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增强广大员工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强化事先预防和生产管理过程控制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可追溯,规范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职责,完善各部门在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体制下的相互配合与衔接,特制订本制度。
一、责任分工:
董事长对本公司的食品安全生产管理负总责。
各分厂(生产车间)的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重点过程控制与管理
(一)员工健康控制与管理
1、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职工在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做到个人仪表整洁。在岗期间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及吸烟,私人用品必须存放在更衣室内或指定区域,按规定程序进入工作岗位。
3、不适宜继续在食品生产工作岗位的职工应及时调离。
(二)产品标准控制与管理
1、公司所有产品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
2、认真做好产品标准的制、修订、登记、备案及年审工作。
3、严格规范标签、标识的制作、审核与使用。
(三)原辅材料、成品的控制与管理
1、采购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时,采购人员必须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及产品相关的批次合格证明文件。
2、一律不得违反规定,采购无证产品。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批次合格证明文件的,必须先检验后使用,并保存检验记录。
3、所采购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属于进口产品的,必须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四)关键生产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1、定期对生产场所和设备设施进行保养、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2、建立和保存各种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批准记录。
3、建立和保存生产配料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批准程序。
4、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记录。
5、在生产场所,应避免人流、物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的交叉污染,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6对主要计量器具与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控记录。
(五)检验控制与管理
1、所有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并取得相应的食品检验工资格证书。
2、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内容。
3、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保持一致。
4、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必须按规定保存好出厂检验留存样品,做好留样记录。
6、实行抽检分离制度。
(六)存储的控制与管理
1、仓管人员应建立和保存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台账,并做到如实记录,货帐一致。
2、严格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对储存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半成品、成品等要定期检查,杜绝产品积压或发生其他质量问题。
3、保持仓库的环境安全、卫生,避免环境变化影响储存条件和储存质量。
(七)运输交付控制与管理
1、产品必须使用干净、卫生、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在运输产品时应当避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对专用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查消毒,并做好记录。
3、销售部门应建立产品销售台帐,如实记录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出货日期、检验合格证号或报告编号、购货者单位名称、地点及联系方式、联系人、承运者等,以确保及时、准确、可追溯。
三、监督与职责分工
(一)人力资源部职责
1、按照岗位特点与需求对所招聘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办理健康证明。
2、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二)采购部职责
1、根据生产部门的需求,编制采购计划,做好相关材料的采购供应。
2、严把进货质量关,确保所采购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采购人员必须向供货者索要有效的许可证及相关合格证明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合格证明文件。
4、建立和保存食品添加剂的购货台账。
5、对供货商及供应产品的调整情况及时向生产检验部门通报。
(三)分厂或生产车间职责
1、要严格执行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合格生产、安全生产。
2、必须使用合格的原辅材料,严格按产品质量等级标准组织生产,做好产品的批批检验工作,建立相关的记录、台帐。
3、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过程控制度的相关规定做好相应的记录,建立相关台账。
4、认真做好换岗时的交接班工作,并做好岗位交接记录。
5、如遇特殊情况需做调整的事项应由分厂或车间负责人审核批准。
(四)业务部职责
1、负责产品运输工具的调度及卫生检查。
2、负责接待客户投诉工作,并及时通报各相关部门。
3、做好市场信息调查,落实有关问题产品的追溯、协调处理工作。
(五)仓管部门职责
1、按照规定对入库产品进行检查。
2、定期对储存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半成品、成品等进行盘点清查,做到数据准确,日清月结。
3、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4、对出入库的产品,要数据准确,建立和保存出入库记录台帐,如实记录产品销售情况。
(六)品管部职责
1、负责贯彻落实集团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策划、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绩效完善。
2、负责企业产品标准的制、修订、登记、备案等工作。
3、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重点生产环节的质量运行进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4、负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指导,并及时提出科学、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5、根据相关产品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并做好产品的定期检验和随机检验工作。
6、对各有关部门执行落实本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7、负责受理客户产品质量投诉的调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投诉案件的处理工作。
四、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关问题的解释工作由品管部负责。
XXX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年五月十五日
第二篇: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增强广大员工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强化事先预防和生产管理过程控制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可追溯,规范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职责,完善各部门在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体制下的相互配合与衔接,特制订本制度。
一、责任分工:
董事长对本公司的食品安全生产管理负总责。
各分厂(生产车间)的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二、重点过程控制与管理
(一)员工健康控制与管理
1、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 后方可上岗,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职工在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做到个人仪表整洁。在岗期间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及吸烟,私人用品必须存放在更衣室内或制定区域,按规定程序进入工作岗位。
3、不适宜继续在食品生产工作岗位的职工应及时调离。
(二)产品标准控制与管理
1、公司所有产品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
2、认真做好产品标准的制、修订、登记、备案及年审工作。
3、严格规范标签、标识的制作、审核与使用。
(三)原辅材料、成品的控制与管理
1、采购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时,采购人员必须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及产品相关的批次合格证明文件。
2、一律不得违反规定,采购无证产品。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批次合格证明文件的,必须先检验后使用,并保存检验记录。
3、所采购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属于进口产品的,必须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四)关键生产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1、定期对生产场所和设备设施进行保养、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2、建立和保存各种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批准记录。
3、建立和保存生产配料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批准程序。
4、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记录。
5、在生产场所,应避免人流、物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的交叉污染,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6、对主要计量器具与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控记录。
(五)检验控制与管理
1、所有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并取得相应的食品检验工资格证书。
2、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内容。
3、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保持一致。
4、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并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必须按规定保存好出厂检验留存样品,做好留样记录。
6、实行抽检分离制度。
(六)存储的控制与管理
1、仓管人员应建立和保存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台账,并做到如实记录,货帐一致。
2、严格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对储存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半成品、成品等要定期检查,杜绝产品积压或发生其他质量问题。
3、保持仓库的环境安全、卫生,避免环境变化影响储存条件和储存质量。
(七)运输支付控制与管理
1、产品必须使用干净、卫生、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在运输产品时应当避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对专用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查消毒,并做好记录。
3、销售部门应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出货日期、检验合格证号或报告编号、购货者单位名称、地点及联系方式、联系人、承运者等,以及确保及时、准确、可追溯。
三、监督与职责分工
(一)人力资源部职责
1、按照岗位特点与需求对所招聘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办理健康证明。、2、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二)采购部职责
1、根据生产部门的需求。编制采购计划,做好相关材料的采购供应。
2、严把质量关,确保所采购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采购人员必须向供货者索要有效的许可证及相关合格证明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合格证明文件。
4、建立和保存食品添加剂的购货台账。
5、对供货商及供应产品的调整情况及时向生产检验部门通报。
(三)分厂或生产车间职责
1、要严格执行技术和安全操作过程,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合格生产、安全生产。
2、必须使用合格的原辅材料,严格按产品质量等级标准组织生产,做好产品的批批检验工作,建立相关的记录、台账。
3、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过程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做好相应的记录,建立相关台账。、4、认真做好换岗时的交接班工作,并做好岗位交接记录。
5、如遇特殊情况需做调整的事项应有分厂或车间负责人审核批准。
(四)业务部职责
1、负责产品运输工具的调度及卫生检查。
2、负责接待客户投诉工作,并及时通报各相关部门。
3、做好市场信息调查,落实有关问题产品的追溯、协调处理工作。
(五)仓管部门职责
1、按照规定对入库产品进行检查。
2、定期对储存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半成品、成品等进行盘点清查,做到数据准确,日清月结。
3、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4、对出入库的产品,需数据准确,建立和保存出入库记录台账,如实记录产品销售情况。
(六)质量部职责
1、负责贯彻落实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策划、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绩效完善。
2、负责企业产品标准的制、修订、登记、备案等工作。
3、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重点生产环节的质量运行进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4、负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指导,并及时提出科学、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5、根据相关产品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并做好产品的定期检验和随机检验工作。
6、对各有关部门执行落实本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7、负责受理客户产品质量投诉的调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投诉案件的处理工作。
第三篇: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进货索证索票制度
(一)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二)对购入的食品,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流通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首次购入该种食品时索验。(三)购入食品时,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
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留具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销货日期等内容。(四)索取和查验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和销售发票(凭证)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___年。
篇二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每次购入食品,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二)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
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___年。(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篇三
库房管理制度
(一)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不得与洗化用品、日杂用品等混放。
(二)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三)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
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四)贮存散装食品的,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六)食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
(七)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第四篇:食品安全生产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1.目的
定期对公司的食品生产安全状况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及时发现危害食品安全的不符合情况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我公司食品安全。2.范围
食品生产安全自查范围包括现场检查、管理制度和质量记录。3.职责
3.1品控部负责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制、修改、更新。3.2品控部组织人员每月两次进行食品生产安全现场检查。
3.2生产部、品控部分别指派一名以上管理人员组成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每半对公司的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检查评价一次,并向公司总经理提交自查报告。4.食品生产安全检查规程 4.1现场检查规程
一、原辅料(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
检查项目:原辅料存放、专库管理、标签标识、索证索票、制度具备情况、现场记录。
(一)原辅料存放
1.原辅料存放是否离地、离墙。外包装是否完整,并做好防护。
检查规程:查看原辅料存放情况,是否符合存放要求
重点注释:原辅料堆放是否离地10cm以上,离墙20cm以上,并应有防止虫害侵入的装置。2.仓库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检查规程:查看现场卫生情况。
原辅料仓库内是否有过期原辅料,过期原辅料清理及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过期原料,是否有处置记录。4.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危险化学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是否符合存放要求。
重点注释:需符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要求; 5.生产用原辅料是否与有毒有害物质一起存放。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毒有害物质与原辅料一起存放。
重点注释:库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6.原辅料仓库内是否有非生产用原辅料和非生产用其他物品。
检查规程:查看仓库内是否有非生产用原辅料和非生产用其他物品。
重点注释:原辅料仓库内不应堆放非生产用物品,专库专用,防止交叉污染。
(二)专库管理
1.食品添加剂是否专库或专柜保存,并有专人管理。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食品添加剂专库,询问管理人员。
重点注释:查看是否有专人专管。2.内包装材料是否有专库或专门区域存放。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内包装材料仓库或专门区域。
重点注释:原料、包装材料等应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贮存场所、或分区域码放,并有明确标识。
(三)标签标识 1.原辅料(除农副产品)标签是否有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藏条件等内容。
检查规程:抽查至少3种原辅料,不足3种的全部检查,查看标签内容。重点注释: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 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2.进口原辅料是否有中文标签。
检查规程:查看进口原料是否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重点注释:要符合国内法律法规要求,有进口商相关信息。3.原辅料标签与索证索票一致。
检查规程:查阅抽查的原辅料索证索票情况,是否与现场的原辅料产品一致。
重点注释: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四)索证索票
1.企业直接采购国内生产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是否索取原辅料生产商有效的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或批检报告。
检查规程:查看索取的材料是否反映现场抽查的原辅料情况。
重点注释: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2.企业直接采购进口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检查规程:查看索取的材料是否反映现场抽查的情况。
3.企业直接从流通经营单位采购原辅料的,是否留存保留具有流通经营单位信息的每笔购物的凭证。
检查规程:查看索取的材料是否反映现场抽查的原辅料情况。
重点注释:同1
4.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企业是否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检查规程:查看原料辅料的检验 <记录,名称批次等信息是否与现场抽查的原辅料符合。
重点注释:同
1(五)制度具备情况
企业是否有原辅料进货查验制度、原辅料进出库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检查规程:查阅制度是否在执行。
重点注释:必须建立原辅料进货查验制度,原辅料库管理制度。
(六)现场记录
1.企业是否有仓库温湿度记录(对于有贮存条件要求的原辅料)、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原辅料进出库记录。
检查规程:抽查近期一批次成品,查阅相对应的相关记录。
2.进货查验记录中是否包含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产品许可证证号或票据号及其他合格证明文件编号等内容,是否保留相关证件、票据及文件。
检查规程:抽查近期一批次成品,查阅相对应的相关记录。
3.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辅料的品种是否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
检查规程:抽查近期一批次成品,查阅相对应的相关记录。
重点注释:通过进货查验记录,查看索证索票。4.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有记录
检查规程:询问专管人员,查阅领料记录。
重点注释:是否有独立的食品添加剂领料记录。
二、生产过程控制
检查项目:厂区环境清洁卫生状况;更衣室;生产加工场所清洁卫生状况;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清洁卫生状况;企业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产品投料记录;生产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记录;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情况;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情况;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现场人员卫生防护情况;回收产品处置情况。
(一)厂区环境清洁卫生状况
1.厂区内垃圾是否密闭存放,是否散发出异味, 是否有各种杂物堆放。
检查规程:检查厂区内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规范。
重点注释:不得有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垃圾应及时清扫,无杂物混堆。2.厂区内是否设置防蝇、防鼠设施
检查规程:检查厂区内环境,是否合理设置防蝇、防鼠设施。
重点注释:查看防蝇防虫设备安装位置是否到位。3.企业的生活区和生产区是否分离
检查规程:检查厂区是否有生活区,生活区是否与生产区有隔离。
重点注释:生活区、厕所等不得对生产区域产生影响;宿舍、食堂、职工娱
乐设施等生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或分隔。4.企业是否记录清洁卫生情况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清洁记录,是否按卫生制度执行。
重点注释:有卫生管理制度。
(二)更衣室
1.更衣室内部是否设储衣柜或衣架、鞋箱(架),个人衣、鞋与工作服、靴是否分开放置。
检查规程:查看更衣室设施,是否按规定摆放。
重点注释:要有与生产量相匹配的更衣设施,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2.更衣室内空气是否进行杀菌消毒
检查规程:查看灭菌消毒设备、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查阅灭菌消毒记录。
重点注释:可采用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等进行消毒。
3.更衣室内是否有完好的非手动式洗手设施、干手器,并配备了洗手液和消毒液。
检查规程:查看洗手设施配置是否齐全,消毒液是否有配置记录。
重点注释:消毒液的配置和更换要按照使用说明和制度要求。
(三)生产加工场所清洁卫生状况 1.车间及仓库是否设置防蝇、防鼠设施。
检查规程:查看防蝇、防鼠设施是否安装到位。
重点注释:一般设置在仓库或车间出入口。2.物料是否离地离墙堆放
检查规程:查看车间里物料是否有直接靠墙堆放在地面上。
重点注释:同仓库存贮要求。3.生产车间内垃圾是否密闭存放。
检查规程:查看车间的垃圾桶是否有带盖。
第五篇:绿色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绿色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认证制度
生产销售的绿色食品,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
2、农作物种植、及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二、生产技术
1、生产资料使用要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2、生产应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并建立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使用添加剂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原材料购买记录,包括供货人、产地、采购量、采购时间等。
(3)农产品基地的生产记录,包括农药和肥料的购买、使用记录,必要的农事记录等。
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3、企业应具备经培训合格的绿色食品管理人员(内检员),全程监管绿色食品生产过程。
三、销售监测制度
1、产品在销售前,经内检员检测,方可进入绿色食品专营区销售。
2、应建立产品销售记录。
四、包装标识使用制度
经包装后销售的绿色产品,其包装物或者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食品名称;制造者、销售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藏指南;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特殊标注内容。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认证制度
生产销售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必须在产品认证的有效期内生产销售,产品证书过期后须向农业部门提出复查换证申请,换证后方可继续生产销售无公害农产品。
二、生产技术
1、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必须严格按照认证批准的环境条件控制。不得擅自扩大无公害产品产地范围。
2、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应严格按照认证批准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并建立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原材料购买记录,包括供货人、产地、采购量、采购时间等。
(2)建立质量记录档案,记载使用投入品(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投入品,包括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禁止下列行为:
(1)使用未经国家或省批准的农业投入品;(2)使用国家或者地方明令禁止或者淘汰的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
(3)加工、储藏、包装等过程中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卫生安全的行为;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的情形。
4、企业应具备经培训合格的内检员,全程监管无公害产品生产过程。
三、销售监测制度
1、产品在销售前,经内检员检测,安全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方可销售。
2、应建立产品销售记录。
四、包装标识使用制度
产品标识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应当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规定的产品范围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超范围和逾期使用,不得买卖和转让。标识使用者应当建立标识使用的管理制度,对标识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登记造册并存档,存期三年,以备后查。地理标志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认证制度
地理标志农产品必须通过国家农业部的评审,同时申请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长期有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证书持有人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提出变更申请:
1、登记证书持有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2、地域范围或者相应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
二、产地安全管理制度
1、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应当在地标产品产地范围内,不得随意更改产地范围。
2、农产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条件。
3、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水体,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4、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工产品,防止对农产品产地造成污染。
三、农产品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农产品生产者要严格按照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追溯体系,加强自律管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一)生产记录制度 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3、必要的农事记录及收获日期。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二)农业投入品购买、使用制度
(1)要从持照经营的定点农资经销点购买农资。(2)购买农资实行索证索票(登记证、合格证、发票等),并保存相关票证、产品说明书备查。
(3)农资实行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定点妥善保管。(4)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
四、农产品销售监测制度
农产品在销售前,必须经内检员检测。同时做好销售记录。
五、包装标识制度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经包装后销售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包装的标识必须真实。
“三品一标”产品企业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平遥县“三品一标”产品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每两个月深入企业进行一次检查,同时要有检查记录等。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1、证照是否在有效期内。
2、认证企业是否有内检员。
3、是否建立认证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予以落实,有无专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员,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完善。
4、认证企业是否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包装、销售等,是否有完整的生产记录。
5、农业投入品和生产原料有无专人保管。购买农资有无索证索票(登记证、合格证、发票等),并保存相关票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备查。
6、产品的生产、销售记录是否健全。
7、指导企业严格按照农产品标准规程进行生产。
8、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包括发放宣传资料,指导科学用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