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住宅供热计量技术指南(建科[2004]10号)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科[2004]10号 【发布日期】2004-01-16 【生效日期】2004-01-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城镇住宅供热计量技术指南
(建科[2004]10号)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配合我部等八部委颁布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城[2003]148号)的实施,指导各地在居住建筑集中采暖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我部组织专家编制了《城镇住宅计量供热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实施。
附件:城镇住宅供热计量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四年一月十六日
前 言
本技术指南是根据建设部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技术指南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展开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调查,总结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对主要内容和指标进行了探讨和论证,对稿件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充实,最后会同参编单位和有关部门定稿。
各单位和个人如发现有疑难问题或有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函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标准规范室(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如下: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费特拉能源服务股份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伟、邹瑜、万水娥、伍小亭、狄洪发、高顺庆、黄维、辛坦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既有住宅室内采暖系统热计量改造和室温控制 3 第三章 新建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室内系统设计 6 第四章 集中采暖住宅热力入口、室外管网、热源 9 第五章 热计量装置与热量计算 12 附录A: 其它住宅采暖方式 14 附录B:术语 18 附录C: 设计图示 21
附录D: 塑料管材的温度使用条件分级和通用壁厚表 22
附录E: 几种塑料管材的性能和许用设计环应力及最小壁厚选择 23 附录F: 塑料管材水力计算表及修正系数 27
城镇住宅供热计量技术指南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贯彻执行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八部委《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落实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进城镇供热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推动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发展供热采暖系统热计量技术,制定本技术指南。
1.2 本技术指南的目的是指导各地区供热采暖热计量系统的实施,推行集中供热住宅采暖热计量技术,合理选择供热采暖方式。
1.3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住宅供热采暖系统的分户热计量设计、既有住宅供热采暖系统的热计量改造。公共建筑供热采暖系统设计和改造可参考本指南。
1.4 本指南中的供热采暖热计量系统是指由集中供热及分散锅炉房供热的热水供热采暖热计量系统。其它住宅采暖方式是指电采暖、燃气采暖、热泵采暖以及太阳能采暖等方式。本指南重点说明与供热计量有关的技术及其它采暖方式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于供热采暖系统的常规通用做法,本指南中不再赘述。
1.5 在应用本指南时,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以及其它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定。还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不断使供热计量系统和其它采暖方式更加完善、可靠、经济合理。
1.6 对新建住宅和既有住宅,各地应在本技术指南的指导下,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和技术水平、工作基础等实际情况制定热计量的技术实施规程或细则,坚持分阶段、分目标、综合配套、逐步实施。
1.7 对新建住宅和既有住宅,其室内采暖系统和计量方式的选择应同时具有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的基本功能。
1.8 对新建住宅和既有住宅,热计量的实施应注重计量收益大于投入、住户和供热公司双受益的原则,应在保证系统调节和计量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投资。
1.9 新建住宅应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确保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符合标准要求。
1.10 为提高室内热舒适水平,降低供热采暖系统的能耗,推进供热计量系统改造顺利实施,既有采暖住宅热计量改造要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尽可能同步实施。改造时应执行《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不损害原有建筑的结构、不影响安全使用,并与旧房维修统一考虑。
1.11 新建住宅集中采暖热计量系统的设计应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水平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室内热舒适度的提高;既有住宅热计量的改造应保证改造后供热采暖系统的水力、热力平衡和室内热环境的改善。
1.12 凡有条件实施集中供热的住宅,应优先采用集中供热采暖方式;在产业技术政策的指导下,各地可根据能源结构、供热规划和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利用其它新能源、新技术的新型供热采暖方式。同时在确定供热采暖方式时,应对所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1.13 对热水集中采暖的新建住宅和既有住宅,热计量应将热源、供热管网和室内采暖系统一并考虑。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结构、电气等专业协调配合,尤其应考虑建筑平面设计、管道布置和层高的要求。
第二章 既有住宅室内采暖系统热计量改造和室温控制
2.1 室内采暖系统改造应以温控和热计量为手段、实现建筑节能为目的。改造应采用合理可行、投资经济、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特别注意应根据既有室内采暖系统现状选择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改造应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2.2 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既要满足室温可调和热量计量的要求,又要满足运行和管理控制的要求。
2.3 室内采暖系统改造应结合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进行。对没有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围护结构宜同时予以改造。
2.4 室内采暖系统改造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2.4.1 原系统为垂直单管顺流系统时,宜改造为在每组散热器的供回水管之间设跨越管的系统。每组散热器应设恒温阀或性能可靠的手动调节阀;
2.4.2 原系统为垂直双管系统时,宜维持原系统形式。每组散热器应设恒温阀或性能可靠的手动调节阀;
2.4.3 原系统为单双管系统时,宜改造为垂直双管系统,或改造为设跨越管的垂直单管系统,每组散热器应设恒温阀或性能可靠的手动调节阀;
2.4.4 当室内管道更新时,以上三种原有系统形式也可改造为设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分户独立系统可采用水平双管式或水平跨越式等形式;公共立管设在户外;调节阀设在分户供水管的户外管道上。
2.4.5 原系统为低温地板辐射式采暖系统时,需在户内系统入口处增设调节阀和必要的温控装置;
注: 现有住宅采暖系统图示参见附录B:图B-1 2.5 热计量方式应根据技术经济分析及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来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2.5.1 当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为设跨越管的垂直单管系统或垂直双管系统时,宜采用每组散热器安装热分配表,每个热力入口或若干个热力入口设一总热量表(管网规模较小时,也可只在热力站/锅炉房设总热量表)的热计量方式;
2.5.2 当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为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时,可采用上述热计量方式或采用户用热量表的热计量方式;
2.5.3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应采用户用热量表的热计量方式。
2.6 分户独立系统户内系统入口装置:采用户用热量表的热计量方式时,户内系统入口装置应由供水管调节阀、置于户用热量表前的水过滤器、户用热量表及回水管截止阀组成;采用热分配表计量方式时,户内系统入口装置应由供水管调节阀、供水管水过滤器及回水管截止阀组成。
2.7 室内采暖系统实施热计量改造和室温控制的要点:
2.7.1 散热器支路宜设恒温阀或性能可靠的手动调节阀,且应根据室内采暖系统形式选择恒温阀类型,垂直单管系统应采用低阻力恒温阀,垂直双管系统应采用高阻力恒温阀。垂直单管系统可采用两通型恒温阀,也可采用三通型恒温阀,垂直双管系统应采用两通型恒温阀。室内采暖系统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时,每一分支环路应设手动调节阀或温控装置。
2.7.2 垂直单管系统三通调节阀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散热器进流系数,避免“短路”,同时便于管理。当散热器进流系数通过管径匹配可以保证≥30%时,可不设三通调节阀,采用两通调节阀也可。
2.7.3 当设三通调节阀时,垂直单管系统的跨越管管径宜与立管同管径;不设三通调节阀时,特别是当散热器为串片等高阻力类型时,跨越管管径宜较相应立管管径小一档。
2.7.4 恒温阀感温元件类型应与散热器安装情况相适应。恒温阀应具备防冻设定功能。恒温阀选型时,应按通过恒温阀的水量和压差确定规格。不设散热器罩时,恒温阀感温元件应采用内置型,设散热器罩时,恒温阀感温元件应采用外置型。
2.7.5 进行系统改造设计时应进行必要的热力复核计算,其主要内容为验算系统改造后原有散热器的散热量是否满足要求,改造为垂直单管系统时还应验算散热器进流系数,以确定合理的跨越管管径。
2.7.6 应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给出准确的室内系统总阻力值,为整个管网系统水力平衡分析提供依据,而整个管网系统水力平衡是改造后的系统能否成功运行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当新旧系统并存时。
2.7.7 原系统改造为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时,共用立管宜下供下回形式,立管比摩阻宜为30~60Pa/m。
2.8 既有散热器只要能够正常工作,就应保留;散热器需要更换时,应按新建方式考虑,散热器选型原则参见本指南第3.16条。
2.9 散热器罩影响热量散出和温度调节,系统改造时宜将原有的散热器罩拆除。因为:
2.9.1 原有垂直单管顺流系统改造为设跨越管的垂直单管系统后,上部散热器特别是第一、二组散热器的平均温度有所下降。
2.9.2 单双管系统改造为设跨越管的垂直单管系统后,散热器水流量减小。
2.9.3 散热器罩影响感温元件内置式的恒温阀和热分配表的正常工作。当散热器罩不能拆除时,应采用感温元件外置式的恒温阀。
2.9.4 计算表明散热器罩拆除后,所增加的散热量足以补偿由于系统变化对散热器散热量的不利影响。2.10 既有住宅室内采暖系统热计量改造和分户室温控制涉及的管材的选用和安装宜参照下列原则进行:
2.10.1 改造后的系统形式为设跨越管的垂直单管系统或垂直双管系统时,管材宜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明装敷设。
2.10.2 改造后的系统形式为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时,除户内系统外的所有管道宜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明装敷设;当水温高于85℃时,户内系统宜采用热镀锌钢管,当水温不高于85℃时,户内系统也可采用XPAP管(交联铝塑复合管)。
2.10.3 采用XPAP管时,应重视连接管件的质量,其连接管件应由管材供应商配套提供,管件密封方式应可靠合理,密封圈个数不应少于两个,密封圈材质应为硅橡胶,管件材质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2.10.4 目前其它类型的塑料管材不宜在改造工程中采用,因为在改造工程中,户内系统管道只能明装敷设,要求管材具备良好的阻氧特性,而目前可用于采暖系统的塑料管材中XPAP管阻氧特性较好,另外XPAP管线膨胀系数小于其它塑料管材,投入使用后不易变形失稳。
2.11 既有住宅室内采暖系统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后,应对相应的既有室外管网系统重新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和水压图分析,以保证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具有足够的资用压差。
2.12 实施供热计量改造的系统应对原系统涉及的管道、阀门和散热器等进行检查、清洗和必要的更换,并应清除腐蚀生成物,恒温阀和热量表安装前应保证系统内无焊渣、锈皮及沙粒等杂物。改造后的系统水质应达到《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的要求。
2.13 改造系统若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应按新建系统要求设计。
第三章 新建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室内系统设计
3.1 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采用热量表分户计量时,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采用其它计量方式,系统形式不受此限制。
3.2 住宅楼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设置单独采暖系统和热量计量装置。
3.3 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的热负荷,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修订版)第3.2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实施分户热计量的住宅建筑,其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等主要居住空间的室内计算温度,应按相应的设计标准提高2℃。户间楼板和隔墙的热阻值,宜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确定户内采暖设备容量时,应考虑户间因室温差异而的热传递。但所附加的热量不应统计在集中采暖系统的总热负荷中。户间传热负荷可参考如下计算方法:
3.3.1 应计算通过户间楼板和隔墙的传热量;
3.3.2 与邻户的温差,宜取5~6℃;
3.3.3 以户内各房间传热量取适当比例的总和,作为户间总传热负荷。该比例应根据住宅入住率情况、建筑围护结构状况及其具体采暖方式等综合考虑。建议对中间层房间取30%-50%,对顶层、底层和端部房间取50-80%;
3.3.4 按上述计算得出的户间传热量,不宜大于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3.2节的有关规定计算出的设计采暖负荷的50%。
注: 多样化采暖方式的采暖负荷计算也可参照本计算方法。
3.4 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的户内采暖系统形式可采用水平双管系统、水平单管跨越式、低温地板辐射系统、放射式双管系统等,不宜采用单管顺流式系统。
3.5 共用立管的水平分环系统所供的层数根据系统水力平衡、散热器承压能力以及塑料管材的寿命等因素确定,超过已确定的层数时应进行竖向压力分区。一般不宜超过16层。
3.6 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的共用立管,宜设于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建筑物内系统的共用立管应遵循下列设置原则:
3.6.1 应避免采用上分式系统,宜采用下分式系统;
3.6.2 一对共用立管所负担的户内系统数不宜过多。除每层设置热媒集配装置连接各户的系统外,一对共用立管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大于三户。
3.6.3 宜设于具备在分户门外共用空间进行检修条件的管道井内。
3.6.4 供、回水立管在管道井中的位置应保证与之相连的各分户系统入口装置安装在管道井内,并具备查验及检修条件。
3.7 应根据散热器的承压能力、管材及管件的特性、提高工作压力的成本等因素确定建筑物内采暖系统最低点工作压力,并可参考下列数据:
3.7.1 当户内系统管道材质为金属时,不宜大于0.8MPa;
3.7.2 当户内系统管道采用塑料管材时,不宜大于0.6MPa;
3.8 户内采暖系统采用散热器采暖时,根据住宅采暖形式及建筑平面布局、住宅装修标准、施工技术条件,可选择以下管道布置方式:
3.8.1 采用下分式双管系统,管道暗敷在本层地面下沟槽或垫层内及镶嵌在踢脚板内布置,局部过门处暗敷在过门沟槽内。
3.8.2 采用上分式双管系统,管道沿本层天花板下布置。
3.8.3 采用下分式单管跨越式系统,管道暗敷在本层地面下沟槽或垫层内及镶嵌在踢脚板内布置,局部过门处暗敷在过门沟槽内。
3.8.4 采用放射式(章鱼式)系统,管道暗敷在本层地面垫层内。
3.8.5 在条件许可时,户内系统管道宜暗埋布置。当采用塑料管材进行地面暗埋时,宜采用放射状的暗埋敷设。
注: 各种户内系统形式,可参见附录B:图B-2~B-5。
3.9 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时,其系统设计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有关的要求。
3.10 供回水干管、共用立管,宜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户内采暖管道的明装配管,宜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或塑料管材;暗装管道宜采用塑料管材或有色金属管材。
3.11 目前可用于户内采暖系统的塑料管材如下:交联铝塑复合管(XPAP)、交联聚乙烯管(PEX)、聚丁烯管(PB)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所选用的塑料管材应满足设计水温的要求,并参照《铝塑复合压力管(搭接焊)》、《铝塑复合管用卡套式铜制管接头》、《承接式管接头》、《建筑给水交联聚乙烯(PEX)管材》、《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等有关标准执行。
注: 塑料管材的性能和许用设计环应力及最小壁厚选择详见附录D。
3.12 塑料管材的安装,应在有关技术规程及管材供应商提供的安装说明指导下进行,并应注意以下问题:
3.12.1 应注意塑料管材与金属管材在刚度、热伸长等方面的差异,其支、吊架间距一般较小;
3.12.2 塑料管材的线性膨胀系数比金属管材大十多倍,安装时应充分注意热膨胀问题;
3.12.3 塑料管材安装时,宜尽量利用其可弯曲性减少接头数量,弯曲时应严格执行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
3.12.4 目前的工程实践表明,铜质管道连接件与塑料管材相连接并用于采暖系统时,常有渗漏现象发生,因此所选用的铜质管道连接件应有合理、可靠的密封方式; 3.12.5 塑料管材安装及运行试验的要求不同于金属管材,应严格按有关执行。
3.13 户内采暖系统所采用的塑料管材的类型应根据散热器材质、系统工作温度和压力、水质(含氧量)、材料供应条件、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确定,并应保证在高于ISO/10508使用条件分级(详见附录C)5级的工作温度下,暗埋敷设管材的寿命不低于50年。
3.14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若采用塑料管材宜采用铝塑复合管或带有阻氧层的其它塑料管材。
3.15 户内管道暗埋敷设时应注意下述问题:
3.15.1 对于PP-R管和PB管除分支管连接件外,垫层内不宜设其它管件,且埋入垫层的管件应与管道同材质,热熔连接,对于不能热熔连接的PEX管、铝塑复合管垫层内不应设有任何管件和接头。
3.15.2 暗埋敷设在垫层内的管道宜采用适当的绝热措施,以防止地面开裂。可采用在管道沟槽填充水泥珍珠等绝热材料或外加塑料套管等办法。
3.15.3 暗埋敷设管道应避免随意性,宜敷设在垫层预留沟槽内,用卡子妥善固定在地面上,并处理好管道胀缩。
3.16 散热器不宜设散热器罩,所采用的散热器应满足美观要求。散热器的选择应与所采用的户内热计量方式适应,可参考以下原则:
3.16.1 宜选用非铸铁类散热器,必须采用铸铁散热器时,应选用树脂砂芯铸造工艺,并应对内壁清砂工艺提出严格要求;
3.16.2 钢制散热器、铝合金散热器应有可靠的内防腐处理;
3.16.3 强制对流式散热器不适合热分配表的安装和计量。
3.17 分户独立系统户内系统入口装置参见本指南第2.5条。
3.18 室温控制参见本指南第2.7条。
3.19 室内采暖系统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共用立管的自然循环附加压力应进入水力平衡计算,其值可取设计供、回水温度下附加压力值的1/2~2/3。并联于共用立管上的各分户采暖系统宜采用相同的采暖形式。
3.20 户内系统包括调节阀和户用热量表在内的计算压力损失,宜控制在15∽30kPa范围内。
3.21 各种阀门、热量表、恒温阀的水力损失值,应根据实际设计流量在产品样本上查取,不应直接套用额定流量下的水力损失数据。塑料管材的水力损失数据,应采用塑料管材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当无数据时,可采用《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中的塑料管材的水力损失数据,并加以温度和壁厚修正。
注: 塑料管材的水力计算表及修正系数参见附录E。
第四章 集中采暖住宅热力入口、室外管网、热源
--室外管网与热力入口
4.1 室外管网应在充分了解热源系统和各室内采暖系统特性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确保总体系统的水力平衡和有效调节控制。
4.1.1 新建系统的室外管网所服务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宜一致;
4.1.2 既有采暖系统与新建外管网连接时,宜采用间接连结方式;若直接连接时应对新、旧系统的水力工况进行平衡校核。当热力入口资用压差不能满足既有采暖系统时,应采取提高管网循环泵扬程或增设局部加压泵等补偿措施,以满足既有室内系统资用压差的需要。
4.2 供热计量的改造工程应根据室外一、二次管网的分布特点,对于一次管网以热力站为单元、对于二次管网以分支干管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按规划单元进行实施,应避免在一个分支干管上同时存在新旧两个系统而导致管网的水力失调。
4.3 室外管网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必要时各分支环路应设静态平衡装置。
4.4 供热管网进行水力计算时,为了考虑系统的水力平衡和水力稳定性,并联支路的阻力应在总阻力中占有较大份额。二次管网最不利环路比摩阻宜为60~80Pa/m,二次管网最不利环路最不利点的资用压差宜为40~50kPa。
4.5 新建系统在满足室内各环路水力平衡和供热计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采暖管道热力入口的数量。
4.6 集中热水采暖分户计量系统热力入口,除常规做法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4.6.1 在室外管网水力工况波动时,对建筑物内系统不致产生水力和热力失调。
4.6.2 应使所有控制阀门处于良好的水力工况下,并应将阀门水力噪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6.3 避免室外管网系统中杂质对建筑物内系统的污染。
4.6.4 方便运行调试,利于维护管理。
4.6.5 可根据需要设置热量计量装置。
4.6.6 热力入口的具体要求:
4.6.6.1 室内采暖为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热力入口应设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室内采暖为双管系统,热力入口应设自力式压差控制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或流量控制阀两端压差不宜大于100kPa,不应小于8.0KPa,具体规格应由计算确定。
4.6.6.2 设置计量装置的热力入口,其流量计宜设在回水管上,进入流量计前的回水管上应设过滤器,滤网规格不宜小于60目。
4.6.6.3 热力入口供、回水管均应设过滤器。供水管应设两级过滤器,顺水流方向第一级为粗滤,滤网孔径不宜大于φ3.0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建科所办事指南
烟台市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一线作业人员职业
技能培训及鉴定、技师培训报名指南
烟台市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着烟台市建筑行业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的培养及相关的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全市建筑行业的岗位培训教育计划的呈批、培训、考试及对教学培训单位的管理工作,具体的培训报名程序如下:
一、培训对象及范围
(一)专业技术人员
1、岗位培训: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在建筑业企业管理岗位上工作的管理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具体岗位名称如下:土建施工员、装饰施工员、管道安装施工员、电气安装施工员、建筑工程预算员、安装工程预算员、建筑工程质检员、安装工程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管理员、统计员、财会员、计划员、定额员、劳资员、审计员、资料员。
2、继续教育:取得以上岗位证书的人员,证书有效期为3年。到期后,应按照证书上的有效期限,按时参加继续教育,以确保证书的有效性,逾期未参加的其证书作废。
(二)职业技能工人
凡在建筑业企业从业的一线生产职工,年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具有一定技能均可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
训与鉴定。具体工种名称如下:木工、瓦工、抹灰工、建筑油漆工、防水工、钢筋工、架子工、测量放线工、工程安装钳工、管道工、工程电气安装调试工、通风工、安装起重工、中小型机械操作工、砼工、装饰装修木工、装饰装修镶贴工、装饰装修金属工、装饰装修涂裱工、装饰装修幕墙安装工、装饰装修幕墙制作工等。
(三)建筑行业技师
1、具有高级职业资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任职2年以上且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岗位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员。
2、凡从事本岗位工作满20年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或从事本岗位工作满12年并获得省行业或市级技术能手称号,或获得省行业级或市级技术革新成果奖励的生产一线人员均可破格申报。
(四)建筑业社会化鉴定职业(工种)电焊工技师
1、取得电焊工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或高级技工学校本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二、培训内容
(一)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按照省建管局规定的科目进行。
(二)继续教育。按照省建管局规定的科目进行。
(三)技能培训。按照省建管局和劳动厅规定的科目进行。
(四)建筑业技师培训。按照原建设部颁发的技师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集中授课辅导。
(五)建筑业社会化鉴定职业(工种)电焊工技师培训。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颁发的电焊工技师培训计划和大纲,集中授课辅导。
三、需要准备的材料
(一)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新取证人员、继续教育人员需准备一寸照片免冠照片1张。
(二)职业技能培训
1、初、中级技能工需准备一寸免冠照片2张、高级工需准备一寸免冠照片3张、身份证复印件1份。
2、职业技能岗位考核鉴定登记表(初、中级工1份、高级工2份)
(三)建筑业技师培训
1、《技师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原件一式三份。
2、《推荐评审技师资格人员有关情况综合简表》使用A3纸打印,一式六份。表中单位推荐意见指工作单位盖章填写意见,呈报部门是指市建筑业主管部门盖章。
3、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本人近期免冠照片两张。
4、反映本人任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工作总结和技术业务论文各一份。
5、反映本人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成果、技能竞赛、先进生产者的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其他能够证明本人工作业绩的书面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四)建筑业社会化鉴定职业(工种)电焊工技师培训
1、技师职业鉴定资格申报表,技术业务论文(不少于2000字)1份,身份证复印件1份,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近期免冠2寸照片3张。
四、收费标准
(一)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新取证,培训费700元、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费350元,教材费另计。
(二)技能工人鉴定费240元,教材费另计。
(三)建筑业技师培训费800元,教材费另计。欢迎广大建筑业企业职工踊跃报名参加培训。报名咨询电话:(0535)6896349;联系人:尹莉娜、宫俊
烟台市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所
二O一三年一月十日
第三篇: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一.针灸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遗漏、断针。采用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到零位。经常检查针灸是否完好,如不锐利或有弯曲时应及时修理,不易修直时应更换。
2、针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3、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4、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应诊病人,做好门诊病历及就诊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效果,不断改进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5、针灸室外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6、针灸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
二.推拿
1、凡需推拿治疗的病人,需经推拿室医生详细检查病情并根据病员的体质强弱、老幼、性别、肥瘦等不同情况选择推拿部位及手法后,选好适当的体位,让病人暴露治疗部位,术者应按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施术治疗。
2、在对异性病员推拿时,治疗部位暴露要适当,在进行治疗时要严肃认真,不得与病人开玩笑、聊天等。
3、在治疗室推拿时,术者要文明施术,选用手法要得当,不得为省力用肘部或脚跟等粗暴手法,更不能敷衍了事。
4、在保健性推拿时,病人应穿背心、裤衩、盖好按摩大单后可从上而下,先背后腹,先上肢后下肢,先舒盘扣点穴的原则进行施术。
5、推拿医生应坚持不懈的练功,不断提高推拿技术,真正达到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手法要求。
6、推拿医生在治疗后应及时洗手,注意清洁卫生。
7、推拿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不得在工作室内吸烟、喧哗。
中频治疗仪操作规范
1、开启电源,输出旋钮应在零位,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治部位,冬季应注 意保暖;
2、选好电极、衬垫,确定放置方法,先将衬垫用水浸湿,金属板极不可直接接 触患者皮肤;
3、缓慢增加电流,至患者最大耐受量为止;
4、治疗中根据患者适应程度,可逐渐增减电流强度,至患者耐受量;
5、治疗完毕,缓慢将电流降至零,关闭电源,取下电极板,整理好设备,摆放 整齐,擦拭干净,备用。
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一、项痹病(颈型颈椎病)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史,头多向一侧偏歪或反复落枕,颈部活动受限,颈背部疼痛,酸胀、发僵,头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声或钙化组织摩擦音,晨起不适感较重,颈枕部肌肉筋膜韧带附着点处,多有压痛及条索状物,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张,项韧带可有钙化,椎体呈增生性改变。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通痹止痛。针刀松解增生、肥厚、变性、粘连的软组织。【操作步骤】
1.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头前屈曲30°定点。治疗点选在病变椎体上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下棘突间及两侧旁开1-1.5厘米处,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先切开病变椎体棘突上下缘的棘间韧带,然后刺入达关节突关节囊。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刺破深筋膜,刀口线调转90°角,纵切3-5刀出针。如:横突结节有损伤点,针刀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横突后结节外侧面,针刺到达骨面后将刀口线调转90°。在横突末端上、下边缘处松解3-5刀,松开部分横突表面的深筋膜。出针后用无菌辅料按压针孔1-2分钟,封闭针孔。
2.手法辅助治疗,患者坐位,以第4颈椎棘突右偏为例,颈前屈20°-25°,左偏35°,右旋转45°。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偏移棘突,其于四指置于患者左侧头枕部。右手扶持在下颌部或左面部,在右手向右上方向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棘突轻推向左侧,常可听到“咯嗒”声,拇指下有轻度移位感。患者仰卧,针刀术后先做颈后肌群放松手法。随后术者一手握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轻度拔伸下缓慢摇动2-3下,让患者充分放松,术者一手轻拿患者颈后部,拇指按压于错位颈椎横突处下方作为固定支点,另一手托住颌颊部作一个复位力点,缓慢使头部旋转至最大角度时,托颌颊部的手和固定错位支点拇指同时稍加力(闪动力)按压,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声。【特别提示】
1.针刀在颈部剥离松解治疗时,必须熟悉解剖位置,不可刺入过深,切忌损伤椎动脉和脊髓。2.摸索进针,小心剥离。
二、项痹病(肩胛提肌劳损)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肩胛提肌劳损。患者长期低头,有急性损伤史或慢性劳损史。肩胛提肌在颈2至颈3横突的起点或肩胛骨止点处疼痛,肩胛提肌紧张,以上部位可有压痛点。尤以肩胛骨内上角压痛显著。上肢后伸,并将肩胛上提或内旋,引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颈、肩胛骨X线片可排除骨性异常。【治则治法】理筋减张,解痉止痛。对肩胛提肌起止点采取减少张力为主,分离粘连为辅的针刀微创松解术。
【操作步骤】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头部微前曲。如压痛点在肩胛骨内上角的边缘,将刀口线方向和肩胛提肌纵轴平行,针体和背平面成90°角刺入,达肩胛骨面。先纵行剥离,后将针体倾斜,使其和肩胛骨平面成130°角。刀刃在肩胛骨边缘骨面上作纵向切开剥离,l-2次即可出针。如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即在棘突旁压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方向和颈椎纵轴平行,达到深筋膜层,点刺3-5次后,出针,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术毕,医生一手压住患侧肩部,一手压于患侧枕部,牵拉肩胛提肌1-2次。【特别提示】
1.针刺范围不能过大。在肩胛骨内上角进针刀时,肩胛骨缘较表浅,应紧贴骨面延长,不能过深,防止超过肋间误入胸腔。
2.操作要轻柔,同时注意患者感觉。
三、肩凝症
肩凝症相当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4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无外伤史(有外伤史者多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伤)。肩部疼痛,一般时间较长,且为渐进性。肩部活动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后伸时最为明显。梳头试验阳性。X线片示检查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节处有高密度影。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通痹止痛。对肩关节周围痛点进行减张止痛,对局部形成的条索、结节样结缔组织增生粘连进行松解。【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针刀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压痛点,可以在该压痛点上作适当的针刀松解,出针后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术后第2天热醋熏洗患肩,并服中药局方五积散加制乳香、制没药、炒苡米等。5天后,如未愈,再进行1次针刀治疗,5次为一疗程。
2.手法辅助治疗。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肢外展,医生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将肱骨上的附着点进行拔离,将胸大肌、胸小肌附着肌腱分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缘)向肩峰方向推压。再令患者于俯卧位,助手仍托患肢,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拔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点,将各条肌腱充分拨开。此时患者外展上举可增加30°-50°,医生双手托扶患侧腕部,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上举时,医生双手快速向上牵抖松解粘连。针刀和手法治疗后,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可开始进行爬墙、体后拉手等功能锻炼。【特别提示】
1.在喙突处治疗时,要摸准喙突尖,指切进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2.冈上肌进针点要避开冈上切迹,防止伤及肩胛上神经。
3.在肱骨结节间沟治疗时,刀口线应平行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方向将粘连松解,勿横向切割。
四、腰痛病(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有外伤或劳损史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腰痛或向臀部放散,弯腰后直起困难,不能久坐、久立,严重时行走困难。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单侧或双侧有敏感局限性的压痛点,位置固定不移,且可触到较长的横突。弯腰试验阳性。
【治则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针刀松解第3腰椎横突尖部的高应力纤维,使第3腰椎横突末端力学平衡得到恢复。【操作步骤】
1.患者取俯卧位。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用针刀治疗,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常规消毒以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端之间有松动感时出针,以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一般1次治疗即可痊愈,如1次还没有完全治愈,尚存余痛,在5天后再作1次,最多不超过3次。
2.手法辅助治疗。患者立于墙边,双足跟抵墙,医生一手托住患侧腹部令其弯腰,另一手压住患者背部。当患者弯腰至最大限度时,突然用力压背部1次,然后让患者作腰部过伸运动。【特别提示】操作时刀口不能离开横突骨面,防过深误伤腹腔脏器。
五、膝痹病
膝痹病相当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一般都有典型的膝半蹲位受伤或反复劳损史。髌骨周围压痛,髌骨活动度小,股四头肌萎缩,屈伸受限,伸膝抗阻力试验阳性,单足半蹲试验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叩髌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可有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脂肪垫增生肥厚而伴压痛、挤压痛及膝过伸痛。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囊样变或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边缘增生、胫骨平台内外髁及髁间嵴增生明显。
【治则治法】舒筋通络,活血导滞。对髌骨周围软组织痛点及肌腱附着点处的增生肥厚部位松解减张,恢复膝关节的动态稳定。
【操作步骤】患者仰卧位、屈膝90°,令足底放平于治疗床上,膝部痛点定位。髌骨周围的痛点和压痛点都是软组织损伤的病变部位,也是针刀治疗点。伴有髌前皮下滑囊炎者,用针刀将此滑囊的纤维层切开剥离即可,髌内外侧支持韧带痛点均在髌骨两侧边缘,用切开松解术即可。【特别提示】
1.针刀剥离时仅限于粘连的病变组织间,切勿将韧带附着点铲起。2.勿损伤骨膜,避免局部形成血肿。
第四篇:报建总平图制图技术要求指南 1
报建单位常见问题温馨提示
1.建设项目总平面图应符合《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关于“XX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总平面图编制规定”的要求。
2.依据《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及XX市规划管理局X规阅〔XX〕XXX号文,不计容的地上建筑面积包括:
(1)地下室各类建筑面积;
(2)半地下室中除商业、办公、酒店、住宅外的其他各类建筑面积;(3)首层架空部分只作为绿化、停车、公共活动使用时的建筑面积;(4)地上建筑作为停车库(场)的建筑面积(专用停车场除外);(5)垃圾用房。
(6)外墙外保温层的建筑面积。备注:避难层应计算容积率。
3.室外地面露天设置的冷凝塔等设施原则上不应直接临道路红线及道路交叉口设置,并应结合景观设计隐蔽设置,同时在总图上注明“景观化处理”。
4.市政设施点位均不应露天设置(应在一层或负一层),且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应在总图指标表相应位置列出市政设施点位的建筑面积;
5.建设项目,其自身的水电气讯设施不应临30米及以上城市道路设置,上述设施宜设在负一层,因故不能设置在地下的应尽量避免临城市开放空间设置,应结合景观设计隐蔽设置。
6.建设项目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范围内,不应高出地面设置建设项目自身的设备管道井(包含但不限于风井、烟道、电井),且场地竖向应与周边城市道路平顺相接,相互协调。
7.建设项目总平面上应注明采用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版本。
8.含有住宅的项目,应在报建总图经济指标表备注上注明:每套住宅阳台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套住宅套型总建筑面积的xx%.9.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配比控制指标栏中应分别列出各建筑用房的车位数及所采用的配建标准(xx辆/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10.蓄水池的控制指标栏中应同时列出建筑面积与体积的数据。
11.所有新建建设项目应按规定配置物业管理用房,并在指标表和图纸上建筑相应位置注明。12.总图上需表达用地周边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名称、宽度。
13.总平面图中需标明场地室外地坪、道路的控制标高,注明室内外高差,标注各规划建筑室内±0.00标高的绝对海拔高程,并在总图文字说明中注明:规划建筑(含所有建、构筑物及设施)最高处绝对海拔高程不大于xxx。14.报建的总平面图上需在图纸说明部分中注明项目的规划用地性质、规划条件核发时间、采用的《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版本号。
15.建设单位正式提交窗口办理签审手续的总平面图的出图日期(准确到年、月)原则上应与项目通过局规划业务审查会审查的年、月时间一致。
16.项目通过局规划业务审查会审查并完善图纸后,建设单位应提交最终审定的建筑效果图。效果图上应注明建筑外立面的主材名称、主色调号、明度、彩度,并备注“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建筑外立面方案效果图为阶段性成果,仅供参考。
17.分期报建的项目,需向窗口提交一张全期总图及总平面效果图用于工作参考比对。同时,用于正式办理方案技术审查的图纸上原则上只反映本期报建内容,待建区域原则上不表达,或者虚线绘制建筑轮廓但不标注其他信息,且应在总图说明中注明“本期报建范围仅为xxx,不含待建部分。待建部分的建筑形态、整体布局、规划指标等所有设计细节均以政府最后的正式许可文件为准。”分期报建的前期图纸上除列出本期指标外,只列出规划条件要求的总用地面积、总计容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最后一期图纸上应列出全期规划指标表。
18.报建的总平面图上需在综合技术指标表后注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报建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负法律责任”,同时建设单位须在该声明上加盖单位公章。
19.在办理方案报建的总平面图的综合技术指标表后可备注“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上述形态和指标数据与我单位最后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附图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方案图纸为阶段性成果,仅供参考”。
第五篇:中建八局计划管控实操指南--住宅分册 (课程编号:20171124142410283)
中建八局计划管控实操指南--住宅分册
cscec8bcscec8b 1.课程学习 倒计时:00分00秒
2.课程评估
3.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住宅分册中典型计划管控节点累计()个(10 分)
✔ A 216 ✔ B 290 ✔ C 330 ✔ D 344 正确答案:A
2、前期准备类节点中“现场开工条件准备”属于()级节点(10 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B
3、设计类计划节点中“试桩图移交”属于()级节点(10 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C
4、设计类计划节点中“工程桩图移交”属于()级节点(10 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A
5、设计类计划节点中“夜景照明方案报审”属于()级节点(10 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B
6、招采类计划节点中“门窗工程分包招标”属于()级节点(10 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B
7、招采类计划节点中“电梯工程设备采购”属于()级节点(10 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B
8、工程类计划节点中“室内土方回填施工” 属于()级节点(10 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C
9、工程类计划节点中“底商结构施工” 属于()级节点(10 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B
10、验收取证类计划节点中“四方验收”属于()级节点(10分)
✔ A 1 ✔ B 2 ✔ C 3 ✔ D 4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