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

时间:2019-05-14 23:1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

第一篇: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

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项目; 建设规模:45万t/a;

建设地点:贵州省纳雍县曙光乡坐拱村法窝寨; 建设性质:扩建;

投资:矿井建设项目总投资31199.82万元,吨煤投资为1040元; 服务年限:63.3年

工作制度:地面“三八”制,井下“四六”制,日净提升时间16h。

1.2 工程简况

纳雍县贝勒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矿井始建于2004年,2007年11月建成并进入试运转,之后通过安全设施及条件验收,并办理了相关的生产许可证件。

2005年,为配合纳雍电厂的建设,确保电厂有稳定、可靠的煤源,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黔西电办(2005)02 号《关于下发2005 年开工建设配套电煤项目调整名单的通知》将其列为规划矿井之一,要求生产能力提升至30万t/a。

2010年4月,经贵州省能源局批准,将贝勒煤矿生产规模从15万t/a提升至45万t/a(批准文件:《关于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贝勒煤矿申请技改扩能为45万吨/年的复函》)。

本矿设计为斜井开拓,初期井筒数目共四条,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西翼风井。西翼风井拟在1603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即废弃。

根据设计,本矿沿煤层倾向分为上、下二个阶段二个采区,即:一阶段一采区、二阶段二采区。1250m标高以上为一阶段一采区,1250m-690m为二阶段二采区。一采区共划分为三个区段,二采区共划分为七个区段。各区段段高80m。区段间的开采顺序为下行式,采区间的开采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一采区为首采区。

根据现场实地调查了解,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山间溪沟及水库,地表水总体沿溪沟由北向南排泄,流出矿区,均为季节性溪流。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动态变化较大。矿山供水水源为水库储存水,能满足矿井生活用水需要。生产、消防水源不足部分采用处理达标后的井下水补充。

锅炉房设臵2台DZL4-1.25AⅡ燃煤蒸汽锅炉,向全矿供热。

矿井设计采用双回路供电,双回路电源均引自座脚变电所,工业场地设10/0.4kV变电站。矿井年耗电量约1926万kW.h,吨煤电耗约42.8kW.h/t。

通过污染物排放核算,项目建成后最终排放废水3196.79m3/d,受纳水体为法窝小溪;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储煤场、矸石堆场、原煤装车点、锅炉产生的烟尘和SO2、煤炭运输道路产生的粉尘等;主要噪声有矿井通风机噪声、坑木加工房噪声、机修车间噪声、绞车房噪声、空压机站噪声、瓦斯抽放站噪声、交通运输车辆噪声以及泵类产生的噪声等;主要固体废物有煤矸石、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锅炉产生的炉渣等。环境质量现状 2.1 生态环境

贝勒煤矿(改扩建)属扩建矿井,根据实地调查扩建前为生产服务的工业场地、生活和管理区、排矸场等已不同程度地对土地造成了破坏。井田范围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中低山区旱地,在井田山间和坡脚平坝地区有一些零星水田,在矿区山坡缓坡地带零星分布有一些低覆度草地。

贝勒煤矿工业场地、风井场地及进场公路用地主要为旱地,占地使得原有用地植被消失,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性质,使农业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使局部区域产生长期不可逆影响。但各场地占地,对水土保持则是有利的,由于占地区域内地面坡度变缓、地面建筑和水泥路面覆盖了大部分地面,空隙地均采取绿化措施,从而使占地区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2.2 地表水

根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本项目外排水受纳水体为法窝小溪,共布设9个监测断面,9个监测断面均未超标,水质质量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

2.3 地下水

根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确定3个地下水监测点(树戛冲泉点、大煤洞泉眼和董家梁子泉眼),泉点地下水总大肠杆菌群超标,其余项目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类标准。

2.4 环境空气

根据工程污染特征、当地气象条件和评价等级等因素,在郭家寨(工业场地东北500m)、金能希望小学(工业场地西侧100m)和长田(工业场地南侧500m)各设臵1个环境空气监测点。根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其大气环境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5 声环境

根据本工程周围的环境现状,在本次噪声监测在贝勒煤矿工业场地厂界四周各布设1个监测点,同时在工业场地四周200m范围内的居民点及运输道路旁居民点各布设1个监测点,本项目共设10个监测点。,本项目的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1 地表沉陷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沉陷预测

采用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推荐的概率积分和皮尔森Ⅲ型函数法对本矿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预测,贝勒煤矿煤炭开采后最大下沉值8561.41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2825.26mm,最大倾斜值21.58~67.41mm/m,最大曲率值0.12~0.20(10-3/m),最大水平变形值16.17~50.50mm/m。对于同一煤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地表变形最大值逐渐减小。预计本矿井开采后造成的地表沉陷表现形式,主要是出现地表裂缝、局部崩塌和滑坡等现象,不会像平原地区形成大面积明显的下沉盆地,地表也不会形成大面积的积水区。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矿工业场地利用原工业场地,对已有建筑进行修缮,工业场地内有原植被被破坏,其中,针叶林破坏面积为0.11hm2,针阔混交林破坏面积为0.04hm2,灌木林破坏面积为0.06hm2,草地破坏面积为0.06hm2,无植被区占地增加面积为0.02hm2,导致植被覆盖率比未破坏前下降,随着工业场地绿化面积的增加,植被覆盖情况有一定的恢复。

贝勒煤矿工业场地在建设和生产期间,地表植被因为被压占遭到完全破坏,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彻底改变。场地内土壤由于长期受到机械设备和建筑物的压占,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孔隙度与饱和含水量,土壤透气、保水、保肥性能下降,同时也影响土壤生物与土壤间的物质交换,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塌陷造成了土地的垂直下沉和变形,干扰或破坏了原有植被系统,从而引起土地质量退化。

贝勒煤矿生产破坏原有的森林植被,使得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失去生存的物质基础;工业场地压占土地使原有表土层硬化,恶化土壤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微生物的数量减少。而生活在地表动物则会迁移出该区域。

贝勒煤矿塌陷破坏土地主要是耕地和林地塌陷,使得原有植被枯死,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性质,使生态系统发生局部不可逆的变化。同时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地下水疏干等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流失、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正常排放情况下,矿井污废水排入法窝小溪后,W2、W4、W7、W8预测断面的污染物SS、CODCr、NH3-N的浓度有所增加,石油类超标,水质未能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非正常情况下,预测各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均超标。预测断面的水质不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

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地下开采过程中大量抽排矿坑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地下水泉点的补给范围,会引起浅部泉点水量减少,甚至会干涸。地下水位变化破坏了森林赖以生长的自然条件,将对开采矿体以上的林木生长的水源条件产生一定变化,林地有效面积减小,影响区域生态平衡。

(2)矿井井下排水、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废水排放对水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污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Fe、Mn、S2-等。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人为地对地质结构的破坏,使井下地质结构发生变化,采矿废水不断流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这些含有矿物元素的废水必然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3.4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所在地平均风速较低(1.6m/s),降雨量较充沛,相对湿度较大,厂址地面风速大于5m/s的频率较小,储煤场和矸石堆放场起尘几率小。干燥季节对煤矸石堆臵场和储煤场采取喷雾洒水防尘措施,可满足排矸场场界控制点TSP最大浓度不超过《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的要求,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在采取降低装煤落差、设喷雾洒水装臵后,原煤装车过程产生的装车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评价要求矿方外购低硫煤以满足本矿锅炉用煤,矿方已经同六盘水市东泰煤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购煤合同,该洗煤厂洗精煤硫份低于1.5%,本次评价锅炉用煤硫份按1.5%计。另外,评价要求锅炉配备双碱法湿式高效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90%,脱硫效率不低于80%, 经处理后的烟气SO2排放浓度为389.96mg/m3,烟尘排放浓度为160mg/m3,NOx产生浓度为521 mg/m3,能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后经30m高内径0.8m的烟囱排放。烟尘、SO2的最大落地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因此,锅炉烟气的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3.5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工业场地的东、南、西、北厂界各预测点昼、夜间噪声全部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l中2类标准的要求。本矿井建成后工业场地的噪声对周围的敏感点影响较小,本矿井的建设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矿井运煤道路两侧的主要环境噪声敏感点噪声昼间预测值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但运煤车辆主要集中在白天,运输时间10h/d(8:00 ~18 : 00),因此,只要严格控制运煤车辆穿过敏感点时,时速小于40km/h,预计运煤车辆对公路两侧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不大。运煤车辆通过公路两旁居民点时,对居民点产生较大的瞬时汽车噪声,突发性汽车鸣笛噪声级为85~l00dB(A),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为避免车辆运输噪声对组居民的影响,应严禁经过村寨时鸣笛。

3.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矿井矸石经窄轨由调度绞车提升至原有矸石山附近,然后由汽车运至制砖厂,不能及时利用的矸石经汽车运至纳雍发电厂安乐灰场。

矿井水处理站煤泥经压滤脱水后掺入产品每外售,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锅炉炉渣运至排矸场,做矸石防自燃空气隔绝层,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国家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可行性分析 4.1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1)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项目开采煤层硫分高于3%,扩建后规模为45万t/a,原煤专供纳雍县发电厂发电,该电厂设有降硫措施,能达标排放,故该项目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2011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归属于允许类。

(2)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项目属扩建项目,规模为45万t/a,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80号《煤炭产业政策》 中第十五条“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15万t/a。”的规定。

综上所述,矿井建设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

4.2 选址可行性分析

(1)工业场地

贝勒煤矿原工业场地早已形成,根据矿区范围、煤层走向、倾向长度及煤层赋存条件贝勒煤矿在原矿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原矿工业场地全部利用。

本矿受地势所限,其工业场地布臵在山脚下,整个场地呈线性分布。根据本矿的发展趋势,生产区主要布臵有主斜井、副斜井、储煤场和装车场地、坑木房、配电房、压风机房、绞车房、机修车间、材料库、办公楼、职工宿舍、矿灯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布臵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在有限的土地内合理布臵了各建筑物,工业场地不占基本农田,其周围无自然保护区及人文古迹,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无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

工业场地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为:环境空气二类区,地表水Ⅲ类水域,地下水Ⅲ类区,声环境2类区。根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两个工业场地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中TSP和SO2、NO2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2级标准的要求;受纳水体法窝小溪河水水质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工业场地厂界噪声监测点的昼间和夜间监测值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功能区标准。根据噪声影响评价结果,工业场地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较小。根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果,工业场地粉尘以及燃煤锅炉产生的烟尘和SO2对工业场地周边居民点的影响均较小。工业场地的建设符合该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本矿设臵一个西翼风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范围的中北部,主要担负1603采煤工作面回采使用,1603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即废弃。该西翼风井工业场地占地类型为荒地,破坏植被主要为乔木以及灌木类,没有珍惜野生植物分布,也没有发现珍稀野生动物分布。本矿地处山区,农户稀少,目前未出现环保投诉。风井工业场地选址附近无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选址方案合理可行。

(2)爆破材料库

由于本矿井与德科矿井毗邻,又同属同一个业主,本矿井炸药库与德科矿井合建,设于德科矿井工业场地旁。爆炸材料库位臵、规模满足安全要求。本矿井不再另设爆炸材料库。

(3)排矸场

本矿不能利用的矸石全部运至纳雍电厂安乐灰库处理,本次扩建不设新的矸石场地。

清洁生产

贝勒煤矿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装备,进行了全过程力污染控制,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瓦斯抽放系统抽出的瓦斯是一种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向大气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破坏全球环境,它的温室效应比CO2大20倍,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是CO2的7倍。矿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矿井抽出的瓦斯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加以利用,从而减少瓦斯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并减少了因燃煤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废渣的排放,可大大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危险品,但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近年来,国内煤矸石综合利用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煤矸石制建材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利用途径。除此之外,煤矸石还可以用来制水泥、建筑陶瓷、生产复合肥料等;在许多地方,还建起煤矸石发电厂,利用煤矸石“余热”创造出更多新的价值。

矿井年排矸量约为3.15万吨,排矸量较小,随着矿区范围内开采力度加大,周边矿井可联合建设煤矸建材砖厂或供应附近的水泥、建筑陶瓷、复合肥料生产厂及煤矸石发电厂等,减少矸石的排放量,节约用地。

总体看来,贝勒煤矿基本达到了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6

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是地质灾害、瓦斯利用设施爆炸、污水事故排放等风险。

贝勒煤矿开采后,可能促进现有地质灾害的发展;由于受采动、地表变形和移动影响,采空区边缘上方局部区域和陡岩处还可能发生新的崩塌、滑坡,可能会对附近的人畜、建筑物及地面工程设施造成危害。

瓦斯利用设施爆炸有爆炸不燃烧、爆炸后充分燃烧、爆炸后不充分燃烧三种情况。本项目瓦斯泄漏以及利用设施爆炸可能对周围的建筑物和职工造成危害。

污水事故排放主要是矿井最大涌水以及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非正常运行,导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可知,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对法窝小溪水质有一定影响,但因矿井水水质简单,影响程度较轻。

针对以上环境风险,环评指出了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并要求贝勒煤矿应建立风险应急预案,需在项目建成投产前制定和落实。

7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在经业主与调查群众进一步沟通后,所有被调查个人和所有团体支持贝勒煤矿的建设,针对受调查个人和团体关心的问题,评价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与建设单位进行了沟通,业主也已作出相关承诺,以确保矿井投产得以顺利进行。综合评价结论

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煤炭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建设项目的组成、选址、布局、规模、工艺合理可行,公众支持率高;矿井水、瓦斯、煤矸石等均要求进行综合利用和合理处臵;沉陷区制定了生态综合整治规划;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强度均较小。环评报告和设计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在贵州其他矿区均有成功实例,实践证明是可行和可靠的。因此,只要严格执行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就可将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同时还可带动地方的生态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建议

(1)项目运行期间,应加强地表变形动态观察和矿区周边泉井跟踪观测和监测。

(2)结合当地实际,与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建立有效的生态综合整治机制与专门机构,负责矿区沉陷的复垦治理和生态综合整治。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项目附近的居民以及对本项目感兴趣的社会人士。主要事项包括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是否知道或了解本项目情况、是从何种信息渠道了解本项目的信息、认为本项目实施后对当地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是什么、对本项目持何种态度,以及对该工程实施在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等。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2012年3月8日~2012年3月18日。

第二篇: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汇报

进入今年以来,原煤部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结合两级公司工作要求,以强化基础管理为前提,以推进双建双达为目标,通过规范制度的建立,认真开展制度的落实,确保两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班组建设有序开展,初步向动态质量达标、动态操作达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进一步提高两面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构筑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促进安全生产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积极进行采掘衔接布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保证了各采区各煤种均衡稳定生产;积极开展开掘装备和工艺升级,开掘面实现了风动化作业,普及三化作业线,积极推广双锚支护,为提高单进水平降低支护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造完善平峒、斜井主要生产系统,保证系统能力在适应生产战线不断延伸的前提下得以高效发挥。虽然通过一年来原煤系统上下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仍需进一步严细管理加强考核,努力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下面就2003年的工作总结、200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03工作总结

㈠、2003年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原煤产量:1-11月份计划74.5万吨,实际完成84.23万吨,完成计划的113.06%,同比减产0.26万吨,全年计划80万吨,预计完成91.73万吨,完成计划的114.66%,同比减产1.13万吨。

(1)、回采产量:1-11月份计划66.8万吨,实际完成76.68万吨,完成计划的114.79%,同比增产0.63万吨,全年计划72万吨,预计完成83.28万吨,完成计划的115.7%,同比减产0.43万吨。

(2)、掘进产量:1-11月份计划7.7万吨,实际完成7.56万吨,完成计划的98.2%,同比减产0.89万吨,全年计划8万吨,预计完成8.46万吨,完成计划的105.75%,同比减产0.69万吨。

2、总进尺:1-11月份计划15020米,实际完成16065米,完成计划的106.95%,同比多掘811米,增幅5.32%。全年计划16500米,预计完成17385米,完成计划的105.44%,同比多掘686米,增长4.1%。

(1)、开拓进尺:1-11月份计划729米,实际完成895米,完成计划的122.77%,同比多掘264米,增幅41.8%。全年计划800米,预计完成1005米,完成计划的125.63%,同比多掘297米,增长41.95%。

(2)、准备进尺:1-11月份1900米,实际完成1868米,完成计划的98.3%,同比少掘554米,降低21.87%。全年计划2000米,预计完成2008米,完成计划的100.4%,同比少掘474米,降低18.8%。

3、综合单产:月计划3.1579万吨,1-11月份实际完成3.5546万吨,完成计划的112.56%,同比提高4818吨,增幅15.68%,全年预计完成3.5万吨,完成计划的110.83%,同比提高4299吨,增幅14%。

4、综合单进:月计划176.3米,1-11月份实际完成191米,完成计划的108.34%,同比提高9.8米,增幅11.57%,全年预计完成190米,完成计划的107.8%,同比提高20.5米,增幅11.8%。

5、回采人效:全年计划134.83吨,1-11月份实际完成177.37吨,完成计划的133.55%,同比提高21.31吨,增幅13.66%,全年预计完成176.58吨,完成计划的130.96%,同比提高18.75吨,增幅11.88%。

6、掘进人效:全年计划2.07米,1-11月份实际完成2.62米,完成计划的126.57%,同比提高0.48米,增幅22.43%,全年预计完成2.60米,完成计划的125.6%,同比提高0.44米,增幅20.37%。

7、回采工效:全年计划14.0吨,1-11月份实际完成13.86吨,完成计划的99%,同比提高0.1吨,增幅0.7%,全年预计完成14.01吨,完成计划的100.07%,增幅0.7%

第三篇: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汇报(范文模版)

进入今年以来,原煤部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结合两级公司工作要求,以强化基础管理为前提,以推进双建双达为目标,通过规范制度的建立,认真开展制度的落实,确保两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班组建设有序开展,初步向动态质量达标、动态操作达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进一步提高两面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构筑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促进安全生产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积极进行采掘衔接布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保证了各采区各煤种均衡稳定生产;积极开展开掘装备和工艺升级,开掘面实现了风动化作业,普及三化作业线,积极推广双锚支护,为提高单进水平降低支护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造完善平峒、斜井主要生产系统,保证系统能力在适应生产战线不断延伸的前提下得以高效发挥。虽然通过一年来原煤系统上下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仍需进一步严细管理加强考核,努力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下面就2003年的工作总结、200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二、2004年工作思路及主要工作㈠、工作思路:确保一个投产、搞好两项改造、实施三项创新、实现四个提高。

1、确保一个投产:即确保370水平首采区首采面2004年9月1日投产;

2、搞好两项改造:即对455水平、525水平生产系统能力不能适应水平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的主要环节进行改造;

3、实施三项创新:即依靠技术进步,积极进行370轻放、525轻综、370综掘三项先进装备和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改善矿井采掘装备及工艺低效落后的现状,实现矿井生产技术内涵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实现四个提高:依靠加强基础管理、应用先进技术达到单产、单进水平两项指标的提高;依靠推行数字化考核,完善队组分配用人用工制度,还原队组对班组管理的主体职能,深化双建设双达标工作,实现班组管理水平和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的双提高。㈡、2004矿井生产格局调整及生产组织安排

1、指标计划:原煤产量:90万吨;目标:100万吨总进尺:17500米,其中:开拓900米,准备2300米;综合单产:32051吨/个·月;综合单进:182米/个·月;回采人效:162.70吨/人·月;掘进人效:1.944米/人·月;

2、2004年生产格局调整工作思路:围绕370水平2004年9月1日投产,矿井生产格局到04年三季度由“两井口两水平两采区、两采六掘二开三准”转变为“两井口三水平三采区、三采六掘二开三准”,形成三个采区三个采队分区生产格局;立足370十一采区轻放、525三采区轻综、370综掘三项采掘装备升级,提高采掘生产技术水平。

3、队伍配置:立足370水平投产,采掘比例按1:2配备,即三采六掘,准备头按两区2.5个头配备,370开拓两头保持长期生产。如此队伍配置仍维持03年“三采六掘二开三准”14个采掘头面,370首采区首采面不考虑增队,由十采二个准备头进入施工准备进尺、十采两个掘进头进入施工回采进尺。采煤队:全年按2.5个头安排,十采区一个队、三采区一个队、十一采区0.5个队。即前半年370投产前一个采队兼顾矿井生产安装准备工程,370投产后形成三个采队分区生产格局。开掘队:仍保持两开三准六掘十一个头。从年初即调整为平峒三采区一准两掘保一采,斜井十采区调整为两掘保一采,370调整为两开两准两掘保一采,(考虑370首采区18°下山施工、涌水影响,安排两准全力组织准备工程,待6月份一个准备头工程完成后转为三采区准备和回采绕巷施工)。

4、衔接产量进尺:2004年矿井衔接产量安排105.8万吨(其中回采96.8万吨,掘进9万吨),衔接回采进尺14300米。其中:采一队衔接产量47.3万吨,衔接进尺3400米,需衔接单进150米/头月;采二队衔接产量35.7万吨,衔接进尺5600米(含绕巷进尺1000米),需衔接单进170米/头月;采三队衔接产量13.8万吨,衔接进尺4800米(含绕巷进尺1000米),需衔接单进200米/头月。㈢、环节系统改造工程安排:为了确保2004年370水平首采区2#煤合并层轻放综采、525水平三采区轻型综采和370综掘三项技术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确保其先进装备工艺高效生产效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对现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能力核定,确定2004年对不能满足平峒60万吨、斜井90万吨能力提升要求的主要生产系统进行改造,总费用预计1898万元。

1、项目及费用:⑴、斜井455水平环节改造(总费用预计612.5万元):①、455大巷1吨矿车需改为1.5吨底卸运输,投入150辆1.5吨矿车180万元,更换整流柜2台6万元,对455运输大巷宽度不足的384米进行巷修需120万元,大巷水沟570米返修18万元,2700米38kg/m的轨道更换85万元; ②、井底双翻笼需拆除安装1.5吨底卸站16万元,绕道水沟制作180米及640米轨道更换需46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③、主斜井强力皮带更换需90万元,给煤机更换5万元,机头基础施工15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④、斜井大巷人车投用峒室返修60米,铺轨安设照明120米需12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⑵、370水平投产系统工程(总费用预计1106万元):①、370水平排水系统形成并投用,购置水泵4台,铺设φ325管路4800m,变压器3台,电缆5200米,开关等35台件,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总费用609.5万元。②、斜井地面供电系统改造:由水电中心安排。③、370水平运输系统形成并投用,两部皮带800m400万元,基础工程50万元,电气设备40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总费用496.5万元。⑶、平峒辅助运输系统改造工程(共计179.5万元):平峒525轨道巷运输系统改造工程,需投用单轨无极绳两部110万元,巷修200米60万元,峒室施工6米3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共计179.5万元。

2、工程安排及工期:⑴、455大巷巷修:工程量384米;⑵、455大巷换轨3340米,其中大巷重车道2700米,车场绕道640米;⑶、455大巷水沟返修750米,其中大巷返修570米,车场绕道返修180米;⑷、井底翻笼改造;⑸、主斜井强力皮带改造。以上工程调整和委外队伍合理安排从2004年2月1日开工至2004年6月30日完工。㈣、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程施工组织,圆满完成370投产及两井口生产能力达产工作

1、工作目标:具体情况: ⑴、370水平:首采区首采面2004年9月1日高标准投产,截止2003年12月底,370首采区首采面1-1102正巷具备开口条件,付巷距开口条件准备进尺还有120米,预计3月1日开口。370首采面1-1102设计总进尺1480米,单进150米/个·月,工期5个月,贯通时间2004年6月30日,安装期2个月,2004年9月1日高标准投产。⑵、截止2003年12月底,370水平变电所水仓剩余开拓工程量470米,单进45米/个·月,工期5个月,工程完工2004年6月30日,安装期1个月,2004年8月1日370水平变电所水仓投运。⑶、斜井455系统改造6月底高标准完成。⑷、平峒525辅助运输系统改造3月底高标准结束。

2、主要措施:⑴、成立技术管理专职机构(重点工程办),负责工程施工方案优化、施工队伍的协调配合、工程质量的验收把关、新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重点工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组织”四高标准如期落实;⑵、继续推行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采取联责抵押的办法,对所有班组长以上骨干人员进行联责;⑶、立足阶段系统形成即投用,在年初投用主运输系统,并逐步投用综掘及三化普掘,确保工程高效组织;⑷、生产口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工程组织上,全方位开展协调服务,积极为施工队组创造宽松便利的工作条件。㈤、深入开展双建双达,加强班组管理,强化队伍建设:

1、工作思路:2004年,在认真巩固2003年双建双达工作成绩的基础上,重点依靠规范班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培养素质型员工、塑造学习型骨干班组、建设标准化重点队组,来深入开展双建设双达标工作。

2、主要措施:⑴进一步健全双建双达管理体系,建立日常管理考核机制,明确分步达标规划。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依靠专职人员动态抽查、安检人员跟踪考核、月度达标考核评比来推动双建双达管理考核规范化;⑵进一步深入推行工序流程化验收考核工作,从验收员抓过程、班组长联结果、队干三职抓落实实行逐级负责制,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考核,真正使工序流程化验收成为动态管理的一项主要措施来体现;二是开展工序间、岗位间过程监督制约,每道工序进行前由操作者对上一道工序结果进行验收,不合格的返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以此保证动态操作标准化。⑶强化职工培训教育,以现场帮教、业余学习、脱产培训三结合开展职工教育工作,依靠完善的技师评聘程序,按季度对优秀员工进行重点培养、脱产培训、业余培训,每季末评定一次,受聘技师享受特殊津贴。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塑造素质型员工。⑷认真落实专项治理、积极创建精品工程,分阶段达标并不断巩固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的目的,实行选项立项制、项目责任制、指导验收制、成果巩固制几个环节的重点管理,促进专项成果和精品建设的良性发展。具体目标是采面克服地质因素100%达标,50%达精品;开掘面100%达标,60%达精品,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精品意识的提高。⑸从抓队组分配管理入手,立足培养基层骨干管理人才,搞好队伍建设。由分管领导、业务科室重点联点联责,分阶段明确标准要求,明确目标计划,还原队组对班组全责管理职能,让队干从机械单纯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借助管理手段推动队组工作,充分发挥班组长的团结协调能力;积极开展重点队组的塑造工作,从而激发队组队干创造性工作的热情。以重点队组建设的幅射效应带动队组整体管理上水平;年内采掘开分三个系统分别塑造1个重点队组、全优队组。㈥、依靠技术进步,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矿井技术水平:

1、工作目标:围绕370轻放综采、综掘和525轻综应用,全面推行技术改革,实现装备、工艺升级,实现效率、效益增加,达到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经营内涵水平的目的。

2、主要措施:⑴早动手,早准备,一季度起积极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立足走出去学、坐下来听、请进来教的原则,搞好新工艺装备技术应用培训,做到有的放矢。⑵明确370防治水、综采综掘单产单进水平提高作为2004年技术攻关项目来积极开展,达到装备更新的同时效率提高、效益增值的投入产出目的;力争达到综掘单进350米以上,轻放单产7万吨以上,轻综单产5万吨以上的目标。⑶在技术装备更新的同时,在环节系统、施工工艺等方面积极开展小改小革创新,及时排除系统上、工艺上不适应新技术应用的因素,为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和高效运行创造条件。㈦、需集团公司帮助解决的问题:

1、轻放、轻综、综掘前半年设备需组织到货,要求370轻放5月底到、525轻综3月底到、370综掘2月底到。

2、370首采面掘进顺槽支护设计需集团公司帮助确定。

3、370投产后辅助生产系统需增人86人,以满足370投产主付运输、供电、排水系统人员的配置。

第四篇: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汇报

进入今年以来,原煤部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结合两级公司工作要求,以强化基础管理为前提,以推进双建双达为目标,通过规范制度的建立,认真开展制度的落实,确保两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班组建设有序开展,初步向动态质量达标、动态操作达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进一步提高两面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构筑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促进安全生产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积极进行采掘衔接布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保证了各采区各煤种均衡稳定生产;积极开展开掘装备和工艺升级,开掘面实现了风动化作业,普及三化作业线,积极推广双锚支护,为提高单进水平降低支护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造完善平峒、斜井主要生产系统,保证系统能力在适应生产战线不断延伸的前提下得以高效发挥。虽然通过一年来原煤系统上下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仍需进一步严细管理加强考核,努力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下面就2003年的工作总结、200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03工作总结 ㈠、2003年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原煤产量:1-11月份计划74.5万吨,实际完成84.23万吨,完成计划的113.06%,同比减产0.26万吨,全年计划80万吨,预计完成91.73万吨,完成计划的114.66%,同比减产1.13万吨。(1)、回采产量:1-11月份计划66.8万吨,实际完成76.68万吨,完成计划的114.79%,同比增产0.63万吨,全年计划72万吨,预计完成83.28万吨,完成计划的115.7%,同比减产0.43万吨。(2)、掘进产量:1-11月份计划7.7万吨,实际完成7.56万吨,完成计划的98.2%,同比减产0.89万吨,全年计划8万吨,预计完成8.46万吨,完成计划的105.75%,同比减产0.69万吨。

2、总进尺:1-11月份计划15020米,实际完成16065米,完成计划的106.95%,同比多掘811米,增幅5.32%。全年计划16500米,预计完成17385米,完成计划的105.44%,同比多掘686米,增长4.1%。(1)、开拓进尺:1-11月份计划729米,实际完成895米,完成计划的122.77%,同比多掘264米,增幅41.8%。全年计划800米,预计完成1005米,完成计划的125.63%,同比多掘297米,增长41.95%。(2)、准备进尺:1-11月份1900米,实际完成1868米,完成计划的98.3%,同比少掘554米,降低21.87%。全年计划2000米,预计完成2008米,完成计划的100.4%,同比少掘474米,降低18.8%。

3、综合单产:月计划3.1579万吨,1-11月份实际完成3.5546万吨,完成计划的112.56%,同比提高4818吨,增幅15.68%,全年预计完成3.5万吨,完成计划的110.83%,同比提高4299吨,增幅14%。

4、综合单进:月计划176.3米,1-11月份实际完成191米,完成计划的108.34%,同比提高9.8米,增幅11.57%,全年预计完成190米,完成计划的107.8%,同比提高20.5米,增幅11.8%。

5、回采人效:全年计划134.83吨,1-11月份实际完成177.37吨,完成计划的133.55%,同比提高21.31吨,增幅13.66%,全年预计完成176.58吨,完成计划的130.96%,同比提高18.75吨,增幅11.88%。

6、掘进人效:全年计划2.07米,1-11月份实际完成2.62米,完成计划的126.57%,同比提高0.48米,增幅22.43%,全年预计完成2.60米,完成计划的125.6%,同比提高0.44米,增幅20.37%。

7、回采工效:全年计划14.0吨,1-11月份实际完成13.86吨,完成计划的99%,同比提高0.1吨,增幅0.7%,全年预计完成14.01吨,完成计划的100.07%,增幅0.7%。

8、掘进工效:全年计划0.18米,1-11月份实际完成0.2米,完成计划的111%,同比提高0.02米,增幅11%,全年预计完成0.195米,完成计划的108.3%,增幅8%。㈡、2003年主要工作

1、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⑴、370工程: ①、指标完成情况:年计划800米,1-11月完成895米,全年预计完成1005米,完成年计划125.6%;具体上仓石门41米,井底大巷103米,皮带下山321米,轨道下山277米,下部车场102米,水仓105米,二联巷30米,下部煤仓及通风立眼26米。②、370主要工程完成情况:一是完成370主暗斜井返修330米,行人斜巷起底80米,两部强力皮带基础及巷道铺底工程;二是两部强力皮带安装工程完成投用;三是临时排水系统650米6寸管路及临时配电点安装投用。③、年末形象进度:到2003年末370水平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具体是370水平通风系统形成、主运输两部强力皮带、上部车场架线机车投运、370集中临时排水系统形成并投用。首采区首采面具备开工条件。⑵、525准备工程: 年计划1000m,1-11月完成887m,全年预计完成1007m。具体是525轨道巷711m,皮带巷296m。

2、积极开展双建双达工作,使班组管理队伍建设形成规范 2003年围绕集团公司全面开展双建双达工作的要求,以建设标准化班组为载体,实施安全监管分离,推行工序流程化验收,强化旬检月验工作,成立双建双达领导组织机构,下达了

双建双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以人本管理为主,构建班组建设、工资分配机制,着眼于现场动态操作达标和质量达标的规范考核,使班组管理工作得到了规范和加强。⑴、坚持月度班组双建双达考核,依据日常动态抽查考核、过程跟踪监督管理、旬检月验结果考核、班组内部管理考核四项考核,对采掘班组进行排名奖励,1-11月累计考核462个班组,表彰优秀班组232个,班组达优率50.21%,奖励金额29.6万元。激发了班组自身开展管理的热情,规范了班组考核程序,使班组管理向制度化迈进。⑵、严格执行采掘工序流程化验收,由生产、安全业务科室、矿科两级小分队进行现场动态管理、流程验收执行考核情况进行检查,按照检查合格率分队进行月度排名考核,结果同队干、验收员安全绩效进行联责,推进了班组过程管理的规范化。⑶、改进旬检月验方式,坚持旬检月验专业大组统一行动,吸纳队组队干一级参与,实行以检代培、以检代会,促进了队组间的工作交流,并通过现场针对性的点评,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队干的标准化认识。⑷、依靠安全监管,由安全员履行现场跟踪监督考核,实现了过程控制、过程把关、过程考核,有力地推进了动态双达标工作的深入开展。⑸、加强职工培训,以班组长以上干部业余培训、职工脱产轮训的方式,提高基层骨干人员的质量标准化知识水平。全年对特殊工种、班组长、队干组织培训40期990人(其中矿组织培训21期709人、参与集团公司培训29期281人)。

3、专项治理及五项整顿进展情况 按照集团公司及各季度专项治理要求,结合三季度以来开展的五项整顿,积极制定实施考核方案。进展情况如下: ⑴、精品工程: 1-11月份完成10-304、1-1012、1-1014、1-1015及11-303采面采场支护及两巷管理达标工程;完成了11-3032、十采区轨道巷和525轨道巷掘进精品工程;完成了525轨道巷中运输精品工程。⑵、专项治理: ①采面专项治理: a、完成了采面端头及两巷管理,端头统一实行五对十梁,端头三角区形成抬棚支护。b、采面上下安全出口实现格网式封闭支护。c、完善了两面工序流程验收制度,规范了过程考核;并组织了采掘小队长、验收员、三职队干进行了理论培训和实施情况评比。d、采面液压系统进行了规范管理,使用了自动配液装置,改用φ25大流量钢性液压管路,完成了大流量泵站应用,泵站实现了峒室化管理。e、规范了移溜器使用,杜绝了移溜不规范现象。柱鞋全部采用热铸冲压球面式,减少了平底柱鞋支柱受力不平衡易损坏的情况。②开掘专项治理: a、积极推进采掘一体化,在掘进时完成了顺槽皮带峒室、设备存放峒室、泵站峒室等,规范了缆线、管路吊挂。b、开掘面全部实现了风动化,保证了高强支护的全面推广。c、斜巷小运输全部采用25kw绞车运输淘汰了 11.4kw绞车,普及了自制夹板护轨式道岔,彻底淘汰简易道岔。d、双锚支护巷道顶板离层监测到位,安设锚杆离层监测装置53套,监测拉力使用液压枕22个;对所有锚杆巷道实行监测数据的日常收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支护设计进行及时改变,巷道开口、拐弯全部实现了高强支护。e、锚喷支护质量管理配备了岩芯钻取机、喷层强度拉拨仪、点荷载强度试验机等监测仪器,制作砼模块进行压力试验。③中运输专项治理 消灭了非标道岔,治理轨道580m,改造更新了安全防跑车装置20套,施工水沟750m,整挂缆线管路8500m,使盘区中运输标准化基础得以巩固提高。

4、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总结一年来的生产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衔接紧张、生产组织不均衡稳定性差,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无炭柱和断层发育异常,衔接计划性差、生产稳定性差,采掘巷道施工设计变更频繁,巷道拐弯多环节多,采面圈定储量较小;不仅制约着单产单进的提高,而且直接导致矿井衔接不能按计划稳定开展,成为矿井衔接组织落实的突出矛盾。今年以来采掘生产揭露无炭柱45个密度达116个/km2,1米以上断层72条密度达75条/km2; 1-11月共计圈定采面11个,圈定储量103.7万吨,实际采出76.67万吨,其中单面储量在5万吨以下的有3个。绕过构造掘进绕巷2138m(其中沿空留巷14次608m)。⑵、采掘搬家倒面频繁,工程头绪多,点多面广线长,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1-11月共安装采面10次,结束采面8次,采面延长缩短搬家14次,采面初采初放16次,开掘搬家开口53次,贯通36次。⑶、采掘装备落后,三化作业线普及推广后效果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也是造成衔接紧张的原因。⑷、采掘两面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虽有所提高,但距精品亮点和双建双达要求仍存在差距。

二、2004年工作思路及主要工作 ㈠、工作思路: 确保一个投产、搞好两项改造、实施三项创新、实现四个提高。

1、确保一个投产:即确保370水平首采区首采面2004年9月1日投产;

2、搞好两项改造:即对455水平、525水平生产系统能力不能适应水平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的主要环节进行改造;

3、实施三项创新:即依靠技术进步,积极进行370轻放、525轻综、370综掘三项先进装备和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改善矿井采掘装备及工艺低效落后的现状,实现矿井生产技术内涵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实现四个提高:依靠加强基础管理、应用先进技术达到单产、单进水平两项指标的提高;依靠推行数字化考核,完善队组分配用人用工制度,还原队组对班组管理的主体职能,深化双建设双达标工作,实现班组管理水平和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的双提高。㈡、2004矿井生产格局调整及生产组织安排

1、指标计划: 原煤产量:90万吨;目标:100万吨 总进尺:17500米,其中:开拓900米,准备2300米; 综合单产:32051吨/个·月;综合单进:182米/个·月; 回采人效:162.70吨/人·月;掘进人效:1.944米/人·月; 2、2004年生产格局调整工作思路: 围绕370水平2004年9月1日投产,矿井生产格局到04年三季度由两井口两水平两采区、两采六掘二开三准转变为两井口

三水平三采区、三采六掘二开三准,形成三个采区三个采队分区生产格局; 立足370十一采区轻放、525三采区轻综、370综掘三项采掘装备升级,提高采掘生产技术水平。

3、队伍配置: 立足370水平投产,采掘比例按1:2配备,即三采六掘,准备头按两区2.5个头配备,370开拓两头保持长期生产。如此队伍配置仍维持03年三采六掘二开三准14个采掘头面,370首采区首采面不考虑增队,由十采二个准备头进入施工准备进尺、十采两个掘进头进入施工回采进尺。采煤队:全年按2.5个头安排,十采区一个队、三采区一个队、十一采区0.5个队。即前半年370投产前一个采队兼顾矿井生产安装准备工程,370投产后形成三个采队分区生产格局。开掘队:仍保持两开三准六掘十一个头。从年初即调整为平峒三采区一准两掘保一采,斜井十采区调整为两掘保一采,370调整为两开两准两掘保一采,(考虑370首采区18°下山施工、涌水影响,安排两准全力组织准备工程,待6月份一个准备头工程完成后转为三采区准备和回采绕巷施工)。

4、衔接产量进尺: 2004年矿井衔接产量安排105.8万吨(其中回采96.8万吨,掘进9万吨),衔接回采进尺14300米。其中:采一队衔接产量47.3万吨,衔接进尺3400米,需衔接单进150米/头月;采二队衔接产量35.7万吨,衔接进尺5600米(含绕巷进尺1000米),需衔接单进170米/头月;采三队衔接产量13.8万吨,衔接进尺4800米(含绕巷进尺1000米),需衔接单进200米/头月。㈢、环节系统改造工程安排: 为了确保2004年370水平首采区2#煤合并层轻放综采、525水平三采区轻型综采和370综掘三项技术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确保其先进装备工艺高效生产效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对现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能力核定,确定2004年对不能满足平峒60万吨、斜井90万吨能力提升要求的主要生产系统进行改造,总费用预计1898万元。

1、项目及费用: ⑴、斜井455水平环节改造(总费用预计612.5万元): ①、455大巷1吨矿车需改为1.5吨底卸运输,投入150辆1.5吨矿车180万元,更换整流柜2台6万元,对455运输大巷宽度不足的384米进行巷修需120万元,大巷水沟570米返修18万元,2700米38kg/m的轨道更换85万元;②、井底双翻笼需拆除安装1.5吨底卸站16万元,绕道水沟制作180米及640米轨道更换需46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③、主斜井强力皮带更换需90万元,给煤机更换5万元,机头基础施工15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④、斜井大巷人车投用峒室返修60米,铺轨安设照明120米需12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⑵、370水平投产系统工程(总费用预计1106万元): ①、370水平排水系统形成并投用,购置水泵4台,铺设φ325管路4800m,变压器3台,电缆5200米,开关等35台件,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总费用609.5万元。②、斜井地面供电系统改造:由水电中心安排。③、370水平运输系统形成并投用,两部皮带800m400万元,基础工程50万元,电气设备40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总费用496.5万元。⑶、平峒辅助运输系统改造工程(共计179.5万元):平峒525轨道巷运输系统改造工程,需投用单轨无极绳两部110万元,巷修200米60万元,峒室施工6米3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共计179.5万元。

2、工程安排及工期: ⑴、455大巷巷修:工程量384米; ⑵、455大巷换轨3340米,其中大巷重车道2700米,车场绕道640米; ⑶、455大巷水沟返修750米,其中大巷返修570米,车场绕道返修180米; ⑷、井底翻笼改造; ⑸、主斜井强力皮带改造。以上工程调整和委外队伍合理安排从2004年2月1日开工至2004年6月30日完工。㈣、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程施工组织,圆满完成370投产及两井口生产能力达产工作

1、工作目标: 具体情况:⑴、370水平:首采区首采面2004年9月1日高标准投产,截止2003年12月底,370首采区首采面1-1102正巷具备开口条件,付巷距开口条件准备进尺还有120米,预计3月1日开口。370首采面1-1102设计总进尺1480米,单进150米/个·月,工期5个月,贯通时间2004年6月30日,安装期2个月,2004年9月1日高标准投产。⑵、截止2003年12月底,370水平变电所水仓剩余开拓工程量470米,单进45米/个·月,工期5个月,工程完工2004年6月30日,安装期1个月,2004年8月1日370水平变电所水仓投运。⑶、斜井455系统改造6月底高标准完成。⑷、平峒525辅助运输系统改造3月底高标准结束。

2、主要措施: ⑴、成立技术管理专职机构(重点工程办),负责工程施工方案优化、施工队伍的协调配合、工程质量的验收把关、新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重点工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组织四高标准如期落实; ⑵、继续推行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采取联责抵押的办法,对所有班组长以上骨干人员进行联责; ⑶、立足阶段系统形成即投用,在年初投用主运输系统,并逐步投用综掘及三化普掘,确保工程高效组织; ⑷、生产口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工程组织上,全方位开展协调服务,积极为施工队组创造宽松便利的工作条件。㈤、深入开展双建双达,加强班组管理,强化队伍建设:

1、工作思路: 2004年,在认真巩固2003年双建双达工作成绩的基础上,重点依靠规范班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培养素质型员工、塑造学习型骨干班组、建设标准化重点队组,来深入开展双建设双达标工作。

2、主要措施: ⑴进一步健全双建双达管理体系,建立日常管理考核机制,明确分步达标规划。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依靠专职人员动态抽查、安检人员跟踪考核、月度达标考核评比来推动双建双达管理考核规范化; ⑵进一步深入推行工序流程化验收考核工作,从验收员抓过程、班组长联结果、队

第五篇: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汇报

进入今年以来,原煤部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结合两级公司工作要求,以强化基础管理为前提,以推进双建双达为目标,通过规范制度的建立,认真开展制度的落实,确保两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班组建设有序开展,初步向动态质量达标、动态操作达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进一步提高两面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构筑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促进安全生产秩序的建立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积极进行采掘衔接布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保证了各采区各煤种均衡稳定生产;积极开展开掘装备和工艺升级,开掘面实现了风动化作业,普及三化作业线,积极推广双锚支护,为提高单进水平降低支护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造完善平峒、斜井主要生产系统,保证系统能力在适应生产战线不断延伸的前提下得以高效发挥。虽然通过一年来原煤系统上下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仍需进一步严细管理加强考核,努力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下面就2003年的工作总结、2004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03工作总结

㈠、2003年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原煤产量:1-11月份计划74.5万吨,实际完成84.23万吨,完成计划的113.06,同比减产0.26万吨,全年计划80万吨,预计完成91.73万吨,完成计划的114.66,同比减产1.13万吨。

(1)、回采产量:1-11月份计划66.8万吨,实际完成76.68万吨,完成计划的114.79,同比增产0.63万吨,全年计划72万吨,预计完成83.28万吨,完成计划的115.7,同比减产0.43万吨。

(2)、掘进产量:1-11月份计划7.7万吨,实际完成7.56万吨,完成计划的98.2,同比减产0.89万吨,全年计划8万吨,预计完成8.46万吨,完成计划的105.75,同比减产0.69万吨。

2、总进尺:1-11月份计划15020米,实际完成16065米,完成计划的106.95,同比多掘811米,增幅5.32。全年计划16500米,预计完成17385米,完成计划的105.44,同比多掘686米,增长4.1。

(1)、开拓进尺:1-11月份计划729米,实际完成895米,完成计划的122.77,同比多掘264米,增幅41.8。全年计划800米,预计完成1005米,完成计划的125.63,同比多掘297米,增长41.95。

(2)、准备进尺:1-11月份1900米,实际完成1868米,完成计划的98.3,同比少掘554米,降低21.87。全年计划2000米,预计完成2008米,完成计划的100.4,同比少掘474米,降低18.8。

3、综合单产:月计划3.1579万吨,1-11月份实际完成3.5546万吨,完成计划的112.56,同比提高4818吨,增幅15.68,全年预计完成3.5万吨,完成计划的110.83,同比提高4299吨,增幅14。

4、综合单进:月计划176.3米,1-11月份实际完成191米,完成计划的108.34,同比提高9.8米,增幅11.57,全年预计完成190米,完成计划的107.8,同比提高20.5米,增幅11.8。

5、回采人效:全年计划134.83吨,1-11月份实际完成177.37吨,完成计划的133.55,同比提高21.31吨,增幅13.66,全年预计完成176.58吨,完成计划的130.96,同比提高18.75吨,增幅11.88。

6、掘进人效:全年计划2.07米,1-11月份实际完成2.62米,完成计划的126.57,同比提高0.48米,增幅22.43,全年预计完成2.60米,完成计划的125.6,同比提高0.44米,增幅20.37。

7、回采工效:全年计划14.0吨,1-11月份实际完成13.86吨,完成计划的99,同比提高0.1吨,增幅0.7,全年预计完成14.01吨,完成计划的100.07,增幅0.7。

8、掘进工效:全年计划0.18米,1-11月份实际完成0.2米,完成计划的111,同比提高0.02米,增幅11,全年预计完成0.195米,完成计划的108.3,增幅8。

㈡、2003年主要工作

1、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⑴、370工程:

①、指标完成情况:年计划800米,1-11月完成895米,全年预计完成1005米,完成年计划125.6;具体上仓石门41米,井底大巷103米,皮带下山321米,轨道下山277米,下部车场102米,水仓105米,二联巷30米,下部煤仓及通风立眼26米。

②、370主要工程完成情况:一是完成370主暗斜井返修330米,行人斜巷起底80米,两部强力皮带基础及巷道铺底工程;二是两部强力皮带安装工程完成投用;三是临时排水系统650米6寸管路及临时配电点安装投用。

③、年末形象进度:到2003年末370水平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具体是370水平通风系统形成、主运输两部强力皮带、上部车场架线机车投运、370集中临时排水系统形成并投用。首采区首采面具备开工条件。

⑵、525准备工程:

年计划1000m,1-11月完成887m,全年预计完成1007m。具体是525轨道巷711m,皮带巷296m。

2、积极开展双建双达工作,使班组管理队伍建设形成规范

2003年围绕集团公司全面开展双建双达工作的要求,以建设标准化班组为载体,实施安全监管分离,推行工序流程化验收,强化旬检月验工作,成立“双建双达”领导组织机构,下达了“双建双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以人本管理为主,构建班组建设、工资分配机制,着眼于现场动态操作达标和质量达标的规范考核,使班组管理工作得到了规范和加强。

⑴、坚持月度”班组双建双达“考核,依据日常动态抽查考核、过程跟踪监督管理、旬检月验结果考核、班组内部管理考核四项考核,对采掘班组进行排名奖励,1-11月累计考核462个班组,表彰优秀班组232个,班组达优率50.21,奖励金额29.6万元。激发了班组自身开展管理的热情,规范了班组考核程序,使班组管理向制度化迈进。

⑵、严格执行采掘工序流程化验收,由生产、安全业务科室、矿科两级小分队进行现场动态管理、流程验收执行考核情况进行检查,按照检查合格率分队进行月度排名考核,结果同队干、验收员安全绩效进行联责,推进了班组过程管理的规范化。

⑶、改进旬检月验方式,坚持旬检月验专业大组统一行动,吸纳队组队干一级参与,实行以检代培、以检代会,促进了队组间的工作交流,并通过现场针对性的点评,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队干的标准化认识。

⑷、依靠安全监管,由安全员履行现场跟踪监督考核,实现了过程控制、过程把关、过程考核,有力地推进了动态双达标工作的深入开展。

⑸、加强职工培训,以班组长以上干部业余培训、职工脱产轮训的方式,提高基层骨干人员的质量标准化知识水平。全年对特殊工种、班组长、队干组织培训40期990人(其中矿组织培训21期709人、参与集团公司培训29期281人)。

3、专项治理及五项整顿进展情况

按照集团公司及各季度专项治理要求,结合三季度以来开展的五项整顿,积极制定实施考核方案。进展情况如下:

⑴、精品工程:

1-11月份完成10-304、1-1012、1-1014、1-1015及11-303采面采场支护及两巷管理达标工程;完成了11-3032、十采区轨道巷和525轨道巷掘进精品工程;完成了525轨道巷中运输精品工程。

⑵、专项治理:

①采面专项治理:

a、完成了采面端头及两巷管理,端头统一实行五对十梁,端头三角区形成抬棚支护。

b、采面上下安全出口实现”格网式封闭支护“。

c、完善了两面工序流程验收制度,规范了过程考核;并组织了采掘小队长、验收员、三职队干进行了理论培训和实施情况评比。

d、采面液压系统进行了规范管理,使用了自动配液装置,改用φ25大流量钢性液压管路,完成了大流量泵站应用,泵站实现了峒室化管理。

e、规范了移溜器使用,杜绝了移溜不规范现象。柱鞋全部采用热铸冲压球面式,减少了平底柱鞋支柱受力不平衡易损坏的情况。

②开掘专项治理:

a、积极推进”采掘一体化“,在掘进时完成了顺槽皮带峒室、设备存放峒室、泵站峒室等,规范了缆线、管路吊挂。

b、开掘面全部实现了风动化,保证了高强支护的全面推广。

c、斜巷小运输全部采用25kw绞车运输淘汰了11.4kw绞车,普及了自制”夹板护轨式道岔“,彻底淘汰简易道岔。

d、双锚支护巷道顶板离层监测到位,安设锚杆离层监测装置53套,监测拉力使用液压枕22个;对所有锚杆巷道实行监测数据的日常收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支护设计进行及时改变,巷道开口、拐弯全部实现了高强支护。

e、锚喷支护质量管理配备了岩芯钻取机、喷层强度拉拨仪、点荷载强度试验机等监测仪器,制作砼模块进行压力试验。

③中运输专项治理

消灭了非标道岔,治理轨道580m,改造更新了安全防跑车装置20套,施工水沟750m,整挂缆线管路8500m,使盘区中运输标准化基础得以巩固提高。

4、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总结一年来的生产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衔接紧张、生产组织不均衡稳定性差,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无炭柱和断层发育异常,衔接计划性差、生产稳定性差,采掘巷道施工设计变更频繁,巷道拐弯多环节多,采面圈定储量较小;不仅制约着单产单进的提高,而且直接导致矿井衔接不能按计划稳定开展,成为矿井衔接组织落实的突出矛盾。今年以来采掘生产揭露无炭柱45个密度达116个/km2,1米以上断层72条密度达75条/km2;1-11月共计圈定采面11个,圈定储量103.7万吨,实际采出76.67万吨,其中单面储量在5万吨以下的有3个。绕过构造掘进绕巷2138m(其中沿空留巷14次608m)。

⑵、采掘搬家倒面频繁,工程头绪多,点多面广线长,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1-11月共安装采面10次,结束采面8次,采面延长缩短搬家14次,采面初采初放16次,开掘搬家开口53次,贯通36次。

⑶、采掘装备落后,三化作业线普及推广后效果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也是造成衔接紧张的原因。

⑷、采掘两面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虽有所提高,但距精品亮点和双建双达要求仍存在差距。

二、2004年工作思路及主要工作

㈠、工作思路:

确保一个投产、搞好两项改造、实施三项创新、实现四个提高。

1、确保一个投产:即确保370水平首采区首采面2004年9月1日投产;

2、搞好两项改造:即对455水平、525水平生产系统能力不能适应水平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的主要环节进行改造;

3、实施三项创新:即依靠技术进步,积极进行370轻放、525轻综、370综掘三项先进装备和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改善矿井采掘装备及工艺低效落后的现状,实现矿井生产技术内涵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实现四个提高:依靠加强基础管理、应用先进技术达到单产、单进水平两项指标的提高;依靠推行数字化考核,完善队组分配用人用工制度,还原队组对班组管理的主体职能,深化双建设双达标工作,实现班组管理水平和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的双提高。

㈡、2004矿井生产格局调整及生产组织安排

1、指标计划:

原煤产量:90万吨;目标:100万吨

总进尺:17500米,其中:开拓900米,准备2300米;

综合单产:32051吨/个·月;综合单进:182米/个·月;

回采人效:162.70吨/人·月;掘进人效:1.944米/人·月;

2、2004年生产格局调整工作思路:

围绕370水平2004年9月1日投产,矿井生产格局到04年三季度由”两井口两水平两采区、两采六掘二开三准“转变为”两井口三水平三采区、三采六掘二开三准“,形成三个采区三个采队分区生产格局;

立足370十一采区轻放、525三采区轻综、370综掘三项采掘装备升级,提高采掘生产技术水平。

3、队伍配置:

立足370水平投产,采掘比例按1:2配备,即三采六掘,准备头按两区2.5个头配备,370开拓两头保持长期生产。如此队伍配置仍维持03年”三采六掘二开三准“14个采掘头面,370首采区首采面不考虑增队,由十采二个准备头进入施工准备进尺、十采两个掘进头进入施工回采进尺。

采煤队:全年按2.5个头安排,十采区一个队、三采区一个队、十一采区0.5个队。即前半年370投产前一个采队兼顾矿井生产安装准备工程,370投产后形成三个采队分区生产格局。

开掘队:仍保持两开三准六掘十一个头。从年初即调整为平峒三采区一准两掘保一采,斜井十采区调整为两掘保一采,370调整为两开两准两掘保一采,(考虑370首采区18°下山施工、涌水影响,安排两准全力组织准备工程,待6月份一个准备头工程完成后转为三采区准备和回采绕巷施工)。

4、衔接产量进尺:

2004年矿井衔接产量安排105.8万吨(其中回采96.8万吨,掘进9万吨),衔接回采进尺14300米。

其中:采一队衔接产量47.3万吨,衔接进尺3400米,需衔接单进150米/头月;采二队衔接产量35.7万吨,衔接进尺5600米(含绕巷进尺1000米),需衔接单进170米/头月;采三队衔接产量13.8万吨,衔接进尺4800米(含绕巷进尺1000米),需衔接单进200米/头月。

㈢、环节系统改造工程安排:

为了确保2004年370水平首采区2#煤合并层轻放综采、525水平三采区轻型综采和370综掘三项技术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确保其先进装备工艺高效生产效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对现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能力核定,确定2004年对不能满足平峒60万吨、斜井90万吨能力提升要求的主要生产系统进行改造,总费用预计1898万元。

1、项目及费用:

⑴、斜井455水平环节改造(总费用预计612.5万元):

①、455大巷1吨矿车需改为1.5吨底卸运输,投入150辆1.5吨矿车180万元,更换整流柜2台6万元,对455运输大巷宽度不足的384米进行巷修需120万元,大巷水沟570米返修18万元,2700米38kg/m的轨道更换85万元;

②、井底双翻笼需拆除安装1.5吨底卸站16万元,绕道水沟制作180米及640米轨道更换需46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

③、主斜井强力皮带更换需90万元,给煤机更换5万元,机头基础施工15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

④、斜井大巷人车投用峒室返修60米,铺轨安设照明120米需12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

⑵、370水平投产系统工程(总费用预计1106万元):

①、370水平排水系统形成并投用,购置水泵4台,铺设φ325管路4800m,变压器3台,电缆5200米,开关等35台件,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总费用609.5万元。

②、斜井地面供电系统改造:由水电中心安排。

③、370水平运输系统形成并投用,两部皮带800m400万元,基础工程50万元,电气设备40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总费用496.5万元。

⑶、平峒辅助运输系统改造工程(共计179.5万元):

平峒525轨道巷运输系统改造工程,需投用单轨无极绳两部110万元,巷修200米60万元,峒室施工6米3万元,安装工程费用6.5万元,共计179.5万元。

2、工程安排及工期:

⑴、455大巷巷修:工程量384米;

⑵、455大巷换轨3340米,其中大巷重车道2700米,车场绕道640米;

⑶、455大巷水沟返修750米,其中大巷返修570米,车场绕道返修180米;

⑷、井底翻笼改造;

⑸、主斜井强力皮带改造。

以上工程调整和委外队伍合理安排从2004年2月1日开工至2004年6月30日完工。

㈣、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程施工组织,圆满完成370投产及两井口生产能力达产工作

1、工作目标:

具体情况:

⑴、370水平:首采区首采面2004年9月1日高标准投产,截止2003年12月底,370首采区首采面1-1102正巷具备开口条件,付巷距开口条件准备进尺还有120米,预计3月1日开口。370首采面1-1102设计总进尺1480米,单进150米/个·月,工期5个月,贯通时间2004年6月30日,安装期2个月,2004年9月1日高标准投产。

⑵、截止2003年12月底,370水平变电所水仓剩余开拓工程量470米,单进45米/个·月,工期5个月,工程完工2004年6月30日,安装期1个月,2004年8月1日370水平变电所水仓投运。

⑶、斜井455系统改造6月底高标准完成。

⑷、平峒525辅助运输系统改造3月底高标准结束。

2、主要措施:

⑴、成立技术管理专职机构(重点工程办),负责工程施工方案优化、施工队伍的协调配合、工程质量的验收把关、新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重点工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组织"四高标准如期落实;

⑵、继续推行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采取联责抵押的办法,对所有班组长以上骨干人员进行联责;

⑶、立足阶段系统形成即投用,在年初投用主运输系统,并逐步投用综掘及三化普掘,确保工程高效组织;

⑷、生产口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工程组织上,全方位开展协调服务,积极为施工队组创造宽松便利的工作条件。

㈤、深入开展双建双达,加强班组管理,强化队伍建设:

1、工作思路:

2004年,在认真巩固2003年双建双达工作成绩的基础上,重点依靠规范班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培养素质型员工、塑造学习型骨干班组、建设标准化重点队组,来深入开展双建设双达标工作。

2、主要措施:

⑴进一步健全双建双达管理体系,建立日常管理考核机制,明确分步达标规划。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依靠专职人员动态抽查、安检人员跟踪考核、月度达标考核评比来推动双建双达管理考核规范化;

⑵进一步深入推行工序流程化验收考核工作,从验收员抓过程、班组长联结果、队干三职抓落实实行逐级负责制,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考核,真正使工序流程化验收成为动态管理的一项主要措施来体现;二是开展工序间、岗位间过程监督制约,每道工序进行前由操作者对上一道工序结果进行验收,不合格的返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以此保证动态操作标准化。

⑶强化职工培训教育,以现场帮教、业余学习、脱产培训三结合开展职工教育工作,依靠完善的技师评聘程序,按季度对优秀员工进行重点培养、脱产培训、业余培训,每季末评定一次,受聘技师享受特殊津贴。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塑造素质型员工。

⑷认真落实专项治理、积极创建精品工程,分阶段达标并不断巩固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质量标准化内涵水平的目的,实行选项立项制、项目责任制、指导验收制、成果巩固制几个环节的重点管理,促进专项成果和精品建设的良性发展。具体目标是采面克服地质因素100达标,50达精品;开掘面100达标,60达精品,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精品意识的提高。

⑸从抓队组分配管理入手,立足培养基层骨干管理人才,搞好队伍建设。由分管领导、业务科室重点联点联责,分阶段明确标准要求,明确目标计划,还原队组对班组全责管理职能,让队干从机械单纯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借助管理手段推动队组工作,充分发挥班组长的团结协调能力;积极开展重点队组的塑造工作,从而激发队组队干创造性工作的热情。以重点队组建设的幅射效应带动队组整体管理上水平;年内采掘开分三个系统分别塑造1个重点队组、全优队组。

㈥、依靠技术进步,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矿井技术水平:

1、工作目标:

围绕370轻放综采、综掘和525轻综应用,全面推行技术改革,实现装备、工艺升级,实现效率、效益增加,达到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经营内涵水平的目的。

2、主要措施:

⑴早动手,早准备,一季度起积极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立足走出去学、坐下来听、请进来教的原则,搞好新工艺装备技术应用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⑵明确370防治水、综采综掘单产单进水平提高作为2004年技术攻关项目来积极开展,达到装备更新的同时效率提高、效益增值的投入产出目的;力争达到综掘单进350米以上,轻放单产7万吨以上,轻综单产5万吨以上的目标。

⑶在技术装备更新的同时,在环节系统、施工工艺等方面积极开展小改小革创新,及时排除系统上、工艺上不适应新技术应用的因素,为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和高效运行创造条件。

㈦、需集团公司帮助解决的问题:

1、轻放、轻综、综掘前半年设备需组织到货,要求370轻放5月底到、525轻综3月底到、370综掘2月底到。

2、370首采面掘进顺槽支护设计需集团公司帮助确定。

3、370投产后辅助生产系统需增人86人,以满足370投产主付运输、供电、排水系统人员的配置。

下载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纳雍县贝勒煤矿45万吨年原煤生产(改扩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2007-12-07 13:46:0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总结......

    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汇报[共5篇]

    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汇报 进入今年以来,原煤部针对矿井生产衔接实际,结合两级公司年度工作要求,以强化基础管理为前提,以推进双建双达为目标,通过规范制度的建立,认真开展制度的落实,......

    某煤矿原煤生产计量管理规定

    一、三井原煤产量计量规定(一)三井原煤产量全部采用核子秤计量,主井提升勾数作为原煤产量的辅助计量。(二)计量工具的管理1、主计量工具(核子秤)的管理⑴零点检测①质管中心每旬要......

    年产30万吨及以下地方煤矿技术改造和改扩建项目审批流程(精选5篇)

    年产30万吨及以下地方煤矿技术改造和改扩建项目审批流程 1、年产30万吨及以下地方煤矿技术改造和改扩建项目核准 受理: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向市煤管局提出申请,符合要求的,出具受......

    关于221煤矿外协单位潘光义生产原煤结算说明

    关于221煤矿外协单位潘光义生产原煤结算说明 1、2009年—2011年,三年累计开拓工程总进米5928.86米实扣工程煤量16533.1吨。 2、2009年—2010年审查磅单账面总计41260.39吨,实......

    XX煤矿xxx年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XXXX2011年度 安 全 工 作 总 结 汇 报 XXXX 2011年12月30日 XXXX2011年安全生产 工作总结汇报 2011年,在贵州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以矿长和书记为首的党政领......

    年利用20万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 目 录1. 总论 ......................................................................................... 1 1.1项目背景 .........................................

    煤矿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煤矿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有效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