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2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应脱去工作服。
2、无菌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操作时戴口罩。
3、检查每位患者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检查传染病患者后用0.2%的过氧乙酸泡手1-2分钟。
4、各种抢救包、治疗包、检查包等需经高压灭菌后备用,两周未用者应重新消毒后使用。各种无菌物品应标志清楚,按要求存放(存放容器清洁无尘,按先后顺序摆放)。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5、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容器定期更换消毒。
6、一般诊疗器械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保持清洁,无污染血渍,用后清洗消毒。
7、用于传染、感染、被病人体液污染的一般诊疗器械要先消毒后清洗。
8、候诊厅、各诊疗区及病区的门、窗、桌、椅、柜及平车、轮椅、诊断治疗床等每日定时用含氯洗消毒液擦拭,若被污染应及时处理。地面应湿式清扫,定时消毒。以上各区均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9、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观察室、厕所等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分明,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0、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分类收集后,交有关部门统一回收。
11、医院污水须经处理达标后排入下水道。
12、垃圾置塑料袋内,密闭运送。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废物置黄色和有明显标志的塑料袋内,必须无害化处理。
13、治疗室、观察室、供应室、门诊各诊室等到均应定期消毒。
第二篇: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消 毒 隔 离 管 理 制 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应脱去工作服。
2、无菌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操作时戴口罩。
3、检查每位患者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检查传染病患者后用0.2%的过氧乙酸泡手1-2分钟。
4、各种抢救包、治疗包、检查包等需经高压灭菌后备用,两周未用者应重新消毒后使用。各种无菌物品应标志清楚,按要求存放(存放容器清洁无尘,按先后顺序摆放)。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5、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容器定期更换消毒。
6、一般诊疗器械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保持清洁,无污染血渍,用后清洗消毒。
7、用于传染、感染、被病人体液污染的一般诊疗器械要先消毒后清洗。
8、候诊厅、各诊疗区及病区的门、窗、桌、椅、柜及平车、轮椅、诊断治疗床等每日定时用0.1%有效氯洗消毒液擦拭,若被污染应及时处理。地面应湿式清扫,定时消毒。以上各区均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9、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观察室、厕所等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分明,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0、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须消毒毁形处理后,交有关部门统一回收。
11、医院污水须经处理达标后排入下水道。
12、垃圾置塑料袋内,密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和有明显标志的塑料袋内,必须无害化处理。
13、治疗室、观察室、供应室、门诊各诊室等到均应定期消毒。
第三篇: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2、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农、戴手套等。
3、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5、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6、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7、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8、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9、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0、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漓洗后晾挂备用。
.
11、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12、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3、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第四篇: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标准预防措施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洁,公共场所应及时脱去工作服。3.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有标记;凡遇有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置,严密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病房,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并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5.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治疗室、换药室坚持每日清洁、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行终末消毒。
6.患者的病员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脏被服放于污物袋内。
7.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记,专人负责回收。
8.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索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9.遇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并悬挂标识,患者尽量置于单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每日消毒,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清洁消毒。
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2.病房及卫生间的他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挂备用。
13.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试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4.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殊感染者按相关消毒隔离要求执行。
15.灭菌物品(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温度25°以下,有效期为10d-14d;抽吸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16.病区治疗车、换药车及病房门口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等。
第五篇:洗衣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洗衣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各区有明确标志,物流由洗衣区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由污到洁通过,不得逆流;
2.洗衣房工作人员上岗必须严格着装,做好基本防护,每日更衣,接触污物要
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用流动水洗手;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病人和工作人员的衣物分类收集,分机清洗。
婴儿室衣物专机清洗;特殊感染性疾病病人(包括多重耐药菌)使用的衣物
单独收集,单独专机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用500-1000mg/L含氯消
毒剂浸泡30-60分钟后单独清洗;
4.为避免交叉感染,清洁被服设专区存放,婴儿室的衣物设单独存放处。
5.清洁与污染车辆应该固定专用,不得混用,应贴有明显标志,污染车辆使用
后用0.1%康威达溶液擦洗后备用。
6.室内紫外线消毒每日二次,每次1小时,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7.工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地面每日2次用0.1%康威达溶液拖地,拖把根据区域
不同固定专用,做好标识,悬挂晾干,每周大扫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