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动力与机械学院 龚强 2008301390120 摘 要: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以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就是灾难性的、难以治愈,只能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恶化。针对煤矿职业病发病现状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尘肺病;防治
0.引言
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2007年河南张某“开胸验肺”事件,把农民工患职业病维权之路的困境引向高潮。事实上,这个例子仅仅是揭开了我国职业病患者现状的冰山一角。事件发生后,卫生部发布了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并启动了全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现状调查。
1.煤矿职业危害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介绍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煤炭生产企业的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煤矿职业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据卫生部门的不完全统计, 2008年底,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患者达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近64万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患者近万例,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因尘肺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的尘肺病患者中,我国约占50%。在我国的尘肺病患者中,煤矿工人约占一半。
据统计,在2007年新増的10963例尘肺病例中,煤矿工人尘肺和矽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分别为5351 例和4447例,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89.37%.1.2 煤矿职业危害特点
1.2.1煤矿尘肺病患病率高
据卫生部门统计, 2007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6.69%;2008年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其中尘肺病10829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8.79%。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治措施外,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或防毒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农民工作为煤矿生产企业的建设主体,应当得到最基本的安全卫生保障,由于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煤炭生产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显得积极性不高,致使职业卫生防护投入严重不足,使煤矿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1.2职业卫生法律意识淡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现实中不少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不愿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再加上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跟不上,致使职工不知矿尘的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放大了矿尘的危害和影响范围。
2.1.3政府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目前,煤矿管理部门对煤矿的管理通常是综合执法,通过执法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而尘肺病由于具有迟发性通常被执法部门所忽略。我国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在各煤炭生产基地都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机构,但防治工作基本停留在鉴定和对患者治疗的层面。而管理、防护部门和煤炭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即缺乏对煤矿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监管,造成了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状。
2.1.4职业卫生法律略显无力
《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职工享有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权;对工作场所状况及职业病相关防护措施的知情权;要求健康工作条件权;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职工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权;要求赔偿权等权益,同时也明确企业负有对职工的健康保障的义务。事实上一些煤炭生产企业对其法定的“告知”义务没有履行,甚至有意欺瞒,使职业卫生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3.防治煤矿职业病的建议
3.1加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为接尘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监管,健全防尘系统和设施,完善综合防尘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的产尘量,控制粉尘危害范围和程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实现煤矿生产由安全型向健康型的转变。配齐测尘仪器和其他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检测设备,及时检查、监测所有工作场所的产尘量,对于产尘量超标的工作面强迫停产整改,产尘量不达标不得恢复生产。
《安全工程基础》课程报告
3.2构建分层、分级的职业危害防治机构
在省、市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煤矿职业危害监督机构,负责辖区煤矿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在设区设置职业危害监督执法机构,负责辖区职业危害的政策、法规的落实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在国有煤矿建立职业危害防治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地方、乡镇煤矿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负责煤矿日常粉尘、有毒有害物的监测和职业危害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纳入煤矿安全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内容之中,依法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开展执法监察, 督促煤矿企业强化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督促煤矿企业制定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健全防护设施、配置检测设备、落实检测制度;监督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教育和提供专门的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劳动者存在健康损害的,立即进行相关治疗和工作调动;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载并监护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
3.3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范意识
加强职工上岗前和工作中的定期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临时工、季节工、农民工的职业病预防教育,使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危害的危害性,掌握职业危害的防范技术、措施,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使煤矿从业人员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参加职业危害防范工作。真正做到从物理方面、技术方面、组织方面和人员方面全方位地防范煤矿矿尘的危害。
3.4加大职业病防范的执法力度
加大职业病防治的执法力度,政府定期、不定期对煤炭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环境检查、抽查,对于只顾生产不顾职业卫生环境的企业重罚,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好的单位重奖。对国有和地方国有煤矿的从业人员,加大职业病检查的频度,对乡镇煤矿的从业人员定期强制进行职业病检查和鉴定工作。要建立完善、合理的赔偿制度,职工在哪得的职业病,哪就要负责职工后半生的生活费用。
3.5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
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评估制度,通过中介机构每年一次对煤矿职业卫生环境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与煤矿许可证的发放工作挂钩,对于职业卫生环境合格者发放许可证,对于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关闭。
4.结语
第二篇:XX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XX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保证安全生产,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本企业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作业环境中的紫外线照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人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2、职业病,本企业是指施工作业人员在紫外线照射、人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因素产生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
为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矿成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安全副矿长)
成员:安全科全体人员、生技科全体人员、机电科全体人员。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矿的职业卫生工作,下设办公室在技术科,由高文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事务。
1、组长职责
为煤矿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2、副组长职责
在组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制订企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3、安全科人员职责
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生技科人员职责
编制煤矿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5、机电科人员职责
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经费保障
对各项职业病防治经费实行预算管理,年初财务部门就把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培训等费用纳入生产成本预算,严格预算管理,严禁挪用。
职业危害防治规划、计划
2010年我煤矿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将以继续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中心,全面落实公司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各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努力防范职业性中毒事故发生;提高全员职业卫生意识;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依法保护职工健康权益;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促进职工健康。
(一)总体目标
2011年我煤矿的职业卫生工作,要继续在煤矿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结合上级部门有关规定,根据煤矿工作安排组织实施。
1、新增职业病例为零;
2、单位负责人、员工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5%以上;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
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5%以上;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90%以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6、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100%,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100%;
7、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95%以上;
8、按照国家规
第三篇: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一、公司简介
二、矿井主要危害
煤炭生产是综合性较强的特殊工业生产,其主要生产过程在井下,作业也十分复杂,井下作业地点经常变动,生产环节、机电设备较多,作业空间有限,生产中经常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导致职业危害因素也较多。
1、瓦斯
在5对生产矿井中,某矿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2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4m3/min;其余均为低瓦斯矿井,相对涌出量均在1.18~ 3.95m3/t之间,绝对涌出量均在0.54~18.39m3/min之间。
2、矿井粉尘
矿井粉尘主要是煤尘和岩尘。矿井煤尘主要发生在回采、掘进工作面,在顶板冒落、采煤机综掘机高速切割煤体和运输以及液压支架放顶等过程中产生。另外在其他煤巷掘进头、各煤仓下口装载点、煤炭运输转载过程也产生一些煤尘。岩尘则主要来源于岩石巷道掘进工作面。地面煤尘主要产生在主井地面生产系统,在转载、破碎、筛分、装车等环节也很突出。
煤尘、岩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是煤矿工作的主要职业危害。
3、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各类设备的运转,其噪声性质有机械震动性、空气动力性等,由于噪声强度较大,持续时间长,传播距离远,在矿井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噪声,会对操作及附近人员产生职业危害。
4、火灾
井下火灾一部分是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另一部分可能由于明火、放炮、电流短路、摩擦等外因而引起,发生火灾后,往往生产大量有毒或窒息性气体和烟雾,同时还往往会引起瓦斯爆炸和煤体燃烧,对井下机电设备和巷道都会带来很大的破坏,对井下工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5、水灾 井下水灾是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害之一,不仅严重破坏矿井的正常生产,而且还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水灾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周边小窑采空区积水、上覆采空区水、承压含水层水、钻孔水。
6、其他危害(1)冒顶片帮
易发生在采、掘工作面。采掘工作面放炮后,巷道围岩松动,巷道支护不及时,顶板和两帮矸石容易掉落。回采工作面主要是上下端头煤壁受集中应力的作用区域,煤层顶板和煤壁松动导致发生冒顶和煤壁片帮。
(2)井下使用的炸药、雷管都是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发生意外爆炸事故,就会危害到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集团公司所属矿井均为机械化生产,炸药用量较少,集团公司供应公司集中设一个火工品库房,各矿井均在井下设火工品库房。
(3)由于饮食、环境等其他因素对职工造成的危害。
三、主要防治措施
集团公司所属矿井由于受到煤炭井工开采的地下生产特殊场所限制和多种制约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将会给煤矿生产造成重大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等事故,对职工人身安全形成威胁,为了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各矿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集团公司以安字〔2011〕100号文件进行了批复。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集团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一)防治瓦斯
1、在李雅庄高瓦斯矿井建立了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站、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站。
2、防治瓦斯积聚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保证采掘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量,使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范围以下。
(2)严格瓦斯管理制度,特别加强对死角区域的检查工作,并及时处理局部存积的瓦斯。
(3)保证局扇正常运转,并做到了三专两闭锁,全部配备了备用局扇,因临时停电或其他原因局扇停止运转,应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并及时撤离人员,在恢复通风前,必须进行瓦斯检测,符合规定后才可启动局扇进入人员。
(4)在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面,制定专门的排放瓦斯措施。
3、所有矿井配备了先进的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的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设备运行状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发生险情时,及时发生报警、切断危险区电源。
4、防治瓦斯引爆措施
(1)杜绝一切与生产无关的热源和火源,对生产中可能产生的热源进行严格管理控制。
(2)井口房和主扇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严禁烟火和用火炉取暖,井下禁止使用灯泡和电炉取暖,严禁将烟火和其他易燃品带入井下。
(3)井下设置了消防灭火管路系统,同时设置了消防材料库。
(4)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皮带运输机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配备了灭火器和消防工具。
(5)在地面通风机设置了防爆门。
5、隔爆措施
水棚能有效把已发生的爆炸截住,有利于扑灭火焰,不使其传播开来,而且水的供给又方便、可长期使用不必更换等特点,因此采用水棚作为本公司的隔爆措施。
(二)防止粉尘
1、井下防尘措施
(1)回采工作面回采前必须进行煤层注水。在回采期间必须做到机组内外喷雾正常有效。
(2)通风防尘,保证有合理的风量和风速。
(3)定期清扫和冲洗巷道帮顶,支架和设备表面上的煤尘,消除转载点的浮煤。
(4)在井下煤仓、溜煤眼、运输机、装载机和其他转载点都设置了喷雾洒水装置,并在回风巷道设置了捕尘网。
(5)在采区回风巷道、掘进巷道、主要回风大巷都设置了风流净化水幕。(6)在个体防护方面,为掘进工人配备了压风呼吸器,为采煤工人配备了防尘口罩。
2、地面防尘措施
(1)地面系统中在易产生煤尘的环节都设置了喷雾降尘装置。(2)在产生煤尘较大的场所设置了机械除尘装置。(3)坚持作业场所清扫制度,每天清扫一次煤尘。(4)配备了个体防护装备。
(三)火工品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供应公司地面集中设一个火工品库房,并通过了地方政府管理部门验收,日常管理和向各矿井运送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各矿均在井下设火工品库房,日常管理和使用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四)噪声防治措施
1、地面噪声防治
(1)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如热风炉房的鼓风机、引风机、送风机,水池泵房的水泵等,采取集中布置,对设备加装空气消声过滤器和减震装置,并采取了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
(2)在维修间内改革了生产工艺,选用了低噪声设备。
2、井下噪声防治
井下局部通风所采用的扇风机是噪声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采取以下措施:(1)在风机机壳表面采用消音材料做膈音层。(2)在风机出口处设置了消音设施。
(五)防止水灾
集团公司所属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针对性地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治水工作方针和原则,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提前做好了分析预测,同时制定了预防措施,对可能发生突水事故的区域进行探放水后再掘进。
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了可靠的矿井排防水系统。
3、配备了探放水及注浆堵水设备。
4、对主要含水层建立了动态观察系统。
5、及时清理水仓,保证能有规定的有效容量。
(六)电气安全防治措施
1、所有输电线路都设置了壁垒线保护,在井口附近设置了集中接地。
2、所有电气设备均按规程规定选用了矿用隔爆型。
3、井下电气设备都设置了保护接地装置。
(七)加强顶板管理及巷道支护
集团公司所属矿井所开采煤层的直接顶发育,一般为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粉洗砂岩互层,岩石硬度不大,完整性较好,老顶一般为灰色粗砂岩或石灰岩,局部夹灰白色细砂岩、粉砂岩,属老顶周期来压短,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保证采煤设备的选型满足支护强度的需要。
2、工作面在初采、初放、末采、过断层、过老巷、顶板破碎以及片帮、冒顶事故的处理等特殊情况时,均编制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加强了工作面顶板的管理,配备了先进的矿压观测设备,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4、掘进巷道及时支护,不空顶、空帮作业,坚持正规循环,实行了“敲帮问顶”制度,同时认真落实了安全质量班验收。
5、根据不同的巷道围岩种类、特性,确定不同的巷道支护:(1)对岩石坚硬段巷道采用喷锚支护;
(2)对个别岩巷中的松软破碎带采用料石砌碹支护、锚网梁加锚索喷混凝土;
(3)各煤层巷道一律采用螺纹钢锚网梁或螺纹钢锚网梁加锚索支护;(4)所有金属支架巷道均考虑了8%的断面压缩率,可以保证巷道通风、运输的需要以及井下人员运行的安全。
(八)其他防护措施
为保证工人身体健康,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井下人员每人配备一台压缩氧自救器;为防治矽肺病,采掘工人每人配备安全送风防尘口罩;为打眼、风镐和锚喷工人配备了压风呼吸器。
(九)职业病防治措施
1、新工人入矿前,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有禁忌者不得从事井下作业或有尘毒危害的作业,接触粉尘等有害作业的工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查出的职业患者,按国家规定及时治疗。
2、各矿均有职业病防治和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本矿区一带卫生、职业病防止和卫生防疫的监督、监测与管理工作。
3、在井下设置了饮水站,工人下井班班都送班中餐,使工人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十)工业卫生标准和监测
集团公司各矿在井上、下各种有尘毒的作业场所,均采取了有效的降低尘毒物浓度的措施,使人员作业地点的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要求。
井下有人工作的地点和人行道的空气中的粉尘也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要求。
集团公司所属各矿均按国家规定对本矿的尘、毒、物理因素、水质等定期进行监测:
1、作业地点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井上每月测定1次;
2、生产作业点粉尘,每半年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时再测定一次;
3、粉尘分散度,每半年测定一次;
4、三硝基甲苯(生产车间)作业点,每月测定2次;
5、饮用水的水质检验、理化检验,夏季每月测定1次,其他季节每季测定1次。
6、噪声、放射线和其他物理因素,每年测定1次。
(十一)健康管理措施
1、新工人入矿前,都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接尘工人必须拍照胸大片,建立健康档案。有禁忌者不得从事井下作业或有尘毒危害的作业。
2、集团公司于2011年3月以职防字〔2011〕100号文件下发了《某某集团2011职业病防治工作安排意见》,对2011年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第四篇:煤矿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务川县石柱坝煤矿 职业危害防治
责 任 制 度 汇 编
二0一二年二月
目 录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3、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5、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6、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8、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9、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10、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11、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1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本职责制度。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1.3本规定适用于务川县石柱坝煤矿所属部门、班组。
名词解释
2.1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作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2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
2.3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2.4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基本要求:
3.1凡有害气体(如:城市煤气、城市燃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硫等)的工艺、设备、管网及附属安全装臵等的设计方案、安全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
3.2有害气体工艺、设备、管网施工工程必须制订安全措施,做到无措施、无计划不准许施工。
3.3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
3.4新建、改建和扩建有害气体工艺设备管网必须做到劳动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即“三同时”),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产。
3.5所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禁止超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6矿必须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办法。
3.7根据设备、工艺变化,各班组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
3.8安全生产部门按照规定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每周向主管领导汇报一次监测结果。
3.9矿综合办公室每月向矿长、主管科室下达变更劳动合同通知,协助安全生产部门告知新从业人员职业危害真实情况。
3.10矿综合办公室根据企业职业健康体检规定时间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机构与责任
4.1矿长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副矿长、安全员根据“一岗双责”负责监护职业危害和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劳动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同时,接受生产部的指导。
4.2安全生产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4.2.1负责制订本矿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计划;
4.2.2负责各生产单位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监测费用由被检单位支付),按规定做出报告,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提出整改意见;
4.2.3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体检费用由被检单位支付),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
4.2.4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效果评价;
4.2.5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4.2.6负责安排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统计报告工作;
4.2.7根据本矿生产特点和需要开展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护的专题调研工作;
4.2.8进行劳动卫生法规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4.2.9建立健全本矿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3各科室、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4.3.1配合制订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4.3.2配合生产部完成本单位有害因素的预防性监测和日常监测工作;
4.3.3根据生产部的安排,积极组织本单位接触有害因素人员按时完成各项健康体检;
4.3.4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劳动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4.3.5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劳动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
4.3.6负责本矿接触有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劳动卫生培训,使其增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3.7按照规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并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
4.4技术部门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4.4.1严禁隐瞒技术、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危害。
4.4.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4.4.3严禁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危害作业。
4.4.5严禁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本办法解释权归水洋坪煤矿矿部。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总则
1.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本职责制度。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1.3本规定适用于浣溪煤矿所属部门、科室、班组。
告知制度
2.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协助本矿技术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2生产现场所用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材料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臵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臵危险物品标识。
2.3技术科、设备科、生产安保科协助综合办公室根据危险源辨识方法,应将煤炭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
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2.4综合办公室将上级部门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一式二份(存档一份),按时发放到各生产班组。班组周一安全活动期间,将报告书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数据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
2.5安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对即将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告知生产员工,所有参与研发和实施人员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必要的责任。
本办法解释权归水洋坪煤矿矿部。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施工现场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设施如:栏杆、沟、洞上盖的盖板、警告术语、应急工作灯、红绿指示灯、安全工器具等。这些都是用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设施,是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不发生伤亡,鉴定设备的状况,判断设备的合格与不合格。为此对这些设施必须加强管理,作好超前的预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特作出如下规定。
第二条 施工现场永久性的平台、楼梯、临时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均应设1.05米高的栏杆和18厘米高的挡脚板,且坚固美观大方。
第三条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悬崖、陡坎、深坑及高压带电区等均应有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坑、沟、孔洞等均应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可靠的围栏、挡脚板及警告标志。
第四条 现场设臵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它用。由于施
工人员乱动或挪作它用,所发生的后果概由人员所在的单位负责。
第五条 施工场所临时照明线路应相对固定,并经常检查、维修。照明工具的悬挂高度不应低于2.5米,任何人不得任意挪动,低于2.5米时应高保护罩。
第六条 重要场所、危险场所、安全通道中装设了事故照明或应急灯的应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无缺。
第七条 电气绝缘工具应设专人管理,绝缘靴、绝缘手套、验电笔、令克棒、绝缘绳每六个月由专业人员检查试验一次,并登记上台帐(包括领用日期、试验日期、试验人)。凡不合格的工具一律报废。预试后的电气绝缘工具应张贴试验合格证、试验日期、下次试验时间。
第八条 安全警示牌要有专人管理,购臵的警示牌尺寸大小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场所悬挂的警告标志方位醒目、具体。
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和提高从业员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内各部门管理和操作人员。
2.职责和权限
2.1本矿主管领导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
2.2综合办公室负责本矿安全和职业健康教育、制定本矿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3各部门根据岗位特点负责申报培训需求,实施职业健康宣传、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员工实施培训;
2.4班组负责入岗职业健康危害和岗位安全教育 3.工作内容
3.1培训计划:各部门根据岗位特点每年1月份负责向综合办公室书面申报培训需求。综合办公室根据申报的培训需求和内外部变化的情况制定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报主管领导审批;
3.2培训时间: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3.3培训内容:本矿内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3.4培训形式:(1)内部培训;(2)外部委托培训
3.4.1内部宣传教育培训:
a)新员工进厂-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本矿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b)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本矿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
c)转换岗位-由岗位部门负责人讲解新岗位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d)本矿按培训计划组织的职业健康知识及法律法规、标准等知识;
3.4.2外部委托培训
为提高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训一般情况是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参加人员一般是本矿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4.培训效果评定
4.1新入矿或转岗人员经考核、评定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能力方可上岗。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2在岗期间参加本矿组织的培训经考核、评定不合格时,下岗学习,下岗学习期间工资减半、再次考核、评定不合格时本矿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4.3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参加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人员按4.2条款实施。
5.记录
综合办公室应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并保留相关的培训记录。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卫生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臵和设备。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下称“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保护。
第三条、凡在本矿内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使用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统称“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定。
第四条、本矿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
第五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对本矿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并出具检测报告。在检测过程中应履行法定职责,不得弄虚作假。检测报告除具备基本内容外,还应当有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
第六条、本矿应当建立防护设施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设臵防护设施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理员;
(二)制定并实施防护设施管理规章制度;
(三)制定定期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检查制度。
第七条、本矿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一)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二)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三)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四)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第八条、本矿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第九条、本矿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第十条、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的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定》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专项经费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需要必要的经费保证,这也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
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此外,对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也要加强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报废等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还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保证物尽其用。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为了减少开支,购买假冒伪劣或者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即使配备了劳动防护用品从
业人员也不使用或者佩戴,使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此作出了两方面的规定。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地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从业人员的使用管理
获得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的权利。同时,正确地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又是从业人员的法定义务。这不仅是保护从业人员自身安全的需要,而且是保护他人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的需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要求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地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本矿各施工生产单位。
2.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
(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一般规定
(1)各级安全部门、工会组织、各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施工生产单位和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施工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臵设臵安全标志。
(6)各级安全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7)各施工生产单位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5.职业病管理
(1)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由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项目合同医院初步诊断,报本矿安全监督部,由本矿安全监督部报告市职业病防治所,由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诊断鉴定。
(2)当本矿安全监督部接到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的结论定为职业病后,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
(3)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诊治终结,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职业病的,应当由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予以确认。
6.保健食品
(1)保健食品费是针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营养需要,有助于增强抗毒害能力,预防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一项劳动保护辅助措施。
(2)保健食品费按从事有害作业的实际天数计算,20天以上者按一个月发放,不足20天的按实际工作日计算。
(3)在设备、容器及通风不足的场所配合有害作业者,可与直接从事有害作业人员享受同等保健食品。
(4)保健食品费申请表由有害作业施工生产班组填写,经单位负责人和安全员签字后,报项目部安全部门审批发放;无项目的现场由各专业安全员审批发放。
(5)保健食品费发放范围和标准参照施工所在地现行标准执行,改、扩建及检修工程参照厂方标准执行。
(6)暑期施工的防暑降温费标准参照本矿文件规定执行。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周期。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第二条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认真规范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
第三条 自体检工作结束30日内,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做出处理意见。
第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体检科室和体检医师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
第五条 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人按规定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第六条 按统计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将汇总材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第七条 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部门和个人要按规定履行职责,不得出具虚假证明文件,否则将予以处罚。
第八条 职业健康检查承办部门应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及程序开展工作,做好质量控制,确保工作质量。
第九条 应将每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上报市卫生局,接受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三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第五条 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第六条 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第七条 受理申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逐级汇总上报。
第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用人单位申报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未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或者申报不实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的格式和内容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十一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 年5 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2011年5月31日前申报。
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为履行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本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本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有计划地到法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员工(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新进矿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新录用员工名单由安全综合部提供。
三、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本矿各单位要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登记,每年7~8月向本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本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核实后,结合各单位实际制订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安全综合部要及时向职业卫生主管部门通报即将离岗的员工,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离岗前的体检;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90日内,可视为离岗体检。在未对其进行体检时,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选择放弃进行离岗前体检,并签订相关协议。
五、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与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臵;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及时告知员工本人,按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
六、对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
七、在生产、检修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严重超标,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所在单位应立即报告,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八、若发现有疑似职业病员工的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
九、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将体检结果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及个人。除职业禁忌证外,其他体检结果不得公开,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维护员工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体检结果存入个人健康袋内保存。
十、对各单位管理岗位、辅助岗位的员工每3~5年由安全综合部组织进行一次健康性体检。安全综合部要汇同相关部门开展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风险评估,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员工不健康作业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
十一、各单位不得安排未经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和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十二、各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个人、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十三、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将职业健康检查的资料整理归档,安装规定期限妥善保管,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定期监督检查与考核。
十四、职业健康体检、检查、医学观察和职业病诊断、鉴定、治疗等费用由本矿职业卫生主管部门、财务部门按法规规定执行。
十五、各单位对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情况建立台账,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对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每两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查出的不符合项将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将根据本矿《职业病防治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十六、本规定解释权归本矿综合办公室。每年按本矿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七、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本矿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
管理制度
为建立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投入长效机制,加强费用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职业危害防治经费是指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条件的资金,对其企业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取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2、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经费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进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5)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3、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将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优先用于满足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4、企业对提取职业危害防治经费实行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5、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使用程序为;由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报本矿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6、对在使用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中形成的资产,本矿将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7、为职工提取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中列支。
8、接受地方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矿的实际,对矿各科室区队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专人保管。
二、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
2、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
3、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
4、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
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6、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
7、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
8、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
9、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
10、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2、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3、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
14、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
15、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三、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包括:
1、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禁忌证名单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
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
6、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7、职业病人处理、安臵情况汇总资料。
四、“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五、“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六、随时、定期地根据本矿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七、“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八、员工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并复档案室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复印件上签章。
九、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提供有关“两档”资料时,档案室应如实地提供。
十、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
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十一、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十二、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复制。
十三、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
十四、本规定解释权归本矿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按本矿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五、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档案管理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本矿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的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水洋坪煤矿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
一、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防治管理工作,搞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作业场所空气的粉尘浓度应符合下列标准(见表格)。
三、职业危害检测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1、总粉尘:
⑴作业场所中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两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
⑵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
2、呼吸性粉尘:
⑴作业场所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一次其他地点每6个月测定一次。⑵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每月测定一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一次。
4、粉尘检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按时上报。
四、粉尘检测的仪表、仪器必须按时到经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归口单位鉴定合格。
五、通防科要对检测报表、粉尘分散度、游离SiO2、仪表、仪器的送检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职业危害因素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提出整改措施。积极帮助和协调生产单位建立健全各种防尘设施,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第五篇: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案
煤矿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
侯增明
教学目的:
使职工熟悉职业病;了解职业危害预防的重要性;让职工自觉增强个体防护意识。
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职业病?
二、善良的尘肺病矿工及他们的生活痛苦心酸
三、尘肺病,肺呼吸机理及尘肺病(矽肺病)的发病原因
四、煤矿作业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五、煤矿禁忌症及有关规定
六、职业健康的检查方法
七、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及煤矿井下防尘设施基本规定
导入: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2015年2月)有一个谈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这部长达103分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柴静自掏百万调查近一年 追问雾霾治理。
柴静的女儿在其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她说,不愿意孩子小的时候再受到雾霾的毒害。片中柴静以母亲本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 她说:“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儿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个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 “以PM2.5之微小,人眼无法看到,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
现在,身边社会上对雾霾的重视和防护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而我们的煤矿工人,长期工作在煤尘、岩尘和煤矿有害气体的工作环境之中,有些职工还不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工作中不个人防护用品,到时悔之晚也。
据2010年底统计: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万9千9百7拾例,其中尘肺676541例,占90.21﹪,大部分分布在煤炭行业。这是国有重点煤矿数据,而且漏报人数很多。XX矿的情况是什么呢?每年的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人数甚至占到5%以上,每年的确诊人数在十几人以上。大多数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还不能彻底的清除疾病,恢复健康,职业病患者在晚年和疾病后期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要了解煤矿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的知识,才能避免“无知者无畏”,生在险中不知险的后果。
第一节什么是职业病?
1、按照2011年12月3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的规定: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直接危害身体健康,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是一种人为的疾病。职业病是由职业危害引起的,例如接触粉尘、噪音、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物质等。它的发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水平,反映一个单位职业危害防护的工作重视程度。
我国政府规定,确诊的职业病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甚至死亡时,均应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待遇。
2、职业病种类:
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很多,导致职业病范围很广,不可能把所有职业病都纳入到法定职业病范围。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参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职业病目录》,颁布的法定职业病,分10类共115种。分别是:
1.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等13种。
2.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
3.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56种。
4.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3种。
6.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8种。
7.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3种。
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噪声聋3种。
9.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8种。
10.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5种。
合计共10类115种。
第二节
尘肺病矿工及他们的生活的痛苦心酸
大家对09年张海超网上时件是否记得?最早引起社会特别关注的是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这次事件推进职业病法制建设进程。张海超:是河南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村民。曾在当地耐磨材料厂上班3年,染上尘肺,但由于原《职业病防治法》要求 “自证其罪”的规定,张海超所在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又因为职业病鉴定机构权限和属地限制等问题,没有办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跑到郑大一附院,“开胸验肺”以求真相。
2009年7月10日,《东方今报》记者采写了新闻《工人为证明患职业病坚持开胸验肺》。随后,“开胸验肺”被网络疯传。在全国引起震动,在媒体的集中关注下,张海超最终被认定为“尘肺三期”,获赔61.5万元,当地政府也解决他家的低保问题。张海超事件也引起了郑州市、河南省乃至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
2010年国家安监局和国家煤监局出台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试行)规定》;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修改。新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诊断的要求”。
看一组图片案例:
1、这是湖南省耒(lěi)阳市导子乡导子村村民,尘肺一期患者王平。
上世纪80年代末,导子乡的年轻人们,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南下打工。他们做着当时最赚钱的工种,风钻工。十多年后,群体查出尘肺,死亡也随后加速到来。
治病,花光了打工挣来的所有收入,刚脱贫的家庭更为贫穷。
和王平一起打工的,还有曹家三兄弟,(曹满云、曹金、曹斌)都是尘肺病人。2011年农历十二月,35岁的弟弟曹满云从医院七楼纵身跳下。
今年4月的一个下午,43岁的哥哥曹金,喝了烈性农药。“得了这种病,在后期,生不如死。”8月26日,曹斌眼神空洞,尘肺病让他呼吸困难,将“死”字的声音拉得很长很长。
导子乡与曹斌一样患尘肺病的至少103人。加上相邻其他四个乡镇,至少有119人,有50名尘肺病人去世。
这是从尘肺病患者肺中洗出的浑水(左为洗肺用的生理盐水)。
2、下煤窑13年患上了尘肺病
刘望是湖南浏阳人,下煤窑挖了13年的煤,2月初,他因头晕、胸闷、无力等症状,赶到市人民医院诊治,被确诊为一级尘肺病。
“我的工作主要是挖煤,工作的时候灰很大,沿途都看不见的。”今年43岁的刘望说。
“30岁以后,儿子上学的开销越来越 大,我每天都去挖煤。清晨6点出工,一直忙到下午6点出井,一天在煤尘里至少要呆12个小时,一年都难得请几天假。”
从业之初,采煤行业并没有得有效管理,“不像现在一样下井都戴专业口罩,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保护措施。”
3、河北承德尘肺患者耗尽伤残补助 呼吸困难家中等死
郭海良生长在河北承德市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偏远乡村中。迫于生计,前往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的煤矿中打工,每天在煤尘中工作12个小时。2011年3月郭海良等在一起打工的9人,确诊煤矿尘肺病,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每人10余万元。
郭海良的呼吸声带着杂音,不停地喘着,他说:“补助要花完了,快没钱治病了。10年打工钱,刚够给自己办丧事。”
08年下半年,郭海良开始经常胸痛,呼吸困难,他觉得有些不妙。而附近矿上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郭海良感到恐惧:一头从矿井里往外运煤的骡子,在一天早上突然 躺在地上不动弹了。这头骡子已经干了两年活,矿工们抽打它,希望它站起来,但骡子挣扎几下后突然死亡。矿工们准备吃骡子肉,结果发现骡子体内都是好的,唯独肺部硬邦邦的,用刀砍都砍不动,矿工们用石头把它的肺砸开,发现里头都是黑渣子。
4、一个尘肺病人的最后记录 46岁的柳永红曾是个煤矿工人,十几年前,他被查出患有尘肺三期。
柳永红要求记者给他把照片拍好一点,他说自己随时可能会死,这张照片将来可以做遗像。
柳家兄弟5人,柳永红排行老三,他和两个哥哥都患有尘肺。大哥已于几年前去 世,“死的时候,已枯瘦如柴。”亲眼见过大哥的死,柳永红似乎早已知道自己的宿命。
柳永红说,这十几年来,他就是一个“活死人”,“还有一口气,但又不能做任何事情。”“不能长时间站,也不能长时间坐。”坐一会儿,站起来走动走动。手扶在墙上,佝偻着背,用力地咳嗽几声。“真想把肺给掏出来丢掉。”
谈起妻子,柳永红的言语中满是感激与愧疚。“一般都是男人在外打工挣钱,女人操持家务。”现在,一切都反了。自从查出患有尘肺病后,柳永红已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甚至是做饭,他也只能等到妻子忙完回家做。
这十几年,他的妻子黄治菊努力不去回忆已经过去的每一天。但每当一谈起,她都会泪流满面。
“哭又有什么用,抹完眼泪,还不是得继续干活。”黄治菊不太愿意谈起丈夫的病,更多的是倾诉自己十几年来的辛苦。
“都已经这么多年了,早就麻木了。” 家里没有一个能做事的男人,生活都变得不堪 重负,看着身边病怏怏的丈夫,黄治菊说自己就像个“活寡妇”。
柳永红沉默地听着妻子的讲述,一个劲叹气。
“胸口一直都疼。” 柳永红形容着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疼痛,“吸得进去,呼不出来。” 他说,“好像已干枯了,像砖头一样沉重。”
第三节尘肺病,肺呼吸机理及尘肺病(矽肺病)的发病原因
煤尘是煤矿最大的自然灾害因素,如果工人工作环境差,没有防护,或者有而不使用,自我保护又不到位,很容易患上尘肺病。煤矿职业病主要的是尘肺病,占职业病的比例在92%以上,我们重点了解一下尘肺病和尘肺病(矽肺病)的发病机理和发病原因。
1.图片是一个正常的肺和病变的肺的对比。
2.尘肺(矽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医学水平尚无法治愈。病人肺脏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最后,肺脏会像石头一样坚硬。尘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咳血等。
3.了解肺部氧气交换机理: 肺部氧气交换机理就是,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呼入气体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由于肺泡气、血液和组织中的氧 和二氧化碳的分压不同,在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时,进行气体交换。呼出时二氧化碳多,氧气少。4.尘肺病(矽肺病)的发病原因 由于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生产性粉尘,粉尘沉积在呼吸性支气管和肺泡壁上,长期储留余肺内,巨噬细胞在吞噬进入肺泡的粉尘后,在SiO2的作用下,遭受损伤和死亡,产生大量致纤维化因子,引起肺间质的广泛纤维化,使肺组织丧失弹性。
5.尘肺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尘肺病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尘肺病早期矽肺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者只有很轻微的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时才会发现。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晚期的矽肺病人,就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病情较轻的,往往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爬山时感到气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能好转。再严重一点的,做一些轻体力劳动,走上坡路或上楼梯时有明显气短。
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由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如果 有发热,肝大和浮肿,则可能并发了别的疾病。
第三节煤矿作业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1、煤矿生产性粉尘——矽尘和煤尘。粉尘按照成分分为煤尘、岩尘和水泥尘;按照存在状态可分为浮尘和落尘。浮尘悬浮在空气中;落尘由于重力作用沉积在工作面或巷道周围。按被人体吸入的状况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80﹪粉尘来自采掘工作面岩巷凿岩、爆破、煤巷打眼、煤巷爆破、割煤、装载、顶板控制等。
根据引起尘肺的矿物粉尘的性质,尘肺病可分为2种:
一是由含游离二氧化硅为主的粉尘(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引起的矽肺,硅酸盐尘肺,包括石棉肺、水泥尘肺、滑石尘肺、陶工尘肺等。二是由煤尘及含碳为主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和碳黑尘肺。(有些有机粉尘例如棉尘,虽然也能引起肺部及呼吸道的改变,且属于职业病的范围,但其病变性质与一般尘肺不同,故不属于尘肺病。)
影响尘肺病发病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一是粉尘的性质。游离二氧化硅具有极强的细胞毒性和致纤维化作用,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与该粉尘致纤维化得程度密切相关,游离二氧化硅越高,致肺纤维化的作用就越强、进展越快,病变最严重。
二是粉尘颗粒的大小和比重。一般说,颗粒直径较大的粉尘往往通过粘液分泌或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随痰排出,只有直径小于7微米的呼吸性粉尘才有可能进入肺泡,并引起肺间质的广泛纤维化。
三是接触时间的长短和接触量。接触时间越长,作业场所粉尘的浓度越高,危害也就越大。
2.煤矿噪声——风机、打眼、爆破、割煤、风镐、乳化泵站、空压机、洗煤振动筛等。气动凿岩机噪声强度可产出120分贝; 刮板输送机可产生112分贝。噪声的主要危害是听力下降和听力损伤。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甚至生殖机能都有影响。
3.煤矿高温——主要指有热源的矿井。超过30度就算高温,一般人的适宜温度为12-23度。高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心情浮躁、体温调剂紊乱、循环系统负荷增加、肾脏负担加重等。
4.振动——凿岩机、钻机、气锤等。震动的危害主要是手臂骨关节障碍,肌肉耐力下降,和伴有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变化。时间越长病情越加重。
5.化学因素(有害气体)
氮氧化物——来自于井下爆破铵梯炸药的炮烟,火灾的.氮氧化物和柴油设备的尾气。主要危害是呼吸系统,尤其是深呼吸时,对肺脏毒害增大,胸闷、恶心头疼等。其次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其他还有:不良的气候条件;不良的劳动体位;滑囊炎;接触放射性物质等等。第四节煤矿禁忌症及有关规定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不允许患有的病症。
《煤矿作业规程》对职业禁忌症规定如下:
1、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一)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
(二)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三)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
(四)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五)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粉尘作业的其他疾病。
2、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井下工作:
(一)以上所列不得从事粉尘作业的疾病
(二)风湿病(反复活动)。
(三)严重的皮肤病。
(四)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3、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严禁从事煤矿生产工作。
4、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深度近视等病症以及其他不适应高空(2m以上)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第五节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待遇
一、职业健康的检查的有关规定:
1、煤矿企业对新入矿工人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2、煤矿企业对接尘职工的职业健康必须拍照胸大片。
3、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4、Ⅰ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1次。对疑似尘肺患者岩石掘进工种每年拍片复查一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检查一次;纯采煤工3年拍片检查一次。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 身体健康检查。对接触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的职工每年检查一次。
5、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机构承担。
二、尘肺病的致残等级如何确定? 尘肺病的轻重分为3期12级,以罗马数字Ⅰ、Ⅱ、Ⅲ表示,尘肺Ⅲ期最重。
1)一级 ①尘肺Ⅲ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②职业性肺癌伴肺功能重度损伤。
2)二级 ①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②尘肺Ⅱ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mmHg)〕;③尘肺Ⅲ期伴活动性肺结核;④职业性肺癌或胸膜间皮瘤。
3)三级 ①尘肺Ⅲ期;②尘肺Ⅱ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③尘肺Ⅱ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4)四级 ①尘肺Ⅱ期;②尘肺Ⅰ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③尘肺Ⅰ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5)六级 尘肺Ⅰ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及/或轻度低氧血症;6)七级 尘肺Ⅰ期,肺功能正常。
三、职业病病人待遇:
1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2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3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康复费用,伤残,按照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5用人单位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7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 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8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第六节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及煤矿井下防尘设施基本规定
一、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主要有: 1要求企业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健康工作环境的权利。(工作场所职业病强度和浓度符合标准。)
2要求上岗前、岗中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利。(体检费用由企业负担。查体中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时,有权调离原工作岗位。)有权要求企业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
4具有对煤矿企业职业病预防知情权。(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种类、后果、预防措施、待遇等在劳动合同中 明确。企业为职工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企业在醒目位置和工作场所位置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体检结果要告知职工。)
5具有对煤矿企业职业病预防民主参与权和获得教育培训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没有防护设施的作业。产生纠纷时有权提请争议处理和申诉。有权了解岗位职业病防护知识操作技能,掌握职业危害应急救援措施。)
二、煤矿井下防尘基本设施和基本规定:
1、回采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
每个采面必须安装2道风流净化水幕(包括防尘帘)。距采面回风出口100米处,设置第一道水幕,从第一道水幕往外50米设第二道水幕,净化水幕要随采面的推进及时移动。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好;喷射角度迎风流方向45度左右,开关必须放置在行人侧。防尘帘由锚杆和盘条组装框架,铺设防尘纱网无破漏,覆盖全断面。须配挖排水沟(渗水池),尽量保持常开状态。
2、回采工作面机组喷雾 采煤工作面必须安装采煤机外(内)喷雾,雾化能覆盖滚筒并正常使用。
3、回采工作面架前喷雾
每个支架必须安装架前水幕,水源畅通,正常使用,雾化效果好。
4、掘进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
每个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2道风流净化水幕(包括防尘帘)。距迎头100米处设置第一道水幕(巷道不够100米,安一道水幕,可不安装防尘帘),从第一道水幕往外50米设第二道水幕,净化水幕要随掘进推进及时移动。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好;喷射角度迎风流方向45度左右,开关必须放置在行人侧。防尘帘由锚杆和盘条组装框架,铺设防尘纱网无破漏,覆盖全断面。净化水幕须配挖排水沟(渗水池),尽量保持常开状态。
5、掘进工作面放炮水幕
距迎头30米处设置放炮水幕,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好;喷射角度迎风流方向45度左右。尽可能按照上级要求使用放炮自动喷雾。
6、转载点喷雾
1.转载点喷雾水路畅通、雾化效果好,开关放在行人侧。
2.机头必须安装全矿统一的转载点喷雾支架,喷雾装置安装牢固,喷雾应包围转载落煤点。
3.转载点前后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进行冲洗。
7、巷道冲洗
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采面及其端头外50m范围内必须班班进行冲洗; 50~l00m内的进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l00m之外的进回风巷每3天冲洗一次。要有冲刷记录。如果积尘超过规定或特殊时期,随时清理。爆破前后必须对30m范围内的巷道进行冲洗。机电硐室、猴车乘车点每班洒水清扫。
8、警示牌板
进入工作面通道,在醒目位置必须悬挂防尘、噪声警示牌板,牌板必须保持清洁、完整。乳化泵站、风机等噪声源必须悬挂噪声警示牌板。
9、个体防护
作业人员必须随身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口罩不准放置在距离工作地点较远的地方。锚杆机操作、乳化泵操作、排水泵房、地面空压机房、主扇风机房人员在工作现场随身佩带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