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学期试卷分析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试卷分析1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一、试卷总体情况
本次七年生物期末考试试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思路明确、试卷编制规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有利于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重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覆盖面全,题量始终,难度适宜,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内容丰富,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两大题,卷面满分100分。第一大题,选择题,共20题,40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整体做得并不太好。七年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答题存在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不会联系生活现象; 4)实验原理弄不懂,没有深入研究,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二大题,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本题主要考察花的结果、花的传粉结果、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细胞的失水、吸水,以及实验的操作步骤,学生完成的不是太好。
三、考试反映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时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技巧,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
措施: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要深入了解;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
课堂教学效率;
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背下来;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运用。
4、恰当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自制教具,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第二篇:2014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中考试卷分析(推荐)
2014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中考试卷分析
这次中考生物试题共两个大题,总分100分。现将试题、试卷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生物中考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学生在具体答题中的分析能力,大多数题目与生活紧密联系,如选择题的第17、29等题。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该试卷的亮点之一。
二.试卷考试结果分析
选择题共30题,即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从答题情况看,第8、27、29小题出错率较高。从这些情况反映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导致部分学生选择题得分不高。填空题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31题的第1、2问出错率较高,主要是学生对探究性试验理解不清,对淀粉消化的过程不清楚。第32题的第1问出错率高,反映学生对呼吸运动的原理理解不透彻,识图能力欠佳。第34题平均分只有5.8分,反映学生对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掌握不够,对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改变知识模糊。
从试卷总体看,体量适度,题设表述清楚。从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书本的基础知识,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整卷的分数为78分左右,到达预期的结果。但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说明在平时上课没有听懂,有得以后的教学中努力。
三.问题反思及措施
从本次考试的结果分析,生物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反思: 1.要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用新课程理论统领课堂。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相联系。3.探究实验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初一生物备课组
2014.4.18
第三篇: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白志娟
一、试卷总体情况
本次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
二、学情分析
本次考试参加人数共88人,最高分41分,最低4分,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三、考试反映的问题
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大多数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及素材的记忆能力,直接把课本知识变成选择题给学生进行作答,答案在课本上都直接找到,但在这方面学生的丢分却比较多。从学生试卷可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3、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与灵活应用。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4、学习态度差,不积极主动。
四、反思与整改措施: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多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多做一些探究性实验,最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可以使遇到同类问题得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要深入了解。
7、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
8、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术语。
第四篇: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中考试试卷分析
马岭学校
一、试卷分析:
试卷涵盖内容主要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前三章内容。知识面广,主要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问题。部分题目相对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本试卷满分100分。
二、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最高分92分,成绩不理想。
三、存在的问题:
1、复习不全面、不细致,不能回归课本,只能依靠复习提纲和笔记。学生不能认真阅读课本导致失分很多。
2、基础知识不牢固,平时不进行记忆,比较懒惰,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生物学概念只靠死记硬背,试题稍有变化就不能作答。
3、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如试卷26题和28题实验题。
四、今后教学努力方向:
1、抓学生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
2、重视双基教学,注重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并落实到教学实践。
3、在教学中应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5、多给与学生复习生物的方法。如记忆知识点构建知识脉络(先记忆后理解);回归课本、梳理知识点;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大量强化练习)。
第五篇: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2015—2016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金桥中学 李姣辉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满100分,时间50分钟,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试题涵盖了教材的第一、二单元。
2、题型与题量:25个选择题,分值为50分,二题科学实验题,分值为9分,三题综合分析题,分值为41分。
3、命题的特点:①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②试卷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体现“课标”的学习要求.各部分试题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③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习题中的中等难度部分。④试卷注意联系实际创设问题背景,增强用生物的意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方案中认识到生物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生活中需要生物的理念。
二、学生答题分析情况
学生对选择题答得比较好,基本上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得分较高,但答科学实验题由于有的学生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没记牢,第一小题排序题弄差顺序了,丢了几分。综合分析题都是选择书上重点知识来考查的,但有的图不是特别清楚,导致学生答题时不能将结构和序号对得上,而这次序号也是一个序号一分,结果导致丢分太多。
三、存在的问题
⑴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楚,基础知识不牢固。
⑵学生审题能力较差,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印象或经验答题,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⑶应用生物知识迁移能力差,对基础知识在新课程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这也与学生平时脱离实际生活有关,学习方法不当,不会灵活运用。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生物教师应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生物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到位但又不越位,很多教师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结果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一些正常的活动要求没有到位,相关能力也没有形成。2.把握生物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双基”的基础性作用。
3.加强生物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的教学,新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补充生物素材,拓展生物知识面,加强学生的生物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 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生物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5.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生物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生物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利并对生物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生物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