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法管理知识点辅导:领导方式的分类

时间:2019-05-14 23:2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法管理知识点辅导:领导方式的分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法管理知识点辅导:领导方式的分类》。

第一篇:企法管理知识点辅导:领导方式的分类

按不同标准可对领导类型作不同的分类:

(1)按权力控制程度可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集权型领导是工作任务、方针、政策及方法都由领导者决定,然后布置给部属执行。

分权型领导是领导者只决定目标、政策、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领导者只问效果,不问过程与细节。

均权型领导是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主张分工负责、分层负责,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达成目标。

(2)按领导重心所向,可分为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

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以工作为中心,强调工作效率。

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注意发挥部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事并重式的领导:既重视人,又重视工作。

(3)按领导者的态度,可分为体谅型领导、严厉型领导。

体谅型领导是领导者对部属十分体谅,关心其生活困难,注意建立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友谊,注意赞赏部属的工作成绩,提高其工作水平。

严厉型领导是领导者对部属十分严厉,重组织、轻个人,要求部属牺牲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4)按决策权力的大小,可分为专断型领导、民主型领导、自由型领导。

专断性:决策权集于一身。

民主型:领导者同部属互相尊重,彼此信任。

自由型:有意分散领导权,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

3.领导者素质

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内在要素的总和。

领导者素质包括:

(1)政治素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品德和政治思想。

(2)知识素质:知识水平,业务水平。

(3)能力素质:筹划、决断、组织、协调和表达等能力。

(4)身体素质

4.领导班子的构成(大纲没有要求)

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包括:

(1)年龄结构。

(2)知识结构。

(3)能力结构。

(4)专业结构。

5.领导艺术与方法(1)领导决策的艺术

包括:

第一,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艺术。

第二,对不同的决策问题采取不同方法的艺术。

第三,尽量实现经营决策的程序

(2)合理用人艺术包括:

第一,科学用人的艺术。

第二,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第三,适度治人的艺术。

(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包括:

第一,经常分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第二,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应当多样化。

(4)科学利用时间的艺术包括:

第一,科学分配时间的艺术。

第二,合理节约时间的艺术。

第二篇:工厂管理辅导法(精选)

【法规名称】 工厂管理辅导法 【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2001-03-14 【正

文】

工厂管理辅导法

第 1 条

为促进工业发展,健全工厂管理及辅导,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法律之规定。

第 2 条

本法所称工厂,指有固定场所从事物品制造、加工,其厂房或厂地达一定面积,或其生产设备达一定电力容量或热能者。

前项所称从事物品制造、加工之范围、一定面积及一定电力容量、热能,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

第 3 条

本法所称主管机关:在中央为经济部;在直辖市为直辖市政府;在县(市)为县(市)政府。

第 4 条

主管机关权责划分如下:

一中央主管机关:

(一)工厂管理辅导法令及工厂设厂标准之拟订或订定。

(二)办理工厂设立许可、登记及其撤销、注销、废止事项。

(三)全国及各行业别工厂之调查。

(四)申请抄录全国工厂登记资料之准驳。

(五)择定行业别,对工厂实施辅导。

(六)违反本法规定工厂处理之查核及督导。

(七)其他工厂管理、相关业务之辅导及监督事项。

二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

(一)辖区内工厂之调查。

(二)申请抄录及证明辖区内工厂登记资料之准驳。

(三)辖区内工厂歇业及申报无法复工之处理。

(四)辖区内工厂辅导之实施。

(五)辖区内工厂违反本法规定之处理。

(六)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事项。

第 5 条

工厂之设立许可、登记与其撤销、注销、废止及相关业务事项,中央主管机关得委讬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或其他政府机关办理。

前项业务经委讬后,其申请事项由受讬机关办理。

第 6 条

工厂隶属之事业主体,得为独资、合伙、公司或依法令规定得从事制造、加工之其他法人。

第 7 条

工厂应以其隶属之事业名称为厂名;一事业有二厂以上者,应标示厂别。

第 8 条

工厂应置工厂负责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得为工厂负责人。

工厂负责人应在国内有住所或居所。

第 9 条

设立工厂所使用之土地,以利用都市计划工业区、非都市土地编定丁种建筑用地、依法编定开发之工业区或其他依法令规定可供设厂之土地为限。

第 10 条

工厂设厂完成后,应依本法规定申请登记,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并发给工厂登记证后,始得从

事物品制造、加工。但国防部所属军需工厂,不在此限。

国防部所属军需工厂改制为公、民营事业工厂时,应于改制之日起三年内依本法规定办理登记。

第 11 条

工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于设厂前取得设立许可:

一依法律规定,设厂应经工业主管机关许可者。

二基于工业均衡发展、资源合理利用或节约能源等政策,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应经其许可者。

第 12 条

工厂经许可设立者,应依核定期限办理工厂登记,逾期原许可失效。

前项核定之期限,以二年为限。但因正当理由而不能如期完成者,得于期限届满前申请延展,每次延展期间不得超过一年,并以三次为限。

第 13 条

工厂申请设立许可或登记,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厂名、厂址。

二工厂负责人姓名及其住所或居所。

三产业类别。

四主要产品。

五生产设备之使用电力容量或热能及用水量。

六厂地及建筑物面积。

七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公告应登记之事项。

前项第三款产业类别,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

第 14 条

工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取得设立许可或变更设立许可:

一依环境影响评估法规定应实施环境影响评估,其相关环境影响说明书或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未经环境保护主管机关核准者。

二违反土地使用管制规定者。

三厂房利用违章建筑或违反建筑物使用用途者。

四经中央主管机关依第十七条第一项第二款公告停止受理工厂之新设者。

第 15 条

工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办理登记或变更登记:

一产品依法令禁止制造者。

二违反土地使用管制规定者。

三厂房利用违章建筑或违反建筑物使用用途者。

四属环境保护主管机关指定之事业种类、范围及规模,其相关环境影响说明书、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或污染防治计划未经环境保护主管机关核准或同意者。

五订有设厂标准之工厂,其设备不符合该标准者。

六依法律规定产品之制造应先经许可而未获许可者。

七依第十一条应先申请取得设立许可而未获许可或经许可后未依核定内容建厂者。

八经中央主管机关依第十七条第一项第二款公告停止受理工厂之新设或既有工厂之扩充者。

第 16 条

工厂设立许可事项有变更时,工厂负责人非经取得变更设立许可,不得办理工厂登记。

工厂登记事项有变更时,工厂负责人应办理变更登记。

工厂迁移厂址或变更产业类别,应重新办理工厂设立许可或登记。

第 17 条

中央主管机关基于工业均衡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及公共利益维护,或因应国际公约、协定等政策需要,得采行下列措施:

一于许可工厂设立或核准登记时附加负担。

二择定产品或地区,公告停止受理工厂之新设或既有工厂之扩充。

三择定产品或地区,公告强制既有工厂之减量生产或停止生产。

前项第一款之附加负担,由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

第一项第二款及第三款,中央主管机关应于报请行政院核定后实施。

第一项第三款强制既有工厂之减量生产或停止生产,政府得予补偿;其补偿办法,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工厂违反第一项第一款之负担时,中央主管机关得命令限期改正或停止其行为;届期不改正或停止其行为者,废止其工厂设立许可或登记证。

第 18 条

主管机关基于健全工厂管理、维护公共利益或因应国际公约、协定之需要,得通知工厂申报或提供有关资料。必要时,并得派员进入工厂调查,工厂不得规避、妨碍或拒绝。

主管机关人员进入工厂调查时,应出示证明文件,并不得有干扰、妨碍生产、管理或泄漏生产机密之行为。

第 19 条

工厂负责人或利害关系人得陈明理由,向主管机关申请抄录工厂登记资料。

工厂负责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申请主管机关就工厂登记事项予以证明。

第 20 条

工厂歇业者,应将工厂登记证缴销;其不缴销者,由主管机关公告注销之。

工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同歇业:

一有事实足以认定工厂已停工超过一年者。但工厂有正当理由无法复工,报经主管机关核准者,不在此限。

二工厂主要生产设备已搬迁,经主管机关认定无继续制造、加工之事实者。

第 21 条

主管机关为促进工业发展,应就下列事项,对工厂实施辅导:

一工业生产技术之调查、研究、引进、移转及推广。

二工业新产品开发、工业产品设计、品质提升、自动化、提高生产力及经营合理化事项。

三工业技术人才之培训。

四工业污染及工业安全卫生之防治或管理技术。

五其他与工业发展有关之事项。

第 22 条

为提升环境品质,中央主管机关得辅导工业区内工厂或区外相关工厂,设置共同污染防治设施。

第 23 条

工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机关应令行为人停工,并各处新台币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锾;拒不遵守者,各再处行为人新台币四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锾,并得连续处罚:

一违反第十条第一项规定未取得工厂登记证,擅自从事物品之制造、加工者。

二违反第十六条第三项规定,迁移厂址未重新办理工厂登记而从事物品之制造、加工者。

三经依第十七条第五项、第二十四条或第二十五条废止工厂登记证而仍从事物品之制造、加工者。

四经依第二十九条撤销工厂登记证而仍从事物品之制造、加工者。

第 24 条

工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机关应废止其工厂登记证:

一利用其厂地或建筑物之全部从事物品制造、加工以外业务,经令限期改正而不改正者。

二擅自制造、加工违禁物,经法院宣告没收之裁判确定,由法院检察署通知主管机关者。

主管机关依前项第一款废止工厂登记证后,应移送相关主管机关依法处理。

第 25 条

工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机关应令其限期改正;届期不改正者,处工厂负责人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锾,并令其停工及再通知限期改正;届期仍不改正者,应勒令歇业并废止工厂登记证:

一利用其厂地或建筑物之一部从事物品制造、加工以外业务者。但从事与所制造、加工产品相

关之业务者,不在此限。

二违反依第十七条第一项第三款规定公告之事项者。

第 26 条

工厂违反第十六条第三项规定,变更产业类别未重新办理工厂登记而从事物品之制造、加工,主管机关应通知其限期补办;届期不补办者,处工厂负责人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锾,并令其停工及再通知限期补办;届期仍不补办或依法不得准予补办,得连续处罚。

第 27 条

工厂违反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主管机关应通知其限期补办;届期不补办者,处工厂负责人新台币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锾,并再通知限期补办;届期仍不补办或依法不得准予补办者,得连续处罚。

第 28 条

工厂违反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处工厂负责人新台币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锾,并得按次连续处罚。

第 29 条

依本法申请工厂设立许可、登记对主管机关所提供之资料有不实之情事,其涉及刑责者,依法移送侦办;经法院判决有罪确定者,主管机关得令其歇业,并撤销工厂设立许可或工厂登记证。

第 30 条

依本法所处之罚锾,经通知限期缴纳,届期仍不缴纳者,依法移送强制执行。

第 31 条

经勒令停工拒不遵从或工厂经勒令歇业者,主管机关于必要时得通知电业及自来水事业会同到场配合执行停止供电、供水。

前项经停止供电、供水者,非俟主管机关出具停止供电、供水原因消灭证明,电业及自来水事业不得恢复供电、供水。

第 32 条

本法施行前,依工厂设立登记规则规定,免办理工厂设立登记而领有营利事业登记证之小型制造业,其依本法规定应申办工厂登记者,应自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日起二年内,依本法规定申请工厂设立许可或登记;届期未办理或依法不准办理而继续从事物品制造、加工者,依第二十三条规定处罚。

第 33 条

本法施行前,已依工厂设立登记规则领有工厂登记证者,其符合本法规定之工厂,应自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之日起二年内,申请换发工厂登记证;届期未办理或不符本法规定者,其原领之工厂登记证由主管机关公告注销之;经注销后仍继续从事物品制造、加工者,依第二十三条规定处罚。

第 34 条

工厂申请设立许可、登记或变更设立许可、登记及工厂负责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抄录或证明工厂登记事项,应缴纳审查费、证照费、登记费、抄录费、证明书费;其收费标准,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 35 条

本法施行细则,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 36 条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第三篇:企法管理知识辅导: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哪些条款

合同的内容,在《经济合同法》叫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内容如何确立,是订立合同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合同的订立就是要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享有那些权利,应当履行什么义务,关系到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和订立合同的目的,只有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协商-致,合同才能成立。

合同的内容包括哪些?由于合同各种各样,性质、种类的不同,合同的具体条款是不一样的,但概括起来,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这是每一个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当事人是合同的主体。合同中不写明当事人,就无法确认由谁享受权利,由谁承担义务。合同中不仅要把当事人都写进去,而且要把各方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都规定准确、清楚。如建设工程合同要明确规定发包人的名称和住所,也要明确规定承包人的名称和住所,法定的资质等级。

二、标的。标的是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表明了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与要求。标的是一切合同的主要条款,也是一切合同的必备条款。没有标的,合同不能成立。不同性质的合同,其标的也不一样,如买卖合同的标的是货物,借款合同的标的是货币,运输合同的标的是承运人所提供的劳务,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是承包人承建的工程项目等。

三、数量。数量是标的量的规定,是对标的的计量,是衡量标的大小、多少、轻重的尺度。合同的数量是必备条款,没有数量,合同是不能成立的。标的数量是通过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来衡量的,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统一计算方法。订立合同时,标的数量、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必须合法、准确、具体。不要使用一车、一箱、一筐、一堆等含混不清的概念。

有些标的物由于物理属性可能会产生自然增减的情况,还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合理磅差、正负尾数、超欠幅度、自然损耗率等。

四、质量。质量是标的的质的规定性。质量是指标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状况。标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劳务质量。产品和工程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等特性,以及形状、外观、色彩、气味等方面来判断。劳务质量可以根据劳动成果、服务态度等来判断。

质量指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在签订合同时,质量标准要规定具体、详细。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签订;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由双方协商签订。对于双方约定提交样品的,如果能够保存,双方应将相同的样品(经双方签封)各自保存一份;如果不易保存,应将样品名称、品种、规格、型号、等级、质地等详细记录清楚,各存一份,以作验收凭证。

五、价款或者报酬。价款是取得标的物一方当事人向对方用货币支付的价金,是有偿合同的主要条款。价款是标的物本身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在某些情况下,价款也包括运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相关费用。报酬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对提供劳务或者劳动成果的另一方当事人给付的酬金。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就是合同当事人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界限。履行期限直接关系到合同义务完成的时间,涉及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也是确定合同是否按时履行或者迟延履行的客观依据。履行期限一定要规定明确具体,如某年某月某日。

履行地点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履行义务和另一方当事人接受履行义务的地方。它关系相关费用的负担,风险的承担,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等,也关系到合同当事人责任的承担,是合同是否已经得到适当履行的重要依据。合同必须对履行地点作出明确规定。

履行方式是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履行合同义务的方法。履行方式包括时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一次履行还是分期分批履行是时间方式;送货、自提、代办运输是行为方式,结算用汇票、商业汇票托收承付、现金等也是行为方式。凡代办运输的,还要明确规定运输工具、运输路线及到站(港)的准确名称和运杂费的承担。

七、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不履行或者不全面、适当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是促使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使对方免受或少受损失的法律措施,也是合同的主要条款。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违约责任,有利于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合同,解决合同争议,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争议又称纠纷。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解决争议的方式有:一是双方通过协商和解;二是由第三人进行调解;三是通过仲裁解决;四是通过诉讼解决。

第四篇:17版高考生物分类题库 知识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1.(2017·全国卷甲·T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特性及DNA复制。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DNA,也可进行DNA复制,有合成DNA的酶,A项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活细胞产生的酶(如淀粉酶)在生物体外仍然有催化活性,B项错误;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利用盐析的方法可使胃蛋白酶在提取液中沉淀析出,C项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但该酶应在低温环境中保存,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甲·T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

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明确原生质体的含义及曲线中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规律。

(2)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原理。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依据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可知,原生质体的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原因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开始吸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A项错误;0~1

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减小,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原生质体和细胞壁都收缩,但原生质体收缩得更快,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B项错误;2~3

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开始增大,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低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项正确;0~1

h内,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则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项错误。

3.(2017·天津高考·T3)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解析】选C。题图中加入酶C后,A浓度下降,B浓度上升,推测A经过反应生成了B,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项正确;该体系中在T1T2段曲线变化幅度较大,T2以后曲线趋于平缓,反映出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项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作为反应物的A过少造成的,酶的活性变化不明显,C项错误;图示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项正确。

4.(2017·江苏高考·T22)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解析】选B、C、D。由题图中信息可知,蔗糖在筛管细胞中被蔗糖水解酶水解,使筛管细胞中的蔗糖浓度小于伴胞中的蔗糖浓度,伴胞中的蔗糖就可以从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流入筛管中,A项正确;蔗糖在筛管细胞中降解为单糖,筛管细胞中的单糖浓度大于薄壁细胞,所以单糖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B项错误;蔗糖是顺浓度梯度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筛管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项错误;蔗糖水解产生的单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项错误。

【方法规律】“三看法”快速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第五篇:2018法考经济法知识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3条第2款规定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3条第3款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计算。纳税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业在一个纳税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在报送企

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企业在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个人所得税的税基

个人所得税的税基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如下:(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按月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2800元。

下载企法管理知识点辅导:领导方式的分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法管理知识点辅导:领导方式的分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