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4 23:3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第一篇:新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一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及职责 集团总部设审计监察部,直接受集团总裁或其授权人的领导,全面负责集团范围内各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察工作。审计监察部实行审计总监负责制,其成员由若干名具备岗位能力的专职审计监察人员组成。审计监察部在公司董事会及集团总裁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负责监督、核查企业财务制度及流程的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组织、协调和实施企业内部审计监察工作,并向董事会及集团总裁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监察部负责拟订《年度审计监察目标》及《年度工作计划》,负责集团内部审计监察制度及流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5.审计监察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董事会及集团总裁室要求开展内部审计监察工作,审计监察部可根据审计监察工作需要,从集团所属单位及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审计组,各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抽调。

6.审计监察工作实行回避制度,与审计事项有牵涉或亲属关系的人员不得参与内部审计工作。集团为审计监察部的正常运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7.1、审计监察部和审计监察人员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纳入集团经费预算,以保证审计监察工作能独立、公正地进行。

7.2、企业的经营规划、计划,财务计划、经营管理信息、会计报表等资料应无条件提供给审计人员,保证其及时掌握信息。8 审计监察部职责及工作范围:

8.1、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等有关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在企业范围内开展内部审计监察工作 8.2、负责集团《年度审计监察工目标》及《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执行。8.3、监督检查国家有关政策、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8.4、董事会决议及公司经营方针、目标、计划落实及执行情况。

8.5、监督检查企业年度预算、决算的执行情况以及公司财产和资金的使用及安全情况;

8.6、按规定履行企业行政监察职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提出专题报告与建议。

8.7、财务审计:对企业年度财务计划、财务预算的执行和决算情况;财务收支、经济业务往来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及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及流程执行情况;企业资金和财产管理情况;专项资金提取、使用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对各绩效考核单位月度、季度、年度经营指标及完成情况的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及结论;

8.8、对企业所属具有财务、金融、经济活动的职能部门进行年度预算指标或承包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审计结果为最终考核依据);

8.9、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内部体系)以及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及流程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及流程的合法性、适用性、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评,对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进行检查,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加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8.10、基建项目审计:对基建项目、改造项目、扩建项目合同执行情况,工程项目预、决算及工程结算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8.11、合同审计:对公司大宗采购合同、工程合同、广告合同、产品营销合同、承包租赁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及其他合同执行情况,零星采购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8.12、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离任审计:企业各单位关键岗位以及副总(总监)级以上人员离任、调职,对其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经济活动及个人收入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8.13、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负有经济责任的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审计,以促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8.14、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特定事项,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8.15、对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项目运行情况、经济效益及收益分配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8.16、参加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有关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对重大经营决策和投资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8.17、公司委托第三方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审计监察部应按公司领导层指示,积极配合外审单位工作,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8.18、对国家税款的缴纳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税收政策掌握和执行的完整性进行审计;

8.19、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8.20、对企业内部审计监察人员进行管理、监督、培训和考核;

8.21、根据集团发展需,对集团财务部、上市办、证券部的配合与支持工作; 8.22、董事长或集团其他领导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二 内部审计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政策。2.股东会、董事会文件及决议。3.公司管理制度及流程;

4.公司经营方计、政策、计划、目标;

5.经营责任单位的经营责任制度、责任状及合同。

6.各责单位、各部门、各责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各种管理措施。

三 审计监察部在开展审计监察工作过程中可以行使下列权限:

1、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2、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或可行性报告的事前审计;

3、审核凭证、账表、决算,检查资产和财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查阅其他有关文件、资料,必要时索取相关资料复印备查;

4、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5、对阻挠、妨碍、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行为,经公司领导批准,可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6、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经经公司领导批准,有权做出临时制止决定,并提出纠正处理的意见及改进建议;

7、对企业所属全资、控股子公司、经营责任单位年度经济效益承包指标提出鉴证;

8、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公司规章制度及流程和企业管理存在缺陷,应向公司领导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合理化建议;

9、参与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10、参加有关会议;

11、向集团高层及集团经管中心反映有关情况。

四 内部审计人员任职素质和技能要求:

1、内部审计监察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熟悉业务、胜任工作,应具有大专以上财务专业、经济类专业或建筑工程类专业学历和相关职称。

2、内部审计监察人员应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滥用职权,不徇私舞弊,不泄露机密,不玩忽职守。内部审计监察人员履行职责受法律及企业保护,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审计监察部在实施各项审计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审计工作五项原则,即:事实清楚,数据准确,评价恰当,处理有据,反馈落实。

五 审计监察部工作程序 审计监察部应根据公司年度计划和公司发展纲要,按照总裁办及经管中心的要求,确定年度审计监察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监察工作计划,报公司总裁办及经管中心批准后实施,年度结束后向总裁办及经管中心提交审计监察工作报告。审计监察部可对与公司经济活动有关的特定事项,向公司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总裁办及经管中心报告审计调查结果。计监察部在实施项目审计时,发现被审计部门或个人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及时向总裁办及经管中心报告。

2.专项审计项目的立项,由公司集团高层指定或审计监察部确定,或由公司相关部门、分(子)公司提出报集团经管中心批准。审计项目立项后,审计组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特殊审计项目除外)。

3.审计过程中,要按规定的格式编制工作底稿和取证签证单,并保证其真实性,备查和存档;审计终结后,审计组应在15 日内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要经审计组成员集体讨论,审计组成员均须在审计报告上签字认可,同时按有关规定征求被审计者的意见,被审计者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7 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部,被审计者未提出书面意见,可视为对审计报告无异议。

4.对审计事项进行调查时,审计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得的证明材料,要有提供者的签名或印章,未取得签名或印章的应由审计人员注明原因或情况详细说明。

5.审计报告送达后,审计监察部负责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整改措施。6.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后,经审计总监复核后,在公司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以下规定办理。

6.1、对被审计部门、个人没有或有轻微违反国家、公司财务收支规定行为的,出具审计意见书;

6.2、对被审计部门、个人违反国家、公司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在职权范围内提出处理和处罚的建议;由集团经管中心作出处理和处罚的决定,并以集团名义发文,经管中心负责人签发,并附审计报告。被审计者对审计报告如有异议,可向集团审计监察部提出,审计监察部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其他内部审计人员复审。但在未提出新的审计报告之前,原审计报告有效。审计监察部在执行年度审计监察计划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记录审计监察工作情况。

六 审计种类和方式 1 内部审计种类 1.1财务收支审计。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1.2专案专案审计。对被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财经纪律问题进行审计查处。1.3专项审计包括:

1.3.1、管理审计。对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1.3.2、效益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1.3.3、任期审计。对被审单位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1.3.4、审计调查。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

七 内部审计业务文书规范 审计监察工作用表单及文本用纸及行文格式标准按集团统一规定及本制度相关规定执行。审计项目确立后,由审计组根据被审计者的具体情况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2.1、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的依据; 2.2、审计对象; 2.3、审计目的; 2.4、审计范围;

2.5、审计的内容与重点; 2.6、审计方式;

2.7、审计时间及实施步骤;

2.8、审计组的成员构成及其分工; 2.9、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的日期。《审计通知书》由审计监察部发出,向被审计者通知有关实施审计的事项,主要内容包括:

3.1、被审计者名称;

3.2、审计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3.3、审计组组长及成员名单;

3.4、对被审计者配合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 3.5、审计监察总监签发及签发日期。审计证据是审计部门收集的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材料,主要包括:

4.1、审计人员取得的以书面形式存在并证明审计事项的书面证据。包括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各种原始凭证、会计记录(记帐凭证、会计帐簿和各种明细表)、各种会议记录和文件;各种合同、通知书、报告书及函件等资料的复印件;

4.2、通过实际观察和清点,取得为确定与审计事项相关的事实是否确实存在的取证签证单;

4.3、就审计事项向有关人员进行口头调查所形成的审计调查记录; 4.4、其他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应当记载审计人员在审计中获取的证明材料名称、来源和时间等。主要内容包括: 5.1、被审计者名称; 5.2、审计项目名称; 5.3、实施审计的时间; 5.4、审计过程记录;

5.5、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5.6、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5.7、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其中,审计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①实施审计具体程序的记录及资料;②审计测试评价记录;③审计方式及其调整变更情况记录;④审计人员的判断、评价、处理意见和建议;⑤审计组讨论记录和审计复核记录;⑥审计组核实与采纳被审计者对审计报告反馈意见的情况说明;⑦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和证明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附件包括:①与被审计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②与被审计者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文件、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往来函件、公证、鉴定等资料等原件、复印件或摘录件;③其他有关的审计资料。6 《财务审计报告》主要内容:

6.1、审计时间、内容、范围、方式; 6.2、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专项检查/调查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7.1、检查内容、范围、方式和时间; 7.2、调查人及调查经过及事实真相;

7.3、检查报告认定的被检查者违规违纪的行为事实;

7.4、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定性,作出处理、处罚建议及其依据; 7.5、需要进行整改的事项;

7.6、处理、处罚建议执行的期限和要求。

八.审计档案管理

1.根据《集团档案管理办法》和审计监察部《审计监察工作台帐管理办法》,应将记录和反映审计监察部在履行审计监督及行政监察职能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资料及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专项检查报告、审计处理意见书归入审计监察工作档案。审计监察档案实行谁经手谁立卷、审结卷成、定期归档责任制。审计监察档案采取按职能分类、按项目立卷、按单元排列的立卷方法。审计项目类文件和审计监察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类文件、公司发文不能混合立卷,审计案卷内每份或每组文件之间的排列顺序规则是: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批示在前,报告在后;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汇总性文件在前,原始性文件在后。当年完成的审计项目应在本年度立卷归档;跨年度的审计项目,在审计终结的年度立卷归档。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按按集团相关档案管理规定执行。5 审计档案的借阅,一般应限定在公司审计监察部门内部。凡需将审计档案借出审计部门或要求出具审计结论证明的,应由审计总监批准。

九 罚则 对违反本制度,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由审计监察部提出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的建议,报公司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罚。

1.1、拒绝向内部审计监察人员提供有关文件、账簿、报表、凭证、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1.2、阻挠内部审计监察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1.3、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1.4、拒不执行审计意见书和处理处罚决定的; 1.5、打击报复内部审计监察工作人员的。

2.对违反本制度,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内部审计监察工作人员、内部审计机构,经董事长批准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对违反本制度,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内部审计监察工作人员、内部审计机构,经董事长批准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3.1、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牟取私利的;

3.2、玩忽职守,泄露公司机密和被审计监察部门商业秘密,给公司或被审计监察部门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

十 附则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执行。本制度由集团审计监察部负责解释和修改。3 本制度自集团总裁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生效。

第二篇:浅谈构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

浅谈构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发展方式转换成为新常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新挑战新变化,怎样才能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发挥审计作用,构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即成为当前审计工作一大探索。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

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新常态”;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48号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新常态下,必须迎接新挑战,服务新发展,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构建审计新常态,用新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创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一、构建内部审计新常态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在经济新常态的今天,内部审计是否也该打造新常态模式。

2015年7月6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宣布引入新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IPPF),框架中新增了支撑整个框架的内部审计使命这一概念,该概念表述为通过提供基于风险的客观确认、深刻见解及建议,加强和维护组织价值。它描述了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和总体目标。

2016年2月,国家审计署发布审政研发[2016]20号文件《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对审计工作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出一系列的意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内部审计已不能满足当下政治经济环境要求,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经济新常态下的有关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成果将在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构建经济新常态下的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新常态。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特点

(一)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之“新”:就是要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转变思想观念,正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做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二)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之“常”: 就是要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推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自觉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着重对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准确查找内控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下,扎实开展下列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对企业的制约、防护、促进、参谋服务、预警调节作用。

三、构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的要点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常态首先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才能体现建设性,彰显时代性,审计工作才会更有价值。在构建审计新常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新常态下的内部审计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结合新常态、新发展的要求,根据企业规模、业务性质等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职能定位、审计内容、审计权限、审计程序、质量控制、审计报告与结果应用等内容,以准确评估风险,防患于未然。

(二)准确定位新常态下的内部审计作用

在新常态下,我们要准确地进行审计作用定位,既不能片面的定位为“监督者”和“内部警察”,也不能无限止的放大“服务”和“咨询”职能。新IPPF中内部审计实务的核心原则的第5条:“定位适当且资源充足”,是我们在新常态下努力的目标。

(三)优化整合新常态下的内部审计资源

新常态下内部审计涉及的范围会更为广泛,为此,企业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企业在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的整合与管理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内部业务资源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内部审计,让业务部门参与内部审计,可以使他们更加理解、支持内部审计,同时还能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提供基于风险的确认”新模式下,因内部审计人员可能不具有识别某些特定风险的技能时,还能利用外部审计资源,建立完善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机制,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矸婪渡蠹品缦铡?

(四)转型创新新常态下的内部审计形式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大数据时代。任何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离不开大数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因此,远程审计、风险预警将发展成为内部审计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和关键审核流程,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也将成为主流方式。

总之,在新形势下做好内审工作,还有很多新课题、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但只要内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完善审计程序和工作制度,探索新形势下各项内部审计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内审工作就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孟志能.合作式外包: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有效方式和优化途径[J].中国内部审计,2015(12):28-32.[2]陈焕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3):4-5.

第三篇:企业内部审计 报告

企业内部审计 报告范文

一、导言

日期:2003年10月26日

接受者:公司总经理 *** 引言:

经公司2003内部审计的计划安排,我们对公司计划物控部业务 管理程序政策、采购计划及其价格核定与控制、有关合同、仓储管理系统 等事项进行就地审计,涉及的期间是从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月9 月30日。

审计范围和目标:

本次审计的期间范围涉及计划物控部从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月9 月30日止计划物控部有关采购计划的制定、实施的及时性、有效性、合理性、合规性,存货成本管理的效益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等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的依据是计划物控部提供的资料。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其实际情况,实施了我们认为合适的、必要的审计程序。

简要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发现的性质:(主要的审计发现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建议)在对计划物控部审计过程中,我们认为最重要审计发现如下计划物控部存在问题:

1、采购行为依据不具体、不规范,基础信息有待完善;

2、采购计划制作被动,指导性不强,缺乏与实际的对比考核,采购工作效率不高;

3、成本管理工作手段单一,市场信息搜集工作少,供应商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化;

4、仓储条件较差,未按价值大小分别管理,存货管理有少量缺陷需改进。综上几点反映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

对回复的期盼:

该报告的其他部分提供了有关部门审计发现和建议的详细资料,我们 希望在收到报告之后的15天内作出书面回复。

公司审计部

审计组长:

*** 审计小组成员:***(以上部分是便于总经理简要阅读)

二、审计过程说明:审计资料搜集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采访法,资料搜集形式有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及组合调查。

三、审计发现的细节说明

(一)、采购行为依据不具体、不规范,基础信息有待完善;

主要问题1:目前采购行为来源依据主要是营销中心、客户服务部提交的产品需求计划,做为指导采购行为的依据针对性不强,有些特殊要求表达不够明确。

建议:需求计划归口由生产部门(或工艺部门)提供。生产部门是产品的制造者,生产计划制定者,有能力和责任根据要求判定能否生产、按期交货;

主要问题2:需求计划多样化,格式、内容、要求、通知编号等不统一有待完善,BOM清单不准确。依据不清会导致模糊采购,责任划分不明确,易产生事后扯皮影响工作效率。

建议:(1)重新统一设计表格明确计划表内容,按信息传递部门先后顺序设计。如营销部门提出产品需求计划并经审批后,产品无变化有BOM清单的,可直送生产部门审核签署“请按BOM单采购”意见后转计划物控部;有变化有BOM清单的,还应先送研发部门审核,就变化部份附送明细清单,如涉及BOM清单变化的应加注变化并附减除物料明细,由研发部门专 门人员传送生产部门,生产部门签署意见后转计划物控部执行,制定时限要求;(2)规范计划编号,便于查核;(3)BOM清单要相对稳定,如有更改应及时通知营销部门、工艺、生产部门和计划物控部等相关部门协调一致; 主要问题3:时间缺乏弹性,不易调整采购策略。

建议:由于公司产品的特点对采购

采购 采买

采购是指个人或单位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作为自己的资源,为满足自身需要开展的活动。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日常要做好重要供应商的沟通,不因为时间要求紧而向质量让步。另外是否建立科学的产品生产周期,精确计算出从采购到产品下线入库各环节所需的时间,正确指导各环节的工作行为。让营销人员签订合同明确交货日期时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致引起纠纷。

主要问题4:需求计划审批不够规范,口头请示后未补签字; 建议:完善审批程序。规定审批执行人权限,跟踪完结审批手续;

主要问题5:有部分非生产物品采购,如购置礼品、万年历等; 建议:非生产物品采购是否可直接由执行部门经办,减少采购员工作量;

审计结论:亟待完善。作为实施采购行为的基本环节,不明确的行为依据将直接导致以后各环节的混乱,易造成责任划分不清,不能有效完成采购任务,影响采购效率、效果,是目前亟待完善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环节涉及营销、生产、工艺、研发等部门,应设计一份流程清晰,责任、标的物明确的计划程序表。

(二)、采购计划制作被动,指导性不强,缺乏与实际的对比考核,采购工作效率不高;

主要问题1:欠料单6月份之前不够规范,6月份后欠料单有所改进但归集工作未完善。

建议:作为计划制作的重要依据应按序整理归档,形成历史资料,提炼客观合理的数据,合理计划安全采购量。

主要问题2:采购计划制定与需求申请日时距较大,压缩了采购实施至物料到货日时间,不利于物料信息的搜集及制定采购策略,进而压缩生产制造周期,延迟交货期,会导致质量上向供应商让步,加大成本。计划成为形式。

建议:减少审批程序提早采购反应的第一时间,提高时效。制定科学的采购周期,综合评定出一个合理的产品生产周期,使需求部门在制定需求计划时能心中有数。

主要问题3:由于公司产品的特殊性,计划多为事后计划而非常规计划,计划制定时也是物料采购行为实施时,实施也可能提前。未体现计划与实际的差异。计划书未明确所含需求计划的计划号,未标示计划价。计划未做分类,不能区分是生产用料计划、研发用料计划、维修用料计划。在抽查下料单未见CCD镜头、视频彩打等物料,但计划有做,经了解部份物料是由研发自行报购,故无下采购单。计划变得无实质意义。建议:计划制定应完善所含内容,建立与实际差异项目,原因说明,计划价等,加强计划的准确度和指导作用。计划制定要分类别,避免领用时产生冲突。计划编制要有实质性。主要问题4:下料单的性质似合同,但又不俱备合同要素要求。单据未按时序整理归档,部份单据未标示价格(出于供应商业务员的要求)不便于财务成本核算。

建议:下料单对外涉及供应商,要求能达到防止纠纷风险。对内涉及仓管、财务部门,要求能满足使用人使用。按时序归档按计划类别分月装订成册。

审计结论:计划的适时性不够,应及早计划。计划的准确度和指导作用有待加强,应及时对比计划与实际的差异,说明原因,标示计划价格。分类不够明确。下料单尚待完善,便于使用。

(三)、成本管理工作手段单一,市场信息搜集工作少,供应商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化;

主要问题1:采购员市场信息搜集不够,日常工作大多为下单后的,市场价格信息调查工作比重少。价格信息获取手段单一,多为供应商传真报价基础上讨价还价。

建议:应加强基础信息工作,做到货比三家,寻找价优、质高、诚信的供应商。

主要问题2:供应商等级评定工作管理薄落,缺少第三方的参与。建议:建立并完善供应商管理工作,增加定价透明度。

主要问题3:部份物料对供应商的依赖性太强,自我研发设计不稳定,品管与供应商的质量标准不够协调,将直接影响成本高低、质量好坏及采购工作效率水平。

建议:设计稳定成熟的产品,明确质量要求并在采购时同步送达供应商,降低不良品率。

审计结论:目前主要物料来源多为长期供应商,价格水平逐年也有一定的下浮,但仍为制约计划采购的瓶颈,物料成本、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效益,因此应加大此方面的工作投入而非下单后的补救。

(四)、仓储条件较差,未按价值大小分别管理,存货管理有少量缺陷需改进。

1、仓库管理

主要问题1:仓库条件较差,影响物料保管。建议:对仓库的存储做适当修缮

主要问题2:物料未区别管理,即价值高的物料与价值低的物料混合存放,未作重点管理。建议:区别价值高低,分类重点管理。主要问题3:据调查存货积压量大。建议:根据可利用程度适当处理。主要问题4:季度盘点无会计人员监盘,仓管员只负责盘点自管项目。建议:建立监盘制度,交叉盘点,对盘点结果要签字确认。审计结论:总体管理较为完善,基础工作和业务处理情况良好,应建立监盘制度。

2、原材料仓入库管理

主要问题1:存1抽样发现执行后无品管确认合格数。建议:增加对二次入库物料的品管检验。审计结论:

1、大件、大批量且 产品稳定的采购基本上都能及时到位,入库率较高。但 小件、小批量产品不成熟的在执行过程中问题较多,采购成本相对较高,部门间协调困难。

2、物料接收至入库过程中涉及采购员、品管员、仓管员合作与分工的安排,相互影响,单据较多必定影响工作效率。建议设计出能相互通用的信息表。

3、原材料仓出库管理

主要问题1:基于目前的采购计划而购入的物料领用主要以生产为主,领用完全按BOM单发放,其他部门领用可能有时会产生冲突。另外小件、价值低的物料领用程序不变,报批成本可能会大于物料成本。建议:物料领用适当考虑一定的弹性,不能固化。

主要问题2:物料、工具用具存在白条借用,登记借用的情况,手续不规范,有的物料借用时间较长未补办理出库领用手续。

建议:根据领用情况,按时间长短设定是否应补办出库手续,加强管理,利于正确核算成本,及时挂账。审计结论:出仓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4、成品仓管理

主要问题1:入库经检验合格后,录入电脑、手工账前需填制“成品缴库单、入库单”,2份单据实质内容相同,只是使用部门有增减,增加了仓管员工作量。

建议:在不影响使用前提下2份单据应合而为一“入库单”,增加联数,一单多用提高效率。主要问题2:审批单与出库单实质内容相同,只是审批单体现授权,出库单体现实际出库。建议:设计出库单时增加审批人签字,再增加一栏实出数。主要问题3:抽样发现T(产品入库时间)>T(需求计划要求交货时间),相对滞后,可能会导致供货不及时。

建议:需综合分析原因。是产品制作周期未能压缩,还是需求交货期不合理的问题。审计结论:

1、入库、出库管理规范,经抽查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单据填制影响工作效率,应尽量简化,提高效率。

2、产品基本能满足供货,部份批次的生产压缩了正常的供应商生产、采购、生产、品管、研发等其他时间。有时缺乏质量、成本因素的考虑。

3、要给营销需求部门传递正常的产品供应周期时间,合理计划需求,不至于两头忙的境地。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评论

计划物控部做为公司生产运作管理的关键部门,基础信息工作的扎实程度直接会影响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

和效果,有些是来自部门外的,有些是内部管理不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本身是不够的,涉及相关部门的信息管理,办法是看以何部门为头分步改善。审计认为应从信息管理的源头开始,只要涉及相关部门的则可设计出相关部门能共同使用的信息载体,载体的内容应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按业务程序设计,明确各环节责任人、技术标准等事项。减少重复性的工作,提高效率。此外内控制管理上还有待完善,灵活性不够。总之,经审计后发现该部门基本上能完成采购任务,有效果但效率不高,特别是次数多、量小的采购。计划工作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存货管理工作基础工作扎实,物料管理到位。

五、计划物控部的反应

该部对本次审计 工作比较重视,能提供审计所需的资料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基于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无太大异议。但落实工作并非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因此,下一步的工作是重在落实,边工作边改进。

第四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总结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总结范文

为认真贯彻和落实《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财经法律法规,我局始终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思路,突出对局属各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审计及财务监督检查,在促进依法行政,维护财经秩序,推进廉政建设,提升市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20xx年内部审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城管局为县本级一级预算行政执法单位。内设办公室、卫生股、城管股、审批股、计财股5个内设机构,管理县执法大队、环卫一所、环卫二所、园林局等4个下属事业(含参公)单位。其中执法大队实行“县级一级预算,内部二级核算”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办法,环卫一所、环卫二所、园林局属一级预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形成有效的内审工作机制。我局一直非常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局党组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20xx年局内部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计财股人员为成员的审计小组,切实保证审计工作不中断。

2.贯彻重点审计,全面督促检查的方针。在财务管理和收支的基础上,针对上级的有关精神和我局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按八项规定要求重点对4个下属事业单位在财政经费支出、经营收入支出,固定资产管理、专项经费使用、政府采购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个人收入发放情况

等进行了财务监督检查,并在年内在全局进行了两次全面专项检查。经过审计和财务监督检查,有利地促进了我局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杜绝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3.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工作是审计人员执行政策的过程,审计时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内审程序,认真对待每一次审计过程,包括审计依据、范围、程序、审计评价,在审计前确定审计内容并告知下属单位,审计过程中认真做好审计底稿记录,归纳问题,及时沟通反馈,坚持依法审计,及时形成审计报告。

4.通报审计结果。审计工作结束后及时向局党组汇报审计情况,通报审计结果,研究确定审计结论和整改意见,征求被审单位意见,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在全局通报,对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归纳,并从业务上进行指导,要求各单位认真整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执行并及时完善各类财务管理制度。

三、存在的问题

从审计和财务监督检查情况看,各单位能够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被审计单位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已全部纳入单位统一管理,从无设置帐外帐和“小金库”以及以个人名义私存公款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财务收支真实,基本合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预算执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未能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二是资产管理不够严格,政府采购管理不够完善;三是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较为缓慢,项目实施结束后未能及时开展竣工财务决算。

四、20xx年审计工作主要思路及打算

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内部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内审工作的水平,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

2.继续做好职工关心的经济热点问题的专项审计检查。在检查中,注意点面结合,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并通过审计检查报告,及时向局党组领导提供信息,为局宏观决策服务;同时对反映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完善相关内审制度。

3.继续做好项目审计工作,配合审计部门对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益。

4.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原有的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修订。

第五篇:企业内部审计 经典案例参考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与评价本企业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促进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部分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独立性较差。

2、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单一,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不仅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比较低,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而且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导致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们特地编发了本期稿件,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一、机构设置的模式(不合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较晚,加之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不尽一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多种模式,如设在企业财会部门、隶属于总会计师、隶属于总经理、设在监事会以及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等。

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有没有统一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能否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内部审计能对企业管理层的经济责任、经营行为和各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企业内审的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企业内审的风险成因有很多种,比如:

1、内部审计机构模式设置不合理;

2、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

3、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

4、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为了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根本起点和成因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三、企业内审的发展方向

就我国现状来看,内部审计。尤其是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内部审计未能充分发挥其评价和改进单位风险管理,提高控制管理效率,从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服务的职能作用。因此在这种创业知识、信息提供与创新能力快速发展、提高的背景下,内部审计也有必要进行相应更新转换,包括内审观念的改变;审计人员及组织机构的变化;内部审计职能的转换以及适应计算机网络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等等。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在业务上更多的是合作。要妥善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应当保持内外审计机构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强化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一般说来,外部审计在权威性和独立性方面具有优势,而内部审计在审计深度和力度方面有其特长,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更多的是合作,其关系可以用“外审撒网,内审捕鱼”来概括。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差异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差异包括审计性质、业务独立性、审计方式、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审计报告的作用、审计权限、监督方式以及审计依据等方面,下面选择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介绍。

1、在审计独立性方面存在差异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通常叫做“内部审计部”,也有的叫做“内部控制部”,绝大部分都是企业组织机构的一部分,通常直接向企业管理层报告工作;上市公司或投资公司收购的企业则向监事会以及董事会下属的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但无论是向管理层还是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内部审计机构都是向股东拥有的企业内部组织报告工作,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方面无法作到真正的独立。外部审计师则属于社会审计,其组织、资金来源都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影响。因此,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而言就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一般是经过政府部门审批的公共会计师和审计师事务所。

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内外审计在看待和处理企业某些问题方面的不同。案例一:对待内部审计部门的归属问题

某公司管理层受传统思想影响,一直将内部审计部安排在企业管理层的一个中层职能部门中,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向公司总经理汇报。长期以来该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虽然没有什么太大成绩,但公司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意外损失事件,管理层包括董事会也认可这种结构。但是,该公司的外部审计师在考察了内部审计机构后,每年的审计报告都要质疑其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问题,在管理建议书中多次建议公司董事会将内部审计机构从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转为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

但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一直没有认可这个建议,因为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除了参加董事会外,通常情况下并无活动,而且委员会的成员(一些外聘的独立董事)平时更不过问公司的具体业务,将该公司的内部审计部直接置于该委员会的领导之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这类非上市公司而言,公司股东一般还是认可将内部审计部置于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后来,该公司计划上市募股,董事会只能接受外部审计师提出的将内部审计部转为直接向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但同时也间接向总经理通报审计工作。

2、工作范围有所不同

在工作范围上,内部审计包括了企业运营管理的许多方面,特别是以内控部为标志的企业,其内部审计的范围更是涵盖了所有的管理流程,包括内控体系的审计、管理风险预防和公司治理等。而外部审计则基本集中在检查财务管理流程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方面。

案例二:发现质量退货问题

某公司在年末处理一批年内陆续从客户处退回的三包退货,这些货物分散存放在公司外地客户处的中转库里。虽然退货已经过公司质检处的检验,但由于考虑到年终绩效考核问题,公司管理层没人对该批退货是否应该核销当年销售收入作出处理决定。公司的外部审计师在审核公司报表并对销售收入进行符合性测试时,没有条件对该公司众多的外部中转库存货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因此无法及时发现该公司的这批质量退货。最后还是公司的内部审计师在检查质量部工作报告时发现了线索,并最后追踪到了这批外库质量退货,及时向该公司管理层提出了核销销售收入和调整存货的意见。

本案说明,内部审计由于工作范围广,时间长,所以有机会发现更多的管理问题。

3、对具体业务的审计深度不同

外部审计师通常需要同时关注所有市场上的单位,受其本身条件限制,如具体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审计时间、对企业业务状况的连接,特别是对企业文化背景的感悟等等,决定了其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业务在现实情况下无法进行非常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相反,作为内部审计师则可以根据需要对高风险业务进行非常深入的调查研究,有些问题在表面上看可能并不属于高风险项目,但由于直接影响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也需要内部审计的深入调研。

案例三:固定资产“拆拼”活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某公司下属企业因为现金短缺,在内发生了几台设备损坏无钱购买维修备件的问题,设备部为保证生产运行,决定将另外暂停使用的几台同型号设备上的好部件拆下来供维修用,这在企业内部通常叫做“拆拼”。按规定,这需要对被拆件设备进行重新估价,做减值准备或者直接办理报废手续。但该公司管理层同样由于考虑到年终绩效考核问题,没有对这些被拆件设备进行报废和减值处理,继续以封存设备名义放在固定资产科目内,由于外部审计师受业务能力和审计时间等条件限制,无法及时发现该项“拆拼”事务。

此后,该公司的内部审计师在检查设备管理部门业务过程中,特别是在听取企业介绍节约现金的介绍中发现了线索并据此查明了事情的全部经过,根据公司管理政策规定,鉴于该设备已无修复价值,内部审计师要求企业管理层对该设备作了报废处理并调整了财务报告。

4、审计权限不同

对于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的企业来说,内部审计通常会被赋予对潜在风险预防提出管理纠正的权利,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向高层提出免除下属业务单位主管负责人的建议。外部审计师虽然在其审计报告中也可以对潜在的管理风险提出预防建议,但一般不涉及处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案例四:内部审计对管理层的奖惩建议权

某公司的一家下属企业,自开业后多年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虽然该公司的设备一流,而且有跨国公司的大投入做后盾,产品的市场需求极大。但公司总经理盲目自信,随意滥用董事会赋予的投资权利,超预算购买大批进口设备。加上内部管理混乱,费用开支巨大,管理层之间信息沟通不佳,所以产品质量和数量长期不能满足客户需要,导致该公司长期不能达到董事会确定的目标。公司内部不断有员工揭发总经理利用采购设备的机会接受外国供应商的好处,包括带领全家出国旅游、收受好处等问题。最后,公司首席执行官指示内控部联合其他投资、财务等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对该公司总经理进行特别审计。

经过一周的特别审计后,根据具体的审计证据和总经理目前的经营方针以及发展计划,审计组决定在审计报告中向董事会提出了包括撤换总经理在内的一系列建议。而过去外部审计师虽然也多次对该公司进行审计,也有许多管理建议,但都没有涉及该公司总经理的去留问题。

此外,该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通常还派人参加企业的和季度的绩效考核工作。内部审计师在评价下属企业管理层的绩效中有奖惩建议的权力。

5、服务深度不同

由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存在资源使用、工作方法、业务重点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导致内外审计在对企业服务深度方面的不同。案例五:内部审计在合资谈判中的服务功能

某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投资公司(简称“甲方”)管理层计划和另外一家生产零部件的私人公司(简称“乙方”)利用双方资源优势联合组建合资企业,共同向市场的特定客户推出一款新的产品。在谈判初期进展非常顺利,双方代表就产品、市场、投资、合作方式等重大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当谈判进入到具体合资企业的管理人员组成问题时,双方发生了意见分歧。按照惯例,当合资双方股权比例达到7:3或6:4以上时,一般由一方推荐董事长、财务总监人选,组成监督方;另一方则派遣总经理组成经营管理层。这类组合虽然表面上看来比较公平,也有成功案例,但在实际运营后通常容易因各方利益冲突或经营观念的不同导致管理层分裂,轻则影响企业正常运营,重则破坏实现合资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合资双方终止合作。为了预防出现这种情况,甲方基于长期从事合资企业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基于对乙方管理层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的了解,为避免日后经营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在谈到合资公司人员组成时,提出了这样的意见和条件:作为控股方,甲方派人担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乙方派人担任付董事长,合资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和付总经理通过市场招聘由董事会投票表决确定,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不得在双方企业内担任任何职务,也不得进入合资公司董事会,总经理有权向董事会提出辞退付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要求。乙方对此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的后果是乙方失去了对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坚决要求如果甲方担任董事长,乙方就必须派人担任总经理,双方谈判就此陷入僵局。

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保证双方在既不影响合资企业日后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又能有效保证双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利益,这里除了合作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外,还必须有制度上的保证。为此,甲方要求其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参加董事会会议,就此问题直接与乙方进行谈判。甲方审计人员一方面向乙方股东系统介绍了甲方的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双方人员就日后经营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重大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研究,然后将有关具体控制总经理和高管们的条款,特别是双方股东的内部审计权利等加入到合同之中。最后甲方终于使乙方消除了疑虑,同意了甲方的意见。

这样做的结果是,总经理等高管们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业务活动将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中。这种工作对于内部审计是一种典型的管理顾问咨询服务。出于费用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审计业务和咨询业务分离后,外部审计机构无法提供这类服务。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在业务上更多的是合作。以下案例可以从各个侧面反映这种合作。

案例六:无票领用公司寄存库货物对资产损益表的影响

某公司为减少存货,利用自身在采购市场上的强势地位,要求供应商将其货物事先存放到该公司为供应商开辟的寄存库内,合同规定供应商应当始终保持满足公司三个月生产需求的货物存量。该公司物流部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随时到寄存库中提货,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数量向供应商办理结算付款,在内的正常情况下,这类结算相当于占用了供应商的资金,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年底前的三个月开始,该公司为了降低当年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财务成绩,管理层默许物流部门无票领用供应商在寄存库中的货物,并拖延办理领用结算时间。由于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都想扩大对该公司的销售份额,结果有供应商就口头答应了延迟结算的要求。

公司在盘点年末存货时出现了盘盈情况,导致了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外部审计师对此由于受经验限制和对事情缺乏全面了解,在参加年末审计盘点该公司存货时没有发现盘盈的真正原因。此后,该公司内部审计师在全面盘点公司内部仓库和供应商寄存库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要求公司管理层对无票领用供应商的存货进行调整,消除了该项盘盈,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案例七: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延伸

某外部审计师过去在完成对某公司的审计后,通常会向该公司管理层提出系统的管理建议书。建议书包括:现状描述、发现的问题、问题的潜在风险及风险大小程度以及改进建议等。对这些问题该公司经过分析后基本认同。但由于该公司过去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所以跟踪落实的工作就交给财务部去处理,而财务部受其自身条件和日常工作能力的限制,每到面临下一个外部审计到来前就因为担忧许多重大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焦虑。其中有几点重要建议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包括:没有制订在制品中的费用分摊政策、没有建立外部中转库盘点程序、公司的三包退货程序不完善、部分内部控制管理程序与质量管理程序发生冲突等等。这些问题单凭财务部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最后该公司董事会决定成立专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跟踪督促外部审计师提出的管理建议。

此后,内部审计师一方面直接和外部审计师建立沟通关系,交流改进情况,另一方面,则将外部审计师提出的管理建议直接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并对各下属企业展开跟踪检查。此外,内部审计师还将下属企业落实外部审计意见的整改情况列入了企业审计评分体系之中。在内部审计师的持续跟踪敦促下,经过团队合作,外部审计师的这些管理建议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本案证明内部审计确实是外部审计的延伸。案例八:预防舞弊案件方面的合作

某公司近年来随着有色金属价格的大幅度上扬,其下属的一个企业发生了贵金属被盗的案件。该公司内部审计师根据这一信息,结合企业的生产环境情况,预见到企业将面临严重的金属物品被盗的压力,并及时发布了预防贵重金属被盗风险的预告。根据该公司内控部制定的预防盗窃的保险安排,如果发生外来盗窃,则该盗窃损失将可从财产一切险中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如果发生内部人员内盗,则可以从该公司购买的雇员忠诚保险中获得保险赔偿。但是,从该被盗案件的现场情况分析,没有发现任何门窗被破坏的情况,当地公安部门初步认定本案应该属于内盗。

由于雇员忠诚保险必须有明确证据指出具体的舞弊雇员及其舞弊行为,所以在当地公安机关没有查出具体作案人员前,该案无法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该损失在没有得到赔偿前自然将影响到公司当年的损益,内部审计师及时将舞弊案件的情况向外部审计师进行了通报,外部审计师在评估后认为在损失金额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接受企业的处理方案。同时外部审计师根据其获得的来自其他企业在处理类似防盗措施的信息,对该公司的防盗的预防措施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内外审计师之间在预防和处理舞弊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

案例九:其他方面的合作

某公司为了摸清企业的全部存货状况,及时解决呆滞品对未来财务成果的影响,决定在结束前对所有下属企业的存货进行全面的盘点审核。该工作原计划邀请公司的外部审计单位,一家跨国事务所执行,但该事务所在年前确实没有能力执行该项审核盘点任务,为此,该公司计划聘请当地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行。

为保证该项审计的顺利进行,也为了当地事务所的审计盘点结果获得审计单位的认可,该公司提前和审计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沟通,从制定盘点存货程序、组织计划等方面逐个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各下属企业外部中转仓库的存货盘点方案进行了仔细的探讨。最后该公司按照审计单位认可的存货盘点方案,利用当地事务所的支持完成了年前存货盘点。当地事务所提交的盘点审计结论获得了审计机构的认可,既节约了审计盘点费用,也提高了审计效率。内外审计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

以上案例从几个角度介绍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要妥善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主要应当作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保持内外审计机构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在处理日常工作中应当随时和本企业的外部社会审计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经常就国际国内有关审计业务发展的最新进展、双方的审计范围调整、各自审计工作底稿、双方的审计结论以及双方对本企业管理程序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近来对财务数据真实性的要求不断提高、IT审计、审计质量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2、强化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双方应当在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包括业务程序开发、预防舞弊体系建设、双方审计成果的相互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合作。特别是对于打算进行股份公开上市的企业,更是应当提前着手安排建设企业内控体系,这些都需要得到外部审计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下载新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课后作业教师:陈老师 学生: 何敏 学号: 201108050326 一.请简述什么是内部控制的规范体系? 答: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主要是进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围绕经营目......

    企业内部审计原则

    □ 总则 (一)根据有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加强公司及所属公司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审计监督,规避经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增加企业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内部审计制度 工作概述:加强本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国家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维护公司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监督公司运营效率,防范舞弊风险,提升公......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姜勇(会于本011.58号)徐丽芬(导师) 摘要: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处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当前内部审计风......

    企业内部审计报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 一、导言 日期:2003年10月26日 接受者:公司总经理*** 引言: 经公司2003年度内部审计的计划安排,我们对公司计划物控部业务 管理程序政策、采购计划及其价格核......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范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审计监督,规避经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增加企业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

    企业内部审计重点

    内部审计的概念体系:内部审计的定义,独立,客官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目标,对被评价活动的风险,控制及治理过程发表意见。完成职责的环境,独立性。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客观性。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