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时间:2019-05-14 23:4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第一篇: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薛庆超: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2014年01月29日08: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都有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13个代表,50多个党员,但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切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经过长期革命斗争,推翻了强大敌人,夺取了革命胜利。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路线。

中共二大就提出,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5年中共中央的一个决议指出,中国革命的命运,取决于党会不会组织群众、深入群众。中共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在开创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坚持群众路线更为迫切。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并非一帆风顺。1929年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红四军七大,就出现一些争论。一种意见以毛泽东为代表,认为红军除了打仗之外,还要深入群众,做群众工作,建立革命根据地等。一种意见认为,红军只管打仗,要求流动游击、走州过府。结果,毛泽东的意见没有通过,原任的红四军前委书记也未能当选。会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到地方指导工作。

但是,红四军党内的争论并没有解决,又召开八大,认识仍然没有统一。会后,红四军派代表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听了汇报,做了重要指示——《中央对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共中央指出,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应该仍然由毛泽东任前委书记。其中还三次提到群众路线:筹款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给养及军需品问题也要经过群众路线。

红四军迅速传达中共中央指示,请毛泽东回红四军。毛泽东召开了基层干部座谈会、士兵座谈会、群众座谈会等,把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认识和问题,一一梳理清楚。在此基础上,主持召开红四军九大,简称“古田会议”,通过《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其中强调,红四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不仅要打仗,“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毛泽东的主张得到圆满实现,红四军党内各种争论得到圆满解决。从此,红军执行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群众路线在党的历史上,逐步深入,逐步丰富,逐步发展。长征中,处处离不开群众路线,处处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援——红军过河,需要人民群众充当船工;红军行军,需要人民群众担任向导。红军打仗也需要走群众路线。长征中遇到的最后一道关口叫腊子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不克腊子口,就要返回草地和雪山,另寻出路。攻开腊子口,就可以进入陕甘地区,开创新的革命局面。国民党军队在腊子口严密布防,红军反复冲锋,效果不大。于是就走群众路线,大家讨论怎么办。一个苗族小战士说,我擅长翻山越岭,可以带上一大盘绳子,从侧面爬上腊子口顶峰,把绳子绑到山顶上,突击队从侧面攀登到山顶……红军部队照此办理,从侧面迂回到山顶,居高临下,一顿手榴弹,把守卫腊子口碉堡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迅速占领了腊子口。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陕甘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存在、发展、硕果仅存?就是始终不渝的坚持群众路线。当时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回顾说,我们总是一家一户、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做群众工作,和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每当敌人“围剿”的时候,其他同志需要转移,我不需要转移,遇到危险,人民群众自然会挺身而出,保护我的安全。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主张依靠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抗战,这就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主张发动全国人民,不分政党、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不分信仰,只要抗日,都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质,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就是群众路线。在洛川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八路军开赴前线后,一方面要作战,更重要的是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广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战胜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奠定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什么叫伟大人物?就是比一般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毛泽东不仅看到如何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要通过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重要的基础,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洛川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和相应的决议,要求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抗日战争前列,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要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八路军挺进华北前线,实行战略展开,创建了一系列抗日民主根据地。南方的新四军开创了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华南的东江纵队创建了许多抗日游击根据地,海南岛创建了琼崖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香港、九龙,活跃东江纵队港九大队。

在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男女老少、各个阶层都动员了起来。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总结了党在群众路线方面的新做法、新创造,进行了深刻论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抗日战争中的大生产运动,就来自坚持群众路线。当时陕甘宁边区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天上打雷,把延川县代理县长李彩云劈死了。一些群众就发牢骚说“天打雷怎么把县长给劈死了,为啥没把毛主席打死?”有关方面听到后,就准备抓人。毛泽东说不要抓人,先把情况弄清楚。经过了解,由于陕甘宁边区征收公粮征较多,群众有意见。中共中央迅即决定,减少一部分公粮,全党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发展、丰富。在华东战场上,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后,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奋力支前,送上去的是军粮,押下来的是俘虏。有一天,华东野战军某部要经过一条河,上山增援,河上没桥,上级通知河边一个村子,迅速架桥。村里男性的老老少少都上了前线,只剩下姑娘、媳妇,大家一讨论,每人把自己家的门板摘下来,到河边集合,华东野战军增援部队到达后,姑娘、媳妇们扛着门板,跳到河里,用自己的肩膀架起一座人桥。

在西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几十万人进攻延安,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说,别看敌人貌似强大,他们脱离人民,陕甘宁边区虽然贫穷,但是人民群众和我们站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铁桶江山。西北野战军首战青化砭胜利后,国民党增援部队开了过来。这时,彭德怀和西北局书记兼西北野战军副政委习仲勋,站在一个山顶上,看到国民党军队无论走到哪里,人民群众就在哪里发出信号。彭德怀十分感慨的说:什么是天罗地网,这就是天罗地网啊!

在中原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攻开河南省会开封的时候,非常准确的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战斗刚结束,人民解放军就发出布告,保护一切文教机关、文教单位。河南大学等文教单位门前,人民解放军立即站上了岗。河南大学很多进步教授、进步学生,河南省会的许多知识分子、名流学者,深受感动,纷纷参加革命工作。

用三年时间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也是问计于民的结果。国民党统治区的胡愈之到解放区后,听说预定要用五年时间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就说革命胜利的时间可以提前。毛泽东听胡愈之讲述了国民党政治崩溃、军事崩溃、经济崩溃,人民群众盼望解放的情况,果断决定,用三年时间从根本上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夺取中国革命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中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斗争将更艰苦、更复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国民经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大规模经济建设等等,都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中共八大是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革命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执政后坚持群众路线的新鲜经验,对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发展。中共八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主张的实现,都要通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活动,都要通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自觉的努力。因此,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邓小平提出,坚持群众路线,要建立制度,加强监督,这是党执政后对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会见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时,真诚的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刘少奇第一次把国家元首和掏粪工人并列一起,认为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只是工作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

三年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0年4月刘少奇来到湖南省宁乡县调查研究。一些农民说,粮食减产,经济困难,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刘少奇深入农村44天,走村串户,了解到了真实情况。在七千人大会上,他印发了书面报告,又即席讲话,着重分析产生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会后,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调整国民经济。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对群众路线进行丰富和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历史转折本身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在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上,与会同志畅所欲言,会议简报相当于两部《红楼梦》、三部《三国演义》那么厚。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充分吸收与会同志意见,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农村改革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邓小平多次讲过,农村改革不是我的发明,是人民群众的发明,我的作用只是把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总结出来,推广开来。这是邓小平坚持群众路线的典型事例。

建立经济特区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习仲勋刚刚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就遇到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农民抛弃家乡,逃到香港打工去了。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成为一种风潮。习仲勋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传统,带着省委的同志,深入农村,开座谈会,了解情况。然后,习仲勋和广东省委认真研究,向中央提出,划出一块地方,给予特殊政策,建立经济特区,迅速把经济搞上去,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搞上去,从根本上解决“逃港风”问题。习仲勋还面见邓小平,阐述这个想法。中共中央同意习仲勋的意见,经济特区应运而生。经济特区建立后,各种议论都有。1984年邓小平亲自到经济特区,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随后,开放沿海14个城市,实行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带动了整个改革开放发展,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速迈上新的台阶。

历史发展证明,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创造,产生了非常好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苏联、东欧剧变。这时,邓小平再次视察南方,问计于民,从中得出结论,实行改革开放完全正确,建立经济特区完全正确,要韬光养晦、勇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立足于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所以,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实力逐步增长,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通过调查研究,广泛接触人民群众,使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得到进一步升华,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来自群众,来自实践。中共十六大闭幕不久,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就遇到一些地方发生“非典”的严重情况。这时,胡锦涛出现在“非典”最严重的广州街头,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中共中央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很快战胜了“非典”,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在中共十八大上,修正后的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中共十八大后,总书记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制定八项决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坚持群众路线的重大决策和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理念和决心。

总之,从党的历史可以看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一无所有。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坚持群众路线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群众路线彻底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搞革命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搞建设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搞改革开放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坚持群众路线。(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

第二篇: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领导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它深刻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必须自觉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撑起中国梦的杠杆。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笔者认为,不仅是战胜困难,要实现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人民,同样要依靠人民。

一切为了群众。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要让每一个人衣食无忧,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幸福安康。

一切依靠群众。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是要将每一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将每一个人的梦想汇聚起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之梦。

中国梦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随意捏造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改革开放30 多年的成果体现,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灵魂呼唤,是每一个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呐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社会有失公平、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显现。中国梦就是要改变现状,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要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奠定社会基础。

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始终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畅通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渠道,为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开辟广阔的空间,为人民群众展现活力提供广阔舞台,给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想干事、能干事的条件,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来,主动做中国梦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书写者。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成长进步的机会;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创造活动中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深厚的社会基础。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党的群众路线激发实现“中国梦”的勇气和热忱。“中国梦”凝结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追求。党的群众路线饱含了党与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豪迈气概。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描绘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书写了一篇篇不朽的华章,体现了我们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团结和带领群众直面现

实、改造现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勇于牺牲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成为鼓舞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从历史中汲取立足现实、迈向未来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营养,必然能够激发人们奋斗追求的壮志和豪情,使群众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焕发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奋进的一大法宝。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政治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坚持走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

第三篇:党的群众路线心得体会-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范文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

党的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十八大报告为我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判断,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

第二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紧紧依靠人民”来完成的。我们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加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对“群众”这一概念进行再认识,认清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虚心向人民学习,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工作方案,按照各级领导的部署,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抓好落实。要加强勤奋务实的作风建设。倡导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力戒形式主义、假、大、空。

使务实成为一种风尚,切实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根据各部门具体情况,每个部门要有新进步,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多做惠民利、解民难的实事。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检查、督导,掌握下级工作的实与虚,了解下级工作落实情况。就干部职工作风问题,甚为关键,各部门必须敢抓、敢管,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加强绩效考核和纪律考核,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全体人员不会懒、不敢懒,更不敢不作为,乱作为。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的逐步解放最终要靠人民自己,党的理论和主张只有掌握了群众、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起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反之,党群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执政后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

作为“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这一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理论指南。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就要紧密群众。

一要做到了解民意、解决民需、为民造福。我们党存在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为民造福,使人民不断得到民族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文化解放、社会解放等,直至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认识、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更深刻。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各种“两难”问题明显增多,更加需要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要始终坚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以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伟大实践。

第四篇: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xiexiebang推荐)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围绕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谈点学习认识和体会。我讲四个大问题:第一,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三,群众路线对党的极端重要性;第四,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总要求。

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讲到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其准确、完整、规范、权威的表述是什么?这种表述到哪里去找?我认为应到《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中去找。因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内的根本大法。党的十八大对党章提出了修正案,修正后的党章(实际上这一部分没有改动)对党的群众路线是这样表述的:“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概括地说,就是五句话,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两个一切,一来一去”。这个表述是迄今为止我们党对党的群众路线最简洁、最规范、最准确、最权威、最完整的表述。

如果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个定位和定义的话,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领导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在党的历史上,群众路线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下面我根据党的历史文献资料,从四个方面作简要叙述和介绍。

(一)群众路线问题的最早提出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创立,在1922年党的文件上就提出了重视群众工作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群众路线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红军创立时期开始孕育和产生的。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10月他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块较为完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时候,根据地如何建设、如何巩固和发展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如何处理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使用“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的是李立三。他在1928年11月,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使用了这个概念。

1929年9月,周恩来在负责起草中央给红四军的指示信(党的历史上称之为“九月来信”)的时候,涉及到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当时,这封信里说道: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做。

毛泽东十分重视群众工作,他使用了这一概念以后,在他的一系列讲话、指示、报告和文章中多次阐述和强调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的一系列问题。当时对红军是否要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在党内和红军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在党内和红军中的认识并不统一。而这又直接涉及到了红军的性质,涉及到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涉及到红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等问题。毛泽东正是在说明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阐发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和观点。毛泽东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他说,我们的战术是游击战,“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他认为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他批评了红四军中一些同志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因此,在红军初创的早期,土地革命战争的初期,“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就这样历史地、不可避免地提出来了。二)群众路线的初步阐述

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如何去实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阐述。他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段话是对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党对群众基本领导和工作方式方法进行的总结和概括。虽然在阐述问题的时候,没有提出和强调党的群众观点,但党的群众工作如何去做,如何实行党的群众路线,已经科学地、十分清晰地阐述清楚了。

(三)群众路线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党的七大召开前所作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六大以来与“左”倾错误斗争的历史,总结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的闭幕词讲话。他在报告和讲话里都着重阐述和强调了群众路线的问题。这些关于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集中反映在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中。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地阐述群众路线问题,概括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虽然七大的党章的总纲阐述中还没有正式使用党的群众路线的概念,但对党的群众观点、党的领导群众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已经阐述得很清楚。

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设了一个部分来论述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他首先明确了群众路线在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的地位。刘少奇指出:“它(我们党)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这是我们党与毛泽东思想根本的东西。”我们党之所以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在于坚持地实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他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把群众路线放在这样的高度上予以定位,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党的群众观点的问题,把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观点作了4个方面的系统概括,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他强调:“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这里,他把群众观点的重要性,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关系,阐述得非常清楚。

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我们党对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集中体现在八大党章和邓小平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党的八大在党章的总纲中,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上把“群众路线”写入党章。八大的党章并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行了阐述,但没有对群众路线作出定义。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从第七次大会到现在的十一年间,党的实际斗争的经验,给了这一路线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因而在党章草案中,这一路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反映。”八大党章根据党执政后的状况发生的变化,要求全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特别应当注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生活的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斗争。”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作了进一步阐发,提出要通过建立制度和加强监督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使党不脱离群众。他所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工作,就是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内涵。他指出:“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这样表述,就用群众路线这个大的范畴和总的概念,把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方法都统到一起,使群众路线的内涵更加明确了,内容更加丰富了,表述上也更加完善了。四)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进行了论述,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决议对群众路线论述的时候,对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这就是决议指出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是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从定义的角度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地高度概括。

翻阅党的历史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党的七大党章对群众路线的观点和思想进行了阐述。党的八大党章对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予以使用,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阐述,但是没有下定义。党的九大党章拿掉了对群众路线的阐述。党的十大党章恢复了党的三大作风的表述,但没有提群众路线。党的十一大党章提出,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又恢复和出现了群众路线的概念,但没有展开论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的群众路线作了四句话的定义。党的十二大的党章发扬了党的七大、八大的很多优良传统,恢复了很多七大、八大党章的内容,又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因此,党的十二大的党章在表述党的群众路线的时候又展开了。十二大党章写道:“党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群众,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个表述比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的表述少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句话,增加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一句话。党的十三大党章和十二大党章的表述是一样的。到了党的十四大党章的时候,在表述上又恢复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那两句话,成为我们今天一直在使用的五句话的经典表达。因此,从党的十四大党章到党的十八大党章对群众路线表述的基本内容一直延续下来,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当然,在阐释群众路线重要性的时候,党的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党章都增加了许多重要内容,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在五句话中,“两个一切”是党的最根本的群众观点,“一来一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领导途径和工作方式方法,它们二者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最主要内容。

此后,我们党对党的群众观点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提出了6个要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群众观点。这6个观点,除了刘少奇、邓小平在党的七大、八大阐述的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以外,又提出了其他许多新观点。比如,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2010年中央又提出和增加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是“两个一切”根本观点的延伸、拓展、丰富和完善。这一系列的观点里面,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党一切的奋斗是为了谁。“一切依靠群众”,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党的工作要依靠谁。这两个是党的群众观点中最根本的观点,其他观点都是在这两个观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和完善的,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及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都对党的群众路线有新的阐发和论述,都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增添了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集中反映和体现在十二大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和党章修正案,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召开的历届中央全会所作的决定、决议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之中。

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一)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

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而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提供给我们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切为了群众”,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来看,我们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离开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

“一切依靠群众”,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实行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认识的过程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认识的正确与否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

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群众路线本身就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阐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依靠力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党的群众路线问题。

下面,我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些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论述做一个叙述。

毛泽东曾说过一段经典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反复教育全党:“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还说:“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他强调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他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我们党执政后,要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态度。毛泽东在会见南斯拉夫外宾的时候,曾提出了“人民就是上帝”的思想观点。据在毛泽东身边负责拍摄工作人员的舒世俊回忆,毛泽东在一次调研中,严肃地对干部说:“县太爷要为民办事,不能当官做老爷,不深入下层,只坐在家里听汇报,象牙塔里的干部是不了解民情的。” 然后,毛泽东突然问陪同的地方领导:“你们信不信上帝?”大家鸦雀无声,毛泽东接着对大家说:“你们不信,我信!”干部们惊呆了,没有人说话。毛泽东看着大家说:“这个上帝是谁?他就是人民!谁惹怒了上帝,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他必然要垮台!”由此我联想到,在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他讲过“上帝”的问题,那次他讲的是感动“上帝”的问题。他说,感动“上帝”,“上帝”会帮助我们搬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解放后在考察、调研的谈话中,他所强调的是惹怒“上帝”的问题。他说,惹怒“上帝”,“上帝”会让脱离人民群众的党员领导干部最终垮台。作前一个讲话时,我们党正在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斗争。所以讲话强调的是有全国人民大众的支持,我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就是要坚定全党的必胜信念。作后一个谈话时,我们党已经在全国取得政权并长期执政,正在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奋斗。在这个时候谈话所强调的是要高度警惕各种脱离群众现象的发生,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此保持警觉。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思想和对这个问题的阐述,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语言生动,比喻形象,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值得我们重视,值得我们思考。

这里我还想讲一个毛泽东要接近人民群众的小故事,从中体会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对密切联系群众的高度重视。1949年,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平(今北京)。他们一行到达颐和园时得知中央社会部为了毛泽东的安全,把人全部清理出去了。毛泽东知道后很生气,他对中央社会部的同志说,“你蠢么!你把水全排干了,你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你就安安全全干死在那里,饿死在那里吧!”后来,毛泽东搬进了中南海,他很不习惯。有一天他想到郊区走一走。卫士说有纪律,没有批准不能去。毛泽东长叹一声说:“哎,这个规定没有错,但把我和群众分隔开不行啊!我见不到群众就憋得发慌。我是共产党的主席,见不到他们还算什么主席,算什么领袖?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各级领导是鱼,人民群众是水,离开水,鱼就要渴死!不知你们是不是理解我的心情。”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家乡韶山,这是他在参加革命几十年以后第一次回到家乡。他对陪同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提了三个要求:第一,不要派部队去韶山,也不要派公安人员去;第二,在行动上要给我自由;第三,到了韶山,我要广泛接见群众。在韶山,有一天他竟然与三千多人握了手。

我还想举一个有关彭德怀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在战争年代,彭德怀就说过:“我们要像扫把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经不起一扫把打。扫把虽然是小物件,躺在屋角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个家都离不了它。”虽然这话是在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讲的,但是它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蕴含的深刻道理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多种场合、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群众的实践,正确的决策只有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事业。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的主要依据和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提出要改进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他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同时他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们党对群众工作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系统。

群众路线对党的极端重要性

(一)从党的历史看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历史事实表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停滞、就遭受挫折。回头总结我们党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结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党的根基,是党的血脉,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和每一项胜利,都是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之所以能够战胜和克服,也都是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

比如,在解放战争中,我们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胜利,就是最好的例证。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有200多万人,其中用于进攻解放区的有160多万人,他们的装备先进。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是127万人,装备很差,得不到外援。胡宗南等进攻陕北的国民党军有25万人,陕北的人民军队只有2万多人。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继续留在陕北,随行的部队只有4个连。但是,由于有人民群众的支持,西北野战军在撤离延安45天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歼敌2万多人。毛泽东等人转战陕北与敌人周旋。敌人成了聋子、瞎子,而我们成了“顺风耳”、“千里眼”。彭德怀当年就很感慨的说过一句话:“人民恩重如山啊!”。邓小平也曾自豪地说:三年解放战争打胜了,不是靠别的,正是靠长期的群众工作集中了一切力量才实现的。曾流传于河北省平山县被老百姓广泛传唱的支前民谣就是这一结论的生动解释。这个民谣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沂蒙山区也有一首相似的民谣。

我们的军队能打胜仗,如果没有严肃的纪律是不行的,是得不到老百姓拥护的。我们看一看,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党和军队为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如何执行纪律的。这里,我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47年10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刘邓率司政机关来到鄂东黄冈的总路嘴,发生了直属警卫团三连副连长赵桂良违纪“抢劫”民财的事件。当时,老百姓以为人民军队和国民党一样,害怕得都跑掉了。赵桂良带着两个人到商店里面去,他拿了两匹布、一点粉条,还拿了几支毛笔几张白纸。他拿布是想给连队的一个小战士做棉衣的,因为天已经很冷了,小战士穿得很单薄。粉条是想做给刘伯承吃的。毛笔和白纸是准备用来办连里板报的。但这违反了军纪。按当时的纪律规定,抢劫民财是要枪毙的。当情况报到首长那里去后,邓小平听到很难过,他说,法纪如山,谁也不能以身试法。当得知这个副连长本人提出一个请求,要求对他处决的事,不要告诉他的母亲,因为他母亲已经70多岁了。就说他牺牲在战场上了。邓小平听完报告后说:“可以考虑作为战场牺牲告诉家人。三国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优抚其妻儿。今天,我们也是硬把眼泪往肚里吞啊!”公判大会时,老百姓回来了,店铺老板哭喊着要求高抬贵手,刀下留人。许多老百姓都为副连长求情。但邓小平沉重而坚定地说,“事虽不大,但军纪如山,动摇不得!一个没有纪律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是不会得到群众真心拥护的。尤其是目前情况下,纪律应该是铁、是钢,而不能是豆腐渣,不能一碰就碎!不能让人们说我们是虚张声势!所以我的意见,还是要坚决执行纪律!”执行军纪后,邓小平深深地自责说:“此事不要通知地方政府,要按烈军属待遇照顾他的家庭。一个同志犯了错误,也是我们没有教育好,我们也有责任,对不起组织,对不起生养他、盼望他的老母亲,”严肃的军纪使我们的军队得到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保证了我们的军队打胜仗。

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从挫折中两次奋起也能说明了这个问题。1929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我们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的讲话中讲到:“第一次大革命的七年当中,党员的最高数字不超过六万人,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1934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困难,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党员从30多万剩下不到3万,有组织的党员只有2.5万人左右。但是,我们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克服困难、纠正错误、备尝艰辛、英勇奋斗,很快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大好局面。结束长征后,北上推动了全民族的团结抗日。从中可以看到群众路线对我党的极端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群众路线蕴含着我们党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全部秘诀和秘密。

群众路线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对待、看待人民群众,如何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问题。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个群众路线,形成了一系列的群众观点,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对这一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还形成了许多生动和形象化的比喻。如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瓜秧关系、舟水关系、树干树根关系、土地种子关系、主人公仆关系、先生学生关系、父母儿女关系、大地与安泰关系、工具与工具使用者关系等。这些深刻认识阐述了党与人民的不可分离性。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血肉密不可分,树不能断根,安泰不能脱离大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种子撒进了土地才能生根、开花,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精神父母,先做群众的学生后做群众的先生,党是人民群众完成特殊历史任务的特殊工具。

(二)从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教训看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回顾和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失败的原因可以看出,失败的原因虽然复杂,但根本的原因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苏联解体、苏共失败。苏联和苏共完全败在脱离人民群众上。苏共解散的时候,没有一个热血的党员站出来制止。当时的情景被西方的记者称之为在“举行一场平静的葬礼”。当大多数人民群众认为这个党已经不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时候,垮台和失败就是必然的。这里,有两组数字。一组数字是苏联在解体前,有个报刊作的民意调查。调查显示,85%的人认为,苏共代表的是官僚阶层的利益。一组数字是苏共在20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在200万党员时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近2000万党员时却被解散了。有人总结说,20万建国,200万卫国,2000万亡国。

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举行了国庆庆典,习仲勋同志作为老一辈革命家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他在观看游行队伍的时候意味深长地说了两句话:“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认为这两句话对我们很有教育、启迪和警示的意义。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一个观点--软实力。这个观点提出以后引起了全世界政界政要和学术界学人的极大关注。他在书中列举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失败提供给我们一个沉痛的教训。前车可鉴,殷鉴不远。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我们党最大、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软实力。如果我们把这个软实力保持住,我们党就能无往而不胜。所以,在任何时候,如何情况下,我们党的这个优势、这个传统不能丢、不能忘啊!这也是我们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

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总要求

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对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出了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在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刘云山同志、赵乐际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这三个“必然要求”,强调的就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从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看,其主要方面是党群关系密切,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但也有个别时期和个别方面贯彻执行得不好。从当前党的现状看,党的队伍的总的状况也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和领导干部是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的,也是能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党群、干群关系基本上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近年来,我们党涌现了一大批像孔繁森、杨善洲等为民、爱民的优秀党的领导干部,也涌现出一大批像李素丽、郭明义等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优秀共产党员。许多地方也按照中央的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联系群众的活动。比如党员联系户制度、结对帮扶制度、进行民情家访制度、建立服务热线制度、组织爱心团队制度、推行农事村办机制、开展有奖批评制度等。这些好的做法进一步联系了群众,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这是主流,必须肯定。

但是,毋庸讳言,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前一个是变化的外因,后一个是变化的内因。内因外因相互交织并发生作用,使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在七一前夕,中央组织部公布了一个党员和党组织的数字,到2012年年底,我们党的党员总数是8512.7万人,基层党组织是420.1万个。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党员是449万人,占到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0.83%。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全国的党员总数是3698万人,占到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3.86%。去年年底的党员数量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29%。从人数上看,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党。2012年发展的新党员是323.3万人。去年党员总数比上一年净增252.5万人,增幅是3.1%。如果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的党员总数就会超过一个亿。即使现在,在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拥有85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也只有十几个。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有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甚至变成了“水火关系”。水火是不相容的。如果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在第三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就讲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这6个字讲了快10年了。为什么要强调这6个字呢?

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问题,更是新的历史方位对我们党进行的深刻检验,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目的。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紧迫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途径。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新的考验面前党要解决的严峻课题,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保障。为民,才能体现党的政治本色。务实,才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清廉,才能“打铁还需自身硬”,取信于民,赢得人心。我们这样一个大党,不在于党员数量的多少,关键是党员的质量要高。质量问题就是要打铁。首先谁要打铁?共产党员要打铁、共产党的干部要打铁。“打铁还需自身硬”,硬要硬在理想信念上,硬在执政能力上,硬在工作作风上,硬在清正廉洁上。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首先由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中央政治局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按照中央对开展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中央确定的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干部、领导班子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保证。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问题的解决就有了更好的条件。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个思想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围剿”的时候提出来的。这次主要是反“四风”,从改进作风,贯彻中央的八项决定切入。总书记讲,这八项规定不是最高的标准,也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对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聚焦这“四风”,就是要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教育实践活动采取的主要方法是中央带头、自上而下。基本的规定动作是三个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总要求是四句话、十二个字:即“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达到的目标是四个“进一步”:即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使作风进一步转变;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使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进一步树立。

最后我说几句结束语:1934年1月,当我们党和红军的力量还十分弱小,强大的敌人正在围剿我们的时候,毛泽东曾经说了一段很有预见、很有见地、也很有思想深度的话:“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他讲完这话,过了15年,新中国诞生了。今天,当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自信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在哪里?在中国人民中,在亿万有梦、追梦、圆梦的中国人民中。只要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为人类文明作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深刻理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深刻理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摘自贺同新同志在集团党组理论中心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会议上的发言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有关论述,通过学习党的章程、党的理论、党的历史,我们对总书记上述科学论断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在党的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决定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初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着重从党对群众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上所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作了全面精辟的阐述,认为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先后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重要观点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创新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综合有关论述,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是从党的性质、宗旨上讲的,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是从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讲的,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的宗旨、任务和实现宗旨、任务的手段、方法的有机统一。实行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核心是牢固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团结带领群众一道前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一切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于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有效履行使命、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群众路线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贯彻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必然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体现和运用。

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宗旨、履行党的使命、完成党的任务的根本遵循。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完成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创造幸福生活。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在一切工作中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凡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有效实现对群众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则不可能实行正确的领导,不可能很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群众路线是党形成正确的方针政策并实现既定目标任务的必由途径。人民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集中群众意见建议才能形成正确决策;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只有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其中才能取得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脱离群众,既难于形成正确决策,也难以把决策付诸实施,终将一事无成。

二、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逐步形成、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行群众路线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把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时刻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党成立之初面临的环境异常恶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动员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深入发动、组织、引导工农群众参加革命运动,历经艰难曲折,找到并坚持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和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全国范围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加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严重背离党的群众路线、严重脱离客观实际的情况,使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党的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出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可以说,党的90多年光辉历史,就是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奋斗历史,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是形成和发展、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工作就胜利,党的事业就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脱离了群众,党的工作就遭受挫折,党的事业就受损失。

三、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我们党应对风险挑战、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新世纪新阶段,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特别是在有的领导班子、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如不予以坚决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紧紧围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才能防止和消除脱离群众的危险,才能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从而为党长期执政奠定深厚群众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所指出的: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四种“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

党的建设现状对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新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中脱离群众就是一大危险。一是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滑坡,甚至腐化堕落,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功能不强,党员管理方法滞后,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不强。三是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干群沟通交流机制、群众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疏远了与干群关系。

国内外环境变化给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新挑战。一是从国际环境上看,冷战结束后,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如何防止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二是从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上看,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课题。三是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上看,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贫富差距拉大,部分群众被弱势化和边缘化,滋生了他们的不满情绪。四是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看,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移民迁建等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极易引发干群矛盾和冲突。

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给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群众民主意识增强,对基层工作透明度和参与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基层组织仍然存在不民主、不公开等问题。二是群众民生要求更高,由过去解决温饱到现在要求教育、卫生等资源均衡,一些优抚、惠民等政策不公或执行偏差,导致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同感下降。三是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一些地方治腐不力,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

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县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法宝。事实证明,一个地方干部作风好,干群关系就好,社会风气就好,发展就有活力;干部作风差,矛盾问题就多,工作局面就不容易打开。

因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始终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作风特别是“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摆问题不捂、不盖、不拖,要让群众看到敢于正视问题的决心。整改措施和结果要及时向群众公布,改什么,怎么改,要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顺应群众期待,路才能越走越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真正“沉”下去,与群众面对面、征求意见、换位思考,才能及时准确地把好群众需求变化的“脉搏”,切身体会群众所想、所盼、所急。

坚持群众路线,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切关心群众疾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贴心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最大程度满足群众要求。

坚持群众路线,要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以加快发展和服务民生为方向,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分担群众疾苦、解决群众问题。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为民服务,要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努力满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理要求。要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群之所为则事无不成,众之所举则业无不胜”。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正确认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与促和谐促发展的关系,把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干劲凝聚起来,真正实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的目标,才能真正加快建成幸福美好的新铜梁。(文/闻琼)

浅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按照部署,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牢牢把握总体要求,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和“末梢神经”。所谓“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最后一公里”,凸显了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善学善思的鲜明导向。善始善终,这是党开展一切活动、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完美的结束。“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事情的成败。水果蔬菜从产地到百姓餐桌经历很多程序,往往“最后一公里”坐地涨价,老百姓苦不堪言。再比如,如何解决好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看似小问题,实则是造成“末梢堵塞”的大问题。人的身体一旦“末梢堵塞”,则身体有病,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末梢堵塞”,且不“通瘀”,则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端正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最后一公里”为开展活动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是一个响亮的警钟和严肃的要求,为保证活动的最终成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前,不少党员干部的上班场所仅在机关,对基层的情况了解甚少,一些人只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阶段,与基层群众的鱼水情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负面例子时有发生,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要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走进乡村社区,串门入户、嘘寒问暖,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主动听取基层群众的难事、烦心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善待基层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唯有这样,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掌声。走群众路线,最害怕的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最期盼的是基层领导干部能“常来走,多来看”。我认为群众路线绝不是空口白话谈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就在于一个“实”字,重在以具体举措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一、认清“四风”问题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带来的危害

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好大喜功,欺上瞒下;脱离实际,照搬照套。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表现为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

二、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有一公里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认真排查和发现“最后一公里”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排查问题环节要求非常明确,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切实找出部门和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要尽心尽力,要促进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常态化,不仅身到,更要心到。要以心换心,真正放下姿态、俯下身子体恤群众、关心群众,切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下基层联系群众,应多临时停车,多不请自来,多走泥泞的路,多进漏雨的屋,尝尝群众锅里的饭,品品群众碗里的水,切实体恤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想所期所盼,俯听群众所恨所怨所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不到群众中听意见,听不到真心话,不认真排查,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或是夸夸其谈,避重就轻,怎能发现自身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深入查找造成“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那就是要抓住基层,基层与群众接触最多,涉及的群众问题,很多都需要基层去解决和落实。基层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党的政策需要基层去落实完善。基层要坚持做到问题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想群众之所想。如果党组织建设薄弱,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没能配强配优,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也就难以发挥,这就在党组织和群众之间无形中产生了一堵墙;有的单位、镇、街道和社区便民服务跟不上,有的便民大厅虽已建成,但人员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心或服务态度生、冷、硬,便民大厅成了摆设,人民群众依然办事难;有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差,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养老、医疗等惠民政策总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点点,造成“近在咫尺,远隔天涯”瓶颈。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各种“疑难杂症”,就必须找清“病根”才能追根溯源,寻找到根治的“良方”,而如何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则是干部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干部要如何迈好这一步呢? 多走土路讲土话,多接地气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磨破嘴皮不如走破脚皮,说得再好都不如多走走“小路”,多看看民情,多听听民声,才能汇聚民意,才能与群众接上气,多说土话才能做好群众的“亲戚”,才能密切干群之间的联系,群众才愿意向干部敞开心扉,才能让干部寻找到“病根”。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提高干部的办事效率。走进群众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难题,面对问题干部就是要勇于担当,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敢于走在前头,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实处,不断地转变作风,提高执政水平,才能提高办事效率,赢得群众的好评。

第三,认真剖析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剖析和整改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要查得“水落石出”、自我批评要“体无完肤”,道理分析要“鞭辟入里”,整改问题要“入骨入心”。剖析要从深处挖,危害要从大处想,病根要从痛处找,诊疗要对症下药,从重从快,药到病除。要认真分析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对体制机制上出现的问题,要从深化改革入手,对极少数人恃权弄权而使政府的惠民举措落不到实处,形成“末梢堵塞”的必须严肃问责。

第四,严格建立严防“最后一公里”长效机制。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唱高调、走过场、摆样子,也不是活动一结束就不再联系服务群众,而是新形势对于党员干部的高要求,要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上下功夫,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广大党员能够坚持尽职尽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加强党建创新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要配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基层便民办事大厅建设,让便民利民设施真正为民服务,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最后一公里”现象改头换面,披上“马甲”以新面目出现。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

第五,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本领过硬的党员骨干队伍,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就要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领导班子,按照“选优、育强、聚能、引智”的思路,选拔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花大力气建设作风过硬、甘于奉献的党员骨干队伍。要通过学习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干部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愿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技能培训,使其“懂服务”;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和水平,使其“会服务”;采取督促推动和监督检查等措施,保证其“服务好”。由他们来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第六,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的必备“硬件”,也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依托。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快服务场所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点)。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进一步强化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与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探索信息化服务新方式,建设以工作网站为重点的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重点的党员教育平台、以手机党报为重点的党内信息互通平台、以微博和微信等为重点的党群即时互动平台等,通过网络阵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上级党组织要求,积极创新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和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把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工作细化、深化、具体化。

三、怎样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在1月21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中央关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十分明确,关键是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要根据第二批活动单位的特点,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走实、走稳、走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最后一公里”涉及领域广、事务多,问题更具体、更庞杂,同时与群众贴得最近,群众感受最为直观。一些事可能看似不大,但桩桩件件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基层“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如果基层服务做得不好不细,不仅大大伤害群众感情、影响群众生活,还可能损伤整个“肌体”的健康;如果基层工作不扎实,顶层设计制定得再好,都可能沦为空中楼阁、一纸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好作风出战斗力,出凝聚力。走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尤为需要优良的作风。作风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而广大群众往往就是通过观察身边党员干部的所言所行来给我们的党风政风打分的。基层党员干部作风过硬,党的方针政策就能真正落到实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就能闯关夺隘、善作善成。基层党员干部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及时回应群众的呼声,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就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获得群众真心的支持。

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焦裕禄就是一位好榜样。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却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对群众始终怀有深情,“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廉洁奉公,量身定制“干部十不准”,约束自己、约束身边人;他总结出“十条工作方法”,迎难而上治“三害”„„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高度契合。焦裕禄精神不仅是一种精神向导,更是一种工作方法,照着这种方法做,就能够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就能够更好地解决基层的问题。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来说,服务群众,改进作风,一定要将焦裕禄精神当作一面镜子,当作行为标杆,进一步夯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今天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联系服务群众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基层工作,面对日益多元的群众诉求,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始终保持想去干事、愿意干事的热情,更要提高能干好事、能干成事的素质和本领。有些干部抱怨“压力山大”、“问题总出现在能力之外”,也有人不解“群众怎么越来越难沟通”,还有人感叹“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这里头,其实就是服务群众能力高低的问题。发展日新月异,能力不进则退。如何让教育实践活动掷地有声、见物见人,做到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自身本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对待。服务群众要靠实干,服务本领也要在实践中磨练。说一千道一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从老实人张思德,到好干部焦裕禄,再到“草鞋书记”杨善洲,时代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不同,但他们凭借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实现了自我价值,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已经起势,广大党员干部不能观望、不能拖宕、不能犹疑,一定要切实行动起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使我们的方针政策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群众诉求,使我们的作风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和干事创业新成绩取信于民。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应该说,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初步成效,但离“让人民完全满意”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参与的层级更多、领域更广、对象更复杂,面对群众也更近,能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效,关键看能否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领导带头,万事不愁。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全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责任明,方向正、作用显,特别体现在各级党组织的责任落实和一把手的作用发挥上,“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始至终把责任扛在肩上。

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加大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让群众受益。要坚持问题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坚持开门搞活动,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首先要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一线,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杜绝宅在办公室里想问题、造思路、搞指挥,要坚持到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深入基层一线的过程中,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带着感情下去、带着问题下去、带着责任下去,要能够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体,将基层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帮助群众解决发展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风问题易反复,服务群众无止境。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并且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从而以问题的真解决,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作风新气象。

总之,面对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身肩重任,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要强化干部的预见意识,防患于未然。一名好的医生不但能治病救人,更在于他能提前防范,作为一名好干部,也应当时刻绷紧为民的弦,提高对问题的预防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但要认识到他的重要性,更需要干部常怀为民的热情,坚持依法行政,勇挑重任,立足本职,做一名人民爱戴和喜欢的“良医”。

下载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践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合集5篇)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活动主题是:整治“四风”优环境,真抓实干建胜地,主要任务是:坚决反对形式......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10月学习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作者:陈理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过去,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是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中发展壮大的。今天,尽管我......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5篇范例]

    牢记根本宗旨 走好群众路线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形......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车间是落实载体14.05.17 - 副本(★)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车间是落实的载体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本人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有了更深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根本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查自纠 政教处陈坤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

    群众路线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心得体会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

    坚持群众路线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障

    坚持群众路线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深刻体会和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晶。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