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感预防与控制协调制度
院感预防与控制协调制度
1.政策
成立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活动的协调机制。1.目的
协调全院各科室感染预防和控制项目,监督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的监测及效果,保障患者、员工、志愿者、探视者之间,识别并降低可获得和传播感染的风险。
3.职责
3.1建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项目的协调机制 3.1.1部门协调会秘书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担任。
3.1.2部门协调会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即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在医疗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3.1.3建立协调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会议l~2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问题,遇有紧急问题时随时召开。
3.2部门协调会成员职责
3.2.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政策及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收集数据的监测方法并监督实施。
3.2.2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项目的总体监控;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活动融入到医院质量改进和病人安全管理项目中;并结合到医院感染控制项目与质量改进和病人安全的监控机制中。
3.2.3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2.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3.2.5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并确保有效沟通,以保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连续性与前瞻性。
3.2.6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所做的调查、统计进行分析并向院长报告。3.2.7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3.3预防和控制感染风险的策略与报告程序
3.3.1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生、护士组成。
3.3.2制定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职责
3.3.2.1负责本科室院感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院感的特点,制定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3.3.2.2督促本科室医生按要求举报发现的疑似或确诊医院感染,按规定时间填写传染病 “报告卡”交院感办,并对医院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降低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院感办,并积极协调检查监控、处置。
3.3.2.3监督检查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制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
3.3.2.4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注:必要时包括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参加)
3.3.2.5督促本部门人员执行手卫生、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制度。3.3.2.6做好清洁员、配膳员、陪人、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3.3.2.7了解和和督促科室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对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督促整改,并将结果及时反馈至院感办。
3.3.3医院各科室或部门,发现医院感染风险因素时,分析原因做好防范措施,并报告院感办。
3.3.4院感办人员与科室或部门共同查找原因、确认医院感染风险项目,采取防范措施呈报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审批。
3.3.5院感办进行相关培训,并督导实施,跟进结果反馈相关科室/ 部门主管和主管院领导。
3.3.6院感办发现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发展趋势等信息时,需重新 设计或修订工作流程,重新设计的工作流程,尽可能将医疗护理感染的风险降低至最低水平。
3.3.7收集医疗护理感染的发生率与其他医院或卫生行政部门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以判断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
3.3.8根据医院感染流行程度采取相应的报告程序。3.3.8.1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
a.由各科室医生、护士、检验科微生物室报告。
b.发现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在24小时内,经治医生及时向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即科主任)报告,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如同时是疑似或确诊“传染病”还须按《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程序报告),发送至医院感控办。
c.科主任及时组织经治医生、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d.院感办接报告后核实为感染病例,监督检查科室落实控制措施。3.3.8.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报告。详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4.相关文件
4.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4.2《感控办工作职责》 4.3 《感控专员工作职责》
第二篇:院感控制制度
泸州佳泰泌尿外科医院 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1、门诊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2、在门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就地隔离,进行消毒,然后将病员送入传染病房。
3、传染病人离开后,门诊检查室内用品一律更换,并进行严格消毒或销毁(方法视病种而定)。
4、传染病流行期间,门诊医护人员保持高度警惕,对可疑者进行隔离并上报。
5、观察室、检验科、B超室以及其他辅查科室,应将门诊普通患者和传染病人在检查处理上加以区分,并作必要的消毒处理。
6、医院卫生间应定期严格消毒。
7、专门备有独立的传染病病房,以便收容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
8、传染病患者所住的病房,应按时严格消毒,用过的家具、器皿、被服、碗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使用。一次性用具必须销毁,严禁回收再用。
9、传染病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10、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在传染病病房应穿隔离衣(视病种而定),戴工作帽、口罩和手套,接触患者后要洗手消毒。
第三篇:院感控制制度
外科院感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科室成立院感控制领导小组,全面监测我科感染管理工作。
二、配合医院建立健全院感监控网,以科室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三、配合医务科及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预防院感工作。
四、配合院感科院感漏报率的调查,管理应如实登记院感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督资料,并及时向医务科及院感科汇报院感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 因素,降低感染率,将我科院感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感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感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预防院感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 术指导工作。
附:外科院感领导小组 组
长:高德雄 副组长:张
淑
成员:程泽志、汪西动、韩延年、李学林、余柳霞、程小足
第四篇:《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督促家长按儿童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规定的免疫接种。
二、控制传染源:
1、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对病人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病人,及时登记上报,病原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托幼园所。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对患儿所在班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应进行医学检疫,并用药物进行预防。
三、切断传播途径:
1、及时对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消灭蚊子等媒介昆虫以预防虫媒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
四、保护易感儿童
1、掌握易感儿名单,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
2、合理安排幼儿生活,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
END
—
第五篇: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
幼儿园认真贯彻方针政策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法》,成立幼儿园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规范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一、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1.规定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
2.幼儿园班主任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3.幼儿园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报告,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建立幼儿园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
5.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二、加强幼儿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开展每日幼儿晨午检工作,掌握幼儿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做好每日晨午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三、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1.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园幼儿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在园内传播。
2.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和执行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四、卫生健康教育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五、严格幼儿预防接种凭证入学制
积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要求,配合卫生院保证幼儿完成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幼儿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