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关医药的政策(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23:0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几年有关医药的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几年有关医药的政策》。

第一篇:近几年有关医药的政策

医药行业政府政策汇总

2017年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2017年4月25日颁布 重要内容:

(1)进一步扩大短缺药品定点生产范围,支持建设小品种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利用好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坚持集中带量采购原则,推进实施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培育集中采购主体,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和专科医院开展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等联合采购。

(2)试行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鼓励连锁药店发展,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制定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7年4月23日颁布 重要内容:

(1)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促进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疾病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群众获得感。

(2)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

3.《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 2017年1月10日颁布 重要内容:

结合各地前期试点和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按照诊断明确、技术成熟、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原则,我们遴选了320个病种,供各地在推进按病种收费时使用(具体目录见附件)。相关病种技术规范,将委托有关行业学会或协会,统一对外发布,作为各地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制定收费标准的参考。各地可在国家公布的320个病种范围内选择开展,也可根据当地实际自行确定具体病种。

各地要按照“有激励、有约束”的原则制定病种收费标准,逐步建立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收费标准要以医疗服务合理成本为基础,体现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参考既往实际发生费用等进行测算。按病种收费标准原则上实行最高限价管理。按病种收费标准包含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诊断与治疗等全部费用,即从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最终达到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检查检验、护理以及床位、药品、医用材料等各种费用。在病种费用外不得另行收费,不得将入院后的检查检验费用转为门诊收费。

2016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2016年12月25日颁布 重点内容:

国家支持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建立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依法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及其相关研究。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药品生产企业购进中药材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中药材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和购销记录制度,并标明中药材产地。

国家保护传统中药加工技术和工艺,支持传统剂型中成药的生产,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

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促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

2016年5月26日颁布 重点内容:

允许申请持有人与生产企业不是同一主体,有利于申请持有人承担全生命周期的药品安全性有效性保证责任义务,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试点方案中明确允许申请持有人在10个试点区域内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允许持有人委托受托生产企业生产药品,体现了上市许可制度的优势,即由持有人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资源的配置方式,给予持有人高度的自主权。

试点涉及跨区域监管问题,即持有人与生产企业所在地不在一个试点区域,方案中采取两者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延伸监管模式。在监管措施上,引入约谈、告诫信、限期整改、修订说明书、限制使用、召回、撤销批准证明文件,暂停研制、生产、销售、使用等风险控制措施,并对持有人和生产企业追责,同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多种风险控制措施联合使用,由单位追责扩展至个人追责,是建立药品上市许可责任体系的有效机制。

【药品注册与生产许可解除“捆绑”,有利于鼓励药品研发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但上市许可人对我国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一方面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鼓励先行先试;另一方面目前多地还没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 2016年2月6日颁布 重点内容: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药品生产企业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主体,应主动选购参比制剂开展相关研究,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与参比制剂一致。完成一致性评价后,可将评价结果及调整处方、工艺的资料,按照药品注册补充申请程序,一并提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已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仿制药,可以国外注册申报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按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药品上市,批准上市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在中国境内用同一生产线生产上市并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药品,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向社会公布。药品生产企业可在药品说明书、标签中予以标注;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区域的企业,可以申报作为该品种药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并承担上市后的相关法律责任。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在符合有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中央基建投资、产业基金等资金支持。

2015年

1.《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 2015年8月9日颁布 重点内容:

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优化创新药的审评审批程序,对临床急需的创新药加快审评。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允许药品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申请注册新药,在转让给企业生产时,只进行生产企业现场工艺核查和产品检验,不再重复进行药品技术审评。试点工作在依照法定程序取得授权后开展。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结合市场供求情况,及时调整国家药品产业政策,严格控制市场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复、生产工艺落后的仿制药的生产和审批,鼓励市场短缺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药品的可及性。

2.《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2015年6月11日颁布 重点内容:

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地方通过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建设资金和贴息补助。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开办费和发展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利用多种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医疗机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探索允许社会办医疗机构利用有偿取得的用于非医疗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办理抵押贷款。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医疗领域创新型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5年2月9日颁布 重点内容:

规范药品货款支付。医院应将药品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货款,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30天。依托和发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集中支付结算的优势,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药品生产企业是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药品可由中标生产企业直接配送或委托有配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到指定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的药品经营企业应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备案,备案情况向社会公开。省级药品采购机构应及时公布每家医院的配送企业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2014年

1.《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4年5月28日颁布 重点内容:

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是深化医改、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要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采购中的参与度,引导和调动企业生产供应常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常用低价药品供应涉及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采购,要做好与现行采购政策的衔接。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常用低价药品,由省级药品采购机构汇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需求,实行集中采购、受基层委托签订购销合同、集中支付货款。公立医院使用的常用低价药品,由医院直接与挂网生产企业议定成交、及时结算。

2.《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 2014年5月21日颁布 重点内容:

建立鼓励研发创新机制。根据我国儿童疾病防治需求,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立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品目录,并将其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重大创新发展工程,整合优势单位协同创新研发,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优先研发生产。

优先支持儿童用药生产企业开展产品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保障用药安全。

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014年3月7日颁布 重点内容:

条例总则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条例还从优化审评审批、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等角度进行了一系列具体制度设计,为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基础。

2013年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验收标准的通知》 2013年5月16日颁布 重点内容:

应设置符合诊断试剂储存要求的仓库,其面积应与经营规模相适应,但不得少于60平方米,且库区环境整洁,无污染源;诊断试剂储存作业区应与经营、办公等其他区域有效隔离;库房内墙、顶和地面应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

应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品种相适应,符合诊断试剂储存温度等特性要求的运输设施设备。

2《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2013年02月26日颁布 重点内容:

首先是更加注重创新药的临床价值,鼓励有临床需求、具有较好治疗作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研制,对这些药物将加快审评。其次是更加遵循创新药物研发规律。在审评时更注重对立题依据的审核和临床试验方案的审查,强调临床方案中对受试者的保护和风险管理要求。同时,依据研发规律,使创新药的资料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如以往新药注册时要求在申报时就提供完整的剂型、规格、工艺甚至质量标准等资料,而且不可变更。

更加注重对创新药研发的科学引导。对创新药物注册申请,实施早期介入、分阶段指导等措施,加强指导和沟通交流;对列入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的创新药物注册申请,实行加快审评,全程跟踪,重点指导,试行审评工作联系人制度,及时跟踪审评进展。

根据我国仿制药目前的研发申报水平,积极探索在审评时通过药品的上市价值评估,对于属于鼓励范围内的仿制药品种,采取鼓励措施。属于临床供应不足、市场竞争不充分、影响公众用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的药品,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和特殊人群用药,以及其他经评估确认为临床急需的药品,实行优先审评。

鼓励申请人在产品开发比较成熟,能够工业化生产后再行申报,使得有限审评资源能合理运用。

第二篇:2009年医药政策

盘点2009年医药政策,2009年是医改年,是历年来医药行业政策出台最密集的一年。医改、药品集中采购、药品整治、H1N1流感、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出台。

一、2009年是医改年 新医改及配套政策相继出台

1月2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医改意见》和《2009-2011年医改实施方案》,明确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初步测算,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4月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提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

4月7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认真贯彻执行。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点评:医改,对老百姓而言,是个很远又近的话题。说它远,是因为它关乎政策的制订、条文的修改,似乎是各级卫生主管官员该操心的事;说它近,是因为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保障,决不能“等闲视之”。

8月18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公布,标志着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启动。基本药物目录包括化学药、中成药共307个药品品种。明确基本药物目录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10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共涉及2349个具体剂型规格品。调整后的价格从10月22日起执行。其中,与现行规定价格比,有45%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有49%的药品价格未做调整;有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

11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确定医药价格改革的近期和长期目标:到2011年,中国医药市场价格秩序要逐步好转,药品价格趋于合理,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到2020年,医药价格能够客观及时反映生产服务成本变化和市场供求。明确提出:医院卖药加成将逐步取消,严控流通环节差价率,诊疗价格等将适当提高,11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09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新版《药品目录》中,西药和中成药品种共2151个。西药部分共有药品1164个,其中甲类349个,乙类791个,另有20个仅限工伤保险用药,4个仅限生育保险用药;中成药部分共有药品987个,其中甲类154个、乙类833个。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治疗性药品全部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甲类部分。对比现行的2004版目录,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药品总数有所增加,达到2196种。新版目录中西药品种增加10.6%,中成药品种增加20%,民族药则减少两个品种。

二、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

1月17日,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意见》主要涉及两方面的改革:一是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将全面实行政府主导、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二是药品集中采购由批发企业投标改为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以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

点评:本次新意见的新地方的确很多,有三大亮点值得期待:

1、投标主体免费交易,可以有效确立药品招标采购机构的中立性;

2、减少流通环节,规范药品流通市场行为;

3、对药品配送企业要求提高,提升行业竞争力。

部分人氏表示:“省级招标”将加速地方分销业进一步向区域主流商业集中,而中小企

业的生存空间将严重缩小,将引发医药商业的新一轮洗牌。上海第一财经研究院医药行业研究员黄丁毅认为,在以药养医没有转变的大背景下,这种招标制度的细化与完善的效果不会很明显。丽珠集团副总裁陶德胜则认为,这在医药工业和商业都可能引发新一轮“洗牌”,促使行业的集中度再次提高,有实力的大型药品生产企业和商业公司都将从中受益,而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将再次压缩。

三、规范医药市场 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多项措施出台

(一)、《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颁布实施

为鼓励研究创制新药,有效控制风险,切实推进我国创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国家药监局印发《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国食药监注[2009]17号)于2009年1月7号正式颁布实施。该《规定》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第三个配套文件,《规定》指出是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并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优势的新药等四方面情形可以进入特殊审批。

(二)、国家药品编码管理出台 上市药品先挂“身份证”

2009年6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实施国家药品编码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9]315号),要求对批准上市的药品实行编码管理。意味着今后上市药品都将有自己的身份“条形码”,此举不仅方便药房管理,同时也方便药品监管部门打击假冒伪劣药品,让消费者吃了颗“定心丸”。

(三)、国家药监局规范药品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

2009年6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规范药品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9]283号),于发布日起执行实施。,《通知》首提“共犯论处”,指出,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而为其提供发票的,应按照《两高司法解释》有关规定,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此次出台的司法解释和国家强化药品购销票据管理的实际举措,将有效地打击‘走票’和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为认真贯彻执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强化药品生产、流通过程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和经销假劣药品违法活动,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推动医改工作顺利开展。

(四)、两高公布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09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于5月27日起施行。

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医疗机构,包括个体行医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是假药、劣药而使用或者销售,以销售假药罪、销售劣药罪追究刑事责任;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犯罪分子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的行为,例如邮寄、广告行为,以共犯论处;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期,生产、销售用于应对突发事件药品的假药、劣药的,依法从重处罚。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依法惩治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五)、加强医药广告监管多部门联合出台措施

2009年2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医疗和药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广发

[2009]8号)。《通知》重申了广播电视媒体发布医疗、药品广告的四个不准,即:凡审批证明不符合要求,或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的一律不得播放;凡以专家、患者形象作疗效证明的一律不得播放;凡含有宣传治愈率、有效率及医生与患者进行现场或热线沟通交流内容的一律不得播放;凡由药品生产、经销企业或医疗机构制作的医疗、健康类资讯服务节目一律不得播放。

2009年4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出台了《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自2009年5月20日起施行。

《标准》规定:广告中必须标明四大要素:经批准的医疗器械名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称、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和医疗器械广告批准文号。规定,此类广告不得含有有效率、治愈率、表示功效的断言等,不得使用类似“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用语,也不得出现“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效退款”、“无依赖”、“保险公司承保”等承诺性用语,以及“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等绝对化或排他性用语。

(六)、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出台 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

2009年08月19日,国家药监局印发《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这个规定,就是要让技术作为一种产品,在市场上有序流通起来,鼓励一些技术有条件向外部转让。允许新药、上市多年药品、进口药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技术转让,鼓励先进科研成果和成熟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落户国内;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利于产品和资源优势重组,做大做强医药产业。

(七)、SFDA要求加强国家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2009年09月2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在药品抽验计划中加大对基本药物的抽验比例。

(八)、卫生部加强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

2009年6月9日,卫生部发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规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规范》对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与布局、设备、物料和仓储、人员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范。

2009年11月16日,卫生部发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指出:在国内从事消毒产品生产、分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规定要求申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卫生许可证的证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

四、政策鼓励医药行业发展 中医药、生物产业获利

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该《意见》出台为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山东省中医药发展大会上强调,要深刻领会医改文件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切实在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上有所突破。2009年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会议认为,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

会议提出要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发展重点,从7个方面大力发展生物产业,200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328亿元,2010年,将安排300亿元左右带动企业投资,主要推动转基因

生物新品种的培育,重大新药的研发以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医药网)

第三篇:近几年中国招标投标行业政策汇总

近几年中国招标投标行业政策汇总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以及政府采购等各类分散平台进行整合。其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到今年6月底前,地方政府要基本完成平台的整合工作;二是到2017年6月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的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全程电子化。

据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目前,平台整合第一阶段任务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初步形成了交易从分散到集中、规则从分立到统一、信息从分割到共享、系统从分设到联通的新局面。

首先是分散的平台基本得到整合。在平台整合前,各类交易平台分散设立、重复建设、资源不共享,有些交易平台职能定位不准、运行不规范,制约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方案》确立了“四统一”的整合思路,即:统一制度规则、统一信息共享、统一专家资源、统一服务平台。全国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从4103个整合为500多个,交易市场数量减少了85%,经过一年的努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4大板块整合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全国80%的省级平台还将药品集中采购纳入交易范围。一些省、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拓展公共资源交易范围,将特许经营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海域使用权、林权等公共资源纳入统一平台进行交易。

其次是信息和专家资源实现有效整合。一是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全国一张网。以往,市场主体要寻找有关交易信息,要到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网站上检索,现在,建成了国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并实现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信息共享,打通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投资在线监管平台、12358价格监管平台的数据通道,只需要登录国家平台,就可以做到交易信息一网尽揽、一览无余。二是专家资源实现跨地域共享。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统一的综合评价专家库,实现了专家资源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共享,以前专家库是在各部门、各地区分散建设的,通过建立全省统一专家库,解决了分散专家库库容小、专家少、容易被操控的问题。15个省开展了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也就是说,在广东抽取到北京的专家,就不必像以前那样远途奔波,北京的专家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完成评标,既解决了专家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又大大节约了成本。

再其次,法治化程度不断提升。在顶层设计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国资委、税务总局、林业局、国管局联合制定颁布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系统规范了平台运行、服务和管理,成为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在地方层面,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出台配套制度,18个省(区、市)以政府令或政府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开展文件清理。重点对违法设置审批事项、干预交易主体自主权、实施行业保护和地区封锁等问题进行纠正。各地共清理废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文件1600多份,修改近1000份。

最后,平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按照《方案》确立的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各地不断优化平台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开透明、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同时,为了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发改委在全国选取了安徽、湖北、宁夏、广东、贵州5地作为平台整合的“试验田”。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是整个招投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市场的开放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今年起正式施行。该《规定》自2015年9月颁布后,天津、广西、吉林、贵州、福建、湖北、陕西、山西等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取消外地建筑企业备案制度,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如: 天津取消进津建筑企业备案制度,进入该市行政区域承揽业务的外地建筑企业,不再办理进津备案,只需到天津市施工队伍管理站报送企业基本信息,领取“进津建筑企业信息登记卡”后,即可在天津市范围内开展工程承包活动。取消执业人员押证制度,天津市施工队伍管理站不再扣押进津执业人员的注册证书,相关人员应在该站登记信息,领取执业人员电子信息卡(IC 卡)后,凭注册证书和IC卡在天津执业。实行工程项目信息登记制度,进津企业应在签订总承包合同或者分包合同起5 个工作日内,通过天津市建筑市场监管与信用信息平台向天津市施工队伍管理站登记项目基本信息。吉林要求入吉建筑企业进入吉林省从事建筑活动,应当按照规定办理企业信息登记和单项工程信息登记。在“吉林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管理平台”中无法查询到的外省建筑企业,不得在吉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未取得相应资质(资格)、近两年内发生过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存在其他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其入吉企业信息登记申请将被拒。随着《规定》的正式实施,各地开放建筑市场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全国31个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基础数据库与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央数据库实现了实时互联互通,标志着工程建设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诚信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及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初步实现。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在加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公开力度、促进建立全国统一建筑市场、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随着平台应用程度的加大,平台运行稳定性和数据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信息数据不完整、诚信信息数据较少、部省平台数据交换不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对“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进行了升级,开发完成新版平台并更名为“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已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随着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将实现“横向联通”和“纵向贯通”,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和主管部门监管成本,有效防范和减少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为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的良性发展护航。

关于投标保证金,一直以来都存在保留和取消的两种声音。6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会议确定,清理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中需缴纳的各类保证金。除保留依法依规设立的农民工工资、投标、履约、工程质量4项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由此,广受业内关注的投标保证金得以保留。但是,会议也明确指出,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过多过繁的保证金过程要稳妥推进。此次保留4项保证金就是出于“稳妥推进”的考虑。在将来的实践中,随着各种诚信体系的建立、社会诚信意识的增强,保证金将逐步取消,而用违约罚金代替。

投标保证金虽然被保留,可以继续收取,但其中也有许多管理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当前,投标保证金的管理有的是由招标人作为主体而进行,有的是由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收退,还有些是由行政监督部门进行管理。尽管投标保证金的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各方主体也都尽职尽责,但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有关业内专家表示,可以通过对制度进行完善来解决问题。例如,对投标保证金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应该鼓励使用保函,或者适当降低投标保证金的金额,并辅之以相应的信用制度。

“互联网+”为传统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形态和新机会,而电子招投标则是招投标行业互联网化的突破,大力发展电子招标投标是优化竞争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招标投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改革、创新监管体制机制的有力抓手。

在各地普遍积极开展电子招投标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和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深入开展2016年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力求以点带面,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健康有序发展。

《通知》要求,各试点地区和单位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将试点工作引向深入。一是深化平台建设。从推动本地区电子招标投标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统一规划指导,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有序建设运营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功能完备、接口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尽快实现与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强化电子招标投标应用导向和用户体验导向,加快实现全领域、全行业、全过程招投标电子化,进一步挖掘和发挥电子化对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减少投诉、提高采购效率、加强大数据运用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深化机制创新。推行“ 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监管清单制度,公开监管依据和程序,实行在线监督,确保监管依法、客观、精准,为电子招标采购市场化发展和实现信息公开共享、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

《通知》明确了试点任务,要求2016 年各政府综合试点要围绕推进招标投标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本地区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体系,推进招标投标电子化监管和营造促进电子招标投标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重点完成五方面任务,确保试点取得实效。一是建成或者市场化配置完成区域内所需要的专业化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并通过检测认证。二是建成本级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与区域内所需要使用的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以及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实时交互。三是建成本级电子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平台,实行招标投标电子化监督。四是清理废止不利于电子招标投标发展的各项制度。五是结合本地区实际完成相应重点任务,突出试点的亮点和创新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将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同时,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发挥试点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从试点地区或单位中选取若干在创新监管体制机制、促进交易平台市场化发展、深化大数据应用、加强平台互联共享等方面的典型,作为创新示范,向全国推广。

平台整合、市场规范、电子招投标的创新发展都将成为招投标行业未来发展强劲的新动能。相信,在新动能的驱动下,招投标行业定会迎来灿烂美好的明天。

2015年1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放部分交通项目审批权和简化审批程序的通知,交通运输部、铁路局、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经报国务院同意,对我委承担的部分中央政府投资交通项目审批权予以下放和简化程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下放审批权和简化程序事项

(一)将国家高速公路网改扩建项目、普通国省道建设项目、内河航道建设项目(长江干线航道和国际国境河流航道建设项目除外)、内河航电枢纽建设项目、机场改扩建项目(增建跑道除外),下放省级政府审批。

(二)将纳入国家批准规划的铁路增建单线项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决定,民航空管项目按隶属关系由民航局审批。

(三)对纳入国家批准规划的长江干线航道项目,跨境、跨10万吨级及以上航道海域、跨大江大河(现状或规划为一级及以上通航段)的独立公(铁)路桥梁、隧道项目,以及交通行业直属院校、科研机构等中央本级非经营性项目,我委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切实做好承接工作

(一)本次下放到省级政府的审批事项不得再行下放,由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行审批或决定的事项不得再行转移。请各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责任,加强能力建设,切实接住管好,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

(二)请各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制定相关项目审批和监管办法,规范审批行为,强化建设项目研究论证和协调推进工作,按照国家批准规划完成项目审批后,及时将批复文件抄送我委。

三、加强规划指导和监管

(一)我委将加强宏观规划管理等工作,对铁路增建单线、内河航道建设等项目纳入相关交通专项规划。由我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请各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划扎实做好前期工作,我委将按程序加快审批。

(二)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和工作机制,加强对省级政府承接工作的指导,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请有关方面同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确保交接工作平稳过渡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2016年12月四川政采评审专家抽取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行为,保障政府采购活动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适用本办法。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是指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因组建政府采购评审委员会的需要,向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以下简称评审专家库)各网络终端申请使用评审专家,各网络终端向其提供评审专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行为。

第三条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应当遵循资源共享、管用分离、随机抽取、严格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实行电子信息化。

第五条 评审专家库各网络终端原则上由各级财政部门管理,财政部门应指派专职人员负责评审专家抽取工作。采购代理机构经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设置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的,应指派专职人员负责评审专家抽取工作。

第六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专家。

政府采购项目涉及的行业和产品特殊,评审专家库相应品目中没有其所需的专家,或者可抽取的专家数量达不到所需数量时,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向省级财政部门书面说明情况,经省级财政部门核实后,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可以按照不低于不足数量3倍的比例,向省级财政部门推荐专家并提供相关资料,由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合格入库后再随机抽取使用。

第七条 除异地评审的项目外,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原则上应当在评审活动当日申请抽取评审专家。

第八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申请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项目情况确定拟抽取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品目、人数、构成以及应当回避的评审专家情况等,在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上填写相关信息。

第九条 财政部门原则上应当在评审活动当日审查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上填写的申请信息。

第十条 异地抽取评审专家的,由政府采购项目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查抽取信息。

第十一条 有特殊情况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书面报请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可以在开标前二日内申请并抽取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第十二条 中央预算单位采购项目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组织评审的,所在地财政部门应当协助其申请并抽取评审专家。

第十三条 评审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与供应商存在劳动关系;

(二)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担任供应商的董事、监事;

(三)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是供应商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四)与供应商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

(五)具体从事采购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拟作为评审专家参与本级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的;

(六)采购人及其主管预算单位的人员拟作为评审专家参与本单位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的;

(七)与供应商有其他可能影响政府采购活动公平、公正进行的关系。

第十四条 在财政部门抽取评审专家的,采购人监督人员、采购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到场,并提供单位介绍信和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在采购代理机构抽取评审专家的,采购人监督人员应当到场,并提供单位介绍信和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政府采购项目有两个(含两个)以上采购人的,采购人监督人员可以由采购数额最大的采购人委派。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抽取评审专家:

(一)政府采购信息未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公告的;

(二)从事采购代理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未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或其工商注册所在地省级分网站进行网上登记,未办理四川省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交易系统数字证书的;

(三)拟申请抽取的评审专家品目不对应、人数不合规或者构成不合理的;

(四)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供的资料不全的;

(五)采购人监督工作人员未到场的;

(六)有其他不能抽取评审专家情形的。

第十六条 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专职人员不得设置影响或可能影响公平抽取评审专家的障碍。

第十七条 抽取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时,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采用自动发送电子信息的方式现场通知评审专家,通知内容为参加评审的时间、地点及其他需要通知的事项。

第十八条 抽取结束后,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自动打印生成密封的《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结果记录表》(见附件),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专职人员现场交由采购人监督人员保管至政府采购项目评审工作开始。

第十九条 采购项目评审中出现评审专家临时缺席的情况,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增补评审专家。

采购项目评审中出现评审专家迟到两个小时以上的,经采购人监督人员书面同意,可以增补评审专家。无法增补或者时间不允许,且导致评审委员会组成不合法的,停止评审工作,封存所有采购、投标(响应)文件等,择期重新组建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第二十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于获悉的评审专家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第二十一条 采购项目咨询、采购文件论证、供应商履约验收、非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等需要借用评审专家库专家资源的,评审专家库网络终端在能够保障正常政府采购评审活动需要的前提下可以提供,但应事先书面报请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同意。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五年。

第四篇:2012年医药政策解读

2012年国家医药政策解读

2012,是当之无愧的医药政策年。国家及地方出台的医药政策数量多、质量高,而在“漫天飞舞”的政策当中,总有一些政策让人“无法忘却”,如新版GMP、限抗令、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票据整治等等。这些新政或有所突破,或触及体制,或聚焦热点,或影响深远,有的政策受到赞誉,也有的遭到抨击,但不管如何,都对医药产业当下及未来发展“添上了一把火”。

1、新版GMP深入推进

政策:2012年1月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实施工作的通知;2012年2月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新修订药品GMP情况摸底调查做好分类指导工作的通知;2012年5月,药监局要求眼内注射液,眼内插入剂,供手术、伤口、角膜穿透伤用的眼用制剂以及眼用液体制剂在2013年12月前达到新版GMP要求,其他眼用制剂在2015年12月前达到新版GMP要求。

点评:由于种种原因,新版GMP在2011年的实施进展缓慢,这也导致2012年初国家就连续出台了两项新政,既有宏观层面的助推,又有操作层面的指导。特别是对于药企的摸底和指导,由于企业对新版GMP理解处于初级阶段,再加上耗费时间长、投入成本大,在了解企业从设计到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新版GMP认证。不过,国家还缺少一些鼓励政策或硬性措施,如招标和定价上给予扶持、资金税收优惠等。

2、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

政策: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选择300个左右的县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力争 2013年上半年总结评估,形成基本路子,为2015年实现县级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打好基础。2012年9月,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建机制、控费用、调结构、强监管的原则,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收付费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点评:千呼万唤始出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而当中提出的革除药品加成,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补偿渠道,则真正开始对补偿机制进行改革,触及核心利益。随后出台的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更是对《意见》的深化,说明了国家对县级医院改革的重视,也使得改革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得到加强。

3、“限抗令”面市

政策:2012年3月,卫生部发布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2012年4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今后将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并于2012年8月开始执行。

点评:在历经多轮征求意见后,限抗令终于面市,不仅实行分级管理、还细化了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将目录制定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其正式出台及实施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法制化、制度化,使得抗菌药物限用走向常态化。在抗菌药占据我国药品市场重要地位的当下,限抗令对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逼迫许多企业进行调整和转型,最终会带来药品市场版图重构和行业洗牌。

4、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即将来临

政策:2012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将在 2015年前完成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初步估计涉及500多个品种;对于未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点评:从征求意见稿出台起,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根源上来看,一致性评价针对的是仿制药准入门槛低及制度和人为漏洞,解决我国仿制药质量偏低的现状,提高整体竞争水平。但是,由于政策出台和实施的不确定性、制度设计以及执行问题,让一致性评价的实质影响大打折扣。

5、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迈步

政策:2012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发布《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提出用两年左右时间,在所有统筹地区范围内开展总额控制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付费方式改革,结合门诊统筹的开展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的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点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迈出了第一步!新政不仅首次明确了时间表,以历史为参照物,向基层倾斜,同时还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费用结算分周期。结合人保部去年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意见看来,此次三部门联合颁发,说明了上层意见的统一以及推进的决心,将影响到医疗终端的扩容速度和药品结构,高性价比产品将迎来发展机遇。

6、降价令突破30大关

政策:2012年3月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5月起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53个品种300多个剂型规格药品,平均降幅17%,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2%;2012年9月,发改委宣布从10月起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7%。

点评:降价年年有。药价虚高一直饱受诟病,是国家频频采取降价措施的直接原因,但在多达30把降价大刀之下,药价并没有明显的降低。而第29次和第30次降价令直指消化系统类药物和抗肿瘤、免疫、血液系统类药物,且降幅较大,涉及品种也较多,可以看出国家降价“决心不死”。其实,国家更应该触及的是药价管控制度的完善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否则仍然治标不治本。

7、整治票据违法行为开展

政策:2012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卫生部和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等7个单位发出《关于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发票使用情况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对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三级以上公立医院、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发票使用情况的专项整治;国家税务总局相关部门同时发出配套文件,强调要加大检查工作力度,重点检查问题发票,依法严肃查处相关单位的税收违法行为。

点评:票据整治政策屡见不鲜,但七部委联合却实属首例。医药行业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票据违法行为过于猖獗,是国家下决心整治的原由。不过,尽管声势浩大,但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是行业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所致,光整治而不从制度着手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更何况执行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8、药用辅料管理紧急出发 政策:2012年4月,国家监管局发布《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2012年8月,国家药监局制定并出台了《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提出药用辅料将实施分类管理。其中,新的药用辅料和安全风险较高的药用辅料将实行许可管理,其他辅料实行备案管理,并于2013年2月起执行。

点评:毒胶囊事件最终促使国家出台了史上最严的药用辅料监管新规,尽管是事后补救,但对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却是势在必行。新政中的许可管理、药品原料式管理以及建立数据库、加大处罚尺度,不仅会提高药用辅料行业的门槛,带来洗牌效应,还将影响到下游制药企业,乃至整个医药产业链条。

北京佰荣泰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第五篇:近几年工作总结

近几年工作总结

邹湘河

我是2002年9月从部队政治部副主任(正团职)的岗位上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安排在原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龙岗分局任主任科员,先后在分局办公室和地政监察队分管行政、后勤和地政监察工作;2004年11月,根据市政府机构调整的安排,到龙岗区地政监察大队任负责人。

专业到地方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坚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谦虚做人,保持了部队良好的工作作风,分管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同事的认可。2004年6月,被龙岗区直属工委评为优秀党员。

一、加强政治学习,保持清醒头脑

自己到地方工作后,仍然坚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特别是今年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后,进一步提高了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认识,坚持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二、认真学习业务,适应新的环境

自己在部队工作了整整23年,地方工作对自己来说是 1

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这一点我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转业后,我一直把加强业务学习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发挥自己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一是坚持自学。先后学习了规划国土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公务员行为规范及地方行政机关办事程序;二是参加培训。积极参加地方政府为转业军人举办的培训和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熟悉各种规章制度;三是虚心请教。在工作中主动学,拜能者为师,虚心向同事学习,从而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好地适应了地方工作。同时,自己在做本职工作的前题下,完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三、积极努力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领导、同事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我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一个军人到国家公务员的转变,全身心地投入到地方建设中,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在龙岗国土分局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在分局办公室和地政监察队工作,完成了分局多次大型会议的会务组织与协调工作;协助市局完成了区内地质灾害普查工作;督促、组织了分管辖区内的地政监察工作,受到了分局领导的好评。去年11月到地政监察大队担任负责人协助大队长工作后,针对新的形势,认真勤奋工作,积极配合主官抓好大队的内部建设和业务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完成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和多媒体汇报材料,工作态度和成效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为做好龙岗区查违

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谦虚谨慎待人,严格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自己保持了在部队时的良好作风,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处理了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同志关系融洽,创造了一个干事业的好环境。

在这近三年时间里,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深知学习是无止境的,情况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全面增强自己的素质,以适应新的工作。

二OO五年九月二日

下载近几年有关医药的政策(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几年有关医药的政策(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几年工作总结

    近几年工作总结近几年工作总结1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我有幸于xxxx年x月进入xxxxxx工作,至今已经快三年了。三年来,衷心感激单位里领导、前辈和同事对我的信任、关心和帮助,让我......

    近几年工作汇报

    近几年来工作简要情况汇报 镇江国土资源局丹徒分局 卢 宏 2011年4月18日担任监察大队部门负责人的几年来,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紧紧围绕分局党委工作目标,坚持......

    民族医药的政策及发展状况

    一、民族医药的概念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与医学积累。民族医药的概念可以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这......

    近几年计算题总结

    近几年计算题总结 做计算题的基本思路:第一:明确所要求的数量及其求该数量所需要的条件。 第二:理清概念间的关系。第三:面对已知条件,要逐步考虑,不要笼统考虑。 (一)、关于社会必......

    近几年教学工作总结

    近几年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任教已尽三年。在这三年里,本人按照学校的安排,担任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几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

    近几年环保工作总结

    阳泉市上社二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环保工作总结2012年5月4日环保工作总结各位领导: 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煤炭行业中,环保工作更是居于重中之重的......

    近几年中国航天发展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近几年中国航天发展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

    近几年国际时事政治范文大全

    2014年度国际十大热点新闻 一、MH370航班失联事件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