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工12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

时间:2019-05-14 23:4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连理工大工12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连理工大工12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

第一篇:大连理工大工12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

大连理工大工12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1.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的“土政策”,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B)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选择性执行

D.**代性政策执行

满分:6 分

2.在政策执行中,“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哪一种执行偏差?(D)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残缺性执行

D.**代性政策执行

满分:6 分

3.政策执行后对政策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称为(B)。

A.政策输出

B.政策效果

C.政策目标

D.政策反馈

满分:6 分

4.从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地位来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B)。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满分:6 分

5.公共政策一旦(B),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性。

A.可行

B.合法化

C.合理化

D.系统化

满分:6 分

6.在政策执行中,“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C)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残缺性执行

D.**代性政策执行

满分:6 分

7.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A)。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满分:6 分

8.评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前提是(C)。

A.价值标准

B.政策方案

C.政策目标

D.事实标准

满分:6 分

9.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是(A)的范例。

A.政策变通

B.政策创新

C.理想化政策模型

D.政策执行再决策

满分:6 分

10.政策评估的价值分析对象确定的总原则是(B)。

A.实事求是

B.有利于提高政策方案的价值

C.便于操作

D.有利于政策实施

满分:6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公共政策分析通常包括(ABCD)。

A.政策问题分析

B.政策方案分析

C.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结果分析

E.理论模型分析

满分:6 分

2.通常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主要有(ABCDE)。

A.政治领袖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C.民意代表和大众传媒

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E.政府部门本身

满分:6 分

3.政策监控过程包括(ABCD)。

A.监督

B.控制

C.调整

D.修正

E.评估

满分:6 分

4.综合西方学者观点,结合我国实践,我们认为公共政策运行经过哪些环节(ABCDE)。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监控

D.政策评估

E.政策终结

满分:6 分

5.多角度分析通常从下列哪些角度进行分析(BCE)。

A.伦理角度

B.个人角度

C.组织角度

D.理论角度

E.技术角度

满分:6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中国政策研究组织由:官方政策研究组织、半官方政策研究组织和民间政策研究组织构成。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3.公共政策的环境中影响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目标选择和途径选择的是国际环境。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4.公共政策的环境中决定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民主化程度和合法化程度的是政治环境。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5.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中政策实施包括政策执行、政策结果、政策修正。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第二篇:大工12秋运筹学在线作业1-3答案

大工12秋《运筹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1.线性规划的变量个数与其对偶问题的(C)相等。

A.变量目标函数 B.变量约束条件 C.约束条件个数 D.不确定 满分:8分

2.下列有关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目标函数求极大 B.约束条件全为等式

C.约束条件右端常数项全为正 D.变量取值全为非负

满分:8分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则必是一个基变量组的可行基解

B.线性规划问题一定有可行基解

C.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只能在最低点上达到

D.单纯型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换基迭代一次必使目标函数值下降一次

满分:8分

4.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在其最优单纯形表上(B)。

A.非基变量的检验数都为零 B.非基变量检验数必有为零 C.非基变量检验数不必有为零者 D.非基变量的检验数都小于零

满分:8分

5.如果原问题为无界解,则对偶问题的解是(A)。A.无解 B.无穷多解 C.无界解 D.不能确定

满分:8分

二、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1.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必须是满足约束条件要求,并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2.求解有人工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采用大M法或二阶段法。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3.设P是线性规划问题,D是其对偶问题,若P有最优解,则D不一定有最优解。A.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4.利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小于或等于零,则问题达到最优。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5.线性规划可行域的顶点一定是最优解。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6.利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中,所有基变量的检验数必为零。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7.若某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最优解,最优解一定对应可行域边界上的一个点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8.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类型是“min”型问题。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9.图解法同单纯形法虽然求解的形式不同,但从几何上解释两者是一致的。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0.线性规划可行域的顶点一定不是基解。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1.图解法同单纯形法虽然求解的形式不同,但从几何意义上解释,两者是一致的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2.对偶问题的对偶为原问题。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3.设P是线性规划问题,D是其对偶问题,则D的对偶问题为P。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4.线性规划问题中若可行域是空集,则表明其存在矛盾的约束条件。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5.设P是线性规划问题,D是其对偶问题,则二者最优值肯定相等。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第1题(C)线性规划的变量个数与其对偶问题的()相等。

第2题(C)下列有关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3题(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4题(B)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在其最优单纯形表上()。第5题(A)如果原问题为无界解,则对偶问题的解是()。

第1题(B)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必须是满足约束条件要求,并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

第2题(B)求解有人工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采用大M法或二阶段法。

第3题(A)设P是线性规划问题,D是其对偶问题,若P有最优解,则D不一定有最优解。第4题(A)利用单纯形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时,当目标函数求最小值时,若所有的检验数小于

或等于零,则问题达到最优。

第5题(A)线性规划可行域的顶点一定是最优解。

第6题(B)利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中,所有基变量的检验数必为零。

第7题(B)若某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最优解,最优解一定对应可行域边界上的一个点。

第8题(A)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类型是“min”型问题。

第9题(B)图解法同单纯形法虽然求解的形式不同,但从几何上解释两者是一致的。

第10题(A)线性规划可行域的顶点一定不是基解。

第11题(B)图解法同单纯形法虽然求解的形式不同,但从几何意义上解释,两者是一致的。第12题(B)对偶问题的对偶为原问题。第13题(B)设P是线性规划问题,D是其对偶问题,则D的对偶问题为P。

第14题(B)线性规划问题中若可行域是空集,则表明其存在矛盾的约束条件。第15题(B)设P是线性规划问题,D是其对偶问题,则二者最优值肯定相等。

大工12秋《运筹学》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40分。)1.若运输问题在总供应量大于总需要量时,则(D)。

A.必须用线性规划单纯形法求最优解 B.不存在可行解 C.虚设一个供应点 D.虚设一个需求点 满分:8分

2.下列步骤中,不属于目标规划模型图解法的为(B)。A.作平面直角坐标系

B.作出目标函数的一族平行线

C.作出目标约束所在直线,标出偏差方向 D.按优先级次序,确定满意解 满分:8分

3.对于有m个供应点、n个需求点的运输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为(D)。

A.该运输问题中基变量数一般为m+n-1 B.调运方案中有数字的格应为m+n-1个 C.在用最小元素法给出初始方案时,方案表中每填一个数,划去单位运价表中的一行或一列,此时往往出现需要补“0”的情况

D.可以采用闭回路法确定初始调运方案 满分:8分

4.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求解整数规划的是(B)。

A.隐枚举法 B.踏石法 C.割平面法 D.匈牙利法

满分:8分

5.目标规划的目标权系数是定量的概念,数值(A),表示该目标越重要。A.越大 B.越小 C.为0 D.为正

满分:8分

二、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1.对于m个发点、n个收点的运输问题,该问题的系数矩阵有m+n行。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2.偏差变量是指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距,其中d+可以用来表示实际值未达到目标值的差距。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3.动态规划模型中,定义状态时应保证在各个阶段中所做决策的相互独立性。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4.有m个供应点、n个需求点的供需平衡运输问题,任意基解中基变量的个数为m+n个。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5.对于m个发点、n个收点的运输问题,该问题的最优解必唯一。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6.在运输问题的解的检验数的计算时,常采用匈牙利法。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7.对于m个发点、n个收点的运输问题,该问题的系数矩阵有m×n列。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8.运输方案的任何调整必会引起总运费的增加。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9.最小元素法的基本思想为就近供应,即从单位运价表中最小运价处开始确定供销关系,依次类推,一直到给出全部方案为止。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0.在整数规划问题中,若变量取值为0或者1,则为0-1规划问题。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1.动态规划模型中,问题的阶段数等于问题中的子问题的数目。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2.对于m个发点、n个收点的运输问题,该问题的系数矩阵有m×n行。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3.对于m个发点、n个收点的运输问题,该问题的系数矩阵的秩必为m+n-1。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4.在解决运输问题时,采用闭回路法,可以得到运输问题的基本可行解。A.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5.运输问题的最优运输方案未必唯一。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大工12秋《运筹学》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40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D.)。

A.完成各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长的路线称为关键路线

B.关键路线上的作业称为关键作业 C.所有关键作业的总时差为0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满分:8分

2.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中,错误的为(D.)。A.点表示所研究的事物对象 B.边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C.无向图是由点及边所构成的图 D.无环的图称为简单图 满分:8分

3.(A)是指一个问题需要做出决策的步数。A.阶段 B.状态 C.决策 D.策略

满分:8分

4.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求解部分树的方法的为(C)。

A.闭回路法 B.破圈法.踏石法 D.匈牙利法 满分:8分

5.动态规划主要是解决(D.)决策过程最优化问题的一种方法。A.库存问题 B.运输问题 C.排队系统 多阶段问题 满分:8分

二、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1.最小割是指所有割集中容量之和为最小的一个割集。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2.作业的最早结束时间是它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该项作业的计划时间。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3.在树中任加一条边,就会形成圈。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4.能够通过网络的最大可行流称为最大流。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5.无圈的图称为树图,简称为树。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6.割集是指一组弧的集合,割断这些弧,能使流中断,简称割。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7.网络中的一条可行流不存在增广链是该可行流为最大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8.割的容量是指割集中各弧的容量之和。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9.PERT网络图是由结点、弧及权所构成的有向图。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0.图中次为零的点称为孤立点。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1.若一个图中,任意两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链,称这样的图为连通图。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2.任何图中,奇次顶点的个数有且仅有一个。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3.当网络中不存在任何增广链时,则网络达到最大流状态。B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4.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到各项紧后作业最迟开工的条件下,该作业可以推迟开工的最大限度。A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5.树枝总长为最短的部分树称为图的最小部分树。B.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第三篇:大工12秋《机械工程材料》在线作业

大工12秋《机械工程材料》在线作业

1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材料的含碳量越低,则可焊性越好。(B)A 错误 B正确

2.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等手段,通常在不改变外形的条件下,改变其内部组织,以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称为热处理。B

3.材料硬度值在100-150HBS范围内,切削加工性最好。()A 错误 B正确

4.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刚度。()A 错误 B正确

5.外力去除后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A 错误 B正确

6.冲击韧性是指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A 错误 B正确

7.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性能,用以制造毛坯、机械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称为铸造。(错误)

8.疲劳极限用σ-1来表示。()A 错误 B正确

9.铸铁中,灰铸铁的铸造性能最好。()A 错误 B正确10.热处理性能只用淬硬性和淬透性来评定。()A 错误 B正确

二、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两个相同原子或性质相差不大的原子互相靠近,电子不会转移,原子间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力而结合,形成(B)。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分子键

2.(A)能代表晶格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几何单元。A晶胞 B单晶体 C晶系 D多晶体

3.弹性极限用(D)来表示。A σsB σ-1C σpD σe

4.晶格的点缺陷不包括(C)。A空位 B间隙原子 C位错 D置换原子

5.材料的工艺性能不包括(D)。A铸造性能B热处理性能C焊接性能D光学性能

三、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控制晶粒尺寸的方法有(ABCD)。A.控制过冷度B.变质处理C.振动D.搅拌

2.以下表述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正确的是(BCD)。

A.切削性能:高碳钢合适 B.可锻性能: 低碳钢好C.焊接性能: 低碳钢好D.铸造性能: 共晶合金好

3.原子、离子、分子之间的结合力称为结合键,则以下属于结合键的类型的是(ABCD)。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分子键

4.铸锭的缺陷包括(ABCD)等。A.缩孔B.疏松C.气孔D.偏析

5.由于凝固时表面和心部的结晶条件不同,铸锭的宏观组织是不均匀的,通常由(ACD)组成。

A.表面细晶区B.表面粗晶区C.柱状晶区D.中心等轴晶区

大工12秋《机械工程材料》在线作业

2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机械零件或工程构件,退火和正火亦可作为最终热处理。A 错误 B正确

2.影响再结晶退火后晶粒度的主要因素是加热温度和预先变形度。A 错误 B正确

3.高温回火(500~650℃),所得组织为回火屈氏体。A 错误 B正确

4.低温回火(150~250℃),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A 错误 B正确

5.退火的冷却速度比正火快,得到的珠光体组织的片层间距较小。A 错误 B正确

6.正火和完全退火相比,退火能获得更高的强度和硬度。A 错误 B正确

7.淬火就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再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急剧冷却,从而获得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A 错误 B正确

8.正火生产周期较短,设备利用率较高,节约能源,成本较低,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 错误 B正确

9.热加工和冷加工是根据变形时是否加热来区分。A 错误 B正确

10.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错误正确

二、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下列影响C曲线(即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的因素不包括(D)。

A.含碳量的影响B.合金元素的影响C.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D.冷却时间

2.仅对钢的表面加热、冷却而不改变其成分的热处理工艺称为(B)。A.表面淬火B.表面热处理C.化学热处理D.渗碳

3.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不包括(D)方法。A.真空蒸发B.溅射C.离子镀D.化学反应

4.钢件淬火后,为了消除内应力并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将其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

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叫做(C)。A.正火B.退火C.回火D.淬火

5.(A)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移动的现象。A.滑移B.孪生C.位错D.面缺陷

三、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按层间距珠光体组织习惯上分哪几种(ABD)。A.珠光体(P)B.索氏体(S)C.马氏体(M)D.屈氏体(T)

2.常用的淬火方法有(ABCD)等。A.单介质淬火 B.双介质淬火C.分级淬火D.等温淬火

3.奥氏体的形成取决于(ABCD)等。A.加热温度B.加热速度C.钢的成分D.原始组织

4.以下属于正火在生产中的应用的有(ABCD)。

A.作为最终热处理B.作为预先热处理C.改善切削加工性能D.改善和细化铸钢件的铸态组织

5.以下属于退火的种类的是(ABCD)。A.球化退火B.完全退火C.等温退火D.去应力退火

大工12秋《机械工程材料》在线作业

3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高速钢的导热性特别好。A 错误 B正确

2.高速钢的淬透性高,空冷即可淬火,俗称 “风钢”。A 错误 B正确

3.具有价格便宜、应用最广泛的铸铁材料,麻口铸铁占铸铁的总产量80%以上。A 错误 B正确

4.碳素工具钢为高碳钢,随含碳量提高,钢中碳化物量增加,钢的耐磨性提高,但韧性下降。A 错误 B正确

5.碳素工具钢最终热处理为淬火加高温回火。A 错误 B正确

6.碳素工具钢热硬性差,淬透性低,只适于制作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低速刃具。A 错误 B正确

7.渗碳钢主要用于制造要求高耐磨性、承受高接触应力和冲击载荷的重要零件,如汽车,内燃机上凸轮轴、活塞销等。

A 错误 B正确

8.铸铁是碳含量大于7.11%的铁碳合金,并且还含有较多量的硅、锰、硫、磷等元素。A 错误 B正确

9.冷作模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冷成型模具,如冷冲模、冷挤压模、冷镦模和拔丝模等。A 错误 B正确

10.高速钢最常用的钢种为钨系的W18Cr4V和钨—钼系的W6Mo5Cr4V2。A 错误 B正确

二、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以(B)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白铜。A.锡B.镍C.铝D.铍

2.QT400-15表示铸铁的是(D)。A.蠕墨铸铁B.灰铸铁C.可锻铸铁D.球墨铸铁

3.(C)主要是指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冲击硬化的高锰钢。A.调制钢B.渗碳钢C.耐磨钢D.弹簧钢

4.石墨化的条件是()。A.冷却速度极快B.保温时间较短C.加热温度极高D.冷却速度极缓慢

5.低淬透性调质钢常用的钢种是(D)。A.40Cr B.40CrNi C.40CrNiMo D.20Cr

三、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按碳存在的形式,可将铸铁分为(BCD)。A.可锻铸铁B.灰铸铁C.白口铸铁D.麻口铸铁

2.以下是刃具钢的性能要求的有(ABCD)。A.高硬度B.高耐磨性C.高热硬性D.足够的韧性

]3.刃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切削刀具,包括(ABD)等。A.车刀B.铣刀C.千分尺D.钻头

4.根据磷、硫的含量可将钢分为(ABCD)。A.普通质量钢B.优质钢C.高级优质钢D.特级优质钢

5.按退火组织可将钢分为(BCD)。

A.珠光体钢B.亚共析钢C.共析钢D.过共析钢。

第四篇:大工15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线作业2100分答案

大工15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线作业2100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1.()是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的动作,然后进行重合。A.前加速 B.中加速 C.后加速 D.以上均不是 ————选择:C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答案

2.()主要是用来反应变压器绕组、引出线及套管上的各种短路故障。A.瓦斯保护

B.外部相间短路时的保护 C.变压器纵差保护 D.外部故障的后备保护 ————选择:C 3.变压器外部故障时,有较大的穿越性短路电流流过变压器,这时变压器的差动保护()。A.立即动作 B.延时动作 C.不应动作

D.视短路时间长短而定 ————选择:C 4.发生接地故障时,变压器中性点和母线将分别出现()。A.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B.零序电流,零序电流 C.零序电压,零序电压 D.零序电压,零序电流 ————选择:A 5.利用两端电流相位的特征差异,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关系构成的保护称为()。A.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 B.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 C.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D.距离保护 ————选择:B 6.特高压输电线上应首先考虑采用()。A.三相重合闸 B.单相重合闸 C.综合重合闸 D.两相重合闸 ————选择:B 7.高频阻波器的作用为()。A.限制短路电流 B.增加通道衰耗

C.阻止高频电流向变电站母线分流 D.补偿接地电流 ————选择:C 8.()可以有效地克服采用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的缺点。A.高频保护 B.纵联保护 C.光纤保护 D.距离保护 ————选择:A 9.在纵联方向保护中,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在正方向短路时,正方向元件的相角为()。A.90° B.0° C.180° D.45°

————选择:C 10.()是用来切除线路任一点故障的主保护。A.相间距离保护 B.纵联保护 C.零序电流保护 D.接地距离保护 ————选择:B 大工15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线作业2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自动重合闸装置可以判断故障是瞬时性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A.错误 B.正确

————选择:A 2.特高压输电线上,应首先考虑采用三相重合闸。A.错误 B.正确

————选择:A 3.对于三相重合闸,无论什么故障,都要跳开三相,并重合三相。A.错误 B.正确

————选择:B 4.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与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数目和位置无关。A.错误 B.正确

————选择:A 5.高频保护中,为了使高频载波信号只在本线路中传输而不穿越到相邻线路上去,应采用高频阻波器。A.错误 B.正确

————选择:B 6.瓦斯保护不能作为变压器唯一的主保护,必须与纵差保护配合,共同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A.错误 B.正确

————选择:B 7.高频保护采用相—地制高频通道,是因为相—地制通道的衰耗小。A.错误 B.正确

————选择:A 8.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其中以2次谐波为主。A.错误 B.正确

————选择:B 9.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高频保护。A.错误 B.正确

————选择:B 10.对于单相接地故障,也应进行三相跳闸和三相重合闸。A.错误 B.正确

————选择:A

-END-

第五篇:大工12秋《数控技术》在线作业1~3答案

大工12秋《数控技术》在线作业11 2 3 4 5 6 7 单选题BC B D D多选题 ACD AC AB ACD ABCD判断题 B A B B B A A

大工12秋《数控技术》在线作业21 2 3 4 5 6 7 单选题 A B D A A多选题 AB ABC ABC AD AB判断题 B A A A A B A

大工12秋《数控技术》在线作业31 2 3 4 5 6 7 单选题 D D D A A多选题AB AC AB AC ACD判断题 B A A B B B A8 9 10A B A 8 9 10B A B 8 9 10B B B

下载大连理工大工12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连理工大工12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