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新疆地方史资料复印(5篇)

时间:2019-05-14 23:3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新疆地方史资料复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新疆地方史资料复印》。

第一篇:九年级新疆地方史资料复印

新疆地方史中考知识点对照

一、汉代西域

1、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没有达到)

结果:他以汉使身份与西域各国交往,扩大了汉朝的影响,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第二次: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 目的:劝乌孙东归故地,与汉夹击匈奴 结果:未达到目的,但却进一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并导致后来乌孙与汉的联姻。

2、乌孙与汉联姻

联姻:昆莫猎骄靡聘娶汉朝细君公主为妻; 昆莫军须靡又聘娶汉朝解忧公主为妻 作用:这种联姻对密切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关系、促进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后来汉朝统一西域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3、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公元前60年 建立:汉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统辖南北二道各地,都护府设在乌垒台(今轮台东北)性质: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意义: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版图,成为我们统一国家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4、班超在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政府进军天山东部,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74年,东汉政府重设西域都护府,恢复对西域的统治;

91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东汉,这是我国同欧洲国家第一次友好往来。

5、汉朝治理西域的措施

⑴派遣官吏,设置统治机构;⑵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绶;⑶屯田;⑷修筑城垒和烽燧台。

6、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⑴农业方面:

西域→中原:①农作物品种的苜蓿、胡麻、胡豆(蚕豆)、大蒜、葱、芫荽、石榴、核桃等,丰富了内地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②西域的良种马,成为军事、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既壮大了汉朝的军事力量,又促进了内地经济特别是养马事业的发展。

中原→西域:先进的农具和耕作、开渠、凿井等技术,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⑵手工业方面:

西域→中原:毛纺织业发达,毡、毯等毛织品深受中原人民的喜爱

中原→西域:先进的冶炼、铸造等手工业技术,促进西域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⑶文化方面:

西域→中原:①乐器如竖箜篌、琵琶、唢呐等,丰富了中原人民的文化生活;②西汉末年,印度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原

中原→西域:汉朝的礼仪、制度、服装、建筑等,对西域有很大影响,各族人民相互学习语言、文字,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交往。

⑷“丝绸之路”的形成:汉朝统一西域后,我国同西方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大批的丝绸从内地运到西域,再贩运到印度、安息、希腊和罗马等地,从而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

二、唐代西域

1、唐朝统一西域(大事年表)

630年,唐灭东突厥,在伊吾设置西伊,州,后改为伊州

640年,唐灭高昌,设置西州,又设置安西都护府

648年,平定了龟兹、疏勒、于阗等国,统一了天山南路,迁安西都护府与龟兹

649年,唐设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四镇,统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史称“安西四镇”

657年,唐朝灭西突厥,统一天山北路,完全统一了西域

2、唐朝在西域的军政建制

⑴最高统治机构: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性质:是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既是军事指挥机关,又是行政管理机关)⑵大都护府下的军事系统: 前期分为“驻防军”和“行军”

后期:在西域设置安西节度使和北庭节度使(节度使多由大都护兼任,总揽辖区内的兵马、财赋、民政大权,其治所与大都护的治所相同)⑶都护府下的行政系统——一区两制

①州、县制(仅实行于汉族比较集中的伊州、西州和庭州。州、县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府兵制度;政治、经济、军事与内地一体化)

②羁縻府、州制(实行于伊、西、庭三州和罗布泊地区以外各族首领所统辖的区域。各羁縻府、州内政自主,不向唐政府纳税,只向大都护缴纳少许军政费用)

3、回纥(维吾尔族祖先)汗国和回鹘西迁

⑴回纥政权:646年,首领吐迷度建立;744年,骨力裴罗建立鄂尔浑回纥汗国,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788年,回纥改名为“回鹘”;840年,在天灾和战乱中灭亡

⑵回纥与唐的友好关系:①回纥兴起后,和唐朝一直保持着隶属关系,唐朝支持回纥可汗的世袭制,回纥帮助唐朝征战,安定边陲;②历代回纥可汗都接受唐朝册封的汗号;③回纥出兵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帮助唐朝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④回鹘与唐朝多次和亲;⑤唐与回鹘之间保持绢马贸易。

⑶回鹘西迁:840年,在天灾和战乱中灭亡,回鹘人大部分西迁,分别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鹘王国(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还有一支称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今天甘肃裕固族的先祖)

4、经济和文化

⑴农业:①唐朝在西域东部地区曾广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在天山南北大兴屯田;②安西都护府设有专管水利的机构掏拓所;③铁犁、铁斧、大型石碾等先进工具广泛使用;④西域地区的马匹、高昌的马奶子葡萄引进中原

⑵手工业:①铁、铜、金、银、铅、锡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②棉纺织业和制革业都比较发达;③丝织业和毛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④在西州设有遭纸坊,遭纸术也传到了西域

⑶商业贸易:①从内地运往西域的产品有丝织品、茶叶、铁器、纸张等;②从西域运往内地的产品主要是玉石、玉器、马匹、白叠布、毛纺织品、药材、香料等;③唐朝的货币大量流行于西域;④安史之乱后,回鹘与唐朝开展了马绢贸易(促进回鹘商业的繁荣,增加了财富积累,引起了经济和社会变化;使唐朝达到了巩固边防和稳定内部的目的)⑷文化交流:①西域音乐中《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进入唐朝宫廷;还有一部《天竺乐》经西域传入;②西域舞蹈中的胡旋舞风靡唐朝宫廷;③西域绘画受内地影响很多,著名画家是于阗的尉迟乙僧。

三、清朝统一新疆

1、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三次叛乱:1690——1697年,得到蒙、满、维、汉等族人民的支持

2、清朝统一新疆

⑴阿睦尔撒纳叛乱:1755年,在沙俄支持下叛乱;1759年,被平定,清朝统一天山北路 ⑵大小和卓叛乱:①1757年开始,1759年被平定,清朝统一天山南路;②认识:大小和卓叛乱是少数维吾尔封建贵族、反动宗教头目所发动的一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所以叛乱一开始就遭到了广大维吾尔族人民的反对。③柯尔克孜族归属清朝并参加平叛战争,为清朝统一新疆作出了贡献

⑶阿睦尔撒纳和大小和卓的叛乱活动与清朝政府的平叛战争的性质:分裂和反分裂斗争。叛乱的平定标志着新疆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从此天山南北归属清朝政府直接管辖

⑷清朝统一新疆的意义: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陲的巩固和安定,有利于各族人民的交往、合作和共同繁荣;②符合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3、清朝前期对新疆的治理:

⑴措施:①实行军府制,设伊犁将军和伊犁将军府,统辖全疆军政事务;②根据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实行伯克制、札萨克制、州县制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制度;③在天山南北驻军,并在边防地带和交通要道设置卡伦、台站;④组织屯田、屯牧,发展经济;⑤整顿和改革地方财政制度。

⑵作用:不仅在巩固边防、维护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促使新疆与中原更加紧密的结成一体,而且使新疆增加了新的民族成分,如达斡尔族和锡伯族就是由东北征调到新疆的索论营、锡伯营官兵的后裔。

⑶新疆的文学艺术:维吾尔族的阿不都热依木·那扎尔《热碧亚——塞丁》;柯尔克孜族的民间史诗《玛纳斯》

4、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⑴、土尔扈特汗国;1630年左右,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众迁到伏尔加河下游草原地区,建立政权,一直与清廷保持密切关系。⑵、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①1771年6月,渥巴锡领导;

②清政府妥善安置:乾隆皇帝对渥巴锡等首领分别晋封爵位,以示褒扬;乾隆帝下令迅速调拨物资,周济土尔扈特部众;把土尔扈特编为若干盟、旗,划地驻牧,使得到妥善安置; ③正确认识: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祖国,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可歌可泣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史上罕见的壮举。它表现了土尔扈特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⑶、清朝统一新疆后,乌孜别克族人数增多

5、平定张格尔之乱

⑴、19世纪20年代,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在浩罕通统治者的支持下发动了四次叛乱,新疆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积极支持和配合清军做战,1828年,叛乱被平定,张格尔被解到北京处死。

⑵、叛乱的根本原因:浩罕的扩张政策与和卓余孽复辟野心相结合

⑶、张格尔**失败的历史表明: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罪恶行为,都是新疆各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四、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读新疆的侵略

1、沙俄对我国西北边疆的早期入侵:1854年侵占了我国巴尔咯什湖以南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又几乎强占了我国伊塞克湖周围和楚河流域所有的地方

2、不平等的《中俄伊塔通商章程》:1851年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是沙俄侵略新疆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沙俄在新疆取得了设立领事、贸易免税和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损害了我国的主权。

条约签定后,通商大门打开,俄国商人接踵而至,塔塔尔族商人留居新疆,构成了新疆的一个新的民族成分,即塔塔尔族。

3、屈辱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签定,沙俄根据条约共割去了我国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4、新疆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

1853年-1855年间,塔尔巴哈台各族人民烧毁沙俄在塔尔巴哈台的贸易圈;

意义:19世纪50年代,焚烧塔尔巴哈台沙俄贸易圈的斗争和19世纪60年代反入侵、反占领的斗争,是近代新疆各族人民抗俄斗争的开端,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表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鼓舞了新疆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精神。

五、清朝收复新疆

1、中国军民驱逐阿古柏

1875年5月,清政府以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方针。

1876年底收复了北疆(伊犁除外)

1878年1月,完全收复西四城,取得了驱逐阿古柏战争的彻底胜利。

2、中俄交涉与《伊犁条约》

1880年7月,曾纪泽到达圣彼得堡与沙俄谈判交收伊犁问题。

1881年2月24日签定了《中俄伊犁条约》(又称《改订条约》或《圣彼得堡条约》)以及《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内容:割地、赔款、设领、通商、掳民。

3、新疆建省

⑴清朝收复新疆后在各地设立了善后局并做大量工作:招民屯田,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清丈地亩,厘定税率;改革币制;其他:征收赋税,管理地方司法、民政事务,维持治安、边防,主持中外交涉,以及筑路、架桥、开办学堂等社会公益事业。⑵新疆建省:左宗棠、谭钟麟、刘锦棠上书清廷提议在新疆建省

①1884年11月清政府批准刘锦棠提出的建省方案,正式决定建省,省名为新疆,省会设在乌鲁木齐,任命刘锦棠为巡抚。

②新疆建省是新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具有深远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推动了新疆历史前进;实现了新疆与其他各省行政制度的划一,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祖国的统一;巩固了祖国的边防,有利于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清末中央治理边疆制度的改革树立了榜样。

③新疆建省以后,刘锦棠等人为发展新疆的社会经济、文化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开荒屯田,兴修水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设立蚕桑局,发展养蚕业和缫丝业;开办矿产公司,发展采矿业和冶炼业;振兴商业,鼓励贸易;发展文化教育。

4、帕米尔问题

⑴帕米尔在古代称为葱岭,可以分为八帕

⑵帕米尔属于中国的证据:清朝在阿尔楚尔帕内立有记功碑;在各帕共建有八所卡伦;帕米尔是我国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居住、游牧的地方,直到19世纪70年代一直属于中国。⑶沙俄侵占我国帕米尔的过程:沙俄伙同英国两次私自瓜分我国帕米尔地区,我国帕米尔的绝大部分被俄、英强占

⑷清朝政府在帕米尔问题上坚持的原则立场:①帕米尔属于中国;②沙俄派兵强占并伙同英国私分帕米尔是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盗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绝不承认;③中俄两国在帕米尔地区的分界,只能以《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为根据,中国坚持此项权利,直到关于帕米尔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为止。朝代

机构

所在地点

时间

地位/制度

西域都护府

乌垒城

(今轮台策大雅)

公元前60年

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戊己校尉

安西都护府

高昌

640年

(658年升为大都护府)

军事指挥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前期:驻防军,行军。后期:设置节度使。州,县制;羁縻府、州制。

均田制,租庸调制法,陶拓所(水利)

北庭都护府

庭州

(吉木萨尔)

702年

(709年升为大都护府)

伊犁将军府

惠远

1762年

军府制

新疆建省

乌鲁木齐(省会)

1884年

第二篇:新疆中考地方史资料2

初中学业考试新疆地方史考点知识复习解答

考点1 汉朝与乌孙的和亲---西汉前期

1、目的:共同抗击匈奴

2、事件:细君公主嫁乌孙昆猎骄靡:解忧公主嫁乌孙昆莫军须靡。

3、作用:既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政治目的,又促进了彼此经济文化交流。考点2 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武帝时期 1.张骞出使西域

(1)第一次:1.时间:公元138-公元前126年。2.目的:联合与匈奴有宿仇的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3.结果:历时13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物产和人民的生活情况。

(2)第二次:1.时间:公元前119年。2.目的:进一步联系乌孙,“断匈奴右臂”。

3.结果:未实现与乌孙结盟的目的,但乌孙等国派使节随张骞至汉答谢,“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考点3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西汉时期

1.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了西域,在乌垒城(今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

为都护,统辖西域诸国,2.意义:西域都护府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从此,西域纳人汉朝的版图,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点4 班超在西域的活动-----东汉时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使鄯善、于阗、归附中央。3.第二年,公元74年又使疏勒归附东汉。

4.公元74年,东汉政府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其后,班超一直留在西域,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帮助下,有力地稳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势,使西域重新与内地联为一体。

5.公元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汉和帝为褒奖其功绩,封他为“定远侯”。6.班超在任期期间,派甘英等人于公元97年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其使团足迹曾抵达波斯湾,使东西方之间交往联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考点5 丝绸之路的拓展

1.背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一条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建立起来了。

2.线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西行,经鄯善,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逾葱岭,至大月氏、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北道是自玉门关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疏勒逾葱岭,至大宛、康居,或向西南到大月氏、安息。3.作用:汉代统一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拓展,不仅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国先进的技术开始外传,如:冶铁、丝织、漆器等。同时也促进了中外 与东西方的政策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西方的珍宝、异兽、音乐、雕塑传入内地。且佛教也经丝路传入,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考点6 汉代西域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1地位:西域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互融合,然后再向四周传播。2交流:(1)传出:①铁器、漆器、丝绸等;②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造纸术.(2)传入:①毛织品,以及各种珍奇异兽、珠宝等。②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③两汉之际,佛教传入西域,并由西域进一步传播到内地。3作用:随着丝绸之路的拓展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都汇集到了新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成为世界闻名的交汇点。它不仅对新疆独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点7 唐朝统一西域

1.背景: 630年,灭东突厥汗国,唐朝在伊吾设置西伊州,两年改为伊州-----西域门户洞开,这为唐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2.史实: 640年,唐军击败高昌菊氏王朝,并在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总领西州、伊州。这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军府。647年,唐朝打败西突厥,第二年(648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个军镇,史称“安西四镇”。

3.意义:迁安西都护府于安西四镇,唐朝对西域各地的统一管理局面基本形成。考点8 安西、北庭大都府的建立---唐朝 1.建立:

657年唐灭西突厥后,设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归安西都护府所属。

658年,安西都护府晋级为大都护府,管辖范围东起阳关、玉门关,西至中亚地区的咸海一带。

702年,武则天在位时,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709年升格为北庭大都护府,与安西大都护府分治南北。北庭大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及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广大游经济区;天山南部,包括中亚农业区在内的各地府、州,仍归西安大都护府节制。

都护府下的行政系统分为两种:一是州、县制,另一种是羁縻府、州制。受唐朝中央政府任命担任大都护、都护、都督等官职的各级文武官吏,有汉人,也有各地方各族首领。

2.性 质: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统治机构,它们既是军事指挥机关,又是行政管理机关。

3.作 用:唐朝在西域实行的军政合一的大都护府制,系统完备,组织严密,号令统一,成绩显著,有效地完成了治理西域和保卫祖国边疆的历史使命。考点9 回纥的兴起----唐朝

1.605年,铁勒中的回纥、仆骨、同罗等部结成同盟,总称回纥。

2.646年,回纥首领吐迷度称可汗,同年,回纥等13部首领请求归附唐朝。唐太宗亲自到灵州接受回纥各部归附。第二年,唐朝在回纥地区设立瀚海都督府,册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

3.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唐朝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考点10 回纥汗国及与唐朝的关系

回纥汗国及与唐朝的关系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史上。唐与回纥的关系堪称和睦友好的典范。唐支持回纥可汗世袭制,回紇帮助唐征战,安定边陲。

(1)历代回纥可汗都接受唐朝册封的汗号。(2)回纥出兵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帮助唐朝收复了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3)回纥(回鹘)与唐多次和亲。(4)唐与回纥之间保持着绢马贸易。考点11 回鹘西迁及维吾尔民族的形成 1、840年,回鹘汗国发生内乱,汗国灭亡。大部分回鹘人被迫撤出蒙古高原,开始西迁。

2.西迁回鹘的主体进入了西域,分别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和喀喇汗王朝。这两支回鹘人同当

地民族融合,逐渐演变成为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点12 隋唐时期新疆经济的发展

1、农业:唐政府实施大规模屯田,设置专管水利的机构陶拓所,推广使用铁犁、铁斧等先进工具,天山北路传统的游牧地区开始出现农业,改变了西域的经济格局;天山南路的农业在生产设施,规模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2.手工业:丝织业、棉纺织业有很大发展;金属开采和冶炼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在西州还没有造纸坊,说明西域已掌握造纸术。

3、商业贸易:西域与内地商业贸易往来频繁,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唐朝在沿途设置了大量驿站,过往行人和商客经过检查点时要有官府发的“过所”方能通行。考点13 隋唐时期新疆多元文化的空前繁荣

(1)多种语言、文字的流行反映了西域在当时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显要地位,这一时期,汉文化在西域各族中广泛传播,儒家文化及内地的道教典籍也传入西域,同时,一些地方还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字系统。

(2)西域的服饰、饮食、建筑风格传入中原,极大丰富了唐朝文化的内涵,而这一时期中原文坛中出现的以边疆戎马生涯和颂咏西域大漠风情为内容的“边塞诗”则构成唐诗中的一朵奇葩。

(3)西域的音乐盛传中原。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龟兹乐》、《疏勒乐》都是西域乐,《天竺乐》也从西域传入的。西域的歌舞也艳压群芳,出现了胡旋舞、胡腾舞、柁枝舞等刚柔各异的舞蹈。

(4)西域的绘画在许多方面受到内地的影响,如把画绘在绢上、纸上、布上,就是取法于内地。西域的绘画艺术对内地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壁画创作中采用的凹凸画法,使得绘画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考点14 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天山以北 史 实:(1)1690年,噶尔丹发动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战争。康熙帝御驾亲征。经国乌兰不通战役、昭莫多战役,摧毁了噶尔丹的主力。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兵败身亡。

(2)1755年初,乾隆帝派兵征讨达瓦奇。6月,达瓦奇兵败被俘。

(3)1757年,清朝政府发兵攻占伊犁,平定了阿睦尔撒纳等人的叛乱。意 义:经过长达数年的斗争,清朝政府终于平定了长期割据西北的准噶尔 政权,完全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蒙古贵族政权)考点15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以南

和卓叛乱:1757年春,居住在天山南部地区的维吾尔首领大、小和卓兄弟公开发动反对清朝政府叛乱。

平乱:1758年春,清朝政府出兵平叛。第二年,在当地维吾尔军民支持下,平叛战争

取得了胜利。清朝统一了天山南路。考点16 清朝设伊犁将军

时间及地点:1762年,清政府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作为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官员,管辖范围:代表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

官员的任用:伊犁将军下设都统、参赞大臣等机构,主要官员从北京直接选派,并定期更换。

考点17 清朝-------土尔扈特部(蒙古族的一支)东归

1、原因:摆脱沙俄的奴役

2、领导人:渥巴锡

3、经过:1770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各部近17万人离开伏尔加河流域东返祖国。他们多次粉碎俄军的围追堵截,历尽艰险,克服了无数困难,余下7万人,终于在1771年8月进入新疆境内,回到了祖国。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召见渥巴锡等众首领,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意为“英雄汗”并妥善安置了其部众。

4、意义: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祖国,是我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壮举。它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表现了土尔扈特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考点18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新疆

1、侵略史实:

(1)1851年,中俄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简称)《中俄伊塔通商章程》。主要内容有: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设立领事;俄商在上述两地通商免税:俄国在

新疆享有领事裁判权;俄国有权在两地建立贸易圈等。影 响:这是新疆地方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1864年,中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影 响:根据这个条约以及以后签订的三个勘界议定书,沙俄共割去了我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2、军民抗争:----人民主动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斗争

(1)1855年,徐天尧、安玉贤带领塔尔巴哈台各族群众五六百人烧毁了沙俄设在当地的贸易圈。这是新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馈外来侵略的群众斗争,虽然失败了,但表现出新疆各族人民不畏强暴、捍卫国家主权的英雄气概。(2)1863年,当沙俄军对向伊犁地区发动进攻时,伊犁地区的满族、汗、锡伯、蒙古等各民族军民英勇抗击,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考点19 清朝阿古柏入侵新疆及各族军民的反入侵斗争

1、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史实:

A、1865年1月,中亚浩罕军官阿古柏率军入侵喀什噶尔。此后,侵占了天山南部和东部的许多城市。

B、1867年,阿古柏在南疆建立了伪“哲德沙尔”政权,对新疆各族群众实行殖民统治。

C、1870年底,新疆大部分地区沦入了阿古柏侵略军之手。

2、各族军民的抗争:面对阿古柏匪帮的入侵和统治,新疆各族军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反占领、反奴役的斗争,并为此做出了重大牺牲。-----是人民主动抗击外来侵略的又一次斗争。

考点 20 清朝沙俄强占伊犁与伊犁军民的抗俄斗争 1、1871年,沙俄强占了伊犁。

2、伊犁各族群众以各种方式开展反对占领者的斗争,并多次请求清朝政府尽早派兵收复伊犁。

3、是人民主动抗击外来侵略的再一次斗争。考点21 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朝

时间:1875年5月,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策略:左宗棠制定了“先北路、后南路、再伊犁”和“缓进急战”的方针,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便完全驱逐了阿古柏匪帮,取得了收复新疆之战的重大胜利。意义:这次胜利在中国近代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历史上是少见的,左宗棠的这一功绩得到世人的肯定。

考点22 《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清朝 时 间:1881年2月,中方代表:曾纪泽据理力争,中俄双方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又称《改定条约)。条约内容:按条约规定,清朝政府收复了被沙俄侵占10年之久的伊犁。签约意义:中国军民收复新疆的任务基本完成。考点23 新疆建省及其意义-----清朝政府

1、建省:1884年11月,清朝政府正式建立新疆省,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

2、意义(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推动了新疆历史的发展。(2)实现了新疆与其他各省行政制度划一,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祖国的统一。

(3)巩固了祖国边防,有利抵御了外地侵略。(4)为清末中央治理边疆制度的改革树立了榜样。考点24 清政府在帕米尔问题上的原则:

1、帕米尔属于中国

2、沙俄派兵强占并伙同英国私分帕米尔是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盗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决不承认。

3、只能以《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为根据,中国坚持此项权利,直到关于帕米尔问题最终解决为止。

第三篇:新疆地方史总结

新疆地方史工作总结

1、古代西域界说。

标准答案:西域地名自汉代出现后,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新疆及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北岸及印度北部等地。狭义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以我国中央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方。今天新疆境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片疆土之后形成的。

2、新古器时代遗址分布状况。

标准答案:新疆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有:哈密地区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雅尔湖、辛格尔;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天山北麓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伊吾、巴里坤及伊犁河谷;天山南麓的库车、巴楚、柯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博斯腾湖沿岸;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下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民丰、于阗、皮山等地。从这些石器的型制、打制技术、品类、用途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的考察,与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细石器文化相一致。当时人们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有的以狩猎、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有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相对定居。逐渐出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发生产品交换,与内地联系密切。社会形态由氏族制的母系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石器晚期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3、原始居民种系族属及大体分布情况。

标准答案:新疆地处亚洲腹部,是古代中西交通孔道,也是历史上各种族、民族迁徙角逐和交汇融合的地方。由于自然、社会或战争的原因,一些种族民族迁来了;又因同样的原因,他们或者迁往它处,或者被征服,或者部分留下来与后来的种族、民族融合同化,成为新的种族、民族。就这样,东来西往,南迁北移,形成了新疆古代史上复杂的居民关系。

根据出土的古代人的骨骼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地为原始欧洲人类型,昭苏县土木墩墓为高加索人种的支系,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具有地中海东支类型特点,楼兰遗址东郊墓地绝大多数呈欧洲人种特征,天山阿拉沟墓地西方人种形态约占85%,但有明显的变异趋势,呈现俩种欧洲人种支系类型混杂现象,并有少量蒙古人种支系或两大人种混杂现象,哈密柳树泉焉不拉克墓地多为东方蒙古人种特征,兼有少量欧洲人种,二者的比例约为7:3。远古的羌人的居住区,自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下直达葱岭,小月氏、羌氏、苏毗与羌族共处或相邻。塞人、大月氏人、乌孙人自公元前6世纪后,先后活动在伊犁河流域。同时在天山南北还有匈奴人、丁零人、乌揭人、汉人等活动。

4、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标准答案:原因: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皇帝,史称汉武帝。这时,汉朝内部稳定,社会经济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加强,汉武帝组织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因此,对汉朝来讲,制止匈奴的侵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总的历史原因。其次是为了消除匈奴对中原北部边境的威胁,汉武帝除派军队正面进攻外,又决定联络大月氏断匈奴右臂,以彻底战胜匈奴。于是,招募自愿出使西域的人,张骞“以郎应慕,使月氏”。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

意义:张骞以高尚的献身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两次出使西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①由于张骞的出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交通路线有了叫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②张骞通使西域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随着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尤其是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的屯田,是内地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逐渐在西域推广。③继张骞之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西域各国的使节和商人接踵东来,丝绸之路由此而繁荣。所以,史称张骞是丝绸之路的拓荒者,是“凿空”

5、汉朝中央政府是怎样对西域进行管辖的?

标准答案:

①派遣官吏。西域都护是汉朝委派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官吏,都护的级别相当于郡太守,由中央政府任免。西汉先后派往西域的都护有郑吉等18人。都护任期一般为三年。随着屯田事业的发展,汉朝从公元前48年复置戊己校尉,级别同于都护,也有中央直接任免,其副职称为史。

②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绶。西域各地行政组织,仍然保留了“国”的称谓。其首领由中央任命原有的国王担任。西域都护代表中央直接行使对西域诸国国王和官吏的任命、册封、升迁、降罢、奖励、处罚等权利。汉朝颁发给西域各地方政权的首领和官吏的印绶为两种:一是金印紫绶高级官员佩带;二是铜印墨绶,级别较低的官员佩带。

③实行屯田。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是总领 天山南北两道,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因此,屯田成为最主要的军事建设和生产建设措施。各地屯田士卒平时屯垦耕种,战时出征打仗。通过屯田,基本上解决了汉朝驻军和往来使者商旅的安全和食宿问题,密切了汉和西域各族的关系,加强了边防

④修筑烽燧列亭。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朝政府在西域各商道修筑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燧列亭,驻扎军队,执行军事任务和兼管交通。

⑤派遣侍子制度。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后,西域诸国国王遣子入侍者纷纷而至,以表示对中央汉朝政府的信赖。

⑥纳贡制度及宽抚政策。西域都护府建立后,纳贡被确定为一种经常的制度汉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各族实行宽抚政策,基本上不向西域诸国征收赋税

6、汉代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标准答案:原因:首先,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西域与内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如铁制工具和先进农耕技术如代田法等传入西域,有力地推动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其次,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汉朝正式统一了西域,它使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西域都护府在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组织西域社会经济建设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西域 各族人民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

第三是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仅使西域社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且增进了西域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状况:

首先是屯田的发展。屯田是汉朝政府加强在西域统治的重要措施。汉朝政府在西域的屯田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早在公元前105年,为了解决细君公主数百随行人员的口粮问题,汉朝就派军队在乌垒屯田。公元前101年,汉朝在西域设立使者校尉,率领士卒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屯田地区不断扩大,屯田人员不断增加。屯田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解决了军队和来往使者商旅的粮食问题。在物质上保证了西域都护府的正常运转,没有加重当地人民的负担,从而赢得民心。随着屯田的发展,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到西域,推动西域生产的发展。

其次是农作物种类增多。汉代,西域的农作物主要有粟、稷、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葱、蒜、黄瓜、胡萝卜、菠菜等蔬菜;有葡萄、核桃、梨、桃、石榴、杏等水果,还有苜蓿等饲料作物。

第三,水利工程的兴修。汉朝在西域大兴屯田的同时,也兴建了大量的水利灌溉渠道。考古工作者在不少地方发现了汉代渠道遗址。如沙雅、米兰等地的古渠道遗址等。

第四,畜牧业经济发达。畜牧业是汉代西域的主要经济部门。乌孙、大宛都有大批良马,号称“天马”。除马以外,还有骆驼、驴、骡、牛、羊等。

第五,手工业状况。手工业也是西域重要的生产部门,有金属冶炼业,其中冶炼业相当发展。考古工作者在库车、民丰、洛浦等地发现了汉代的矿业遗址。此外,还有陶器制造、毛纺织、皮革加工业等。

第六,商业的繁荣。商业贸易分为官商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各国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丝路的兴盛。

7、为什么说自汉代起,新疆就成了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异步组成部分?

标准答案:国家是历史的产物。中国是在秦汉时期成为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中国版图的基础是在汉代奠定的,现在我国的绝大部分,除西藏和台湾外,基本上都是汉代的版图。新疆归并中国版图的时间与国内大多数地区基本上是同步的。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新疆正式归并中国版图,距今两千多年。我们说,:“自西汉起,新疆就成了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

8、简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政治形势。标准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在匈奴和中原王朝政治势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出现了如同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国纷争兼并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七国对山寺的形势。这一时期,我国北方的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几个游牧民族在西域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斗争。促成民族大交会大融合。

9、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及其意义。

标准答案;特点;①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政权在西域进行的一个多世纪的争战,引起了这一地区政局的大动荡,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是,应该看到,国内各民族间的战争,促成了各民族间特殊环境和形式下的交往与交流。致市使这些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与风俗习惯诸多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吸收,甚至血统的相互混杂。这一切,导致了天山南北居民间一次自然的大融合与某种程度上的同化。②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同化,明显的表现出铁了化的趋势。这个趋势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原与铁勒民族血缘亲近,或语言与风俗习惯基本相同的民族相互融合,如柔然、悦般、口厌哒基本上融合于铁勒族中,另一方面,非高车族人,如康居人、乌孙人、月氏人和部分汉人中的一部分,被逐渐融合于铁勒人中。

意义;①为9世纪40年代漠北回纥转移时主力西迁方向的选定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②为塔里木盆地的维吾尔化奠定了 民族性的基础。

10、用充分的事实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这种管理意味着什么?

标准答案:①中原王朝向西域派出了行使了主权的官吏。如曹魏政权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西晋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前凉派西域长史。前秦派驻高昌太守,后凉派驻西域大都护。西凉派驻敦煌太守,兼管西域事务,北凉派驻高昌太守。北魏派驻西域校尉。②推行了中原的政令③册封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④西域地方政权向中央王朝派出质子“入侍”,这是中央对中央政府信赖的一种表示。⑤中央政府在西域直接实行中原的行政制度。如327年前凉在高昌设置郡县乡里。此外西凉和北凉也延续推行了这一套行政体制。

这种管理说明了什么?

a)中原王朝更迭频繁,但在360多年中,中原王朝对西域的联系从未中断,没有放松或放弃对西域的管理权。

b)西域地方政权从总的趋势来看都不自外于中原,始终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这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表现。

第四篇:新疆地方史观后感

观有关“恐怖主义”视频有感

今天看了一段有关反恐的视频,在看过此片之后,我深感震撼,同时也内心很难平静,内心也充满了愤怒。

近年以来,大规模劫持人质的恐怖主义事件在世界各地都频繁发生,恐怖活动一次又一次在世界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社会的频频关注。恐怖主义就像挥之不去的乌云一样笼罩着当今世界,当今的中国,给人类迈入新世纪的美好未来蒙上一层阴影。国际和平与安全正面临来自恐怖主义愈益严重的威胁。关注恐怖主义,即关注世界和平,即关注中国和平。

随着恐怖主义在全世界扩散,对中国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大,“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第二,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第三,邪教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可能进行的恐怖活动。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境内外的“东突”恐怖势力和国际恐怖组织、恐怖分子等进行的各种恐怖活动。最近十几年来,新疆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在中国境内外共制造了260多起恐怖事件,造成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无辜群众、基层干部和宗教人士等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这三股势力在中国境内外从事恐怖暴力活动,不仅对中国造成危害,也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恐怖主义没有好坏之分,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都是国际社会的公害,所以,任何国家或政党、团体不能基于政治目的或其他自私的目的,在对待恐怖主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应共同谴责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对人权的粗暴侵犯。

反恐也不是凭一国之力可及的,需要全球治理,渐进获取。而今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一个国家靠自身的安全力量监控跨国恐怖袭击的难度加大。而靠一国之力,想监控全球反对自己的恐怖分子,更是绝无可能的,甚至靠少数国家的联盟来应对全球化的恐怖主义也是力不从心的。因此,世界各国在国际反恐合作上投入的效费比已明显上升,各国防范恐怖袭击的天然缺陷需要通过全球合作来弥补,而反恐成本也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降低。合作反恐是未来各国双赢之路。但这条路不是战争之路,而是全球治理之路。

全球化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仍将是新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平发展的历史使命将在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的交互作用中艰难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新疆,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新疆地方史学习心得

新疆地方史学习心得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19年生活在这片哺育我成长的土地上,却不曾有很深入的了解,第一次接触这门课让我对新疆的疆域、宗民族问题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加强了自身民族团结的意识和爱国精神。以下就是我对这门课所学知识的总结及看法。

一、总括新疆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远古到现代经历了数千年的风云变幻、民族兴衰形成了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物产丰富,文化灿烂的美丽新疆,166万多平方公里的疆域上哺育了维吾尔、哈萨克、汉、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回、达 尔13个民族的新疆人,各民族组成了一个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奋斗,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民族大家庭。

二、新疆疆域

新疆总面积166万多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国内与甘肃、青海、西藏三省区相邻,国外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国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多公里,是我国边界线最长的省区。

三、新疆的宗教

新疆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从古至今外来宗教不断传入新疆,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演变现有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其中伊斯兰教是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为保证宗教活动正常开展,新疆成立了伊斯兰教经学院,专门培养伊斯兰教高级教职人员。为保证宗教人士获得经文等宗教读物,在新疆翻译、出版和发行了维吾尔、哈萨克、汉等多种文字和版本的《古兰经》、《卧尔兹选编》、《中国穆斯林》等书籍。

四、新疆存在的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历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普遍性、敏感性和国际性,只有处理好民族问题才能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才能稳定,国家才能欣欣向荣。近年来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打着“东突厥斯坦独立”的反动旗号,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伊斯兰国家”,疯狂的破坏民族团结,严重危害祖国统一,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拥有丰富水土光热资源、矿产资源和人文自然资源的新疆在地理位置上也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解决好民族问题尤为重要,只有搞好民族团结,平等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国家的长治久安。2008年发生的7·5事件就是典型事例,“三股势力”勾结境外暴力恐怖分子制造的一次大规模的打砸抢烧事件,许多人无辜丧命,社会治安遭到破坏。给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反对“三股势力”斗争的性质,旗帜鲜明的反对“三股势力”

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龙的传人,体内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维护国家统一是我们的根本利益和神圣职责,作为一个新疆人,从小喝着天山水长大的我们,更应该坚决抵制民族分裂,不参加有损国家利益的活动,把反对分裂主义,维护新疆的稳定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载九年级新疆地方史资料复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新疆地方史资料复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地方史读后感

    《新疆风俗文化》读后感我生活在新疆,我读的有关于新疆的书籍也不多,而《新疆风俗文化》就是我读过的一本。新疆土地辽阔,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世界第二高峰,乔......

    新疆地方史演讲稿

    民族团结在我身边大家好,我是计科112班的杨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特克斯县是一个小的县城,但是充满了无比庞大的爱,在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我们身......

    2018中考新疆地方史速查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行舟教育中考新疆地方史速查 一、汉代西域1、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没有达到) 结果:他以汉使身份与西域各国交......

    新疆地方史视频观后感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实践教学观后感心得读书心得题目:观《7.5事件》有感小组 代 表人:郭芳杰院系专业班级: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09级一班联 系电 话:15299953......

    历年中考新疆地方史试题

    新疆地方史——历年中考试题 (2013年新疆中考) 4.西域正式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101年 D.公元前60年 5.640年,唐朝在......

    2012新疆教师招聘考试地方史

    2012新疆教师招聘考试地方史有关问题 一、汉代西域 1、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没有达到) 结果:他以汉使身份与西域各国交往,扩大了汉......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新疆地方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新疆地方史教学工作总结 地方课是课改以来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

    三年级新疆地方史培优帮困工作总结(定稿)

    三年级新疆地方史培优帮困工作总结 杨 继 萍 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在培优帮困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帮困的内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