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23:1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第一篇: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安

全的影响

潘蔚娟

2012-10-20 21:00:56 来源:《太平洋学报》(京)2007年6期

作者简介:潘蔚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美国研究方向2005级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美国一改传统的以“防”为主的战略,更多停留在宣传上的反扩散政策,提出以“先发制人”为指导思想,构建以“反”为主、“反、防、管”三位一体的反扩散新战略。然而美国这些凸显单边主义、带有双重标准的反扩散措施也对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国际军备竞赛、国际与地区防扩散斗争以及现行国际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 键 词:国际法 国际安全 美国 反扩散

一、反扩散的定义

反扩散(counter-prolifer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提出的关于军控与裁军问题的新概念,而国际社会中大多数国家一般仍采用防扩散(nonproliferation)的提法。二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前者强调先发制人,具有主动性和进攻性;后者则以预防为主,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从美国近十几年来的官方文件和学术刊物来看,反扩散一词已替代防扩散大行其道。它既能反映出美国军控与裁军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也能印证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根本性改变。

根据美国的解释,反扩散包括发现与监视、准备遂行反扩散行动、进攻性行动、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等,其目的是“打败威胁使用或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美军和美国盟友进行的袭击”。防扩散包括外交、军控、多边协议和出口管制等行动,其目的是“通过劝阻、阻止敏感技术、材料和专业知识的获取或分配来保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被扩散”。① 在实际操作中,国防部负责制订反扩散战略,国务院负责制订防扩散政策。美国空军反扩散研究中心主任巴里•施奈德(Barry Schneider)曾形象地将防扩散和反扩散比喻为“外交官的天鹅绒手套”和“军人的铁拳”②,因为在强调防扩散时,表明仍存在着不扩散的希望,因此可借助条约、准则或项目等进行约束和规范,这主要是对武器扩散的现实和前景做出的一种多边的外交政策方面的努力;而在强调反扩散时,表明扩散即将、正在或已经完成,条约和准则已无济于事,唯一的选择就是采取更主动的措施,这主要是威慑、制裁和防御性措施(如反弹道导弹防御和使用生化武器的进攻),还包括在冲突中使敌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失能”或“被毁”③ 的能力,必要时可动用武力手段。

通过以上比较,可得出此定义,反扩散是指美国在防扩散努力一旦失败的情况下而采取的军事威慑、防御和打击措施,其政策重心在于加强研发对扩散行为和结果的发现和军事打击能力,以及与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对手发生冲突和对抗时的防御和进攻能力。

二、冷战后反扩散政策的出台

早在二战和冷战期间,美国就有反扩散的主张和举动,但那仅仅是对现实核扩散行为所作的被动反应,并没有上升到军事战略的高度。除了在冷战高峰时期外,反扩散政策也很少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的范畴,所采取的措施也始终没有超出防扩散的范畴。真正意义上的反扩散政策酝酿于老布什政府的后期,成形于克林顿执政期间。在海湾战争开始前,由于已经意识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对美国会构成威胁,老布什政府开始探索新方法以应对日益恶化的扩散形势。他要求国防部“发展对付扩散者的新能力,包括采取‘先发制人’行动的能力”④。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所谓的核设施进行了毁灭性打击,至此,传统的防扩散战略中注入了主动行动的思想。

把反扩散写进国家战略的是克林顿政府。1993年9月27日,美国白宫新闻办公厅在其发布的《不扩散和出口控制政策》中声称:“我们将在情报搜集和分析以及防务计划中给予扩散问题更高度的重视,以保证我国武装力量的结构和军事计划能应付世界各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导弹扩散的潜在威胁。”⑤ 这是美国政府首次提出以武力对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思想。同年10月,美国国防部在其公布的《防务全面审查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反扩散努力。报告指出,美国利益面临的4大危险之首是核生化武器的扩散,“包括与核生化武器扩散相关的危险,也包括与储存在苏联的大量上述武器相关的危险。”⑥ 因此,美国必须保持对试图使用这些武器打击美国的敌人进行报复的能力,继续强化防御和军事威慑能力。在防扩散努力和与前苏联合作减少威胁(cooperative threat reduction)的努力失败后,美国将集中于反扩散努力。国防部尤其强调要提高情报质量,建设多用途部队,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改进被动式防护措施(如个人防护设备、解毒剂等),降低军队在受到核生化武器袭击时的脆弱性,发展技术以准确发现向美国运输武器的恐怖分子。12月7日,国防部长莱斯•阿斯平(Les Aspin)在一次演讲中公布了当时正在拟定的“反扩散倡议(Counterproliferation Initiative, CPI)”。由于认识到扩散行为仍将存在,传统防扩散努力存在不足,阿斯平提出此倡议的核心就是要“发展应对新威胁的新军事能力”,强调只有“将预防和防护相结合才能圆满地攻克(扩散)难题。”⑦ 此举标志着美国反扩散战略的正式出台。

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克林顿政府首先成立了有关领导机构,美国国防部设置一名专门负责核安全和反扩散的助理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设立对付扩散的军事计划和战略考虑的协调部门;积极发展新军事能力,研发能够打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设施或掩体的新型武器,建立导弹防御体系以保护美国和盟国的安全;强化本国和多边出口管制,完善现有国际出口管制体制;利用说服和威慑的方式,使扩散者明白他们的冒险在美国强大的报复力量的反击下肯定是得不偿失;广泛动员国际社会和各种力量,强化国际公约和法规,施加外交、经济乃至军事压力遏制扩散。⑧

归纳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反扩散政策仍然没能摆脱冷战时期防扩散的阴影。在实施对象方面,虽然美国也注意到了恐怖分子的威胁,但仍把前苏联看作是最主要的危险。在采取的措施方面,美国的重点是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进一步加强威慑力量,对国际不扩散体制寄予了更高的希望。在反扩散政策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美国政府仍然强调传统的防扩散努力,认为推出“反扩散倡议”的目的是以军事手段强行遏制扩散,确保防扩散的顺利进行。阿斯平认为政府所做的只是“在预防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护任务”⑨,其基调仍然是“防”,“反”更多地停留在宣传上。

三、冷战后反扩散政策的强化

小布什上台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强化了反扩散政策的地位和作用。“9•11”事件的爆发促使美国政府对自身面临的威胁重新做了定义和排序,继而在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2002年6月1日,小布什在西点军校的演讲中将美国面临的最大危险定义为“激进主义与技术的危险结合”,“一旦核生化武器以及弹道导弹技术扩散,就连弱国或弱小组织都能获得袭击强国的灾难性能力。我们的敌人已经宣布了这种意图,而且我们已经发现他们正在谋求获得这些可怕的武器。他们想拥有讹诈、伤害我们及我们朋友的能力,我们将用尽一切力量对付它们”。⑩ 在不久后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小布什政府详细阐述了美国对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全面战略,并强调美国必须有备无患,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在无赖国家和受其庇护的恐怖分子有能力对美国及其盟国和友邦进行威胁、或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前制止他们”。(11)至此,“先发制人”不但成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也成为其反扩散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新的安全战略,美国白宫在2002年12月11日向国会提交的《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中,以政府文件形式正式宣布,如果美国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将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压倒性力量”进行报复。这是美国首次针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订的专项战略,表明今后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使用将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之一。报告确立了美国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专项战略的三大支柱:完善反扩散措施,强化不扩散机制和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的后果进行有效的善后管理。(12)其中反扩散主要包括阻断、威慑、防御和慑止措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美国及其盟友的敌对国家或恐怖组织,美国将采取新的威慑战略——保留采取一切可供选择的手段予以反击的能力,包括使用核武器。美国将采取“主动防御”的措施,包括对敌对国家和恐怖组织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

2003年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萨达姆政权与恐怖组织有联系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成为小布什政府反扩散理论的实验场。在其他的一些具体实践上,小布什政府谋求建立以反扩散为主的多层次防御和打击体制,如研发小型核武器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加强反扩散能力。为了扫清法律障碍,对外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反对《生物武器公约》,阻挠《裂变材料公约》,拒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内废止1993年《斯普拉特——弗斯法案》中关于研究低当量核武器的禁令。为了争取经费支持,小布什签署了《200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确定投资1500万美元用于研发“坚实型核钻地弹”(13);美国国会也在2004~2009财年防务预算规划中提出累计拨款550亿美元,加速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美国还通过依靠自愿、非正式“志愿者联盟”的方式,谋求以武力阻止扩散,如2003年5月提出的“扩散安全倡议(PSI)”(14)和2004年3月提出的“地区海上安全倡议(RMSI)”。

小布什政府的反扩散政策可简单归纳如下:在实施对象方面,美国已经确认首要目标是“无赖国家”和恐怖组织,但是美国并没有放弃进一步限制中、俄等潜在对手。在反扩散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美国一方面已经将反扩散作为首要支柱而加以强调,建立了以“反”为主、“反、防、管”三位一体的机制,另一方面力图减轻对国际不扩散机制的依赖,建立美国主导、以欧亚盟友为主要成员的所谓“全球反扩散联盟”,塑造美国能够主导和控制的新的反扩散机制。在反扩散的措施上,美国一方面在不放弃威慑战略的情况下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扩散者实施武力打击,并将打击重点放在推翻进行扩散的某个政权上;一方面将反扩散措施与军备建设和本土防御相结合,推进导弹防御和其他高新技术的研发。

四、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美国加强反扩散能力、增加对有关国家的军事压力、建立反扩散机制拦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做法,客观上对遏制当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长远来看,美国所强化的反扩散政策,对世界军控与裁军形势和国际战略稳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美国单边主义的反扩散政策严重冲击了国际不扩散体制。以前美国主要是依靠国家防扩散机制及同盟关系,对有关国家的武器扩散进行限制和施压。小布什政府在《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中虽然也指出要强化以条约为基础的国际不扩散体制,但在实践上却更注重发展美国自身的反扩散能力,强调采用先发制人的军事手段来反扩散,这实际上严重削弱了国际不扩散体制的有效性。尤其是美国研发和使用小型核武器的新的核政策,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造成了严重冲击。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巴拉迪对此曾指责说:“这确实发出了绝对错误的信息,即我们并不是朝着裁军方向前进,而是背道而驰。”对此,美国国会10位民主党参议员也致函小布什,指责其核政策对国际核裁军的根本基础构成威胁,而且破坏了已经持续了33年的国际核不扩散努力,打破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艰苦维系的脆弱平衡。

其次,美国加快发展新型战略力量可能引发国际军备竞赛。尽管美国发展小型核武器和导弹防御系统的借口是针对那些有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意图和能力的“无赖国家”,但实际上是在扩展其核武库,这对核大国之间的军事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既然美国可以研制新一代小型核武器,并可能像常规武器一样加以使用,其他国家同样也可以随之开发“实用型”核武器和新型弹道导弹,这必然会引发核大国间在更高技术层次上的军备竞争。2003年11月26日,俄罗斯武装力量第一副总长巴卢耶夫斯基就表示,俄罗斯将根据美国使用核武器的计划修改本国的核战略,并不会销毁核武库中的战术导弹。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防扩散研究中心学者菲利普•萨恩德斯(Philip Saunders)认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将使俄罗斯放慢原本可能加快的核裁军步伐,并可能使其他国家发展更多的核武器来对付美国。(15)实际上,世界各主要军事力量正越来越热衷于研发、部署导弹防御系统。2006年11月27日,印度首次成功实施了导弹拦截试验,声称掌握了拦截弹道导弹的技术能力。28日,北约组织启动研制“主动分层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大脑”——“集成试验平台”项目。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北约将在2010年前建成“导弹防御伞”。面对来自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压力,俄罗斯以攻为守,采取非对称手段,发展攻破美导弹防御系统的武器。通过修改核战略,重点发展高性能导弹攻击武器。(16)

再次,美国在处理扩散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导致国际及地方防扩散斗争日趋尖锐。美国一方面维持着庞大的核武库,谋求发展新型核武器,另一方面却又不准其他国家发展核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还放弃了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安全承诺,明确将其中有关国家列为核打击对象。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实际上已经打破了条约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平衡,使其他无核国家可能因为没有核安全感而发展核武器。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2005年5月举行的第七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上,“以马来西亚和阿尔及利亚为代表的广大无核国家要求有核国家做出有法律效力的承诺,无条件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但这一建议遭到美国的拒绝”(17)。这种双重标准还表现为美国在反对全球无核化时,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指定某些国家(如朝鲜、伊朗等)无核化,却通过纵容乃至支持它的一些盟友(如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国)的核武器研究、制造,允许某些国家有核化。应该说,在中东核问题上,伊拉克与伊朗之所以要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主要原因是基于以色列的核威胁,但美国却因与以色列的关系默认了其核国家的事实,一直没有要求以色列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相反对两伊的核设施却是先除之而后快。在对印巴核武的发展问题上,美国则出于牵制中国或“反恐”的需要而采取了容忍的政策。在朝核问题上,朝鲜最终进行地下核试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不允许朝鲜发展核武器但却为日韩提供核安全保护的双重标准。

最后,美国谋求建立反扩散的全球新规则对现行的国际法和国际准则提出了挑战。美国今后推进反扩散战略的新动向很可能是:在加强单边反扩散的同时谋求建立以“扩散安全倡议”这类“非正式联盟”为突破口的国际反扩散新规则。虽然目前“扩散安全倡议”并未强调在公海实施拦截,但美国一直在谋求达成国际协议,赋予其这一权力。这就与传统的国际法和国际准则相背离。如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允许在船只所悬挂国旗国的批准下(不包括无国籍、海盗、运送奴隶或非法毒品的船只),有关国家可在公海上拦截和登船检查,但在公海上实施拦截、检查和没收,仍然是超越了国际海洋法所赋予的权限。其一,上述情况仅限于海盗、贩卖奴隶、无国籍船舶等几种行为,运载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并不在此例。其二,在公海实施拦截既有悖于现行国际法的无害通行,也有可能引发与被拦截国的国际冲突。其三,拦截行动违反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航海自由”原则。其四,尽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议定书》等条约均规定缔约国不得向他国扩散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但并未赋予缔约国对其他国家检查的权利。(18)比如,对于像朝鲜、伊朗这样的非《核不扩散条约》或《导弹技术控制机制》签字国的国家,它们之间运送核材料或导弹并不是非法的。另外,让许多国家更为担心的是,一旦赋予美国相关权力,其可能借口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而在根本不知会相关国家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侵入其领海,从而引发危机和冲突。

应该明确的是,既然国际社会的防扩散努力其目的是增进国际安全与稳定,美国作为其中的一员,理应使其所制订的反扩散政策符合国际惯例,绝对不应该制造危害国际安全的又一动荡源。采用军事手段、拦截等方式只会引起众多复杂问题,造成严重后果。

注释:

①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to Combat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13 February 2006, p.29.②Barry Schneider, Future War and Counterproliferation: U.S.Military Responses to NBC Proliferation Threats,(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1999), p.51.③Les Aspin, Report on the Bottom-up Review, October 1993.④Counterproliferation History, http: //www.xiexiebang.combat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December 2002, p.2.(13)Fred Barbash, “ Bush Signs Defense Authorization Bill” ,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4.(14)作者倾向于将Proliferation Security Initiative译作“扩散安全倡议”,关于这一术语译法的讨论参见杨明杰:《“扩散安全倡议”评估》,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0期,第40页和第45页。

(15)李根信主编:《2004年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28页。

(16)张帆:《导弹防御继续升温,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光明日报》,2006年12月11日。

(17)许辉:《“不扩散”效力减弱》,《世界知识》,2005年第12期。

(18)李根信主编:《2004年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81-82页。

第二篇:国际关系论文-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

论述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经济的军事大国。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对外战略目标和战略构想,总是以美国为中心,妄图独霸世界。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依据其自身实力地位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到60年代末期,实行的是进攻性的全球战略。第二阶段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期,实行的是收缩和防守战略。第三阶段是整个80年代,实行的是“以示力求和平”的战略。第四阶段是进入90年代后的新战略,即实行“世界新秩序”和“三个支柱”。

一、战后到60年代末美国的全球战略

这一阶段,美国依仗它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实施了“四面出击,全球扩张”的基本战略,即采取一切手段,实现美国的霸权地位。虽然这一基本战略经历了几届政府,具体战略及其实施方法虽有差异。杜鲁门时期实施了“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时期实施了“解放战略”,肯尼迪时期实施了“和平战略”,但遏制苏联,争当全球霸主的基本战略却是贯穿始终的。二、七十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

这一阶段,美国的全球战略可以概括为“维持均势,确保霸权”,即在力量不定的情况下,缓和对苏关系,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均势缓和”这一战略经历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届政府。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随着其经济实力的衰退,其霸业也出现了全面的衰退。首先,在争夺霸权的斗争中,美苏争霸的格局出现了递转,出现了美守苏攻的局面。其次,与盟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盟主,而仅仅是平等伙伴。再次,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开展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也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三、八十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推行了“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即以实力为后盾,力争恢复美国的军事优势,立足于同苏联的全面对抗,同时不放弃“联系”与对话。

80年代初,美国面临着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国际地位日益下降的双重挑战。国内,美国爆发了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在国际上,苏联的进攻性战略连连得手,其势力已扩展到亚非拉,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美国的全球战略

这一阶段,由于两极格局的瓦解,美国的对外战略较前一时期有了新的变化。美国认为随着苏联的衰落、解体,美国已成为世界领袖,即充分利用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全面发挥美国的领导作用,谋求对全国事务的影响力,最终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级世界。综上所述,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实质即以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国际形势和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拉拢实力强大的国家,消除其称霸道路上的阻碍,从而实现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建立以它为主导的世界体系。

2011年12月25日

第三篇:论美国的“双反”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论美国的“双反”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征收的依据是什么?

征税的依据分别是:反倾销则是针对倾销的,倾销指以低于正常市场价格出口商品从而造成进口国相关产业实质性损害的产品。

反补贴是针对补贴的,补贴是指政府以及政府控制的第三方机构通过直接资金支持、放弃债权、政府采购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的超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并且由此形成对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实质性损害。

两者征收的对象相同吗?

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征收对象不同。反补贴的应诉主体为政府。补贴是政府行为,反补贴的调查对象是政府的政策措施。反倾销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和特定行业,征收反倾销税时,不能采取歧视性做法,对所有被认定倾销的进口产品都要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则会影响被调查国的贸易和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甚至总体经济战略。

美国对中国某些产品采取“双反”措施,对我国外贸有何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及入世过渡期的终结,我国面临的贸易磨擦压力逐年增加。美国在既未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又未承认涉案产品市场经济导向的情况下,密集发动的一系列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收政策对我国外贸产生深远影响。

“双反”措施即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指一国对其进口的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同一种产品同时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以救助国内受损产业的贸易救济手段。它可能是同时对某一种产品分别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而合并调查,并同时做出终裁或征收关税;也可能是有先后地对反倾销、反补贴分别地进行立案调查,但其调查期间和实施期间具有重合性。

“双反措施”同时也严重挫伤了国外企业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由于近年来美国对我国产品的“双反”调查,不少海外投资者不得不放弃我国而转向其它国家。此外由于大量新兴电子、石化产品刚刚开始出口就遭到调查,我国新兴工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损害。这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厂停产、工人失业,使我国出口产品失去了竞争能力,直接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美国频繁对我国的出口产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使得许多产品的出口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与此同时,在美国“双反”的示范连锁效应下,其他国家也纷纷对原产于我国的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今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双反”案例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都将进一步降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影响我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与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大降低,影响我国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其后果便是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此外,美国频繁对我国产品实施“双反”调查,我国产品受阻于国外市场,势必返销国内市场,导致内销市场竞争加剧。由于出口产品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后,其国外竞争力下降,国外市场逐渐丢失,其产品将与本国原有的产品重新抢夺国内市场,造成国内市场供求失衡,价格下跌,产品严重积压,工厂被迫停产,大批工人失业,这将严重影响国内产业的正常发展。

美国涉华“双反”措施严重损害了我国出口行业的利益,对我国工业转型生产造成严重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维护我国的利益。

(一)政府应规范对企业的补贴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

(二)涉案企业应联合起来,积极参加应诉工作

(三)利用“双反”措施,对美国发起“双反”调查“双反”措施作为一种“合规性” 的贸易救济措施,具有易实施,对企业的打击力度大的特点。美国不顾实际情况,频繁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双反”措施,严重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利益。我国政府也应充分利益“双反”措施的优点,对美国以报复。

第四篇: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美国政府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日语1006班 ***5 孟宛

2010年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局出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决定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政府长期国债。这意味着美国在短期内开动印钞机印制如此巨量美元纸币投入流动市场。一石激起千重浪,美国此举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震撼与反响。美联储此举的中心考量是重振疲软的美国经济,扭转其在世界经济中愈益下降的颓势。

美国经济在危机中遭到重创。进入2010年后,它虽已摆脱衰退,但起色不大。振衰起弊,重现美国经济扩张荣景,一改其在世界经济中不断下滑的劣势,不仅攸关美国的国计民生及其世界龙头老大地位,还攸关奥巴马实现连任的目标,是奥巴马政府的核心战略与头等要务。实施“量化宽松”就是直接服务于这一战略。具体而言,此举是为应对和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1.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2.不断增高的外贸逆差;3.高额债务),以推动其强势复苏。

美联储把“量化宽松”当作提振美国经济的“终南捷径”。从短期看,此举的确可以收到“利多”之效。其中包括为美国增加财富;提升美国股市股价,使美国人迅速增加2万亿美元资产;可以使其出口增幅比往年提高一倍以上,达到约20%。经济学家估计,美联储此举可能使美国的GDP增加0.4%。但是,美国高消费、寅吃卯粮的结果是美国财政入不敷出,举债度日,政府财政赤字务年飙升。因此,“量化宽松”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多”的一面,也有“害多”的一面。从长远看,这对美国弊多利少,甚至无异于“饮鸩止渴”。

美国的货币政策不但影响本国,还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即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一大对美出口国及债权国,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针对目标及其负面“溢出效应”的主要承受者。这反倾销税征收的对象与反补贴税征收的对象相同场资产的泡沫化,给中国经济留下恶果和隐患。

美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使美元相对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扩大了从美国市场的进口。当然这种影响也是利弊皆存,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对我国外贸的积极影响。

一是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我国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外贸顺差持续了近二十年。持续多年的外贸顺差造成经济增长对国外经济体的过分依赖,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人民币相对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进口总额,外贸顺差也开始逐年递减,2011年下滑至1551.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以下,符合国际公认的贸易基本平衡标准。贸易顺差数值的降低,弱化了欧美等贸易国对我国有针对性的贸易攻击。

二是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使美元贬值的同时,抬高了人民币的兑换价值。而人民币的升值,一方面会使国内企业以同幅度下降的价格进口商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进口商品的成本及费用;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出口同等数量的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出口商品的利润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三是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属于粗放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模式,利润率极低,对资源的依赖性强,高速的外贸出口依靠的是资源的极度破坏和劳动力的低成本,这种模式无疑是美国等国家对我国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诱因之一。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在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的出口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将会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依靠技术进步来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是有利于优化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外部环境,扩大市场份额,整合全球资源。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本相比以前有所下降,因此我国企业可利用此契机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建立跨国公司或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速度,也可促进企业以较低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整合全球资源,从而培养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我国外贸的消极影响。

一是削弱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当前,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在于低劳动力成本,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价格低。美元的贬值,削弱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使得国内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幅降低,外贸企业的出口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并会引发制造业向国外低成本地区转移,进一步冲击我国的外贸出口。

二是降低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和速度。美元贬值增大了外商的投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和速度。其中美国对华投资降幅明显,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本身的疲弱使得企业对外投资乏力;另一方面是人民币的升值使得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资企业出口成本增加,降低了外商投资加工贸易型企业的意愿。

三是加大国内就业压力。首先,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人民币的国外需求急剧上升,为维持供需平衡,央行不得不加大人民币的市场投放,致使通货膨胀显现。通货膨胀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投资锐减,很多企业为压缩成本不得不采取减员措施,国内劳动力就业压力加大。其次,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国大批生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向型企业,因失去价格优势,缩减了商品的出口量,陷入经营困境,导致了大批工人失业或放长假。再次,很多外商由于资金链的断裂,急剧收缩投资战线和规模,延长了很多在建项目工期和取消了很多拟建投资项目,这也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和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是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取胜的出口行业。我国的主要出口行业大多外贸依存度过大、科技含量较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促使美元贬值的同时,也必然会抑制我国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对那些外贸依存度大、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出口行业,有些甚至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引导和扶持。为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影响,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应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扶持,引导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优化整合,以减少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消极影响。

第五篇: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苏联对东欧推行的政策之比较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苏联对东欧推行政策之比较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又由于美苏两大国战略利益和政治目标的不一致,日益形成以美苏为核心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提高竞争力,美苏均加强了对本集团内部的控制。美国对西欧推出了一些列经济方面的政策,作为回应,苏联也对东欧推行了一些经济方面的政策,旨在加强对东欧的控制力。本文通过详述美苏两国推行的经济政策来阐明分析这些政策对东欧和西欧的影响。关键词: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经互会;控制;经济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东欧国家更是遭受毁灭性打击,而昔日的法西斯国家沦为战败国,这样,美国和苏联成为战后世界的两大实力中心。由此,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由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不可调和,于是走向对峙,大国合作政策无法继续实行。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政治军事集团和以苏联为中心的政治军事集团,两大集团相对应存在最终导致冷战格局出现。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为在同苏联的争霸中处于优势,对西欧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政策。推这些政策得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西欧恢复衰败的经济,带更重要的目的是以此来控制西欧的经济发展,进而控制西欧各国的政治,把西欧拖入冷战的战略轨道,使西欧唯美国之命是从。而苏联为防止美国向东欧国家进行经济渗透,也为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对东欧国家推行了以经济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帮助东欧国家建立以发展重工业和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为核心的国民经济体系,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帮助和指导东欧国家发展经济。以下详述美苏两国在经济方面推行的政策和措施,并分析这些政策对东欧和西欧产生的影响。

一、美国在经济方面对西欧推行的政策和措施

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极度膨胀,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而经过二战的打击,西欧各国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西欧已丧失对世界金融贸易的控制力,自身尚自顾不暇,所以无力重建世界经济秩序。于是美国牵头建立了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核心的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多种原因,苏联并不热心参于,所以东欧国家也没真正参与进来。这个新的经济体 1

系主要是对西欧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此体系的建立,在相当打的程度上减轻了战后初期的汇率和经济波动,扩大了世界购买力,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西欧经济的重建和恢复。但它的建立其实是使西欧丧失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成为既定事实,使西欧各国不得不在经济贸易上依赖于美国。这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建立在美国当时强大的黄金储备之上。当时美国承诺实行35美元兑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率,其他国家可拿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由此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挂钩,美元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左右了西欧各国的对外贸易。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规定,如果一个国家无力保持其汇率稳定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向其提供贷款援助,这其实是为美国向西欧输出过剩资本提供了方便,美国加大了对西欧的经济渗透力度,但东欧国家同时可借此保持经济稳定。而在关贸总协定中,一方面“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①但不可否认,它有助于西欧国家实现经济市场的统一,为欧共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美国指导下建立的新的金融贸易体系使西欧稳定了经济秩序,但西欧各国当时仍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生产凋敝,物价飞涨,黄金外汇储备枯竭,社会动荡。美国担心西欧资产阶级丧失领导权,苏联势力继续向东推进,导致自己丢失势力范围,美国遂炮制了一个直接向西欧“输血”的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马歇尔计划的重要目标是推进欧洲经济的进步、促进欧洲生产发展、为欧洲各国货币发行提供支持以及推动国际贸易,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因为为实现美国的经济利益最大化,需要欧洲足够富裕,以有足够的市场容量以输入美国商品。马歇尔计划①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所涉及的资金通常都先交付给欧洲各国的政府。所有资金由所在国政府和经济合作总署共同管理。欧洲人将大多数来自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输入美国生产的商品。欧洲国家在二战中几乎消耗光了他们的所有外汇储备,因此马歇尔计划带来的援助几乎是他们从国外进口商品的唯一外汇来源。在计划实行的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例如食品和燃料,但随后大宗进口的方向又转向了他们最初也需要的用于重建的原料和产品。通过马歇尔计划,西欧的经济明显恢复,显出了经济腾飞的迹象。但其经济政治生活也日益为美国所控制。沦为美国冷战政策的附庸。

二、苏联在经济方面对东欧推行的政策和措施

二战后,东欧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为应对美国的进攻,苏联向东欧国际推行了一些经济反面的措施,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首先,苏联在东欧国家推行建立了苏联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通过突进式的方式进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强调计划和集中。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将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同一般国家工业化从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发展顺序不同,这种模式采取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再到农业的顺序。虽然这种模式在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后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漏,阻碍了东欧经济长远的发展。一些东欧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曾试图通过改革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道路。但苏联却不允许改变由其一手推行建立的经济体制,“在前苏联看来,这是一种危险的意识转变,捷克斯洛伐克在一步步脱离前苏联的掌控。前苏联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这违反了前苏联的控制理念,无法满足其强大的控制欲望”。②由此苏联竟直接出兵即可斯洛伐克阻止改革。

其次,苏联为增强东欧国家的经济实力,以便更好的与美国对抗,同时也为平复由于阻止东欧国家参加“马歇尔计划”而带来的不满情绪和加强对东欧的经济指导。苏联牵头建立了主要由东殴国家参与的经互会。经互会宗旨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定期交流经济管理工作的经验,并制定有关科技合作和援助的计划。同时也实行原料和机器设备方面的协作经互会的成立,对①

②①于沛、周荣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俄罗斯东欧卷),2002年版,第182页。李涛姜、晓东:《克林姆林宫的抉择—苏俄帝国的涅槃》,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14页。

于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促进各成员国经济恢复发展起了促经作用。但由于经互会各成员国咱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尤其是苏联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占绝对优势,随着经互会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成员国之间,尤其是各成员国和苏联之间矛盾尖锐,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能源原料供应和外贸价格上。东欧国家自身缺乏能源,苏联却是能源大国,但苏联却经常任意调高能源出口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这大大增加了东欧的工业生产成本。而在对外贸易中,苏联却极力压低东欧国家向苏联出口的机械产品和农副产品的价格,利用这种剪刀差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样,苏联利用东欧国家在能源和经济上对苏联的依赖,迫使东欧国家在政治上向苏联妥协。经互会日益成为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并不利于东欧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总体的影响

就西欧方面来说,虽然美国凭借自身实力对西欧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方面的政策其目的是控制西欧,并把西欧拖入冷战轨道,西欧为此也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丧失也一些政治上的话语权。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欧从中的到了很大实惠。如在利用新的经济贸易体系,西欧各国的经济秩序得到恢复,对外贸易得到充分发展。而马歇尔计划更是“确确实实以惊人的速度刺激了欧洲。在许多经济指标中,最突出的一项就是,在战后的五年时间内,西欧国家的生产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不仅如此,人民不再挨饿,他们没有丧失信心,他们又过上了正常的生活”。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对西欧经济上的控制激发了欧洲的民族主义,戴高乐曾说:“对我们来说,战争的结束意味着恢复法国的完整,意味着国家必须重新绝对控制自己的命运,任何窃夺国柄的势力,不论来自国内或国外必须摧毁肃清。”①为此,法德逐渐走向联合,并领导了欧共体的建立,再加上由于美国对西欧推行的经济措施已削弱了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税贸易壁垒,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之间建立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盟成为趋势。

就东欧方面来说,苏联对其推行的经济上的措施虽然短期内有利于东殴经济的恢复,但是由于植入了苏联的经济模式造成了东欧国家经济结构畸形尤其体现在农轻重比例失调,国民经济举步维艰,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引发了社会动荡。而经互会的建立,使东欧国家发展经济时过于封闭,忽视商品货币关系,缺乏跟经济较发达国家间的经济交流,跟不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最终大大落后于世界经济①【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653页。

潮流之外。在此之外还受到苏联的控制,甚至丧失了自己经济改革的自由。

综上所述,从美国推行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中,西欧获得的利大于弊。西欧最终完成了自身的复兴,经济得到发展,走向联合,最终成为了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从苏联推行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中,东欧获得的弊大于利,虽在战后短期内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在长远的发展中弊端日益显现,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这也成为造成东殴剧变得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于沛、周荣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俄罗斯东欧卷)[M].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李涛姜、晓东.克林姆林宫的抉择—苏俄帝国的涅槃[M].第一版.上海: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

[4][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N].第一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

下载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冷战后美国反扩散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