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厅文件
豫人社就业„2013‟42号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管试点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加快推进我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切实加强就业见习工作管理,我们研究制定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12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三)采集、发布就业见习相关信息;
(四)组织辖区内有就业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单位进行岗位对接;
(五)负责辖区内见习单位的管理、见习活动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六)负责辖区内见习单位申请见习补贴资金的初审、审核、公示,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第三章见习单位的申报与认定
第五条
各地要积极建立并发展见习单位。见习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我省范围内依法成立(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事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
(二)符合我省产业发展导向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具有一定规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三)能持续提供一定数量的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技术岗位或提供有助于高校毕业生积累经验的一般性工作岗位;
(四)有专门的见习指导人员、完备的见习计划及考核制度;
(五)按时支付见习人员生活补贴,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六)见习期满可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留用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
(七)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措施。第六条
申报见习单位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申报表》(附件1);
(三)《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年度计划表》(附件2);
(四)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第七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见习单位的受理与认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报
用人单位申报见习单位时,按第六条要求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中央在豫、省属在豫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申报高校毕业生省级就业见习单位的,可以直接向省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二)受理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受理用人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并建立台账。
才服务机构进行实名登记校验,对其中未实名登记的,完善相关信息后视同直接登记,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数据信息是见习单位申领见习补贴的重要依据。省级就业见习单位的相关信息直接报送省公共就业服务中心。
(六)建立就业见习台账。见习单位应当建立见习人员花名册和数据库,包括:见习人员基本信息、毕业院校信息、见习岗位及期限、见习考核意见等内容,定期上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七)高校毕业生在见习期间,见习单位应通过银行为见习人员发放生活补贴,政府所提供的生活补贴由见习单位先行垫付,与本单位所提供的生活补贴一并按月发放给见习人员,不得拖欠。
(八)见习单位应为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九)见习单位要做好见习人员考勤、考核工作,按季将相关情况报送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第十三条
见习单位不得随意解除与见习人员的见习关系,见习期间见习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见习单位可终止见习协议:
(一)已落实工作单位不能继续参加就业见习的;
(二)不遵守见习单位规章制度且教育无效的;
(三)因本人过失或不服从见习单位管理,给见习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的;
(四)本人不愿意继续从事就业见习的。
第十四条
见习期满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见习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发放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证明》(附件5)。
第十五条
见习单位对见习期满后正式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应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就业见习人员参加党政机关公务员考录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其见习时间可认定为基层工作经历。见习期满未被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可继续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对有创业愿望的,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
第六章
见习补贴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
见习人员的生活补贴分别由当地政府和见习单位提供,自2013年7月11日起,政府提供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700元,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见习单位提供的生活补贴不低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
第十七条
见习单位根据当年接收见习人员的见习情况,按年度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就业见习补贴资金。申请补贴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日内经复核无异议的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到就业见习单位在银行设立的账户。
第十九条
提前结束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其生活补贴按实际见习时间核发。其中,低于3个月见习期的,不拨付见习补贴。
第二十条
就业见习补贴资金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申领和拨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对资金申报、拨付、使用过程中,有虚报、谎报见习人员人数及期限,骗取、套取就业见习补贴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一经查实,取消见习单位资格,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就业见习工作检查评估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定期对就业见习单位开展的就业见习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就业见习不规范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就业见习工作检查评估机制,每年对见习单位进行检查评估,主要内容包括:见习单位规章制度建设、见习计划落实、职业安全卫生、见习人员权益保障和见习人员留用率等情况。对检查发现不合格的见习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其见习单位资格。
第二十三条
各地要按季度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报送《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进展情况表》(附件8)
第二十四条
建立就业见习评比表彰制度。对接收见习人员多、见习岗位质量高、见习工作组织管理好、见习人员留用率高的见习单位予以表彰,可逐级推荐为市级、省级或国家级就业见习示范单位。
第二十五条
大力加强舆论宣传。各地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营造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就业见习政策和意义,宣传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成功就业的典型。要大力宣传见习单位开展就业见习的经验做法,树立见习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以引导鼓励更多的用人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见习实现就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附件:1.《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申报表》2.《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年度计划表》
第二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财政厅 关于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的通知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4〕81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支持,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创业,现将加强大学生创业扶持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资金扶持
(一)逐年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从2014年起,省财政每年从省本级预算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在河南自主创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无偿项目资金支持,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
(二)大学生自主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根据项目吸纳就业能力、科技含量、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等因素,分别给予2万元至15万元资金扶持。扶持标准分为4个档次:2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节能降耗、劳动密集型的创业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创业实体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5万元。
(三)扶持项目需满足以下条件:
1、进驻经认定的各类创业孵化园区,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且无不良信用和违法记录;
2、创业实体的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是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含留学来豫创业人员);
3、吸纳3人(含3人)以上就业;
4、有较好的创业发展计划和市场前景;
5、管理团队能力较强,管理制度健全;
同一扶持对象和扶持项目只能享受一次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资助。
(四)扶持项目需提供以下材料:
1、《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书》;
2、项目发展计划书(包括项目市场机会、管理团队等);
3、申报人身份证和毕业证(在校生提供学校证明材料和学生证)及复印件;
4、企业法人或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
5、申请表涉及资格、资质、许可及知识产权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五)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由创业孵化园区向所在省辖市、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申报,并提交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汇总表、园区概况、第(四)条所规定的每个扶持对象应提供的材料,省辖市、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初审后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属创业孵化园区可直接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六)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组建评审团,进行项目评定,确定扶持金额。对申请扶持资金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由项目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者进行现场答辩。
(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根据评审团意见,确定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并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示(具体包括项目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者和扶持金额等),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拟定资金申请报告,省财政厅审核后按规定将扶持资金拨付至创业孵化园区,创业孵化园区15日内将扶持资金拨付至创业企业或项目法定代表人(限个体经营)的银行账户,并将结果反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二、落实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
创业(开业)补贴主要用于降低大学生开业成本,帮助大学生顺利创办企业。
(一)补贴对象:初次创业的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或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
(二)补贴标准:每人5000元。
(三)申报条件:申报人为创业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取得工商登记3个月以上,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吸纳就业3人(含)以上。
(四)申报资料:
1、大学生身份证和毕业证(在校生提供学校证明材料和学生证)及复印件;
2、企业法人或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3、吸纳就业人数及经营记录有关单据。
4、《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请表》
(五)申报流程:
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向创业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创业(开业)补贴。毕业学年大学生由所在高校汇总后向高校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省属高校毕业学年大学生创业补贴由省属高校汇总申请,省教育厅初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高校毕业生直接向创业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每人和每个营业执照只能享受一次创业(开业)补贴。
2、审核与公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收到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重点核查申请人身份、创业项目等情况。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创业(开业)补贴汇总表,具体包括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创业企业名称、营业执照号、开业时间、补贴金额等,并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3、拨付。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拟定资金申请报告,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从就业资金中拨付创业(开业)补贴资金至申请人银行账户,并将结果反馈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培训政策
全面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要求,大力开展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确保完成每年培训大学生6万人次的任务。统筹安排培训时间,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创业需要分阶段参加创业意识培训、开办(改善)企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但每人每模块只能参加一次,并根据培训内容分模块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四、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
(一)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实行分账核算。
(二)建立创业扶持项目信用记录制度,申报资料不实,提供虚假信息的项目和申报人,列入黑名单。对套取、挪用、挤占创业扶持资金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除收回补助资金外,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创业孵化园区负责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初审,并监督扶持资金的使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申报扶持项目补助资金申请材料的全面性、真实性进行审核。省财政厅负责扶持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或委托第三方)每年对获得扶持资金的项目进行跟踪评估。
各地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建立大学生开业情况实名统计制度(季后5日内上报),全面落实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2014年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包括电子件及各类证明材料的扫描件)请于10月底前报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属高校毕业学年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请于11月底前报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联系电话:0371—69690083 电子信箱:dxsfcxm@16
3com
联系人:董华玲 吴军辉 韩喜明
附件:
1、《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书》
2、《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请表》
3、《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开业)情况统计表(季报)》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财政厅
2014年8月18日
第三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范文)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
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 浙人社发 [ 2011 ] 221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 [2010] 107号)精神,**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解决我省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本实施意见下发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未参加我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下列人员,经审核确认后,按规定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一)曾与我省各类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
(二)曾在我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工作过的人员。
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办法
本实施意见下发时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上述人员,可按城镇个体劳动者办法参保缴费,其中正常缴费至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本实施意见下发前已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上述人员,可一次性补缴1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按规定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
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按本人选择的缴费基数和统一的缴费比例计算确定。缴费基数由本人按2010年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300%之间选择,缴费比例统一为18%,其中8%部分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记入社会统筹基金。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限,作为实际缴费年限计算。按国家和省规定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考虑到年龄偏大人员的承受能力,适当降低60周岁以上人员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具体为:年龄每增加1岁,一次性补缴标准降低5%,依次递减至70周岁,70周岁以后不再递减。
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上述人员按规定参保缴费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补贴组成。不享受最低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基础养老金时,补缴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按本人选择的月缴费基数除以2010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确定;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时,计发月数根据参保人员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时对应年龄的计发月数确定。
四、统筹解决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
参照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办法,统筹解决其他相关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
(一)具有本省户籍的退休军人,可按照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复退军人按规定参保缴费后,军龄视同缴费年限,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申领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按现行办法计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补贴组成,不享受最低基本养老金待遇。今后,新退役到地方的复退军人,允许本人作一次参保选择,可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二)具有本省户籍,因结婚等原因未返城以及虽已返城但被安排在县以下集体企业或自谋职业的我省原下乡知青(含分配在农场、兵团当职工的知青)。可按照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原下乡知青参保缴费后,经审核确认后的下乡劳动时间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下乡劳动时间按本人户口由城镇迁入农村至迁回城镇或按政策规定可以迁回城镇的时间确定),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申领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按现行办法计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补贴组成,不享受最低基本养老金待遇。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 浙江省财政厅
关于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部分参保人员待遇政策的通知
浙人社发〔2011〕222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的意见》(浙发〔2011〕19号)精神,为继续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省政府同意,对部分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享受政策进行调整。
一、调整范围对象
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下列人员列入调整范围:
(一)曾经从事乡村医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农村电影放映员等城乡居民;
(二)原下乡知青(含分配在农场、兵团当职工的知青,下同)。
二、调整待遇标准
(一)曾经从事乡村医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农村电影放映员等人员,按其在我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原在岗工作时间,增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月增发标准为原在岗工作时间账户化额度除以个人账户养老金记发系数确定(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应年龄的计发月数执行)。原在岗工作时间账户化额度,以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条件时当年当地平均缴费额上政府缴费补贴为基数,乘以其原在岗工作时间计算。缴费年限养老金月增发标准按认定的本人原在岗工作间分段计发,计发标准与其他参保缴费人员相同。
本通知下发时,已参保缴费尚未达到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的先确定其原在岗工作时间,待其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条件时,按当年当地平均缴费额加上政府缴费补贴为基数,乘以其原在岗工作时间计算账户化额度,增发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年限养老金按本人实际缴费年限与原在岗工作时间之和计发。
(二)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下乡知青,按其原下乡劳动时间,增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具体办法同上。
(三)乡村医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农村电影放映员其原在岗工作时间和原下乡知青下乡劳动时间,按本人在年满60周岁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实际从事相关工作的时间和下乡劳动的时间计算(不满1年按1 年计算,超过60周岁后的年限不计算),原在岗工作,下乡劳动时间和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之和累计不超过44年,城乡居民养老金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员相同。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中金余额继承办法按《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2010〕166号)规定执行。
三、审核办法
(一)乡村医生原在岗工作时间,以其从事乡村医务工作之日起至离岗或年满60周岁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实际从事相关工作之日止,其身份和时间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确定。
(二)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原在岗工作时间,以其被招用之日起至被辞退或年满60周岁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实际从事相关工作之日止,其身份和时间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定。
(三)农村电影放映员原在岗工作时间,以其被招用之日起至离岗之日止,其身份和时间由当地广电、文化行政部门审核确定。
(四)原下乡知青的下乡劳动时间,按本人户口由城镇迁入农村至迁回城镇或按政策规定可以迁回城镇的时间确定。其身份和时间由当地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审核确定。
各市、县(市、区)卫生、教育、广电、文化、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和相关原始证明材料进行审核、认定和公示。公示完成后,将正式核准当地人员名单送当地人力社保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并报相关人员的省级主管部门备案。具体的审核认定实施办法由(各市、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审核认定工作于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
四、发放办法
符合条件人员增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由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负担。
五、其他类似人员
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其他曾由乡镇聘用、从事农村相应社会服务工作的类似人员,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待遇调整完善政策由各设区市参照上述办法制定,报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备案。
各市、县(市、区)要继续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工作。此次部分人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调整完善,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各地要认真组织本地区实施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认定范围和标准,督促检查政策落实到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这项工作基本原则和政策内容的宣传,促进城乡居民对待遇调整完善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注意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重要情况要及时向省有关部门报告。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2011]223号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民政厅
关于进一步解决部分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问题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民政局,省直各单位:
为解决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人员的生活困难,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实际,采取了发放补助和解决户粮关系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精减退职人员实际困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这部分精减退职人员年龄增长,省委、省政府决定进一步解决部分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问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范围对象:六十年代初由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以及军事系统精减退职,现无经济收入,生活有困难的精减退职人员。二,补助标准:按每人每月500元发放。
三,认定程序:先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精减退职时的原始证明及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的户籍证明。如本人无法提供精减退职原始证明的,由原精减单位根据历史档案记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精减退职人员的原始证明和户籍证明等相关材料,由原精减单位予以初审;如原单位已不存在的,由原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初审。原单位或主管部门初审后再报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确认。现既无单位又无主管部门的,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确认。军事系统精减退职人员由当地当地民政部门负责确认。
四,经费渠道:所需经费比照现领取生活困难补助费的精减退职人员经费开支渠道列支。现既无单位又无主管部门的,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负担。五,执行时间:从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
六,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细致做好精减退职人员的审核认定工作。既要保证符合条件的精减退职人员能真正享受到生活补助,又要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冒领及重复领取困难补助费的现象发生。对已享受其它各类补助的人员,如低于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可按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补足;如高于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则不再享受。要认真工作,确保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
附件:1,部分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申请审批表 2,部分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统计表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第四篇: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附件1: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吉人社办字〔2010〕56号
关于印发《吉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证书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吉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联系。
联系电话:88690926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
主题词:证书管理通知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2010年3月18印发-1-
吉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证书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发放与管理,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经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定)委员会评审(定)或用人单位聘用所取得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的管理。通过国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证书按国家有关政策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二、专业技术人员持有的“吉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以下简称“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表明持证人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和水平,作为受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
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按照职务等级分为正高级(紫色)、副高级(红色)、中级(绿色)和初级(蓝色)四种。
四、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发放、管理和登记。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私自印制同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一经发现将全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五、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办理程序
1.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或原省人事厅)授权组建的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审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证书办理程序为:各评委会在例会评审结束后,要按照全省职称部署意见,提交相应评审结果核准材料。经集中公示无疑异后,核准通过的人员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打印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加盖“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核准专用章”钢印和印章及经办人印章,粘贴防伪标识,交由各评委会统一发放。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加盖“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核准专用章”钢印,粘贴防伪标识,交由各评委会加盖本评委会印章及经办人印章后发放统一发放。
由市州评委会评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并在当地公示无异议的人员,由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报送通过人员信息,领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统一打印资格证书,加盖市州专业技术资格管理专用印章、钢印及经办人印章,粘贴防伪标识后发放。
2.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或原省人事厅)授权组建的县(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审通过人员证书办理程序为:各评委会在例会评审结束后,要将评审结果报所在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集中公示并核准备案。经公示后无疑异的评审通过人员由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汇总人员信息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资格-3-
证书由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打印,加盖本市(州)专业技术资格管理专用印章、钢印及经办人章,粘贴防伪标识后,返回各县(市)发放。
3.转正定级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办理程序为:
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部门建立本地区、部门转正定级人员数据库,凡由各地区、各部门认定的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信息均录入数据库。
各市(州)于每年12月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汇总报送有统一证书编号、身份证号等必填内容的转正定级人员信息表,领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资格证书由各市(州)统一打印,加盖本市(州)专业技术资格管理专用印章、钢印及经办人章,粘贴防伪标识后发放。
省直部门转正确定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据信息由省直各部门统一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报送并办理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转正确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证书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打印并加盖“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核准专用章”钢印和印章及经办人印章,粘贴防伪标识后,交由省直部门发放。转正确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证书由省直部门统一打印并加盖本部门专业技术资格管理专用印章后发放。
六、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建立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信息管理库。从2010年开始,凡是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定及经各地区和省直部门认定所取得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4-
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信息直接录入信息管理库,并逐步面向用人单位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服务。
七、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丢失或遗失,由省、市(州)、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具专业技术资格证明,证明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办理专业技术资格证明的程序以及需提交的相关手续和材料须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吉人字〔2008〕78号)有关要求办理。
八、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要求,从2010年起,我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工本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专项列支解决。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向专业技术人员收取相关费用。
九、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凡与本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十、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鲁人社﹝2009﹞2号
关于2009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使用
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人事局,省直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09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72号)和省人事厅《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7〕19号)有关规定,现将2009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使用标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各语种、类别、级别的成绩,全国通用标准为60分(试卷满分为100分)。我省使用标准执行全国通用标准。
二、达到全国通用标准的,外语考试成绩有效期至评审通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为止。
三、符合《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7〕19号)中放宽外语成绩要求规定的,外语成绩要求放宽至50分,当年可申报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各市、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审查、审核工作,确保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顺利进行。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