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22: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第一篇: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2009-3-18 17:25:42

广府办发〔2009〕4号

广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翠雷山垦殖场,县政府有关部门:

《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0九年三月十一日

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关于印发<抚州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抚府办发[2009]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妥善处理农村垃圾问题,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有力的宣传发动引导农民形成良好卫生保洁习惯,以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用科技的手段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乡(镇)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充分发挥乡(镇)的主导作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处理工作。

(二)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上下联动,镇村为主。按照市、县统筹、乡(镇)主导、镇村实施的要求,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上下结合,整合资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具体工作,合理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适用、安全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科学系统地规划建设垃圾收集处理设施。

(四)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城乡一体,长效管理。要把长期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突出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全面铺开,重点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改变农村垃圾简易堆放处置现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经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2010年,全县农村基本实现环卫保洁达标和垃圾集中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四、工作要求

(一)制订方案。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作模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各乡(镇)在2009年3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县政府(并送县农办)。

(二)编制规划。各乡镇要依据县、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3月底前完成编制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

(三)选择处理模式。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无机与有机垃圾分类,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1、集中收集型。县城近郊的村庄宜采取“村委会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其他农村地区宜采取“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方式,尽量降低农村垃圾处理成本。

2、就近简易处理型。在偏远的行政村建设垃圾填埋场,自然村设置若干个垃圾屋,垃圾收集后就近进行填埋。在江河湖泊和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

(四)精心组织实施。从3月份开始,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至12月底全县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其中历年新农村建设点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加快配备乡(镇、)、村垃圾处理设施及工作人员,做到“三有”:一有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垃圾屋、填埋场,二有清洁工具及运输工具,三有保洁员。具体要求为:

1、完善设施。户配垃圾桶(箱)。按照方便村(居)民投放要求,每户至少设1只垃圾桶(可用塑料水桶代替);村建垃圾收集屋,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每个自然村按每40户(不足40户按40户计算)修建一座占地4㎡的垃圾屋(高2.5m),并按“1名保洁员、1套保洁工具、1套保洁衣、1个垃圾屋”的标准配备好农村保洁队伍和保洁设施。保洁员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公共场所每周打扫两次,垃圾屋垃圾每周清运一次;乡(镇)设置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每个乡镇至少要修建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离县城、乡(镇)所在地较远不能与其共用垃圾填埋场的村、组至少要修建一座简易垃圾填埋场(少数偏远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建设简易填埋),并配备垃圾清运车。

2、健全制度。各乡(镇)在运行中要认真研究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环境卫生治理的彻底性、长期性和实效性,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办法。一是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要建立《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垃圾处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长效管理制度。二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村委会或村小组、村民理事会要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农民每日自觉清扫房前屋后,形成保持村庄清洁卫生的习惯。做到垃圾要入桶入箱,禽畜圈养,柴草集中堆放,可回收物质要分开存放。保洁员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以及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同时负责对村民门前“三包”制度的检查督促。

3、创新机制。针对村民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文明素质不尽相同的实际,各乡(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合理确定垃圾处理模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县城近郊的农村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方式,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其他乡(镇)采取“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方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污染源;偏远村庄采取“户收集—村小组简易填埋”的模式;还可探索其他符合当地实际的方式等。

(五)组织验收。2010年1-6月份,由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和目标,就2009年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现场对照检查,并结合日常督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相关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对广大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一是召开宣传动员大会,传达省、市、县垃圾无害化处理会议精神,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二是出动宣传车队在县城、乡镇、农村巡回宣传,在主要街道、路口及各村组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栏和横幅标语,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采取印发《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利用会议、展板、宣传橱窗等形式,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来,清理好本村环境;三是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逐村、逐户宣传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环保知识,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了解和掌握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四是以群众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小康示范村和星级文明户的重要评选内容,努力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五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督导作用,及时、全面、准确地对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进展情况和先进典型进行充分报道,从而引导广大居民、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开展源头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二)多方筹集资金。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建立“市级奖励、县财政适当补助、乡村负担、农户适当缴费”的机制。2006-2008年新农村建设点垃圾处理设施,按30-45户为一个村,县、乡两级按1:1的比例对每个村投入3000元经费,县级经费于2009年6月底前一次性拨入县新村办专户,10月底前落实到具体建设点。其它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经验收达到要求的适时拨付。

(三)强化督导和检查。一是定期督查。由县农办(县委农工部)牵头、各成员单位组成的督查组,每季度分片对各乡(镇)进行一次督查;各乡(镇)要实行逐级督查制,抓好工作落实。督查工作要建立台帐,将每次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要求、复查情况记录在册,整理归档。二是采取简报、通报等形式对每次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及时发现、帮助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典型和纠正偏差。三是考核验收。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乡(镇)年终工作目标考评,并严格按照考评验收结果兑现补助和奖励办法。

六、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成立广昌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曹志刚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李建泉、县政协副主席、县长助理张卫平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委宣传部、县农办(县委农工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县环保局、县科技局、县供销社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财政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办公室设在县农办(县委农工部),由县农办主任(县委农工部长)符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如下: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组织调度和综合协调;筹备有关会议,起草实施方案及其它重要文稿,编辑简报、通报等;负责制订全县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工作考评方案,并牵头组织考评工作;

县农办(县委农工部)负责2006-2009年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农村改水、改厕相结合,与发展农村沼气相结合,与加强农村有机肥使用相结合,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相结合,将新农村建设点建成生态文明示范点;

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中心、县电视台)负责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县建设局负责镇村两级垃圾处理规划编制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县城管局负责镇村两级垃圾处理工作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同时,负责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村垃圾处理的指导、监督、检查;

县农业局负责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农村垃圾处理进行有机结合,加强沼气的技术指导; 县发改委负责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上报实施工作;

县卫生局(爱卫办)负责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和农村公共卫生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县供销社负责农村部分垃圾回收的指导工作,调动农民利用和处理垃圾的积极性; 县民政局要适当增加补贴,大力支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农村垃圾处理资金投入使用的管理与督查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农村垃圾运输道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环境保护的指导、检查工作; 县科技局负责利用高科技产品处理垃圾的指导工作。

第二篇:关于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关于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切实加大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力度,建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制度保障”为推进方式,以“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为基本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以农村生活、生产垃圾集中处理为主要内容,探索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有效运行模式,形成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形成卓有成效的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实现“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全面增强,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具体目标任务: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两年面上推开,三年大见成效”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达到“六个基本没有”:(1)农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2)农户庭院基本没有流淌污水;(3)集镇基本没有散放垃圾;(4)河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垃圾;(5)村间道路基本没有裸露粪便。

三、主要操作模式

坚持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建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为目标,紧扣农村垃圾源头分类这个前提,抓实农(居)户、保洁员(回收员)、管委会3个主体,将垃圾分为入池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建筑垃圾、封存垃圾、焚烧(填埋)垃圾五类,并采取相应的五种处理办法,简称为“1+3+5”模式。

“1” 即指紧扣一个前提。实行农村垃圾三级分类制度,先由农户对垃圾进行一级分类,然后由村庄保洁员再次分类,最后由垃圾无害化处理终端进行分类。

“3”即指抓实“三个”主体。抓实农(居)户、保洁员(回收员)和理事会(管委会)三个主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农民是分类收集主体,主要负责家庭生活、生产垃圾收拣分类。保洁员是清运主体,主要负责公共场所垃圾收拣收集,将农户分类垃圾清运并分类处理。理事会(管委会)是监督主体,主要负责检查督促。

“5”即指对农村垃圾的5种无害化处理办法。整个农村垃圾分类建立在“三桶”基础上,即一个入池垃圾桶、一个焚烧垃圾桶、一个废品回收桶,每户农户按要求将日常生活、生产垃圾收集分离成沤肥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建筑垃圾、封存垃圾、焚烧(填埋)垃圾五大类,垃圾无害化处理则按5类垃圾分门别类处理:

1、入池垃圾:就是指易腐烂的有机垃圾,如菜叶(根)、剩菜剩饭、瓜皮果壳、残枝败叶、稻草杂草、人畜粪便、废弃畜禽内脏、动物尸体等。处理办法为:主要是用作沼气原料。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每个省扶建设点不少于30%的农户建沼气,并作为村庄整治的硬性指标来考核。沼气池可以单户建,也可以联户建。

2、建筑垃圾:主要是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废土、废砖、废石、废陶瓷、水泥块、煤渣和扫地时带回的泥沙等。处理办法为:采取集中堆放,然后按指定地点填埋;也可全部用于本村庄和农户的宅基平地、修道铺路等。

3、可回收利用垃圾:主要指可回收利用的无机垃圾,如:废泡沫、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废电器、废铜烂铁、废旧衣服及鞋子、废纸、易拉罐、编织袋等。

4、封存垃圾:主要指回收不可利用的垃圾,如: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废农药瓶、废油漆、废日光灯管、废旧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处理办法为: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要用特殊设备来实行集中处理;废农药瓶、废日光灯管等要实行定点封闭深埋。封存垃圾由供销部门统一集中收货,环保部门参与集中处理,真正做到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5、焚烧(填埋)垃圾:除去上述四种分类分拣后剩下的垃圾。处理办法为: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终端处理办法。乡镇一级建设一个达到环保要求的中型焚烧炉,重点解决圩镇及周边村庄的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填埋场建立必须达到卫生环保要求,无二次污染。在中心村、国省道沿线、交通便利地方设置垃圾中转池,垃圾中转池要设有顶棚,由保洁员专管,并及时用垃圾清运车统一清运到焚烧场焚烧。

四、健全机构队伍

1、健全组织机构。搞好农村环境卫生,人员机构是关键。结合实际,构筑乡镇、村、组三级网络化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保洁管理体系。各村要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明确一名班子成员担任清洁办主任,配备工作人员,实行上下对口统一;必须成立环卫所,负责辖区内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和环卫设施的建设、管理。村“两委”对全村环卫保洁负总责,“两委”成员对每个自然村实行包干,负责监管村庄环境卫生。各建设点(自然村庄)要组建村民理事会或村庄管理委员会,监管村庄环卫保洁工作,协调处理本村庄内部事务,组织村民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及考核评比办法,不定期检查保洁员工作,不定期检查农户的垃圾分类、室内外环境卫生,对本村庄农户的室内外保洁工作进行评比和公布。

2、建立专业队伍。一是要建立一支稳定、责任强的保洁员队伍。各村因地制宜选聘一定数量村庄保洁员(原则上每50户左右配置1名保洁员),组建保洁员专业队伍,负责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拖运,并建立保洁员档案,在醒目地方公示其姓名、电话号码。二要是建立一支可回收利用垃圾回收专业人员队伍。建立垃圾回收网络,聘请包片专业回收人员,并公示分片负责收购的回收专业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公布废品收购目录和价格,实行一条龙服务。

五、完善基础设施

各村要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科学编制设施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桶(箱)、沼气池、垃圾池、垃圾焚烧场、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堆放场和垃圾中转站(房)等环卫设施,并切实做到“四有”:

1、农户有“三桶”:一个入池(沤肥)垃圾桶、一个焚烧垃圾桶和一个废品回收桶。

2、建设点(自然村庄)有一套统一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点(自然村庄)建好一批沼气池,可单户建,也可若干户合建或全村建一个大的,各点因地制宜,灵活处理。建一座垃圾池、一个废旧品回收点(可在垃圾池旁搭建,也可在保洁员家中腾出一间房屋作废品回收点)。

3、保洁员有一套统一的清扫工具:每名保洁员配备1套保洁工具,即“一铲、一钳、一斗、一帚、一车、一衫”(铁铲、清拣钳、垃圾斗、扫帚、板车、环卫服装)。

4、乡镇有“三箱(桶)”、垃圾清运车、一座垃圾焚烧场或一个垃圾填埋场:各乡镇要在圩镇上安放一批垃圾箱(桶),分为入池(沤肥)垃圾箱(桶)、焚烧垃圾箱(桶)、可回收利用垃圾箱(桶)。同时结合实际采取租赁、发包等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方式,组建垃圾清运公司或聘请有运输能力的清运大户,确保有车辆清运垃圾。

六、建立长效机制

(一)完善村民自治机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抓好农(居)户、保洁回收清运队伍和理事会(管委会)这三个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保洁实施主体建设,建立村镇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制度。制定好包括门前“三包”、奖励制度在内的村规民约,与农户签订“三包”合同。理事会(管委会)主要对农户进行保洁意识教育和保洁工作的宣传发动,聘请管理保洁员,收取农户的保洁费用,对农户和保洁员的保洁情况进行评比、监督和考核。

(二)建立培训教育机制,解决农村保洁源头分类难的问题。在抓保洁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垃圾是资源,分类是关键”的工作理念,一手抓环境整治,一手抓培训教育,广泛宣传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和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面对面的教育,手把手的传授,引导农民进行垃圾分类,实现农户“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的转变,把农村垃圾分类转化成为农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动。妇联、卫生、教育等部门,要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妇女家庭保洁、学生保洁知识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县文明办、新村办要广泛开展“卫生文明户”创评活动。

(三)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机制。供销系统要组建可利用垃圾回收公司,招聘包村回收专业人员,实行责任包干,形成农户——保洁员——回收人员一体化的回收链,负责回收可利用垃圾和属专门处理的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收购后在县环保部门的参与下负责专门处理,县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回收公司及收购网点要注重服务质量,定点定期开展收购活动,并把废品收购的时间、目录和价格进行公示。

(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镇整治资金16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设备购买、设施建设、人员工资费用等补助,不足资金由村自筹解决村级要从集体经济中安排一定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资金。要努力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通过召开户主会,制定村规民约,约定农户交纳一定的保洁费,提高农户环保意识。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涉及范围广,工作难、任务重、要求高,应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成员单位和挂点单位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要根据职责分工,将所承担的任务具体细化,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作出工作进度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工作到位,务求实效。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是保护生态、减少污染,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和挂点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看作一场改善人居环境的革命,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切实把这项活动抓紧抓好,尤其是要强化工作主体意识,落实责任,充分引导发挥好农户主体作用,确保取得实效。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村要召开动员大会,并借助张贴标语、办宣传栏、发放公开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垃圾处理的意义和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和“讲卫生保洁,树文明新风”活动,进一步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

2011年7月24日

第三篇:崇仁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崇仁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妥善处理农村垃圾问题,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坚持用宣传引导的方式帮助农民形成良好卫生保洁习惯,用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用科技的手段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主要原则

(一)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二)分级负责,上下结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

(四)集中整治,长效管理。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2010年,全县农村基本实现环卫保洁达标和垃圾集中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四、运行模式

(一)资源利用型。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无机与有机垃圾分类,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二)集中收集型。按照“户集、村收、乡镇集中填埋”的思路,以30—45户为一个保洁点,按每个保洁点“1名保洁员、1套保洁工具、1套保洁衣、1个垃圾屋”的标准组建农村保洁队伍。

保洁员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公共场所每周打扫两次,垃圾屋垃圾每周清运一次。

(三)就近简易处理型。在偏远的行政村建设垃圾填埋场,自然村设置若干个垃圾屋,垃圾收集后就近进行填埋。在河流和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2月--3月)

1、制订方案。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作模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各乡(镇)在2009年3月底前,将实施方案报县政府(送县新村办)。

2、宣传发动。召开一次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动员会,传达省、市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本地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3、编制规划。各地要依据县域、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垃

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

(二)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09年12月)

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年底全县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其中:历年新农村建设点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三)验收阶段(2010年1月—2010年6月)

由县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和目标,现场对照查看,并结合日常督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崇仁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部,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农工部(农办)领导兼任。

(二)明确职责分工。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协调指导、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检查考核等工作,以及抓好垃圾中转站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各乡镇(街办)负责辖区内农村垃圾处理的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垃圾屋、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做好保洁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行政村负责本村范围内垃圾屋的设置建设,专业保洁队伍的建立,明确农户的垃圾收集清运及公共区域责任分包,制定村规民约,对农户遵守保洁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委农工部(新村办)负责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工作,把村庄垃圾处理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农村改水、改厕相结合,与发展农村沼气相结合,与加强农村有机肥使用相结合,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相结合,将新农村建设点建成生态文明示范点。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负责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建设部门负责村镇垃圾处理规划编制的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城管执法部门负责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村垃圾处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同时,对垃圾处理工作的技术、标准进行考核、检查、指导。农业部门负责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农村垃圾处理进行有机结合,加强沼气的技术指导。发改委负责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上报实施工作。卫生部门(爱卫办)负责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和农村公共卫生的监督、检查、指导工作。供销部门负责农村部分垃圾回收的指导工作,调动农民利用和处理垃圾的积极性。民政部门要适当增加补贴,大力支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农村垃圾处理资金投入使用的管理与督查工作。交通部门负责农村垃圾运输道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环保部门负责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环境保护的检查、指导工作。科技部门负责利用高科技产品处理垃圾的指导工作。

(三)多方筹集资金。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建立“县级补贴、乡镇为主、农户适当缴费”的机制。县财政拿出32万元对搞得好的乡镇进行奖补,各乡镇对2006-2008年的新农村建设点按每个村投入不得少于1500元的要求,建设好各建设点的垃圾点的垃圾处理设施,乡镇经费于于2009年6

月底前一次性拨入乡镇财政所新农村建设专户,10月底前落实到具体建设点。其它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经验收达到要求的适时拨付。

(四)落实相关要求。各地要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加快配备乡(镇)、村垃圾处理设施及工作人员,做到“三有”(即:一有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垃圾屋、填埋场,二有清洁工具及运输工具,三有保洁员)。具体要求为:

1、完善设施。户配垃圾桶(箱)。按照方便村(居)民投放要求,每户至少设1只垃圾桶(可用塑料水桶代替);村建垃圾收集屋,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每个自然村按每40户(不足40户按40户计算)修建一座占地4㎡的垃圾屋(高

2.5m),并配一名保洁员和一辆保洁车及清扫工具;乡镇设置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每个乡镇至少要修建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离县城较远不能与其共用垃圾填埋场的乡镇至少要修建一座简易垃圾填埋场(少数偏远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建设简易填埋场),并配备垃圾清运车。

2、注重养成。村委会或村小组要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农民每日自觉清扫房前屋后,形成保持村庄清洁卫生的习惯。做到垃圾要入桶入箱,禽畜要圈养,柴草要集中堆放,可回收物质要分开存放。保洁员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以及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同时负责对村民门前“三包”制度的检查督促。

3、创新机制。针对村民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文明素质不尽相同的实际,各地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合理确定垃圾处理模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县城近郊的农村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方式,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其他地区采取“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方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污染源;偏远村庄采取“户收集—村小组简易填埋”的模式;还可探索其他符合当地实际的方式等。

4、强化督查。县里由县委农工部(新村办)牵头组成督查组,实行一月一次督查,二月一次调度对各地进行督查;各乡(镇)也要实行月检查、季调度制,抓好工作落实。督查工作要建立台帐,将每次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要求、复查情况记录在册,整理归档。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五)建立健全制度。各乡镇要建立《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垃圾处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长效管理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在解决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经费、日常监管和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成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集中力量、集中时段在崇仁电视台,及时报道在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四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方案

为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提升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和水平,根据xx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及考评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为目标,以建立农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集中整治、无害处理”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抓源头、强设施、创模式,加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督查,促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走向规范化轨道,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目标任务

1、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全乡20户以上的村庄内所有农户知道将生产生活垃圾按沤肥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封存垃圾、建筑垃圾、焚烧(填埋)垃圾五种类型进行分类分拣且能按要求进行分类投放。60%以上的村庄农户家配置垃圾分类桶(一个沤肥垃圾桶、一个焚烧垃圾桶)和回收袋,且能正常使用。

2、有序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启动并争取垃圾填埋场建设。全乡圩镇以及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全部实现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卫生保洁达标。做到垃圾减量化,达到 “六个基本没有”,即: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农户庭院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村间、集镇没有散放的垃圾,塘(库)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村间道路基本没有裸露的人畜粪便,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

3、基本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圩镇建立城管队和环卫所,所有新农村建设点配备保洁员,组建村庄(社区)公益事业理事会,建立健全村规民约、门前三包、生活区卫生分块分段包干等卫生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三、工作重点

1、明确重点区域范围。一是抓好公路沿线村庄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抓好国道、省道及通乡镇主干道沿线20户以上村庄的垃圾分类分拣、收集和清运处理工作,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向日常化、规范化转变。二是抓好圩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抓好圩镇街道、巷道、房顶、明沟暗沟等垃圾清理,居民源头分类分拣,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三是抓好省扶新农村建设点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所有省扶新农村建设点,必须建立公益事业理事会和卫生保洁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认真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日常工作。

2、实行两种处理模式。一是集中处理模式。对国道、省道、通乡镇主干道沿线所有20户以上村庄及所有圩镇的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工作,实行农户分类,保洁员收集,乡镇清运,集中焚烧处理,基本做到可视范围内无裸露垃圾,卫生保洁达标。二是分散处理模式。其他非主干道村庄,实行农户源头分类分拣、分户收集,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做到村内无明显垃圾,池塘、水沟无飘浮垃圾,实现垃圾不外露、不出村。

3、落实三项重点工作。

(1)抓好农户源头分类分拣工作。对国道、省道、通乡主干道沿线20户以上村庄和2010年省扶新农村建设点的农户,每户配置“两桶一袋”,即一个沤肥垃圾桶、一个焚烧垃圾桶、一个废品回收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抓好村庄保洁员队伍建设。对国道、省道、通乡镇主干道沿线所有20户以上的村庄和2010年省扶新农村建设点,按照每50户左右的标准配备一名保洁员,保洁员基本做到“三统三定”,即统一配置标志服、统一配置清运工具、统一管理,做到定职责、定区域、定工资。对非主干道沿线村庄可以通过乡村组筹资模式配备保洁员,也可以采取村民轮流值日的方式进行卫生保洁。各村庄(社区)要建立公益事业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可以由原村庄(社区)理事会成员担任,也可以重新选举产生。

(3)抓好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垃圾中转站。在国道、省道及通乡镇主干道沿线20户以上村庄路口建设1个垃圾中转站,由乡、村负责落实场所,县新村办会负责建设。圩镇范围建设固定砖砌垃圾池或配置垃圾桶;二是建设垃圾填埋场。三是建设沼气池。宣传动员2010年所有省扶新农村建设点内20%以上的农户建立沼气池,引导农户做到对菜叶、菜根、瓜皮果壳、动物内脏等垃圾投入沤肥垃圾桶,倒入沼气池分户处理。

四、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各村要发放好《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每个村庄写好1-3条永久性宣传标语,每个季度出好一期板报,每季集中开展好1次以上“三清”活动,每季度开展好“文明卫生户”、“文明卫生庭院”等评选活动,使农户对垃圾处理由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自觉行动。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好“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三项活动”(给学生上一堂农村环境卫生常识课、组织学生清拣垃圾、指导学生写一篇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活动的习作),老师开展“两项活动”(定期家访和校外辅导活动),努力将老师培养成为“两员”(学校垃圾处理的指导员和校外垃圾处理的辅导员),将校园创建成为“三个基地”(垃圾处理知识教学基地、垃圾处理知识传播基地和垃圾处理样板示范基地),将学生培养成“四员”(学校环境卫生的践行员、公共场所的“小宣传员”、家庭垃圾分类处理的“小监督员”、上学放学途中的“小宣传员”),使农村广大群众更加深入地掌握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知识,纵深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2、明确工作责任。各村委会要负责好本村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宣传教育,非主干道沿线的垃圾收集、中转和分类处理工作。村庄(社区)公益事业理事会要负责好本村庄(社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宣传教育、保洁员的监督、村庄卫生监督和卫生保洁费用的收取工作。保洁员必须做到每日上户收集一次垃圾、每周两次清扫公共场所和清运公共垃圾,督促好农(居)户做到垃圾源头分类分拣处理,负责好垃圾收集回收。农(居)户要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分拣、门前三包、生活区清洁卫生分块分段包干。设立好乡镇回收站、村点回收网点。卫生院负责好诊所的医疗垃圾按清洁规程处理。中小学校负责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宣传教育、学校的卫生保洁。民政所要负责好敬老院的卫生保洁和处理工作。

3、加强经费保障。乡安排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专项经费,并整合各项资金用于农村垃圾处理各项工作。同时,一方面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用于垃圾无害化处理。

(1)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公路沿线垃圾中转站建设,由乡、村落实场所,县新村办会负责建设。乡垃圾清运车的购置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车价控制在5万元以内,其中县给予总车价的70%补助,乡筹资30%。

(2)保洁员工资待遇。对国道、省道、通乡主干道没线村庄和2010年省扶新农村建设点的保洁员,每50户左右配备的保洁员按每月100元支付保洁工资,每70户以上配备的保洁员按每月150元支付保洁工资。保洁员工资的落实需村庄(社区)公益事业理事会和村委会提供证明,县清洁办审批,采取“一卡通”方式进行支付,每半年发放一次。同时,为每位保洁员统一配置一辆手推大板车、一套清洁工具和一件统一标志的工作服装。为提高保洁员待遇,可以由公益事业理事会组织,采取适当收取卫生费的形式解决一部分,也可以由乡、村两级按照程序在农村低保或其他渠道适当解决。非沿线村庄的保洁员工资及清洁工具配置由村组自筹解决。

(3)“两桶一袋”购置。国道、省道、通乡镇主干道沿线20户以上村庄和2010年所有省扶点农户配置的“两桶一袋”由县清洁办统一采购,采购费用由县统一支付。圩镇居民的“两桶一袋”由乡镇统一采购,费用由乡镇和居民自筹解决。

4、强化督查考核。

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列入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抽查,凡发现有垃圾乱倒乱堆现象的给予通报批评,三次通报批评的村,实行罚款1000元,对保洁员履行工作职责也进行明查暗访,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保洁员,每发现一次扣除20元工资,一个季度内发现3次以上(含3次),将解聘该保洁员并停发工资。

第五篇: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创优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坚持用宣传引导的方式帮助农民形成良好卫生保洁习惯,用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用科技的手段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主要原则

(一)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二)分级负责,上下结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

(四)集中整治,长效管理。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2010年,全镇农村基本实现环卫保洁达标和垃圾集中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四、运行模式

(一)资源利用型。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无机与有机垃圾分类,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二)集中收集型。按照“户集、村收、镇集中焚烧”的思路,以30—45户设置一个垃圾池,农户自行将垃圾倒入垃圾池,保洁员每天收集清运一次。

(三)集中焚烧处理型。各村保洁员将每天收集到的垃圾运到集中焚烧场进行焚烧。偏远的行政村也可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后就近进行填埋。在河流和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4月--5月)

1、制订方案。各村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作模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

2、宣传发动。各村要召开一次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动员会,传达县、乡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本地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3、编制规划。各村要依据乡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

(二)实施阶段(2009年6月--2010年6月)

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全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

(三)验收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

由镇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和目标,现场对照查看,并结合日常督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我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为民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为民服务中心主任兼任。

(二)明确职责分工。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协调指导、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检查考核等工作,以及抓好垃圾焚烧炉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行政村负责本村范围内垃圾池的设置建设,保洁队伍的建立,明确农户的垃圾收集清运及公共区域责任分包,制定村规民约,对农户遵守保洁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多方筹集资金。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建立“乡镇补贴、村为主、农户适当缴费”的机制。

(四)建立健全制度。各村要建立《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集

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垃圾处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长效管理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在解决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经费、日常监管和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成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镇人民政府 二00九年五月五日

下载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昌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知识(5篇范文)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知识 农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的百姓身边事儿节目又准时与您见面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改善生态环境,已经付诸行动。为了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改善......

    保洁员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培训材料

    保洁员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培训材料一、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并提供资金支持;各级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使......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方案(精选五篇)

    为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提升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和水平,根据xx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及考评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变农村......

    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落实情况

    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落实情况 1、关于调整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名称及成员的通知 2、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3、关于印发农村生活垃......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城乡发展环境、提升现代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回收生产的必要性 当前,由“地沟油”、“垃圾猪”等餐厨废弃物引发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大难题。地沟油问......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

    民建武汉市委员会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垃圾围城”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武汉市中......

    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评比办法

    村卫生及垃圾无害化处理检查评比办法一、检查评比时间每月对全村每家农户室内外卫生以及周边垃圾处理进行一次检查评比。二、检查评比方法1、由清洁工程理事会会按检查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