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污泥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及其排放和控制限值、处理工艺和消毒要求、取样与监测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污泥及废气排放的控制,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验收后的排放管理。当医疗机构的办公区、非医疗生活区等污水与病区污水合流收集时,其综合污水排放均执行本标准。建有分流污水收集系统的医疗机构,其非病区生活区污水排放执行GB8978的相关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和本标准表
5、表6所列分析方法标准及规范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HJ/T5
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9
1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医疗机构 medical organization
指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急救站等。
3.2 医疗机构污水 medical organization wastewater
指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污水。
3.3 污泥 sludge
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淀污泥和化粪池污泥。
3.4 废气 waste gas
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技术内容
4.1污水排放要求
4.1.1 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1的规定。
4.1.2 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4.1.3 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4.1.4 禁止向GB3838I、II类水域和III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GB3097一、二类海域直接排放医疗机构污水。
4.1.5 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房污水与非传染病房污水分开。传染病房的污水、粪便经过消毒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4.1.6 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的医疗机构污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应进行脱氯处理,使总余氯小于0.5mg/L。
表1 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序号
控制项目
标准值
粪大肠菌群数(MPN/L)
肠道致病菌
不得检出
肠道病毒
不得检出
结核杆菌
不得检出
6
PH
6-9 化学需氧量(COD)浓度(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6060 生化需氧量(BOD)浓度(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2020
悬浮物(SS)浓度(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2020 9
氨氮(mg/L)10
动植物油(mg/L)11
石油类(mg/L)
1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13
色度(稀释倍数)
14
挥发酚(mg/L)
0.5 15
总氰化物(mg/L)
0.5 16
总汞(mg/L)
0.05 17
总镉(mg/L)
0.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总铬(mg/L)
1.六价铬(mg/L)
0.5
总砷(mg/L)
0.5
总铅(mg/L)
1.0
总银(mg/L)
0.5
总A(Bq/L)
总B(Bq/L)总余氯1)2(mg/L)(直接排入水体的要求)0.5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 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6.5-10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表2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序号
控制项目
排放标准
预处理标准 1
粪大肠菌群数(MPN/L)
500
5000 2
肠道致病菌
不得检出
肠道病毒
不得检出
pH
6-9
6-9 5
化学需氧量(COD)浓度(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6060
250250 6 生化需氧量(BOD)浓度(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2020
100100 7 悬浮物(SS)浓度(mg/L)
最高允许排放负荷(g/床位)
2020
6060 8
氨氮(mg/L)
动植物油(mg/L)
石油类(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色度(稀释倍数)
挥发酚(mg/L)
0.5
1.0 总氰化物(mg/L)
0.5
0.5 总汞(mg/L)
0.05
0.05 总镉(mg/L)
0.1
0.1 总铬(mg/L)
1.5
1.5 六价铬(mg/L)
0.5
0.5 总砷(mg/L)
0.5
0.5 总铅(mg/L)
1.0
1.0
总银(mg/L)
0.5
0.5 22
总A(Bq/L)
2总B(Bq/L)24
总余氯1)2)(mg/L)
0.5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
一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10 mg/L。
二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2-8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4.2 废气排放要求
4.2.1 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表3要求。
4.2.2 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应对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进行消毒处理。
表3 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序号
控制项目
标准值
氨(mg/m3)
1.0
硫化氢(mg/m3)
0.03 3
臭气浓度(无量纲)
4
氯气(mg/m3)
0.1 甲烷(指处理站内最高体积百分数 %)1%
4.3 污泥控制与处置
4.3.1 栅渣、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污泥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
4.3.2 污泥清淘前应进行监测,达到表4要求。
表4 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
医疗机构类别
粪大肠菌群数(MPN/g)肠道致病菌 肠道病毒 结核杆菌 蛔虫卵死亡率(%)
传染病医疗机构
≤1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9
5结核病医疗机构
≤100
不得检出
>95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 ≤100
>95 处理工艺与消毒要求
5.1 医疗机构病区和非病区的污水,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的污水应分流,不得将固体传染性废物、各种化学废液弃置和倾倒排入下水道。
5.2 传染病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房应设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的粪便排泄物等传染性废物。
5.3 化粪池应按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为24-36h。清掏周期为180-360d。
5.4 医疗机构的各种特殊排水应单独收集并进行处理后,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5.4.1 低放射性废水应经衰变池处理。
5.4.2 洗相室废液应回收银,并对废液进行处理。
5.4.3 口腔科含汞废水应进行除汞处理。
5.4.4 检验室废水应根据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单独收集,单独处理。
5.4.5 含油废水应设置隔油池处理。
5.5 传染病医疗机构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
5.6 综合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排放标准时,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执行预处理标准时宜采用一级处理或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
5.7 消毒剂应根据技术经济分析选用,通常使用的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液氯、紫外线和臭氧等。采用含氯消毒剂时按表
1、表2要求设计。
5.7.1 采用紫外线消毒,污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10 mg/L,照射剂量30-40mJ/cm2,照射接触时间应大于10s或由试验确定。
5.7.2 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20 mg/L,臭氧用量应大于10mg/L,接触时间应大于12min或由试验确定。
取样与监测
6.1 污水取样与监测
6.1.1 应按规定设置科室处理设施排出口和单位污水外排口,并设置排放口标志。
6.1.2 表1第16-22项,表2第15-21项在科室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总A、总B在衰变池出口取样监测。其它污染物的采样点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6.1.2 医疗机构污水外排口处应设污水计量装置,并宜设污水比例采样器和在线监测设备。
6.1.3 监测频率
6.1.3.1 粪大肠菌群数每月监测不得少于1次。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接触池出口总余氯每日监测不得少于2次(采用间歇式消毒处理的,每次排放前监测)。
6.1.3.2 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志贺氏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其他致病菌和肠道病毒按6.1.3.3规定进行监测。结核病医疗机构根据需要监测结核杆菌。
6.1.3.3 收治了传染病病人的医院应加强对肠道致病菌和肠道病毒的监测。同时收治的感染上同一种肠道致病菌或肠道病毒的甲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5人、或乙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10人、或丙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20人时,应及时监测该种传染病病原体。
6.1.3.4 理化指标监测频率:pH 每日监测不少于2次,COD和SS每周监测1次,其他污染物每季度监测不少于1次。
6.1.3.5 采样频率:每4小时采样1次,一日至少采样3次,测定结果以日均值计。
6.1.4 监督性监测按HJ/T91执行。
6.1.5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5和附录。
6.1.6 污染物单位排放负荷计算见附录F。
6.2 大气取样与监测
6.2.1 污水处理站大气监测点的布置方法与采样方法按GB16297中附录C和HJ/T55的有关规定执行。
6.2.2 采样频率,每2h采样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测定值。每季度监测一次。
6.2.3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6。
6.3污泥取样与监测
6.3.1 取样方法,采用多点取样,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重量不小于1kg。清掏前监测。
6.3.2 监测分析方法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7.1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7.2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执行本标准不能达到本地区环境功能要求时,可以根据总量控制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正式实施
发布日期:2015-07-07 2015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了DB33/973-201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
下表为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标准全文如下:
第三篇: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
附件:
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污染物排放行为的监督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数量,稳定和改善环境质量,规范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向未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排放重点水污染物,向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单位)。
排放气态氟化合物的电解铝生产单位,前款规定地区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单位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领取排放污染物许可证(以下简称排污许可证)。
禁止无排污许可证的单位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
第四条排污许可证分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分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排污许可证颁发与监督管理。
第二章核定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数量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颁发排污许可证的工作方案,明确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各类排污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权限,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地方法规、规章对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发放排污许可证权限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组织市(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规划,核定本行政区内各排污单位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数量。一个排污单位既排放水污染物,又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由同一个环境保护部门一次核定其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数量。
对列入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本行政区总量控制指标以内,已测算环境容量并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复核的地区,还应当在本行政区环境容量以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各类污染物的数量(年排放量)核定到各排污单位。
对火电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电解铝生产企业排放的气态氟化物可按照绩效方法(即单位产品排放量)进行核定。核定二氧化硫排放量时应考虑高架源远距离输送形成酸雨的因素。
对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单位,按其执行国家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予以核定。
对未列入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污染物,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以排污单位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前提,结合当地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保护目标,在确认各单位排污申报登记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核定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的数量。
核定排污单位排放污染数量的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 1 布后实施。
第三章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颁发
第八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核定其污染物排放数量的环境保护部门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时应向核定其污染物排放数量的环境保护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应当在开始试生产当日的30日以前申请领取临时排污许可证。
第九条排污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及污染治理设施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已履行排污申报登记义务;
(三)排污口经规范化整治;
(四)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五)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重点污染源,对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已采取削减措施,并按要求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施;
(六)环境保护部门已核定其污染物排放数量,且申请排放量在环境保护部门核定的数量之内;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申请排污许可证,应当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排污申报登记材料;
(二)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安装的验收材料;
(三)污染物产生、治理和排放情况;
(四)过去半年内的环境监测报告;
(五)污染物削减措施和效果;
(六)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应提交治理方案;已经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应当提交验收材料;
(七)被责令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排污单位,应提交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八)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材料;
(九)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对申请单位的生产和污染物治理设施、排污口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处于试生产期间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单位,或者被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一)、(二)、(三)、(六)、(七)项规定的,颁发临时排污许可证。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对每个排污单位颁发1份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以及其他地方法规、规章规定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的污染物的各项要求应当载明在同一份排污许可证之中。排污许可证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排污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
(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数量;
(三)有效使用期限。
第十三条排污许可证副本的除载明排污许可证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
(一)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登记号;
(二)排污单位负责人、联系人姓名、电话、通讯地址;
(三)排污口的数量,各排污口的编号、名称、位置;
(四)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的方式、去向、区域或流域;
(五)适用的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六)限期削减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及时限;
(七)对排放污染物的特别要求,如白天、夜间、季节、突发事故应急等各种条件下的排放限制;
(八)大气、水污染物监测要求,如监测的项目、频次,监测结果的报告及存档要求;
(九)年检、违章记录;
(十)法律法规、地方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为3年。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最长为1年。
第十五条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内容印制。
第十六条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后需要继续排放污染物的,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之日前的20个工作日以前向原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换发排污许可证。
排污单位不再排放污染物的,应当向原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七条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拟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在发生重大变化前30个工作日前向原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重新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排污单位增加其他实行许可证管理的污染物,或者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原许可量10%,或者排放污染物的浓度超过原许可量20%的,视为重大变化。
第十八条排污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的,新设立的排污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20日内向原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
分立后各单位排放污染物数量之和不得大于分立前原排污单位的排放数量。
排污单位合并后,排放污染物数量不得大于合并前原单位的排放数量之和。
第四章排污许可证的监督与管理
第十九条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15日前,将上一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情况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不适当情形的,应及时纠正。
第二十条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持有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以下简称持证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禁止不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禁止涂改、出租、出借以及其他非法方式转让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持证单位应当建立环境治理台账,记载排污许可证规定事项及执行情况、排污申报数据、环境监测数据、交纳排污费时间及数量、受到环保部门处罚或奖励、实施清洁生产或污染物削减方案以及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等情况。
环境治理台账应当长期保存。
持证单位不再排放污染物的,应在办理注销手续时将环境治理台账移交原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持证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监督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 3 和业务秘密。
持证单位应当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排污许可证、环境治理台账等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持证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安装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控装置,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联网,维护自动监控装置和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转:
(一)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列为水污染重点排放源的,应当安装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酸碱度(PH)的浓度监测装置和污水流量计;
(二)日排废水100吨以上或者日排化学需氧量30公斤以上的,应当安装单元监测装置和污水流量计;
(三)设区的地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列为二氧化硫重点排放源的,或者新建、改建、扩建单台容量大于或等于14兆瓦(20蒸吨/小时)锅炉的,应当安装二氧化硫浓度监测装置和废气流量计。
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装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取得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作为环境保护部门对持证单位进行管理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持证单位应将排污许可证的内容,悬挂、张贴或印刷在生产场所大门处或其他公众可见的醒目位置,应当在每个排污口标志牌处悬挂或张贴排污许可证对该排污口的规定内容。
第二十六条当某一水体或局部大气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或有严重恶化的预兆时,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应急需要,可以依法或者根据同级人民政府的决定要求持证单位在应急期间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
持证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七条环境保护部门对排污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发放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部门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每年3月底前对排污许可证的执行情况进行年检,将年检情况载入排污许可证副本,并记录在环境保护部门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档案之中。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排污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法律未做规定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环境保护部门提出建议,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持证单位情节严重的,由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排污许可证,并将处罚结果在媒体上公布:
(一)未申请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
(二)经申请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
(三)在申请排污许可证时弄虚作假的。
第二十九条排污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排污许可证:
(一)不按时参加排污许可证年检的;
(二)未将许可证的内容悬挂、张贴或印刷在生产场所大门处或其他公众可见的醒目位置的,或者未将对各排污口的规定内容悬挂或张贴在相应排污口标志牌处的;
(三)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四)持证单位排放污染物发生重大变化,或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或排污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等情形,未重新申请或经申请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
(五)未建立环境治理台账的;
(六)未按规定安装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控设施,或者不按规定与环境保护部门的信息系统联网的,或者虽安装但未尽维护义务致使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的。
第三十条涂改、出租、出借以及其他非法方式转让排污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未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由原发证的环境保护部门吊销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污染物排放数量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监督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本地区污染物排放现状、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目标,在国家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的重点水污染物、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基础上,对显著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其他污染物,提出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的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四条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排污单位,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45日内,按本办法规定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前款规定地区、行业内排放其他污染物的排污单位,以及前款规定地区、行业以外的排污单位,地方法规、规章规定应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排污单位被吊销排污许可证,或者造成严重污染后果的,调查处理该案件的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做出处理决定后5日内将处理结果通报工商、公安、监察部门或移送司法机关。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2004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东莞市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
东莞市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
(1995年7月2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颁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水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家环境保护局《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以下简称排污单位)。
第三条 排放污染物许可证(以下简称排污许可证)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保部门)组织实施和统一监督管理,排污单位必须按市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申报污染物的排放及
处理情况,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二章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第四条 排污单位必须按市环保部门指定的时间,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并按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五条 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报市环保部门审查核实。符合填表规范的,予以登记。
第六条 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核定的内容发生重大改变时,应在改变前15天,到市环保部门申请,履行变更登记手续。
第七条 实施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必须在污染源申报登记的基础上,向市环保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
禁止无证排放污染物。
第八条 市环保部门结合全市排污现状和发展规划,分期分批对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物实行排放许
可证制度。
第三章 排污许可证制度
第九条 排污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持市环保部门批准的排污申报登记表申请《排污许可证》。环保部门经调查核实后,应在一个月内根据总量和浓度排污指标。核发《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
污许可证》。
对污染物排放达到总量控制指标,并且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达到标准的单位,发给《排污
许可证》。
对超出排污总量或浓度控制指标的单位,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并限期治理削减排放量。
第十条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在实物试运行期间,由市环保部门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污染防治设施经验收合格后一个半月内,排污单位凭验收合格证书,向市环保部门申请换发《排污许可证》。
第十一条 持《临时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削减排污量,达到总量控制指标;重点控制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可申请换发《排污许可证》。
第十二条 实行《排污许可证》年审制度。排污单位在产品、原辅材料的品种以及生产工艺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于当年《工商营业执照》年审前,持《排污许可证》副本及有关材料到市环保部门
办理年审。
第十三条《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三年,《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两年,具体有效期
限由发证部门确定。持证单位应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申请换证,若有效期满,仍未换证的,按无证排放行为处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并接受市环保部门的现场检查、监督和监测。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十五条 排污单位其废水排污口必须编号、设立标志、安装排污计量装置,排污口必须具备采样和
测流条件。
排污单位应当加强排污计量装置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转,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新建项目,一般应只设一个排污口。改建、扩建项目不得增加新的排污口。
第十七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配备专职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方法,对本单位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定期如实地向发证部门报送化验数据。暂无监测能力的排污单位,应委托市环保监测站定期监测,委托监测费用由排污单位支付。
第十八条 持《临时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按期完成规定的削减量,并于每季度末向发证部门如实报告削减排污量的进度情况。
第五章 罚 则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环境保护部门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处以
罚款:
(一)逾期未申报登记或谎报登记的,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逾期未完成污染物削减量以及超出《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加倍收缴排污费;
(三)拒绝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或拒领《排污许可证》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加倍
收缴排污费。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没有按市环保部门的要求设立标志,安装排污计量装置的,应当限期设立安装,逾期未装计量装置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故意损坏排污计量装置的,或者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情况未及时向环保部门报告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持证单位接到缴纳排污费或罚款的通知书后,应按规定日期缴付;逾期不缴付的,每天追
加千分之一的滞纳金。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环境保护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申请复议或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保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环保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行政管理机关或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思路与当前工作重点
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思路
与当前工作重点
陈艳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
2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对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特点与问题进行了剖析,介绍了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十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关键词: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体系
1、引言
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水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标准,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实现。
2、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
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与环境保护事业同步发展起来的。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审查通过了我国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4-73),该标准奠定了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为我国刚刚起步的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管理和执法依据。
1984年5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进行了修正),明确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审批和实施权限,使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和保证。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制订钢铁、化工、轻工等20多个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0年代末,原国家环保局制订颁布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88),替代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中的废水部分。该标准的突出特点是:根据水域功能确定了分级排放限 1
值,即排入不同的功能区的废水执行不同级别的标准;并强调了区域综合治理,提出了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排放限值,对行业排放标准进行了调整,统一制订水质浓度指标和水量指标,体现了水质和排污总量双重控制。
1991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环境标准工作座谈会上,对排放标准体系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新的环境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综合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但二者不交叉及排放标准分级的体制,推出了排放标准的时限制。在此之后,依据3000家重点污染源,着手制订了12项行业性的时限制排放标准,并重新修订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同时替代了80年代制订的一批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到目前为止,共有18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综合类1项,行业类17项),涉及到造纸、钢铁、纺织印染、合成氨、海洋石油开发、肉类加工、磷肥、烧碱、聚氯乙烯、船舶、兵器、航天推进剂、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等10多个行业。此外,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川、厦门等省市还制订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包括综合与行业两类、国家和地方两级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3、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3.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级与水环境质量各类功能区类别相对应
原则上讲,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水环境质量标准有密切的联系,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浓度(或数值)经过扩散与稀释,不致破坏水环境质量功能区所规定的要求,因此最初制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时采用与水环境质量各类功能区类别对应进行分级的方式,旨在体现“高功能区高保护、低功能区低保护”的思想。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经济不发达时期,水污染物排放量远远小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级与区域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对应,可简化环境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当时环境管理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污染源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其它污染源的分布情况的变化,往往是即使所有污染源能够达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也不能保证区域水环境质量达标,因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已大大超过水环境承载力。尤其在目前经济发展迅猛、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水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只有采取综合整治措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排污总量控制等手段来实现水环境质量功能目标,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区域水环境质量功能直接对应分级已明显失去现实意义,不能适应目前水环境管理的需要。
3.2 综合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覆盖面较广,行业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较少,二者不交叉执行
80年代中期制订了大量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到80年代末颁布了各行业通用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标准与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同,它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对不同类别功能区的要求,分级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这样确立了综合标准与行业标准并存的格局,但二者关系不够协调,排污收费依赖于综合排放标准,造成实施过程中出现交叉。制订综合排放标准没有考虑各行业生产工艺、处理技术的差异和污染物的特点,执行中经常出现标准值偏严或偏松的情况。而根据行业特性确定行业排放标准相关排放指标的限值,一般控制指标较少。到目前为止,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17项,很难满足我国开展环境管理依法行政、推行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环境管理要求。
3.3 排放标准以浓度指标为主
由于我国各地的监测经费有限,监测仪器设备相对落后,监测人员缺乏,中小企业较多,污染物排放波动性较大,产品产量难以准确统计以及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虽然部分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排放浓度、吨产品允许排水量和吨产品水污染物排放量指标,但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仍以浓度指标为主。以浓度指标考核难以避免稀释达标行为的存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这种方式也不适应目前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3.4 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较少
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制订地方标准,对已作规定的项目可制订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当执行以技术为基础的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能达到区域水环境质量或总量控制要求时,地方可以针对污染源和当地环境的特点,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极不均衡,水环境容量资源各不相同,水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极强,为适应不同地区对水环境保护的不同要求,需要在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订适用于某一特定区域的地方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于我国地方标准制订的技术储备不够和人员素质等原因,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工作比较滞后,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制订的地方排放标准较少,且制订和发布程序不规范,实施机制不健全,难以满足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3.5 按时间段制订污染物排放限值,体现标准的“超前性”
90年代以后制订的排放标准,按建设项目的时间段划分为新污染源和老污染源,分别制订宽严不同的排放限值。新污染源从严,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物处理技术,要保
证足够的污染治理费用,给企业一个足够的准备时间将污染消除在工艺设计过程中。今后标准制订仍要体现这一“超前性”思想。
4、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的基本思路
针对国家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水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家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主要思路如下:
4.1 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清洁生产工艺、经济可行的污染物控制技术为依据,而不再与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对应
根据不同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量水平及经济可行的污染物处理技术等因素来确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标准值。改变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级与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对应的做法,不分级别,以污染物处理技术为依据,制订单一排放限值,以利推行清洁生产和推进总量控制,这样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对所有排污单位做到公正、公平。
4.2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按行业制订,甚至按工艺类型、产品种类制订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一般按行业和产品类别有针对性地制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即行业排放标准。分行业制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利于促进行业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合理有效地控制该行业的特征性水污染物,而综合排放标准则很难做到。因此我国今后将根据环境管理需要,将制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心转向行业标准,扩大行业覆盖面,增加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数量,使综合排放标准成为行业排放标准的补充。增强行业排放标准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制订一批具体的按生产工艺过程或产品种类划分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这样既能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又能保证标准的可操作性。
4.3 加强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力度,协调地方排放标准和国家排放标准的关系
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代表全国平均控制水平,是一个基准控制水平,企业经过一定努力都能够达到,而将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国家主要通过环境质量标准实施间接控制,同时通过发布行业环保技术政策和污染控制技术指南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实施更严格的控制。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可针对当地水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4 从浓度标准逐步过渡到以负荷标准为主,规定日、月或年均排放限值
目前部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三个指标,即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吨产品允许排水量
和水污染物排放量。但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量超标没有相应的收费标准,且目前的监督监测力量较为薄弱,因此,实际上主要起作用的还是浓度标准。控制浓度难以避免以稀释方式达标的行为,难以有效地控制进入水环境的水污染物总量。另外,随着目前企业改组和改制,某一企业跨多个行业,生产多种产品,以浓度标准控制则难以客观准确评价企业的排污行为。因此,在标准的表达方式上,要逐步过渡到以负荷法排放标准为主,规定日、月、年均吨产品排放限值,即体现出总量控制的要求,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避免目前浓度标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弊端。
但是为防止水污染物大量排放对水环境造成急性意外危害,部分指标仍要规定一次最大浓度值。鉴于目前监测经费不足、监测手段和统计手段明显落后难于实施,目前多数标准仍采用浓度标准与负荷标准共存的方式。
4.5 排放标准强调以经济可行的处理技术为依据
制订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时,明确以水污染物处理技术为依据,采用水污染物达标技术,即现阶段所能达到的最佳控制技术为标准的制订依据,根据不同行业的工艺技术、污染物产生量水平、处理技术等因素确定各种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应以减少单位产品或单位原料消耗量的水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根据行业工艺技术的进步、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适时地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修订,逐步达到减少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标。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行业最佳实用技术为依据,这样制订的排放标准才有针对性,才能得到企业界的支持与合作。
4.6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体现超前性,按年限制滚动
在制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应有超前意识,对新污染源应从严要求,以体现技术的进步;同时适用于新污染源的排放标准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新污染源经过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验收,配置了项目建设时较为先进的污染治理设施。如果排放标准调整频繁,就会导致企业相应更新污染治理设施,造成资金和设施的浪费。因此在制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应对标准的超前程度及其延续性有所考虑,标准执行一段时间要向前滚动。
4.7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包含合理的污染控制项目
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治理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尚不能完全禁止某些水污染物的排放。另外,相当一部分地区制订、出台地方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难度较大。因此在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过程中,近期仍要包括尽可能多的水污染物控制项目,水污染物控制项目因行
业不同而定,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包括的项目应在相关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得以体现。
5、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当前工作重点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明确提出煤炭、电力、冶金等行业是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我国目前或者缺少这些行业中的某些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这些行业中的某些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急需修订。因此,“十五”期间行业水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将成为环境标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下达了煤炭、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水泥等行业排放标准的制(修)订计划。
为了加快环境保护标准的制订进程,尽快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标准的编制工作,以提高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2003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2003国家环境标准项目的编制单位,第一批共31项,其中包括多个行业如电镀、橡胶、制糖、纺织印染、陶瓷、沥青、日用化工等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凡符合条件的科研、监测、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等单位均可报名参加应征。
6、参考文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十五”期间环境标准制、修订计划,内部资料,200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编,最新中国环境标准汇编:水环境分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下达2002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2002]106号,2002。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开征集环境保护标准编制单位的公告,环函[2003]68号,2003。周扬胜、安华,美国的环境标准,环境科学研究,1997,10(1):57~62。汪云岗、周军英、钱毅,美国水环境标准及其实施体系述评,农村生态环境,1999,15(3):49~53。
7、作者简介:陈艳卿(1962-),女,山东荣成人,硕士,副研究员。自1986年起一直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目前在环境标准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工作方向是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共出版论著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