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防止工业污染对小城镇环境的影响
一、工业污染防治采取的主要措施 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坚持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结构性污染
1、坚决关停淘汰落后工艺
针对土小企业点多面广,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集中整治的方法,取缔关停污染严重企业和落后设施。从“十五”以来,全省共取缔改良焦、小耐火、小电石、小水泥、小炼铁等企业共计5035家,取缔土焦坑1万余个。特别是在2003年底,针对土焦死灰复燃现象屡禁不止和大量改良焦炉超标排污、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况,在牛仁亮副省长的亲自指挥下,自2003年12月12日开始,全省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取缔关闭土焦改良焦专项行动”(即“双十二”专项行动),对土焦、改良焦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目前,尽管个别地方死灰复燃的现象仍有可能发生,但环保部门随时发现,随时打击,大面积、成规模的污染群带已难以存
在。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坚决关停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同时,全省上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下大力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电力、焦化、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并通过整合资源、改革重组、创新管理、调整产品结构等途径,优化产业布局,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间相互融合,使粗放型、掠夺式生产
经营朝着集约化方向迈进。
3、积极壮大非污染产业
山西省在改造高污染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降低能源原材料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努力消除结构性污染的根源,在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情况下,增加经济总量,为实现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奠定了产业基础。
(二)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
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材料,改革和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多个环节入手,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走新型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十五”以来,我省一直将清洁生产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依法推进清洁生产。
(三)强化限期治理,依法推进工业污染全面达标
根据《环保法》的规定,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达限期治理决定,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下达限期治理决定的政府决定停产或由同级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这是对现有污染源实施监管的法律武器。为了推进企业加快治理,对虽不属于政策规定淘汰、关闭范围,但属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下达限期治理,实施污染治理,实现排污达标,这是解决我省工业污染源的又一重要措施。“十五”以来,将占当地排污总量90%的企业共2833家列为重点,全部由政府下达限期治理,依法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其中,省政府选择重点中的重点、难点中的难点,共172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其余企业由所在市、县
政府分别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治理任务下达后,各级环保部门跟踪进行监督,督促其加快进行治理,对完成治理任务的进行监测验收。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实行停产或处罚,促其抓紧治理。
(四)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支持能力
为了解决治理污染的技术问题,省环保局和科委等部门密切配合,从2001年以来,对治理技术不成熟的多个行业,选择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技术攻关,建设示范项目。
在焦化行业,支持介休三佳煤化公司和省化工设计院等单位研制了环保效果很好、节约主焦煤,焦炭质量提升的清洁型热回收炼焦炉,支持省环科院、山西长林公司开发了机焦炉加煤出焦烟气治理设施;在耐火行业,积极支持阳泉市建设了用隧道窑代替倒焰窑,以煤气替代散煤燃烧的环保示范项目;对金属镁行业,在闻喜县通过全国范围内招标选择治理技术,建设了银光镁业治理污染的示范项目;对电厂脱硫,分别建设了钙法脱硫和镁法脱硫示范项目;对造纸行业,在稷山县建设了用造纸黑液生产纳木糖的示范项目;在铸造行业,培育了用亲水型粘结剂解决沥青烟污染工艺示范项目。这些示范项目,都是在引进、吸收、开发治理技术的同时,与示范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同步实施。这些示范项目的建成,对推动我省的工业污染治理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此外,还就焦化废水治理、水泥机立窑治理、电石废气治理进行治理技术的研究探索,都收到了一定的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五)突出重点行业,全面推进工业污染防治
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抓两头带中间,是我们常用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抓重点促一般,这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方法和工作策略。“兴业之举,在于抓住重点”,只要抓住重点,才能围绕热点,解决难点,只有列出难点,才能促进带动一般,山西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是电力、焦化,“十五”以来,山西省以电力、焦化为重点,连续多年召开行业专项会议推动污染防治工作,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189号令),要求到2008年底前所有工业企业都必须完成环保设施的建设,实现环保达标,完成污染物
减排任务,否则,一律予以关闭。
(六)严格执法,打击不法排污企业
自2000年以来,我局紧密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环境形势的需要及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的基础上,连续多年组织开展 “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特别是2006年以来,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采取了强势攻克重点、合力围剿难点的治污措施,按照《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省政府189号令)的规定,选择重点市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先行突破。以孝义市、襄汾县、河津市、介休市、清徐县、怀仁县这些全省经济上名列前茅、但环境污染严重的县(市)为突破口,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作法,依法对焦化、冶金、煤炭、化工、电力、耐火等六大重污染行业集中进行清理整顿,对违法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
(七)坚持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新增污染
注重把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将环境准入作为改善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明确提出 “三个一
律”,即新建项目凡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经过限期治理和停产整顿,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
1、不断加强环评制度
把排污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持“以新带老”,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将公众依法参与作为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坚决否决危害群众健康的项目。调整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管理权限,重污染项目一律由省级环保部门审批。对没有完成2006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县(市、区)、区域没有容量的、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以及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不履行职责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坚决实行“区域限批”。目前,已对吕梁市、河津市(县级市)采取了“区域限批”。
2、认真把好“三同时”关口
对未履行“三同时”规定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对试生产的企业,重点检查污染防治设施同步运行情况,对不正常运行的,停止试生产,并责令限期改正。对未进行环保验收的项目加强监管,逐个了解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情况,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及时完成环保验收。对虽然申请验收但尚不具备验收条件的项目,督促其进行整改,要求限期验收;对未申请验收和申请延期验收的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按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3、严厉查处环境违法建设项目
组织开展了整治在建工业项目和工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整顿新开工项目,对不批自建、未批先建、批小建大、边批边建以及违规审批等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十五”以来,共查处违法建设项目1000多个。
(八)创新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机制
1、实施部门联动
为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解决环保执法手段软弱问题,我省在实践中创建了环保牵头,银行、电力、铁路、公路等部门联动,全方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环保统一战线,对环境违法企业,坚决采取停贷、停电、停运的“三停”措施,对500家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贷措施,停贷金额达23亿元;对547家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运措施,腾出焦炭运力达3000余万吨;对500多家污染严重企业停止供电,腾出电量10亿千瓦。
2、制定激励政策
积极鼓励企业主动治理污染,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对实施脱硫、安装脱硫设施以及完成脱硫任务的燃煤机组给予执行脱硫加价、优先上网以及提供贷款和贴息支持,优先安排新建、扩建电源项目等。省级财政加大了对环保的投入,全年用于污染治理资金2.9亿元,带动了30.6亿元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十一五”期间山西环保投入将达804亿元,占全省GDP的2.98%。上述激励政策中,脱硫电价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作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3、落实政府责任
落实政府的环保责任,让政府履职,让主官尽责,有效地推进环保工作在当地的开展。省市县三级逐级签订减排责任书,制定了《山西省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实行考核结果与政绩挂钩,全面落实责任制、考核制和一票否决制,对连续三年完不成任务的,政府主官移位。去年,我省先后否决了10多家企业市场准入、评先评优资格,对多个
县先后实施了“区域限批”,并通过环保一票否决暂缓了孝义、河津两个经济强市的评优资格。建立和完善了监督机制,下发了《山西省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坚决查处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违法案件,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处理不力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充当违法排污企业“保护伞”的,坚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责任,对孝义市、河津市、汾西县等市县环境违法案件做出严肃处理,依纪依法追究了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工业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技术不成熟和治理资金严重缺乏
目前尚未实现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是治理技术不成熟,治理资金筹措困难。职焦化污染治理方面,现有治理技术虽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存在着加煤出焦废气捕集不完全,污染物处理不完全,运行不稳定,对焦化废水中的无机氮和难降解有机物如苯并芘无法处理的技术问题,且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大多数企业治理资金筹措困
难。
(二)重污染企业所承担的经济支持作用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两者之间矛盾突出 由于重污染产业仍为我省各级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因而,不少地方政府确实存在着优先保经济、保收入的现实问题,导致对保护环境认识不足,盲目采用拼资源、拼环境低水平扩张的发展模式,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并且仍在不断产生新的污染源,给工业
污染源全面达标增加了难度。
(三)环境监管能力薄弱,造成监管力度不够
环保部门存在机构不健全,装备水平差,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有效的监管。全省有三分之二的县级环境监察、监测机构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必要的交通工具,很不适应管理
与执法的客观需要。
(四)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存在不足
一方面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小,不足以对违法排污者形成震慑;另一方面是现行环保法律法规与环境管理现实需要存在滞后,如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国家环保总局几年前就在征求意见,但至今仍没能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限期治理的规定,授权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上述法律生效多年,配套规定至今未见。
三、建议
1、将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列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业污染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要将其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加快对难以治理的企业和设施的淘汰步伐;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解决工业企业污染防
治设施不全、超标排污问题。
2、积极实施清洁生产。要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将清洁生产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加大实施力度。企业新改扩建项目及老污染源的治理,要优先选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不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立项;老企业的治理改造,必须实施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
以及使用、生产、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计,并按照清洁生产
审核的方案进行改造。
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环保部门负有重要职责,主要是:第一,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定期公布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的名单,为公众监督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第二,组织强制清洁生产审计。建立并规范清洁生产审计队伍,组织对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计;第三,制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会同有关
部门指导清洁生产的实施。
3、强化以排污许可证为中心的工业污染防治管理机制。排污许可证则是对排污单位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法律手段和管理形式,要把排污许可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必备要件,成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环保通行证、信用证,任何单位不得无证或超证排污。国家环保总局应尽快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便排污许可证工作的开展。
4、切实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把工作注意力放在确实控制污染的产生上来,放在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上来,放在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擅自建设、投产的行为的查处上来。改变“重审批、轻落实”的不正常状态,开发建设监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抓审批,放任违法建设。对此,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把职权和责任统一起来,对监管失职者,追究其管理失职、失误的责任。对环评单位和环评人员因为环评不当出现重大污染,造成损失,也要依法追究责任。避免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通过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环保准入,限制发展高污染的企业;扶持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新型产业的发展壮大。要保证新建项目布局合理,且具有先进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设施水平,通过先进工艺的发展,为淘汰
落后生产能力创造条件。
5、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当前,工业企业擅自停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的问题突出,国家环保总局应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在线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创建条件,为加大查处力度提供保障。
在严格环境执法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和激励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治污,但前提是环境执法必须到位,企业真正能感受到法律的约束力。
6、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的作用。对工业企业实施有效的环境监管,必须熟悉行业生产工艺和相应的污染治理技术。与环保部门相比,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对行业特点、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更为熟悉。应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的作用。
第二篇: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论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农村 经济;新农村建设
论文提要:在推动农村经济 发展 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有益的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 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 现代 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 企业 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 工业 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着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 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的 工业 经济 源于乡镇 企业 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 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 历史 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 农村 产业化和 现代 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 教育 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 网络 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主要 参考 文献 :
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张常明.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2006.8.惠国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商业经济,2006.12.李辰.浅谈我国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商场现代化,2008.1.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三市镇城镇化建设,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初步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九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糸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举措。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笫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減慢,农村经济新的増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減。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成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戓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摸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成化发展,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収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闪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殶施,社会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如本人所在的三市镇镇府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规划设计的,在牛串坪小集镇上建立食品工业园。吸引在全国各地办食品企业的老板回乡投资。从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到塑料包装袋,纸箱等都能在园区完成加工。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使三市乃至周边乡镇的大量因年龄,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闲散劳动力得到就业。使企业在全国用工荒的大环境下能保证用工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吸収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增加了収入,政府也增加财政税収达到三贏目的。使三市镇成长为湖南省十大魅力乡镇。
第四篇: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摘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建设及后期蓄水给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为世人所关注。对此,本研究依据影响库区生态环境因子的实际特点,在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分析与现状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峡工程兴建及蓄水前后,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研究。对选取局地气候、库区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水文泥沙及水质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生态环境现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独立评价,并就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关键词: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影响。
(一)三峡大坝及库区生态环境概况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改善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实现了大江截流;2003年6月 11日,蓄水至135m,由此开始通航、发电,枢纽初步产生效益,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达到海拔185m设计高程;2006 年9月开始,蓄水至156m,三峡枢纽进入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通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三峡库区东起湖北宜昌市,西迄重庆市江津区。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库区雾层多,光照少。库区属中亚热带生物气候带,库区在植物地理区划中属于泛北极区,中国一日本亚区,华中植物地区。植物群落主要有:山地灌草丛、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等
(二)三峡大坝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对水文、水质、地下水的影响
大坝拦蓄,水库调度改变了库区河段的水文情势。建库前,库区河道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最低;建库以后,改变了库区的水位变化特征,夏季最低(水库蓄洪时除外,汛末及枯水季初期水位最高。三峡水库蓄水后,被淹没的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被水浸析溶出。引起了水库水质的下降。建坝后,水流速度下降,富氧能力减弱,从而降低了对BOD5的接纳能力。同时它对水温也有一定的影响。三峡建库前后长江水位变化对四湖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壤潜育化、沼泽化都产生了影响。
二、对鱼类及水生动物的影响
长江上游的鱼类区系有独特的演化史,上游存在着大量的特有鱼种,是长期适应于当地环境而形成的鱼种。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使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如白暨豚、江豚、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等。三峡工程的建成不仅对库区上游的鱼类有影响,对其他中下游的鱼类也有严重的影响。
三、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 三峡库区因淹没土地、移民开发和工程施工对库区植物种及珍惜特有种类造成一定影响。根据环评阶段统计,建库对植物种类的影响涉及120科358属550 种。从物种的绝对数量来看,以禾本科、菊科、大戟科和蔷薇科所受影响最大。无患子科的两个属几乎全部被淹;金缕梅科的中华蚊母树、黄扬科的细叶黄杨等等也将受到影响。还有几个特有种,如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和川明参等受到影响。库区陆生动物极为丰富,在三峡水库建库后,淹没了大片生境,水面扩大,导致某些不易迁徙的种类个体减少,与水有关的种群数量增加,直接对库区陆生脊椎动物产生一定影响;移民搬迁、土地开垦也造成动物栖息环境的破坏。
四、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环评阶段预测,三峡水库对库区及邻近气候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km,表现最明显的是在水库附近。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
五、对农业生态与环境的影
三峡库区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山多地少。建库后库区温度、湿度、土壤结构形状的变化,将使农业生态与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给农业种植结构、动植物种群、类型、结构均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和影响。局地的变化,对农业环境有利有弊。冬季温度升高,降水稍有增加,使初霜期推迟,终霜期提前,对喜温的经济作物如柑橘、油桐、龙眼荔枝等有利。
六、对河口地区生态及环境的影响
长江口及近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渔场。建坝后,将改变河口径流在年内的分配,影响到该水域的渔业资源,由于不同种类的鱼类生活习性不同,对一些鱼类有利而对另一些鱼类不利。中华绒螯蟹产卵场有移动,蟹苗可能减产;对银鱼等可能有利。10月蓄水使渔场内移,改变洄游路线,对捕捞有利。
七、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三峡建库后可能诱发构造性和非构造性地震。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构造性诱发地震。三峡地区是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特别是由于大量城镇搬迁房屋和道路的修建,往往出现选址不当,带来安全隐患。结语:每一个公共政策的决策都是从当时的理论出发而作出的,但实际的效果却不是当时可以准确预计的,实际的好和坏也许是对这个决策的对与错的一个评定。三峡工程的兴建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三峡工程的兴建不良的地方相对来说还是算少的,而它的益处也渐渐显现出来。从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当初的这个决策是合理科学的。希望在将来,这个结论仍然不倒,三峡工程带给我们的将是越来越多的益处,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总之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参考文献:
1、徐本贵;;人与环境效应——黔西北地区人与环境问题初探[J];贵州环保科技;1982年02期
2、叶渊明;;三峡工程几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简介[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记者陈伟;建设世界级生态环境经济区[N];中国环境报;2000年
4、洪慧敏海枚;三峡文物大抢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郭明田;生态环境建设监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黄真理吴炳方敖良贵;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研究;北京出版社; 2006年
7、周厚贵;王端明;李海波;李强;张国才;;三峡工程左导墙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改进与实施[A];2001 全国碾压混凝土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百度文库等 武汉大学
通识课课程论文
水力发电工程管理概论
论文题目: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程教师:周伟教授 程勇刚副教授
学号:2012301390042 姓名:陈都
第五篇:试析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试析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对社会生态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社会生态环境。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条件、状况和环境,有利于社会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又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巨大灾难,危害社会生态的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只有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才能实现既减少投入,又能增加产出的理想发展模式,进而使发展越来越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并相应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人类通过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发自然资源,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诸如核能技术的进步,使原子潜能变为有效的能源。高科技的投入也使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太空技术的发展,使外空环境改变;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使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加先进、合理。
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样也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都是人类活动不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带来的恶果,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应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最终还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例如,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科学技术都是关键因素。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就是依靠先进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已经消除和控制了其主要的工业污染,同时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使当地居民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之中。总之,科学技术发展是改变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而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任何科学技术的使用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调。只不过科学技术的成就往往比破坏更加为人类所重视。所以有时即使有一定的负效果,也会采用这类科学技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药品的使用。虽然医生都清楚地知道药品的副作用,但仍然要使用,正是由于这对于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有些科学技术目前尚未能指出其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作用,也仅仅是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有限,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实践的过程,其破坏性会逐渐显现出来。
工业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3次技术革命,使人们步入工业社会直至信息社会。然而,蒸汽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煤的燃烧,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含量剧增;内燃机的出现造成了光化学烟雾;化工技术的进步,每年都能推出大批没有经过诱变性检验的新产品。即使是被认为“洁净能源”的电能,也由于它在输送和运动电机时对原有的电磁平衡产生影响而损害人类的神经系统、改变动物所处的静电场而影响其血清成分。另外,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臭氧空洞、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放射性核污染等等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一不与工业技术的应用有关。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作用的总和,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因此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考虑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不能只依靠环境治理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把环境与发展统一起来思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法。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世世代代的后人。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