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内容环节
根据志远中学高效课堂讲座内容整理
(仅供内部参考)
一、老师制作和使用导学案的六条基本要求
导学案制作的过程是通过集体备课这个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团队合作,个人创造的过程。而制作是为了使用,科学使用才能发挥高效作用。那么,导学案的制作的和使用对老师的基本要求有六条。
1、各学科组组长提前分配给主备课人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
2、先集体讨论下周教学内容,逐课时明确重点难点、教学任务、熟悉教材结构,合理定位每节课的学习目标。
3、主备课人作中心发言,向其他老师说明导学案的设计意图、教学活动方案及课堂结构。
4、其他老师对主备课人的重点难、点定位,教学活动方案,知识面的覆盖及应删减或补充的内容做全面讨论,形成共案统一印制。然后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所教班级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创新(含学情预测、教学流程设计、任务分配、知识拓展等)
5、老师二次创作的个案要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并抽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要求学科代表会同小组长检查导学案,进行学前调查(也可由老师收回批阅,了解学情后再次发给学生)。老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导学方法,为课堂高效作铺垫。
6、老师对学生使用的导学案做到每发必收,每收必改,每改必评。提倡全收全改,也可由小组互改后老师全收抽改,批改既保证数量,更保证质量。如对错误原因的分析、针对性的语言沟通等,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导学案的五个步骤(简称“学生五步”“老师三查”)
在老师的指导下,导学案设计的所有问题,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当堂解决。对于导学案,课前预习是保障,自主学习是核心,合作探究是关键,展示点评是高潮,测评达标是目的。具体说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学习中的困惑,用双色笔作标记。(老师一查学情)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组内小展示》“小展示”指小组内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展示汇报。可“兵教兵”“兵练兵”,也可结成帮扶队子、合作伙伴等。(老师二查小组展示中暴露的问题)
第三步、积极参加班内大展示,对学生有四条要求:(1)从内容上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重点、难点、易错点。(2)从分工上讲,要避免精英展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机会,既强化团队意识,又让每个同学都体验自信。(3)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如肢体语言、自制道具等,板书要规范,合理使用双色笔。(4)积极点评质疑,展示自己的风采。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纠错、有补充,有疑问,质疑者发言做到有抢有让、简明扼要。点评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学生归位,整理导学案和纠错本(老师三查纠错情况)。第五步、达标测评,可口头、可书面、可板书、可互测,也可要求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
三、组及小组文化建设
各班级要完善小组建设,打造小组文化,强化小组管理。把每个组长及学生在高效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与日常行为规范同步考核。具体做法是:
1.科学分组。①确定小组长,条件:成绩中等以上,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②合理搭配组员,成绩、性格、男女比例等,便于结成帮扶队子。
2.构建文化。①小组命名(有象征寓意,响亮)。②小组宣言,誓词张贴在指定位置(有鼓舞、煽情、励志作用,小组自学前可齐声朗读,增加学习氛围。)③每班都要在制定位置设信息栏、量化栏、光荣榜等。
3.评价考核。①制定小组学习量化细则,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考核,表扬先进,鞭策落后。②与期末评模、表彰奖励挂钩,如评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展示标兵、优秀辩手、发言积极分子、助人标兵、帮扶模范等,可发证书、奖金奖品等。
4.加强培训,养成习惯。①组长及学科代表主动工作习惯。②课前预习习惯。③使用“三宝”习惯(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④合作交流习惯。⑤展示质疑习惯。没有培训就没有习惯,没有习惯就没有高效。各位老师要注重对小组长和学生的培训。
四、责任与追究:
1.分馆管教学领导指导到位,检查反馈到位。整改推动,奖罚到位,对学校教学质量承担领导责任。
2.年级部长对本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落实要加强领导,身体力行,一线指挥,天天检查,时时反馈,周周总结,月月整改推动。要做到眼中有问题,手中有典型,心中有方法。年级部长是本年级部教学管理和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3.科任课教师是每节课的策划者和主导者,是直接责任人。要以高度责任额态度伤害每节课,失误就是事故,事故就是伤害,伤害就要负责。
五、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教师积极参加高效课堂的理论培训,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学校要定期测试,测试不合格者限期补考;在课堂教学中,若不按规定流程操作,要“一读、二警、三听”。
2.导学案编制,实行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专人把关的流程;主备人必须在导学案上签字,备课组长把关签字,年级领导审阅后签字印刷;质量不高的导学案坚决拒印。学校教务处,每周都要检查评定导学案的优劣,通报全校并与奖罚挂钩。
3.虚心学习,坚持培训,加强研究,反思整改,不断提高
教务处对每个年级(部)的课改执行情况要深入调查,自习检查,加大督查。每周教职工例会都要总结反馈,树立典型,一点带面,整体推进。
4.新课改做得好,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备课组、班级、年级总结经验,大力表彰,反之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5.认真参加集体备课,积极创造出高质量的导学案
(1)备课组长在开学的第一个周,要把本学科导学案的编制工作分解到人并上报教务处。(2)每位老师作为主备人时要提前一周备课,将导学案初稿交给本组人员预审,非主备人要提出修改意见,在集体研讨是提交出来,讨论后形成“共案”,经审批后签字印刷。(3)每位老师对共案要联系个人及学生实际“二次创作”后形成个案。(4)主科要做到“一周双研讨”以保证导学案及时出台。
6.每位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着手研究新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关爱每一个学生,积极转化差生,培养优生,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之路,积极承担“示范课”“研讨课”“过关课”“推门听课”及“赛课”“公开课。要求每节课都要有课后反思,每场考试都要质量分析。
7.必须坚决贯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分层实施,落实四清”的教学策略。
第二篇:高效课堂六环节
“高效课堂六环节”学习计划
为打造高效课堂,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学习计划如下:
一、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
能熟练使用高效课堂的“六环节”,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提升。
“高效课堂六环节”流程:
(1)明确目标。没有学习目标就不可能达标,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
(2)自主学习。一是教师先指导学生自学做到“四明确”,即明确自学时间、内容、要求、任务。自学时间5—10分钟,因教材而定。二是检查自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合作探究作好铺垫。
(3)合作探究:解决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三步完成,一是同桌讨论,二是小组讨论,三是全班讨论。三步讨论的原则是:(a)同桌讨论解决的就不用小组讨论。(b)小组讨论解决的不用全班讨论。(c)全班讨论解决的就不用教师点拨解决。
点拨解决。
合作探究学习,要因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而确定合作讨论方式,不能堂堂都按三步讨论进行。合作探究的目的,是探究那些重点难点知识,易混淆的知识。(4)精讲点拨:解决全班学生都不会的问题,分四步做好。
一是先规范、纠正自学中学生的专业用语或不规范地方,养成良好的学习规范习惯。
二是点拨引导解决不会的问题。
三是注意引导学生多种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是归纳类型,总结规律。
(5)练习达标:检测内容要紧扣目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6)拓展提升:在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再按知识类型,初高中知识衔接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拓展。目的是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措施:
(1)、业务学习。对“高效课堂六环节”,逐环节进行学习讨论研究,(2)、做到业务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听示范课,取长补短,逐步提升自己。
(3)、写好教学反思。主要内容:肯定成绩,记下灵感,反思失误,分析原因,改正措施。
第三篇:高效课堂五环节
五环节教学法 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法:
1.辅助环节:导入板题,揭标示导 2.先学环节:自主学习,检测效果 3.后教环节:更正讨论,教师点拨 4.训练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5.回归环节:小结回归,落实堂清
(一)辅助环节:导入板题,揭标示导。
这个环节分四项内容:
1、单元导入;
2、板书课题;
3、揭示目标;
4、出示自学指导。
每个单元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要先出示单元的知识树,让学生对整个单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了解这每一节课在这个单元和本册书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二要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这一段话很重要,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引导学生先要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然后再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就板书或出示课题,板书时字体要工整,规范,给学生做出表率。再出示自学指导,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五个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学法、明确标准、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五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如果本节课所学内容多,可分为自学指导
一、自学指导二……。
(二)先学环节:组织自学,检测效果。
这个环节分为两步:
1、学生自学;
2、教师检测。
学生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独立自主学习。学科不同,课型不同,自学的要求和方法也不同,或朗读,或默读,或看书,或动手操作,遇到疑难查工具书,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圈点批注,找到答案画线,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做上记号。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要做好组织工作,目光巡视,行间巡视,了解学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自学。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以后,教师通过检测了解学生自学的效果,为后教提供依据。教师检测的方式根据学科、课型特点和要达到的矛盾而定,一般有口头提问,练习板演,动手操作三种。检测就是考试,要求要严格,组织要严密,确保了解真实学情。检测之前要讲明要求,注重教方法,育习惯。
(三)后教环节:更正讨论,教师点拨。
这个环节一般分为四步:
1、观察板演;
2、组织更正;
3、组织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板书;
4、学生自查自纠、消化理解记忆。
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保证高效课堂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对于检测后发现的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参与更正、讨论解决。先要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按“五步观察法”的要求对照例题和自己做题的实践体会,观察板演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发现有问题及时举手上台更正。更正时一定要注意教方法。讨论时重点在于弄清“为什么”,对学生都不会的倾向性问题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出易混易错点,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在这一环节主要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同步板书重要知识点、易混易错点和解题规律。讲评归纳之后,要指导学生自查自纠,消化理解记忆,融会贯通。
(四)训练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教师要根据本节目标和检测当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出训练题,注意题型、题量、难度。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都能到一个学校来上学,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但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每节课的训练题要分出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在完成必做题的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拓展提高,做到保底不封顶。对于拓展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要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五)回归环节:小结回归,落实堂清。
此环节包括三步:
1、总结本节所学知识,指出倾向性问题,提醒学生注意;
2、回应本节目标,寻找差距,回归单元目标;
3、落实堂清,指导课后补差、日清、复习、预习工作。
每堂课在结束前两分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回应目标,寻找差距,单元回归。所谓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根据学生当堂训练的作业完成情况,落实堂清,安排课后补差、复习、预习和日清等工作。
高效课堂五环节,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基本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优化。对于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可以灵活变通,但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效果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唯一标准。
第四篇:高效课堂五环节操作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
第一:自学(预习)
自学(预习)的抓手: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效果。(导学案是路线图,在课改初期,必须每个学科都要有。随着课改的推进,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编写预习笔记,达到和用导学案同样的效果。对一些比较重要并且难度大、容量大的内容,老师仍需要给学生提供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包含三维目标。A: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概念、定理等。B:过程与方法暨能力目标,在学习知识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哪一种学习方法,提升哪一方面的能力。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暨情感目标,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情感目标。
2.学习重难点。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预测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制定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重视重点。
3.学法指导,老师根据具体内容,设计学法指导。
4.知识链接。老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把能联系起来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上挂下连、左顾右盼。
导学案的编写基本要求:
1.知识问题化。对于一些知识性的问题老师切忌直接给学生,而应该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层次化。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实现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学习的三种形态:独学、对学、群学。独学,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利用双色笔及时把重要的知识点和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标注。对学,在独学过程中,疑惑知识对子之间相互讨论,重点知识相互之间提醒。而后,对子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各个层次之间展开群学。老师在小组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要能关注到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完成学情调查,以便及时的组织课堂。
第二:明确小组展示任务,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本小组学生围绕展示任务展开组内的学习交流,并且先在小组内进行小展示。并且把展示内容和展示成果板书到黑板上。老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学情调查。第三:展示
老师根据上一个环节的学情调查,开始组织全班学生的展示,展示过程中,各个小组把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其他学生进行追问,老师及时点评,进而促进新的课堂生成。
第四:生成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本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课上、课下和自习课上进行整理归纳)
展示完毕后,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把课堂的生成、疑难问题以及自己的收获整理到自己的纠错本上。第五:达标测评
每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老师根据学情调查,利用多种方式组织达标测评。通过达标测评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老师对学生的学情进一步的调查。
第五篇:构建高效课堂的八个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的八个环节
一、目标导航
目标导航环节要求教师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准确、可行。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的优劣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评估时特别关注与要求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要明确,即方向要对,目标正确;要可行,即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活动能实现学习目标;准确即清楚、具体,有强的可操作性。目标的具体化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教师引领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紧紧围绕目标,是否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具有导向性,能够“引领”学生直达目标;“引领”是否起到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丰富情感的作用。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学”,同样也离不开老师的“教”,或者说老师的“讲”。眼下新课改有点过分张扬、过分夸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了,有点过度贬低、淡化老师的“教”与“讲”了。这是不对的。我们这里要为教师的“教”与“讲”正言。不过,我们把老师的“教”与“讲”理解为“引领”。并且要求老师的“引领”要明确,要有方向性,即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引领”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不偏离目标的轨道上运行,有捷径才有高效性;还有,“引领”要有层次性,老师要熟知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围绕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时,要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最终直达目标,另外学生的程度不一样,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也会不一样,也要求老师的“引领”有层次性,所以老师的“引领”既要考虑问题的难易,又要适合不同学生,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不搞一刀切!“引领”要有导向性:即老师的“引领”是指方向、送方法、启迪思维、助其思索,诱导、启发、推动学生一步步自己实现。“引领”是不直接告诉答案的;“引领”要自然、和谐、要富有情趣,不可高深、生硬、和学生的认知水准相脱节。要以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准为切入点,一步步、一环环的诱导学生自我生成。这样就起到了激活情趣、启迪思维、树立信心、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的功效了。老师适时、适度、精当的“引领”最能检验或彰显老师的内功、素养和专业技能了。可以说:“引领”的优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效与低质。“引领”是我们老师群体共同的弱项。
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求实效 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看老师是否给学生留出适量的时间去阅读文本,围绕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老师是否做到了尽量不要打扰学生,是否做到了巡视于教室,有针对性地洞察学情,尤其关注学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