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

时间:2019-05-14 22:5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赛迪顾问-《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赛迪顾问-《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

第一篇:赛迪顾问-《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

经济评论

《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

10月17日,工信部公布了首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以下简称《特别公示》)名单,包括吉林通田、哈尔滨客车厂、贵州客车制造厂、扬州新亚车辆等48家汽车生产企业进入了《特别公示》名单。按要求,这些企业须在两年内进行整改,如果到期无法通过考核,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并退出汽车生产领域。这是继2012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国家在淘汰汽车产业落后产能迈出的实质步伐。国家希望通过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打破该行业长久以来备受诟病的生产资质“终身 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

一、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自主品牌成产能过剩重灾区 过去几年,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及汽车购臵税优惠、汽车下乡、换购补贴等刺激政策的拉动下,国内汽车消费需求迅猛增长。2006-2012年,全国汽车销量从728万辆增至1927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7.6%。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国内整车企业新建扩产热情高涨,整车产能持续攀升。2012年,全国汽车整车产能达到3251万辆,2006-2012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一方面是汽车产能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却是整车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持续走低。一般来说,产能利用率达到70%-80%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而我国整车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除2010年的历史最高水平85%以外,其余几年均不足80%。2011年以后,汽车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更为明显,2011年骤降至66%,2012年仅为59%。根据各大车厂的产能规划,到2015年,国内汽车整车产能利用率可能进一步下降至54%,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受到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的影响,2010年以来,国内主要整车企业 利润率连续走低,低于行业整体水平。

图1 2006-2015年中国汽车产业产能利用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 2014,01

图2 2006-2012年国内汽车产业及整车企业利润率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 2014,01 注:整车企业利润率根据国内20家主要整车上市企业统计得出

不同车系的产能利用率差异显著。从占整车市场7成的乘用车市场来看,合资车企中除了日系车企因中日关系影响导致产能利用率较低外,欧美韩系车基本处于产能饱和或略显不足 状态。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合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上海通用更是高达117%,生产线处于超饱和生产状态。相比之下,本土自主品牌的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除长城汽车保持了95.4%的良好产能利用水平外,奇瑞、比亚迪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50%,奇瑞更是仅有27%。

总之,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既是量的过剩更是结构性过剩,自主品牌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面对合资企业在中国新一轮扩张及产品价格向下延伸,自主品牌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图3 2012-2013年乘用车分车系车企产能利用率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 2014,01

二、《特别公示》名单的发布凸显了国家推行汽车行业退出机制、加快行业结构优化的决心

根据《通知》要求,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的生产企 业,将被作为特别公示对象,进入劝退考察期。这些企业大多已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无法正常生产,产品质量更是难以保证,有的甚至靠倒卖产品合格证来维持生存,严重影响了汽车产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首批《特别公示》名单的发布,是国家在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道路上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体现了国家整顿汽车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决心。国家希望通过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淘汰落后、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汽车厂商,推动产业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行业结构,进而推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特别公示》能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自主品牌车企资源整合,还取决于考核细则的实施、政策执行力度及能否扫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惯性等多方面因素。

第二篇:2014经济评论第1期-《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

经济评论

北京赛迪方略城市经济顾问有限公司

2014年1月7日 第1期 总第17期

《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

10月17日,工信部公布了首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以下简称《特别公示》)名单,包括吉林通田、哈尔滨客车厂、贵州客车制造厂、扬州新亚车辆等48家汽车生产企业进入了《特别公示》名单。按要求,这些企业须在两年内进行整改,如果到期无法通过考核,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并退出汽车生产领域。这是继2012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国家在淘汰汽车产业落后产能迈出的实质步伐。国家希望通过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打破该行业长久以来备受诟病的生产资质“终身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

一、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自主品牌成产能过剩重灾区 过去几年,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及汽车购臵税优惠、汽车下乡、换购补贴等刺激政策的拉动下,国内汽车消费需求迅猛增长。2006-2012年,全国汽车销量从728万辆增至1927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7.6%。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国内整车企业新建扩产热情高涨,整车产能持续攀升。2012年,全国汽车整车产能达到3251万辆,2006-2012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一方面是汽车产能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却是整车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持续走低。一般来说,产能利用率达到70%-80%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而我国整车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除2010年的历史最高水平85%以外,其余几年均不足80%。2011年以后,汽车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更为明显,2011年骤降至66%,2012年仅为59%。根据各大车厂的产能规划,到2015年,国内汽车整车产能利用率可能进一步下降至54%,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受到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的影响,2010年以来,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利润率连续走低,低于行业整体水平。

图1 2006-2015年中国汽车产业产能利用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 2014,01

图2 2006-2012年国内汽车产业及整车企业利润率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 2014,01 注:整车企业利润率根据国内20家主要整车上市企业统计得出

不同车系的产能利用率差异显著。从占整车市场7成的乘用车市场来看,合资车企中除了日系车企因中日关系影响导致产能利用率较低外,欧美韩系车基本处于产能饱和或略显不足状态。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合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上海通用更是高达117%,生产线处于超饱和生产状态。相比之下,本土自主品牌的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除长城汽车保持了95.4%的良好产能利用水平外,奇瑞、比亚迪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50%,奇瑞更是仅有27%。

总之,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既是量的过剩更是结构性过剩,自主品牌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面对合资企业在中国新一轮扩张及产品价格向下延伸,自主品牌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图3 2012-2013年乘用车分车系车企产能利用率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 2014,01

二、《特别公示》名单的发布凸显了国家推行汽车行业退出机制、加快行业结构优化的决心

根据《通知》要求,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的生产企业,将被作为特别公示对象,进入劝退考察期。这些企业大多已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无法正常生产,产品质量更是难以保证,有的甚至靠倒卖产品合格证来维持生存,严重影响了汽车产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首批《特别公示》名单的发布,是国家在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道路上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体现了国家整顿汽车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决心。国家希望通过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淘汰落后、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汽车厂商,推动产业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行业结构,进而推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特别公示》能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自主品牌车企资源整合,还取决于考核细则的实施、政策执行力度及能否扫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惯性等多方面因素。

三、车辆生产管理机制亟待改革,《特别公示》只是起点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国家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汽车产业管理机制,把决定权交由企业,是增强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臵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特别公示》名单的发布,将打破汽车生产资质“终身制”,是国家在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一)实施生产资质审批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长期以来,整车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就业容量多,成为地方政府竞相争夺的重点。为加大招商力度,地方政府出台许多特别优惠政策,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

为了避免出现地方投资一哄而上的局面,国家从1989年起对汽车生产采取企业和产品双重审批制度。但生产资质审批制度实行二十多年来,中国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由1989年的123家到2012年底的171家,数量不减反增。在本次被列入《特别名单》的48家车企中,有超过半数是在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制度实行之后成立的,而在这些后来成立的企业当中,又有十多家与当地政府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余车企背后也大多依稀可见地方政府支持保护的影子。这些技术含量不高、市场运作不畅的地方自主品牌的存在,恰恰是造成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不高、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生产资质管理不仅没有限制住地方盲目投资发展汽车产业的热情,更没有起到有效控制行业产能的目的。

(二)审批制度使得生产资质变得奇货可居,为“僵尸企业”创造生存空间

资质审批制度的存在使生产资质成为稀缺资源,变得奇货可居,为“僵尸企业”创造了生存空间。2009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的通知》,规定“汽车生产企业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使得汽车生产资质成为新上整车项目的必要资源,推动汽车生产资质身价进一步暴涨。资料显示,2010年,一汽大众为在佛山南海投建新工厂花费3亿元收购湛江三星生产资质;2011年,上海大众在宁波杭州湾新区投建新工厂,以5亿元人民币价格购买“壳资源”波导汽车;2012年,杭州市政府为促使长安福特在杭州落地,与长安福特共同出资4.5亿元收购云南茶花汽车厂以获得生产资质。这些连产品都没有或者已经停产的企业,只因拥有一个生产资质就坐等高价兼并,既增加了企业的兼并重组成本,加剧了行业资源的浪费,也使一些车企的兼并重组成为资质买卖的过程,违背了设立资质审批的本意。

(三)汽车企业退出机制的力度和范围应进一步扩大 本次《特别公示》,从企业数量来说覆盖面较窄,从考核指标来看要求相对较低,对行业结构优化的实际效应仍有待进一步观察。《特别公示》榜上有名的48家企业,不到全国1300多家车辆生产企业总数的4%,属于极小范围调整,加上公示中的大部分企业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因此这批企业退出与否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也不明显。此外,较低的退出考核标准,也给地方政府和企业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间。相比动辄投资数十亿的汽车整车生产项目,“乘用车1000辆、大中型客车50辆、1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摩托车120家、专用车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5家

轻型客车100辆、中重型载货车50辆、轻微型载货车500辆、运输类专用车100辆、摩托车1000辆”的考核标准较低,不排除个别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保住生产资质进行突击性恢复生产,造成行业资源的二次浪费,加剧产能过剩情况。因此,若要更加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汽车企业的退出考核机制的执行力度和范围应进一步扩大。

(四)加强监管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取消审批,加强监管,由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打破生产资质不合理的市场价值,是提高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美国、欧盟、巴西等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并不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资质审批,而是将行业监管重点聚焦在产品质量、安全性、环保性能等方面,严格执行产品检测和召回制度。以美国为例,美国汽车产品进入市场采取的是自我认证模式,即由汽车生产厂家对其进入市场的产品自行负责,政府通过建立一套完善严格的法律体系,对汽车产品实施严格的后续监督和抽查工作,对不符合美国汽车技术法规或者存在安全、环保缺陷的车辆实施严格的产品召回制度,以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安全、环保、防盗和节能等方面性能有效的控制。在严格的产品管理体系保障下,美国整车产业在全球汽车产业中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放开/取消生产资质审批,并不意味着任何企业都可以进入汽车生产领域,而应通过实行“宽进严管”的管理机制,加强产品及生产过程监管,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这也符合十八大关于简化行政审批制度及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宗旨。

0-

第三篇:赛迪顾问驳斥《理财周报》失实报道

赛迪顾问驳斥《理财周报》失实报道

5月3日,《理财周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证监会暴怒:赛迪顾问造假涉及100公司》的报道,给赛迪顾问造成重大的损失和麻烦。5月10日,《理财周报》在其第141期B10版正式刊登了致歉声明。

在5月11日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赛迪顾问总裁李峻发表了赛迪顾问对该报道12点不实内容的看法。

1.该报道用了半个版面刊登赛迪顾问法人代表的图片,并标注是赛迪顾问董事长罗文。

回应:事实上这个照片是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赵刚的照片,我们了解到,对方做这个报道的过程中,没有跟赛迪顾问的员工直接接触过。

2.“赛迪顾问的客户图”。

回应:客户图上有4家企业跟赛迪顾问没有任何形式的合作协议,而理财周报却在报道中将他们和赛迪顾问关联起来。客户都列举错了,如何去做评价。

3.“赛迪顾问的研究表明,正方软件2009年收入5300万元,教学软件领域超过25%客户占有率”。

回应: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收入的比重,一个是客户数量的比重。在我们的研究中,正方软件在高校行业管理软件收入占正方软件全部收入的比重是5.8%,而25%是在整个教学管理软件行业内的客户数量占有率。在教学管理软件领域总体客户约3100家,正方软件有接近800家的客户。

4.“赛迪顾问在4月中旬前后,被证监会正式立项调查”。

回应:截至5月11日,赛迪顾问没有收到证监会任何个人、组织对赛迪顾问口头或者是书面的通知,要求赛迪顾问接受任何调查或者我们要配合任何调查。

5.“备受争议IPO咨询,其咨询服务均由赛迪顾问提供,似乎非常巧合”。

回应:第一,文中列举的部分企业和赛迪顾问没有任何的合作关系;第二,文中表述的上市问题显示不出来与赛迪顾问的研究咨询有任何关系。在完全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前提下,文中却提出巧合,明显是误导读者。

6.“只要10万元就给你排名,具体企业排名客户可以自己要求排名顺序,赛迪顾问很少分析排名准确性”。

回应:赛迪顾问的研究和调研是遵循咨询研究方法的,我们会对细分市场的所有厂商进行问卷沟通,在特定的市场研究范围内,赛迪顾问没有可能获得所有的厂商第一时间的反馈,而且我们也决不以各厂商给我们反馈作为我们的最终市场份额认定和竞争格局认定的标准。

我们同时通过对于行业客户的调研,对于整个厂商上下游合作伙伴,包括渠道调研要进行数据获取,通过第一手和第二手数据交叉验证整个市场数据。

7.“赛迪顾问从来不跟客户签署法律连带责任,出了问题企业不能追究责任”。

回应:这样说法是完全没有逻辑性的。我们和我们的客户合作任何的研究和咨询项目,赛迪顾问都要负法律责任,对于我们研究的真实性、中立性和客观性进行承诺。但是法律连带责任和法律责任我要强调是完全不同两件事情。我们对于赛迪顾问所出具的研究内容负完全的法律责任,但是我们对我们服务对象拿到赛迪顾问的研究后作出的投资决策结果不能负担相关责任。

8.“赛迪顾问很多咨询项目的费用支付条件都很优惠,比如说50%都是企业过会之后收取,就是很多钱都是放在企业过会之后收取,就造成了,赛迪不择手段推动企业过会取悦于投资者,当然就直接导致数据造假”。

回应:这与事实完全不符。以赛迪顾问服务成功上市的所有创业板企业当中,百分之百项目都是项目结束就付款,不存在企业过会以后收取,跟是否过会无关。

9.“赛迪顾问提供数据是否有造假嫌疑,他们无法提供数据来源、推理过程”。

回应:这与事实严重不符。我们项目管理体系非常严格的,项目成本支出必须严格对应相应的调研内容。同时赛迪顾问到现在是国内首批取得ISO9001认证的咨询企业,我们在2008年就完成这项认证,从2008年开始,我们的整个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当中非常明确,把项目成果和与之相关的研究资料备案作为重要管理指标,我们用制度化的方式规定下来。

10.“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企业首先会问赛迪,你们可以给我们排名吗?赛迪顾问肯定说可以,赛迪顾问根据客户的要求出一份报告,挂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公开销售,最后就是赛迪顾问通过这种手法逃避了法律连带责任。赛迪顾问为了笼络客户,他们基本会出所有行业的研究报告。其实很多报告都只是一个框架,没有报告,只是为了吸引客户打电话找他们”。

回应:这一点说明毫无事实依据,可以请大家上赛迪顾问官网看一看,我们连续10年时间对整个行业进行跟踪,每年出的报告超过200种到300种,这些报告是公司基于专业性、连续性的要求,赛迪顾问每年都写。对于赛迪顾问来说,后台数据库积累是非常重要,绝对不是像这篇文章当中所说的“我们卖报告框架,吸引客户打电话”,所有的报告我们都是完成了撰写,然后才向社会进行销售。

11.“赛迪顾问的项目费用在20万元到30万元之间”。

回应:一方面,赛迪顾问作为这个市场的领跑者,本着专业、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项目,我们有很多项目的价格远远高于不实报道中的价格。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有积累了10年的行业数据库,这样会导致一些成果复用型项目的边际成本下降,所以价格也会适度下降。我们认为,这恰恰体现了作为行业领跑者的核心竞争能力。

12.“赛迪会走向廉价出卖道德之路”。

回应:一方面,赛迪顾问为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主管部门做产业政策支撑,如果要分析一个细分市场的前景和竞争格局,不了解这个行业的宏观的环境和政策是没有办法做出专业性判断;另外,我们是通过对于政策、厂商、行业客户,还有这个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渠道等进行详细的调查,才提供最终的市场研究。

关于《理财周报》刊发致歉声明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对媒体声明函

2010年5月10日,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赛迪顾问”)收到广东理财周报社的致歉声明,全文如下:

“本报于2010年5月3日第140期刊发《证监会暴怒:赛迪顾问造假涉及100公司,给钱就办事》一文。本社经进一步调查、核实,该文中的‘赛迪顾问被证监会正式立项调查’、‘赛迪顾问造假涉及100公司’等内容与事实不符,不存在上述情况。在此,本报声明收回该文的报道陈述和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分析评论,并就该文给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致以诚挚歉意!”

《理财周报》2010年5月10日在其第141期B10版刊登了上述致歉声明。针对事态的这一变化,赛迪顾问特此声明:

第一,赛迪顾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咨询业上市公司,依靠的就是我们对专业和质量的一贯坚持,以及对诚信与责任的不懈追求。

第二,我们始终坚信清者自清,作为上市公司,我们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我们的管理是严格规范的,我们尊重合法竞争,坦然面对任何竞争对手。

第三,我们衷心感谢各界朋友、客户和合作伙伴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和鼎力支持,同时我们欢迎媒体基于客观、公正原则的监督与鞭策。

第四,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为促进和加强行业自律,为促进中国咨询业的崛起,发挥我们自身更大的作用。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0日

第四篇:赛迪顾问-中国环保物联网应用白皮书[推荐]

中国环保物联网应用白皮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摘要

多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解决环境问题的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仍不尽合理,污染防治水平仍然较低,环境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11年10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并改革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其中明确提出通过“加强物联网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实时监测、危险化学品运输等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不断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而环境保护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典型领域,物联网应用成为推动环境管理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环保产业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十二五”将是环保信息化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了集中研究目前污染源自动监控等物联网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困惑,提出对策建议,引导环保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沿着科学的路径良性发展,赛迪顾问基于长期对环保信息化的研究积累,经过对地方环保部门,典型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深入调研,邀请来自环保部门、物联网、生态保护等不同领域的多位专家参与其中,并得到《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负责人、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管理处杨子江处长以及刘伟博士、高雷利先生的大力支持,最终形成以下研究观点。

1、物联网应用对中国环保事业具有深远影响:环保物联网应用能够提升环境保护乃至经济与社会发展决策能力,提高环境的民生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环境保护管理模式革新与环保效能的倍增。

2、环保物联网建设与应用在近几年大规模投入的同时呈现四大特点:一是传感器种类多、数据多源异构、技术综合等导致建设和应用的高复杂性与高难度;二是信息服务范围要求打破地域限制,对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出高要求;三是业务的特殊性和高度专业性对传感设备与技术提出挑战;四是环保物联网建设与应 用需要政企共同投入、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3、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于物联网在环保领域应用具有重大的突破与创新意义:建立了一整套部、省、市三级上下联通、纵向延伸、横向共享的环保物联网体系,促进了环境管理手段创新,提升了环保部及省、市级环保部门信息化项目管理能力,带动了环保产业大发展和科技创新。但这一全国性项目只是环保物联网应用跨出的第一步,还存在监控范围比较窄,传感器技术不成熟、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后续需要继续加强应用推广,从点源监控扩展到污染面监控。同时,需要继续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将监控、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

4、经过过去几年的大力建设,各地环保物联网应用已有不少优秀经验值得借鉴:江苏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思路,整合环保应用;山东省注重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应用,积极探索管理新思路、新方法,严格数据审核、推动数据应用;内蒙古自治区技管结合、统筹发展,启动环境应急;山西省全面监控、优化流程、强化环保执法;浙江省嘉善县通过实时监控、全面分析,积极支持环保决策。

5、当前环保物联网建设面临诸多困惑与问题:对环保物联网建设的条件、作用及建设与运维模式等认识不足,环保物联网建设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物联网应用范围与环保工作需要有较大差距,管理机制与环保物联网应用需求不匹配,支撑环保物联网应用的产业链建设不成熟,人才质与量都与环保物联网建设与应用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

6、未来中国环保物联网应用将呈现五大远景:环保物联网应用将以服务为根本理念全面展开;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支撑跨区域协同应用与统筹管理、决策;通过环保与相关领域物联网关联应用,支撑城市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全国各地加强废气、废水等资源的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环境监控由点及面、全方位满足环境监测、控制、治理的需要。

赛迪顾问面向当前环保物联网应用困惑,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重视环保物联网应用,将其作为环保发展的基本支撑和关键环节;二是要注重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明确环保物联网建设方向与路径;三是要加强数据挖掘、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四是要完善标准规范、改善数据质量和应用效果;五是要构建第三方服务体系,支撑环保物联网应用科学健康发展;六是要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确保环保 物联网应用可持续;七是要明确建设与应用主体,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八是要立足环保物联网应用,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加强人才储备。

中国环保物联网应用白皮书

中国环保物联网应用白皮书

第一章 环保物联网的定义与内涵

一、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及传感器网关构成,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组成,主要功能是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以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二、环保物联网定义

环保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的智能应用,通过综合应用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红外探测、射频识别等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等信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动环境信息资源高效、精准的传递,通过构建海量数据资源中心和统一的服务支撑平台,支持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测、监督执法及管理决策等环保业务的全程智能,从而达到促进污染减排与环境风险防范、培育环保战略性新型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环保物联网应用的总体架构包括用户层、应用层、支撑层、传输层和感知层。其中,用户层是环保物联网应用面向的最终用户,包括环保管理、监测、研究等相关部门,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等企业和社会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应用层包括环保物联网应用门户和业务应用系统,门户为环保物联网各类用户提供所需服务和资源的入口和交互界面,应用系统涉及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风

中国环保物联网应用白皮书

险应急处理、综合管理和服务等。支撑层包括IT基础设施和环保物联网应用统一支撑平台,依托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实现共性应用功能的构造。传输层由环保政务专网、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构成,支持环境信息在环保部门间的传递。感知层主要通过多种环境监测设备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等相关监测信息的采集。

图1 环保物联网总体架构图

用户层政府环保部门企业和社会机构社会公众管理、决策门户应急指挥门户企业服务门户公众服务门户监督执法应用层饮用水流域空气质污染源工况在在线视环境风环境事辐射物监测水环境量监测监控线监控频监控险预警件应急监控…管理决策感知环保应用支撑平台在线监控支撑层数据编码服务预测预警智能分析辅助决策模拟仿真…智能控制…空间信息服务物联基础数据服务信息接入服务信息目录服务信息交换服务信息共享服务IT基础设施传输层环保政务网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感知层传感器卫星定位视频采集…声音采集移动终端大气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噪声监测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应急监测车、船…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11,09

中国环保物联网应用白皮书

第二章 物联网应用对中国环保事业的深远影响

发展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开展物联网研究和进行物联网建设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在环保领域,物联网建设与应用成为推动环境管理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环保产业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一、将促进环境保护管理模式革新与环保效能倍增

通过环保物联网应用,能够对环境质量、污染要素进行实时监测、过程监控,将环保管理模式由事后处理为主转向事前预防为主,由粗放式监管转向精细化监管,由单纯政府监督扩大到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因此,环保物联网应用不仅是一种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而是新技术应用推动了环保体系从理念、方法等机制多个层面的变革创新。这一管理模式的革新不仅提升了环保效率,而且使环保效能倍增。

二、将提升环境保护乃至经济与社会发展决策能力

通过环保物联网的建设与应用,可以实现对水、气、声、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由点到面的监测,及时、全面的获取环境质量、污染源、环境风险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对环境保护总量核算、环境执法、环评指标制定、生态保护等业务的支撑,提升环境管理决策能力,促进环保事业科学发展。此外,通过环保和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物联网应用关联,能够全面提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策能力,如通过将环保污染监控信息预测分析与城市环境承载力相关联,可为经济结构调整与招商引资标准提供有力支撑,将环保物联网监控信息与社会卫生相关联,可为疾病防疫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实现环保能力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匹配。

三、将提高环境的民生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理念是服务,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改善。通过环保

中国环保物联网应用白皮书

物联网的建设与应用,实时监测和分析环境要素,能够为企业改善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服务,促进污染减排,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同时,环保物联网的应用可促进信息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服务。此外,环保物联网通过和其他物联网有效协同丰富数据来源,扩大服务范围,如与食品检测系统协同保证食品安全,与城市管理系统结合支持改进城市环境质量、排查环境风险等,进而促进环保和城市发展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社会和谐。

欲获取更多内容,请联系赛迪顾问

第五篇:赛迪顾问-创新驱动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最终版]

创新驱动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材料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员,也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保障。然而,由于创新不足给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关键材料难以保障,核心专利受制于人等。赛迪顾问原材料产业研究中心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材料产业创新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新材料领域原始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体系,推进新材料集成创新;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现新材料消化吸收再创新。

【关键词】 创新驱动 新材料 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4年8月1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出我国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信号。新材料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是其发展的关键。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方面,新材料在这三个方面都亟需加强,从而解决创新不足带来的产业发展问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创新不足给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关键材料难以保障

新材料产业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无论是大飞机、高速铁路、汽车、电器等民用领域,还是战斗机、坦克、导弹等军工领域,都离不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新材料产品种类已经大幅增加,但在很多高端领域依然缺乏国际竞争力,很多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品还需要长期依赖进口。比如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速铁路、船舶、汽车等重要领域所需的关键材料中,约有30%国内没有生产能力,完全需要依赖进口;约有50%以上的材料能够实现生产,但在性能、产量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应用需求,需要部分进口来进 行补充;仅有不到20%的材料能够完全实现国内自给自足,但这些材料又多属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二)核心专利受制于人

中国新材料产业近年来高速成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5%左右,新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新材料领域专利申请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从质量方面来看,我国新材料领域的专利则是“多而不专”,大多缺少核心技术,难以产业化应用。以碳纤维领域的专利为例,国内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外,然而这些专利大多是对细枝末节的修补,原创性的核心专利少之又少,以至于国产碳纤维发展缓慢,高端产品尚未形成生产能力。从申请专利的主体来看,我国新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大多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占比非常小,这也与国外的专利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纳米材料领域的专利为例,全球申请数量前十位中,国内只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三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上榜,而另外七家则是三星、LG、三洋等跨国企业。高校和 科研院所的专利很多是为了完成课题需要,离产业化应用还相去甚远。

(三)各地重复建设,产业发展趋同

据统计,全国有超过80%的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发展规划中选择发展新材料产业,然而各地在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过程中,鲜见“创新”,多为“模仿”,以至于初步呈现多地新材料产业发展雷同的趋势。以稀土功能材料为例,目前,全国约有19个稀土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相似,多以资源为核心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抛光材料、稀土催化剂等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制品,这些稀土产业园区的建设目标也大多定位于“国内领先、区域一流”,这样的重复建设无疑会导致部分稀土功能材料产能过剩。除了规划趋同,各地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盲目跟风”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只要出现了一个热点领域,各地便一哄而上,而对自身的资源禀赋、科技研发、市场需求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估,对该热点领域的真实价值也难以客观判断。如“石墨烯”这一材料近来引来了广泛的关注,不少地方盲目引 进了一些从事低端开发、技术炒作的项目团队,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想而知。

二、新材料产业创新不足的原因剖析

(一)在原始创新方面:投入大、周期长,让人望而却步 所谓原始创新,通俗的理解就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新材料产品的原始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没有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很难开发出稳定的产品。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为例,其具有宽的禁带宽度、高的击穿电场、高的热导率、高的电子饱和速率及更高的抗辐射能力,非常适合于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及大功率器件。然而生长SiC晶体难度很大,虽然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研究发展,目前为止也只有美国的Cree公司、德国的SiCrystal公司和日本的新日铁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了SiC的生长技术,能够生产出较好的产品,但离真正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也还有较大的距离。而国内新材料领域的科研院所和相关生产企业大都急功近利,难以容忍长期“只投入,不产出”的局面,因此,新材料的原始创新举步维艰,让人望而却步。

(二)在集成创新方面:知识产权意识淡薄,难以实现集成应用

所谓集成创新,即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优化和系统集成,很多新材料的产生都是由集成创新而来。我国在新材料领域有一些技术研发领先于发达国家,但由于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没有注重保护,导致集成应用时受到限制。以稀土永磁材料为例,因其具备优异的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和医疗等领域。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应用气流磨设备用于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的制粉工序,但没有在美国等国家申请相关专利;而日立金属在该领域分别于2001年5月和2002年7月在美国申请了两项专利,其优先权可追溯到2000年5月。尽管国内很多稀土永磁材料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都具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也有证据表明从时间上讲并没有侵犯日立金属的专利权,但就是因为没有申请专利,很多客户不敢购买他们的产品。目前,中国稀土永磁联盟成员企业正积极筹备与日立金属在美国打专利官司。就算胜诉,中国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也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当年早些申请专 利,何须如此?

(三)在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风险高,无人愿为国产材料“试车”

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新材料领域常用的创新形式,即利用各种引进的技术资源,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对新材料产品进行改进提升。如前所述,中国的很多关键材料都需要依赖进口,但依靠消化吸收再创新,国产材料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有些产品已经足以替代进口材料。以稀有金属靶材为例,可以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领域。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在大尺寸的稀有金属靶材产品开发上落后一筹,但一些小尺寸、低代线靶材产品已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然而在没有成功案例的情况下,即使国产材料的性能已经完全达到进口产品的标准,又有几家下游用户企业甘愿冒险,从小试、中试再到批量应用国产新材料呢?而对于国产新材料,不在最终产品上进行推广应用,又怎么知道性能是否完全达到要求呢?由此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欲了及更多信息,请联系赛迪顾问

下载赛迪顾问-《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赛迪顾问-《特别公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新起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