。未在会计账簿记录或者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差较大的资产,应当按照市价、重置价值等公允价值认定资产损失金额。

第十四条相关的交易或者事项尚未形成事实损失,但确有证据证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发生事实损失,且能计量损失金额的,应当认定为资产损失。

第十五条资产损失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照金额大小和影响程度划分为一般资产损失、较大资产损失、重大资产损失:

(一)一般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资产损失金额较小且造成影响较小的;

(二)较大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资产损失金额较大或者在企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

(三)重大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资产损失金额巨大或者在企业及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第四章资产损失责任追究范围

第十六条在企业采购商品、服务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订立合同的或恶意订立损害企业利益合同的;

(二)未按照规定进行招标采购,或恶意进行有损企业利益采购的;

(三)未进行必要的资信调查盲目支付预付款项的;

(四)采购标的物与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相比明显偏高的;

(五)采购标的物与合同约定严重不符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六)虚报、瞒报商品(服务)采购价格的;

(七)授意、指使或者串通进行违规采购的;

(八)未按照规定造成资产损失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在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订立合同或恶意订立损害企业利益合同的;

(二)擅自压低价格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

(三)擅自提供赊销信用或者超出信用额度、期限提供赊销信用的;

(四)应收账款未进行及时催收、对账,以及对异常应收款项未及时追索或者未采取有效保全措施的;

(五)提供虚假产品或者服务的;

(六)未按照规定造成资产损失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中,企业领导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使用、调度资金的;

(二)超越权限或者违反程序授权、批准资金支出的;

(三)违规拆借资金或为他人融资的;

(四)因资金管理不严,发生贪污、失窃、携款潜逃等事件的;

(五)支票等票据丢失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六)违反有关规定委托其他机构或者个人从事理财业务的;

(七)未及时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清理未达账项的;

(八)现金未及时入账、留存现金超过核定限额或者私存私放资金的(私设“小金库”的);

(九)违反有关规定对外捐赠、赞助的;

(十)未按照规定造成资产损失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在投资管理中,企业领导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未履行规定的投资决策程序进行投资的;

(二)对投资项目未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尽职调查盲目投资的;

(三)超越权限擅自或者违反批准程序扩大投资规模,以及违规超概算投资的;

(四)对投资项目未进行有效监管,发生损失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五)违规向关联方投资或与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企业,或者向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所有或控制的企业投资的;

(六)未履行决策和批准程序、未办理保全国有资产的法律手续进行国(境)外投资的(包括在境外注册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投资入股、购买资产或进行其他投资经营活动等);

(七)应履行投资收益的追偿、追诉权而未履行或未及时履行的;

(八)违规从事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期货、外汇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投资的;

(九)违反国家、省和市有关投资管理规定造成资产损失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条在从事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活动中,企业领导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违规进行保证、抵押、质押的;

(二)未履行规定程序或者未经授权擅自为其他企业及个人提供担保的;

(三)未对担保项目(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发生损失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四)未对抵押物、质押物依法进行变更登记,导致担保行为无效,权利无法实现的;

(五)未按照规定造成资产损失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在资产转让、收购和改组改制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超越权限或者违反程序决定企业产权(股权)转让、并购重组、改组改制的;

(二)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受)让资产或者产权(股权),主导制订改制方案,或者指定中介机构、确定转让(收购)价格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或者不如实提供资料,干预、操纵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造成鉴证结果不实的;

(四)未按规定进场交易,或者超越权限决定协议转让、无偿划转资产或产权(股权)的;

(五)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以不合理低价将资产折股或者无偿分给其他单位、个人的;

(六)在企业资产租赁或者承包经营中,以不合理低价出租或者发包的;

(七)违反国家、省、市和区有关资产处置管理规定造成资产损失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实物资产保管不当、维护不善,造成非正常毁损、报废或者丢失、被盗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按照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或者披露已发生的资产损失,导致企业严重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或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企业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五章资产损失责任划分

第二十五条企业资产损失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分管领导责任和主要领导责任。

(一)直接责任是指相关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职责,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对造成资产损失起决定性作用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二)主管责任是指企业部门主管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主管工作职责,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造成资产损失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三)分管领导责任是指企业分管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分管工作职责,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造成资产损失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四)主要领导责任是指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管理职责,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造成资产损失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企业因未建立内控管理制度或者内控管理制度存在重大缺陷,造成企业重大资产损失的,除按照本办法对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外,企业分管负责人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分别承担分管领导责任和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十七条子企业发生重大资产损失,除按照本办法对子企业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外,其上级企业相关负责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分管领导责任或者主要领导责任。国有参股企业国有股东派出的董事、监事或其他人员,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国有股东权益损失的,应当对其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造成国有股东权益重大损失的,其派出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分管领导责任或者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十八条企业因违反有关规定,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决策失误造成重大资产损失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直接责任,参与决策的企业其他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参与决策的人员经会议记录证明决策时曾表明异议的,可以免除相应的责任。决策会议的事项、过程、参与人及其意见、结论等内容,应当完整、详细记录,参与决策的人员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企业董事(含外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应当承担相关责任。由于不可抗力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导致决策失误,造成资产损失的,可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对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情形,除对直接责任人、主管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外,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第三十条对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的情形,除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外,企业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应当分别承担分管领导责任或主要领导责任。

第三十一条企业发生重大资产损失隐瞒不报或者少报资产损失的,除按照本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外,总会计师或者企业分管财务负责人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分管领导责任和主要领导责任。

第三十二条企业发生重大资产损失,未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的,一经查实,除按照本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比照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六章资产损失责任处罚

第三十三条对资产损失责任人的处罚包括经济处罚、纪律处分、禁入限制和其他处理措施:

(一)经济处罚是指扣减绩效年薪或绩效薪酬(奖金)。

(二)纪律处分是指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三)禁入限制是指自免职5年内或者终身不得担任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其他处理措施包括责令辞职、解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等。

以上处罚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资产损失,经过查证核实和责任认定后,在依据国家或者企业有关规定予以赔偿的基础上,应当根据程度及影响对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以下处罚、处分:

(一)企业发生一般资产损失的,在责任认定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责任人处以扣减50%-80%绩效年薪或绩效薪酬(奖金)的经济处罚,以及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或解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二)企业发生较大资产损失的,在责任认定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责任人处以扣减80%-100%绩效年薪或绩效薪酬(奖金)的经济处罚,以及降级、撤职处分或责令辞职、解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对分管领导责任人和主要领导责任人处以扣减30%-50%绩效年薪或绩效薪酬(奖金)的经济处罚,以及警告、记过、记大过或降级处分。

(三)企业发生重大资产损失的,在责任认定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责任人处以扣减100%绩效年薪或绩效薪酬(奖金)的经济处罚,以及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或责令辞职、解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对分管领导责任人和主要领导责任人处以扣减50%-100%绩效年薪或绩效薪酬(奖金)的经济处罚,以及降级、撤职等处分或责令辞职、解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第三十五条企业连续发生重大资产损失的,除对相关责任人处以经济处罚、纪律处分和其他处理措施外,应当同时给予禁入限制。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资产损失相关责任人从重处罚:

(一)情节恶劣或者多次造成资产损失的;

(二)发生资产损失,未及时采取挽救措施或者措施不力,导致资产损失继续扩大的;

(三)强迫、唆使他人违法违纪造成资产损失的;

(四)瞒报、谎报企业资产损失的;

(五)干扰、抵制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的;

(六)伪造、毁灭、隐匿证据,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七)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对相关责任人从轻处罚:

(一)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者挽回损失的;

(二)主动报告资产损失情况,或者足额赔偿资产损失;

(三)主动检举其他相关人员,经查证属实的;

(四)其他应当从轻处罚的情形。

第三十八条对调离工作岗位或者已退休的责任人,应当按照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纪律处分和禁入限制。给予经济处罚的,若离职后薪酬尚未发放完毕,应当扣发相应的薪酬;对继续在企业任职的,应当在其以后薪酬中予以扣减。

第三十九条除按照本办法对资产损失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外,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还应当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资产损失责任人中的共产党员,除按照本办法进行责任追究外,还应当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第四十条负责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工作的相关人员收受贿赂、徇私舞弊、泄露工作秘密以及协助资产损失责任人逃避责任的,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子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具体工作规范。

第四十二条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等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参照本办法规定,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保护,规范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行为。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哈尔滨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哈尔滨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力度,根据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违反信访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党委、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要切实强化领导责任和有权处理信访问题责任部门的责任,预防和惩处信访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三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遵循依法、公正、公平、公开、及时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第四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形式。

(一)对个人的责任追究形式:政纪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党纪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其他处分,包括通报批评、责令作出深刻检查。

(二)对责任单位的责任追究形式: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诫勉谈话、重点管理、“降档”、“一票否决”。

第五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对象是指在履行信访工作职责时,疏于职守、工作不力或失职、渎职的责任单位和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与直接责任人。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信访工作职责

(一)《信访条例》和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信访工作职责。

(二)党和国家关于信访工作的政策中明确规定的信访工作任务或工作要求。

(三)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关于具体信访工作的部署或要求。

第七条 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及市直相关单位的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工作。区、县(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内的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工作。

第八条 信访部门应根据相关单位或个人信访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及时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报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第九条 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及目标考核等部门,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工作中,应依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按照自身职责、分工,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程序

(一)对相关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责令相关领导作出深刻检查的,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由信访部门执行,并报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二)对相关单位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的,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三)对相关单位实行重点管理的,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以同级党委、政府名义通报,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重点管理单位主要领导的提拔使用进行监督。

(四)对相关单位实行“降档”或者“一票否决”的,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由目标考核部门执行。

(五)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纪检监察机关应依职权办理。由信访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的,需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并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后,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依法依纪处理。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对相关领导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

(一)对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不认真接待、不主动处理或者推拖不办,矛盾上交的。

(二)对上级关于信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未按要求落实或者行动迟缓,经督促、催办后仍无重大进展,影响全市工作大局的。

(三)对上级机关和信访机构交办、督办的重要信访事项未按要求认真办理,未按规定程序办理,未按规定反馈办理结果,无正当理由办理超期,办理结果政策依据不足或存在重大错误的。

(四)不认真执行上级机关、信访机构、有关职能部门对重要信访问题的处理决定、意见,或者不按规定落实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给予处分等建议的。

(五)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办人情案,作风粗暴,弄虚作假,激化矛盾的。

(六)矛盾排查不到位,信息报送不及时,或者对排查出的重大不稳定信访矛盾不及时化解和落实稳控措施,导致在重要敏感时期发生越级进京、到省、到市集体上访或其他恶性信访事件的。

(七)未按要求进京、到省、到市跟踪做信访人员的接待、稳定、劝返工作,造成恶劣后果的。

(八)在处理群体访和突发信访事件中,不听从统一指挥,不积极主动工作,影响工作效果的。

(九)在处理群众到省、市非正常上访时,未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的。

(十)在履行信访工作职责中,有其他疏于职守、工作不力或失职、渎职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一)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在重要敏感时期,因稳控工作不力,发生进京到省到市滞留缠访、闹访的。

(二)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发生越级访、滞留缠访、闹访或群体性事件,群众被劝返后,因工作不力,不能按时办理、答复上访群众,或者稳定工作不到位,导致群众再次越级上访的。

(三)群众到省、市集体上访后,相关单位领导不按信访部门通知的时限赶赴现场进行接访、劝访,造成后果的。

(四)年内单位被信访部门通报批评两次(含两次)以上的。

(五)在全省上访量排序中列前十位的区、县(市),被省有关部门通报后三个月内未能扭转局面的。

(六)对因决策失误、工作失误或者不重视信访工作引发进京、到省越级集体上访20人次以上(含20人次)、到市上访50人次以上(含50人次)的。

(七)在履行信访工作职责中,有其他疏于职守、工作不力或失职、渎职行为,造成严重影响的。

上述

(一)、(二)、(三)款,信访部门提出建议后,须经同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相关单位或工作人员存在违纪违规、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等问题,方可启动责任追究程序。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目标考核结果实行“降档”处理,即在当年评优晋级中降一档。

(一)发生10人以上(含10人)越级进京非正常访或者发生2次以上个人重复进京非正常访的,发生2次以上堵路、游行等突发事件的,发生3次50人以上(含50人)到省集体非正常重访的,发生5次以上到省非指定接待场所滞留缠访的(含个人访和集体访)。

(二)对中央和省、市交办、督办的信访案件未按规定时限和质量要求办结并反馈结果2次(含2次)以上的。

(三)对中央和省、市重大信访工作决策或部署落实不到位,受到中央和省、市书面批评的。

第十四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任单位,列为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管理时限为半年,期间对其党政一把手和主管领导不提拔、不重用。列为重点管理的单位必须确定一名领导专职负责信访工作。

(一)同一内单位主要领导被诫勉谈话2次(含2次)以上的。

(二)在重要敏感时期发生进京到省非正常上访,造成恶性信访事件,或酿成非法聚集,堵塞、阻断交通,围堵、冲击党政机关等重大事件,给我市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

第十五条 被省列为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的,实行“一票否决”,当年不得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

第十六条 对街道、乡镇、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单位实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区防汛抗洪责任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防汛抗洪责任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

    川底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我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增强 考核的实效性,根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最终定稿]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现根据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工程质量终身制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工程质量终身制及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南水北调中****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全面落实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责任,进一步规范项目部的管理行为,不断增强工程质量......

    责任追究

    土地执法共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进一步严明法纪、规范用地行为,有效遏制和及时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行为,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形成齐抓......

    责任追究(修改版)(本站推荐)

    太湖农商行贷款责任认定追究办法 为强化贷款责任意识,提高贷款管理水平,有效管控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根据省联社《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责任认定暂行办法......

    2010河北农业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

    河北农业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 (2009年12月31日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条 为了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参照......

    太原科技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本站推荐]

    太原科技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责任追......

    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15篇) 责任追究制度1 为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做到责任事故处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特制定本制度。一、责任追究原则:1、领导:谁主管,谁负责;2、教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