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搅拌站制度
搅拌站消防保卫制度
1、搅拌站巡守人员必须对来往人员、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执行出入登记制度,保证搅拌站财产物资完整。
2、对重要的和关键的设备、设施要制定保卫措施,确保安全。
3、消防器材为消防专用,严禁挪做他用,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并设置明显标志,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4、易燃、易爆物品,设专库存放,专人保管。
5、电焊、气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氧气、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少于5m。两瓶同时明火作业时距离不少于10m。
6、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搅拌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设立环境保护小组,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站的环境保护工作。
2、生产现场每天安排专人洒水降尘,防止尘土飞扬,污染大气。
3、站内垃圾采用容器盛装,清理前应洒水降尘,禁止在生产区乱抛垃圾。
4、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料场存放,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
5、搅拌车清洗废水、地面冲洗水,经收集、砂石分离、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
6、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不合格产品及除尘装置收集的粉料回收后综合利用。
7、定期组织检查,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采取“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予已整改。
8、经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搅拌站安全生产制度
1.参加搅拌站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懂得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章操作。
2.严禁带病上岗,严禁疲劳上岗,并严格禁止搅拌站所有岗位工作人员酒后上岗。搅拌站明令禁止各种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不规行为。
3.各岗位工作人员凡发现生产设备的机械、电气、电路各部位存在未经维修排除的故障有可能会导致事故时,有权拒绝进入生产状态。
4.维修工或操作人员定时巡检;非试验室工作人员不得检查混凝土搅拌状态;任何闲杂人员不得登上搅拌站工作平台。
5.维修设备时,由搅拌站站长报请机械工程师认可,合理安排人员及具体时间,操作室人员到位确认维修部位,并切断电源后方可开始工作。严禁交叉维修作业;严禁自行维修;严禁非岗位人员盲目维修。
6.当维修工程中需要试运转时,操作人员要确认有关人员已离开运转部位时方可通电操作。但运转前仍需打铃示警。经现场维修人员示意认可时方准进行试车。
7.生产结束例行清理搅拌锅和卸料门时,生产辅助工在接到操作人员通知后,通知装载机配合。开始清理工作前,必须经操作人员认可同意并切断电源,以保证安全的进行清工作。在清理过程中,操作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密切配合。当需搅拌机卸料门动作时,必须认真检查清理人员已处于安全位置时方准接通电源,操作运转。
8.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否决制。微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员在设备巡查过程中,发现故障隐患随时可能导致事故时,有权停止设备运转,并可否决上级主管的违规指令。
9.进出搅拌站的砼运输车辆及材料运输车辆限速行使,礼让三先。空车让重车;材料车及其他车辆避让生产运输车辆。10.11.安全用电,合理用电。严禁乱扯、乱搭线路。
设立专职安全检查员,每时对全搅拌站各部门、各环节的设备、电器、人员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随时通知排除整改。12.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提高明确的安全意识,严防疏忽大意,严防责任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伤亡事故要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同时保护好施工现场,及时上报各有关部门。
搅拌站文明施工制度
一、搅拌站内使用的机械设备定点停放、整齐干净。原材料做到合理堆放,明确标识进厂日期、检验试验判定状态等,并存放整齐有序。
二、实行封闭管理,加强内部治安和夜间的治安保卫,坚决制止管理人员参与黄、赌、毒等不良活动。
三、建立检查、整改、评比和奖罚制度。搅拌站每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卫生、文明施工检查,做到整改及时、奖罚分明。
四、按要求修建临时道路,护拦和安全指示标志齐全完好,确保交通安全畅通。临时便道的养护由专人清扫工地路面。
五、搅拌站的主要位置设置醒目的标识牌、现场管理标志和宣传标语、横幅布置等。
六、搅拌站所有管理人员均佩带胸卡上岗。胸卡标示出姓名、担任职务、工种、编号等。
七、施工过程中,场地内布设排水管、排水沟、沉淀池和过滤池对污水进行处理,将符合排放标准的施工用水及雨水就近排入地下水道。
第二篇:搅拌站环境保护制度
目录
一、总则
二、基础管理
三、“三废”的治理
四、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五、环境保护工作奖惩
六、混凝土搅拌站环境保护生产管理制度
搅拌站环境保护制度
一、总则
(1)拌合站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令。
(2)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以管促治,讲求实效”的方针,确保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防治“三废”污染、噪音污染。
(3)防治“三废”污染,要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
(4)各种生产装置及各作业环节,必须选用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对于“三废”生产,首先搞好综合利用,而后采取治理措施。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批评和检举。
二、基础管理
(1)针对拌合站,工区成立专门环境管理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切实把环保工作列入工作日程,认真学习有关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标准,正确指挥、协调、监督、检查有关环保工作。
(2)工区安全质量部对拌合站的环保管理工作,实施监督,i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拌合站环保工作进行抽查。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检查。
(3)具体要求
①拌合站须根据生产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环保制度或措施,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实行责任管理,并在责任区内设立责任表示。
②组织学习并熟知相关部门的制度。
③各专项措施或制度要科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④措施或制度在运行中如存在问题,应不断修改、补充、完善。
三、“三废”的治理措施
(1)治理“三废”污染,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2)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制止乱排乱放、乱丢乱弃。搞好技术革新,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把“三废”消除或减少在规定要求以内。
(3)生产或生活排放的废水,要搞好清污分流,分别处理(污水至少要经过沉淀、净化、过滤三道工序处理,才可排放),尽可能循环使用或回收。各种污油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须罐装后集中处理,不得随便排放。严禁将任何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水系。
(4)各种垃圾或废料,须集中定点存放,按照相关法规定期统一处理,严禁乱倾乱倒。一落地面的混凝土,须及时清理,并存至定点场地,废渣、废水(或其胶结物)亦须定点存放、统一处理。
(5)水泥及粉煤须在隐蔽状态下输送,杜绝跑、冒现象。现场须配置相应数量的喷淋降尘装置,以便在出现意外时进行应急处理。
(6)切实用好管好现有的环保装置。做到环保装置与生产装置同时运行。任何人不得任意决定停用,拆迁或损坏环保装置。
(7)建立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出现环境污染事故,拌合站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工区汇报,同时积极组织处理。大型、重大污染事故,工区必须立即上报部门。工区应积极参与调查处理。对事故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
(8)拌合站须根据国家颁布的“三废”排放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三废”控制指标,作为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的一项内容。
四、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1、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2、在站内行驶的机动车辆,均应限速行驶,严禁鸣笛;距生活区较近地段,所有车辆均应减速通过,严格控制噪音。
五、环境保护工作奖惩
大力宣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拌合站定期对每位员工各自负责的责任区进行检查评比。
(1)对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贡献大小,在全工区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并按规定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有下列情形,视情节予以警告、批评、罚款或责令赔偿损失处理。①放松管理,玩忽职守造成公害事故者;
②无视制度规定,乱排乱放、乱丢乱弃者;
③违章作业,不服从管理者;
④对污染治理不能近期完成者;
⑤对监督检查及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者;
⑥有污染防治设施无故停用或任意拆除造成污染者;
⑦对污染事故迟报或隐瞒不报者。
六、混凝土搅拌站环境保护生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本站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搞好文明生产,结合本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一、设立环境保护小组,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站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生产现场每天安排专人洒水降尘,防止尘土飞扬,污染大气。
三、站内垃圾采用容器盛装,清理前应洒水降尘,禁止在生产区乱抛垃圾。
四、水泥和其他易飞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
五、定期组织检查,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采取“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予已整改。
六、经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第三篇:搅拌站环境保护制度
搅拌站环境保护制度
一、总 则
(1)搅拌站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令。
(2)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以管促治,讲求实效”的方针,确保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防治“三废”污染、噪音污染。(3)防治“三废”污染,要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
(4)各种生产装置及各作业环节,必须选用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对于“三废”生产,首先搞好综合利用,而后采取治理措施。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批评和检举。
二、基础管理
(1)针对搅拌站,公司成立专门环境管理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切实把环保工作列入工作日程,认真学习有关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标准,正确指挥、协调、监督、检查有关环保工作。(2)公司安全质量部对搅拌站的环保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搅拌站环保工作进行抽查。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检查。(3)具体要求
①搅拌站须根据生产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环保制度或措施,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实行责任管理,并在责任区内设立责任表示。
②组织学习并熟知相关部门的制度。
③各专项措施或制度要科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具有可操作性。④措施或制度在运行中如存在问题,应不断修改、补充、完善。
三、“三废”的治理措施
(1)治理“三废”污染,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2)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制止乱排乱放、乱丢乱弃。搞好技术革新,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把“三废”消除或减少在规定要求以内。
(3)生产或生活排放的废水,要搞好清污分流,分别处理(污水至少要经过沉淀、净化、过滤三道工序处理,才可排放),尽可能循环使用或回收。各种污油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须罐装后集中处理,不得随便排放。严禁将任何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水系。(4)各种垃圾或废料,须集中定点存放,按照相关法规定期统一处理,严禁乱倾乱倒。一落地面的混凝土,须及时清理,并存至定点场地,废渣、废水(或其胶结物)亦须定点存放、统一处理。(5)水泥及粉煤须在隐蔽状态下输送,杜绝跑、冒现象。现场须配置相应数量的喷淋降尘装置,以便在出现意外时进行应急处理。(6)切实用好管好现有的环保装置。做到环保装置与生产装置同时运行。任何人不得任意决定停用,拆迁或损坏环保装置。(7)建立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出现环境污染事故,搅拌站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公司汇报,同时积极组织处理。大型、重大污染事故,公司必须立即上报部门。公司应积极参与调查处理。对事故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
(8)搅拌站须根据国家颁布的“三废”排放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三废”控制指标,作为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的一项内容。
四、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1、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2、在站内行驶的机动车辆,均应限速行驶,严禁鸣笛;距生活区较近地段,所有车辆均应减速通过,严格控制噪音。
五、环境保护工作奖惩
大力宣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搅拌站定期对每位员工各自负责的责任区进行检查评比。
(1)对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贡献大小,在全站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并按规定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有下列情形,视情节予以警告、批评、罚款或责令赔偿损失处理。
① 放松管理,玩忽职守造成公害事故者; ② 无视制度规定,乱排乱放、乱丢乱弃者; ③ 违章作业,不服从管理者; ④ 对污染治理不能近期完成者; ⑤ 对监督检查及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者;
⑥ 有污染防治设施无故停用或任意拆除造成污染者; ⑦ 对污染事故迟报或隐瞒不报者。
六、混凝土搅拌站环境保护生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本站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搞好文明生产,结合本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设立环境保护小组,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站的环境保护工作。
2、生产现场每天安排专人洒水降尘,防止尘土飞扬,污染大气。
3、站内垃圾采用容器盛装,清理前应洒水降尘,禁止在生产区乱抛垃圾。
4、水泥和其他易飞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
5、定期组织检查,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采取“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予已整改。
6、经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第四篇:搅拌站环境保护制度
目录
一、总则
二、基础管理
三、“三废”的治理
四、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五、环境保护工作奖惩
六、混凝土搅拌站环境保护生产管理制度
七、霸州市鑫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粉尘污染治理
一、总
则
(1)拌合站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令。
(2)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以管促治,讲求实效”的方针,确保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防治“三废”污染、噪音污染。
(3)防治“三废”污染,要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
(4)各种生产装置及各作业环节,必须选用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对于“三废”生产,首先搞好综合利用,而后采取治理措施。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批评和检举。
二、基础管理
(1)针对拌合站,工区成立专门环境管理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切实把环保工作列入工作日程,认真学习有关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标准,正确指挥、协调、监督、检查有关环保工作。
(2)工区安全质量部对拌合站的环保管理工作,实施监督,i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拌合站环保工作进行抽查。提出 整改意见并跟踪检查。
(3)具体要求
①拌合站须根据生产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环保制度或措施,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实行责任管理,并在责任区内设立责任表示。
②组织学习并熟知相关部门的制度。
③各专项措施或制度要科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④措施或制度在运行中如存在问题,应不断修改、补充、完善。
三、“三废”的治理措施
(1)治理“三废”污染,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2)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制止乱排乱放、乱丢乱弃。搞好技术革新,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把“三废”消除或减少在规定要求以内。
(3)生产或生活排放的废水,要搞好清污分流,分别处理(污水至少要经过沉淀、净化、过滤三道工序处理,才可排放),尽可能循环使用或回收。各种污油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须罐装后集中处理,不得随便排放。严禁将任何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水系。(4)各种垃圾或废料,须集中定点存放,按照相关法规定期统一处理,严禁乱倾乱倒。一落地面的混凝土,须及时清理,并存至定点场地,废渣、废水(或其胶结物)亦须定点存放、统一处理。
(5)水泥及粉煤须在隐蔽状态下输送,杜绝跑、冒现象。现场须配置相应数量的喷淋降尘装置,以便在出现意外时进行应急处理。
(6)切实用好管好现有的环保装置。做到环保装置与生产装置同时运行。任何人不得任意决定停用,拆迁或损坏环保装置。
(7)建立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出现环境污染事故,拌合站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工区汇报,同时积极组织处理。大型、重大污染事故,工区必须立即上报部门。工区应积极参与调查处理。对事故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
(8)拌合站须根据国家颁布的“三废”排放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三废”控制指标,作为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的一项内容。
四、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1、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2、在站内行驶的机动车辆,均应限速行驶,严禁鸣笛; 距生活区较近地段,所有车辆均应减速通过,严格控制噪音。
五、环境保护工作奖惩
大力宣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拌合站定期对每位员工各自负责的责任区进行检查评比。
(1)对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贡献大小,在全工区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并按规定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有下列情形,视情节予以警告、批评、罚款或责令赔偿损失处理。
①放松管理,玩忽职守造成公害事故者; ②无视制度规定,乱排乱放、乱丢乱弃者; ③违章作业,不服从管理者; ④对污染治理不能近期完成者;
⑤对监督检查及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者;
⑥有污染防治设施无故停用或任意拆除造成污染者; ⑦对污染事故迟报或隐瞒不报者。
六、混凝土搅拌站环境保护生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本站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搞好文明生产,结合本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设立环境保护小组,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站的环境保护工作。
2、生产现场每天安排专人洒水降尘,防止尘土飞扬,污染大气。
3、站内垃圾采用容器盛装,清理前应洒水降尘,禁止在生产区乱抛垃圾。
4、水泥和其他易飞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
5、定期组织检查,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采取“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予已整改。
6、经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七、霸州市鑫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粉尘污染治理
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粉尘的环保处理措施,大多采用圆筒形过滤器将粉尘废气过滤后排放。其过滤处理工艺按混凝土生产过程各扬尘点的特性主要有两种:一是正压处理工艺。主要应用在粉料储存罐的顶部,处理泵送上料或其他方法上料和卸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其废气排放为正压过滤排放,附着在滤芯表面的粉尘通过机械震打的方式清理。二是负压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搅拌和骨料中间仓的除尘,其粉尘处理采用离心风机负压抽取并过滤后排放,附着在滤芯表面的粉尘通过压缩空气喷吹方式清理。我公司将水泥生产线常用的布袋脉冲收尘器应用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处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混凝 土搅拌站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化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商品混凝土生产流程扬尘点分布
混凝土生产流程主要扬尘点分布如图1。粉尘(1)和粉尘(2)是车辆运输卸料和自然堆放风吹及铲车上料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粉尘,一般通过堆场覆盖和提高骨料的湿润度 来减少扬尘;粉尘(3)是骨料仓卸料至骨料称、骨料秤卸料至平皮带及平皮带转运至斜皮带过程中产生的,由于该处远离搅拌楼而紧挨骨料堆场,大多设计部门和混凝土生产企业不太关注专门的粉尘处理措施,只是简单地依赖于骨科自身的湿润和采取皮带密封减少扬尘,效果并不理想;如前言中所述,粉尘(4)是泵送上料或其他方法上料过程和罐底卸料引起罐内粉料运动过程中在灌顶产生的,设计采用专业 收尘(过滤)装置处理;粉尘(5)是各种粉料经称量后投放到搅拌机和骨料由斜皮带机送入骨科中间仓、再投放到搅拌机过程中产生的,其中还包括粉料由螺旋机送人计量秤而产生的粉尘,设计采用专业收尘(过滤))装置处理。
粉尘(4)和粉尘(5)时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粉尘污染物,文本对该粉尘的治理整改措施做介绍。
2、原设计的圆筒形过滤器治理粉尘(4)和粉尘(5)存在的问题
圆筒形过滤器以其外型美观精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受到多数工程设计单位和混凝土生产线装备制造(配套)企业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粉料储存罐和搅拌机的粉尘治理。但在我们考察的10多家搅拌站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同一问题:滤芯易糊芯(堵塞),人工清理频次高、工作量大。
过滤收尘装置滤芯或滤袋糊芯(堵塞)后影响混凝土搅拌 站的主要表征有:
(1)粉料储存罐易“冒顶”。在泵送上料时,随着罐内物料和气压的升高,如不能及时泄压,高压粉尘气流极易冲开灌顶安全装置,形成冒顶。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多次目睹了冒顶后粉尘笼罩整座搅拌站的场面;
(2)泵送上料时间长,工作效率降低。在泵送上料时,随着罐内物料和气压的升高,泵送量减少,泵送时间加长,效率降低,泵送能耗增加。经现场测算,使用散装车上料时,同一罐料需多花10—15min的泵送时间。
(3)尽管搅拌机过滤器风机出口无粉尘排放,但由于滤芯糊芯(堵塞),过滤器处理风量减小。物料转运过程中在骨料中间仓、粉秤、搅拌机产生的粉尘气流不能被过滤器全部处理,而冲破设备和管道的连接缝隙在整座搅拌楼内弥漫。
在考察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该滤芯在最初使用的2—3个月内效果很好,之后越来越差,直至堵塞。初步分析认为,该过滤器的清灰装置工作效果不理想,设计选型过滤面积不够、处理风量偏小,从而导致最初使用时间能满足工艺过滤要求,随着滤芯的逐步积灰,处理能力大幅度下降,即使增加人工清理的频次,也难以满足工艺处理要求。为此,在项目筹建期间,我们与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配套)单位沟通,希望能考虑改变过滤器的清灰方式和增大其过滤面 积。
在短时间内沟通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决定采用水泥生产线上常用的HMC布袋脉冲收尘器来代替圆筒形过滤器治理粉尘(4)和粉尘(5)。
3、HMC布袋脉冲收尘器治理粉尘(4)和粉尘(5)措施
3.1 HMC布袋脉冲收尘器工作原理
含尘气体由灰斗(或下部敞口法兰)进入过滤室,粉尘粗颗粒直接落入灰斗或灰仓,含尘气体经滤袋过滤,粉尘阻留于布袋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袋口至净气室,由风机排入大气。当滤袋表面的粉尘不断增加,导致设备阻力上升到设定值时,时间继电器(或微差压控制器)输出信号,程控仪工作,逐个开启脉冲阀,压缩空气通过喷口瞬间高压喷吹滤袋,使滤袋突然膨胀,在反向气流的作用下,附着于袋表面的粉尘迅速脱离滤袋落入灰斗和仓斗。清灰过程中,压缩空气对滤袋逐排喷吹,其他滤袋仍正常工作而不停风机。
3.2 设备选型和布置
3.2.1 粉尘(4)治理的除尘器选型和布置
对于粉料储存罐顶部用于粉尘(4)治理的除尘器,选用HMC-48(B)布袋脉冲收尘器,技术参数见表1,布置方案如图2。
粉料储存罐采用五仓布置,按表现密度1.35t/m3理论计 算膨胀剂仓容量为100t,其中四仓为200t。考虑到生产业务中膨胀剂应用数量较少,泵送上料次数和因之生产的粉尘排放量相应要少,在膨胀剂仓顶仍按原设计方案选型布置一台圆筒过滤器,其他四仓的顶部共用两台HMC-48(B)布袋脉冲收尘器。其中,粉煤灰仓和一只水泥仓共用一台收尘器,收集的粉尘卸到粉煤灰仓;矿粉仓和另一只水泥仓共用一台收尘器,收集的粉尘卸到矿粉仓。共用收尘器的两仓间采用Φ300mm非标管道连接(如图2所示),连接角度45°,以减少结灰在管道内聚集。同时,为保证收尘效果,从管理和调配制度上要求共用一台收尘器的两仓确保不同时进料,即相当于一只仓布置一台收尘器。此布置方式产生的收尘混料有两种:水泥+矿粉和水泥+粉煤灰,并分别作为矿粉和粉煤灰使用。在实际操作控制中,收尘混料掺入量分别占两种原料总质量的比例极小,且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以几乎可以忽略的微量掺入到作为掺合料的矿粉和粉煤灰中,使两种掺合料自身性能对混凝土的影响很小。所以,此“就低不就高”的收尘布置方式产生的混料,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的影响微乎其微,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3.2.2 粉尘(5)治理的除尘器选型和布置
对于治理搅拌机、骨料中间仓等粉尘(5)的除尘器,选用HMC-32(A)布袋脉冲收尘器,技术参数见表2,布置方案如图3。
调整收尘器锁风卸料阀门配重块,使阀门约4min动作卸料一次,经实测估算每次卸料约1.5kg。生产一车混凝土(9m3,搅拌3罐次,每罐3m3)的最大用时约为3.97min,由此可以基本推算出上一车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收集的粉尘将额外掺入到下一车混凝土配料中,其掺入量占每车混凝土总质量的比例甚微(按混凝土表观密度2250kg/m3,计算,约为0.0074)‰,对混凝土性能不构成影响,故在配合比设计时忽略。
3.3 收尘器滤袋材料选择
在水泥生产线上,HMC布袋脉冲收尘顺一般应用于粉尘 浓度相对较低的局部扬尘点,滤袋材料多选用普通涤纶针刺毡即可满足要求。在混凝土生产线上,特别是粉料储存罐顶部,由于物料上料多采用泵送工艺,储存罐内部扬尘大、压力高,收尘器入口含尘浓度相对较高。又由于HMC收尘器滤袋的清灰过程是逐排在线清灰,在入口侧易产生二次扬尘,增加其他滤袋的工作负荷,继而影响收灰效果。解决的办法除了相应增大过滤面积和处理风量外(表
1、表2),滤袋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我们选择涤纶覆膜针刺毡作为收尘滤袋材料,用于粉尘(4)和粉尘(5)的治理,其主要性能参数见表3。涤纶覆膜针刺毡滤料制作艺,是在涤纶针刺滤料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从而实现表面过滤,可截留近100%的粉尘被滤物。停留于表面的粉尘容易脱落,提高了滤料的剥离性。涤纶针刺毡滤料孔隙率大、透气性能好,有效降低压损和能耗;净化效率高,耐磨使用寿命长。覆膜后,虽然初始阻力略有增加,但除尘器运行后,由于粉尘剥离性能优异,易清灰,工况稳定后,滤料阻力不再上升而是趋于平衡,明显低于常规滤料;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湿性能。
使用涤纶覆膜针刺毡滤袋可减少人工清理的频次,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根据在水泥生产线的应用经验,预算该滤袋人工清理的频次为每年两次,而平时维护保养性清理无需爬到储存罐顶部和收尘器顶部,只需在控制器上操作清灰按钮即可。
3.4装机容量和直接投资对比
原设计和实际应用设备方案、装机容量和价格见表4,装机容量及投资对比见表5。实际采用HMC布袋脉冲收尘器治理粉尘(4)和粉尘(5)比原设计方案的装机容量高出1.5kw(8.25~6.75kw);设备直接投资比原设计方案低1.42万元(6.40~4.98万元)。我们认为,只要能使这两处的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并达标排放,改善生产环境,高出1.5kw装机容量的代价是值得的。
4、改造使用布袋脉冲收尘器后,原设计配气工艺的调 整及用气量计算
4.1 生产线压缩空气配气工艺分析及调整
混凝土生产工艺各骨料、粉料、水及外加剂的计量暂存、转运等主要由气动执行元件来完成,生产工艺要求保证压缩空气供应量和供气压力。实际生产中,搅拌楼的用气量较大,在同一时序最大用气时的设备和用气点包括骨料中间仓卸料气缸、各粉料、水、外加剂计量秤卸料阀门气动执行元件、除尘器清灰及粉料储存罐锥部活化助流卸料等,原设计方案从总储气罐(0.6m3/min)直接向各用气点配气,配气主管道为DN25,最短配送距离约15m,其配气流程布置如图4a。考察中发现,最大用气量时搅拌楼气压瞬间波动(下降)严重,降低了气动执行元件的出力,经常出现物料“卡死”阀门的现象。如在此工艺基础上新增三台布袋除尘器压缩空气清灰的用气量,势必严重影响生产,同时也影响除尘器自身的清灰效果,需对原设计的配气工艺进行调理。
调整后的配气工艺如图4b,增设1.0m3/min总储气罐一只,原0.6m3/min储气罐安放至搅拌楼用气集中点处,从该罐配气的最短距离为1.5m,配气主管道调整为DN50,同时考虑到压缩空气对用气元件、收尘滤袋等的影响,在原过滤器前增设油水分离器一台,以提高供气质量。经实际应用,最大用气量时,各用气点气压瞬间波动值约为0.1MPa,搅拌楼储气罐气压瞬间波动值约为0.05MPa;连续生产情况下,空压机补气间隔周期约为4min,补气用时约为4.5min。
4.2 生产线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分析
使用HMC布袋脉冲收尘器后需增加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原设计选型的空气压缩机排气量(表6)能否满足要求,需进行计算分析。
按混凝土生产流程中气动系统各执行元件动作时序统计出单位时间(min)最大用气量时的执行元件清单(表7),并计算其压缩空气用气量。
表7中,HMC布袋脉冲收尘器的用气量参照产品技术说明书,并按泄漏系数1.5综合计算其用气量HMC-32为0.1500m3/min,HMC-48为0.2100m3/min;粉料、液体秤(6台)气动阀门用气量按HG/T 20510-2000《仪表供气设计规定》中“佑算仪表耗气总量”的简便方法,计算为0.0164m3/min;骨料中间仓气缸和骨料仓、骨科秤单台气缸 的压缩空气用气量按式(1)计算,分别为0.0100m3/min和0.0068m3/min;粉料罐底活化助流用气随螺旋机的启停而开关,每次助流时间不超过30s,其压缩空气用气量按式(2)计算,为0.0485m3/min。
按表7统计数据,单位时间最大用气量为0.9101m3/min,原设计配套的空气压缩机额定排气量为2.0m3/min,按照供气效率0.8计算,实际供气量为1.6m3/min,能够满足最大用气量要求,并基本符合总供气量大约是气量2倍的一般设计习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1 出现的问题
粉秤卸料至搅拌机过程中,粉料瞬间从搅拌机呼吸孔喷出。
5.2 问题分析及对策 在搅拌机的顶部工艺设计一只呼吸孔,并通过呼吸孔内侧的橡胶板作自由密封。在搅拌机卸料时由于内外压差,橡胶板打开,使搅拌机内外压力达到平衡,保证卸料顺畅;在粉秤卸料至搅拌机时,由瞬间卸料产生的压力将橡胶板顶在呼吸孔上而密封,防止粉尘外泄。在安装HMC收尘器时,由于空间位置的限制,半搅拌机的收尘口工在该呼吸孔上(如图5),收尘器工作时由于 风机的“吸力”,该橡胶板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粉秤卸料压力不能完全将呼吸孔封闭,而导致粉料瞬间从呼吸孔喷出。
经分析,使用HMC收尘器后,由于收尘面积和处理风量加大,粉尘收集口(管道)同时加大(原Φ150,现Φ300),粉秤和骨料中间通过Φ300管道与粉秤和骨料中间仓连接在一起,粉秤上安装的呼吸孔(如图3)和骨料中间仓皮带入料端的空隙均可以作为搅拌机的出料呼吸孔,从而保证卸料顺畅。原在搅拌机顶部设计的呼吸孔已失去功能意义,可予以固封。
固封后用秒表测量搅拌机卸料净空时间为14s,符合搅拌机说明建议的净空时间,也符合计算机原设定的半开门7s、全开8s的卸料时间。实践证明,搅拌机呼吸孔固封后,解决了粉秤卸料瞬间粉料从呼吸孔喷出的问题,改善了收尘效果和生产环境,且对生产工艺没有影响。
规定温度下混凝土试件的预养和解冻时间
5、抗压强度比
以受检标养混凝土、受检负温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比表示:
R28=FCA/FC*100 R-7=FAT/FC*100 R-7+28=FAT/FC*100 R-7+56=FAT/FC*100 式中:R28——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之比,%;
FCA——受检标养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MPa; FC——基准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MPa; R-7——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之比,%;
FAT——不同龄期(R-
7、R-7+
28、R-7+56)的受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R-7+28——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再转标养28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之比,% R-7+50——受检负温混凝土在规定温度下负温养护7d再转标养56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之比,% 受检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每组三块试件,强度数据取值原则同GB/T50081规定。受检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以三组试验结果强度的平均值计算抗压强度化,结果精确至1%。结果评定
结果满足表2规定的指标,即为合格。
应用此检测方法。既能减少试验工作量,又能保证泵 应用此检测方法,既能减少试验工作量,又能保证泵送防冻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JC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S] [2]JC473-200,混凝土泵送剂[S] [3]GB8076-1996,混凝土外加剂[S] [4]GB/T14684-2001,建筑用沙[S] [5]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S] [6]JC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S] [7]JC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8]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9]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第五篇:混凝土搅拌站制度
混凝土搅拌站制度
一、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时提示和消除事故隐患,交流经验,促进安全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因此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
要坚持领导与员工的结合,普遍检查宇瞻也检查的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计划,并且建立有企业各级领导负责,有关部室,有关人员参加安全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1.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包括;
a. 着重查思想。尤其是查领导是否重视安全生产
b. 检查现场、查隐患。事故隐患是伤亡的前兆,大量的事故隐患存在必有伤亡事故发生;
c. 查管理、查制度。查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台帐等;
d. 查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查事故隐患必须制定措施及时整改。
2.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四种检查形式;
A.日常安全检查
a.生产岗位的组长和生产工人应严格覆行交接班检查制度及巡回检查制度; b.非生产岗位的组长和工人,应根据本岗位的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
c.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或则成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解决。B.定期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季节特点,为保障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进行的检查
a.春季安全检查;以雪雨季节安全用电、防火开工前安全教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防雷击为重点;
b.夏季安全措施;以防暑降温、防汛、雨季生产用电、宿舍安全用电为重点; c.秋季安全检查;以人员更换的安全教育、安全用电、防火工作为重点; d.冬季安全检查;以防寒保暖、防冻防滑、放一氧化碳中毒、防火、宿舍安全用电为重点。
3.节假日安全检查 a.节假日前后以防止职工纪律松散,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安全措施的交底、安全工作的安排、布属等综合情况进行检查。
b.专业性检查;是为了调查了解某项专业性安全问题的技术状况所进行的排查。每年对电气、焊接、起重与运输机械等进行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可靠性的专项检查。
c.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4.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应认真的填写检查记录,并存档备案 5.各级检查组织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反馈给负责任部门主管安领导,责成去落实整改,不得拖延。
6.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要做到“三定、一限”,即;“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方案和限定整改时间”。
7.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还应分别纳入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或检修计划,限期解决。
8对发现的重大隐患项目,要建立报告制度,写出书面情况报主管领导批复。
二、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一)、仓库、材料厂防火管理
1.物资部长为仓库、料场防火负责人全面负责仓库、料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仓库、料场保管员应熟悉储存物品的分类、性质和保管业务知识,掌握消防器材操作,使用方法,做好本岗的防火工作。
3.物品入库前应当先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隐患方可入库。4.仓库内严禁使用电炉子或其他电热器,不能使用火炉取暖。
5.仓库、料场应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消防器材配置合理并防止明显、便于取用地点。
(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1.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安装电气照明时,必须符合防爆要求电气设备的电源线不准超过安全负荷,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
2.氧气瓶、液化罐、乙炔气瓶和油桶等,不能靠近火源存放,夏季使用或储存时,应采取防晒措施。3.使用汽油清洗机器零件时,必须隔绝明火,用过的废油,应放在桶内妥善的保管,不得随意泼洒。油棉纱、油摸布应置于带盖的铁桶内及时清理。4.易燃易爆物品的保管人、使用人应当熟悉业务知识和防火安全制度,做好每日安全检查,掌握消防器在的使用方法,做好本岗的防火工作。
(三)、火源管理
1.严禁在高压线、仓库、导热油炉、变电室附近明火作业。
2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液体引火,不准在炉火附近堆放或烘烤易燃、可燃物品,炉火烟囱不得直接架在木制窗户和油毡板棚上。
3.严禁在维修车间、仓库、变电室、化验室等重点部位使用明火和用电暖炉
(四)、电源管理
1.架设电气线路,安装和和维修电气设备必需由考试合格的电工承担,按电力设计规范、规程、合理安装。
2.使用电加热器及各种电气设备,必须设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离开时必须切断电源。
3.临时用电的线路架设应按固定用电的规范设置,电源线赢家设在暗器、电源线应架设在安全部位,以免碰砸、碾压或挂断。
4.严禁使用电炉及各种电热器具取暖、做饭。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更不能使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保险丝。电气设备的电源线不得超过安全负荷。
5.对电线、电气设备应当经常检查,发现可能引起的短路、打火、发热或绝缘不良的情况,必须立即修复或更换严禁使用电炉及各种电热器具取暖、做饭。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更不能使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保险丝。电气设备的电源线不得超过安全负荷。
(五)、工人放火管理
1.工人进场应先接受防火、防爆的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工作。2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队长负责人全面的负责该队的防火安全工作,并应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的防火安全。
3.队长应当遵守本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并接受本公司的防火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4.严谨工人无证驾驶和操作电工、电气焊等工作
(六)、消防措施、器材管理
1.主管部室负责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检查、维护、保养、更换和添置,保证完好有效,严谨遮挡、填压、挪用。
2.消防器材应当设置于明显部位,便于取用,周围不得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做好夏季防晒、冬季防冻措施。3.教育的主要内容
a、宣传防火任务、方针。以宣传“消防法”为中心,使用干部职工提高防火意识。
b、教育职工掌握防火措施,懂得灭火常识;了解易燃易爆物品的特性和一旦发生险情对国家和个人造成危害的严重性。
C、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岗位负责制,按规章制度操作,严格值守堵塞漏洞提高警惕严防坏人纵火、破坏。
(七)、防火检查
1.公司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每月不少于一次)重大节日、重点防火季节,组织全面检查。
2.主管部门对查出的隐患应有详细记载,逐条研究整改措施。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应当制定临时安全措施,直至整改完成。
(八)、奖惩制度
1.为了保证“消防法”的落实和本规定的贯彻实施,建立奖惩制度,做到奖惩分明。
2.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给与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模范执行《消防法》,彻底落实本规定,在防火安全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3、认真学习消防知识,本岗消防业务熟练,积极参加防火演练,经考核成绩优秀者;
三、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防止伤亡事故或职业病,实现安全生产额基础,是安全管理工作中首要的基础工作。因为只有全职工增强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技术知识,增强了“自我防护”能力,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1.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⑴.安全思想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教育,法制教育,劳动纪律和安全态度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增强法律观念,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⑵.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即职工必备的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即专业与各工种必须的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如果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还需进行专门的训练,并且要经过当地政府的劳动部门考核发给专业的操作证。对于从事新技术、新操作方法、新装备、新材料或调换工人的操作岗位,都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新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新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技术知识。⑶安全规章制度教育;着重学习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安全规程、规定。2.安全教育形式;
⑴新进厂职工(特别是新工人)的入场“三级安全教育”(项目、部室、生产作业班组);
⑵工人条换岗位的进行“换岗安全教育” ;
⑶对离岗时间较长(休假、病休)又重返岗位的人员进行“复岗安全教育” ;
⑷对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举办的安全知识培训; ⑸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⑹使用其他各种教育形式;
3.公司要严格按照以上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对本单位的员工和民工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没有经过安全教育的员工不分配上岗
(二)、司机出车三检制度
1、车前检查内容
a.遵守交通法规,严谨酒后驾车。
b.检查牌照、行车执照及部分证件是否齐全。c.检查发动机、机油、柴油水量及电瓶液是否充足。d.检查液压油及滚筒动力是否正常。e.检查轮胎气压及钢板螺丝是否松动。
f.检查灯光、仪表、喇叭、气压、转向机购及脚制动及手制动是否安全 泵车进入场地后,首先观察地形,稳定地点必须平坦、坚硬,没有障碍物,没有高压线,并能使罐车容易靠近。起臂作业时,确保支腿坚固可靠。
2、行车中检查内容;
a.轮胎气压及转向横竖拉杆是否灵敏有效。b.传动底盘及各部位螺丝是否松动。
c.发电机是否有异响、液压传动部位是否有异常。d.各部位是否有漏油、漏气现象。
3、收车后检查内容; a.清洗车身及滚筒杂物。b.清洗电瓶和驾驶室卫生。
c.放储气罐水,拉好手制动,锁好车门。d.添加汽油、柴油下一班做好提前准备。
e.泵车作业完毕时或需要转移时,首先将臂架按顺序叠放,并放在托架上,全缩回、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