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22:0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长江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长江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长江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报告

关于长江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报告

老师你好:

近期长江水污染状况及其原因如下: 1.工业污染:

近几年,长江每年都要发生好几起水污染事故。例如,江苏镇江发生苯酚 污染,造成从长江取水的水厂供水有异味,给下游居民造成很大影响。据调查,长江沿岸中下游每一个县都有化工园区,每一个市都有化工开发区,每一个省都有大型化工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沿江大型、中型化工企业达到17000多家,这些化工企业的污水大部分没有经过严格的污水处理,直接进入长江。其实很多企业有污水处理设施,但是大多不运行。这些没有经过严格处理的污水排进长江就是导致长江水资源受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生活污染:

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污水总量在日益增加。目前大多数小城镇内排水体系不健全,而且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几乎为空白,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对地表水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而长江就是主要污染点之一。3.农业污染:

由于食物需求量越来越大,农药化肥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大的时期,雨水的淹积导致农田中的化肥大量流失,流入地下水或湖泊进而流入长江。这些农业废水容易导致长江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剧了长江水资源污染。

现对长江水污染治理提出解决方案:

一.完善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法严格执行;

二.制定包括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内容的综合性的《长江流域管理法》,作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基本法律;

三.减少耗水量: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四.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官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 五.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XXX 20***

2015年3月

第二篇: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Analysis and resolvent of water pollution in rural

【摘要】 简述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成因,结合国外污水处理的实践,提出解决农村污水问题应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以分散型、小规模生物或土地处理技术为主,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我国的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 水污染 农村 现状 生态环境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水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从而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水污染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迅速恶化趋势。随着国家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日益重视,农村污水处理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以最低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实现农村、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同步进行是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

一.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污水处理厂不断兴建,污水的处理率在不断提高,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全国大部分农村的污水得不到处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摘要》和《“十五”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计划》要求,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45%,其中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达到60%。然而,我国农村及小城镇日排污水约1.37亿t,数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源,我国患病人群的88%,死亡人群的33%与生活饮用水不卫生有直接关系。农村污水的乱排放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小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国家《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2年全国七大水系属Ⅳ类、Ⅴ类、劣Ⅴ类水质的监测断面占70%以上;全国10座大型水库70%为Ⅳ类、Ⅴ类、劣Ⅴ类水质;全海域共发生赤潮79次,累计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1]。

由于农村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加上公共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同时许多水源地、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都在农村地区,因此改善农村地区的水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若不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理措施,将对地下水构成更为严重的威胁,对人体健康构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二.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1.农业生产本身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并且,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这不仅带来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此同时,又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

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并且,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类的污染面明显扩大。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

2、乡镇企业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并且以小型工矿和乡镇企业为主的经济区域会越来越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这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效益较差、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并且企业技术含量低,尤以造纸、纺织、煤炭、非金属矿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业为主。其中,造纸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4.9%。乡镇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淡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落后,工业布局不合理。使其环境呈现出脏、乱、差的局面,流经乡镇企业区域的河流水质往往较差。并且,由于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多采用土法生产,直接污染严重。

3、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水处理设施欠缺。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4、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

基层民众对环境危害的源头和危害程度往往认识不清,比较看重是有形的经济利益,而对潜在的环境危害往往忽略掉。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甚至没有。一些城市的重污染企业,就钻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政府执法力度不够的空子,逐渐由城市转往农村。从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来看,许多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忽视对环境的保护[2]。

三.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对策

1.生态农业

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应加快研制出高产、高抵抗力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杆还田技术。发展资源循环型农业、有机农业;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大力推广先进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的利用率,实现水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源上制止农业污染,使农业生产体现出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并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改以往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精密型的生态农业生产。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处理,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如红壤丘陵区的“顶林、腰园、谷农、塘鱼”的生态模式以养猪为纽带,实行种养结合,建立饲草—猪一沼、菇一果、粮—鱼、珍珠的食物链,定量调控结合链环的饲料配置,粪尿投放,制沼育菇和塘淤返田,提高了系统生产力,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非点源污染[3]。

2.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对于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并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结合起来。对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物集中处理,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在这些活动中,政府的引导和督促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合理规划乡镇企业的同时,政府还要注重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制定有利于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及能源政策。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

产品,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加快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乡镇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对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影响较大的乡镇企业,严格限制,实行关、停、并、转、迁。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3.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农村社区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

加快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民间资金为辅,加快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尽量做到水的循环利用,提倡节约、高效用水。开发推广适合我国农村实际,高效、低耗、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利用生态技术处理污水,比较成熟的方法有土地处理、氧化塘、湿地处理等。氧化塘包括厌氧、兼性、好氧等类型,具有广谱、高效、稳定的净化能力。土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经过土壤—生物系统,去除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和污染物,出水水质等于或超过传统三级处理的出水水质,同时没有污泥处理的问题。土地处理系统主要有慢速灌溉、快速灌溉和坡面径流三种类型,在适宜的污染负荷条件下,对总磷、总氮的去除效率超过70%。

4.尽快制定农村污水处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法规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政策和法规尚属空白,由于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持,我国有些地方建设小城镇和村镇污水处理厂依旧沿用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标准,虽然地处远郊区甚至边远山区,却不考虑当地实际,导致污水处理厂迟迟无法开工建设,或者“建的起、转不起”。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让全民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有效形式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倡生态文明。加强对农民施用农药、化肥、节水灌溉等方面的科普教育

四.结语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处理方式,切忌照搬照抄和盲从。不宜片面强调大集中的处理方式,应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城乡总体规划、污水收集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去向等适当选择处理方式[5]。

我国水资源紧缺,农村应实行开源节流,以节流为主的水资源政策,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应不仅是水污染控制的需要,同时也为缺水地区农村提供第二水源。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节约新鲜水资源的同时,提高中水的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负荷。

参考文献

[1]吴祥禄.农村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J].华夏星火2003,5.[2]李贵宝.中国农村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其保护治理对策[J].南水北调与科技2003,1.[3]董维红.我国农村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世界地质.20(1).[4]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司编.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5]杨鲁豫等.适宜中小城镇的水污染控制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 [4]

第三篇: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农村污染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地质与环境学院

煤及煤层气工程1101班

姓名:谢磊

学号:1109010123

一.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

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污水处理厂不断兴建,污水的处理率在不断提高,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全国大部分农村的污水得不到处理。

由于农村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加上公共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同时许多水源地、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都在农村地区,因此改善农村地区的水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若不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理措施,将对地下水构成更为严重的威胁,对人体健康构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二.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1.农业生产本身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并且,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这不仅带来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此同时,又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并且,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类的污染面明显扩大。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

2、乡镇企业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并且以小型工矿和乡镇企业为主的经济区域会越来越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这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效益较差、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并且企业技术含量低,尤以造纸、纺织、煤炭、非金属矿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业为主。其中,造纸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4.9%。乡镇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淡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落后,工业布局不合理。使其环境呈现出脏、乱、差的局面,流经乡镇企业区域的河流水质往往较差。并且,由于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多采用土法生产,直接污染严重。

3、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水处理设施欠缺。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4、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

基层民众对环境危害的源头和危害程度往往认识不清,比较看重是有形的经济利益,而对潜在的环境危害往往忽略掉。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甚至没有。一些城市的重污染企业,就钻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政府执法力度不够的空子,逐渐由城市转往农村。从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来看,许多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忽视对环境的保护[2]。

三.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对策

1.生态农业

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应加快研制出高产、高抵抗力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杆还田技术。发展资源循环型农业、有机农业;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大力推广先进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的利用率,实现水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源上制止农业污染,使农业生产体现出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并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改以往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精密型的生态农业生产。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处理,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如红壤丘陵区的“顶林、腰园、谷农、塘鱼”的生态模式以养猪为纽带,实行种养结合,建立饲草—猪一沼、菇一果、粮—鱼、珍珠的食物链,定量调控结合链环的饲料配置,粪尿投放,制沼育菇和塘淤返田,提高了系统生产力,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非点源污染

[3]。

2.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对于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并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结合起来。对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物集中处理,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在这些活动中,政府的引导和督促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合理规划乡镇企业的同时,政府还要注重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制定有利于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及能源政策。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加快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乡镇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对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影响较大的乡镇企业,严格限制,实行关、停、并、转、迁。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3.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提倡农村社区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

加快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民间资金为辅,加快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尽量做到水的循环利用,提倡节约、高效用水。开发推广适合我国农村实际,高效、低耗、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利用生态技术处理污水,比较成熟的方法有土地处理、氧化塘、湿地处理等。氧化塘包括厌氧、兼性、好氧等类型,具有广谱、高效、稳定的净化能力。土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经过土壤—生物系统,去除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和污染物,出水水质等于或超过传统三级处理的出水水质,同时没有污泥处理的问题。土地处理系统主要有慢速灌溉、快速灌溉和坡面径流三种类型,在适宜的污染负荷条件下,对总磷、总氮的去除效率超过70%[4]。

4.尽快制定农村污水处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法规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政策和法规尚属空白,由于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持,我国有些地方建设小城镇和村镇污水处理厂依旧沿用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标准,虽然地处远郊区甚至边远山区,却不考虑当地实际,导致污水处理厂迟迟无法开工建设,或者“建的起、转不起”。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让全民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有效形式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倡生态文明。加强对农民施用农药、化肥、节水灌溉等方面的科普教育

四.结语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处理方式,切忌照搬照抄和盲从。不宜

片面强调大集中的处理方式,应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城乡总体规划、污水收集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去向等适当选择处理方式[5]。

我国水资源紧缺,农村应实行开源节流,以节流为主的水资源政策,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应不仅是水污染控制的需要,同时也为缺水地区农村提供第二水源。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节约新鲜水资源的同时,提高中水的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负荷。

第四篇:问题解决方案

会展经济因其对举办地的强有力拉动作用而备受地方政府的青睐,前几年各地还掀起了一股修建展览馆的热潮。由各地政府主导的展会也纷纷兴起,一时间好不热闹。展览终究还是要受市场经济规律所左右的,很多的地方展度过了前两届的热闹后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展览的运作依靠地方财政支持,政府收回投资的方式也局限在参展商以及客商来参展对当地消费的拉动作用,还有就是展会给城市带来的知名度传播。这样的展览因为缺乏来自市场的支撑,早晚要以失败而告终。那么地方政府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将展会运作起来,摆脱政府将展会“扶上马,送了一程又一程”的局面呢?

SINOCES的成功也许可以给很多地方政府一些有益的启示。作为一个在政府环境下从事展览7年的展览人,我想跟大家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第一点:成立专门的展会市场运作机构,避免临时搭班子。操作展会是一个市场的行为,无论是按照邓小平思想中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马克思哲学理论里面的“要遵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明确指示我们要成立专门的展会市场运作机构,而不是从政府各个相关的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团队。理由很简单,公务员并不是专业的市场人员,很多时候他们并不能遵从市场规律做事。我个人的看法是政府可以把展会项目交给有经营资格和实力的民营资本或者国有资本来操作。关于地方财政的支持资金监管问题,我想可以通过限制财政资金用途的方法来加以监管。例如可以规定财政扶持资金只能用于展馆租用费用、政府对口接待费用、政府外宣口的宣传费用、展会资料印刷费用等,展会市场运作来的资金支付其它展会运作成本。这样政府就大可以放心财政资金不会被任何人截留或者挪用。

第二点:政府不要直接插手展会的日常运作,不要搞“市长经济”和“政绩工程”。现在有些地方展会都是市长直接挂帅,亲自去国外招商,搞的外商很不理解。展会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严密的思考和规划,更需要专业的市场团队来运作。很多成功的展会也证明了市场大于市长这个道理。市长挂帅会导致展会团队的工作重心和方向发生偏移,不利于运作团队的成长,也不利于展会的发展。

第三点:展会要与当地的优势相结合。地方的优势可能是产业上的,也可能是地缘上的,抑或是人口上的,这其实是一个与展会定位相关的问题,要依托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举办展会。

第四点:与国内外相关协会组织的合作。与相关协会组织合作可以迅速了解行业信息及发展趋势,掌握大量的客户信息,提高展会的行业影响力。例如SINOCES就引进了中国电子商会作为承办方之一,并与AVS、EVD、闪联、E家佳、MMA、赛诺等技术标准组织和市场调查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在提高了展会专业性的同时也扩大了展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五点:要利用外脑。市长挂帅的展会往往会关闭掉利用外来智慧的通路,原因不赘述。SINOCES在做转型定位以及全方位规划的时候遍请各路名家,这里面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竞争力研究专家、公关传播专家、影响力专家,这些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谈了SINOCES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展会的操作者来讲可以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手头上的具体工作,非常非常必要。

最后的结束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五篇:《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4号

(2004年12月1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颁布日期:20041222 实施日期:20050605 颁布单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三章 污染防治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04年12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6月5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长江水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长江干流水体以及沿江地区对长江干流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和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促进发展的方针,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环评、后立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发展与改革、经济贸易、水利、卫生、建设(规划)、交通(海事)、农业、林业、公安、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水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和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长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加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确保水污染防治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第六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发展与改革、水利、建设等部门和沿江地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编制长江水污染防治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沿江地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应当符合长江水污染防治规划。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和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认真组织实施长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第八条 沿江地区实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责任制以及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水质交接责任制,并纳入政府环境保护任期责任目标。

省人民政府应当在本条例实施后两年内落实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责任制、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水质交接责任制。

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实现环境保护任期责任目标负主要责任。任期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和评价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水污染防治、水质保护工作以及水质变化情况。

第九条 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长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建立长江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组织、协调长江水污染防治的重大事项,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和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省人民政府和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工业、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第十二条 沿江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办理审批、核准手续前,应当就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政策等事项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咨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七日内对咨询予以答复,并且不得收取费用。

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建设单位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同时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口设置的意见。未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口设置的意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三条 沿江地区禁止建设各类污染严重的项目。具体名录由省发展与改革、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会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布并监督执行。

在沿江地区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石油化工项目应当符合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区域范围外限制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石油化工等项目;确需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工业企业进入开发区,严格控制在开发区外新建工业企业。

鼓励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和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项目进入开发区。鼓励、引导发展循环经济。

沿江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类开发区环境状况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

第十五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根据沿江地区水质保护的需要,制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有机毒物排放标准等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 沿江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沿江地区水质监测网络,建立水质监测预警、应急系统,提高监测、应急、分析和信息处理传输能力。

设区的市、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沿江地区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定期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水质分析报告。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沿江地区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的监测。

第十八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污染监控系统建设计划,在沿江地区设区的市、市、区行政区域交界处、主要入江河道口、重点保护江段、沿江主要排污口设立水质自动监控系统,自动监控系统所需的建设、运转经费由省财政列入部门预算。

沿江地区设区的市、市、区行政区域交界处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测数据作为沿江地区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水质标准的数据。有关监测结果报告省人民政府,通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沿江地区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排污口,安装与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闲置或者拆除水污染防治设施和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

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所测数据可以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执法的事实依据。

第二十条 对因相邻行政区域出境水质达不到水质控制目标而发生的环境纠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共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因水污染事故或者控制不力导致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水质达不到规定水质控制目标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证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的水质达到规定的水质控制目标。

第二十一条 因污染积累导致下游水域地表水(环境)功能退化的,或者因水污染事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因控制不力导致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造成下游水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不到规定标准且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人民政府进行适当的地区间补偿,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二条 沿江地区实行排污单位排污行为信息公开制度。

沿江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及其排污口的位置、数量和排污情况向社会公布,方便群众监督。排污单位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排污口的设置和污染物排放信息。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组织有关人员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进行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排污单位有偷排污水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第三章 污染防治

第二十三条 长江江苏段中泓水体水质不得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标准,近岸水体以及沿江地区地表水体的水质不得低于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类别标准。

第二十四条 沿江地区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实现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第二十五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长江江苏段干流和近岸水体以及主要入江河流水体的纳污能力,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作为制定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订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核定沿江地区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削减量、削减时限和排放地点、方式以及重点控制区域,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下达控制指标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该地区人民政府限期削减辖区内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超过规定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达到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水质标准的地区,不得批准建设增加重点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

第二十七条 沿江地区实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禁止无排污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

沿江地区排污单位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应当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不得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八条 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长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长江干流近岸水体污染控制方案,科学规范水污染物排放方式,鼓励深度治理污染物,防止近岸水体形成污染带。已经形成近岸水体污染带的,应当限期治理,达到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目标要求。

第二十九条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规划和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城市污水管网应当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已建成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限期配套建设与其设计处理能力相当的污水管网,保证其正常运营。城市新区以及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应当建设污水管网并实行雨污分流;已建区域应当逐步改造污水管网或者建设截污管网,实行雨污分流。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行环境保护设施专业化、市场化运营。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配套的经济、技术政策,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

第三十条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排污口,安装连续自动监控装置,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排放污染物符合规定标准。

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污水,其水质应当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排污单位的水污染防治设施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或者因管理不善多次超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改造或者管理并运营,费用由排污单位承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集镇或者农民集中居住区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行秸杆、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沿江地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施肥,减少对土壤、水体和农产品的污染和破坏。

第三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应当对污水和其他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排放污水应当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标准。

从事水产养殖的,养殖的方式和投放的饲料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禁止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

第三十四条 沿江地区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应当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置。

第三十五条 沿江地区化工以及化工原料制造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排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不得向水体排放标准中禁止排放的有机毒物和有毒有害物质。

禁止稀释排放污水。禁止私设排污口偷排污水。

第三十六条 港口、码头、船舶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遵守水污染防治和船舶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污染沿江地区水体。

第三十七条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长江生态功能的保护和修复,采取建设生态保护带、生态隔离带等保护措施,维护长江生态安全。对已经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生态修复。

第三十八条 省和沿江地区设区的市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制定沿江湿地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开发利用湿地应当符合湿地保护规划的要求。

沿江地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需要,组织编制沿江造林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珍稀鱼类洄游区、珍稀鸟类栖息区以及自然湿地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建设自然保护区。

第三十九条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合理开发、利用和调引长江水资源,维持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鼓励节约用水,提倡城市污水回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四十条 省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长江两岸排污通道的研究,科学规划建设尾水导流工程;根据沿江地区水文特征与水环境实际状况,优化调水方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引江济太等重要清水通道水质符合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类别标准。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各类污染源影响重要清水通道的水质。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四十一条 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和省有关区域供水规划,制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合理规划设置取水口,调整取水口布局,减少取水口数量,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建设。

已设置的取水口不符合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区域供水规划的,应当限期调整。

第四十二条 按照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和省有关区域供水规划设置的取水口,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合理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拟设置的取水口不符合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区域供水规划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要求有关人民政府先行调整。

在长江干流设置取水口的,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五百米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取水口上游二千米、下游一千米范围内为二级保护区。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域供水水源取水口上游三千米、下游一千五百米范围内为二级保护区。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当设立界碑,并在明显位置设立标志牌,标明保护区的范围。

第四十三条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应当遵守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水法的有关规定。

在未划定为水源保护区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生产经营、开发建设和其他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水源。

第四十四条 沿江地区实行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测结果公报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定期向社会公布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状况。

第四十五条 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组织生态林建设,采取植树造林等有效措施涵养水源。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或者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重点排污单位或者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未安装或者擅自闲置、拆除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闲置或者拆除水污染防治设施,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无排污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无排污许可证超过规定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从重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排污单位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水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排污单位排放污水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但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向水体排放化工以及化工原料制造行业的有机毒物和其他行业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排污单位稀释排放有毒有害工业污水或者私设排污口偷排污水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排污单位私设的排污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予以封堵。

第五十条 对排污单位按照规定设置的排污口超过规定标准排放污染物,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危及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临时封堵排污口的应急措施。

第五十一条 排污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依法应当限期治理、停业或者关闭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出意见,报请有权作出决定的人民政府审查。有关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意见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人民政府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不作决定或者作出不予限期治理、停业或者关闭决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作出决定或者直接作出决定,并依法给予有关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对排污单位的限期治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委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决定。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三条 沿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完成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责任制以及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水质交接责任制所规定的目标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造成环境污染或者水(环境)功能退化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人员违F法审批项目、隐瞒未经申报的污染项目、不依法监督检查环境保护设施运行,以及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沿江地区,是指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6个设区的市的市辖区行政区域和句容、扬中、丹阳、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仪征、江都、泰兴、靖江、如皋、通州、海门、启东15个市的行政区域。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关于沿江地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和行为规范的规定适用于无锡、苏州市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5年6月5日起施行。

下载关于长江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长江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污染问题与防护

    水污染问题与防护 《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姓名:于思轶 班级:生物医学工程0901班 学号:090303018 水污染问题与防护 摘要 中国水源短缺和水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最严重......

    中国水污染环境治理需要的解决方案

    中国水污染环境治理需要的解决方案 一、政府行为与决策决定环保成效及未来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的时候,也就不知不觉地为普遍......

    实施问题解决方案

    1、 畅捷通T+系统中,产品批次,每次生产批号不一样,如何管理? 解决方案:启用批号管理(系统管理 →帐套设置 →选项设置 →批号管理),在存货里面勾选批次,下订单的时候 填写批号即可,查......

    安保问题解决方案

    建阳区域17年问题整改和18年工作计划 为了18年能争取好的成绩,建阳首先在自身上查找问题以及制定好整改措施,并在18年中实际安排实施落地;深入结合17年,完成18年工做基本方向和......

    南海问题解决方案

    南海问题解决方案 第一、与美、日、韩国家继续进行经济互绑,形成你亡我亡、你生我生的局面 美国商业周刊:中美已被经济捆绑在一起2007年07月21日 星期六 08:12由食品安全之争......

    水污染报告制度

    水污染报告制度一、 供水单位发生生活用水污染事件后应第一时间向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报告。 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任何单位和个人有......

    水污染报告制度

    桃坪镇峡河完全小学 水污染报告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供水卫生管理工作,根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及《生活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着力提高学校处理应急事故能力,最大......

    水污染实践报告

    水污染实践报告水污染实践报告 篇1一、调查项目:关于水污染问卷调查二、调查时间:10月15日至10月19日三、调查地点:学校内外四、调查目的:了解社区水污染情况五、调查人: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