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合推进中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合推进中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及建议
朱磊 魏斌
2012-11-15 09:27:54
来源:《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2年第10期
随着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全面实施和稳步推进,筹资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任何新鲜事物利弊相随,这是自然规律,新农合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弊病还不能简单视之,它直接影响党在广大农村这项惠农政策的执行力。
一、新农合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一)农民个人缴费逐年上涨,农民负担有加重的趋势。
我们以某地连续7年缴费及各级对参合农民补助表为例,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Z县农民2006~2012年缴费及补助标准 单位:元
从2006年至2012年年度缴费10元、10元、10元、20元、30元、40元、50元,可以看出2006、2007、2008三年间缴费比较稳定,符合农民承受能力;随着2009年后农民个人缴费逐年上涨,农民缴费情绪逐渐低落,甚至抵触,加之2000年该县又被纳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民在100元至500元5个缴费档次间选择,即使人平选择最低档次100元,每个农民年缴费在150元以上,2011年达到人平170元(新农保办卡人平20元),加上“三农”保险,农民人平负担已超过了税改前,产生了会不会走“税费改革前的老路子”的疑虑,好事没产生好效应,因此不少的农民“选择性退出”。
(二)取消门诊家庭账户,让绝大多数参合农民不能接受。
2006年农民每人每年缴费10元,个人账户上8元,交大病统筹基金2元;20072008年农民每人每年缴费10元,个人账户上9元,交大病统筹基金1元;2009年农民每人每年缴费20元,个人账户上12元,交大病统筹基金8元;头四年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大病实现统筹,个人账户可以累积转存,不伤害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2010年农民每人每年缴费30元,取消了家庭账户补偿模式,采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模式对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保障目标定位为保大病,事实上放弃了对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责任,“自己缴的钱为什么自己不能享受,凭什么捐给了别人”,这是参合人的共同心声,农民只看眼前利益,缺乏共济意识,虽然中央、省、县补助逐年增加,但只是对少数大病号有利,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享受到合作医疗补偿,降低了参保者的预期收益,健康人常常低估参保的重要性,而高危人群却非常愿意参加。这种逆向选择,即“选择性加入”和“选择性退出”可能威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可持续性。
(三)盲目追求参合率,隐形增加了村级新一轮债务。
新农合参合率直接决定中央、省补助资金,把新农合征收任务作为各级年度质化量化考核已经成为县一级常例,到了基层尤其村一级困难重重,大量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拒缴人员、户口管理不严等现象导致年报人口大,而实际人口少,无法收,收不起来,村干部每家每户人口找完也找不够征收人数,苦不堪言,村干部垫、村集体垫,攥着成沓的收费票据却没地方要,做了好事,不仅没人领情还受气,形成新一轮村集体债务。2012年这种现象达到顶峰,表2中反映的某地参合比例逐年上升,根据从各乡镇调查汇总情况不乏其现象,违背了新农合“群众自愿”的初衷。
表2 Z县农民2006~2012年参合情况 单位:人
(四)唯“利”是图,医患信任感降低。
新农合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应用,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好处,特别是那些患重病的家庭更是深有体会,于是农民的参保率逐年提升。自从有了新农合,医院的诊疗方法也跟着“与时俱进”原本“奄奄一息”的乡镇级医院如今都兴旺起来。但其中暗含的隐患也让人忧心不已,过去治个感冒只要10元钱,现在需要100元,结果新农合报销了七、八十元,表面上让老百姓的心里很舒服,可其中的漏洞也是不言而喻的。2010年23期《半月谈》杂志百事咨询、说长道短栏目山东一位笔者以“如此看病‘报销’”为题:刘某拿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到山东省乳山市一卫生院打了7天疏通血管的血塞通和红花注射液点滴药针,每天打完针就回家,没住院,报销后共花450元。其夫孔某了解这一情况后,到附近诊所也打了7天同样的注射液点滴药针,没有报销,可只花了195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为什么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报销后却比非合作医疗的费用多出一倍多呢?这怎能体现新型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呢?挂瓶假住院,以住院的方式开单,但人并不住院,只是按时打针就可以了。用这种方式,医院自然可从中多分得一杯羹,其它的不说,光床位费就是一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新农合的初衷是为了让那些患病的百姓能看得起病,结果成了药和费都涨了,老百姓还是喊贵,倒着着实实让医院赚了一笔,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和医疗服务信任度大打折扣。
(五)“管”“企”不分,参合农民的“奶酪”无形中被瓜分。
现行监管制度中,监管单位设在卫生部门,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独立行使本职工作权力去监督和制约卫生部门,甚至同流合污的现象时有发生。现行卫生部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它既要代表需求方购买卫生服务,又一定程度上代表医疗服务提供者。而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医疗保障部门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卫生行政部门要调节和平衡卫生服务供给者和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者的利益,实现“适度保障”难度很大。医院靠药养医,医生工资主要靠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组成,同一所医院内医生之间工资悬殊,部分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加上少数医生医德医风败坏与医药经销商非法勾结开大处方、多项检查成为人所皆知的普遍现象,医院的药品比外面同样的药品要贵很多,严重侵害了参合者的经济利益,挫伤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二、促进新农合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广泛宣传解释,确保参合农民心里明,政策把握稳。
新农合政策年年在变,不断变化的政策让参合农民百思不得其解,最关心的莫过于收费标准、划入门诊家庭账户金额、起付线、封顶线、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治的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因此基层做好新农合宣传把握好火候是关键。在宣传内容上,通过宣传新农合运行成效、现身说法,利用参合农民大额补助的典型事例开展宣传,启发、引导、动员更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对比算账让农民真正理解和掌握新农合是政府拿大头,个人出小头,保障农民自己的惠民新政。宣传形式上,采取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造大声势,扩大效果。
(二)稳定收费标准,最大限度确保农民能参与、全保障。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新农合缴费农民“不差钱”,但农民对一直上涨的收费标准担心,因为现在农民参加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项目有新农合、新农保、“三农”保险等,品种多,缴费合计数大,始终解不开刚从繁重农民负担阴影走出的疙瘩。新农合政策制定在省级以上,因此建议综合考虑现有农民负担,在一个时期内稳定收费标准,虽然提标处处都为农民利益着想,但农民只看现实的,加上县级经济无限小,责任无限大,中央、省应加大对参合农民补偿标准,并给县一级一定的自主权。
(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参合农民缴费上涨问题。
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目前集体扶持、企业扶持等基本没介入,加上发展不平等,有的村可以为村民参合出一部分钱,而有的根本无钱为村民参合“买单”。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当前村级面临的重大任务,通过集体扶持让参合农民感受到缴费标准提高了,而参合农民缴费一直稳固在一个较为合理范围内,从而促进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四)加强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构筑定点医疗机构监控机制。
根据新农合发展的需要,合理优化配置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级合管办能正常运转,正常履行职能,独立办公,不受制于任何外界因素;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体系,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动态管理,约束和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推行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和一般手术最高限额承诺制,切实减轻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要不定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明察暗访,加强现场核实力度,对查出的诸如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大处方、重复收费、药品置换、挂瓶假住院等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严格兑现。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收入、用药目录、诊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补偿金额等数据模块的开发完善,以期形成基础信息、资金管理、补偿管理、实时监控、统计报表和分析等较为完整的新农合数据库,为新农合的基金运行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逐步规范和完善新农合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参合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五)公开透明补偿机制,提高参合农民受益面。
从重点保障大病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调优补偿方案,以保“大病”为主,同时兼顾小病,适当提高封顶线,适当扩展可报销范围的用药目录和诊疗目录,适当提高参合农民在县及县以上医院就医报销比例。根据基金结余情况降低大病二次补偿门槛,切实提高参合农民受益面和受益水平。
(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建设,确保参合农民就近享受廉价服务。
随着医改步伐加快,药品零差价的推进,参合农民在乡(镇)、村级卫生服务单位买常用药,要啥没啥,甚至很差的药品比小店的好药还贵,无法比较。强化基层医疗服务功能建设刻不容缓,要加大乡(镇)、村卫生服务单位投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障其正常运转,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参合农民在家门口尽享满意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溪县财政局)
第二篇:浅谈新农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新农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王 振 超
2009年11月20日
我镇的新农合工作自2007年4月开始运行以来,已经经历了近三年的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大多数参合农民的好评。较好的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实践中,既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不断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为进一步规范新农合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农民受益水平,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现就本人在新农合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存在问题
第一,大病患者补偿率低。目前新农合大病补偿率距离广大农民的实际医疗保障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区外就诊报销比例40%左右(如我镇一白血病患者,总住院费用达36万多元,10万元的报销额相对于36万多的总医药费用来讲,明显偏低。自付26万多元对于一般农民家庭来讲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其中相关手续繁琐、参合农民有很大意见,而且相应增加不少办公费用)。
第二,基层干部对合作医疗认识的偏差。乡村干部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一是对有关政策理解不透,工作不细,依然存在行政命令的色彩,而不是采取与农户协商解决的方法,没有把它放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责任上去认识;二是认为合作医疗工作,只需在筹资期间突击
一、两个月就行了;三是认为合作医疗完全是农户个人自愿的事。基层干部的认识偏差就直接导致了宣传工作的不到位,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宣传时多是简单地、机械地发些宣传材料,而没有耐心细致的做宣传工作,导致农民的抵触情绪很大。
第三,关于外伤患者报销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骨折、头颅外伤、皮肤擦伤、手指损伤等外伤性疾病是否为车祸、工伤所致,是否有他方负责很难掌握;我区目前实行的外伤患者按照普通疾病的50%的报销比例,也使真正无他放责任外伤的患者很有意见,导致农民不理解,以致于下面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也为难。
2、因为门诊报销的单次封顶限制,所以有些病人为了能够报销而采取挂床的方式(定点医疗机构的接诊医生对此也很为难)。
第四,关于报销比率偏低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个别患者的报销比例明显偏低。经过详细分析发现主要是不能报销的一次性耗材所占比率偏大或者检查费用过高,住院费用较大而
实际报销金额较低,没有很好的起到“保大病”和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新农合宗旨。所以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使用一次性耗材以提高报销比率,确保参合农民的利益。
第五,关于宣传发动的问题。本人认为宣传工作重在平时,而不是仅限于年底的筹资发动阶段,要让农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觉到新农合的存在,经常以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去宣传、教育大家。建议:
1、区农合局制作一些宣传栏报,分别在各乡镇逢集时宣传巡回展出;2.利用宣传参合人员的典型事例为契机,请电台、电视台积极宣传报道,3.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调查”活动,一方面了解农民对新农合的看法和我们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4.利用各医疗机构开展的计划免疫、慢性病防治等保健宣传活动积极派发新农合宣传资料扩大宣传面。
第六,关于跨报销的问题。对于跨住院医药费的报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此人是否连续参合,二是由于新的报销比率有所不同,所以不能简单的归纳用其中一个比率来计算,三是涉及到封顶线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要求分打印费用清单,分别报销。如确有难度分打印清单的则将其清单及有关审核资料应区农合局集中区别处理。
第七,关于下参合人员的登记录入问题。参合农民的登记及其数据的准确录入是新农合信息化网络管理的基础,也是新一年新农合管理工作的良好开端。确保参合人员登记录入工作的“高效、准确”和有条不紊,特别要注意拆户、串户、新增参合人员以及低保户、外嫁、嫁入、新生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登记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中还需注意的问题
(一)新农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取得政府及卫生局领导的支持是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新农合工作需取得下属各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并要保持同各镇、村领导的良好关系。
(三)统一规范报销病种(针对个别疾病传统诊断与系统里面维护不一致的问题)。
(四)由于我区村级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多数行政村人口较多(我镇是平均每村7000人),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实际上都是由村、组干部完成的,所以在每年的筹资宣传动员大会上最好能宣传到村、组一级。
(五)搞好新农合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管理队伍,(六)各新农合工作人员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要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知识;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朋友服务的意识。
第三篇:新农合工作建议
关 于 新 农 合 工 作 的 几 点 建 议
一、加强医疗机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和奖惩挂钩。对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及其增长幅度实行上限控制。监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增长幅度、住院医药费用及其增长幅度、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新农合住院病人平均补偿比例等情况。对费用较高或增长过快的定点医疗机构,要组织临床专家抽查会审,对不合理费用,新农合基金不予支付。对超过规定比例的目录外药费从医疗机构药品收入上缴款中扣除,返还基金专户或省级风险金专户。
二、健全各级管理经办机构,规范管理队伍自身行为。本着满足工作需要、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改善各级管理经办人员的专业结构。制定各类管理经办人员的工作规则和行为准则,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培训,提高各级管理经办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公开测评和考核各级各类经办人员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一套比较稳定的管理队伍,各新农合专职人员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要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知识;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朋友服务的意识。
三、规范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安全。严格执行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保障基金安全。定期对账,定点医院垫付的农民报销款,镇、村定期公示制度,公示基金使用情况、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情况以及农民获得报销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基金使用各环节的审计。
四、加强培训和宣位,使广大农民全面准确掌握新农合政策。要扎实开展对医务人员和乡村干部的政策培训。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政策宣传。通过乡村政务公开栏、公示栏等,广泛张贴新农合政策要点,并以“一封信”的形式印发到每一个农户。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不同方式普及政策、挖掘典型、展示亮点,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机关有简报、乡村有标语、农户有明白纸,通过构筑立体宣传平台提高农民新农合政策知晓率。
建议:
1、制作的宣传栏报,分别在各镇宣传巡回展出;
2、利用宣传参合人员的典型事例为契机,请市广播电视局积极宣传报道;
3、市农合办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调查”活动,一方面了解农民对新农合的看法和我们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4、利用各医院开展的计划免疫、慢性病防治等保健宣传活动发动之际积极派发新农合宣传资料扩大宣传面。
5、利用已制作好的新农合宣传资料不定期的在各镇广播电视站播放,加强宣传效果。
六、加强对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会计账务知识的
培训,规范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账目。由各镇街区新农合办会计定期组织辖区内村级定点医疗机构人员进行会计培训,并定期进行检查,促其规范新农合账目。
七、加大对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对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要制度化、常态化,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对村级定点医疗机构下达整改通知,对于多次整改不合格的要严肃处理并取消其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
第四篇:新农合工作调研建议
新农合工作调研
2011年7月28日,在市政府应急办副主任李献的带领下,市政府办公室文卫科分别就我市新农合参合情况和农民实际报销情况展开实地调研,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市新农合工作的现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与,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门诊医疗的农民互助共济制度,对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显得日益重要。我市自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运作、医疗机构参与、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格局。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2011年我市参合农民达到358254人,参合率93.1%,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有72230人次享受报免补偿,补偿金额2209.5万元。
(二)导致新农合筹资难的主要原因
二是较多贫困人口与外出务工人群,增大了筹资压力。一方面困难户、特困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过多,政府虽对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得不到解决,自己掏钱参保存在难度。二是随着劳务输出群体壮大,主要表现在户口在本地的外迁户、全家外出打工户、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在家户过多,在年底工作组集中收缴时,一时难以联系上其当家做主的家庭主要成员,在规定的参合时间内,资金无法筹集到位,为新农合筹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是卫生基础设施滞后,群众医疗需求实现率不高。受地方财政收入影响,我县对卫生事业建设投入不足,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房屋老化、设备短缺,病床等医疗设施紧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0.6 张,远远低于全国2.4张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0.6人)。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小、设施简陋,对广大农民群众就近医疗服务的功能发挥不足,不能适应当前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是合作医疗监管机制有 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医疗机构对推行新农合制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医务人员为参合群众服务的意识不强,服务行为还不够规范,违规减免、超范围补偿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不同程度影响了参合群众的积极性。
新农合制度的宣传,但是筹资成本较高,并且在资金逐级上缴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发生新农合资金被截留、挪用的违纪行为。滚动式预缴费和定点缴费虽然简便易行、节约成本,但需要参合群众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新农合资金筹集过份强调“自愿参与”,会产生两个“负面选择”:容易得病的人群积极参合,身体健康的人群不太愿意参合。从而导致两个“负面反应”:一方面新农合不能具有较高的参合率,减弱共担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新农合参合主体是高危人群,将会产生医疗费用入不敷出,影响正常运转。
三、健全新农合筹资机制的建议
新农合制度作为一种具有保险特性的医疗制度,它客观上要求扩大覆盖面,拓宽资金统筹范围,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新农合筹资制度既要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又要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我县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完善,应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丰富宣传方式,营造良好氛围
立足我县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宣传方式,是提升参合率的关键。一是对常年在家的农户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如电视、标语、宣传小手册等;二是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消除农民对新农合的疑虑,正确引导农民群众的参合意识。三是对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户进行现代通讯工具采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消除外出务工农民的疑虑,使其真正认识到建立新农合制度的意义和好处,不断增强群众自愿参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新筹资机制,积极引导参合一是建立常年筹资机制。改集中突击收缴方式为常年经常性定点收缴,为贫困家庭、外出务
工家庭、手头上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家庭创造宽裕的参合时间。
二是实施代扣代缴机制。参合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时,由医疗机构在其补偿资金中代扣
代缴该户个人次年参合费用,这样可充分利用参合群众受益后的喜悦心理,减少抵触情绪,扩大宣传面。
三是实施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变原有的直接筹资方式,为户口在本地的外出务工家庭以及可用资金有限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交纳方式。
四是推行转移支付缴费制度。一味尊重群众意愿,也不利于新农合发展。农民是一个相对松
散的群体,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性,难以确保筹资机制的稳定。新农合运行几年来,在大多
数农民对新农合接受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采取村民自治“一事
一议”方式,讨论推行新农合转移支付缴费制度,结合中央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将
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的部分,转化为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医疗补贴,成为相应群众的参合资金,从而降低筹资成本。
(四)强化运作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运行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参合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新农合工
作氛围。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化管理机制,加速新农合信息网络建设,把数据录入与公安户籍
管理系统和定点医疗机构收费系统接口,实现资源共享,开展身份识别尤其是相片对照、姓
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审查,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上加以防范,避免套取新农合补助资金的违纪事件的发生;认真实行药品统一竞价采购,严格控制医药费用虚高与不正常增长,严
格杜绝开大处方、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诱导治疗的行为,努力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
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健全服务网络,提高工作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为广大农民提供价廉、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切实解决农民就地就
医难,使其充分享受到新农合制度带来的优越性。一是加强乡村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继
续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机
构服务功能,改善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二是加强乡村卫生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培
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三是教育引导各定点医疗机构端正思想,正确处理好
单位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努力改善办医条件,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整体服务功能;切实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搞好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
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危难重病不出县”,让农民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卫生服务,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水
平。
新 农 合 调 研 报 告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构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切实缓解
广大农民群众“因病制贫”、“因病反贫”问题的重要途径。
民商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阳光教育”小分队于7月6日来到淄博市博山区对北峪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经过深入调研和了解情况,先将我们对北峪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简要分析如下:
一、调查背景及现状
农民普遍面临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愈来愈集中于城市,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民看病不方便;更主要的,贫困农民普遍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抱有“有病不
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的心理不去看病。与此同时,由于贫困,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和
自我保健意识,卫生条件也相对较差,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制贫”、“因病反
贫”,陷入恶性循环。在次背景下,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要求,要“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博山区自2004年开始,按照“积极稳妥、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的思路,率先在边远
山区北博山镇开展了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工作,2005年在初步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近远山区的四个乡镇进行试点。于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试点区,新农合试点工作在全区的11个镇、2个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全面推开。三年内,已确立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2家、区级新农合定点医院5家、镇级定点卫生院13家、村级
定点卫生室205处。
我们所进行调研的北峪村地处博山区近郊,由域城镇管辖。全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44个村,约2万8千人,各村分布较分散,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其中有镇级卫生院1家 北
峪村定点卫生室1所、门诊1处全村被山围绕房屋依山而建。
我们阳光教育小分队于7月10 日来到北峪村先后对村民、村干部、乡村医生、村内卫生院
和区卫生局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共入户 37余户,访问近100人。围绕着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的参合度、受益情况、费用承受、费用报销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积极效应
1、突破资金来源的“瓶颈”
农村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受到制约最根本的还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博山区 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来源形式为:省、市、区、镇 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每人每年补助42元,个人每人每年交纳20元,人均筹资 总额达到62元。财政补助资金也逐年增
加,2007年较往年每人每年增加9元,其中省、市财政补助各增加2元,区财政补助增加5
元。除农民缴纳的资金外,博山区每年可从省、市、区、镇四级财政拨付配套资金650余万
元。
2、农民切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得到了好处
从区卫生局的来的资料看,博山区在2004—2007年三年内,享受医药费用报销的参
合农民累计182512人,报销金额939余万元。仅2006年全年,参合农民中就有37738人享
受了医药费用报销,报销金额518余万元。并且扩大了报销范围,除将影响博山区广大农民
健康的10种慢性非传染疾病的门诊医药费用纳入到住院统筹报销范围之外,还将住院分娩、儿童保健等纳入到新农合补偿范围。此外,有17492人享受了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了个人
健康档案。
从我们对北峪村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村民认为身边是否确实存在从新农合中明显受益的典型事例,如图所示:
村民认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家庭负担的作用是否明显,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农民切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得到了实惠和好处。
三、存在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大,对农民提出的相关问题不能很好的解答,使村民对新农合的相关政策
不了解,进而出现不信任、等待观望和被迫参合的现象,影响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致使部
分农民群众的参合积极性不高。
在我们 进行调查问卷时,部分村民反映在村内定点卫生院看“小病”马上就可以报
销。但到市、区新农合定点医院看“大病”不清楚各种手续和病历、药费报销单的具体填写内
容,报销时往往要到医院跑好几趟更改各项内容。有的村民甚至不知道大病统筹补偿的10
种慢性病(肿瘤放射化疗、肾病透析、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支气管
炎、肺气肿、糖尿病、白血病、精神病)
2、村级卫生所的业务、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受到医疗器械、卫生条件、资金水
平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在人才、设备、综合服务能力等各方
面还有欠缺,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卫生服务
需求。
3、富人看病、穷人被排斥”的现象。对于那些尚处于温饱边缘徘徊的农民,不仅无钱参加合作医疗,即使已经参加新农合,但具体看病时还得先自己垫付,过后在分段按比例首先从门
诊家庭账户基金中支付,不足部分从大病统筹基金中报销。这样一算,农民自己需要承担的数额仍然不小,真正的穷人依然看不起病。能够享受到合作医疗优越性即享受政府补贴的还
是农村中相对较富的群体,有悖于新型合作医疗的初衷。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新农和工作的宣传力度
对基层医务人员继续进行新农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使他们彻底明白相关政策,真正成为新农合的宣传员、实践者和执行者。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保证宣传效果广泛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宣传月等各种方式对广大农民进行新农合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知识得知效率,使新农合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
2、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建立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和岗位技能培养。
3、建立健全的监督机构
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针对暴露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行为,切实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价廉、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应该更加透明公开。
可见,大多数农民认为设立合作医疗资金监管机构有必要并且希望自己参加,自己管理自己事情。
第五篇:2014年新农合工作计划和建议
2014年新农合工作计划和建议
一、工作计划
1、严格按照《通辽市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2014年统筹补偿方案》(通合发[2013]63号)文件要求核销参合农牧民医药费用,2014参合缴费农牧民,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享受本新农合保障待遇。各苏木镇场合管办、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卫生室对辖区参合农牧民做好2014年新农合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
2、按照《通辽市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商业医疗保险实施方案》要求,做好新农合与商业医疗保险核销对接工作,新农合补偿累计达到8万元后,其余合规费用,由商业保险机构按比例支付,商业医疗保险最高补偿金额12万元,使整体封顶线达到20万元,让参合农牧民最大程度的受益。
3、为保证2014年新农合门诊统筹核销工作正常有序开展,3月份,将对新农合定点卫生室重新进行考核定点,实行一村一室一人管理。由各卫生院院长进行安排选拔,将各嘎查村卫生室新农合工作人员人选(每村2人)报到旗合管办,经旗合管办考核,报旗卫生局审批。审批定点后,旗合管办将组织举办新农合政策业务培训班,对全旗新农合工作人员统一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并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卫生室签订服务协议、缴纳保证金,对其实行准入退出机制及年检制度管理。定点卫生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本辖区新农合政策宣传、门诊统筹核销、合作医疗证管理、协助筹资等新农合方面的具体日常工作。
鲁北镇、鲁北街道办参合人口多,居住分散,镇区内没设新农合定点卫生室,往年门诊统筹核销都只能到鲁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群众普遍反应核销不方便。为方便参合农牧民门诊统筹核销,经旗合管办领导班子研究、考核,报旗卫生局审批,2014年将在鲁北镇中兴村、东兴村和振兴村各设立一个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
4、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和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增加卫生院监管次数,加强合作医疗工作人员培训,强化政策学习,规范服务行为,要求经办人员严格执行新农合政策、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新农合操作流程工作,重点做好基层卫生院和卫生室门诊统筹核销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管,特别是要加大定点村卫生室门诊统筹核销工作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新农合政策。
5、稽查小组通过加大监管核查力度,使医疗机构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过度检查、挂床住院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下一步稽查小组将继续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增加监管次数,督促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诊疗规范、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抓好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管理,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查处力度,确保规范运行,让参合农牧民得到质优、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6、严格执行新农合资金“三专一封闭”的管理方式,即: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户储存,封闭运行。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适度”的原则,使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的运行。
二、工作建议
旗合管办领导班子及业务骨干对《通辽市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2014年统筹补偿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异议,提出六点意见和建议,请旗卫生局领导审阅,并报市卫生局、市合管办协调能否进行调整。
1、对在通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肝病,新农合按实际补偿80%比例进行补偿。建议调整为:对在通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炎、肝硬
化、原发性肝癌等肝病,新农合按其合规医药费用的70%比例进行补偿。
2、对“参合患者住院治疗,实际补偿比例过低的,可按照住院医疗总费用去除起付线后的35%给予保底补偿”。建议调整调整为:“参合患者住院治疗,实际补偿比例过低的,可按照住院医疗总费用的35%给予保底补偿”。
3、针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医药费用增长过快,部分医疗机构将不具备住院指证的患者纳入住院治疗,套取新农合资金的问题。建议: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加强住院管理,将不具备住院指证的患者进行门诊治疗,避免新农合资金的不合理流失。
4、门诊统筹按70%比例进行核销,个人还需掏一部分钱才能核销,参合农牧民对此不理解,意见非常大。建议:门诊统筹核销能否70%比例核销后的实际补偿金额进行实报实销。
5、全市新农合商业保险于2013年12月中旬全部启动,但目前实际工作进行缓慢,还没进行正常核销。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尽快协调好新农合商业保险机构,使其工作正常开展,让参合农牧民最大程度的受益。
6、扎鲁特旗蒙医医院是我旗唯一一家以中蒙医治疗为主的公立医院。建议:对在扎鲁特旗蒙医医院住院患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在现有的60-80%的基础上提高10%。
扎鲁特旗合管办
2014年1月21日