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防资料
第四章
案件治理与风险防控 第一节
案件治理与风险防控工作
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遏制案件发生,成为防范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
从2005年开始,中国银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活动,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2005年2月,中国银监会召开了国有商业银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传达和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会后出台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力度的通知》
(银监发【2005】17号)---“十三条”
一是高度重视防范操作风险的规章制度建设; 二是切实加强稽核建设;
三是加强对基层行的合规性监督;
四是订立职责制,明确总行及各级分支机构的责任,形成明确的制度保障; 五是坚持相关的行务管理公开制度;
六是建立和实施基层主管轮岗轮调和强制休假制度,并确保这一安排纳入总行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
七是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建立相应的行为失范监察制度; 八是对举报查实的案件,举报人属于来自基层的员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的,要予以重奖;对坚持规章制度、勇于斗争而制止案件发生的,要有特别的激励机制和规定;
九是加强和完善银行与客户、银行与银行以及银行内部业务台账与会计账之间的适时对账制度,对对账频率、对账对象、可 对账人员等作出明确规定; 十是加强未达账项和差错处理的环节控制,记账岗位和对账岗位必须严格分开,坚决做到对未达账和账款差错的查核工作不返原岗处理,要设立独立的审核岗,建立责任复核制; 十一是严格印章、密押、凭证的分管与分存及销毁制度,坚决执行制度规定,并对此进行严格检查,对违规者进行眼里惩处; 十二是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账外经营的监控;
十三是迅速改进科技信息系统,提高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支持各类管理信息的适时、准确生成,为业务操作复核和稽核部门的稽查提供坚实基础。
为从根本上防控风险,2005年4月中国银监会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第五次会议,提出了建立案件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十项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银行业犯罪的打击力度。
2.实行重大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各级领导责任。
3.加强任职履职管理,对高管人员实行动态监管。
4.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力量,增强自我纠错能力。
5.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系统建设监管,提高信息科技水平。
6.完善会计统计相关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管理。
7.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控制和减少案件损害程度。
8.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9.完善不良资产处置办法,做好资产管理公司案件治理工作。
10.提高银监会有效监管水平,发挥专业化监管优势。
2006年3月,中国银监会召开第八次全国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总结银行业第一年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强化内部控制,要求重点整治银行授权卡(柜员卡)、引荐密押、空白凭证、金库尾箱、查询对账、重要岗位等案件多发的六个关键环节。
2006年6月2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6】50号)---“十一条”
1、加强组织推动
2、严格经营管理
3、强化内部控制
4、加大检查力度
5、严肃责任追究
6、深入调查研究
7、加强宣传教育
8、提升案防合力
9、严格行政处罚
10、完善案件通报
11、加强监管问责
2006年8月,中国银监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提出了强化内控管理制度的“十个联动建设”:
1.针对票据业务案件高发,实行按规定收取保证金和推行由他行托管保证金的联动,禁止自开自贴和自管保证金的做法。
2.一线业务的卡、证、章管理和基层机构行政章的管理联动。
3.基层行行长、主任的定期交流轮岗与会计主管的委派制并行与联动。
4.重要岗位的强制性休假与岗位审计紧密衔接联动。
5.激励基层员工署名揭发坏人坏事与对员工保护制度的配套建设联动。
6.贷款“三查”的尽职调查与“三查”档案妥善保管责任制的配套建设联动。
7.完善审计体制,充实审计队伍,提升工作质效与加强对审计问责制度建设的配套和联动。
8.查案、破案同处分适时与到位的双重考核制度建设联动。
9.案件查处和相应信息披露的制度配套建设联动。
10.对基层操作风险管控奖惩并举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联动。
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风险状况
(一)案件防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一直高居银行业首位。 2.涉案金额和平均案值较大。 3.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
4.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案件风险也不可忽视。
(二)防控案件风险难度加大
(三)内部控制基础薄弱和制度执行力仍然不足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主要措施
(1)统一安排,全面部署。(2)大力排查,消除隐患。(3)落实责任,加大处罚。(4)完善制度,强化考核。(5)差别管理,重点整治。(6)以人为本,加强教育。(7)通力合作,协调联动。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主要成效
(1)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案件治理高压态势全面形成。(3)案件防控主动性明显增强。
(4)案件查处协调联动机制初步建立。(5)案件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扎实起步。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治理工作的目标
2009年至2011年,经过三年努力,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风险管理意识普遍增强,制度流程基本完善,内控管理明显进步,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案件防控长效机制有效建立,主要案件防控指标力争达到国内银行业平均水平,案件数量和百万元以上案件数量逐年下降。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治理工作的工作规划
1.规范。2009年主要是完成风险深度排查,落实法人机构、上级管理机构、监督检查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和各岗位案防责任,建立健全岗位规范、制度流程、监测技防体系,严格实施问责、落实整改。通过“回头看”排查和规范各项案防基础工作,基本清查和消除主要案件风险隐患,年末实现陈案充分
暴露,大案要案得到有效控制。
2.强化。2010年主要是全面强化2009年实施的各项基础工作,构建制度流程体系和内部治理、风险控制、责任追究、协调联动、培训教育长效机制,实现案件防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强化案防基础工作和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岗位约束、流程制约、IT技防、监督检查和业务条线防控有效实施,内控执行力明显增强,新案和同质同类案件得到有效控制。
3.提升。2011年主要是在前两年规范、强化的基础上,提升制度流程体系和案件防控机制建设层次,法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企业文化、激励约束、员工结构明显改善,实现案件防控机制的自我更新、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主要案件防控指标力争达到国内银行业平均水平,最终实现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目标。
第二节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
经过案件专项治理和持续开展的案件防控治理,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重心逐步从治标转向治本,要做到案件防控持之以恒,需要构建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工作机制。
所谓长效机制,指工作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项工作之间长期有效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规范性。 二是稳定性。 三是长期性。
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治理长效机制,是指以现代商业银行内控目标为标杆,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科学的信息技术和完善的安全设施,构建合规文化和风险管理框架,在中小金融机构内部建立起“治理完善、制度健全、内控严密、执行有力、持续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建立起“查、防、堵、惩、教”相结合的案件防控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小金融机构健康有序运营。
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内容
(一)公司治理机制方面
(二)内部控制机制方面
(三)内部监督机制方面
(四)用人管理机制方面
(五)技防安全设施方面
(六)责任追究制度方面
(七)应急处置机制方面
(八)信息披露机制方面
(九)协调联动机制方面
(一)公司治理机制方面
1.规范公司治理机制。
根据中小金融机构特点,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要求,建立“结构简捷、形式灵活、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
2.完善风险管理构架。 3.强化业务流程管理。 4.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二)内部控制机制方面
1.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按照“内控优先、制度先行”和“开办一项业务、出台一项制度、建立一项流程”的原则。
2.强化岗位流程制约。 3.加强重点环节控制。 4.持续内控制度评价。
三)内部监督机制方面
1.实施会计委派。
向基层分支机构派驻会计主管(坐班主任)制度,委派会计的组织、人事、薪酬关系上挂管理,负责对受派机构业务活动及负责人进行监督制约。
2.完善稽核体系。
完善“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稽查组织体系
3.加大检查整改。
(三)内部监督机制方面
1.实施会计委派。
向基层分支机构派驻会计主管(坐班主任)制度,委派会计的组织、人事、薪酬关系上挂管理,负责对受派机构业务活动及负责人进行监督制约。
2.完善稽核体系。
完善“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稽查组织体系
3.加大检查整改
(四)用人管理机制方面
1.完善劳动用工制度。
制定适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员工准入和退出制度。
2.提升全员素质。
形成包括全员培训(各层面员工)、全程培训(前台、中台、后台)、全方位培训(知识、技能、素质、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多层次培训体系。
3.加大人员管控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授权管理、前后台职能分离等岗位分离与制衡制度,落实干部交流、岗位轮换、强制休假、近亲属回避等 “四项制度”。
4.科学制定薪酬分配制度。
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薪酬分配制度。
(五)技防安全设施方面
1.加快电子化建设。
2.加大安全设施投入。
(六)责任追究制度方面
1.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
2.严格案件责任追究。
中小金融机构要制定详细的案件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作案人、制约人、负有领导责任人员、业务管理及风险、合规、稽核等部门相关责任人的经济、纪律处罚标准和程序,从制度上规范案件问责。按照“自查从宽、他查从严,尽职免责、失职重罚”的原则,严格案件责任追究。
案件责任追究原则
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必须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责任明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权责对等、逐级追究的原则。根据案件性质、涉案金额、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程度等情况,在核实相关人员责任基础上予以追究。
(一)教育惩罚相结合。
(二)依据要充分。
(三)处理要公平。
(四)处理轻重要适度。
第三节案件责任追究
案件责任追究原则
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4月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 纳入案件责任追究的案件范围。
包括中小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施或因未正确履行岗位职责所引发的,以金融机构或其客户的资金、财产、权益为侵犯对象的侵占、挪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以及诈骗、盗窃、抢劫等,应移送司法机关或经公安、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
案件责任追究方式
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经济处理:包括扣减绩效收人、赔偿经济损失等;
其他处罚:包括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和变更劳动关系(批评教育包括责令限期改正、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停职、免职、责令辞职等,变更劳动关系即与案件责任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以上方式可以并用。
案件责任追究要求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规定:
对因故意、过失或不尽职而导致发生重大案件的直接责任人员,在核清违法违规事实后,按规定程序,一律解除劳动合同。 涉嫌违法犯罪的,无论涉案金额大小,一律开除。
对流程制约岗位和业务管理、监督等条线未尽职尽责,或管理不力、知情不报的间接责任人员,由本级或上级机构依据有关规定一并追究责任。
1.一案四问责。即问案件当事人的责任、问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相关人员责任、问相关知情人责任、问发案单位上级领导人责任。
2.双线问责。即对经营管理条线问责的同时,还要对稽核监督条线问责。 3.上追两级。即重大案件责任追究到案发机构的上两级领导。
案件责任追究特别规定
1.从轻、减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情况:
(1)通过加大案件治理、完善流程操作、改进业务管理、加强稽核检查及采取得当措施自查发现、主动揭露和暴露案件的。
(2)案发前发现内控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提示风险、提出整改要求,或曾主动反映、举报案件线索的。
(3)案发后及时主动追缴资金和积极赔偿损失的,根据挽回损失程度相应减轻有关人员责任。
(4)在暴力胁迫情况下行为失当,事后积极补救的。
(5)有重大立功表现和其他可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
2.从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情况:
(1)机构屡屡发生同质同类案件。
(2)对发现的案件苗头、违法违规事实或重大线索不及时报告、制止、整改、纠正、处理,或故意包庇隐瞒的。
(3)决策、指使、授意、教唆或胁迫他人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的。
(4)发生案件后,不采取积极措施挽回影响和损失,或隐瞒事实真相,隐匿、伪造、篡改、毁灭证据和妨碍、干扰、阻挠、抗拒调查和处理的。
(5)案件引发支付风险或群体性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
(6)由于提名、举荐不当,人事管理部门考核失实,用人失察、失误,造成“带病”提拔形成严重后果,或把不良行为人安排到重要岗位等,引发案件风险的。
第二篇:案防
强化内控管理、规范操作行业是杜绝
金融案件发生的关键所在-----银行高管谈案防
近年来频频发生各种金融案件事件,经营形式严峻,纵观我行、及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的金融案件案例,归纳最主要的原因为各项内控管理制度未执行到位造成的。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随着人们在金融消费需求的增大、国内外各大金融机构竞争激烈、新产品创新、人员调整新增、内外部勾结、业务信息泄漏等一系列的问题暴露,各种作案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对银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对银行机构在案件防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银行高管必须清醒认识到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一、现状:
(一)内控机制“三道防线”不够到位。内控机制“三道防线”是指基层银行员工自我约束、部门相互制约、内部监督防范三项机制。一是思想认识未能跟上当前中国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步伐。目前在一些基层中国银行别是业务量大的基层行,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以及人员少、年龄偏老、业务量大、工作任务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基层行员工自我约束意识还不强,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员工自我约束与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力不强,存在一定程度的两张皮。二是以业务操作管理代替监督管理。在部门相互制约方面用业务操作代替监督管理,用分散管理代替全行统一管理,致使内部控制工作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内控机制及监督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由此在事前、事中相互制约不够,监督防范不力,一旦出现业务差错和违规违纪现象,各专业部门忙于本专业的事后纠错堵漏,监督防范工作十分被动。
(二)业务规范操作程序不够到位。近两年来,中国银行总行、省市分行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规范经营和业务发展需要,在全国中国银行系统开展了内控与案件防控教育活动,对各种业务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实行规范管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基层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操作岗仍然存在不规范问题,操作风险隐患存在。特别是会计出纳、客户服务和信贷管理上等操作岗位有些没有按制度规定操作,风险比较大。其原因主要是人员不足,一人多岗,一人多责,或个人素质、觉悟等因素,使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出现了逆程序或省略程序运作的现象。一是在会计出纳方面,坐班主任职责主要是对处理业务实施动态监管,是会计出纳工作内控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而在实际工作中,少数行会出人员有限,坐班主任只得补岗填缺,或顶岗操作,其自身职责无法履行,使监督制度本身形同虚设。二是在客户服务和信贷管理方面,客户经理单兵作战,缺乏横向监督机制。适应新形式下的客户经理人员严重不足,业务技能还现代金融的管理要求,业务量大的基层行的客户经理一般要管理几个企业。作为贷款调查人对其所管的企业的贷款是否受理,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基本上取决于管户客户经理,客户经理独立完成贷前调查的全过程而基本上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制约,造成了潜在的信贷风险。
(三)部门相互制约管理不够到位。基层中国银行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是内部控制的第二条防线,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职责,一方面是对本部门员工的业务操作进行管理制约;另一方面是对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如目前基层行各专业部门对其所属人员都有硬性规定,而且要求专人专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配制、内设机构编制及人员总量不能适应基层行业务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基层行无所适从,疲于应付,不能达到制约效果。在对部门之间的制约更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内控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到位。从基层行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稽核程序轻前重后。稽核中往往主要是看被稽核单位有无违规违纪行为,偏重于“亡羊补牢”式的事后监督,对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的事中、事前控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稽核手段落后,稽核频率不高。基本上是传统手工常规稽核,仅限于对历史传票、账簿凭证的查对,缺少系统性、连续性和全面性。三是稽核人员少,导致稽核工作数量有限,稽核抽查时间间隔较长,既不能及时查出问题,纠正问题,又留下了一些管理上的空档和隐患,使有效的稽核检查失去了应有的查漏堵源作用。
二、成因:
(一)对操作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二)操作风险专业化管理部门缺位。中国银行至上而下均未设立独立的专业化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对其管理主要是依靠非专业部门负责,以定性管理为主,主要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缺乏科学和专业的管理。
(三)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管理层次多而繁杂,各层次权责不清,缺乏相互制衡、权责明晰和相互独立的管理体系,容易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和重复低效管理,这类不足,在中国银行系统也同样存在。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尽管这些年中国银行在各项管理制度上进行大量地修订和完善,但随着中国银行业务的发展,有些相关制度在执行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且现有的制度大都流于形式,存在不切实际、难以执行的问题,此外,仍有部分正常经营所必备的规章制度缺位,导致管理盲点的存在。
三、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由于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特征,这就决定了防范操作风险应从合规文化 教育、内控文化建设入手。当前,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 企业 文化、合规文化,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员工珍惜现有的工作、生活环境、爱岗敬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违法乱纪。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的岗位、新业务、新技能培训,每个员工都必须熟知相应的业务流程、内控要求和经办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弄懂、记清规章制度、奖惩规定以及内控的权限责任,打牢思想防线。只有把内控、合规文化和规范操作教育抓到位、抓到“心”,操作风险防范才能见实效。
(二)端正业务经营思想,正确处理好业务 发展 与防范风险关系。要坚决摒弃只抓业务经营,不抓风险防范的思想,既要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又要审慎经营,安全运行。当前,要明确导向,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利益导向在防控操作风险中风向标作用,牢固树立充分揭示风险的内控理念和成本核算的管理理念。利益导向机制要坚持有利于增强总分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的控制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经营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业务转型的活力、动力,有利于纠正“重规模扩张,轻质量安全”的粗放型经营理念和做法。另一方面,要建立 科学 合理的考核体系,特别是绩效分配体系,让员工共享改革发展、转型的成果,为全员重视内控,参与防范风险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三)认真贯彻执行银监会《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把防范操作风险管理抓到实处。首先,要把合规文化理念贯穿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使之成为自觉习惯和行为准则,把操作风险作为“重点抓”,使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节点。其次,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要在全辖内建立操作风险防控管理委员会,在基层行要有专门班子来抓,分管行长专管,并明确问责机制、承诺机制、考核机制。当务之急,是总行要尽快制定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明确系统内操作风险计量、计提所需资本。再次,要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基层行要根据业务转型的实际,按照业务品种设计标准的业务流程、手册,对重要的岗位、要害环节、敏感的业务风险点制定明确的内控规定,要定期对要害岗位人员进行强制休假制度、定期轮岗和岗位交流制度;要严格授权、授信制度;建立完善、有效的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评价、纠错机制;完善案件披露、揭露、查处、奖惩机制;建立操作风险信息预警报告制度,构建“人控、制控、机控一条龙”管控体系,从而,杜绝操作风险管理盲区和“断层”。
(四)整合监管资源,构建内控与内审联动、互动机制。当前,中国银行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营转型,原有审计管理体制应有新的变化,但不管内审体制怎么改,内审部门为业务发展服务、为经营战略转型服务、为内控体系建设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当前首要任务是搞好内控与内审联动,防止出现“三道防线”断层,内审部门要以风险防范和合规管理为重,自觉成为内控管理的中坚力量。各业务部门要加大条线自律监管力度,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对一些操作风险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纠正、早下手。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可以“借力监管”、“联手行动”,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既解决了监管人手不足的矛盾,又避免部门之间重复检查、基层行接待检查过多的问题。
(五)加强监督,强化管理层制约管理。
(六)与时俱进,改革监督层现行体制。为了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充分发挥内控机制预防职能,对带有苗头性及倾向性的风险隐患应及时预警、预报,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必须加强经营行为、业务管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作为内控再监督主体的稽核监督、监察部门,更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促进内部经营管理的改善。一是强化监督职能,在稽核方面,实行稽核人员派驻制。为消除稽核人员的思想顾虑,应改革现有的稽核管理体制,实行稽核工作垂直领导,稽核人员下派一级,直接对上级行负责,其工资、绩效、福利由上级行解决,与被稽核行脱钩。稽核人员常驻支行开展稽核监督工作,使每一个决策程序、业务过程、操作环节和每个员工的行为都处于严密的内部制约和监督之下,提高内控管理效率。纪检监察、人事、安全保卫等部门要加对强基层行干部职工的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知识及业务素质方面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确保中国银行安全合规运行,不出现任何经济、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二是坚持查处结合,提高稽核监督、纪检监察权威。对稽核监督、纪检监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据有关规定做出稽核处罚、违规积分、监察处理决定,与个人利益挂钩,追究当事人及主管领导的责任,促使稽核、监察部门在组织体系上的独立性,近年来频频发生各种金融案件事件,经营形式严峻,纵观我行、及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的金融案件案例,归纳最主要的原因为各项内控管理制度未执行到位造成的。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随着人们在金融消费需求的增大、国内外各大金融机构竞争激烈、新产品创新、人员调整新增、内外部勾结、业务信息泄漏等一系列的问题暴露,各种作案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对银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对银行机构在案件防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银行高管必须清醒认识到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银行高管必须深刻认识到案件防控工作是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银行发展过程、及遏制金融案件的重中之重,如何抓好案防工作,抵制金钱和利润的诱惑,保护客户的资产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银行高管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组织教育,增强意识
一是注重员工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工作,强化合规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纠正金钱主义、享乐主义,自觉抵制腐败思想的浸入渗透。二是注重员工岗位培训、职责教育工作,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学习各项案例懂得合规人人有责、合规从我做起;树立合规为企业创造价值理念,正确认识具备自觉抵制一切违规违章行为的能力,体会履行本岗位职责的重要性;通过正面、反面教育让员工实现违规违纪行为一定不能做,珍惜工作岗守住职业道德底线。
二、识别风险、化解风险
员工是经营生产中最直接的人员,员工仅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不够的,要进一步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具备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这将是作为一家银行是否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考核指标。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金融机构员工岗位职责、金融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以及风险管控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了解岗位业务操作流程,掌握主要风险环节和风险点,培养自身业务风险识别,以达到化解风险的能力。
三、关爱员工、排查思想
人的思想会随着各种内外在因素随时发生变化的,因此加大对员工的关心、关注程度,以各种形式增进对员工的关爱,实时掌握思想动态。针对这些年邮储银行发展,呈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青年人增多等诸多原因,更加要重视关注员工思想工作,一是要以人为本,为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实在感受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感受到组织企业的关爱,珍惜金融岗位,进一步的激发尽职尽责的内心目标;二是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落实排查员工异常行为工作,通过搭建微信平台、内外部自评、互评、外部调查研究、家访、客户访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动态,针对发现有参与民间借贷、充当掮客谋取利益、黄赌毒、或热衷高消费行为等人员实施重点关注,实行一级管一级制度,对“可疑人员”约见警示谈话,努力将风险隐患和案件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不必要的风险、金融案件发生。
四、绩效管理、禁入高压
发生案件,一定在管理上有了漏洞,才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强业务弱管理是要不得的,必须做到强化各项业务风险控制管理考核,教育引导各支行不光要抓生产、抓效益,也要抓管理、抓内控,实现两方面齐抓共管局面,建立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将合规经营、案件防控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针对经营管理、防范风险等安全方面出现案件的单位、高管人员、员工均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绩效考核时刻绷紧合规这根弦,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全员参与意识,坚决遏制各类案件发生,确保各项工作安全稳健运行,把内控案防工作融入到各项业务之中,让每一位员工都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每一笔业务,以高度的责任心、百倍的警惕性预防各类经营风险和经济案件,持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面和能力,打牢内控工作的基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和案件。
五、多向检查,实现合规
在完善员工教育、思想排查、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情况下,开展横纵向形式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通过检查员工是否履行岗位职责、网点是否合规经营、人员是否执行制度细节,需开展一系列的事前(中、后)防范、监督、检查、通报、整改、小结等工作,实行自我检查、互相检查、交叉检查等形式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风险点,对违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遏制与控制,监督预防金融案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人员、重点时段方面,突出检查工作重点,确保检查工作实效,重点环节即为往来账目、现金业务、票据业务、重空使用管理、贷款受理审查审批、三级权限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即为印、押、章、证的使用管理,对一线操作人员的约束监督;重点时段即为节假日、周末、工作以外时间等非正常工作时段。重点检查内容针对性开展监督检查,落实“三个重点”的检查,监督各岗位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类风险防患于未然,消除违规风险在发展初期。
六、加强违规通报,杜绝违规行为
从银行内控制度风险问题来分析,归根结底都是未执行业务制度,多数都是对检查整改工作未到位、合规经营意识不强,因此要以通报形式促使各网点负责人、员工、重要岗位等人员要常警示、常警告、及时纠正其违规行为,切实做到履行本岗位职责,做到经常性监督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提高监督问题的通报、指导,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坚决查处违规行为。
银行高管要把金融机构的案件防控工作放在安全生产的第一要务,积极培养合规促发展的理念、强化消除违规违纪的能力,树立全员建设企业使命感,增强维护中国银行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合规经营的形象。
第三篇:案防工作
如何做好案防工作
各位领导:
我是000信用社主任0000。基层机构主要负责人及一线业务岗位是案件防控的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面对当前信用社违法违规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抓好案防工作应增强防范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实现案防关口前移是当前防范和遏制案件的重中之重。对此,我社制定了以下案防措施:
一、做好针对性风险排查工作,围绕监管部门和县联社各科室提示风险点,认真做好排查整改工作,达到纠正违规违章行为、进一步提高员工风险防控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目的,彻底消除风险隐患。做好每周一次查库工作,每月四次对本单位的安全自查,认真记好案防工作日志。
二、对全体员工开展对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的再学习、再教育,人人签订遵守规定承诺书,使全体员工做到知规定、守规定。
三、强化对本单位员工的作风建设,正确认识当前内控案防的严峻形势,正确处理内控案防与经营发展的关系,增强履行一岗双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了解员工“八小时以外”的交友、娱乐、消费等情况,切实将有“九种人”行为者隔离、排除在重要岗位、关键部位之外,要切实发挥“亲情助廉”的亲情约束作用。
四、进一步推动内控案防责任制的落实,责任明确到副主任、坐班主任、授权员、柜员及保安,督促其认真履行案件防范责任人职责,明确分工,责任清楚,确保各项案防措施落到实处。
五、充分发挥内控案防中的带头和督促、监督职能作用,对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完善风险定期预警和分析提示制度,提高整体掌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
六、加大制度和流程的学习力度,严格岗前和岗中培训,开展经常性的岗位练兵和技术练功活动。进一步把“五人联保”用在案防工作中,五人相互监督,进一步引导员工算好经营风险和案件的损失帐,营造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氛围。
七、严格问题整改和问责追究,实行违规问题整改责任制,严格问题整改的督查和考核。进一步加大案件防范考核和奖惩力度,按季对违规责任人进行积分处罚,彻底解决屡查屡犯问题,并将所有员工的效益工资纳入案防工作中考核。
第四篇:案防文件
银行案件防控、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根据包新农金发今年30 号《包商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文件》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行案件防控风险排查工作,提高全行员工案件防范意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查找风险点,及时发现并上报各类案件,消除案件隐患,确保案件防控风险点排查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案件防控风险点排查活动实施“一把手”工程。行长为案件防控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的排查工作,充分认识案件风险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切实负责,把案件风险防控排查工作落实到位。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排查。
(三)财务核算方面:
1、根据《掇刀包商村镇银行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有关实施条例和法律法规及规定编制符合我行体制、防范财务风险、推动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财务计划,主管部门严格按我行各财务规定及计划展开财务工作。
2、建立由我行各级领导组成的财务领导小组,各项财务工作在董事会及行长的领导下由会计结算部具体实施;对于我行大宗费用的开支由我行人员集体进》《掇刀行决策;各项财务工作均按《掇刀包商村镇银行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包商村镇银行财务审查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各岗位人员按有利于分工协作,有利于相互制约,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原则设置,对财务管理审批、采购、保管、会计核算等不可相互兼容的岗位实行岗位分离制。
3、财务核算及收支管理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每笔财务收支准确核算,按各财务规章办法等合理合规列入相应账目;合理规范的开立费用账户并按《掇刀包商村镇银行费用管理办法(试行)》等财务制度使用,开业至今已发生 91笔费用,金额为 1109133.81 元,其中:业务招待费为 63183.6 元,电子设备运转费 15102 元,邮电费 16071.5 元,劳动保护费 189800 元,印刷费 25133 元,公杂费 95203.4 元,职工工资 273360 元,差旅费 4564.3 元,水电费 35190.1元,职工福利费 11223 元,职工教育经费 9659.72 元,费用性税金 46347.3 元,保险费 25081.69 元,社保 23356.2 元低值易耗品摊销 261388 元,住房公积金12864 元,经查,每一笔单据,要素(事项)、时间等均符合我行费用管理办法;对各种费用的借支均按我行规定填制借款单,由我行各级领导给出意见后方可实施;各费用的支出需填写费用报销凭证、附原始费用凭证、写明用途,且严格实行授权管理下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各应收应付款按各有关规定挂账开业至今已发生。
(四)出纳业务方面:
1、定期查库:建有“查库登记簿”及“柜面业务交接登记簿”,柜员交接班、营业终了时由授权柜员检查并核对实物与账务记载一致;会计主管每周对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使用管理情况检查;营业机构负责人每半个月查库;会计结算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库存检查;分管行长至少每季进行一次全面库存检查;主管行长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库存检查;董事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库存检查。”制度,碰箱必须在监控录
2、岗位制约:做到账款、账实相符。
3、程序与记录:经核查,我行目前没有假币收缴资格,未开办现金领缴代理业务,柜员现金出入库实行双人清点核实,款箱交接双人签字确认,明确责任。
4、库存现金安全与管理: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制度,对超限额部分及时缴存开户行,保证资金安全和有效流通。
(五)对账管理方面:
我行自 8 月 11 日正式营业起已经 3 月有余,对账工作也已进行 3 次。按照《掇刀包商村镇银行对账工作管理实施细则》我们逐次进行了自查。第一次 8 月份,共产生 3 户对账单位,发出 3 户收回 3 户,对账率100;第二次 9 月份,共产生 15 户对账单位,发出 13 户收回 10 户,对账率 67;第三次 10 月份,共产生 27 户对账单位,发出 22 户收回 17 户,对账率 63;在本次自查清理中发现开户后一直未发生业务,余额为零的单位账户 9 户占总户数的 29,空户较多;外地和外地经营的单位账户 7 户占总户数的 21,对账管理非常困难。根据我行对账率严重不达标实际,在以后工作中:
一是严把准入关。要求单位开户后每月必须发生 3 笔以上业务,不然不予开户。对已经开户单位,要求本月必须发生业务,不然限期销户;
二是“专人”对账。对在外地和外地经营的单位账户,由其客户经理负责对账,改变由营业部指定 1 人专门负责对账模式。三是对照久悬账户要求对长期不对账的单位纳入久悬账户管理。通过有效措施促进我行对账质量快速提升。
(六)现金管理方面:
现金业务必须坚持“当日核对、双人管库、双人押运、离岗必须查库”的原则,做到内控严密、职责分明。现金收付必须坚持“收入现金先收款后记账,付出现金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进行款箱交接时,交箱前必须核对接箱人是否为被授权人,接箱时必须核对总箱数,检查款箱是否完整无损,并详细登记相关交接登记簿。
(七)印鉴密押、重要空白凭证、授权卡、柜员卡等管理情况:严格遵守“证印分管,证押分管”原则,柜员卡专人使用,专人保管,定期或不定期更换密码,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截至到目前,未发现有任何错用乱用冒用现象发生。
(八)重要空白凭证方面:严格执行《掇刀包商村镇银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并指
1、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保管:建有“重要空白凭证保管登记簿”定专人保管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实物应当与账务记载核对一致。经管人员变动时,严格办理交接登记手续,详细记载交接情况。凭证经管人员未办妥交接手续前,不得离岗。
2、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使用: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根据领用数量登记,注明起止号码。签发时,必须按顺序号使用,逐份销“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号,号码必须衔接。属银行签发的重要空白凭证,严禁有客户签发,不得事先盖好印章备用。由于我行目前暂时没有支票和代理业务,因此此方面不存在风险。,并且规定会计主管每周对有价单证和重
3、定期检查:建有“查库登记簿”要空白凭证使用管理情况检查;营业机构负责人每半个月查库;会计结算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库存检查;分管行长至少每季进行一次全面库存检查;主管行长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库存检查;董事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库存检查。经查看检查开业至今的“查库登记簿”并突击检查库存情况,发现所有账证、账款、账实相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要坚持定期不定期的库存检查,保证银行及客户资金财产安全。
(九)中间业务方面:目前我行暂时未开办中间业务。
三、下一步工作开展计划
1.进一步提高认识,确保案件防控工作取得实效。我行充分认识开展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工作的重要性,防止和切实落实监控检查职责,“检查走过场”“检查疲劳”,确保监控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2.加大监控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力度,确保检查发现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对于监控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落实整改,并做到举一反三,杜绝屡查屡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3.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案件防控水平。
4.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和质量。坚决克服“管理疲劳”“见怪不怪”、的现象,对发现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坚决杜绝发现问题不报告的情况发生。
5.加强案件防控及整改,保证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各管理部门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所在部门案件防控及整改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追究责任人,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机构网点因整改落实不到位,造成风险隐患的,要从重处理责任人。
第五篇:银行案防
内控风险是与金融信用相伴生的产物,“金融信用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风险管理水平是评价一家银行稳健与否的重要尺度,实践表明,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最重要、最具决定意义的管理实践之一,也是衡量信用社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最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近年来,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训说明,完善内控风险管理基础,构建长效内控管理机制对于促进我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重庆农商行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加快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且建立教育机制。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要清楚的认识案防内控工作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责”的经营管理理念,构筑预防案件的思想防线,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是预防案件的有效途径。结合农商行的实际,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形势教育,到逢会必讲防范、督办必查防范、测试必考防范,强化全员的自警意识,从而增强广大员工做好案件防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一种人人自觉合规、个个主动守法的文化氛围。二是加强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制度教育。让员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法纪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要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