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广科技成果服务县域经济解读
推广科技成果 服务县域经济
第十四届广西科技活动周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发 布 人:自治区科技厅厅长 蓝天立 发布时间:12月28日上午9:00时 发布地点:广西科学活动中心报告厅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在全区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五次全会、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2005年。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每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周举办广西科技活动周的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于2005年1月8日至13日举办第十四届广西科技活动周。今天科技活动周筹备领导小组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和有关方面通报和介绍第十四届科技活动周的筹备情况和有关活动安排。
一、2005年科技活动周的形势背景
2004年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五个统筹”、“五个坚持”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我区和全国一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五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区经济继续呈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呈现出结构在优化、质量和效益在提高、开放在扩大、后劲在增强的良好态势。我区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区域合作快速推进,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党委提出的“三突破”目标全面完成。去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307亿元,同比增长11.3%;财政收入达401.8亿元,同比增长17.6%。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7 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120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三突破’目标的实现,是我区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我区团结一心抓稳定、抓改革、抓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广西正处于中央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多重发展机遇叠加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一年来,我区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区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围绕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抓源泉、疏渠道、促转化”和“立足区域发展,构建创新体系;瞄准特色产业,提升竞争能力”的总体要求,全年在实施创新计划、服务县域经济、推进科技体 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等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002-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第二轮创新计划,今年是总结验收的一年。这一轮创新计划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科技金源”、“科技金桥”和“科技金穗”三大科技行动为载体,加强产品创新源的培育和引进,加强科技中介服务环节建设,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能力及环境建设,加快出新品、创品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开源。
2002年以来,全区在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科技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共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4232项,创新计划的实施,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现为“五个促进,五个支撑”:
一是创新计划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区共组织实施了1418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累计培育、引进、推广农业种养新品种2108个(次),农业新产品产值累计达333.605亿元。共引进、推广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其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409项,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已应用分布于全区30个县、覆盖面积达213万亩,培训农民36万人次,主要示范作物的决策吻合率达到96%,降低成本3.2%-15.5%,亩增产 12.6%,亩增效30.0%。至2004年6月,全区建设科技示范村2000多个,累计推广示范新品种1228个、新技术1016项,发展科技示范户10万多个;培植科技型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211家,形成了101.68亿元的总产值;,2002年以来自治区共评出种养大王(能手)140人次,二是创新计划促进了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我区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全区累计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2071个,工业新产品总产值达723.57亿元;重点扶植产品创新示范企业240家,新产品产值158.71亿元,示范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超过30%;引进、消化和吸收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技术成果600项,全区60%的制造业企业已应用推广了1-2个单元的信息化技术,34%的制造业企业的大部分业务应用信息化技术,部分大中型企业已基本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柳州市被列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区有38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三是创新计划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桂林、南宁、柳州、北海四个高新区累计实现总产值828.24亿元,总收入945.14亿元,总利税98.16亿元,出口创汇6.13亿美元。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年平均超过30%,经济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1-10月,高新区实现总产值317亿元,同比增长28.22%;工业增加值95.99亿元,同比增长41.37%;总收入344.61亿元,同比增长27.69%; 总利税34.56亿元,同比增长27.23%;出口创汇2.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78%,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新增孵化项目144个,新增孵化企业数129家,孵化毕业企业28家,孵化毕业企业数同比增长100%。目前,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390家。
四是创新计划促进了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明显增强,为科技自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从2002年至2004年,全区鉴定科技成果累计达384项,登记科技成果累计达597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累计达261项,其中,2003年,有122项科技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在第二轮创新计划中,突出加强科技金源单位建设,全区认定科技金源单位25个,2003年至2004年6月,金源单位组织开展在研项目889项,其中国家项目129项、自治区项目396项;到期完成项目151项,其中国家项目28项、自治区项目77项;成果转让20项,收入295万元,产业化项目18项,产值2.5亿元,发表论文689篇,其中专著91册、在核心刊物发表195篇,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6项,申请发明专利20项。
全区建立了4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20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市一级的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开发机构698家,全区有17个单位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所高校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学科获准开展项目博士后工作,是西部12个省区中建站较多的一个省份。全区建立16个科研中试基地,225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提 供支撑。
初步构建了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全区89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已覆盖区内14个市和9个重点行业。全区14个市均建立了技术市场网,“两周三会”(广西、全国科技活动周,北京科技博览会,深圳高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我区“引技、引资、引人才”和技术交易的平台,自1992年以来,广西已连续举办了13届科技活动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举办和组团参加了30个国内外各种技术交易洽谈会,组织参展参会企业3200多家,组织招商项目和技术需求项目3000多项,涉及总投资400亿元。广西科技信息网继续延伸服务节点,已形成了以广西科技信息网为门户、涵盖14个市分中心网站、7个专业网站及153个县级节点、1030个服务示范点的庞大网站体系,全网各类栏目数量达850个,累计发布32.5项(条)农产品信息,促进69.50亿元的农产品销售。全区已建立了技物结合的实用技术配送组织59家,配送技术197项,各类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组织1728家,其中公司+基地+农户的推广机构有94家。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入网单位达到了28个、大型仪器77套。仪器开机率由入网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实验动物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独具特色的实验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全国相同领域处于先进水平。
截止2004年11月,全区累计申请23468件,授权13055件,在全国(除台湾省外)均排第20位,在西部12省区市排位 第四,在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排位第一。2004年1-11月,全区申请专利2055件,授权1143件。职务发明申请599件,其中企业专利申请490件,同比增长9.9%。
五是创新计划促进全社会科技素质提高,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全区共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培训7.2万人次,科技人员培训46.7万人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2.8万人次,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6.5万人次,组织农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2万人次;组织青少年科参加科普活动总人数达858.5万人次;此外,还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推动科技进村、入企、入户。
刚刚开过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认真分析了我区当前的经济形势,确定了今年全区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明年全区经济总目标 是要实现年GDP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2% 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明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启动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对科技工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广西科技工作要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坚持“抓源泉、疏渠道、促转化”的总体要求,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工业兴桂战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实施第三轮创新计划,继续深入实施“三金”行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按照“环境营造、智力支持、能力提高、项目带动、管理促进”的要求,切实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切实落实“加强宏观、突出重点、改善管理、注重绩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科技行政管理能力。
2005年主要任务是:全面启动第三轮创新计划,抓好创新计划8个方面的工作;抓好广西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十一五”科技计划的编制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制,为科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切实加强县市科技工作,营造县市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启动实施县市科技创新试点示范工作,开展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试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实施专利战略的实施;深入开展“三引”活动,加强国际、区域科技交流与合作;要以创新机制推动全民性的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加快广西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步伐;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完善制度,创新管理,积极探索科技行政管理服务的途径、方式和模式;切实加强对各类科技项目的后续管理和监督,提高科技项目的显效性。此外,还将组织实施系列科技工程和一批重大科技行动。总之,我们要认真规划、实施好“科教兴桂”战略和“人才强桂”战略,为实现我区2005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第十四届科技活动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广科技成果,服 务县域经济”为主题,这一主题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推进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全面落实“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新突破”的具体体现。
二、2005年科技活动周的筹备情况、内容与特色
历届科技活动周都紧紧围绕广西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确定既有特色又相互衔接的主题。每年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突出科技活动周的宗旨,全面贯彻“依靠、面向、攀高峰”的方针,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全面推进科教兴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呈现常办常新、效果年年上升的好形势。从1992年第一届科技活动周开始,到2004年第十三届科技活动周,累计参加的总人数达60多万,参展项目达33642项,签定合同、协议1685项,累计成交金额92.87亿元。
对2005年第十四届广西科技活动周,自治区领导明确提出:科技活动周要体现“搭台、造势、引导、推动”的作用和功能,体现公众参与和成果交易,体现“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找寻广西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科技发展研究讨论的综合平台,通过展示、论坛、激励、交易等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我区实施科技创新计划的丰硕成果、创新环境和能力,推动科技扩大对外开放,激励科技创新,促进我区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具体来说,2005年广西科技活动周将安排四大类28项活动。科技表彰奖励大会上将表彰奖励2004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享受政府特贴专家、金绣球奖、自治区第六批“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和自治区创新计划科技种养大王与能手等奖项。
科技活动周期间将在广西展览馆举办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
交易会由科技厅、卫生厅、信息产业局、知识产权局、新闻出版局、广西出版总社、各市人民政府、高新区、柳州铁路局共同组织。
这一届“双新双交会”展览内容包括:创新计划综合成果展、创新计划各市成果展、优秀科技合作项目展、县域经济需求项目展、园区建设展、种养大王展、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展、专利集市及原产地名特优产品展、高校院所成果展、电子信息产品展、医疗卫生新技术新产品展、图书展等12个专题专业展和1场人才交流会,共有800多个展位,展示项目4100多项。
其中,创新计划综合成果展,将综合展示我区实施创新计划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向全区人民汇报我区第二轮创新计划实施成效。创新计划各市成果展,主要展示各地实施创新计划的成果及有关科技成果。优秀科技合作项目展,主要展示近年来我区在与区外科技合作中实施成效较好的科技合作项目。县域经济需求项目展,主要展示各市县企业的技术需求项目和招商项目,组织项目供需双方对接洽谈。园区建设展,主要展示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政策及需求项目。种养大王展,主要展示全区 科技种养大王的成果。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展,主要展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和产品。专利集市及原产地名特优产品展,主要展示区内外优秀专利技术和产品、我区获得或正申报原产地标志的名特优产品的展销。高校院所成果展,主要展示全国各高校院所最新技术成果,组织各市县、有关企业参与洽谈交易。电子信息产品展,组织区内外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电子信息产品展示交易,让科技影响和改变老百姓的生活。医疗卫生新技术、新产品展,组织区内医疗卫生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交易,组织专家教授针对老百姓的生活和健康问题现场咨询。图书展,组织区内外新版图书及二手图书的展示交易,为全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营造全民爱书、读书氛围。
本届科技活动周,比历届都加大了服务县域经济的力度。活动周期间,同时启动2005年服务县域经济科技行动,通过组织一系列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活动,动员组织全区人员参与广西科技活动周,体现全民参与性,以达到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举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论坛,启动实施“广西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广西县域科技创新试点示范工程”。
项目推介和配对是本届科技活动周追求实效性的重头戏。专题推介会将推出40多项优秀专利技术、农业高新技术、适用新技术。由科技中介机构根据成果拥有者、投资商的需求征集的配对项目30多项,将为产业化成果的供需双方提供较多的商业机会。来自各市、县的科技种养大王、能手和农民朋友直接参与各种活 动,是很具潜力的合作者。
在高校院所成果展区,区内外将有60多家高校院所展示4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并进行贸易洽谈。其中区外高校院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21家。
本届活动周最为闪亮的两个部分是:电子信息产品展和人才交流会。在电子信息产品展上,联想、佳能、三星数码、神州电脑、七喜电脑、尼康数码、富士、索尼、天朗、汉王等著名品牌厂家将展示最新的数码产品和IT产品;数字生活展区将向需求多样化且日趋成熟的终端用户展示最前沿的电子产品、各种学习和娱乐硬件以及软件;模拟数字屋将向观众演示未来的数字生活;数字专业展区集中展示广西经济发展中所急需的一系列IT和通讯解决方案,涵盖硬件、软件和相关服务的业务范围,为各类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硬件的现代化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在这里观众还将感受到数字电视的魅力;游戏娱乐展区将现场进行PC和网络游戏产品的展示以及电子竞技、电子游戏相关服务等。尼康公司将在展览会举办“尼康缤纷活动日”,展示尼康最新产品及发布最新资讯,并进行现场免费试用,提供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咨询;天水目、三星、富士、索尼等公司也将组织一系列的现场活动,让观众亲身体味高科技产品给未来生活带来的奇妙改变。
科技人才交流会搭建科技人才交流平台必将为各类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单位促成“第一资源”的优化配置,组织相关企业进场招聘 中高级科技人才,并组织研讨如何为企业搭台,给人才及培养机构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区内100多家企业将进场招聘各种中高级科技人才;广东60多家企业针对大中专技工学校招聘1000个岗位高级技术工人,其中全国知名企业32家,同时组织广东急需人才的企业与我区南宁市横县、上林、马山、隆安、武鸣,崇左市江洲区、扶绥、大新、天等、宁明、龙州、凭祥,来宾市合山、象州,百色市凌云县进行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洽谈,采取定单位培训方式向广东输送15000名技术工人。
本届活动周将继续组织科技成果网上展览和网上交易,会后跟踪在科技活动周洽谈、合作的项目及企业,提供全程服务,使科技活动周成为“不落幕”的交流交易会。
以上是我对明年科技活动周的内容作的简略介绍,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广西科技活动周突出了四大特点——突出服务县域经济、体现全民参与性、技术成果交易性和坚持“不落幕”。
新闻界的朋友们,2005年科技活动周是广西举办的第十四届科技活动周。此前的每一届活动周都在不断创新中形成了科技活动自身的特色,积累成在区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技活动品牌。历届科技活动周都得到各新闻媒体的重视与关注,你们根据各自媒体的特点,做了大量的报道,为科技活动周的持续举办和创新,为推进广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功不可没。我代表自治区科技活动周筹备领导小组和自治区科技厅,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鼓 舞、激励、推动的作用,反映重大历史背景,紧紧抓住活动周的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科技,对2005年广西科技活动周进行更富有特色、更具影响力的报道,为将广西科技活动周进一步推向全国、推向东南亚、推向世界,再作新的贡献!
希望参与筹备、组织科技活动周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要细心周到,精心安排、组织好每一项科技活动。各项活动要体现科技会计师,要面向社会,贴近生产和生活,使参加活动周的单位和个人有更大的收获,让科技活动周在推进我区科技对外开放、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各位朋友、同志们:再过几天就是新年元旦了,在这里,我提前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好!并通过大家向全区科技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今天与会的各位新闻记者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新年新气象,工作取得新成绩。
预祝2005年广西科技活动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二篇: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
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科技〔20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中央企业、科研单位:
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科技兴安”战略,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力度,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等科技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着力解决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市场机制基础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现就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科技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体现。安全科技是安全生产构成的重要要素,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企业提高本质安全程度的重要途径,是科技支撑引领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进一步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科技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安全生产的治本力度,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共性、关键性安全生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科研攻关,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张德江副总理强调,要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切实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各地区、各单位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
(二)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重要抓手。从业人员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科技
创新、技术改造、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是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各地区、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将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作为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好。
(三)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是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推广是做好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家鼓励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改进安全设施,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提倡和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不断改进、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二、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法规标准推动、严格行政许可准入、淘汰落后、培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着力推广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五)基本原则。
1.依法推广原则。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2.先进适用原则。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既要突出技术、工艺、装备、材料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要重视其适用性、实用性和稳定性。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安全生产的特点开展推广工作,注重成果对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实际效果。
3.突出重点原则。以高危行业和领域为重点,筛选对于生产安全事故防治切实有效、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加以推广。
4.互惠互利原则。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推广应用单位在互惠互利、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三、强化工作指导,注重协调联动
(六)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完善科技成果评估筛选和发布机制。要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危害、冶金、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和交通、建筑、消防等行业(领域)为重点,通过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估、鉴定、筛选、发布机制,确定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等科技成果,定期发布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七)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与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紧密结合。科技成果推广工作要始终做到与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与事故调查处理、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淘汰落后技术装备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八)优化政策环境,引导推动企业科技促安、科技保安。要以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为抓手和载体,通过制定有利于安全科技成果推广的政策,利用科技成果奖励、发布推广目录、举办成果展览、召开示范现场会等形式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加大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促使科技成果早应用、快见效。
(九)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准入,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通过严格实施行政许可,进一步提高危险性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与升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面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作用。
(十)制定标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安全科技成果纳入相关标准,是强化政府引导推动、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措施。对于能够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关键科技成果,要尽快通过制定强制性安全技术标准加以推广应用;对于能够有效防范一般性事故的科技成果,要通过制定推荐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
(十一)加强协调,共同推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大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同级政府对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支持,主动与产业、财政、科技、税务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引导、督促企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安全科技成果。
四、鼓励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十二)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安全科技研发和应用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应用与示范,提升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十三)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要引导从事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中介技术服务的机构从企业对安全科技的需求出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开展安全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充分依靠各直属机构的力量,调动和发挥科研及中介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搭建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服务的平台,推动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十四)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要以企业安全需求为源头,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努力改变科研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现象。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安全技术开发平台,促使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规律,以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组织产学研共同做好安全科技立项、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科技、资本、管理的优势,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要加强安全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发挥示范工程典型引路作用,积极创新推广方式
(十五)建立示范工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各地要针对本地区安全生产特点,以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为目标,选择一批典型的安全科技成果,建立一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通过典型引路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广泛开展。
(十六)积极开拓创新,以多种形式开展推广工作。通过制定推广计划、发布推广目录、搭建推广服务平台、展示科技成果等方式,灵活多样地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工作。要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全科技周”等系列活动,组织专家进基层,推动安全科技成果进企业,大力宣传先进适用的安全科技成果,扎实推进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六、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取得实效
(十七)切实把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成立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加
强对推广工作的领导。把推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推广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研究制定推广工作的政策、规划和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
(十八)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区安全科技成果应用的现状和实际需求,选择重点行业(领域),制定推广工作实施方案。要落实目标责任,建立定期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推广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研究具体贯彻落实的措施,做好推广工作的部署、检查和总结评估,于每年的12月20日前,将当年推广工作总结及下工作计划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一○年一月六日
第三篇:科技成果科工作总结解读
今年,我们紧紧围绕年初的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在科技成果管理、产学研 合作、知识产权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 科技成果管理 1、组织申报省成果转化专项。根据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申报的新要求, 我们积极培育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源, 通过跟踪服务、精心筛选, 组织 6 个项 目申报,其中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家蚕天然彩色茧研发及产品产业化”被立项, 获省级资助资金 700 万元。2、积极组织申报市以上科技进步奖。按照省、市科 技进步奖的申报要求, 严格把好材料关, 对申报的材料要求准确提炼和表述项目的创新之处, 并确保材料的真实、可靠。获省科技进步奖 2 项, 市科技奖 33 项, 获奖总数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3、完成县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经企业申 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评选出县科技进步奖项目 38 项。
二、积极推进产学研合 作 1、征集难题。今年, 在企业中广泛征集技术难题和项目需求 68项, 先后 反馈给 **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东北 大学、**工业大学等 20多所高校, 为今年开展产学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发布成果。
第四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式研究
论文摘要 探讨了现代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战略,从加强农技培训、进行技术组装、抓好示范典型、加强基础建设和有效行使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让这些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使这些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技术组装重点是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和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与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二是重点建设几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区结合在一起、健全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结果显示: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增长1 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产1 050 kg/hm2,提高了60%以上 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
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③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4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④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三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制定优惠政策
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省本地情况制定各种政策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3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在增加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投入上,一方面通过立法增加投入,要求各级财政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安排科技成果转化经费;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每年还需拨出科教兴农专项活动经费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专项活动经费,用于资助科教兴农成果转化推广活动
第五篇:镇域经济汇报
XX镇镇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6月)
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区、镇赴苏浙学习之后,我们对镇域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结合XX镇实际,认真研究镇域经济发展新思路、新目标和新措施,以利于强力推动镇域经济率先跨越发展。1-6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36%,占任务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6亿元,同比增长76%,占任务14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48.35万元,同比增长21.5%;招商引资任务完成3.65亿元,占任务的182.5%;新增个体工商户69家,个体私营企业15家,占任务的77%。
一、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再掀赶超跨越、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热潮。6月11日下午,立即召开党委政府成员会议,贯彻传达考察学习情况和领导讲话精神,研究在全镇学习贯彻落实方案。当晚印发学习材料260份。6月12日,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各村两委成员、镇直镇办负责人、各企业负责人集中学习市、区考察期间的会议精神,围绕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高一大”工作总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思想再解放,境界再提升,目标再拔高,落实再高效”的主题活动,进一步调整、理清工作思路,拔高工作目标,勇于担当,勇于实践,用学习的成果,强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发展。要求镇村干部,每天都要学习《莱芜日报》、1莱芜电视台报道的讲话和经验介绍,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先进促发展。第一时间,迅速在全镇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奋起赶超,科学跨越的热潮。
二、以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为第一追求,进一步理清思路,调高目标,实现镇域经济快速膨胀发展。对比江浙,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三高一大”工作总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研究确定了“东部电线电缆,西部新材料,南部新能源,北部生态旅游,中部加快城镇化”的产业及镇域发展布局,利用3年时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利税3亿元,5年之内,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利税7亿元,确保地方财政收入每年保三争四目标的实现,到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力争达到5000万元。在镇政府以东,打造占地1000亩的电线电缆产业园。努力建设山东省电线电缆特色产业镇,充分发挥科虹、振泰两大龙头作用,加大线缆相关企业的引进力度,牢牢抓住电线电缆这个牛鼻子,坚定信心,将产业集群打造好,将品牌做大做强,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线缆制造产业基地,打造镇域经济发展“高峰”。今年在建的科虹线缆产业园,5万平方米的车间7月底建设完成,8月份安装设备,10月份四条中高压生产线建成投产,同时新开工建设6.6万伏橡套线缆项目,750千伏超高压立塔、7000平方米研发中心,着手核电电缆项目的规划设计。豪泰特缆项目2万平方米的车间7月上旬建设完成,8月份进行
设备安装,9月份投产。在镇政府以西规划建设1000亩的新材料产业园。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和储备,实行捆绑发展,聚小成大,建立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打造镇域经济“群山”。目前,一期入园项目5个,2家已经投产,3家已开工建设,正在洽谈的还有7家,力争利用5年的时间,引进中小企业30家,产值到达20亿元,利税2亿元。在南部三平洲村,建设新能源产业区。6月14日与中电(香港)集团公司主动对接,就施工便道、变电升压站、成立指挥部等事宜进行现场办公,加快项目推进。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2期实施,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33台风力发电机组,架设风力电网,计划于2012年7月开工,年底建设完成;二期投资5亿元,建设33台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力变电站,计划于9月开工,2013年建设完成。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到50万兆,产值30亿元,利税3亿元。将成为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典型示范工程。在镇政府以北,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区。依托青石关、齐鲁古道、平洲顶等历史遗迹,管家庄村与淄博天恒集团、大英章村与莱芜创富集团合作,就望鲁山等景区实施开发建设。重点围绕齐鲁文化、齐鲁长勺之战、中国八极拳基地、特色生态农业做好山区特色文化旅游的文章,建设莱芜北部旅游名镇。在政府驻地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镇。坚持双轮驱动,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定位于莱芜北部特色产业化重镇,集中精力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
规划,按照30000人的居住规模来谋划XX的发展,当前重点围绕大项目搞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三、以深化落实为根本,将学习成果落到实处,强力推进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以市场化的思路深化落实。企业大发展,资金、人才、管理是关键,当前我们不仅关注企业投入、进度,更关心企业科学持续发展。为此,针对资金问题,我们鼓励企业通过市、区金融办规范运作上市及风投工作;针对人才问题,强化与名牌高校、研究院所加强联系,统筹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在镇政府以西规划建设占地100亩的人才集聚区,规划建设楼房20栋,专家公寓20栋,将公共服务资源向该区域集中,形成招贤纳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天然气、电力双线保障、标准化中心学校、卫生院及派出所升级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为企业发展创优氛围。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为项目建设增加土地容量,今年西平洲挂钩试点已通过验收32亩,横顶村还未立项,已完成复耕土地39亩,同时东车幅、张家台、下崔等村前期工作已准备充分,立项批复后即可加快实施。
以一线工作深化落实。围绕新目标和项目,结合实际,重新调整工作布局,要求党政负责人每天一个现场调度会,在一线发现问题,抓推进。镇“转提优保促”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包项目责任人服务企业情况进行督查,并做好督查记录;实行包项目责任人“日总结、周汇报”,以督查促落实,确保包项目责任人扑下身子,搞服务、促进度。
以作风转变深化落实。“治庸”,在一线提升能力,要求镇村干部摒弃自甘落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提振精气神,在项目一线学习帮办,增长才干。目前,镇政府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发展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是各村重要工作内容,将发展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任务进行量化分配,明确任务目标,对完成情况一周一通报,同时作为年终实绩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让一部分具有经营能力的个人走上规范发展的路子,为壮大农村经济夯实基础。“治懒”,在一线服务项目,要求镇村干部摒弃畏难发愁、懒散落后的行为,务实勤政,在一线抓具体事,大事小事都要抓,沉下身子,踏踏实实搞服务。针对村集体发展困难、无集体收入的实际,为解决统筹发展问题,开展XX镇“五亩地示范田“工程,要求村两委,集体种植金银花、XX蜜有机桃、桔梗等经济作物,保证村集体正常办公经费不低于30000元。“治慢”,在一线提高效率,要求镇村干部摒弃效率低下、疲于应付、贻误工作的现象,立说立行,推进项目高效运转。“治蛮”,在一线改进作风,要求镇村干部摒弃服务态度差、沟通能力差、吃拿卡要的行为,严格按照“转提优保促”的要求,尽全力服务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