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升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济宁学院教务处李爱国
新升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济宁学院教务处
李爱国
济宁学院是一所山东省与济宁市共建,以济宁市为主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其前身为原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济宁学院是山东省最年轻的地方本科院校。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在2003年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距今已有几年时间。在济宁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建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校级精品课程和8门优秀网络课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近年来高级职称教师大幅减员,新进教师学历层次虽然至少是硕士,但专业背景和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再加上搬迁至曲阜新校区后面临异地办学带来的不便,许多教师教学投入明显不足,以至于抽不出多少时间认真研究课程教学本身,部分课程教学只能勉强维持,精品课程的创建只能是空谈。
2.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占我校绝对多数的是高专课程和少量高职课程。高专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理论学习为铺垫,以实践为手段。但是,重基础理论、重系统知识的教育观念在许多人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从制度方面看,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真正了解职业工作内容并能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议的企业技术人员不多。
3.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先进程度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密切相关。目前我校的教学条件有明显改观。但由于生均实验设备紧张,仍然存在教学资源无法优化配置和共享。同时,有先进的教学资源也未必会有好的教学方法产生,需要我们的教师善于及时了解目前教学方法发展动态研究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课改前沿信息。
4.教学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目前我校教师教学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认识。部分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对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生命线的认识不足,对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认识存在误区。目前,部分教师以为自己将所教课程讲完就完成使命了,全然不顾学生的反馈,不顾学生学得如何。
5.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教育教学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是目前地方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在教学常规检查上,不能深入调查,不能紧抓问题,务虚大于务实。缺乏有效监管,评价体系尚不健全。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要立足校情,突出特色,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把握内涵,精在质量
2003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对于“五个一流”的内涵,我们认为应该结合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准确理解和把握。“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一流教学内容”即建立知识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反映本校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一流教学方法”即要以 “启发式”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流教材”是指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一流立体化教材。“一流教学管理” 即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审机制。学科性质不同,采用的标准也应有所差异,评价标准应该多样化,不能整齐划一。评审机制应该合理,评审过程应该公平、公正、公开。
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一定要照顾到方方面面,通过少数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带动全面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精在质量,不在数量。新升本科院校面临着课程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强的困境,没有实力发展一大批精品课程,只能着力建设一批有发展潜力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带动一批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推进各学科课程的整体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功利化、突击申报、盲目跟风的现象,拒绝赶制“材料”。事实上,精品课程是一个长时间积淀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应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重在内涵和质量的建设上。
2.理念先行,贯穿全程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的更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在精品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也要始终贯穿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思想层面上,要从以传授前人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认知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转变,从学校的静态培养教育向终身学习的动态发展教育转变;在课程设置上,要从学科式课程向整合式课程转变,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从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学生培养为中心转变;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要从单向知识传授为主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通过研究方式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方式转变;在教材上,要从以文字形式表现的“规划教材” 为主向应用“立体化”教材转变;在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上,学生从接受者向参与者、研究者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向指导者、促进者转变。
3.构架合理,突出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要与学校整体培养方案相辅相成。在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整体构架上,要突出 “重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传授,研究方法的培养和实践环节的训练;我校精品课程在文科、理科和工科,以及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师范与非师范的课程都有所涉及,比例较适当,以师范类课程为主,兼顾非师范类课程。
教学是一门艺术,风格可以各异,精品课程的底蕴就是在于它的独到之处,许多精品课程是因为其特色才成为精品的。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改革实践教学。我校作为师范为主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本科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将在教育部门工作,如果不具备组织管理和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能力,将来就难以胜任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未来社会分工细致,工作岗位多变,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因此,在注重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必须培养过硬的能力素质。还必须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强调学生的技术应用,要以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去设计和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能较好地向相关领域拓展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4.动态管理,全程监控 精品课程一经立项,课程负责人往往就放松了对精品课程的过程建设,因此必须制定精品课程的中期检查和验收标准,严格组织验收,建立科学、有效的精品课程评估机制,将立项评估、中期检查、验收评估衔接起来。在评估中,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对精品课程建设全面负责,对立项的精品课程,学校要进行跟踪评估,学校要组织督导小组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以及时了解和掌握课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今年我校精品课程中期检查及评估验收工作就采取自查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负责人要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优势与特色等方面形成自评报告,并将相关成果附后,装订成册,学校再根据自查情况,组织专家组通过查阅材料和听课等方式进行检查和评估验收。
在严格的评估机制下,许多立项的精品课程经过第一阶段建设后,不一定能成为精品课程,只有验收达到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才能正式命名为精品课程,接受进一步的资助。对不按学校要求进行建设的课程,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课程,将终止其经费使用,对不符合精品课程条件的课程不予以认定。只有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全程进行监控,才能真正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制度保障,认真落实
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学制度环境和管理机制。精品课程中涉及大量管理问题,甚至比精品课程建设还重要。首先,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使学校在制度框架下自觉地开展工作,以杜绝政策朝令夕改,因人设事的现象,以及官僚作风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的损害。在管理制度上,还要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完善部分规划、制度、配套措施。为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本着“以人为本”及服务教师、有益学生的原则,努力创造出一个适宜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打磨精品课程的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使管理制度逐步朝着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凡被立项的校级精品课程,学校要比照山东省的资助额度,拨付专项精品课建设经费,对于省级精品课程,除了省教育厅的资助经费外按1:1进行资金配套。同时,对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另外,还要建立多样化的评估标准。精品课程的评选应该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教师水平。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上,还应该根据学科的性质来确定。精品课程精在其特色上,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无疑会抹杀其特色。
6.教学科研,相辅相成
要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离开了教学及其改革的需要,科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研能够充实、深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也能将科研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如严谨、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带入课程教学。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型院校往往也严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精品课程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科研水平虽有明确的规定,对发表的科研论文和开展的学术活动有量化标准,但是,对教学研究水平的考察还不够,教师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应该服务于教学,作为教学型本科院校更应该如此。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在有关奖励、晋升制度上,对教学的质和量做出硬性规定和要求。要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优秀教学成果能获得较高的受益,确保教师从事教学能够获得较好的待遇。
第二篇:新建本科院校软环境建设的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软环境建设的思考
付俊龙
吉林工商学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先后新建了数百所本科院校。随着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加强对这类院校的研究并将其建设好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是从软环境建设角度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软环境
研究
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尚嫌不足 所谓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独特的文明成果,即“共同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和文化氛围,是大学最富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是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的主要体现,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大学生命的灵魂所在。”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地方,虽大学建筑越来越壮观,研究成果的数量也仿佛日趋庞大,但“斯文扫地”的事件也不绝如缕。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底蕴的不足,在此方面问题则表现得更加突出。
2.办学定位不准或不明确
新建本科院校中有不少是从专科升格而来,由于这些学校长期在专科层次,其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基本停留在专科学校层次,对于怎样建设本科、建设什么样的本科既缺认识,更缺乏理性思考,发展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保守落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亟待更标准缺乏针对性,在教学、管理等方面要么模仿原有校的做法,要么是专科教育的简单延伸,要么摸着石头过河。3.校园文化建设不够
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原来校园狭小,办学层次低,对外交流和开放不够,即使在扩建新校园搬入新校区后,仍然存在注重小团体利益、眼前利益得失氛围,缺乏大气磅礴、海纳百川、充满爱心、宽容开放的校园文化;缺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竞争意识 4.管理模式落后,行政主导
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地方政府管理,行政力量大于学官本位现象严重。学校的自主权荡然无存,处处受到制约,学校发展受到影响。从内部看,原有的专科学校由于规模小、人员少,大都实行一级管理,而系(部)中间层次只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学校惯于用行政权力代替学术决视科学、民主管理、专家治教。
二、高等院校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何谓“高校软环境”? 高校软环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根本意义上说,它是指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一所大学的内在品质,具体来说,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大学制度和民主的管理模式;厚重浓烈的文化氛围和求真创新的学术环境;文明和谐的校园风貌和校园文化环境。
软环境在大学的发展和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软环境是提升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保证。它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品位,决定着学校的内在魅力和吸引力。良好的软环境能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人心,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是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软环境的建设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许 多大学校长、专家学者悉心关注研究大学软环境建设问题,不少高校着力进行学校软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软环境建设工作则显得更加重要。
三、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软环境建设工作
1.铸造鲜明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具体来讲,主要就是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为此,我们必须对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到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革新,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应依据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在高校软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学术环境,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大学精神才有承载的主体。
2.形成科学的办学模式。“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要求大学形成科学的、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这也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内容。办学模式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学分制,实行分段教育模式;减少课堂教师授课课时,加大学生讨论问题、查询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完成研究项目、自主学习的课时比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缩减理论教学课时;要加快开放式办学步伐,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的联合与合作。
3.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首先是指政府治校模式的改变,按照“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理念,转变和规范政府行为,落实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高等学校的各项办学自主权,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其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确立“学术本位”的价值,在大学实行学术内行的民主管理。以专家为主来治理学校,使教授真正拥有学术权力,这是把学校办好的基础。
4.营造良好的校风和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它包括教风、学风、行政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校风建设是大学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抓好校风建设的基础上,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及诚信质朴的校园风貌,要积极举办集教育功能、娱乐功能、陶冶功能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艺术节、学术节、学术研究、文艺晚会等等,还要加强与社会其他组织和人群的文化交流,利用一切条件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勇齐,颜蔚兰.论学分制与高等教育公平[J].高教论坛,2005,(3).
[2]史历,程森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J].湖南社会科学,2009,(5)[3]张燕榉.关于高等院校软环境建设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98 [4]罗旭.论高校“软环境”建设与德育创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6).
[5]崔玉明.大学软环境因素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2)
第三篇:探析新建本科院校学院制管理模式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问题,即学院制的建立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学院制的必要性;然后阐明了学院制的三种类型;最后指出建立学院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新建高校 学院制 管理模式 思考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批新建本科院校随之诞生。它们大多是由几个专科学校合并而成或者几个专科加上几个中专或中师华丽转身而为本科学校。诞生后,它们面临诸多困境,与同类老牌本科学校相比,处处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加强管理,整合有效的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从而赢得社会的尊重,内部管理体制随之发生悄悄的变化,很多新建本科高校在内部建立了二级学院。这种学院制的建立,不仅使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组,形成了合力,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而且促进了高校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权力制衡机制的诞生。
一、建立学院制的必要性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以及相关的根本性组织制度。这种制度最大优点就是:符合教育规律,能够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变化;能够调动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能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大学生产力,最合理、有效地配置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要素资源,输出最大效能。而我国的高校内部体制完全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进行设置的,权力基本上在上层手中,如教育部、教育厅或者其他主管部门,地方、学校毫无办学的积极性,从招生、毕业分配、基建投资、项目审批、拨款、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是“老板”说了算,下面的学校领导完全是严格按照“老板”的旨意执行的忠实信徒,缺乏办学的主动性;而学校机构完全按照政府的模式设置,官僚化倾向严重;而学校内部权力分配不合理、不科学;大学的学术权力几乎被行政权力所代替,高校是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过在具体管理活动中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现象,以致造成党政不分,职责不明,有利的事争着做,无利的事相互推;机构臃肿,职能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教授委员会、教代会等机构几乎是形同虚设,毫无价值;高校手捧“铁饭碗”,吃“大锅饭”,大多教职工外无压力,内无动力,只是一个字“混”,虚度光阴。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合理地分配权力,极大地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逐步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必须推行学院制管理模式。[1]
二、学院制管理模式类型
1薄靶!—院——系”三级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大学中增设学院一级管理,在学院下再增设系、研究中心或者研究所。其实,就是将原来学校的部分权利下放到二级学院,让他们享有相对独立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进一步发挥他们办学的积极性。[2]该模式主要优点:减少管理环节,降低行政成本,便于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提高了管理水平。这里必须注意一个问题:如何协调好二级学院与其所属的系或者所的权力分配关系问题,有的是院实系虚,有的是院虚系实,只有做到合理分享资源,才能调动各自的积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语言表达容易,操作起来很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3]
2.“校——院”二级管理模式
该模式在高校中只设院校两级管理机构,学校负责长远计划的制定,作宏观管理工作;而二级学院则赋予人事、财务、学位评定等方面的自主权。
3被旌闲凸芾砟J
此模式即是在大学中同时存在两种管理模式,A“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B“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其优点:形式多样,灵活多变,但是不足之处是: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增加管理成本。要想使学校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有一套比较明确的、适合于该模式的运行体制来加以保障。
三、推行学院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面临诸多挑战:第一,缺乏区位优势,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加盟;第二,办学资金严重不足,且大多是举债办学,造成债务沉重,举步维艰;第三,处于老牌本科学校与飞速发展的高职高专夹缝中生存困难;第四,生源渐渐萎缩,难以招纳优秀学生……鉴于如此情景,为了摆脱困境,利用好现有资源,整合力量,形成拳头产品,办出特色,办出声誉,必须推行学院制改革,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比力重心下移
《现代汉语小词典》(1999年修订版)对“权力”是这样解释的:“权力,名词,①政治上的强制力量;②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也就是说权力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谢安邦认为:我国高校体制权力基本构成应包括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其他利益权力)(如一般教师、辅助人员、学生的权力)等四个方面。
这里所说的权力主要指行政权力、学术权力。而高校行政权力的下放,主要是指一定的资源分配权、计划内经费的使用权、学校内部机构的设置权、一定的人事聘用权等;学术权力的下放则指基层学科的调整、专业的设置、课程的改革、一些科研项目的管理等,当然,这些权利的下放,并不意味着学校相关部门就撒手不管,而是加强引导、教育、监督,防止他们走向极端,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2.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教育力量整体下移
今天,新升本科院校面临着最大的问题: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过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原来中专或者中师的相当一部分老师学历、职称不达标,且继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第二,原有的干部体制存在着最大的弊端就是:能上不能下,即使是一个庸官,只要没有犯错误,只能让他平安退下;第三,一些经过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拿到高学历后,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为了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便顺利地走上领导岗位。这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变。第一,年龄45岁以下的教职工,要求他们去读全日制研究生或者在职研究生,来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第二,年龄45岁以上的教职工,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或者去其他高校做访问学者,做一些课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更好地晋级晋职;第三,在不影响学校行政工作的情况下,只要学历合格者,应该将教学力量下放到二级学院去从事教学工作,在校内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同一学科,只要老师具备、教学条件具备一律同时开课;如果教学条件暂时不具备,师资力量充足,可以分段开课,让学生有充分的权力选课,让他们真正做一次公正的裁判,凡是选课人数不足20人者,一律待岗学习,扣发当年部分津贴;如果连续三次有如此情形者,转岗或者辞退。这样变压力为动力,刺激他们发愤学习,积极进取,进而提高自己的办学声誉。
3.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
我国高校原来大多是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一些学术机构名存实亡,现在应该加以改变,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尤其是充分调动教授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位授予、职称评定、科研成果鉴定、人员聘用及定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营造一个适度宽松、自由的环境,促进学科发展。
四、新建本科院校学院制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学院制改革,其目的是调整内部结构和功能,提高其办学效益及管理水平,所以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苯一步解放思想,稳步推进改革
不管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还是主政一方的官员,或者是学校的“肉食者”,均应有战略眼光,高瞻远瞩,应清醒地认识到:当今学校必须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整合校内各类资源,优化结构,应具有宏观管理水平和驾驭大局的能力,当然这里也应反对两种倾向:第一,盲目推进,不顾当时的客观条件是否成熟,“赶时髦”,“跟着感觉走”,急于求成,进而造成损失;第二,右倾保守,不思进取,错失时机。我们应综合考虑,兼顾社会的文明程度、技术条件、人们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稳步推进,不断发展。[4]
2.讲求效益
“质量就是生命”,这一句话早已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推进学院制改革根本目的就是在管理思想、管理方式上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优化高校内部层级结构,盘活各类办学资源,建立科学决策、高效元转、能适应市场配置资源需要的内部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效益、办学质量。
3.选好领头人
二级学院的党委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及其他领导人选,必须公开选拨程序、任职资格、任职年限、权力、职责等,应该在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公开选拔,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范围内,本人认为:应该选拔那些人品好、高学历、高职称、善管理、既有基层工作经历,又具备国际眼光的人才。这样经过公开、公平、公正选拔的人才,让他们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加以引导、教育、管理,让他们健康地成长,使学校的工作顺进行。
五、结束语
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学院制改革,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培养多样性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与国际高校接轨的必然选择。只有推行学院制改革,整合各类办学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走出困境,自己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办学层次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左春明.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J].神州学人,2000,(10).[2]叶澜.深化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研究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0,(5).[3]马阳亭.简析高等学校的二种基本管理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2).[4]向东春.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重整[J].医学教育探索,2008,(5).
第四篇: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
王海滨
(铜陵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蓬勃发展的有生力量。其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促进新建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笔者提出了新建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具体步骤和必须注重的策略,这对进一步完善新建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办学理念;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Reflections on Building a Digital Campus for a Newly-Established Four-Year College
WANG Hai-bin
(Tongling College, Tongling, Anhui 244000)
Abstract: The building of a digital campus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promoting fast development of newly-established four-year colleges in this country.Strategies and procedures are provided for building such digital campuses in an efficient manner.Key words: digital campus;concept of running a school;logical thinking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提出的“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指引下,一批有多年办学经验的专科学校、地方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合并成为新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蓬勃发展的有生力量。面对着全球信息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从规模扩张转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提升办学水平,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要求,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开始强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规划,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来整合校内资源,推进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学校综合办事实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为此,本文就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最早出现是在1990年,见于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信息化校园计划”之中。1993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序幕。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国内外高校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都有了更深的认识,但与我国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一样,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重硬轻软、重技术轻管理、重建设轻服务等倾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新建本科院校随着全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浪潮,逐渐步入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行列之中。经过近些年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实力的增强,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与综合类、理工类大学相比,新建本科类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化培训等方面还很欠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定位偏差,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许多院校的领导能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数字化校园是学校上规模、上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生存的关键是招生就业,是否有校园网以及校园网运行如何并不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且学校投入大笔资金进行校园网建设,短期内并不能见到其作用和效益。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滞后于理工类、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据2005年11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发起的“2005年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活动”的调查结果表明,82.9%的新建本科院校已建有校园网,14.3%的院校正在建设中,还有2.9%的院校没有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校园网没有运行的学校占17.1%,明显高于原有的综合类院校1.3%、理工农医类院校9.7%、文体艺术类院校5.5%的比率。
2、在学生宿舍联网方面:总体上已有 84.3% 的高校将学生宿舍接入校园网,其中综合类重点大学宿舍联网比例最高占到 90.1%,而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宿舍联网比例最低,仅有57.1%。老的综合类大学、理工、文科高校中,校园网的主干带宽以千兆和万兆网络为主;新建本科院校中,主干带宽为千兆的院校比例只有50%,仍有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使用的是百兆校园网。
3、在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方面:老的本科院校不仅科研项目和经费多,而且国家教育部的“211工程”“985工程”两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带动了原有本科高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调查发现,2004年与2005年各类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自筹解决,自筹资金的比例大约在60%左右,政府拨款约占30%左右。但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2005年有78%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于自筹,政府支持资金非常少,新建本科院校中认为经费短缺的学校占总数的67.4%。
4、技术力量薄弱,网络应用与服务难以满足现实需要。老的本科院校尤其是理工类重点大学,在信息技术方面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还有大批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基于校园网的各种应用系统和平台的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技术研究,都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所以,全国大多数老的本科院校在经历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第一阶段应用建设、第二阶段平台建设之后,已步入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第三阶段——整体建设即虚拟大学的建设。而新建本科类院校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其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与老的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队伍。所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缺乏专门的研究梯队以及开发队伍,虽然投入了有限的资金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只能刚刚满足基本上网功能,更高层次的网上服务(如网络安全管理、电子身份认证等)、更高层次的网上应用(如网络教学、信息服务、网上办公等)因受技术力量的限制,无法自行开发、研究,也没有资金去购买成熟的软件。
所以,目前全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仍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施步骤
虽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异常的紧张,基础条件差,但各高校领导对信息化的建设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步伐仍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本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从统计数据看,绝大多数学校对硬件设备、网络建设等基础设施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费预算都占到了总经费的 15%左右。同时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施方案、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集教育性和职业性为一身。因此,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是:一个核心:以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两个目的:以增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培养合格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的;三个重点:以应用支撑系统建设、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为重点;四个统一: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数据库(门户)、统一用户管理。总体设计思路:制定科学的、符合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的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整体方案;脚踏实地,提高效率,逐步实施,稳步发展,分阶段实施项目建设;合理分配有限的学校资源,使硬件基础建设与应用软件开发、人才培养同步展开;落实项目建设计划,注意自主开发和购买、委托开发相结合。总体框架结构的实施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建设。基础设施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已建立校园网的新建本科院校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对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比如将网络延伸到学生宿舍、教职工家属区,扩大校园网出口带宽,将原来网络没有连接到的办公室、实验室进行线路补充等。一般的网络基本服务即Email、WW、FTP、BBS、Chat、DNS等能满足校园网的基本运行,但随着网络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Internet应用的深入,高层次的应用系统对网络基本服务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目录服务、认证服务等新的应用服务就应该着手考虑,这不仅为网络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同时也为高层网络应用提供基础服务支撑。没有或正在计划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数字化校园整体规划,做好实施方案的论证,合理分配资金,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二步: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建设。由于受技术发展的限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早期,许多管理信息系统是单机版或局域网版,应用服务器、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分散管理、分散存储,形成校内多个信息孤岛,造成各系统之间无法连接,信息资源无法共建共享,也造成了数据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一开始就要注意系统资源环境的整体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提供容量大、性价比高、易于管理的存储设备,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存储和集中备份,对各类应用系统进行统一平台开发,基于统一数据库,在确保数据资源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信息资源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最具活力的组成要素,没有资源,网上的应用和服务就无法开展,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就是纸上谈兵。基于校园网的信息资源主要有三类:管理信息资源、教学信息资源和图书文献信息资源。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独特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首先将数据标准统一起来,其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原有非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转化,存入数据库,再次,将新产生的信息资源及时补充到数据库中。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就能逐步形成网上各类数据库,形成一种无形的资产,为下一步网络应用、服务的开展创造条件。
第三步:建成应用支撑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支撑系统,尤其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部分。在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建成、运行之后,网上信息资源逐渐丰富,数字化校园的高层次发展就是进行网上应用支撑系统、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支撑系统为校园内各类用户提供信息化工作平台,它涉及到教学、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信息服务平台是直接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获取各种应用系统的服务。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信息技术人员力量薄弱,又没有太多的研究生、博士生等辅助研发队伍,在应用支撑系统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应采取购买成熟应用软件的办法或者走联合开发的路子(学校技术人员与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共同研制、开发软件)。比如,一些重点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始较早,已研究开发出一批较成熟的校园网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平台,新建本科院校可以根据本学校实际需求购买其中部分功能模块,也可以在原系统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或定制,既节省人力、物力,开发出来的软件又符合学校的实际需求。
第四步:个性化门户网站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结果就是虚拟大学的形成,在网上的表现形式就是个性化门户网站。个性化门户网站是虚拟大学的入口,通过个性化门户网站,对校园内的信息和应用资源进行整合,将数字化校园的多种应用集成起来,使用户能按照其权限访问校园网的资源,为用户提供单一访问的个性化服务和应用间的漫游。
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应是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开发逐步成熟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大原则,在建设中探讨、在探讨中建设,不可一次投资、一步到位,也不可操之过急。
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时,要注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建立权威组织领导机构以及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接口等。当然需要注意的不止这些,笔者将在下文进行论述。
三、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性思考
笔者以为,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应用为导向,明确建设思路。新建本科院校在规划、建设数字化校园时,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根据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应用需求,制定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明确建设思路。在保证网络基本应用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园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开发设计的应用系统要适合本校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使师生用起来方便、快捷,真正能达到促进教育教学的效果。
分级负责、统一管理
数字化校园建设要调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实行分级负责、统一管理的制度。主管校领导、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校园的总体规划、管理制度建设;系部和各职能部门负责本单位网站的建设和信息发布、负责与本部门业务有关的信息资源建设;网络中心负责网络系统维护、运行,负责数据中心的设备、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的维护和管理,负责学校网站、信息服务平台和门户的维护;教师、学生负责网上教学和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发挥学科优势、形成特色资源
每一所新建本科院校都重点培养某一 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自身的专业和学科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进行应用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既要注意符合通用标准和规范,又要注意发挥本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和资源库,同时与全国各类新建本科院校联合,形成各类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互补。
数字化校园建设,特别是新建本科数字化校园建设才刚刚起步,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随着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新建本科数字化校园建设将会在理论研究、应用实践方面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华东,吴伟斌.高等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策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五[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6).[2] 徐艳伟.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命题[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3).
[3] 薄红英.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6).[4] 欧阳.重庆工学院数字校园建设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3,(5). [5] 周纳.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J].北方经贸 , 2001,(12).
[6] 许益锋.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科技·人才·市场 , 2000,(6). [7] 胡东成.主动适应信息时代 加速建设一流大学[J].中国远程教育 , 2003,(19).[8] 李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6).
[9] 杭国英.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 , 2003,(3).[10] 李捷.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 , 2004,(1).
第五篇:高职高专院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的重要举措。搞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军事理论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军事理论教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军事理论课程;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课程,目的是通过军事理论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综合素质。把该课程列入学校入学教育中,对人才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在现今的军事理论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课程教学发展的因素,特别是在仍未成熟的高职高专院校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国防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进行主动探索,同时进行各方面的教学改革。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专门设立了军事理论教研室,负责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包括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实施,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考评,军事活动的开展等。在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中,统一组织重庆通讯学院的老师按照大纲统一施训,对于军事理论课,能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授课,并把军事理论课设为素质教育学分制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体系。
(一)教学管理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军事课设定为必修课,课程建设为教学型,列入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合理利用板书、多媒体等教学媒介,采用启发式、研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多样,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任课教师应有完整的备课笔记和教案。坚持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制度,加强教学互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另外学校专门开设国防知识教育讲座、法制安全讲座、军事系列电影赏析、主题班会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覆盖学生面达100%;制定了规范的理论教学管理制度,有排课表、检查督导、论文考察和成绩管理工作;军事课列入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规划,作为办学水平评估的内容。学校对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包含军事理论考查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两部分,军事理论考查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军事理论的了解情况,通过论文形式进行;军事技能训练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训练态度、训练过程和训练效果进行评价。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采取专职辅导员兼任的方式组成并成立了专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根据学校学生规模和教师的编制情况,教研室有专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7名,其中,讲师4人,助教3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人,平均年龄30岁。军事理论教师熟悉大纲和教材,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组织教学;教研室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有完备的记录,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国防教育活动。
(三)教学保障
学校拥有多个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可满足200人规模左右学生的开课需要。图书馆配有大量军事理论书籍、期刊,并有电子阅览室,军事类相关书籍。
(四)教学效果
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对军事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所学提交了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论文整体质量良好;认真开展评教活动,学生对军事理论教师的评价基本满意。
(五)特色活动
课外国防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特点鲜明。每一项活动都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宣传、有效果、有总结。
通过国防教育板报作品评比、国防教育图片展、学生国防征文活动和小班军训主题班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国防意识进一步提高,在全校形成了“爱我国防、兴我国防”良好国防教育氛围。组织编写军训特色杂志《学军快讯》,每年刊发100余册,该杂志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征集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将“学军”活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从数百篇师生国防教育心得体会中精选纳入其中,以此阐明军训工作的意义,报道军训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交流学员参加军训活动的心得体会。
二、对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对军事课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突出教学改革,既是顺应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探索,学校课程建设中也暴露出来诸多问题。
(一)师资配备不均衡的问题
目前学校军事理论课的课堂授课任务基本由兼职军事教师即辅导员来承担,但这些兼职军事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培训,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大纲的把握不够全面,既把握不了课程教学的“宽度”与“深度”,又无法紧跟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较高保证。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致力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军事教师队伍,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军事竞赛,慢慢的提交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同时可以聘请专业军事教师担任我校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内容。
(二)军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
军事理论课教学虽然列入了教学计划,但课堂教学学时数上难以保证。二是师资队伍职称、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三是科研水平不高,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目标:
1.全面加强军事理论的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
2.建立一个适应我校素质教育要求的军事课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军事技能训练的特点,采取技能训练科考核与军事理论考试相结合,对学生的军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军事课教学的特点,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多媒体课件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4.加强教材建设。创造条件,积极参加市内军事理论课教材的编写。
5.根据目前我校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改善军事教师的学缘结构;进一步提高军事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
参考文献
[1] 杨育林.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 丁晓昌,张正文.军事理论教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高一明.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教学研究,2012(12).作者简介:边茂飞(1987-),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