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真题案例及参考答案-2010
2010年案例题
(一)背景资料
某增建铁路隧道长4650米,里程范围为DKl80+500一DKl85+150,位于营业线隧道右侧。增建隧道与营业线隧道均为单线隧道,线间距为18~50米,其中增建隧道DKl80+500~DKl84+200段与营业线隧道线间距为18米,DKl84+200~DKl85+150段与营业线隧道线间距由18米渐变到50米。增建隧道穿越地层为Ⅳ、V级围岩,岩溶发育。增建隧道除设进、出口工作面外,中间还设1座斜井。营业线隧道经过多年运营,存在多处病害,计划在增建隧道完工后大修。增建隧道施工期间,营业线正常运营。
斜井作业队进入正洞施工后,为赶工期,加大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循环进尺,在掘进过程中,突然发生了突水、突泥事故。
当出口段采用同一爆破方案施工到950米处时,因爆破作业导致邻近的营业线隧道拱顶掉块,中断列车运行2小时。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增建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源。
主要风险源有:
隧道钻眼、爆破作业;隧道出砟运输作业;隧道初期支护作业;隧道模筑衬砌作业;隧道施工机械作业;隧道施工用电作业;富水岩溶地段隧道开挖作业
2.指出造成斜井正洞段突水、突泥事故的主要可能原因。
地质原因:增建隧道穿越地层为Ⅳ、V级围岩,岩溶发育 施工措施不到位的原因:(1)循环进尺过大
(2)超前支护与径向支护不及时(3)地址预报与监考测量不及时(4)爆破设计不合理
3.为保证营业线隧道安全,增建隧道施工前和施工中需要采取哪些些技术保证措施? 小间距并行隧道施工安全
1.在新线隧道施工前,先对营业线隧道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加固。2.新建隧道施工,应使用微振动控制爆破,以减少对营业线隧道的影响。
3.新建隧道的弃土应堆倒指定位置,避免引起滑坡或堵塞营业线隧道口,危及行车安全。新建隧道施工场地尽量远离营业线,防止材料机具堆放侵入营业铁路限界。
(二)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特大桥,桥址地处农田,主跨跨越高速公路。桥跨为(10×32.7+48十80+48十12×32.7)米,共25跨。工程地质为淤泥、黏土、细砂、中砂、风化岩层。地面高程35米,地下水位高程31米。全桥设计为钻孔桩基础,0#—9#、14#—25#墩台设计桩径为1米,桩长15~20米,承台平面尺寸11.6×8.6米,厚度2米;10#、11#、12#、13#墩设计桩径为1.5米,桩长60米,承台平面尺寸34.6×13.8米,厚度4米。
项目部采取劳务分包方式组织桥下部工程施工,并与劳务队签订了合同。合同约定;项目部负责混凝土、钢筋的供应;劳务队负责机械、设备和其他材料的提供,以及现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和因质量问题造成的一切损失。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紧张、设备不足,劳务队将0#—6#、20#—25#墩台桩基改为人工挖孔桩,11#墩承台采用一次性浇筑施工。桩基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桩基基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其中2根桩被判定为Ⅲ类桩,另2根桩桩顶标高低于设计高程1米。在承台拆模后发现裂纹。
为查明上述质量问题原因,监理、项目部共同对存在问题的桩基和承台的施工内业资料进行了检查,发现仅有设计图纸和劳务队填写及签字的质检资料。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项目基础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并说明理由。质量控制重点:
(1)桩基钻孔位置、倾斜度、孔径。(2)钢筋笼质量、钢筋位置、数量。
(3)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工艺。(4)桩基尺寸、高程及承载力
(5)承台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水化热。(6)承台机构混凝土的位置、尺寸和外观质量 理由:
(1)这些工作是构成钻孔桩和承台中的分项工程,直接影响该桥梁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2)以上所列工作内容属于桥梁基础工程的特殊施工过程和关键工序。
2.针对桩基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技术整改措施。
(1)改人工挖空为钻孔,原因:水位高,地址软弱,不适合挖孔庄基础。(2)针对III桩的处理:补桩、挖开补强、扶正
(3)针对桩顶标高低的处理:挖开后凿除桩头后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浇筑不低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重新浇筑
(4)承台裂缝处理:搓除裂纹补强
人工挖孔桩这种桩型一般适合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粘土、粉质粘土,含少量的砂、砂卵石、姜结石的粘土层采用,特别适合于黄土层使用,深度一般20 m左右。不适用于有流沙、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的淤泥、淤泥质土层。
断桩——这是最常见的,如果断在下部——补桩;如果断在上部3、5m范围,还有可能挖开补强。倾斜——在上部,可采取扶正的方法补救。桩身缺陷——浅的可以截桩后再接,深的也只能报废。
I类:桩身完整。
II类:桩身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III类: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有影响。IV类: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完整性是桩身的尺寸变化情况,材料密实性及连续性。
桩身缺陷指桩身断裂,裂缝,夹泥,空洞,蜂窝,松散等。IV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
3.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妥做法。
(1)劳务队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不妥。(2)缺乏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施工质量控制程序不到位,未对桥涵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收
(4)每道工序完成之后,施工单位未对其进行检验,而且没有形成记录(5)工序间未进行交接检验
(三)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6200米,进口里程为DKl0+150,出口里程为DKl6+350。隧道沿线路走向为90‰的上坡。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以Ⅳ、V级为主。在DKl6+200处地表有一自然冲沟,沟内常年流水,但水量不大;此处隧道最小埋深为8米;洞身有1个大的断层,断层处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围岩为V级。设计要求,该隧道在断层地段采用ф108管棚超前预支护;在软弱
围岩和断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施工单位采取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计划贯通里程为DKl3+650。当进口开挖到DKl0+950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在出口断层地段,施工单位采取了地质素描、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的地质预报方法。问题
1.选择适合该隧道进口工作面的运砟方式及装砟设备。
答:采用有轨运输
理由:单线客货共线隧道,断面小;隧道较长;坡度9%在允许范围。为加强通风排烟,故考虑有轨运输
2.该隧道出口工作面应采取什么施工排水方案? 答:隧道出口为下坡掘进,9%坡度较大,为反坡排水,需要洞内设积水坑,采用多级泵进行梯级排水。
3.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 答:P160页
断进尺、弱爆破、掌子面采用洒水、打孔等措施释放地应力,开挖后及早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综合施工方案。
4.为安全穿越该隧道断层,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主要技术措施? 答:
(1)超前地质探测措施(2)治水措施(3)开挖与支护措施(4)防水及衬砌施工措施(5)断层破碎带防塌措施(6)突水突泥的预防及处理措施(7)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变形控制措施
5.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地质预报方法? 答:对富水软弱破碎地质地段,采用TSP-203长距离和地质雷达短距离相结合的预报手段,并进行中、短距离的超前钻孔,及时掌握破碎带的规模、性质、稳定性以及富水情况,提前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四)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桥梁工程一标段共有595孔32米简支整孔箱梁,分布于23座桥上。其中1号特大桥的30孔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其他采用预制架设施工。制梁场场地宽阔平整:制梁采用固定式外模和整体式内模,并按1:1配置;存梁采用单层存梁方式;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天,存梁周期为38天,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采用900吨轮胎式搬梁机移梁;运梁车需经便道上桥出梁。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变化较大(4米~30米),采用2台移动模架同步施工。每台移动模架拼装时间为1.5个月,生产能力为每月2孔。
问题
1.该制梁场应采用哪种梁场布置形式? 答:选用横列式梁场
选择粱场首先应遵循:临时工程量小、征地拆迁少的原则;其次应根据不同的移运梁设备如横移滑道、轮轨式提梁机、轮胎式提梁机选择制梁场的布置形式。此工程采用900吨轮胎式搬梁机移梁,对轮胎式提梁机,在梁场取梁时不需专门的轨道,可以优先采用占地面积较小存梁多的横列式梁场。
2.除背景资料中提到的台座类型外,该制梁场还需要哪些台座? 答:初制粱台座、存梁台座以外,还应该有静载实验台座、内膜存放台座、顶板钢筋帮扎台座、底腹板钢筋帮扎台座。3.该制梁场应配备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答:龙门吊、提梁机、汽车吊、拌和站、布料机、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罐车、蒸汽养护系统以及模板系统等
4.该制梁场最少应设置多少个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说明理由。
答: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天,更具制粱速度和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数,制粱台座应最少为8-12个。
存梁周期为38天,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那么最少存粱台座数应为38×2=76个
5.该工程移动模架应采用哪种形式?1号特大桥箱梁施工工期最短为多少个月? 采用上行式移动模架,因为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最小处为4m,上行式移动模架对桥下净空影响小,而且适合峡谷高敦施工。
1号特大桥工期为:理想状态下为:1.5+30/(2*2)=9;考虑工作面限制情况为:1.5+16/2=9.5
主梁在待制箱梁上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上行式;主梁在待制箱梁下方,完全借助桥墩移位的为下行式;主梁在待制箱梁下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复合式。
(五)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总承包某新建铁路一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为时速160km/h的客货共线;有砟轨道,并为跨区间无缝线路。新建铁路的中间车站与既有铁路车站相接。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桥涵、隧道、轨道,不包含制梁、“四电”和站房。奇林隧道为控制性工程。要求在工程开工一年后,开始轨道施工。主要结构物位置如下图所示。
问题
1.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施工工区。
一工区:从DK0+000到奇林隧道进口端左侧约500m处,包括本工区路基、奇河特大桥、奇林车站战场改造工程(不含站房、四电)
二工区:奇林隧道进口端左侧约500m处到DK56+800,包括本工区路基、奇林隧道。三工区:为铺架工区,负责整个标段的铺轨架梁工程(跨工区作业,铺轨基地及T梁存梁场设在奇林车站附近)。
2.该项目轨道工程应采取何种施工方案? 车站附近设置铺轨基地,隧道外采用单枕综合铺设法的机械铺轨方案。奇林隧道采用人工布枕、推轨法施工方案。
3.指出该轨道工程合理的施工顺序。
从奇林车站附近铺轨基地向奇河特大桥方向铺轨,铺到DK0+000,然后铺轨机掉头,隧道人工布枕同时进行,铺轨机通过隧道,到DK56+800。
4.该轨道工程要投入哪些机械设备? 焊轨设备:p97除锈、焊接冷却、钢轨校直、钢轨打磨、探伤等设备,及工地焊轨设备。铺砟:主要设备由摊铺机或布砟机、压实机械、自卸车、装载机等组成 铺轨:运枕龙门吊、枕轨运输列车、布枕机、长轨铺设机、牵引拉轨设备。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该轨道工程的施工流程。
单枕综合铺设法施工基本作业程序为:
施工准备→设备编组进场→长钢轨抽放拖送→轨枕转运→布枕→钢轨人槽就位→轨枕方正→安装扣转入下→循环,长钢轨抽放拖送→单元轨工地焊接→应力放散→无缝线路锁定→轨道整理打磨
无缝线路推轨法施工顺序(P167)
第二篇:铁路真题-2010答案
2010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试卷标准答案
(铁路)(满分1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D 2.C 3.B 4.B 5.A 6.C 7.A 8.B 9.D 10.B
11.D 12.A 13.C 14.C 15.A 16.B 17.D 18.B 19.C 20.A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21.ACE 22.ABCE 23.CDE 24.BDE 25.BCD 26.ACDE
27.ABCE 28.ABD 29.BCDE 30.ACDE
2010年案例题
(一)背景资料
某增建铁路隧道长4650米,里程范围为DKl80+500一DKl85+150,位于营业线隧道右侧。增建隧道与营业线隧道均为单线隧道,线间距为18~50米,其中增建隧道DKl80+500~DKl84+200段与营业线隧道线间距为18米,DKl84+200~DKl85+150段与营业线隧道线间距由18米渐变到50米。增建隧道穿越地层为Ⅳ、V级围岩,岩溶发育。增建隧道除设进、出口工作面外,中间还设1座斜井。营业线隧道经过多年运营,存在多处病害,计划在增建隧道完工后大修。增建隧道施工期间,营业线正常运营。
斜井作业队进入正洞施工后,为赶工期,加大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循环进尺,在掘进过程中,突然发生了突水、突泥事故。
当出口段采用同一爆破方案施工到950米处时,因爆破作业导致邻近的营业线隧道拱顶掉块,中断列车运行2小时。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增建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源。
主要风险源有:
隧道钻眼、爆破作业;隧道出砟运输作业;隧道初期支护作业;隧道模筑衬砌作业;隧道施工机械作业;隧道施工用电作业
06年真题 桥梁安全 背景资料
某铁路桥位于陡峭山谷间,该地区雨量充沛。桥跨布置为6×24 米+(45+70+45)米+6×24米。主跨跨越湍急河流。其桥墩基础设计为钻孔桩,其他桥墩基础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桥墩墩身高6~35 米。施工过程中,因通视条件差发生了一起混凝土罐撞击作业平台的事故,致使平台上的两名作业人员站立不稳冲出平台,一人抓住平台梁悬吊半空获救,另一人受重伤;与此同时,信号工毫无察觉,从作业平台上坠落身亡。2.(共12 分)
主要风险源有:高空作业(1 分)、预应力张拉作业(1 分)、机械作业(1 分)、水上作业(1 分)、用电作业(1 分)、起吊作业(1 分)。
2.指出造成斜井正洞段突水、突泥事故的主要可能原因。
地址原因:增建隧道穿越地层为Ⅳ、V级围岩,岩溶发育 施工措施不到位的原因:(1)循环进尺过大
(2)超前支护与径向支护不及时(3)地址预报与监考测量不及时(4)爆破设计不合理
3.为保证营业线隧道安全,增建隧道施工前和施工中需要采取哪些些技术保证措施? 小间距并行隧道施工安全
1.在新线隧道施工前,先对营业线隧道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加固。2.新建隧道施工,应使用微振动控制爆破,以减少对营业线隧道的影响。
3.新建隧道的弃土应堆倒指定位置,避免引起滑坡或堵塞营业线隧道口,危及行车安全。新建隧道施工场地尽量远离营业线,防止材料机具堆放侵入营业铁路限界。
(二)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特大桥,桥址地处农田,主跨跨越高速公路。桥跨为(10×32.7+48
十80+48十12×32.7)米,共25跨。工程地质为淤泥、黏土、细砂、中砂、风化岩层。地面高程35米,地下水位高程31米。全桥设计为钻孔桩基础,0#—9#、14#—25#墩台设计桩径为1米,桩长15~20米,承台平面尺寸11.6×8.6米,厚度2米;10#、11#、12#、13#墩设计桩径为1.5米,桩长60米,承台平面尺寸34.6×13.8米,厚度4米。
项目部采取劳务分包方式组织桥下部工程施工,并与劳务队签订了合同。合同约定;项目部负责混凝土、钢筋的供应;劳务队负责机械、设备和其他材料的提供,以及现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和因质量问题造成的一切损失。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紧张、设备不足,劳务队将0#—6#、20#—25#墩台桩基改为人工挖孔桩,11#墩承台采用一次性浇筑施工。桩基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桩基基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其中2根桩被判定为Ⅲ类桩,另2根桩桩顶标高低于设计高程1米。在承台拆模后发现裂纹。
为查明上述质量问题原因,监理、项目部共同对存在问题的桩基和承台的施工内业资料进行了检查,发现仅有设计图纸和劳务队填写及签字的质检资料。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项目基础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并说明理由。质量控制重点:
(1)桩基钻孔位置、倾斜度、孔径。(2)钢筋笼质量、钢筋位置、数量。
(3)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工艺。(4)桩基尺寸、高程及承载力
(5)承台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水化热。(6)承台机构混凝土的位置、尺寸和外观质量 理由:
(1)这些工作是构成钻孔桩和承台中的分项工程,直接影响该桥梁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2)以上所列工作内容属于桥梁基础工程的特殊施工过程和关键工序。
2.针对桩基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技术整改措施。
(1)改人工挖空为钻孔,原因:水位高,地址软弱,不适合挖孔庄基础。(2)针对III桩的处理:补桩、挖开补强、扶正
(3)针对桩顶标高低的处理:挖开后凿除桩头后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浇筑不低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重新浇筑
(4)承台裂缝处理:搓除裂纹补强
人工挖孔桩这种桩型一般适合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粘土、粉质粘土,含少量的砂、砂卵石、姜结石的粘土层采用,特别适合于黄土层使用,深度一般20 m左右。不适用于有流沙、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的淤泥、淤泥质土层。
断桩——这是最常见的,如果断在下部——补桩;如果断在上部3、5m范围,还有可能挖开补强。倾斜——在上部,可采取扶正的方法补救。桩身缺陷——浅的可以截桩后再接,深的也只能报废。
I类:桩身完整。
II类:桩身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III类: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有影响。IV类: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完整性是桩身的尺寸变化情况,材料密实性及连续性。
桩身缺陷指桩身断裂,裂缝,夹泥,空洞,蜂窝,松散等。IV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
3.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妥做法。
(1)劳务队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不妥。(2)缺乏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施工质量控制程序不到位,未对桥涵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收
(4)每道工序完成之后,施工单位未对其进行检验,而且没有形成记录(5)工序间未进行交接检验
(三)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6200米,进口里程为DKl0+150,出口里程为DKl6+350。隧道沿线路走向为90‰的上坡。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以Ⅳ、V级为主。在DKl6+200处地表有一自然冲沟,沟内常年流水,但水量不大;此处隧道最小埋深为8米;洞身有1个大的断层,断层处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围岩为V级。设计要求,该隧道在断层地段采用ф108管棚超前预支护;在软弱围岩和断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施工单位采取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计划贯通里程为DKl3+650。当进口开挖到DKl0+950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在出口断层地段,施工单位采取了地质素描、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的地质预报方法。问题
1.选择适合该隧道进口工作面的运砟方式及装砟设备。
答:采用有轨运输
理由:单线客货共线隧道,断面小;隧道较长;坡度9%在允许范围。为加强通风排烟,故考虑有轨运输
2.该隧道出口工作面应采取什么施工排水方案? 答:隧道出口为下坡掘进,9%坡度较大,为反坡排水,需要洞内设积水坑,采用多级泵进行梯级排水。
3.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 答:P160页
断进尺、弱爆破、掌子面采用洒水、打孔等措施释放地应力,开挖后及早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综合施工方案。
4.为安全穿越该隧道断层,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主要技术措施? 答:
(1)超前地质探测措施(2)治水措施(3)开挖与支护措施(4)防水及衬砌施工措施(5)断层破碎带防塌措施(6)突水突泥的预防及处理措施(7)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变形控制措施
5.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地质预报方法? 答:对富水软弱破碎地质地段,采用TSP-203长距离和地质雷达短距离相结合的预报手段,并进行中、短距离的超前钻孔,及时掌握破碎带的规模、性质、稳定性以及富水情况,提前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四)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桥梁工程一标段共有595孔32米简支整孔箱梁,分布于23座桥上。其中1号特大桥的30孔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其他采用预制架设施工。制梁场场地宽阔平整:制梁采用固定式外模和整体式内模,并按1:1配置;存梁采用单层存梁方式;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天,存梁周期为38天,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采用900吨轮胎式搬梁机移梁;运梁车需经便道上桥出梁。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变化较大(4米~30米),采用2台移动模架同步施工。每台移动模架拼装时间为1.5个月,生产能力为每月2孔。
问题
1.该制梁场应采用哪种梁场布置形式? 答:选用横列式梁场
选择粱场首先应遵循:临时工程量小、征地拆迁少的原则;其次应根据不同的移运梁设备如横移滑道、轮轨式提梁机、轮胎式提梁机选择制梁场的布置形式。此工程采用900吨轮胎式搬梁机移梁,对轮胎式提梁机,在梁场取梁时不需专门的轨道,可以优先采用占地面积较小存梁多的横列式梁场。
2.除背景资料中提到的台座类型外,该制梁场还需要哪些台座? 答:初制粱台座、存量台座意外,还应该有静载实验台座、内膜存放台座、顶板钢筋帮扎台座、底腹板钢筋帮扎台座。3.该制梁场应配备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答:龙门吊、提梁机、汽车吊、拌和站、布料机、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罐车、蒸汽养护系统以及模板系统等
4.该制梁场最少应设置多少个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说明理由。
答: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天,更具制粱速度和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数,制粱台座应最少为8-12个。
存梁周期为38天,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那么最少存粱台座数应为38×2=76个
5.该工程移动模架应采用哪种形式?1号特大桥箱梁施工工期最短为多少个月? 采用上行式移动模架,因为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最小处为4m,上行式移动模架对桥下净空影响小,而且适合峡谷高敦施工。
1号特大桥工期为:理想状态下为:1.5+30/(2*2)=9;考虑工作面限制情况为:1.5+16/2=9.5
主梁在待制箱梁上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上行式;主梁在待制箱梁下方,完全借助桥墩移位的为下行式;主梁在待制箱梁下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复合式。
(五)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总承包某新建铁路一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为时速160km/h的客货共线;有砟轨道,并为跨区间无缝线路。新建铁路的中间车站与既有铁路车站相接。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桥涵、隧道、轨道,不包含制梁、“四电”和站房。奇林隧道为控制性工程。要求在工程开工一年后,开始轨道施工。主要结构物位置如下图所示。
问题
1.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施工工区。
一工区:从DK0+000到奇林隧道进口端左侧约500m处,包括本工区路基、奇河特大桥、奇林车站战场改造工程(不含站房、四电)
二工区:奇林隧道进口端左侧约500m处到DK56+800,包括本工区路基、奇林隧道。三工区:为铺架工区,负责整个标段的铺轨架梁工程(跨工区作业,铺轨基地及T梁存梁场设在奇林车站附近)。
2.该项目轨道工程应采取何种施工方案? 车站附近设置铺轨基地,隧道外采用单枕综合铺设法的机械铺轨方案。奇林隧道采用人工布枕、推轨法施工方案。
3.指出该轨道工程合理的施工顺序。
从奇林车站附近铺轨基地向奇河特大桥方向铺轨,铺到DK0+000,然后铺轨机掉头,隧道人工布枕同时进行,铺轨机通过隧道,到DK56+800。
4.该轨道工程要投入哪些机械设备? 焊轨设备:p97除锈、焊接冷却、钢轨校直、钢轨打磨、探伤等设备,及工地焊轨设备。铺砟:主要设备由摊铺机或布砟机、压实机械、自卸车、装载机等组成 铺轨:运枕龙门吊、枕轨运输列车、布枕机、长轨铺设机、牵引拉轨设备。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该轨道工程的施工流程。
单枕综合铺设法施工基本作业程序为:
施工准备→设备编组进场→长钢轨抽放拖送→轨枕转运→布枕→钢轨人槽就位→轨枕方正→安装扣转入下→循环,长钢轨抽放拖送→单元轨工地焊接→应力放散→无缝线路锁定→轨道整理打磨
无缝线路推轨法施工顺序(P167)
第三篇:一级建造师铁路真题案例及参考答案-2010
2010年案例题
(一)背景资料
某增建铁路隧道长4650米,里程范围为DKl80+500一DKl85+150,位于营业线隧道右侧。增建隧道与营业线隧道均为单线隧道,线间距为18~50米,其中增建隧道DKl80+500~DKl84+200段与营业线隧道线间距为18米,DKl84+200~DKl85+150段与营业线隧道线间距由18米渐变到50米。增建隧道穿越地层为Ⅳ、V级围岩,岩溶发育。增建隧道除设进、出口工作面外,中间还设1座斜井。营业线隧道经过多年运营,存在多处病害,计划在增建隧道完工后大修。增建隧道施工期间,营业线正常运营。
斜井作业队进入正洞施工后,为赶工期,加大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循环进尺,在掘进过程中,突然发生了突水、突泥事故。
当出口段采用同一爆破方案施工到950米处时,因爆破作业导致邻近的营业线隧道拱顶掉块,中断列车运行2小时。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增建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源。
主要风险源有:可围绕隧道不良地质识别风险源,如断层破碎带(塌方)、富水岩溶(突水突泥)、煤层瓦斯(爆炸)、高低应力(岩爆)等
2.指出造成斜井正洞段突水、突泥事故的主要可能原因。
地质原因:增建隧道穿越地层为Ⅳ、V级围岩,岩溶发育 施工措施不到位的原因:(1)循环进尺过大
(2)超前支护与径向支护不及时(3)地址预报与监考测量不及时(4)爆破设计不合理
3.为保证营业线隧道安全,增建隧道施工前和施工中需要采取哪些些技术保证措施? 小间距并行隧道施工安全
1.在新线隧道施工前,先对营业线隧道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加固。2.新建隧道施工,应使用微振动控制爆破,以减少对营业线隧道的影响。
3.新建隧道的弃土应堆倒指定位置,避免引起滑坡或堵塞营业线隧道口,危及行车安全。新建隧道施工场地尽量远离营业线,防止材料机具堆放侵入营业铁路限界。
(二)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特大桥,桥址地处农田,主跨跨越高速公路。桥跨为(10×32.7+48十80+48十32.7)米,共25跨。工程地质为淤泥、黏土、细砂、中砂、风化岩层。地面高程35米,地下12×
####水位高程31米。全桥设计为钻孔桩基础,0—
9、14—25墩台设计桩径为1米,桩长15~20米,承台平面尺寸11.6×8.6米,厚度2米;10#、11#、12#、13#墩设计桩径为1.5米,桩长60米,承台平面尺寸34.6×13.8米,厚度4米。
项目部采取劳务分包方式组织桥下部工程施工,并与劳务队签订了合同。合同约定;项目部负责混凝土、钢筋的供应;劳务队负责机械、设备和其他材料的提供,以及现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和因质量问题造成的一切损失。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紧张、设备不足,劳务队将0#—6#、20#—25#墩台桩基改为人工挖孔桩,11#墩承台采用一次性浇筑施工。桩基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桩基基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其中2根桩被判定为Ⅲ类桩,另2根桩桩顶标高低于设计高程1米。在承台拆模后发现裂纹。
为查明上述质量问题原因,监理、项目部共同对存在问题的桩基和承台的施工内业资料进行了检查,发现仅有设计图纸和劳务队填写及签字的质检资料。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该项目基础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并说明理由。质量控制重点:
(1)桩基钻孔位置、倾斜度、孔径。(2)钢筋笼质量、钢筋位置、数量。
(3)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工艺。(4)桩基尺寸、高程及承载力
(5)承台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水化热。(6)承台机构混凝土的位置、尺寸和外观质量 理由:
(1)这些工作是构成钻孔桩和承台中的分项工程,直接影响该桥梁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2)以上所列工作内容属于桥梁基础工程的特殊施工过程和关键工序。
2.针对桩基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技术整改措施。
(1)改人工挖空为钻孔,原因:水位高,地址软弱,不适合挖孔庄基础。(2)针对III桩的处理:补桩、挖开补强、扶正
(3)针对桩顶标高低的处理:挖开后凿除桩头后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浇筑不低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重新浇筑
(4)承台裂缝处理:搓除裂纹补强
人工挖孔桩这种桩型一般适合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粘土、粉质粘土,含少量的砂、砂卵石、姜结石的粘土层采用,特别适合于黄土层使用,深度一般20 m左右。不适用于有流沙、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的淤泥、淤泥质土层。
断桩——这是最常见的,如果断在下部——补桩;如果断在上部3、5m范围,还有可能挖开补强。倾斜——在上部,可采取扶正的方法补救。桩身缺陷——浅的可以截桩后再接,深的也只能报废。
I类:桩身完整。
II类:桩身有轻微缺陷,不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III类: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有影响。IV类: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完整性是桩身的尺寸变化情况,材料密实性及连续性。
桩身缺陷指桩身断裂,裂缝,夹泥,空洞,蜂窝,松散等。IV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
3.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妥做法。
(1)劳务队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不妥。(2)缺乏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施工质量控制程序不到位,未对桥涵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收
(4)每道工序完成之后,施工单位未对其进行检验,而且没有形成记录(5)工序间未进行交接检验
(三)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6200米,进口里程为DKl0+150,出口里程为DKl6+350。隧道沿线路走向为90‰的上坡。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地下水发育,围岩以Ⅳ、V级为主。在DKl6+200处地表有一自然冲沟,沟内常年流水,但水量不大;此处隧道最小埋深为8米;洞身有1个大的断层,断层处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围岩为V级。设计要求,该隧道在断层地段采用ф108管棚超前预支护;在软弱围岩和断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施工单位采取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计划贯通里程为DKl3+650。当进口开挖到DKl0+950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在出口断层地段,施工单位采取了地质素描、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的地质预报方法。
问题
1.选择适合该隧道进口工作面的运砟方式及装砟设备。
答:采用有轨运输
理由:单线客货共线隧道,断面小;隧道较长;坡度9%在允许范围。为加强通风排烟,故考虑有轨运输
2.该隧道出口工作面应采取什么施工排水方案? 答:隧道出口为下坡掘进,9%坡度较大,为反坡排水,需要洞内设积水坑,采用多级泵进行梯级排水。
3.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 答:P160页
断进尺、弱爆破、掌子面采用洒水、打孔等措施释放地应力,开挖后及早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综合施工方案。
4.为安全穿越该隧道断层,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主要技术措施? 答:
(1)超前地质探测措施(2)治水措施(3)开挖与支护措施(4)防水及衬砌施工措施(5)断层破碎带防塌措施(6)突水突泥的预防及处理措施(7)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变形控制措施
5.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地质预报方法? 答:对富水软弱破碎地质地段,采用TSP-203长距离和地质雷达短距离相结合的预报手段,并进行中、短距离的超前钻孔,及时掌握破碎带的规模、性质、稳定性以及富水情况,提前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四)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桥梁工程一标段共有595孔32米简支整孔箱梁,分布于23座桥上。其中1号特大桥的30孔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其他采用预制架设施工。制梁场场地宽阔平整:制梁采用固定式外模和整体式内模,并按1:1配置;存梁采用单层存梁方式;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天,存梁周期为38天,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采用900吨轮胎式搬梁机移梁;运梁车需经便道上桥出梁。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变化较大(4米~30米),采用2台移动模架同步施工。每台移动模架拼装时间为1.5个月,生产能力为每月2孔。
问题
1.该制梁场应采用哪种梁场布置形式? 答:选用横列式梁场
选择粱场首先应遵循:临时工程量小、征地拆迁少的原则;其次应根据不同的移运梁设备如横移滑道、轮轨式提梁机、轮胎式提梁机选择制梁场的布置形式。此工程采用900吨轮胎式搬梁机移梁,对轮胎式提梁机,在梁场取梁时不需专门的轨道,可以优先采用占地面积较小存梁多的横列式梁场。
2.除背景资料中提到的台座类型外,该制梁场还需要哪些台座? 答:初制粱台座、存梁台座以外,还应该有静载实验台座、内膜存放台座、顶板钢筋帮扎台座、底腹板钢筋帮扎台座。3.该制梁场应配备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答:龙门吊、提梁机、汽车吊、拌和站、布料机、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罐车、蒸汽养护系统以及模板系统等
4.该制梁场最少应设置多少个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说明理由。
答: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天,更具制粱速度和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数,制粱台座应最少为8-12个。
存梁周期为38天,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那么最少存粱台座数应为38×2=76个
5.该工程移动模架应采用哪种形式?1号特大桥箱梁施工工期最短为多少个月? 采用上行式移动模架,因为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最小处为4m,上行式移动模架对桥下净空影响小,而且适合峡谷高敦施工。
1号特大桥工期为:理想状态下为:1.5+30/(2*2)=9;考虑工作面限制情况为:1.5+16/2=9.5
主梁在待制箱梁上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上行式;主梁在待制箱梁下方,完全借助桥墩移位的为下行式;主梁在待制箱梁下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复合式。
(五)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总承包某新建铁路一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为时速160km/h的客货共线;有砟轨道,并为跨区间无缝线路。新建铁路的中间车站与既有铁路车站相接。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桥涵、隧道、轨道,不包含制梁、“四电”和站房。奇林隧道为控制性工程。要求在工程开工一年后,开始轨道施工。
主要结构物位置如下图所示。
问题
1.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施工工区。
一工区:从DK0+000到奇林隧道进口端左侧约500m处,包括本工区路基、奇河特大桥、奇林车站战场改造工程(不含站房、四电)
二工区:奇林隧道进口端左侧约500m处到DK56+800,包括本工区路基、奇林隧道。三工区:为铺架工区,负责整个标段的铺轨架梁工程(跨工区作业,铺轨基地及T梁存梁场设在奇林车站附近)。
2.该项目轨道工程应采取何种施工方案? 车站附近设置铺轨基地,隧道外采用单枕综合铺设法的机械铺轨方案。奇林隧道采用人工布枕、推轨法施工方案。
3.指出该轨道工程合理的施工顺序。
从奇林车站附近铺轨基地向奇河特大桥方向铺轨,铺到DK0+000,然后铺轨机掉头,隧道人工布枕同时进行,铺轨机通过隧道,到DK56+800。
4.该轨道工程要投入哪些机械设备? 焊轨设备:p97除锈、焊接冷却、钢轨校直、钢轨打磨、探伤等设备,及工地焊轨设备。铺砟:主要设备由摊铺机或布砟机、压实机械、自卸车、装载机等组成 铺轨:运枕龙门吊、枕轨运输列车、布枕机、长轨铺设机、牵引拉轨设备。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该轨道工程的施工流程。
单枕综合铺设法施工基本作业程序为:
施工准备→设备编组进场→长钢轨抽放拖送→轨枕转运→布枕→钢轨人槽就位→轨枕方正→安装扣转入下→循环,长钢轨抽放拖送→单元轨工地焊接→应力放散→无缝线路锁定→轨道整理打磨
无缝线路推轨法施工顺序(P167)
第四篇:历届铁路真题案例考点总结
铁路历年案例真题考点总结
04年:
1、路基及软基处理。涉及违法分包和质量事故方面。判断违法分包、质量责任划分与索赔、保证工期措施
2、隧道塌方安全事故方面。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存在问题、采取的措施、人员施救措施
3、路堑支挡工程质量方面。找出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质量管理漏洞、质量计划内容
4、营业线改造施工方面。方案比选、方案施工步序、行车安全防护及通车前安全工作。
5、有桥、遂、路的一段线路。工区划分、施工队伍配备、组织机构、施工组织、质量保证措施、大临工程 05年:
1、材料质量方面。停工责任承担及索赔、合同违约、各方应承担什么责任。
2、梁场方面。选址、设置台座、设备配备、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及管理问题。
3、隧道塌方事故方面。事故处理步骤、原因及主次责任、索赔、满足工期措施。
4、营业线复线施工。施工方案、工区划分及队伍配备、站内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点、安全控制点。
5、一段线路。中标后施工准备、物资转运站位置、隧道进口防范种类及措施、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建设、成本降低措施、绘制施工平面图。
06年:
1、围标串标、经济处罚、违法分包、行车事故等级责任及处罚、合同效力
2、路基质量方面。质量关键工序、浆体喷射桩质量原因及处理措施、路基质量问题原因、质量方面管理不足。
3、桥梁安全方面。安全错误行为、安全措施、安全风险源及安全要求、工地布置安全注意事项。
4、一段线路。隧道几个作业面、施工任务及设备、施工队伍配备、水中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大临设施
5、一段线路。重点控制工程、箱梁过隧道、拆迁影响责任及索赔、确保工期施工方案
07年:
1、联合体投标。合同违规、违法分包及转包、合同纠纷起诉
2、桥梁质量方面:质量问题原因、质量管理方面问题、质量问题采取的措施
3、营业线增建二线安全方面。危险源辨识、危险源预防措施、安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4、营业线施工。铺轨布置那些厂区、铺架顺序、铺架基地位置选择、隧道工作面选择、隧道破碎带施工方案
5、一段线路。施工队伍配备、大临设施、环保措施、水中墩施工、安全重点管理、责任落实措施 09年:
1、隧道安全方面。事故原因、正确做法、安全控制正确做法
2、违法分包。合同关系、处罚、质量问题责任及索赔、工程费用支付
3、节段拼装桥梁。质量计划、蹲身表面质量原因、保证砼质量措施及设备
4、营业线增建二线。有轨运输设备、项目岗位设置、实施规划、不中断既有线施工步骤
5、一段线路。隧道进洞施工要点、隧道工作面安排、桥梁进度横道图、墩台施工工期、桥梁下部施工顺序、工期提前调整箱梁施工方案
10年:
1、隧道临近营业线方面。主要风险、突水突泥原因、确保营业线技术保证措施
2、桥梁方面。基础质量控制重点、存在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施工单位质量方面不妥做法
3、隧道施工。运砟方式及设备、出口排水方案、岩爆防范措施、穿越断层技术措施、地质预报方法
4、桥梁箱梁。梁场布置形式、台座设置、梁场机械设备、制梁存梁台座数量、移动模架形式、箱梁工期
5、一段线路轨道。工区划分、轨道工程施工方案、轨道工程施工顺序、轨道工程投入设备、轨道工程施工流程。11年:
1、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应急预案、应急体系、上报时间
2、路基施工质量方面,排水沉降有关。
3、无渣轨道施工方案、沉降、工序、设备。
4、桥梁。桩基设备选择、水中基础施工方案、桩基质量检查、制架梁设备
5、项目部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施工队伍配备、承台施工方案、梁场设备、梁场及轨排基地设置
第五篇:2010年《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环评师考试:2010年《案例分析》真题
第一题 公路案例
某省拟建一条全长210km的双向4车道高速路连接甲乙两个城市,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平均路基高2.5m,沿线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在山岭重丘区拟开凿一条隧道,隧道长4500m,埋深50-200m,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沿河村落的居民以河水为饮水源,高速公路有4km路段伴行一处重要天然湿地,线路距湿地边缘最近距离为50m,公路以一座大桥跨越A河,河中设3处桥墩,桥下游5km范围内有一县城的饮水源地取水口。
有3km路段沿山盆地从张家庄(80户),李家庄(18户)两个村庄中间穿过,道路红线距张家庄前排住宅110m,距李家庄前排住宅27m,声环境现状达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张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6dB(A)、57.6 dB(A),李家庄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1 dB(A)、63.1 dB(A)。
1、从环保角度考虑,跨A河大桥桥位选址是否可行?
(1)不可行。
(2)从环保角度来看,拟建桥位下游5公里范围内有取水口,则桥位处可能是该饮用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至少可能是准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供水无关的设施。该工程也没有进行线位比选,如果建设该大桥,施工期由于需在该河设置桥墩,若措施不当,可能会对下游取水口造成不利影响;营运期存在运输危险品车辆事故的环境风险,则会对水源地水质造成污染,直接影响县城居民饮水。
(这个题比较别扭,容易使人思考上转不过弯了。因为现实中在水源保护区建设公路、铁路的情况是存在的。而且部里还曾有一个法律解释。但本题告诉是在“5公里范围内”,没有说定是5公里处,而且问题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从“环保角度”考虑,没让从工程等方面再考虑。)
2、给出本题目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1)关注隧道工程对洞顶天然次生林的不利影响,特别是由于隧道施工抽排水是否会导致水位下降,隧道影响山体地下水径流与补排而影响次生林的生长;
(2)隧道弃渣的利用及弃渣场选址与占地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及其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山脚下有居民饮用水源小河,弃渣若弃入小河河道,则对居民饮用造成不利影响;
(3)隧道施工是否会造成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加剧生态破坏;
(4)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
(5)隧道工程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问题;
(6)隧道施工中的人员活动及机械噪声对周边野生动物的影响。
(7)关注隧道对山体石灰岩含水层地下水水文特征的影响,包括水位、补排及径流等的影响等,特别是由于隧道工程建设对山脚下小河的影响,造成山体向小河补给量减少,进而影响山脚下以小河作为饮用水源的居民的供水困难。
(这题我讲过,本博客上好象也有类似的。最后这个地下水水文特征影响可以不答,这实际上是对地下水的影响,但答上了也无所谓。也是环评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本题只要能答上5个估计就能得满分。)
3、为保护湿地,本项目施工布置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1)该湿地为重要的天然湿地,施工时不得在其保护范围内(或靠近湿地径流补给区的区域)设置各类临时用地,包括取土场、弃土场、施工营地、物料堆放场、沥青拌合站等。
(2)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设施不设在湿地范围内。
(3)运输便道尽量远离湿地。
(4)施工所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堆放场及处理站远离湿地。
(这个小题与去年某题的“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如出一辙。)
4、分别说明声环环境影响评价时张家庄、李家庄适用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1)张家庄适用于1类(或2类)声环境功能区。因其在红线45±5m范围外,且为居民集中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适宜作为1类(或2类)功能区。
(2)李家庄包括前排在内的红线45±5m范围内居民适用于4a类声环境功能区,红线45±5m范围外适用于2 类功能区。因为李庄村规模较小,且前排位于红线范围内,应视不同情况划分,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声功能区划分技术要求,分别适用于4a类和2类。
(这里实际上是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与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问题。本来声环境功能区划不是环评所能决定的,应由地方政府或其所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划定。但这里前提条件说是在“声环境影响评价时”,环评单位在申请确认评价标准时,以及地方环保部门在确认标准时,一般是这样申请并获得确认的。说实在的,这个小题出的也是比较别扭,因为声功能区划分也是有规范的,且那个规范与环评时(包括验收)是的实际情况常常不符。交通干线两侧红线范围内执行4a类,而范围外执行2类(或1类),是没有道理的。我个人认为老百姓也是不能同意的,同一个生活区,本来项目未建前我们是同样的生活环境,项目建设给我们这样分类,承受不同的噪声影响。怎么能说的过去?但考试就是这样的。)
5、简要说明对李家庄需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
(1)搬迁(或环保搬迁),特别是前排距离红线一定范围内受影响的住宅。
(2)安装声屏障,或公路声屏障+居民通风隔声窗。
(3)前排房屋功能转换,如住宅转变为商用;后排如超标再安装通风隔声窗。
此外,本段公路还应考虑建设为低噪声路面,与居民区之间的空闲地予以乔、灌、草搭配,密植绿化。
(这小题考的是环评中我们常提的措施,不难。)
第二题 油田验收案例
某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6年3月获得批复。目前,该工程已试运行3个月,现对其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该工程处于半干旱地区,区域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零星分布有湿地,有少量天然草本植物,无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工程开发面积32km^2,设计产能 2.0×10^5t/a。敷设地下集油管线长度140km,建设联合站3座,全年生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联合站废水COD的排放总量为11t /a。联合站污水处理装置稳定运行,月均排放废水1.5×10^4m^3。出水COD实测浓度70mg/L,出水排入一天然湿地。湿地与一河流连通,河流为III类水体。COD排放浓度限值为100mg/L。经测算,天然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约36d,COD的去除率为20%。联合站设2×2.8MW燃油锅炉,1用1备。锅炉房烟囱高35m,实测SO2排放量为420mg/Nm^3。联合站东边有一村庄。两者相距90m。村庄最高建筑物高15m,距离锅炉房烟囱最近距离130m。(注: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燃油锅炉浓度限值为900mg/Nm^3;装机总容量为 2.8-<7MW的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35m)
问题:
1、锅炉房SO2排放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1)满足环保要求。
(2)尽管锅炉实测浓度达标;排气筒符合锅炉房总吨位的高度要求;排气筒高度比周边最高建筑物高度大大高出3米之上;联合站不在东边村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边居民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既然进行的是验收监测,就应该是在符合负荷要求或调节后符合负荷的情况下进行的,题干没有提供过剩空气系数,即使考虑过剩空气系数,浓度也是可以达标排放的,再说也不可能无原则地人为鼓入太多的空气。题干也没有提供总量控制指标的任何信息,不必延伸考虑。尽管有3座联合站,确实应该给出总量控制
第四题 采掘类案例
某矿区拟新建12.0Mt/a的煤矿,井田以风沙地形为主。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m,地表典型植被为沙生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为25%;区域为半干旱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矿井服务年限35年,开采侏罗纪中缓的9个煤层,总厚度平均约30m,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矿井以三个水平分六个采区,逐次开拓全井田,开采煤层平均含硫量为0.05%,配套建设选煤厂,矸石产生量为1.2×10?6t/a,属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拟排放矿区现有排矸场。该排矸场位于井田南边界外一条东西走向的荒沟内,该荒沟附近有一个村庄,现在居民25户。井田内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砂砾层潜水,潜水位仅埋深2-5m,煤炭开采不会导通地表第四系砂砾层潜水。预计煤矿井开采地表沉陷稳定后下沉值平均为20m。项目建设期为26个月,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包括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涌水、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
问题:
1、列出沙生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内容。
(1)调查样方周边植被生境,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土壤类型与结构等;
(2)样方中植物情况,包括植物种类(包括优势种和建群种)及其拉丁学名、盖度、密度、频率、植株高度、生物量、优势度等。
(3)调查是否有国家或地方保护物种。如有保护物种,需对其生境及其生存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生存状态与生境条件等。
2、简要分析地表沉陷稳定后地貌的变化趋势,给出因地表沉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1)地貌变化趋势:
①由于地表移动,井田内(包括井田周边)会仍留下较多的裂缝,甚至形成季节性冲沟。
②由于井田下沉20米,原井田内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米的的岗丘地形将消失,下沉区将形成外围西高东低的盆地。
③形成盆地会产生积水现象,特别是浅层地下水会补给入渗,形成水塘;水塘周边会生长非地带性的湿生植被而替代原来的地带性沙生植被。
④总体来看,地表下沉稳定后,井田西高东低的岗丘地形将变为平地与盆地,且井田局地将由原来的风沙地貌演变为局地(水侵)湿地地貌。
(2)深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①下沉盆地边坡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
③下沉盆地区域植物群落将发生变化,由地带性的沙生植被将非地带性的水生或湿生植被替代,生态系统类型将发生变化;
④下沉盆地外围沙生植被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生存环境更为严酷,甚至面临死亡;
⑤如果盆地区原为牧场,则该牧场将受到破坏。
(这个小题难度较大,是本案例最难答的一道小题。虽然知道下沉后会形成盆地,由于潜水埋深浅,盆地会出现积水现象,但要求描述变化趋势,语言上也不好组织。但地表裂缝、形成盆地、盆地积水应该是关键内容。生态影响主要应该是水土流失、植被类型的变化、牧场受到破坏(考虑到井地周边有居民,沙生植被区,也未提到农田,应该是以放牧为主)、盆地外围沙生植被生长受到影响。这些应该是采分点)
3、排矸场现状调查时,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1)既有排矸场是否存在扬尘污染问题,特别对附近居民区空气污染影响问题;
(2)排矸场是否影响了荒沟附近居民饮水;
(3)矸石山是否存在塌方及溃坝问题;是否会对附近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是否需要搬迁。
(4)防止矸石山自燃与爆炸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采取防止矸石山自燃的分层堆放、分层垫铺粘土或石灰措施。
(5)对荒沟内及周边区域植被的破坏,是否采取了一定的生态恢复措施,效果如何。
(6)排矸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7)对荒沟季节性排洪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防洪排水措施;
(8)既有运输道路及两侧生态保护目标影响情况调查。
(这个小题调查的是排矸场现状环境问题,需关注的内容应该较多,估计采分多为0.5分;个别可能为1分,如(3)、(4)。)
4、给出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对施工废水根据类别及其处理后的用途,分类分别处理:
(1)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涌水根据使用情况,采取设置过滤、中和、沉淀、生化处理或消毒等深度处理工艺;
(2)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主要通过沉淀池处理,降低SS的含量,重复利用;
(3)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应先设置隔油处理,然后再进入生化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
(本小题并不难。一是分类处理,二是绝大多数人会答上沉淀、生化和隔油主要处理措施,可以得分)
第五题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
(这道题考的就是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了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考了常规的现场调查和影响评价分析外,后两题考的就是标准的内容。只要认真学习了标准的考生就会取得高分。难度并不大。)
某城市拟建一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拟接纳固体危险废物、工业废液、电镀污泥、医疗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炉渣和飞灰。填埋处置能力约4×10^4m3/a,服务年限20年。主要内容包括:
1、危险废物收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
2、危险废物预处理站。
3、总容积46×10^4m3的填埋场,包括边坡工程、拦渣坝、防渗系统,防排洪系统、雨水集排水系统、场区道路、渗滤液收排系统。
4、污水处理车间、包括渗滤液处理装置,一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建设项目所在城区为微山丘陵区,地下水以第四系分水层为主,下伏花岗岩,包气带厚度为1.5—6.5m。区域为年降水量12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地表植物覆盖率较高。
经踏勘、调查,提出2个拟选场址备选,备选场址情况见表2-1。
问题:
1、为判断A.B厂址优劣,简要说明上表哪些项目还要做进一步调查。
(1)水文地质。
(2)地表水,特别是沟口1.5公里处的河流,以及A场址所涉及的水库。
(3)运输方面,A场址运输道路所经桥梁的河流,包括其功能与保护目标,运输道路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
(4)社会环境,周边3公里范围各村庄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饮用水井。
(5)自然景观
(这个小题基本是送分题,实际只需根据表格提示答上:水文地质、地表水、运输方面、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观即可。因为本小题问的就是“上表“中的”项目 “,而表中恰有项目栏。从中选出即可。如果不放心,适当多答一些儿也可以。不知“自然景观”是考生回忆不足,还是其他,总之,这句话表述不完整。)
2、简要说明项目运行期是否将对沟口附近村庄居民生活用水产生不利影响。
(1)若村民生活用水为地下水,虽然设置了危险废物渗滤液收排系统和处理系统,但运行期仍不能完全或绝对避免渗滤液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渗漏,包括防渗层受损、渗滤液收排系统故障、处渗滤液理系统故障等而使渗滤液污染村民生活用水;另外,本地区降水丰沛,雨水集排系统出现故障时,也可以携带危险废物或渗滤液而污染沟口村庄水井。
(2)若村民生活用水取于沟口1.5公里处的河流或水库,则地表河流或水库也存在受到来自填埋场非正常情况下雨水裹携了填埋场污染物的径流污染的可能性。
(3)总之,沟口附近村庄居民生活用水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这个题设问比较简单。实际上主要考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影响。采分点应该是与渗滤液有关的几个系统工程)
3、说明本项目是否需要配套其他环保设施。
(1)焚烧设施
(2)集排气系统
(3)分区隔离设施
(4)绿化隔离带、防护栏
(5)遮雨设备
(6)环境监测系统,特别是地下水监测井。
(7)人工防渗材料及天然防渗材料,如充足的粘土。
(填埋场的容积不能满足20年的需要,对医疗垃圾此类危险废物应进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炉渣不必填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可按一般固废进行处理。考虑到地下水包气带厚度局部较小,须进行人工防渗,并有足够的粘土资源)
4、进一步优化本项目拟接纳的危险废物种类。
(1)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炉渣按一般固废处理,不必按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飞灰则应按危险废物处理。
(2)医疗废物禁止填埋。
(3)危险固体废物应经浸出试验检测符合要求的可直接入场填埋;不符合的应经预处理后填埋。
(4)工业废液分类后用容器盛放或固化后填埋。
(5)电镀污泥需经预处理(包括提取有用金属,降低污染物浓度)后方能入填埋。
(这小题考的就是GB18598-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中关于危险废物分类分别处理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