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于担当源自坚守的忠诚
甘于担当源自坚守的忠诚
人生需要担当,政党需要担当,事业需要担当。甘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既是党员干部职责所在,也是立身之本。
甘于担当源自坚守的忠诚。在现实工作中,面对矛盾、困难,有的勇于攻坚、化难为夷,有的裹足不前、畏首畏尾。究其原因,关键是看是否有担当。甘于担当,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信仰的执著坚守。杨善洲,在位时一心为公,退休后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一腔热血浇得荒山变绿洲。整地、育苗、植树,他都亲自上,这苦一吃就是20年。等到荒山绿树成荫,他却毅然把价值3亿的林场捐给了国家。“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民间传唱的这句歌谣就是一名党员干部无限忠诚,执著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甘于担当的生动诠释。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就要有一心为公的情怀,祛除身上的俗气、小家子气,忘利、忘名、忘我,为党、为国、为民担当,风雨无阻,乐于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敢于担当重在责任的承载。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为民担当,是党员干部职责所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晋朝时,匈奴人占领中原。晋大将祖逖危难中
— 1 — 请命,带着一小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祖逖手拿船桨,拍打船舷,向大家发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祖逖敢于担当的气概和豪情,感动和激励了随行的壮士,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很快得以收复。祖逖英雄气概和中流击楫敢于担当的勇敢精神,一直被后世所敬仰和传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就得率先垂范,勇于承担,勇于负责,碰到问题不躲来躲去、推来推去、拖来拖去。敢于担当,就要以“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无畏气概,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繁重,不怕责任重大,不等不靠,把工作尽心竭力干好。
善于担当需要能力的支撑。“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担当的根基。没有能力的担当,可能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错、大祸。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党员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新时期组工干部的楷模涂红刚同志,十多年如一日,安心专注痴迷本职工作,熟练掌握了干部工作政策、程序和有关规定,成为云梦县委组织部公认精通干部业务的“政策通”。由于业务精通,在4次县乡换届中,凡是他经办的各项工作都是高标准、零差错。群众认干,不认说。干事创业就得有干成事、不坏事的真功夫。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党员干部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就必须时刻善于锤炼能够担当的综合素质,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理清思想、创新思路的认识能力,看准问题、— 2 — 找准对策的判断能力,科学运作、提高效率的运作能力,上策下行、确保效果的执行能力,把握形势、驾驭矛盾的应变能力。(作者系湖南常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第二篇:鲜活事迹演绎“坚守忠诚为民担当”
——记云南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典型宣讲竞赛活动巡回宣讲西双版纳专场 文/马清萍 高慧钰 2014年11月20日,云南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典型宣讲竞赛活动巡回宣讲西双版纳专场拉开帷幕。前来聆听此次宣讲的有政法系统15家、机关单位7家、军警5家以及学院1家,共计199人次。宣讲分坚守、忠诚、为民、担当四大块进行,每一块由2个先进典型事迹组成,被选送的先进事迹是在全省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监狱、强制戒毒8个行业中选出。此次巡回宣讲共讲述了8个战斗在司法一线的先进典型,他们用行动向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干警演绎了何为“坚守、忠诚、为民、担当”,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事迹主人公有的倒在了司法战线上,有的依然坚守着,他们用生命和行动谱写出了坚守与忠诚的赞歌,他们是司法人的榜样,是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心中学习的楷模。宣讲开始前,省司法厅副厅长吉志勇为宣讲致辞。吉志勇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在全系统开展先进典型宣讲竞赛活动,是为了深入挖掘和讴歌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典型,充分展示我省司法行政系统队伍良好精神风貌,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司法行政队伍,通过唱响坚守与忠诚的赞歌,让身边的“正能量”提振精神、鼓舞士气,激励全省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实的步伐,积极投身全省司法行政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三篇:坚守信念甘于奉献
信 息 简 报
东买里镇莫因古则村小学
2017年10月3日
坚守信念甘于奉献
----------------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
2017年10月3日,东买里镇莫因古则村小学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交流会。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坚定理想信念,至诚爱国奉献,积极建功立业。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先进事迹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书记曾涛在会上指出,深入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一要深刻
认识到,在科教兴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将学习转化为学校全体教师的行为,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把办好社会主义大学落实在具体实践中。二要将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按照国家的需求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学校要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制定好引导政策,爱护黄大年,培育出更多的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黄大年”。三是要将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纳入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持续推进。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教师党员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敬业、甘于奉献的好思想,学习他刻苦钻研、真才实学的好本领,学习他拼搏奋进、淡泊名利的好作风,立足岗位,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四有”教师,“以拼搏为美,向行动致敬”的精神,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曾涛
供稿:马志虎
第四篇:忠诚担当
学习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就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好干部 “二十字”标准;2014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对党员干部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今年1月,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对县委书记提出“四有”要求。总书记还在多个重要会议和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里,我着重就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能否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要强化对党忠诚的政治担当。干部有多种担当,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当属政治担当,它是检验和衡量干部政治品格、操守的标尺。在当今社会思想多样、社会价值多元、社会思潮多变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担当就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政治清醒,坚定政治立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复杂局面,都清楚地知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操守,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发声,在复杂矛盾面前敢于碰硬、敢于较真,不被各种杂音所扰,不被各种诱惑所困,不被各种艰险所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和省委的权威,不折不扣执行好市委的决策部署。决不搞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忧党之心,恪守兴党之责,时刻牢记宗旨,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要强化攻坚克难的改革担当。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巧家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经济体量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培育滞后,人口素质偏低,与全国、全省发展差距大,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破解难题、促进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党员干部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改革的历史重任,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拿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和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敢于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探盲区、辨误区、闯难区;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长期和当前的关系,深入研究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推进改革,努力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确保经济社会稳中求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要强化无私奉献的为民担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刻表达了我们党责任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搞特权、不能以权谋私,任何人乱用滥用权力都必须付出代价。当前,普洱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和权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我必做功成之事”的责任担当,要有“做官务必做事,做事绝不作秀”的务实精神,要有“看重组织考核,更注重群众感受”的公仆情怀,坚持群众观点、实践观点、历史观点。要强化权力就是责任,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以民之所需、所愿、所想为出发点,顺着民情民意去干,带着真心真情去办,努力为党和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当好公仆。要坚持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在任何情况下都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刻牢记: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民心。要继续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按照省委要求,扎实开展好“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为民担当的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点赞。
要强化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党员领导干部无论担任何种职务、无论职务大小,都必须始终牢记“干事”是天职,“担当”是使命。如果只食俸禄,不理政事,只坐位子,不担责任,就是当干部最大的失职。要忠于职守、担责不误、临难不怯,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果断决策,自始至终,善做善成。面对矛盾和困难,不计个人得失,不徘徊观望,不回避责任,不做“太平官”,不做“甩手掌柜”。面对庸懒散奢现象、违法乱纪行为、各种歪风邪气,坚持原则,保持本色,敢抓善管,动真碰硬。要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多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多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很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当前,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不讲是非、只讲世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批评、只讲和气,这样的党员干部就是没有责任担当的干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有敢为敢当的精神,有善做善成的本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总之,“忠诚干净担当”与 “三严三实”的要求是内在一致的。只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我们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甘于奉献 敢于担当
甘于奉献 敢于担当
2009年七月份大学毕业后,和其他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到过繁华的大城市闯过,扩宽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经过思考选择了去农村锻炼发展,2011年我毅然参加了江西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考试,最终也如愿被录取,组织上安排任村主任助理一职。
到现在担任大学生村官,已经一年有余了,从对农村工作懵懂到逐渐实现对“村官”角色的定位,一年多的实践和摸索让我感悟很多,我觉得做好农村工作确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经过一年多在基层的学习与工作,我觉得做好农村工作就是要坚持用“情”、“理”、“法,虽然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这是农村工作中的一副上乘良方,也是农村工作经验浓缩的精华,把握好情、理、法三者,也就找到了基层工作方法的利刃,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的金钥匙。
动之以情
情,就是以情感的人,带着感情去为群众工作,就是不厌其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心态去工作。在农村大部分农民是纯朴的,只要我们带上一颗诚心,真诚的面对群众,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惯的语言告诉他们,群众也会敞开心扉,与你真诚沟通,告诉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只有有了感情,才能在工作中才会端正心态,有
一个正确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蔼可亲的态度;解决问题公平、公正的态度。这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假如我们对待群众冷、冲、横、硬,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来找麻烦,抱着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做好农村工作的,更不可能谈得上为村民服务、谋福利。如果把人民群众看成自己的衣食父母,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地为他们解难题,在工作中做到“笑脸相迎、奉上一杯茶、一句热心话相送”,许多看起来很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我,刚到村里,相对于他们言,我是个村外人。既然是外人,村民与你自然不会有什么感情可言。为此,我需要与村民建立感情,增强他们的信任感。这样,有了感情,就会为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要重视情,对村民要有感情。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和家人,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自己的事;其次,多走动,与村民多交流,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的知心人;最后,要多换位思考,从村民切身利益考虑。服务村民,尽心尽责做好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
晓之以理
理,简单的理解就是道理,做群众工作是要讲道理,只有群众觉得有道理,就会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在做
工作中不仅应当动之以情,更需要晓之以理。大的道理要讲清楚,小的道理也要说明白。凡事都离不开一个“理”字,如我们没得理,硬跟群众说道理,忽悠群众,群众就不会支持我们的工作,这样让我们的工作处于被动。其实,无论是办事还是工作,把其中的道理对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坚持对人对事公平公正。就像村干部在评农村低保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不能太过因感情去做事,不要某群众是村干部的亲戚或者关系好,就评他吃农村低保金。理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这样,工作才能顺畅,群众才能放心。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学校我们学了很多公理、定理乃至大道理。但到农村工作就得要学会和明白农村的道理。否则,便会寸步难行,无所作为。我们要理解村民心中真正所指的理,为人处事,要以理服人,按理说话,同时维护村民心中的理,敢与违背它的人做斗争。
明之以法
法,就是依法行政,按照规章办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而在农村,法是农村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不愿意使用和看到的。正所谓法不容情,法的权
威性不允许私情的存在,任何人都得遵守法的规范。解决问题的根本,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是基于对问题的正确理解,2012年五月份岭上村委会在解决遂川翔云公司拖欠岭上村民两年多的土地承包费这个问题上,既坚持原则、依法办事通过民事诉讼追回的欠款,设法帮助解决涉及老百姓切实利益的问题,又鼓励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发挥自身作用,共同努力解决了此问题。作为基层村干部当前,有的人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浅薄,有待于加强学习,这样在处理问题才不会严重偏离法治化的轨道,要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按规章办事,公平公正,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任。
作为一名在大学学了四年的法学专业知识的我,更应该有法的意识,在农村工作除了有情,有理,还得有法。我正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广大村民宣传法方面的知识,使得他们知道法的概念,懂得法的底线,也得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在农村的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是将法与情、理相结合来应用。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依法办事,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能很好地得到解决,群众工作就会由难变易、由被动变主动。
时光荏苒,一切周而复始。我想说的是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村官、选择农村,就不后悔,在农村基层工作的这段时间已过去一大半,感触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会对工作要倍加珍惜,自己在农村工作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也在用行动践行了当初的我们在吉安党校培训时候的誓言: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携手并进、放飞梦想。敢于奉献青春、敢于担当村官重担,让我们的梦想在乡村田野上尽情的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