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成勤俭好习惯-树立正确消费观
树立正确消费观
养成勤俭好习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战友,大家好!我是来自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青县大队政治教导员马志强,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今天我主讲的题目是
莫让“消费” 牵绊前进的步伐 之树立正确消费观
养成勤俭好习惯。
所谓消费,是指人们使用和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从范围上说,它又可以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我们这里所要讲的,是指个人生活消费。它在整个社会消费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与家庭、社会消费紧密相联,另一方面,它又与社会生产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却由此滋生了贪图享乐的思想,讲排场、摆阔气,盲目追求高消费。受这股不良风气的影响,追求享受、盲目超前消费等现象开始在部队出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澄清在消费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如何正确对待消费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消费是一个重大问题
有的同志说,过去家里穷,想花没有钱,现在富裕了,吃好、穿好、玩好、住好是应该的。也有的人认为,钱是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是生活小节,多花点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也用不着别人操心。事实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消费,决不是个人的生活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军队建设以及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不符合国情。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把国家的经济建设搞上去,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就我国而言,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学文化还相对落后,人口多,底子薄,建国50年来经济建设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讲,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现阶段我们的最大国情。如果离开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去奢谈高消费,甚至只讲消费不讲积累,就会影响国民经济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延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即使到了下个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仍然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因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到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二)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不符合军情。军旅生活与艰苦相伴是一种普遍现象,军营从来就不是高消费和舒适享乐的场所。这首先是因为军队多数是驻守在比较偏僻艰苦的地方,根本谈不上舒适和享受。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里有祖国的安全利益,就应该到哪里去设防和战斗,去履行军人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舒适、享受、奢侈、豪华,都与真正的军人无缘,选择了军人这一职业,就必须有吃苦的思想准备。其次,吃苦耐劳精神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贪图安逸不是军人应有的思想和作风。古罗马军团的衰败,满清“八旗军”的颓废,国民党军队的骄奢淫逸等等,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凡是不愿吃苦耐劳而养尊处优的军队,都是没有战斗力的,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必将被战争舞台所无情淘汰;只有勇于吃苦,经过艰苦生活磨练的部队,才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成为战争的宠儿。再次,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这就决定了我军官兵不能脱离群众去追求高消费。作为人民的子弟兵,要以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为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所以邓小平提出“军队要忍耐”。如果我们不自觉“忍耐”,而去讲究吃喝玩乐,追求享受安逸,那就违背了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不仅会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而且会影响军队建设,延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不符合家情。一个人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而且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这些年来,官兵的家庭生活是比过去富裕了,但真正率先致富、达到小康水平的家庭还不多,绝大多数还是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大款”毕竟是极少数。城镇籍的官兵家庭大多数是“工薪阶层”,靠父母的工资供养全家。农村籍的官兵不少家乡经济还不发达,收入水平还不高。就战士本人而言,每月仅有五百多元津贴,除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剩下的并不多,如果大手大脚就只有向父母伸手要。应该懂得,父母的钱是来之不易的,即便有一点积蓄,也是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应该体谅父母的难处,不要给父母增加负担和压力。仔细想想,大家都是二十来岁的堂堂男子汉,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挥霍父母的血汗钱,难道就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吗?
二、自觉抵制错误消费观的影响
一个人如何进行生活消费,是受其思想支配的。近些年来,盲目超前消费之风之所以在部队滋长蔓延,除了受社会环境影响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同志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在消费问题上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从当前部队的思想反映看,应该着重认清以下三个问题:
(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喝。时下社会上盛行的一种处世态度就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主张及时行乐,因而挥金如土、穷奢极欲。显然,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消费观。因为仅仅把“吃喝”二字作为人生的目的,是对人的本质的歪曲,纯粹为吃喝而活着的人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人不仅有吃喝等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这就说明,人生价值的实质在于创造,在于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物质的、精神的贡献。如果人生在世,只是为了吃喝,那就显得太渺小了。
(二)自己的钱也应该合理使用。“钱是我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管不着”,这种说法对不对?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分析。应当肯定,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的金钱,个人当然拥有自由支配的权利,但是花自己的钱也应当节制,不能想花就花,任意挥霍。而且,究竟怎么花钱,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改革开放以来,确实有一部分人富了,腰包鼓了,出现了一些被称之为“大款”“富婆”的人。他们中的确有一些人自恃钱多而摆阔斗富、挥金如土。上餐馆,仅仅一个菜就花费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下舞厅,为了“听歌”而竞相叫价,为的是博得众人的羡慕和小姐的“另眼相看”;还有的把钱花在赌博、吸毒、嫖娼上,更有甚者比撕人民币,丧事烧真钱,等等。这种“高消费”所反映出来的是思想空虚、道德沦丧、精神愚昧,不仅不值得我们羡慕,相反应该受到世人的鄙视。而也有这样一些富有者,将钱用来为社会作贡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在农村,他们扶贫帮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希望工程”、抢险救灾,他们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受到了政府褒奖和人民群众的赞赏。被中央军委授予“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的李向群,来自海南特区,家有资产数百万,人伍前又是一个收人颇丰的小老板。入伍后,他也曾有过有钱就拼命花的想法,后来,经过军营生活的熏陶,他逐渐放弃了错误的想法,不仅将带来的钱存了起来,即使是每月的津贴费也计划着花,剩余部分全都存起来,用于资助有困难的战友和受灾的群众。在他牺牲后,战友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记录本,上面记录了他的每月生活开支:牙膏:1.5元,香皂:2元,洗衣粉:1.5元,卫生纸1.5元,其他:3.5元。这就是一位富家子弟为自己制定的每月开支10元的计划。灯不拨不亮,账不算不明。指导员胡纯林在广泛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为李向群算了一笔账:当兵20个月,总共领津贴费830元,人伍时带来900元,共计1730元。其中,日常用品每月开支10元,函授学费360元,累计捐款1030元,总共1590元,除此以外的其他开支只有140元。这笔账很快为全连干部战土所知,并迅速传开来,在部队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人都深有感慨地说:“李向群真是个‘贫穷的富家子弟”。李向群的行动为我们如何正确使用金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因此,每一个革命军人,都应以李向群为榜样,管好自己的钱,量人为出,合理开支,把有限的钱用在学习上,自觉养成节俭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讲排场、摆阔气不是潇洒气派。有的人羡慕社会上那些一掷千金的所谓“大款”,认为他们花钱大方,既潇洒又气派。其实,他们那种挥金如土的消费行为,表面上看是非常气派,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十分空虚,因此历来为大多数人所鄙视。一位“大款”在参观了苏宁事迹展览后感慨地说,苏宁才是真正的富有者,才叫真正的潇洒,我们这些人除了金钱富有外,其他什么也没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真正的潇洒、气派和风度,绝不是体现在盲目花钱、挥霍浪费上。有理想有知识,勇于拼搏,事业有成,才是跨世纪青年人的精神风貌。我们革命军人的气派,是以崇高的理想、革命的精神来体现的。它集中表现在训练中英勇顽强的作风上,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现在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上,表现在对知识、对事业的向往和奋斗上。《解放军报》曾经发表的一篇《当代女大学生心目中的军人形象》引起了军地双方青年人的强烈关注。该文指出,女大学生心目中的军人形象是:军容严整、举止端庄、谈吐文雅、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等等,认为这才是军营男子汉的气派和风度。而在她们眼里看来,那些吃吃喝喝、花钱大手大脚的军人则“很不顺眼”、“令人厌恶”。可见,一个人潇洒气派在于他的精神风貌和气质,它是以知识和修养为基础,通过言行举止和对社会的贡献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花钱是否阔绰为判断标准的。
三、树立勤俭节约、合理开支的消费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建国和建军的基本方针。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一定要把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此,就要树立勤俭节约、合理开支的消费观,提倡计划用钱,反对盲目花钱;提倡高尚的精神消费,反对低级的挥霍享受。一是计划开支,量入为出。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要受穷。每月的工资怎么花,心中要有个小计划。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要作出安排,尽量做到精打细算。对必须花的钱,当然不要吝惜;对可花可不花的钱,要少花或不花,力求保证每月收支平衡,并有节余,尽量不要出现“赤字”,减少向战友借钱,更不要向他人赊账。二是注意储蓄,保障重点。积少成多的道理大家都很清楚,把节余的工资存入银行,既安全、可靠、有利息,又有利于支援国家建设,更便于我们应急时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开支,这对我们每个革命军人都大有益处。有了一定的积蓄,关键时就可以迅速派上用场。如参加函授学习、购买学习用品、捐助受困战友和群众等等。三是努力克服生活陋习。像抽烟,在官兵中比较普遍,这不仅对身体有害,而且增加了经济负担。即便是廉价烟,一包也要六七元,两天抽一包,每月至少要花费上百元。更不用说盲目攀比讲阔气的比抽名烟、外烟了。另外还有喝酒、赌博等等,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无论从身心健康还是从节约开支上来看,都应下决心戒除这些不良习惯。四是营造健康合理的“攀比”环境。简单地说,就是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到“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反对讲排场、摆阔气、盲目攀比的风气,把主要精力放在比贡献、比本领、比成长进步上,抵制错误消费观念的影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树立正确消费观 养成勤俭好习惯,是我们消防部队在改革与强军的新形势下,锻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人民军队的思想武器,也是推进即将到来的消防体制改革的思想定力,让我们正确认识与牢固树立全体消防军人养成勤俭好习惯,为强军兴军不解努力!
第二篇:树立正确消费观,养成勤俭好习惯
树立正确消费观
养成勤俭好习惯
所谓消费,是指人们使用和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从范围上说,它又可以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我们这里所要讲的,是指个人生活消费。它在整个社会消费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与家庭、社会消费紧密相联,另一方面,它又与社会生产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却由此滋生了贪图享乐的思想,讲排场、摆阔气,盲目追求高消费。受这股不良风气的影响,追求享受、盲目超前消费等现象开始在部队出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澄清在消费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如何正确对待消费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消费是一个重大问题
我们先听听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我们有个人的消费权。条令条例明确规定,战士有个人消费自主权。干部不应用行政手段限制战士个人消费,更不应该干涉个人的正当消费权。尽管是好心,但不能侵犯我们的自主权益。
说法二:“高消费”才有高回报。我身边的几个战友都用积攒的工资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杂志书刊,还报名参加了函授和自学考试,有的花费达数千元,这些消费对于我们基层官兵来说,算得上是“高消费”了。但高消费才有高回报,他们为此学到了先进的科技知识,实现了学历升级,提高了自身能力素质,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可以说,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树立的一种效益观。
说法三:过去是短缺经济时代,讲节俭可以,现在产品极大丰富,再过分强调节俭就不合时宜了。就连国家也提倡信贷消费,因此,我们认为,正常消费客观上拉动了经济内需,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并没有什么坏处。
说法四:在对消费与浪费的理解中,有的同志认为个性消费就属于奢侈和浪费;也有的同志认为,没有差异的消费才是畸形的消费。其实,个性消费只要是在合理消费的范围内,就不是奢侈和浪费,而是消费者成熟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大家觉得以上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可以说,以上的几种说法都是当今时代的消费观念。
有的战友可能会想,人活一辈子就应该享受,而且现在家里有钱了,不像以前祖辈那样要挨饿受苦了,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呢?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成熟的,事实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消费,决不是个人的生活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军队建设以及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不符合国情。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把国家的经济建设搞上去,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就我国而言,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学文化还相对落后,人口多,底子薄,建国50年来经济建设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讲,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现阶段我们的最大国情。如果离开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去奢谈高消费,甚至只讲消费不讲积累,就会影响国民经济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延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即使到了下个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仍然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因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到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二)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不符合军情。军旅生活与艰苦相伴是一种普遍现象,军营从来就不是高消费和舒适享乐的场所。这首先是因为军队多数是驻守在比较偏僻艰苦的地方,根本谈不上舒适和享受。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里有祖国的安全利益,就应该到哪里去设防和战斗,去履行军人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舒适、享受、奢侈、豪华,都与真正的军人无缘,选择了军人这一职业,就必须有吃苦的思想准备。其次,吃苦耐劳精神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贪图安逸不是军人应有的思想和作风。古罗马军团的衰败,满清“八旗军”的颓废,国民党军队的骄奢淫逸等等,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凡是不愿吃苦耐劳而养尊处优的军队,都是没有战斗力的,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必将被战争舞台所无情淘汰;只有勇于吃苦,经过艰苦生活磨练的部队,才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成为战争的宠儿。再次,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这就决定了我军官兵不能脱离群众去追求高消费。作为人民的子弟兵,要以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为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到“特别能忍耐”。如果我们一味的讲究吃喝玩乐,追求享受安逸,那就违背了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不仅会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而且会影响军队建设,延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不符合家情。
曾经有某战士家长来信说:乡下有句俗话,钱不是从树上长的。庄稼人的钱,那是一个汗珠摔八瓣,一分一厘挣来的。我儿子入伍不到一年,几乎每个月都打电话向家里要钱。去年,我到部队才了解到,部队吃的穿的样样都管,什么也不缺,他却将下发的衣物闲臵不用,甚至随手扔掉,让人心寒啊!我们把孩子送到部队,就希望他学好,希望连队干部多加管教。
曾有战士李某,每个月上百的津贴远远不够他花的,于是就向家中父母索要,他家里生活本来就不宽余,几千元的存款被要光,后来还是不放过,其父母无奈,只好把惟一的一头耕牛卖掉了,而李某不顾父母在家住两间小土房的事实,拿到钱后挥霍一空。同志们,这样的不孝之子有没有良知,该不该谴责?
一个人的消费水平,不仅与自己的工作收入相联系,更与家庭的经济情况息息相关。近几年,我们的家庭生活比过去是富裕了,但真正率先致富、达到小康水平的家庭还不多,绝大多数还是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城镇籍的官兵家庭大多数是“工薪阶层”,靠父母的工资供养全家;农村籍的官兵不少家乡经济还不发达,收入水平还不高。就战士本人而言,每月只有三四百元的津贴,购买一些零食、生活用品还行,如果大手大脚就只有向父母伸手要。应该懂得,父母的钱是来之不易的,即便有一点积蓄,也是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应该体谅父母的难处,不要给父母增加负担和压力。仔细想想,大家都是二十来岁的堂堂男子汉,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挥霍父母的血汗钱,难道就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吗?
其实,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的消费的意义远不止这些,由于时间关系我就先介绍到这里。
二、自觉抵制错误消费观的影响
一个人如何进行生活消费,是受其思想支配的。近些年来,盲目超前消费之风之所以在部队滋长蔓延,除了受社会环境影响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同志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在消费问题上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从当前部队的思想反映看,应该着重认清以下三个问题:
(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喝。时下社会上盛行的一种处世态度就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主张及时行乐,因而挥金如土、穷奢极欲。显然,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消费观。因为仅仅把“吃喝”二字作为人生的目的,是对人的本质的歪曲,纯粹为吃喝而活着的人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人不仅有吃喝等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这就说明,人生价值的实质在于创造,在于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物质的、精神的贡献。如果人生在世,只是为了吃喝,那就显得太渺小了。
(二)自己的钱也应该合理使用。“钱是我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管不着”,这种说法对不对?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分析。应当肯定,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的金钱,个人当然拥有自由支配的权利,但是花自己的钱也应当节制,不能想花就花,任意挥霍。而且,究竟怎么花钱,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改革开放以来,确实有一部分人富了,腰包鼓了,出现了一些被称之为“大款”“富婆”的人。他们中的确有一些人自恃钱多而摆阔斗富、挥金如土。上餐馆,仅仅一个菜就花费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下舞厅,为了“听歌”而竞相叫价,为的是博得众人的羡慕和小姐的“另眼相看”;还有的把钱花在赌博、吸毒、嫖娼上,更有甚者比撕人民币,丧事烧真钱,等等。这种“高消费”所反映出来的是思想空虚、道德沦丧、精神愚昧,不仅不值得我们羡慕,相反应该受到世人的鄙视。而也有这样一些富有者,将钱用来为社会作贡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在农村,他们扶贫帮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希望工程”、抢险救灾,他们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受到了政府褒奖和人民群众的赞赏。被中央军委授予“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的李向群,来自海南特区,家有资产数百万,人伍前又是一个收人颇丰的小老板。入伍后,他也曾有过有钱就拼命花的想法,后来,经过军营生活的熏陶,他逐渐放弃了错误的想法,不仅将带来的钱存了起来,即使是每月的津贴费也计划着花,剩余部分全都存起来,用于资助有困难的战友和受灾的群众。在他牺牲后,战友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记录本,上面记录了他的每月生活开支:牙膏:1.5元,香皂:2元,洗衣粉:1.5元,卫生纸1.5元,其他:3.5元。这就是一位富家子弟为自己制定的每月开支10元的计划。灯不拨不亮,账不算不明。指导员胡纯林在广泛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为李向群算了一笔账:当兵20个月,总共领津贴费830元,人伍时带来900元,共计1730元。其中,日常用品每月开支10元,函授学费360元,累计捐款1030元,总共1590元,除此以外的其他开支只有140元。这笔账很快为全连干部战土所知,并迅速传开来,在部队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人都深有感慨地说:“李向群真是个‘贫穷的富家子弟”。李向群的行动为我们如何正确使用金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因此,每一个革命军人,都应以李向群为榜样,管好自己的钱,量人为出,合理开支,把有限的钱用在学习上,自觉养成节俭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讲排场、摆阔气不是潇洒气派。有的人羡慕社会上那些一掷千金的所谓“大款”,认为他们花钱大方,既潇洒又气派。其实,他们那种挥金如土的消费行为,表面上看是非常气派,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十分空虚,因此历来为大多数人所鄙视。一位“大款”在参观了苏宁事迹展览后感慨地说,苏宁才是真正的富有者,才叫真正的潇洒,我们这些人除了金钱富有外,其他什么也没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真正的潇洒、气派和风度,绝不是体现在盲目花钱、挥霍浪费上。有理想有知识,勇于拼搏,事业有成,才是跨世纪青年人的精神风貌。我们革命军人的气派,是以崇高的理想、革命的精神来体现的。它集中表现在训练中英勇顽强的作风上,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现在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上,表现在对知识、对事业的向往和奋斗上。《解放军报》曾经发表的一篇《当代女大学生心目中的军人形象》引起了军地双方青年人的强烈关注。该文指出,女大学生心目中的军人形象是:军容严整、举止端庄、谈吐文雅、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等等,认为这才是军营男子汉的气派和风度。而在她们眼里看来,那些吃吃喝喝、花钱大手大脚的军人则“很不顺眼”、“令人厌恶”。可见,一个人潇洒气派在于他的精神风貌和气质,它是以知识和修养为基础,通过言行举止和对社会的贡献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花钱是否阔绰为判断标准的。
三、树立勤俭节约合理开支的消费观
首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一个富翁,有无数的钱财,他可以挥金如土,可以买到一切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
有一天,他掉了一元银币,他的态度将会怎样呢? 在我们看来无非两种情况: A:臵之不理,两块钱能买什么? B:捡起来,然后放进口袋。有没有第三种答案?
可是,香港巨富李嘉诚却给了我们第三种答案。
一次他在酒店门口,把一枚一元的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滚向阴沟,他蹲下来准备去捡,这时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员过来帮他捡起来,然后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张100元作为酬谢交给他。
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老李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员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
李嘉诚是商人,商人的法则是利润最大化,但这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钱,可以去用、去消费,但是,绝对不能浪费。
(一)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消费是对劳动产品和商品的享用,浪费则是对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占而不用或随便丢弃。比如,有的战士便服一买好几套,可一年也穿不了几次;有的战士将大半新的胶鞋扔了,这都是浪费行为。
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更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所以我们不提倡生活异常节俭,甚至影响健康,但也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铺张浪费。简单来说:就是量入为出,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盲目攀比,也不随波逐流。
要量入为出,就是说要从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实际需要出发,精打细算,适度消费,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不盲目攀比,不搞超前消费。并且“流行的不一定好,比如流行感冒。”在不少地方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丰年当作荒年过,有时当急无时斋”,就是说富裕了也要节俭朴素,留下了一个好家底,在紧急需要时就可以从容对待。从我们津贴、工资的数目来看,虽说不是很多,但也基本够花,有的还略有节余。举个身边的例子:地爆连的四级警士长成林铁同志,在自己当兵的这几年时间里,通过有节制、有计划的消费,就是靠自己的工资,让自己拥有了 房子、妻子和孩子,他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拥有自己的车子。还有其他同志,也有一定的存款,他们都把结余的工资存起来,虽说不多,但可以在最需要的时候解燃眉之急,比如探家、参加函授学习、给父母尽点孝心等等。
对义务兵来说,更要计划开支、保障重点。人之所以聪明就在于干任何事计划在先,安排周密。我们如何用好有限的津贴费,也存在一个如何计划开支的问题。“津贴费”是什么意思呢?古书上有个叫郑玄的人注释说:“津,润也”。就是滋润一下的意思。既然是滋润一下,当然不可能象水一样哗哗地流,所以我们的津贴自然就不可能大把大把地花,要格外珍惜,有计划地花,保障重点开支,把有限的津贴用在刀刃上,发挥其最大效益。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必需品要重点保障,其他的可根据情况适当购臵。以第二兵为例,三分之一买日常生活用品,三分之一买学习用品,三分之一可以存起来机动。每月至少能存一百余元,大家不妨试试看。
(二)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科学消费是正确的消费观念的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落后、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仍大量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修陵墓、造庙宇、看风水、算命占卦、大吃大喝等,既有害于身体健康,又浪费钱财,还破坏社会风气,有损人的道德修养。
怎样做到科学消费呢?
首先,科学消费就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消费。举个例子:科学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能偏食、暴饮暴食,也不能为了减肥而盲目节食。同样,科学购物要货比三家,讲究环保,价格公道,尤其是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去买,以防乱花钱和造成浪费。
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精神消费对我们尤其重要。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父子两人在街上看到一辆非常豪华的轿车,儿子看看车,对老爸说:“坐这车的人肚子里肯定没文化。”老爸听了儿子的话,想了想,对他说:“说这话的人兜儿里肯定没钱。”这个笑话寓意很深,但是我们取其中一点,就是儿子说的:“坐这车的人肚子里肯定没文化。”这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部分消费者,在注重了物质文化消费享受的同时,却忽视了精神文化的消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后,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精神消费,它使我们身心愉悦,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这也是合理的消费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成功的品质》有这么一句话:“保持快乐的唯一的方式就是抓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享受生活。并非只有等到你有了金钱和地位时才可以享受生活。一次轻松的旅行,一次愉快的活动并不是只有你有钱有地位之后才可以实现的。”
所以,不论你的收入多还是少,不要忽略了精神文化的消费。
(三)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道出了勤奢与成败的内在联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生活的常识也告诉我们,奢侈铺张的生活,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往往会使人作风散漫、斗志衰退、纪律淡漠。
我们有些同志受社会上腐朽思想的影响,生活上比阔气,把盲目追求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潇洒,总认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穿衣着装,各有所好,钱是自己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管不着,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并非如此,实践证明,怎样认识和对待生活消费行为,绝非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反映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那种铺张浪费的行为,只能滋生享受主义,使人误入歧途,小则败家,大则误国。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勤俭光荣,奢侈可耻的思想。
可以说,我军成长壮大的历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历史。建军初期,官兵吃“小米饭”,喝“南瓜汤”;延安时期,我军从士兵到将领穿的是粗布衣,自己打草鞋;解放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力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建国,并身体力行,粗茶淡饭,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许多戎马一生的老前辈,临终前把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不留子孙,不送亲友,而是作为党费上交组织。我们应该多想想这些,逐步养成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风尚,做到有钱不摆阔,无钱不装阔,不图虚荣,不乱攀比,自觉艰苦奋斗,自觉勤俭节约。
(四)坚决反对欠款赊帐。
赊帐欠债,是一种恶习,不仅是生活上不勤俭,而且是精神上的颓废滑坡,必须予以坚决的反对。
有的战士喜欢“超前消费”,每月津贴、工资下发后,3天富裕27天亏空。一亏空,就向战友借、到小卖部赊账,到退伍时还还不清,结果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有的战士奢侈摆阔惯了,满脑子都想着钱、想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势必昏昏沉沉过日子,迷迷糊糊干工作,学习不刻苦,训练怕吃苦,工作更艰苦,何谈提高素质、追求进步?个人觉得日子不好过,度日如年,领导和战友对你也不会有好印象,入党、考学、当骨干、转改士官等自然都与你无缘。
有的战士因贪图享乐,无心工作;有的为逃避债务,私自离队,个别战士甚至为了满足过高的消费欲望还走上了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贪图安逸,奢侈成性,当手中没有钱时,就会想歪点子,最后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一步步走向堕落,这些案例都说明,贪图享受是通向地狱之门的滑梯,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纵观世界历史,各国的发展兴衰无不说明了的说明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我们看过去兴盛一时的大英帝国是怎么从兴旺到衰落的;我们再看看曾经的美国可以说它的强盛无人能比,而现在的次贷危机让我们隐约可以感觉到这即将是它衰败的开始!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历程更能够说明问题!族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果实,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幸福,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我们的军队才能强大,我们的国家才能够富强!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子孙才能够享受到我们留下的财富!
我们每个家庭收入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在座的战友没有理由指责你的父母为什么收入少,相反,你应该更加体谅他们的艰辛,你该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家庭生活的质量。
最后,希望亲爱的战友们都能够: 科学地消费 积极地消费 千万不要浪费
健康快乐地生活,过好每一天!
第三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于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有效的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多年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有意或无意实践着有效教学的三大铁律。有效教学“三条铁律”,第一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第二条:“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第三条:“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往往决定教学方法。本课内容有两大块——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是具体的感性的,没有新的抽象的概念和深奥难懂的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直接的消费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熟悉课文,然后让学生充分讨论四种消费心理引发消费观念的利与弊,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体认自己的消费观念是否有误区。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于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呈现。“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教师的道德境界和自身知识水平会影响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如在讲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时,引导学生体悟消费不能吃光用尽,做月光族。要正确处理消费和理财的关系,将多余的资金作为生产要素,投到生产中去,创造社会财富和增加收入。如在讲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时,引导学生注意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平衡,点拨学生体悟人生的意义,非物质层面的种种欲望的满足而是精神层面的超越和心灵上的海阔天空。如在讲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理解什么是“吃的好”和什么是“吃的健康”。当学生需要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
最后,师生共同构建课文的知识体系。“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内在联系,归纳重点难点,提升学生驾驭教材能力和把握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和快乐。
第四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上节课咱们学习的居民收入、物价水平都是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其实人们的消费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像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接下来咱就来学习一下第二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首先学习一下第一个大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
同学们注意听啊,有一位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女儿看不中。她们每次都闹的不欢而散。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对于妈妈和女儿的这两种消费心理,同学们是怎么看待的呢?(生„„)
通过同学的回答呢,我听到有的人赞同妈妈的观点,有的人赞同女儿的观点,还有不赞同二者观点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看看你属于哪种消费心理?
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这是一种跟风随大流的消费心理,在这里我们说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简单的说,就是大家这样我也这样。而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从中,追赶潮流的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比如说前几年流行的“桃罐头”(当时正好是清明跟农历三月初三撞上了,农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吃桃罐头是 “逃”的谐音表示逃避灾难,当时大家)、“转运珠”,还有今年的“金斧”、“银鱼”等等正是由于它们所代表的寓意不同,从而使绝大多数人争相购买,从而使商家获利。但是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的或某种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像网购,大家是不是都网购啊!刚开始只有少数人热衷,后来人们慢慢发现网购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购的队伍中来,现在网购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是都有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呢?不是,对。其中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大家回想一下,2011年3月份,日本地震核泄露之后,咱国内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抢盐!对,咱国内民众疯狂抢盐,一块钱一袋的盐涨到五块六块甚至更高,人们听信盐能防辐射的谣言,结果呢,自己经济上受到损失,给社会造成恐慌,所以说盲目从众,对自己和社会都不利,是不可取的。对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女儿的消费心理: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比如说我们在夏天经常会看到有的人身上会有各式各样的纹身,虎啊,豹啊等等。虽然纹身不被绝大多数所接受,却也渐渐的发展了起来,所以说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时也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是同学们要注意,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社会的代价,过分标新立异是不提倡的。像我们看到的鼻子、嘴唇上打洞的,咋一看我们是不是会吓一跳啊。所以说对于求异心理的消费,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列举四种主要的消费心理,能够准确的区别和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2、能够说出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个人消费计划。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等消费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
难点: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是一个一家三代人买衣服的一段情景。小芳说:这件衣服很时尚,200元的价钱可以接受。妈妈则走上前,看衣服的质地和布料,并说200元太贵了。奶奶说:不好看,衣服边上的小洞,像乞丐穿的,还有衣领口又这么低,价格又贵。小芳又说:明星莫文蔚也穿这种风格的衣服,还有我很多同学都这样穿,何况只有200元。妈妈没有办法,最后小芳如愿以偿。
那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一家三代的心理的呢?片中小芳的消费心理可取吗?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小芳的消费主要是跟随潮流和与周围同学的穿衣风格有关,而妈妈讲究的是实惠和质量,她们的消费心理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追求。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不同的消费心理对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影响.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当你们在大街上看到有一群人个个都抬头看着天空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呢?是不是也会跟着抬头向上看呢?其实不光是同学们会这样做,大多数的人们都会这样做。但当你问他在看什么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回答你:“我也不知道呀,只是人家在看,我于是就看了......”思考: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十一”黄金周期间,许多商家请来大腕明星帮助其进行产品宣传,往往购者如潮。思考:商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一位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女儿看不中。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妈妈和女儿的消费心理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她们的消费心理?(妈妈的消费属于从众心理,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消费心理。女儿的消费属于求异心理。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通过消费个性化的商品来展示个性,表明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但展示个性应考虑社会的认可与代价。)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同学之间送生日礼物,你送他个贵的,我送他的一定要比你送的贵,不然显得多没有面子。大家想想同学之间通过互赠高档礼品能够获得真正的友情么?不一定能获得真正的友情,但是一定会给你的家庭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对于这种炫耀性的,追求形式忽略内容的消费心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坚决反对。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比如你现在打算要买一台电脑,要买品牌机还是组装机,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价格、质量、服务、功能…… 对于这种理智的,讲求实惠的消费心理,我们应该大力提倡。
刚才,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了影响人们的四种消费心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行为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那么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哪些原则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观点一: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他由此得出结论:个人的奢侈也会推动社会进步。观点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请辨析两种观点。(观点一看到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消费的作用,以致于鼓励人们铺张浪费,是错误的。观点二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是正确的。但忽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忽略了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卡奴”,所代表的“刷卡一族”追崇的是“一卡在手,万事无忧”,虽然也开上了汽车、住上了洋房,“还款还到老的滋味实在难熬,谁还谁知道”,这种消费是与自己的收入不相适应的,是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外的,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一种过度消费,那么结合漫画和教材展开讨论守财奴的消费观是否符合适度消费的原则呢?为什么?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生逢对外开放的年代,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外来文化。刚会看电视,就成了《猫和老鼠》的追随者;才能看杂志,就盯住了《米老鼠和唐老鸭》;能够走路上街了,又成了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的常客。说起迪斯尼公司,比说自己的小学还亲切;说起美国,比说中国毫不逊色。
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它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费选择的现象。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零点调查公司在京、沪、穗三地针对十八至三十五岁的青年女性进行了一次定性定量的抽查,结果发现:一个月收入不过一千元的年轻女孩可能用的是上百元的化妆品;一个本打算上街买鞋的女性可能搬回家的是一套精美的装饰品。中国都市女性在各领域的消费行为中存在严重的盲目倾向。他们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
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每年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餐具有三大危害:一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及臭氧层,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上述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使用,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积极从事绿色产业的生产。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空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引导,坚决关、停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开始吃黄金宴,洗牛奶浴、啤酒浴;他们用几千元一瓶的啤酒,几万元一套的服装,几十万元一块的名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它并不意味着要抑制消费甚至不消费。它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和方式,是正确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即使家庭条件很好,也要节约花钱,爱惜财物。正如古人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衡念物力维艰。”虽然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从人均来看,又是资源“小国”,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消耗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俗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我们的祖训。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就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就说富裕有钱吧,在我们中国莫过于港台的富豪了。李嘉诚富甲天下,1993 年他儿子结婚,婚礼喜宴办得非常简朴。亿万富翁王永庆,一条运动用的毛巾用了30 年,一双跑步鞋绽开了线,请女儿给缝好,继续穿。世界船王包玉刚常对孩子们说:“一个人有一双鞋就足够了。”还经常要求事业上已很有成就的女婿们饭后洗碗做家务。是不是这些富豪们付不起高消费呢?并不是。他们在支援内地建设、办学校、赈灾捐款等方面慷慨大方,出手阔绰,总是数目惊人。作为香港的富豪们他们都有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作为我们山区的中学生应不应向他们学习呢?为什么有这个必要呢?
总之,即使将来中国真正富裕起来了,我们年青一代也要把这一美德发扬下去,绝不能丢掉。
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消费都与国家、集体、个人紧密联系,因此,作为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者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