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方案
2014年生产经营中心现场管理
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关于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环保管理的会议精神,继续推进生产现场“6s”管理,深入开展生产现场安全环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遏制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大力提升生产现场作业环境,按照公司安全生产会议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全面排查治理生产现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整顿治理生产现场跑、冒、滴、漏现象。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整改落实情况。
二、现场安全环保治理的内容
(一)全面排查、治理公司厂前区、生产产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二)全面排查、治理公司厂前区、生产产区、建设工程环境卫生及跑、冒、滴、漏控制情况;
(三)全面排查、治理公司厂前区、生产产区、建设工程闲置物资清理整顿情况;
(四)全面排查、治理公司生产产区、建设工程各大堆场物料管理情况;
(五)生产现场安全警示标识和容易发生高处坠落部位的防护措施,以及操作平台、楼梯安全防护落实情况;
(五)生产现场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六)生产现场消防设施及应急通道是否完好,有无遮挡影响应急使用;
(七)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八)生产现场设备检修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九)重点工作场所应急照明配置情况;
(十)生产现场坑、沟等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十一)生产现场用火、用电是否符合要求;
(十二)所有运行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及应急开关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配置并保持完好。
三、组织领导
生产现场安全环保排渣治理工作由质技部安全环保室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大力配合。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现场安全环保排查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排查阶段(6月19日-7月10日):
由质技部安全环保室负责组织开展现场安全环保的排查工作,各部门大力配合。排查结束后,填写生产现场安全环保排查治理统计表,并反馈各有关部门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生产现场安全环保排查治理统计表.xls
第二阶段 整改落实阶段(7月10日-10月30日): 生产经营中心各部门根据现场安全环保排查治理统计表进行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需要投资或难整改的出具整改方案。
第三阶段 总结验收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质技部根据各部门整改情况,组织各有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对未达到整改标准的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进行考核,同时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五、工作要求
(一)质技部派专人对现场安全环保管理进行排查,各部门大力配合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排查,不留死角。
(二)加大安全环保隐患整改力度。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责令立即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制订整改方案。
2014年6月18日
第二篇: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活动实施方案
宣威市双河乡花月煤矿花月井
编制单位:花月煤矿花月井编制日期: 安 全 生 产 现 场 管 理 活 动 实 施 方 案
2013年5月18日 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和宣威市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煤矿现状,经矿委会开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煤矿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警防控,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检查,突出制止纠正查出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全市乡镇煤矿加强安全生产建设现场管理,促进全市乡镇煤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核心,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事故防控体系;提升矿井基础设施何安全管理水平;强化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防控制制度落实;加强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制止纠正查处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最大限度控制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本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煤矿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李石贵(法人代表)副组长:陈卫启(矿长)
李绍良(安全副矿长)
雷阳灿(技术负责人)
李荣兴(机电副矿长)徐兴达(生产副矿长)陆继高(生产副矿长)
成 员: 苟国礼、李发俊、朱家平、张碑、李向升、李向涛、陆大耀、陈勃应、徐文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办公室,雷阳灿兼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收集和处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活动的相关业务工作。
四、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严格落实安全准入。
1、我矿证照齐全有效,建设手续齐全有效。
2、煤矿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配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员。
3、煤矿组织从业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培训
4、煤矿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和购买工伤保险。
5、我矿技术改造项目已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并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
6、我矿不存在层层转包、以包代管。
(二)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煤矿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办公会议、安全目标管理、安全奖惩、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公示、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和维修、矿井主要灾害预防、职业危害防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出入井检身、矿级领导下井轮流带班、特种作业人员跟班检查、现场交接班、班前会、档案管理等制度、计划和预案,并严格执行。
(三)强化通风瓦斯管理。
1、煤矿严格落实“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瓦斯治理方针,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管理到位、监控有效”瓦斯治理工作体系。
2、煤矿具备完整可靠独立的通风系统,保证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3、局部通风机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并能够自动切换供电。
4、局部通风机有专人管理。
5、杜绝无风、微风、循环风、扩散风、不合理的串联通风作业。
6、严格执行井下测风分风、瓦斯检测、瓦斯“零超限”目标和瓦斯超限调查处理制度。
7、矿井监控装备齐全,监控有效。
8、瓦斯检测仪器、仪表、传感器定期进行维护校验。
9、严格执行矿井瓦斯现场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四)强化防治水和“雨季三防”管理。
1、煤矿编制了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建立水患调查台账,制定防治水方案及措施,并对水区的范围、位置绘制在矿图上,留设足够的隔水保安煤柱,严禁开采隔水煤柱或在水体下进行采掘作业。
2、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严格落实“防、堵、疏、排、截”的综合防治措施。
3、有水害威胁或水情不清的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4、制定了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及地表水监控防治措施。
5、建立完善防排水系统。
6、认真开展“雨季三防”工作,切实采取措施防范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以及洪灾导致溃坝、溃堤、淤积危险河道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五)强化顶板管理。
1、严格执行采、掘工作面的顶板支护管理规定。
2、杜绝采掘工作面空顶作业。
3、按要求全面淘汰木支护、金属摩擦支柱和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支护方式、材料、工艺。
4、掘进作业时规范使用前探梁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符合规程规定,并按质量标准化和《作业规程》进行施工作业。采掘工作面确保两个安全出口畅通,端头支护牢固可靠,上下安全出口超前支护符合作业规程要求。采掘工作面最大空顶距、最小空顶距、排柱距、备用柱梁及木垛、密柱、丛柱等特种支护符合作业规程要求,铰接顶梁的铰接率达到90%以上,支柱迎山有力。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后路安全,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巷道维修作业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严禁多段作业,维修点以内不得有人从事其它工作。
(六)强化机电运输管理。
1、坚决取缔淘汰设备和非煤矿许用设备。
2、确保井下机电设备完好、电气设备无失爆现象。
3、确保提升运输设备保护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使用正常。
4、机电副矿长是全矿井机电设备的主要负责人。矿井的机电设备入井前必须由机电副矿长组织检查“产品检验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是否齐全,并检验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方准入井。一年测试二次矿井井上、下防雷电设施;机电设备不得带电检修和搬迁。电缆悬挂平直,机电设备硐室防灭火设施齐全。动力电缆与通信电缆和风、水管按规定吊挂。煤电钻必须使用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每班使用前必须对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皮带运输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输送带,并安装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保护、自动洒水保护和温度保护、烟雾等保护装置。
(七)强化职业危害管理。
1、煤矿设置了专门的职业危害防治机构,配齐了各类持证管理人员及检测人员。
2、煤矿按照规定配齐配足了职业危害检测设备、仪器。职业危害各类报表登记记录齐全。
3、煤矿配齐了作业人员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时发放督促职工规范使用。
4、煤矿为每一名职工建立职业危害个人健康档案,并按照规定对每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
5、煤矿在有职业危害的地点设置了职业危害告知牌。
6、煤矿建立使用综合防尘系统,并认真开展作业场所粉尘检测工作,切实加强职业危害防控。
(八)严格落实劳动定员管理。煤矿严格按照核定生产能力和通风能力组织生产,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九)强化采、掘作业点面管理。
1、落实好采、掘接替计划,确保采、掘平衡。
2、采、掘作业点面实行台账登记报批管理。
(十)强化应急救援管理。
煤矿制定了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防,备齐了救援装备和物资,并定期组织兼职救护队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必须结合实际,明确工作职责,狠抓落实,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
2、突出重点,强化投入。加大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工作工程进度,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活动取得真正的实效。
3、稳定班组成员、选好管好用好班组长,建立平安班组创评达标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全员培训教育,促进队伍达标。
4、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杜绝 “三违”行为。坚决惩处“三违”行为,促进一线作业人员遵章守纪。
5、丰富煤矿安全管理内容,多途径、全方位地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煤矿安全。
第三篇:浅谈生产现场管理
浅谈生产现场管理
电线电缆报2011.8.12
黄荣波 高汉文
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生产是企业的立足之地,生产现场的管理是企业的基础。
生产现场管理是指为了有效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对生产的过程诸多的要素:包括人(操作者、管理者)、机(机器设备、工艺装备)、料(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能(水、电)、法(操作方法、工艺制度、规章)、环境、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达到一体化。产出符合市场需求、质量合格、成本低、交货及时的产品的一种综合管理办法。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保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就必须使所有资源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加强现场的管理,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所谓现场:就是企业为客户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服务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为企业创造效益,是企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在制造业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场,也就都有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是由现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职能所体现的。(1)现场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地方:任何一件产品的生产都是现场来完成的,而现场管理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每一件产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多与少。(2)现场是提供大量信息的地方:每一件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反映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设备、材料等。(3)现场是问题发生的场所:产品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反映出问题,完善的现场管理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的阶段,才不会使问题扩大,造成大的损失。(4)现场最能反映出员工的思想动态:人是整个生产活动的主体。整个现场的资源优化和组合,制度的执行都是由人来贯彻的,员工的思想意识动态只有在生产的现场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有在现场才能发现员工的优点及不足,才能确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第四篇:生产现场会议精神实施方案
青山煤矿
认真贯彻落实青山镇<<安全生产现场会议>>的 会 议 精 神 实 施 方 案
二00八年5月25日
青山煤矿认真贯彻落实青山镇5.23日
<<安全生产现场会议>>精神实施方案
通过参加青山镇领导组织召开的王屋山煤矿<<安全生产现场会议>>,我矿的法人和矿长及时地针对本次会议的精神,迅速地组织全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了学习,全矿上下形成了深刻地共识,只有严格地按照上级各部门的有关安全指示精神,通过深入开展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认真落实隐患的整改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现场的管理,才能建设好具有本矿特色的长治久安,和谐的企业文化。同时对照本矿本阶段以来的在“百日安全督查活动”中还存在的差距,特补充完善如下管理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力地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针对以往制度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有不落实的差距,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成立以法人为组长,矿长、工程师为副组长,即以年初成立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为核心,组织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以此形成长期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矿级带班领导做到每班有领导跟班,每班要及时交接班,并形成记录备查和总结。
二、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力度
通过学习王屋山矿的先进管理理念,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就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为此我矿责任制方面还需要加强的是:
1、增强矿级领导带班下井作用,让领导带班工作真真地体现到,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指导生产现场,做到靠前指挥解决生 产现场的实际安全问题,将现场所发现的隐患及时地整改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对于现场新出现的需要集中整改的也能做到早发现,早落实、早整改,一贯地坚持同班进、同班出制度,能更有效地对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在隐患整改上起到及时地监督和鞭策作用。
2、要加强带班安全员的工作责任心,克服以往只考虑本班的本位主义思想,发现隐患能躲避的能推诿的,尽量推给下班,特别是较难处理,且存在一定困难的隐患躲避不过时,消极地采取出早班的现象,这样延误了隐患的整改时间,更加增大了隐患的整改难度,给安全生产多增了一份威胁,为此,进一步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和劳动纪律,杜绝此类延误隐患整改的现象,造成严重后果,增加难度的,一旦有此类现象坚决予以撤职。
3、加强瓦检员、爆破员、顶板管理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力地加大现场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力度。
三、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落实隐患整改验收制度,增强整改质量
重申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明确坚决实现安全年,消灭重伤以上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标,特别是要强化隐患整改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重在按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监督人、验收人的隐患整改制度,特别是落实谁验收,谁负责,对不按要求进行整改和验收的,按规定追究直接责任。
四、加强班组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隐患整改效率
1、加强对班组长的工作技能的培训,多组织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特别是实行师带徒式的帮带或送培学习先进工艺的操作方式,增强其现场生产中的工作技能和组织能力,增强识别和处理生产现场存在隐患的管理能力。
2、是要将责、权、利充分体现的班组中去,增强其在一线工作中处理加强工程质量,防止本班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安全隐患,防止进行隐患整改过程中因存在整改质量而循环出现新的隐患。
3、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现场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有力地组织本班人员按规程、措施规定组织安全生产,利用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对其进行考核,并做到有台帐可查,按旬、按月进行总结,对工程质量好坏,交班隐患多少指标,对班组长实行奖罚,而起督促隐患整改的力度作用。
五、特别加强“一通三防“方面的重振是查隐患治理工作,尽量消灭重大隐患的出现、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1、加强通风管理,完善所有作业地点的通风系统,及时排查此类方面存在的隐患,发现隐患,列为重点及时地进行整改,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2、加强瓦斯超限和瓦斯积聚方面隐患的排查治理,主要针对工作面的上隅角,冒顶空间和工作面放顶不充分而引起的瓦斯积聚,防止放炮或失爆设备引发爆炸事故的发生。
3、加强井下所有设备防爆性能的排查,特别是生产现场所使用设备存在隐患的排查,防止使用损坏设备时出现的失爆隐 患的出现。
4、加强“一炮三检,三人一炮“制度管理,排除放炮而引发的瓦斯事故和伤人事故。
5、加强瓦斯抽放、瓦斯监测监控、调度指挥工作,对此类系统方面存在的隐患必须作为重点及时地整改,以此促进指导现场生产的目的。
六、将机电、运输生产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也做为重点,保证安全生产
1、加强供电系统隐患的排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保证备用电源的检修,防止无计划停电造成供电不稳定而再现的安全隐患。
2、生产现场所有的供电设备,要坚持挂牌管理,并保证线缆的悬挂质量,并保证机电设备集中地点配备齐灭火设施,防止机电火灾。
3、不但确立以机电矿长为主管的机运方面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而且要求各矿级领导和所有管理人员都必须加强日常的机电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地对主提升系统的机械、阻车挡,信号、矿车连接装置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防止机运事故的发生。
总之,全矿所有管理人员不但要将此次<<安全生产现场会议>>精神做为巩固“百日安全活动”的契机,而且要依照国务院及上级主管部门在“安全隐患治理年”的有关文件精神,打好 “百日隐患整改工作”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攻坚战,扎实地开展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实现安全生产年,打好坚实的基础。
2008年5月25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案
附件
富远稀土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的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现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生产现场跑、冒、滴、漏和脏、乱、差现象,改善工作环境,美化厂容厂貌,有效改变公司现场管理滞后、落后的现状,培养员工良好的素质修养,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的目标,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现场是制造型企业的基础,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缩影,是给客户的第一印象,像一面镜子,直接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影响质量、成本、交期等各项指标的实现。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可见现场之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既要把握好外在的市场,更要理顺好内在的现场,做到以市场促进现场,用现场拓展市场。抓好现场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员工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公司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公司应通过实施现场管理最终达到一个整洁、秩序、美观、效率、成本、充满活力的整体工作氛围,实现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流程标准化、运行高效化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快速推进,决定成立
生产现场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杨德华
副组长:凌诚、韩德义
成员:钟德强、姚钦平、韩旗英、凌庆祥、李方明、陈院玲、陈怡静、杨忠、林永申
领导小组下设生产现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现场办公室”),现场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钟德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管理推行的具体工作。
现场办公室负责制定生产现场管理的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组织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车间物品的分类管理方法及车间管理规范,做好日常监督和考核工作。
三、现场管理的内容与形式
现场是指企业用来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也称之为生产现场。广义上的现场包括厂区、车间、仓库、运输线路、办公室以及营销场所等,所以现场管理涉及到公司各个部门,本实施方案侧重于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并不排除其他方面的现场管理。
公司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而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又都是一个生产现场,需要严格的过程控制和安全措施保障,这就需要实施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人(管理者,员工)、机(设备,工具,器具)、料(原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现场管理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比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更多实在的东西,其基本内容,一是实行“定臵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安全,文明生产;二是加强工艺管理,优化工艺线路和工艺布局,提高工艺管理水平,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三是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生产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四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劳动及消耗定额、统计台帐等;五是建立和完善管理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提高现场管理的运行效能;六是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行现场管理的方法很多,根据公司实际,公司生产现场管理将引用7S管理模式,我们统称为7S现场管理。7S是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为内容的管理方法,通过对生产现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达到规范化管理,其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管理模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7S的具体要求是:
1.整理:各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彻底地将要与不要、用与不用、常用或少用的东西区分清楚,现场需要但没有的必须配臵
齐全,并将现场不要的、不用的东西清理出车间,它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从而保持合适的作业面积,过道畅通安全,消除污染事故。如机修车间应将废旧物资全部回收集中至指定地点分类存放,以腾出足够的空间便于维修作业。
2.整顿:将生产现场物品摆放在固定的区域和地点,并将物品标识清楚,一目了然,整整齐齐。如酸溶岗位放料管,临时泵使用后应及时归位,从仓库领出的各种批号的稀土原料要分区域存放,按车间要求投料,避免料液组份不均匀影响萃取生产;沉淀岗位各种产品的用具、包装袋应按规定地点存放,沉淀半成品划区域堆放,标识清楚,防止产品污染。
3、清扫:将工作场所内所有的地方以及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打扫干净,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每班下班前应对工作场地进行清扫,同时每周进行大扫除。萃取车间过道和槽体周围不得堆放影响环境卫生及通行的油桶、抹布、管道等物品,发现跑、冒、滴、漏应及时处理,做到岗位环境卫生干净,设备整洁。
4.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三项工作成果认真维护,进行到底,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它是现场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开始。清洁可直观理解为保洁,保洁不仅是上下班前后的工作内容,而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工作,应始终保持车间环境卫生干净,设备整洁,使现场一直处于完美和最佳状态。
5.素养:人是生产力活动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素养就是以“人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促进员工思想水准的提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如果说清洁是为了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那么素养更是为了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积极主动的精神。做一次二次不难,难的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俗话说:“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习惯是思想衍生的行为意识,是要厚积才能薄发的。在7S中最强调的是素养,是7S的核心,所谓“始于素养,归于素养”,素养高了,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没有素养,现场管理就会缺乏长期维持的动力,就会流于形式,虎头蛇尾,不易持续。现场的整理、整顿、清扫与清洁相对容易做,有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不太担心做不好,难度最大的是素养的形成,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公司会将提升员工素养作为现场管理的工作重点,通过用工制度改革、纪律作风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员工素养,公司殷切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爱岗敬业的好员工,团队意识强,服装干净,仪表整洁,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6.安全:清除安全隐患,保证工作场所工人自身安全及产品质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完善安全生产设施,设臵安全警示标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员工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经常性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落实整改,是做好生产现场安全的重点。
7.节约:对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公司现场管理引入“零浪费”的成本管理思想,全体员工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对待公司的资源,积极开展资源和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长流水、常明灯、空机耗等不良现象,爱惜材料物品,爱护设备设施。
四、推行步骤
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司分三个阶段开展现场管理工作。
第一阶段:治理整顿。着重解决生产现场跑、冒、滴、漏和脏、乱、差现象,改善工作环境,美化厂容厂貌,特别是要整治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这是抓好现场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二阶段:专业到位。做到管理重心下移,促进各专业(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的现场到位,并以专业的角度将现场管理标准化与制度化,这是抓好现场管理的关键所在。没有深入的第二阶段,现场管理就会象一场运动、一阵风地走过场,不能持久;
第三阶段:优化提高。优化现场管理的实质是改善,改善的内容就是缩小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按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基本
方法——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修正(Action)),使其合理有效地运行。
五、工作措施与制度保障
(一)开展现场管理全员培训和宣传
当前,由于部分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不足或知识缺乏,导致对现场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或做不到位,认为现场管理无非就是打扫打扫卫生、清理一下杂物、美化一些厂容等表面形式主义,费时又费力,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完成生产任务才是硬指标,没有真正理解现场管理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对制度的贯彻落实不认真、不彻底,缺乏与员工沟通,未能及时了解员工诉求、疏解怨气和安抚不满,造成消极对立,实质上这也是现场管理的内容,是现场的不安定因素。而部分员工则对现场环境的改善不关心,不用心,作业过程习惯粗放式操作,对产品和设备缺乏应有的爱护。因此,只有加强对管理者和员工现场管理知识的学习,组织开展现场管理的动员大会、全员培训、板报宣传,使全体员工充分掌握现场管理的知识、目的和要求,才能提高现场管理的认识和工作水平,让“重视现场”成为全员共识,必要时公司应编制7S现场管理推行手册。各车间培训应结合事故和案例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切实提高员工解决问题及处理突发事故等实际工作能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完善现场管理相关制度
完善现场管理的重点在于对细分工作和工作内容的标准化,将生产经营目标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作业班组,并将班组工作分解成量化指标,使现场每位员工都能充分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公司现有的管理制度中,针对现场角度考虑的制度较少,特别是量化性、规范性管理制度还不够,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应结合各车间岗位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现场管理制度,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必须达到的工作要求、检查要求、检查频率、检查记录及处罚措施,通过建章立制,使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应加强宣传和执行力度,奖罚分明,让每个员工都能熟悉制度,自觉按章程办事,按规范操作,杜绝习惯性违章。通过制度建设,做到“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现场管理状态。
1.落实生产现场管理区域责任制。
各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及工艺流程进行现场区域划分,绘制区域责任表,明确生产现场区域及设备设施的责任人,规定每个区域的责任人须对各自区域内所有生产活动、设备、设施负责,避免责任不清和现场管理死角,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2.落实责、权、利,加强问责考核。
进一步完善《联产计酬考核方案》,建立车间绩效奖惩考核制度,把责、权、利下放到班组,将责任、权力和利益变为压力和动力,充分体现“做与不做不一样,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不好不一样”三不一样分配机制,调动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
性,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实现、自我激励的管理机制,实现车间各岗位良性循环,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现场管理中,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应发挥基础监督、绩效统计反馈等作用,做好员工的绩效评价与反馈工作,及时对绩效考核有较大差距的员工进行帮助,尽快消除员工对考核措施的疑问和不满,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3.严格实施作业标准化。
标准化是生产现场管理的三大工具之一,是推行生产现场管理的第二个阶段,是最深入的和最关键的阶段。所谓作业标准化,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完善的各个工序的工艺控制指标及操作规程等标准化文件,文件应体现作业要求具体化、工作人员明确化、工作责任直接化、工作过程程序化要求。并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班组长现场指导,管理人员跟踪纠正,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使各项生产活动及作业均按标准要求运行,保证作业有序和产品质量稳定。
4.建立生产现场定臵管理制度。
生产现场定臵管理是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7S的第2个S(整顿)的实施方法。做好生产现场的定臵管理,各车间根
据实际情况制订出定臵标准,设计好生产现场定臵图,确保物品放臵在最适合的地方。严格按定臵图进行定臵,不走过场,将生产现场每一件物品摆放在固定的区域和地点,并标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整整齐齐。
5.建立现场管理专项检查考核制度。
车间班组管理存在缺失,执行力不够。不少制度和标准大都停留在口头上,疏于现场检查,缺乏有效的落实。要实现管理到位的目标,就要严格监管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现场管理专项检查考核制度,制订现场管理考核标准,实行三级检查,班组、岗位每日检,车间按旬检,公司每月至少一次检,一级检一级,现场检查要坚持以日常检查为主,突出现场检查重点,确保检查到位,对发现的不合格项,根据区域责任表、责任标签,查出责任人并兑现责任和下发整改单,及时跟踪整改完成情况,以提高现场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制度执行力,并不断总结现场管理经验,持续改进,逐步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事实告诉我们,安全事故大部分发生在现场,所以,现场是安全生产的重点,也是7S的第6个S(安全)。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安全警示等多种形式,使员工树立起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完善安全生产设施,避免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
产安全。对具有危险或危害的生产现场必须张贴安全警示标志,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要与所警示的内容相吻合,而且设臵位臵要正确合理,提醒操作人员预防危险,避免事故发生,当危险发生时,能够指示人们尽快逃离,或者指示人们采取正确、有效、得力的措施,对危害加以遏制。
(四)推动现场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建设
车间管理要实行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公告栏,公布公司最新信息、文件精神、车间生产计划、工作安排、生产进度及绩效考核等信息,特别对涉及员工福利和利益的政策文件。实行车间事务公开是更好地加强车间民主管理,增加管理透明度,让员工及时了解车间情况,保障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合法权益的有效形式,让员工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形式下,自觉主动地关心车间事务,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参与车间日常管理工作,对车间重大事务提出合理化建议。
建立完善的生产信息系统,规范各车间岗位原始记录和质量控制记录,保证每道工序完成后的产品交接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统计员及时统计,实时掌握原辅料消耗情况和质量状况,方便管理部门进行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工作,加强对原料及低耗品消耗的监控和调度,从而使生产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对每道工序成本控制考核,达到对整体生产成本的控制,并从中发现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找出成本的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的差距,解决生产过程中隐藏的管理问题,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品成本。通过信息
化管理优化车间的资源配臵、提升车间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